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壬四 望佛大慈开示
  
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及诸大众。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
  
此求佛释疑。惟愿如来发宣流布大慈风,扫开我等之迷云,令得慧日圆明,照澈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之义,而到究竟无疑惑地。作如是请法之语已,五体投拜于地,钦承渴仰如来,无上慈悲之教诲。初满慈蹑前以起二疑竟。
  
辛二 如来次第以除二惑 分二  壬初 令益许说  二 正为宣说  今初
  
尔时世尊,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
  
此标为满慈,一类之机。
 
 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令汝会中,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
  
此明所为之机有三:一定性,二回心,三众等。如来自言普为者,即是以平等大慈,而说殊胜了义,不独为满慈一人而说也。胜义中真胜义性者。法相宗,胜义谛有四种:一、世间胜义:谓蕴、处、界等;二、道理胜义:谓苦、集、灭、道四谛;三、证得胜义:谓二空真如;四、胜义胜义:谓一真法界。此经所云:‘如来藏,清净本然。’即一真法界,不变之理体,能起随缘之事用。前阿难执和合、因缘,是执权疑实,迷藏性不变之体;今满慈执清净本然,是执实难权,昧藏性随缘之用。故佛为说后二藏,以穷生妄之深源,成碍之幽本,答万法生续,不离性本二觉,答五大圆融,归极三藏一心,为胜义中,真胜义性。
 
 令汝会中,定性声闻下,示所被之机。定性声闻,指沉空滞寂,得少为足,钝根阿罗汉。声闻是阿罗汉之别名,以闻四谛声,入涅槃道故。不肯回小向大,涉俗利生,故名定性。 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者:未得二空,是但证我空,未曾兼得法空。然虽未得法空,已能回小乘之心,向大乘之道,不甘永闭化城,愿趋宝所,是为回向最上一乘,大阿罗汉。等者等在会辟支,以及有学之众。
  
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正修行处。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富楼那等,钦佛法音,默然承听。
  
佛先许说真胜义,此许得殊胜益。一乘即上乘,乃最上一佛乘也;即法华经之大白牛车。令在会皆获者,佛慈平等普益也。寂灭场地:即不生不灭之因地心,亦即如来密因。佛说奢摩他,令悟妙心本具圆理,十方如来,皆依此因心,而成果觉,入大寂灭海,即涅槃果海。上二句切勿作果地解,连三、四两句皆是因心。 

真阿练若:有云阿兰若,译为无諠杂,即寂静处,无有喧哗杂闹,寂静可修行处。若但境静,非真寂灭场地,非真阿练若,必以本来不生灭不动摇之真心,方是寂灭场地,真阿练若,与境无干。此心即首楞严之定体,乃为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门,故曰正修行处;下文所说,三如来藏心是也。若悟此心,是为开圆解,始可起圆修,得圆证矣。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者:佛嘱以谛实而听,望其勿再执理迷事。藏心体虽不变,用能随缘,随染缘则三种相续,五大相陵;随净缘,则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此科先说随染之用。富楼那等,钦仰佛之法音,默然承听。
  
壬二 正为宣说 分二  癸初 正答满慈  二 兼示阿难 癸初分二  子初 先说不空藏以示生续之由  二 说空不空藏以示圆融之故 子初又二  丑初 正答初问  二 兼释转难 丑初又五  寅初 牒定所疑  二 举真勘问  三 审得其惑  四 正明生续  
五 双关结答  今初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正脉》云:此科说不空藏,以示生续之由。此对上空藏,彼约心真如门,会妄归真,以显藏心不变之体;此约心生灭门,从真起妄,以显藏心随缘之用。然用应有二:一、随染缘起六凡用。二、随净缘起四圣用。今为开迷成悟,故单取染用为言,而全用更在下空不空藏中。 此牒定所疑科,乃是略牒。于满慈所述中,略去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但牒清净本然一句,于所问中,但牒云何忽生,山河大地?略去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三句。所牒之语虽略,意必具含。
  
寅二 举真勘问
 
 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
 
 空藏说真如门,不空藏说生灭门。生灭门中,有觉不觉二义,觉义是真,不觉是妄。性觉本觉,即生灭门所依之真。《起信论》云:依本觉而有不觉,复由无明不觉,生起三细六粗,乃有世界、众生、业果三种,忽生相续。今佛举所依真觉,勘验满慈,是否错认? 

