打印

妙法莲华经讲演录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此总结劝持。能使众生离于恐怖,为施无畏,故众生亦以救苦救难颂观世音之德,盖有苦有难方有恐怖也。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直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此释奉献结成。谓奉献璎珞以为供养,并结答行化娑婆之事也。受此法施,谓受此如法之施。菩萨受他供养,悉为怜愍众生令种福田,若违斯义而取著于利养,即为不当受。观世音菩萨初不肯受此璎珞,即是此意。既受璎珞,复作二分供难于佛,显以一切所修福德回向于佛,而不滞著于所住之境也。

  戊三 重颂问答名因

  己一 颂问名因

  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偈问曰:“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己二 颂答名因

  庚一 总标许说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十字,若译作长行文,为尔时世尊以偈答曰八字,则问答段落之起讫,较为明显。今译者并译为颂文,殆取便诵读之意乎!汝听观音行以下,始为佛之答词。观音行,即善应诸方、能灭诸苦之行。惟其观世音声,誓深愿大,故能善应。观世音威神之力,本来超过名相,故只可略说。但得闻其名号,见其化身,念其功德,皆可获离苦得乐之果,故曰不空过。

  庚二 正答名因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此颂免火水风三灾。兴害意、通指人、鬼而言。火坑变池,谓变热恼为清凉。漂流巨海,兼显水风二难。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此颂免山难。被人自山推堕,时促势危,忽念佛力求救,则心极猛利,故获观音拔济。

  “或值冤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

  此颂免刀难。起慈心、谓冤贼转暴为慈,忽不加害。

  “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

  此颂免拘挚难。

  “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

  此颂免诅毒难。咒诅、为人或鬼习恶鬼法以毒人者,如巫蛊等是。还著、谓自毒其身。此非念观音之人求咒诅者之自伤,乃咒诅者不能毒人,还以自毒,由是遂不敢再起害人之心也。

  “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

  此颂免非人难。

  “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然,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此颂免恶兽难。寻声自回去,谓毒虫闻声而自退也。

  “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此颂免天zai 难。以上为三灾七难。众生猝遭此厄,迫无能逃,至心求救,此时凡情尽息,归命极虔,是以能为夙具悲愿之观世音菩萨天眼、天耳所见闻,他心通所寂照,而以神力加被护持之,使获安隐。然苟非平日早生净信,夙切皈依,广结佛国之因缘,勤除本身之业妄,亦岂易以仓猝称名、临时一念,便获感通之效,立免恶报之加乎?故应于无灾无难之时,即当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之慈悲利他功德,息息持名,心心念德。并以观世音救苦救难之慈心为心,悲愿为愿,而后始可永离于zai 难。即不幸偶有所遭,亦庶易得临时之感应而获济于危乎!

  庚三 兼答化行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此颂现身灭苦。妙智、即由根本后得智所起之利他大悲方便智。以具此智,故有救世间苦之力。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谓并渐令解脱于生死轮回之苦,使得涅槃,不仅救免其暂时之zai 难而已。

  庚四 叹德劝归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此颂五观应常愿仰。一、真观,谓以妙智观于真性,知自身、众生身、一切身平等不二,此即同体大悲之所由起。二、清净观,谓观于净法,从本以来不与染法相应,远离我、我所之二障。三、广大智慧观,以自心清净故观于真俗二谛之法,一一照了,无有遗漏。四、悲观,观于生佛同体,而悲众生以惑业故不能免苦。五、慈观,观世音菩萨以悲愿救苦,故常念给众生以乐。以上五观,众生当常愿行此并常瞻仰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闇,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此颂大智能灭zai 难。无垢清净光,即智慧之光,能破诸闇。以先降伏本心之灾──无明风、烦恼火等,故能以普遍光明之智,观照世间一切众生而加以救济。

  “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此颂法施能除烦恼。以同体大悲之愿力,兴起一切戒法,如雷之始震。戒能灭一切恶,遍与众生法乐,故如慈云。戒能滋生一切善,故如露雨。如是,则烦恼热焰可以销除矣。