性觉妙明,本觉明妙:是佛常与诸菩萨,宣说其义,满慈在座,自是常闻。故举以问云:汝常时岂不闻如来佛自称宣说耶?性觉本觉,原一真觉。性约一真理体之谓性,本表天然原具之谓本,不涉事用,不论修为,即万法之真源。妙明明妙:乃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妙是不变之体曰寂;明是随缘之用曰照,此明亦祗是理具之照用,非事造也。佛举此二语,具有深意:一显无明万法,离此无依;二显寂照本具,岂假妄明?
 
 富楼那答言:唯然世尊。唯然应诺之词,犹言是也。我常闻佛,宣说斯义:即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之义。满慈闻虽常闻,但属闻言,并非闻义,观下自知。交师云:此问全似初问阿难,见何发心,是皆借旧见闻,以发开示之端。
  
寅三 审得其惑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
  
满慈说法第一,既已常闻斯义,定必常说。佛乃问言:汝称说觉明之时,究竟意中,如何解说?觉即性觉本觉,明即妙明明妙。为复下双举真妄,以审看满慈还是识真耶?还是认妄耶?问云:汝为复以性本自明,称名为觉,即本具灵明,不必加明耶?为是觉本不明,必须加明于觉,方称有明之觉耶?此中本具灵明,乃为真觉真明;必须加明,即是妄觉妄明。双举审问,以验取舍,全似征问阿难,心在何处?以何为心?皆欲逼出生平所误认者,而斥破之也。
  
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
  
此满慈竟取于妄,答言:若此觉体不更加明,名为觉者,则单名为觉,实无所明矣!观此词中,反排真觉,细察意中,深取妄觉,则属闻名昧义。首句不明二字,与上段不明不同,上是假说觉本不明,此乃承言不更加明,字同义异也。 

《正脉》云:此答全似,阿难与佛诤言: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皆被佛征出,素所迷执,而不觉其非者也。但阿难所执,六识妄心,满慈所执,根本无明,粗、细、浅、深、迥然有别。
 
 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
 
 首二句牒定满慈之言,下则施破。佛言如汝所说:若无所加明于觉,则无有明,单有觉者,在汝之意,必定有所加明于觉,方可双称明觉也。汝竟不知,一有加明,则觉明二义,皆双失矣!何以故?体外加明,则非本有之明,时生时灭。
  
有所非觉,无所非明二句,即说一有加明,则觉明二义双失之故,若起心有所加明时,则非本明之真觉,若失忆无所加明时,则此觉又非有明矣。以满慈未悟真觉,本具妙明,故必欲加明于觉,不知一经加明,则时有时无,不得常住矣! 

无明又非觉湛明性者:以满慈必欲加明于觉,以致觉明二义双失,全堕无明。无明又非真觉即性本二觉湛然,妙明之性;妙明则常寂常照,岂时有时无耶?此中有所非觉,无所非明,其意稍难领会,今以喻明之:真觉本具妙明,如摩尼宝珠,本具光明照用,珠光不相舍离,则珠即光,不必更加明而明之;妄觉性本不明,如电灯泡,状若摩尼,必加电气以明之。有所非觉句,有所加明,则非真觉,如电灯泡,必加开关一开则明,明虽已明。非真摩尼珠;无所非明句,无所加明时,则非有明,如电灯泡,开关不开时,则无有明。此二句即觉明二义双失,咎在加明也。
  
性觉必明,妄为明觉。
  
此结成妄本。必明即是无明,无明乃为结妄根本。此必明二字,诸家多作必具真明解。今按上文,佛举真妄二觉,双审满慈,满慈以必须加明于觉,方可称为明觉,佛即直斥,加明之非。此二句则结归。 

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者:性觉则性本二觉,本具妙明明妙,并不假明而明之。汝意必定要加明于觉,方称明觉;此必定加明之一念,即是妄为,乃不当为而为也。遂将妙明转为无明,真觉变成妄觉矣!此必明必字,即下文知见立知立字,自心本具真知真见,无庸更立知见,故佛告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此必明亦即无明本也。
  