  “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冤悉退散。

  此颂无畏施能除怖畏。诤讼、战斗,均可怖畏之事,观世音菩萨本号为施无畏者,故至心敬念,得蒙加被,众冤自然退散。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此颂观世音须常持念。能观世间音者,本为不可思议、不可测度之微妙性体,以此微妙性体能持音故,为众音所从出故,故名妙音。而其大用所在,即观众音声而施救济,故名观世音。以能观之妙音及所观求救之音悉清净故,故名梵音。又此音使求救者当机获益,应时解脱,如海能受而遍容,如潮有泛而应时,故曰海潮音。而皆为超出世间一切音之殊胜音,是故须常敬念此观世音也。常念之道奈何?即先将本品所述菩萨之种种慈悲利他功德,悉体会明了于自心,更时时称名而念,时时忆德而念,斯为真念观世音菩萨者矣。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此颂敬念能免苦厄。盖所谓世者、即三灾七难之世间相。观、即上五观。音、即上五音。如能常念不疑,则观世音菩萨遂可于怖畏之中作依怙矣。以观世音为福聚之海,其功德威神至无量也。

  戊四 持地赞叹

  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

  持地、菩萨之别名,如地为功德力用所持载之义。自在之业,谓观世音菩萨三业神通之用,无障无碍,随生示现,随众所求,能得自在。但闻此品所说神通力者功德即为不少,正显能了解、能受持者,其受益为更多。故获闻此品者,亟应未解求解,未行起行,方为不负持地菩萨之所咐嘱耳。

  戊五 时众获益

  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此释时众获益。无等等、谓真如性为绝对无等,而正遍觉则等于此无等之真如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太虚大师讲述

  梵语陀罗尼,此云总持,以不思议之念慧为体,能以少文少义摄多文多义,功力殊胜。咒者、即总持之一,一字、一句皆离思绝议,超过数量,故又曰密咒;有时亦得名为陀罗尼。为护已发心持经者之厄难,故有此陀罗尼品。在禀命流通中,与前品同属第三节,在全经品第中则居第二十六。

  丁二 救已发心破恶卫善

  戊一 明持经之福

  尔时、药王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受持法华经者,若读诵通利,若书写经卷,得几所福”?佛告药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养八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于汝意云何?其所得福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是经乃至受持一四句偈,读诵、解义,如说修行,功德甚多”。

  一四句偈虽少,然能信受行持,了解义理,如说修行,则即为真能受持全经。故其功德过于供养八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诸佛,乃重在真解与实行也。

  戊二 明神咒之力

  己一 二圣说咒

  尔时、药王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与说法者陀罗尼咒以守护之”。即说咒曰:“安尔 曼尔 摩祢 摩摩祢 旨隶 遮梨第 赊咩 赊履多玮 膻帝 目帝 目多履 娑履 阿玮娑履 桑履 娑履 叉裔 阿叉裔 阿耆腻 膻帝 赊履 陀罗尼 阿卢伽婆娑 簸蔗毗叉腻 祢毗剃 阿便哆逻祢履剃 阿亶 哆波隶输地 欧究隶 牟究隶 阿罗隶 波罗隶 首迦差 阿三磨三履 佛陀毗吉利袠帝 达磨波利差帝 僧伽涅瞿沙祢 婆舍婆舍输地 曼哆逻 曼哆逻叉夜多 邮楼哆 邮楼多憍舍略 恶叉逻 恶叉冶多冶 阿婆卢 阿摩若 那多夜。世尊!是陀罗尼神咒,六十二亿恒河沙等诸佛所说。若有侵毁此法师者,则为侵毁是诸佛已”。时释迦牟尼佛赞药王菩萨言:“善哉!善哉!药王!汝愍念拥护此法师故,说是陀罗尼,于诸众生多所饶益”。

  此为药王菩萨说咒。此咒与说法者以为守护,明说法华经者当诵持此咒也。又此咒原为诸佛所说,法师既持此咒,故侵毁法师者即为侵毁诸佛。

  尔时、勇施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亦为攡护读诵、受持法华经者说陀罗尼。若此法师得是陀罗尼,若夜叉、若罗刹、若富单那、若吉蔗、若鸠槃荼、若饿鬼等,伺求其短无能得便”。即于佛前而说咒曰:“痤隶 摩诃痤隶 郁枳 目枳 阿隶 阿罗婆第 涅隶第 涅隶多婆第 伊致柅 韦致柅 旨致柅 涅隶墀柅 涅犁墀婆底。世尊!是陀罗尼神咒,恒河沙等诸佛所说,亦皆随喜,若有侵毁此法师者,则为侵毁是诸佛已”。