《正脉疏》云:无明亲依真心本觉,独居九相三细六粗之先,别名独头生相,根本不觉,曰痴、曰迷。及无住本,皆目此也。有二功能:一、能隐真觉之体,二、能发万有之相,下文自见。问:‘生相无明,等觉未了,今言加明于觉,意何浅近?’答:‘此惑在三细之前,本非菩萨所知,惟佛现量亲见,如来有胜方便,能令初心,比量而知。借言加明于觉,即是其相。舍此方便,则如哑人见贼,叫唤不出矣!法王自在,岂如是耶?’问:‘借言非真,宁不误人?’答:‘岂止不误,仍有大益。如来亲见等觉菩萨,诸念皆尽,惟余此念,佛法不得现前,此念若尽,便入妙觉果海,故令顿根众生,但了法空心净,一念不生,遥契如来涅槃妙心,自具照体,不用重起照察,起照便同此中,加明于觉。永嘉云:‘倘顾还成能所。’顾字便是明字,能所者,本惟一真本觉,妄成能明之明,所明之觉,而能所俱非真矣!佛祖一揆,若合符节,希顿入者,宜究心焉!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寅四 正明生续 分二  卯初 初之忽生  二 后之相续 卯初分二  辰初 无明不觉生三细  二 境界为缘长六粗  今初  
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此明依真起妄。无明为妄本,此乃生起三细前二细惑,下即细境。首句论真,二句起妄,觉即性本二觉,是所依之真,真觉非所明之境,以本具妙明,不落能所也。特因必欲加明之故,遂转妙明而成能明之无明,将真觉而立所明之妄觉。因明明字,即属无明;立所所字,即属业相,不可作境界解。境界在此四句之后。交师顺解三细,得佛意矣!此如《起信论》云:一以依本觉,故有不觉,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此文较论文更有发明。论言心动,未明何故心动?此则说出,因加明于本觉,而引此心动也。 

所既妄立,生汝妄能者:上句即立所之业相,下句即转相。因业相之所,既已妄立,复由无明力,转本有之智光,生汝能见之妄见。即以业相为所见,妄能即能见相。即《论》云:‘以依动故能见。’动即业相,业者起动义也。与下第五粗不同,此亦较论文更有发明。论中未明依动,何以即成能见?此中说出,业相之妄所既立,引起妄能耳。下文谓所妄既立,明理不踰是也。
  
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此三细中后一,乃属细境。无同异中:即第八识业相之中。以最初一念无明妄动,将整个如来藏真空,变成晦昧空境。空是同相,界是异相,世界之异相未成,虚空之同相莫显,以因异方可显同,今既无异,所以无同。 

炽然成异者:此成异之原因,乃在妄能,妄能即第二细,转相见分。既有能见,而诸法未成,无有所见,即以业相为所见,业相但一晦昧之空,无有一物可见,见分定欲见之,见之既久,现出境界相。此即显见不失科中云:‘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又即后文偈云:‘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是也。如人瞪目观空,瞪久发劳,则见空华。 

炽然火光盛貌,既结暗而成四大之色,如火光起于夜暗之中,炽然显著。此境虽显,尚在本识之中,有人见此炽然,不敢定为细境,乃指六粗者,非是。论文释此现识即现相又曰相分境界相,则云:‘所谓能现一切境界,犹如明镜,现于色像。’又曰:‘随其五尘对至即现。’何异炽然之说。
  
异彼所异,因异立同:第一异字是活字,不同也;下异字皆实字,即异相之境。谓异于彼炽然所成之异相境界,因对异相之界,而立同相之空。即论云: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境界兼色与空。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此三句当指众生,承上虚空之同相,与世界之异相,一同一异,形显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众生之境。众生形貌各异,故曰‘无同’。知觉本同,故曰‘无异’。问:‘此中虚空、世界、众生,指为细境,与粗境何别?’答:‘此惟在本识中,结暗所为之色,即三类性境,根身、器界、种子,与粗境作胚胎耳。’此三细,如前二卷所云:‘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又如下文偈云:‘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皆从真起妄,妄有空、界、众生。
 

 《正脉疏》问:‘通上顺释三相,甚生次第,但释因明立所,则曰,因妄为能明,引起所明,以立业相,此虽经无能字,推意补之,亦通。次经明言,因所生能,予即释为业生转相,似亦自然之序。但妄明既以业相为所明,转相亦以业相为所见,此何别乎?又转相何不以境界为所见乎?’答:‘汝言妄明,以业相为所明,此言非是。盖妄明最初依本觉起,妄以本觉为所明,本不期于业相,其奈本觉,元非可明之境,由是本觉,卒不可明,而徒以带出业相为所明耳!故佛言:‘觉非所明,因明立所’其旨显然。’‘汝次又言:转相以业相为所见,斯言不差。盖转相依业相起,妄以业相为所见,本不期于境界,其奈业相,元非可见之相,由是业相卒不可见,而徒以带出境界为所见耳!故佛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等,其意更显’。 