  此为勇施菩萨说咒。此咒亦为诸佛所说,并有降伏魔鬼之力用。富单那、为热病鬼,亦饿鬼之一种。吉蔗、为起尸鬼。鸠槃茶、形状极丑陋可怖畏之鬼。饿鬼、亦恶鬼,常伺人短以求饮食。

  己二 二天说咒

  尔时、毗沙门天王护世者白佛言:“世尊!我亦为愍念众生,拥护此法师故,说是陀罗尼”。即说咒曰:“阿梨 那梨 [少/免]那梨 阿那卢 那履 拘那履。世尊!以是神咒拥护法师,我亦自当拥护持是经者,令百由旬内无诸衰患”。

  此为毗沙门天王说咒。毗沙门、即北方天王,义言多闻,为四大王天之一。四天王统率鬼神护持世间,故有大威力于鬼神众。毗沙门不仅以咒拥护法师,兼以自身拥护,即令于所部,使法师所在之百由旬内无诸衰患是也。

  尔时、持国天王在此会中,与千万亿那由他乾闼婆众恭敬围绕,前诣佛所,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亦以陀罗尼神咒拥护持法华经者”。即说咒曰:“阿伽祢 伽祢 瞿利 乾陀利 旃陀利 摩蹬耆 常求利 浮楼莎柅 頞底。世尊!是陀罗尼神咒,四十二亿诸佛所说,若有侵毁此法师者,则为侵毁是诸佛已”。

  此为持国天王说咒。四天王分统鬼神众,计每一天王统率二部;东方持国天王,统乾闼婆、富单那二部:南方增长天王,统饿鬼、鸠槃茶二部;西方丑目天王,统毒龙、毗舍阇二部;北方毗沙门天王,统夜叉、罗刹二部。持国天王以乾闼婆为所部之上首,亦称乾闼婆王,故专言千万亿乾闼婆恭敬围绕。此诸天王为天,乾闼婆等皆神鬼也。诸咒虽为天王所说,实皆受之于佛,盖已自持此咒以增长威力,更愿以此咒护持说经之人也。

  己三 十神说咒

  尔时、有罗刹女等,一名蓝婆,二名毗蓝婆,三名曲齿,四名华齿,五名黑齿,六名多发,七名无厌足,八名持璎珞,九名皋帝,十名夺一切众生精气。是十罗刹女,与鬼子母并其子及眷属,俱诣佛所,同声白佛言:“世尊!我等亦欲拥护读诵、受持法华经者,除其衰患;若有伺求法师短者,令不得便”。即于佛前而说咒曰:“伊提履 伊提泯 伊提履 阿提履 伊提履 泥履 泥履 泥履 泥履 泥履 楼醯 楼醯 楼醯 楼醯 多醯 多醯 多醯 兜醯 [少/免]醯。

  罗刹为食人且啖精气之恶鬼,此十女为之上首。蓝婆、义言结缚。毗蓝婆、言离结缚。皋帝、义言无所不具。鬼子母、为胎生之鬼,自有五百鬼子,故云并其子俱诣佛所也。令不得便,言令遭惩罚。此咒为罗刹神之所共持,一宣此咒,则诸罗刹如奉密令,悉皆慑伏不敢来恼矣。

  “宁上我头上,莫恼于法师。若夜叉、若罗刹、若饿鬼、若富单那、若吉蔗、若毗陀罗、若犍驮、若乌摩勒伽、若阿跋摩罗、若夜叉吉蔗、若人吉蔗、若热病──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至七日、若常热病、若男形、若女形、若童男形、若童女形,乃至梦中亦复莫恼”。

  此更明令诸鬼众,勿恼法师,致干殃咎。毗陀罗、赤色鬼。犍陀、黄 se鬼。乌摩勒伽、黑色鬼。阿跋摩罗、青色鬼。夜叉吉蔗,以夜叉之力起尸者。人吉蔗,以人力起尸者。热病、即鬼祟之热病。若一日以下至若童女形,均鬼祟病之相。罗刹女告戒诸鬼众,无论寤时或梦寐之中,均不得恼于法师。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即于佛前而说偈言:“若不顺我咒,恼乱说法者,头破作七分,如阿梨树枝。如杀父母罪,亦如压油殃,斗秤欺诳人,调达破僧罪,犯此法师者,当获如是殃”。诸罗刹女说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当身自拥护受持、读诵、修行是经者,令得安隐,离诸衰患,消众毒药”。

  此复拟罪示警,并言愿以自身拥护持经者。阿梨树、印度最脆之树,枝叶坠地即碎,故以喻头破七分之相。压油殃、印度制油,先沤麻使生诸虫,后并虫而压之以取油肥,为杀无数生命之恶业,在佛教中罪为最重。调达、即提婆达多,曾设法破清净律仪所和合之僧众,使不获安心修道,此罪最重。意谓恼乱法师,即为逆我咒命,当令受殃如是。离诸衰患,消众毒药,均为法师免于侵害之相。

  佛告诸罗刹女:“善哉!善哉!汝等但能拥护受持法华名者,福不可量,何况拥护具足受持、供养经卷──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旛盖、伎乐,然种种灯:苏灯、油灯、诸香油灯、摩苏那华油灯、薝卜华油灯、婆师迦华油灯、优钵罗华油灯,如是等百千种供养者。皋帝!汝等及眷属,应当拥护如是法师”。

  此显示拥护法师之福。苏灯、即苏薪之灯也。苏摩那华、即须曼那华。婆师迦华、即波利师迦华。皋帝、在罗刹十女中,为最有威德者,故佛独呼其名而劝当拥护。

  戊三 明时众之益

  说是陀罗尼品时,六万八千人得无生法忍。

  以上诸陀罗尼神咒,虽为护持受经者使无zai 难,然皆为诸佛所已熟说之真言,故当机之众即得立证无生法忍,而登于初地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太虚大师讲述

  妙庄严王、即释尊时华德菩萨远劫之前身,夙具善根,中经一世著于邪见,几不能复闻佛法。赖其王夫人及二王子善知识胜缘之力,得以往听法华,重识本心,卒舍外道仍住正见。本品叙此,既显善友之力,亦显是经之力。以所叙皆王前世本因之事,故曰妙庄严王本事品。在禀命流通中,为第四节;在全经品第中,则居第二十七。

  丙四 功德胜力以流通

  丁一 叙本缘

  戊一 叙述时人

  尔时、佛告诸大众:“乃往古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云雷音宿王华智,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国名光明庄严,劫名喜见。彼佛法中,有王名妙庄严,其王夫人名曰净德,有二子──一名净藏,二名净眼。

  此标举佛世及菩萨父子。彼佛法中有王名妙庄严,谓在云雷音宿王华智佛法时代中,有一国王,其名为妙庄严也。彼王宿因中,修增上福德以为庄严,故得王位果报,称妙庄严王。夫人及二子,不昧于本来清净心,并能转变王之邪见,化染为净,故其果德之号均名为净。

  戊二 广明由绪

  己一 赞二子德

  “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菩萨所行之道,所谓:檀波罗密、尸罗波罗密、羼提波罗密、毗离耶波罗密、禅波罗密、般若波罗密、方便波罗密、慈、悲、喜、舍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皆悉明了通达;又得菩萨净三昧、日星宿三昧、净光三昧、净色三昧、净照明三昧、长庄严三昧、大威德藏三昧、于此三昧亦悉通达。

  此明二王子之德。是时、二王子尚未从佛出家,已具大神通力,且已久行菩萨道得诸三昧等,显为夙植德本之菩萨而示现为王子身也。方便波罗密、为果后之利他智,合上六度为七波罗密。爱众生、令得法乐为慈,悯众生、欲令解脱为悲,有所饶益、欢喜无悔为喜,所作福祐、无所希望为舍:此为四无量心。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为四念处。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灭,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长,为四正勤。欲、念、进、慧、为四如意足。信、进、念、定、慧、为五根。此五转生功用,则为五力。念、择、进、喜、轻安、定、舍、为七觉支。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进、正念、正定、为八圣道。合为三十七品助道法。净三昧以下诸三昧,皆其所分别修习诸法门功用成就之定相。

  己二 善友引化

  尔时、彼佛欲引导妙庄严王及愍念众生故,说是法华经。时净藏、净眼二子,到母所,合十指爪掌白言:“愿母往诣云雷音宿王华智佛所,我等亦当侍从亲近、供养、礼拜,所以者何?此佛于一切天人众中说法华经,宜应听受”。

  此明时佛说法导王,二子启母诣佛。云雷音宿王华智佛,以欲引导王故,特说法华。显王本具夙因,今当度脱,遂为法华会当机之人矣。

  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深著婆罗门法,汝等应往白父,与共俱去”。净藏、净眼合十指爪掌白母:“我等是法王子而生此邪见家”。母告子言:“汝等当忧念汝父,为现神变!若得见者,心必清净,或听我等往至佛所”。

  此释母令化父。净德独忧念妙庄严王信受外道,心不清净,深知其著于婆罗门神教之非。苟非夙具清净本因,何足以知此?显二子为大智心增上,而净德则为大慈心增上,所谓本为菩萨、而示现王后宫女身者是也。净德以王为家国之长,若著此邪见不能信佛,则将为一切之障,不听我等皆往佛所。以王素信神教,故欲以示现神通为方便教化,遂令二子试为之也。

  于是二子念其父故,涌在虚空,高七多罗树,现种种神变:于虚空中行住坐卧;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或现大身满虚空中,而复现小,小复现大;于空中灭忽然在地;入地如水,履水如地;现如是等种种神变,令其父王心净信解。

  此释二子现神通行化。念父、谓忧念妙庄严王著于邪见、心不清净也。涌虚空、出水火、现大小等事,皆神境通十八变所摄。

  时父见子神力如是,心大欢喜,得未曾有。合掌向子言:“汝等师为是谁?谁之弟子”?二子白言:“大王!彼云雷音宿王华智佛,今在七宝菩提树下法座上坐,于一切世间天人众中广说法华经,是我等师,我是弟子”。父语子言:“我今亦欲见汝等师,可共俱往”。

  此释时王慕通向佛。因信神通故信其子,因信子故信子师,遂委宛而入佛门,赴法华之会,作当机之人矣。

  于是二子从空中下,到其母所,合掌白母:“父王今已信解,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为父已作佛事,愿母见听,于彼佛所出家修道”!尔时、二子欲重宣其意以偈白母:“愿母放我等,出家作沙门!诸佛甚难值,我等随佛学。如优昙钵华,值佛复难是;脱诸难亦难,愿听我出家”!母即告言:“听汝出家,所以者何?佛难值故”。

  此释二子化成修道。因已信解,故堪任发无上心。可知以佛道化人,但使其确能了解、决定生信,则度生之佛事已毕。是以昔日示现为二王子者,今复欲示现出家。既示因缘已毕,兼劝当时四众,应于佛作难遭之想也。沙门、息灭诸恶,净受自在之义。优昙钵华、值转轮王出世,始出应瑞,喻不常有。脱诸难亦难,谓解脱八难,既生人道,复得遇佛甚难也。总言:值佛在世,从佛出家,必可成道,此为甚难遭遇之美事,故二子启求而净德亦遂许之也。

  于是二子白父母言:“善哉!父母!愿时往诣云雷音宿王华智佛所,亲近供养。所以者何?佛难得值,如优昙钵罗华。又如一眼之龟,值浮木孔。而我等宿福深厚,生值佛法,是故父母当听我等令得出家。所以者何?诸佛难值,时亦难遇”。

  此释子请父母、及时诣佛。龟岂易渡海,必匿居浮木之孔,始可随流飘渡。然以一眼之龟,觅浮木之孔,甚言其难值。今生值佛法,皆由宿福深厚,故不可负此难遭之遇也。

  彼时,妙庄严王后宫八万四千人,皆悉堪任受持是法华经。净眼菩萨于法华三昧久已通达。净藏菩萨、已于无量百千万亿劫,通达离诸恶趣三昧,欲令一切众生离诸恶趣故。其王夫人,得诸佛集三昧,能知诸佛秘密之藏。二子如是以方便力善化其父,令心信解,好乐佛法。于是妙庄严王与群臣眷属俱,净德夫人与后宫采女眷属俱,其王二子与四万二千人俱,一时共诣佛所。到已,头面礼足,绕佛三匝,却住一面。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此释王及眷属、同诣佛所。诸佛集三昧、谓集一切佛功德。王宫八万四千人,皆能持经。二王子及王夫人,悉久证甚深三昧。显此眷属之因缘,今正美满成熟,尽是彼佛法华会上应受度脱之人也。

  尔时、彼佛为王说法,示、教、利、喜,王大欢悦。尔时、妙庄严王及其夫人,解颈真珠璎珞,价直百千以散佛上。于虚空中,化成四柱宝台,台中有大宝床,敷百千万天衣,其上有佛结跏趺坐,放大光明。尔时、妙庄严王作是念:佛身希有,端严殊特,成就第一微妙之色。时云雷音宿王华智佛告四众言:“汝等见是妙庄严王于我前合掌立不?此王于我法中作比丘,精勤修习助佛道法,当得作佛,号娑罗树王,国名大光,劫名大高王。其娑罗树王佛,有无量菩萨众及无量声闻,其国平正,功德如是”。

  此释时佛为王说法授记。示、教、利、喜、即开示正见,教以修行,令获利益,大生欢喜。此时王始见佛,一闻说法,即大欢悦,斯所谓发起宿世善根,堪任发无上心者矣。

  始作比丘,精勤修习助佛道法,为授因记。作娑罗树王佛等,为授果记。

  己三 出家获益

  其王即时以国付弟,与夫人、二子并诸眷属,于佛法中出家修道。王出家已,于八万四千岁常勤精进,修行妙法华经。过是已后,得一切净功德庄严三昧,即升虚空高七多罗树,而白佛言:“世尊!此我二子已作佛事,以神通变化转我邪心,令得安住于佛法中,得见世尊。此二子者,是我善知识,为欲发起宿世善根饶益我故来生我家”。

  妙庄严王出家以后,经八万四千岁始证一切净功德庄严三昧,发宿命通之智。始知二子来生我家,为作佛事故,为转我邪心令住佛法故,盖已悟知善友之增上缘矣。法性体本具一切净功德,以修习此经故,即以令自清净及令人清净为庄严,尽得自在,是为一切净功德庄严三昧。

  尔时、云雷音宿王华智佛告妙庄严王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若善男子、善女人种善根故,世世得善知识,其善知识能作佛事,示、教、利、喜,令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王当知!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以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大王!汝见此二子不?此二子已曾供养六十五百千万亿那由他恒何沙诸佛,亲近恭敬,于诸佛所受持法华经,愍念邪见众生令住正见”。

  此释时佛证明善友因缘。能遇善知识者,皆由曾种善根,能种善根者即可遇善知识,二者互为因缘。而善知识所作之佛事,皆为众生令得见佛,令发无上心,令离邪见,令住正见。而所以得成为善知识者,则又由于无量佛所受持法华经。由是可知法华经者,即众生之大善知识,而众生欲种善根以遇善知识者,亦正当于法华经中求之种之矣。

  妙庄严王即从虚空中下而白佛言:“世尊!如来甚希有!以功德智慧故,顶上肉髻光明显照,其眼长广而绀青色,眉间毫相白如珂月,齿白齐密常有光明,唇色赤好如频婆果”。尔时、妙庄严王赞叹佛如是等无量百千万亿功德已,于如来前一心合掌,复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来之法,具足成就不可思议微妙功德,教戒所行,安隐快善。我从今日,不复自随心行,不生邪见、憍慢、嗔恚、诸恶之心”。说是语已,礼佛而出。

  此释赞佛叹法、永离邪见。甚希有、未曾有,均不易形容而力为赞美之极词。功德圆满、智慧究竟者,始得具足三十二相,成佛报身。王略举佛相数事以为赞,盖赞相即所以赞佛,故次即叹佛法有不可思议微妙功德。教、谓教理,所以生善;戒、谓戒律,所以遮恶。如说而行者,身心俱泰。王既证知,故复谋利大众示现宣言,谓当随佛正法而行,不当随自心之业力而行致生诸恶也。

  丁二 会古今

  佛告大众:“于意云何?妙庄严王岂异人乎?今华德菩萨是。其净德夫人,今佛前光照庄严相菩萨是。哀愍妙庄严王及诸眷属故,于彼中生。其二子者,今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是。

  丁三 劝归礼

  “是药王、药上菩萨,成就如此诸大功德,已于无量百千万亿诸佛所植众德本,成就不可思议诸善功德。若有人识是二菩萨名字者,一切世间诸天人民亦应礼拜”。

  丁四 结胜益

  佛说是妙庄严王本事品时,八万四千人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远尘离垢,就小乘人言为断见惑,应得初果。就大乘人言,为证我法二空,应证初地。法眼净,谓照了一切法悉皆空相,而惟是一相无相之法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