是故经文,所之一字,上下连带二能,而上隐下显,且上为生所之能,下是所生之能,如祖与孙,何言无别?能之一字,上下连带二所,而上显下隐,且上为生能之所,下是能生之所,亦如祖孙,岂得混同。
 

 辰二 境界为缘长六粗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
 
 如是指法之词,即指境界相,从无而有,因异立同,由是空、界忽生;复因同异发明,而无同异之众生,亦相继而生;如是藏识海中,境风扰动也乱。相待者:互相对待,由妄境引起妄心,则为缘之意,以境界之相,为生七转识之像。 

生劳:即引起第七识,创起慧心所,对境分别染净,执为心外实有,不了自心妄现,起智分别智即慧心所,转生劳虑,故曰‘生劳’。即第一粗智相,属俱生法执。论云:依于境界,分别爱与不爱是也。问:‘前转识缘境界相,智相,亦缘此境,二者有何差别?’答:‘转相缘境,是第八识见分,精明之体,但如明镜现像,不起分别:智相缘境,不了唯心所现,执有定性,分别染净,即属分别事识’。
 
 劳久:即第七识,恒审思量,相续不断,劳虑经久,故曰‘劳久’。即第二粗相续相,属分别法执。论云:‘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故’是也。 发尘:即第六识,周遍计度,取著转深,计我、我所,发生染著尘念,故曰‘发尘’,即第三粗执取相,属我执俱生。论云‘心起著故’,起著与发尘义同。自相浑浊者:即第六识,依前颠倒所执相上,更立假名言相,循名执相,颠倒特甚,以致心水浑浊不清,故曰:‘自相浑浊’。则第四粗,计名字相我执分别。论云:‘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是也。 

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者:由是是字,远指无明三细四粗,从迷入迷,妄上加妄,近指计名字相,由此引起诸业,即第五粗,起业相。论云:‘依于名字,循名取著,造种种业’是也。尘劳即是烦恼,烦恼有染污、扰动二义,喻之如尘如劳。共有八万四千,约未起身口属惑,已起身口属业,今由惑引起身口,造一切业,业因既成,业果随至,无可幸免也。 

问:‘粗境未成,安得遽有身口?’答:‘语虽约从初起次第而谈,理实无始,岂真未成粗境之前,而绝无身口哉?细境中既有根身,当有身口,且论亦约从初起,亦须于第六中,方成身口。疏释起业,明用身口,若必执第六方有身口,则前相凭何起业?而执取等,凭何计我我所哉?语虽有序,而意须圆活,不宜泥也。’
 
 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此确答满慈所问。前四句,答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后二句,答诸有为相即众生业果。从性觉必明起,乃展转叙其来源耳。由依性觉,妄起无明,因此无明,发生三细,复缘境界,而起尘劳,惑业妄因已成,依、正苦果斯现。故云:起成有相处,则山河大地,而为世界;静而无相处,则空廓虚通,而为虚空。空不动摇,是故曰静,此依报之世界,本不离前之细境。言此虚空,即为前同相,所发之现行;此世界,即为前异相,所发之现行。汝问: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即由是而生也。 彼无同异,真有为法者:此答诸有为相,亦明不离前之细境,与上四句,文法不同。上是指后即前,此是取前显后,取彼细境中,同异互相形显,所发明无同无异之相。以成此众生业果,真有为法。此正报众生业果,亦前细相所发之现行,即第六粗业系苦相。《论》云:‘以依业受报,不自在故。’为业系缚,而堕五阴三界二狱之中,无由出离,不得自在。汝问:云何忽生诸有为相?即由是而生也。 

交光法师云:但约万法初成一周,而说忽生矣!又约修时逆断,显此次第,权说初成次第,令观顺生之次第,易于开悟。而不至迷闷;了逆断之次第,易于修证,不至僭乱也。又当知经自无明,以至粗境,多用能所,上下连持者,令知能所,乃生万有之端,行人于真妄分明之后,一念顿绝能所,可以把定万有,坐还清净本然,所谓:‘但离妄缘,即如如佛’矣。初初之忽生竟。
  
卯二 后之相续 分三  辰初 世界相续  二 众生相续  三 业果相续 辰初又分三巳初 生能成四大  二 生所成四居  三 结成种相续  今初
  
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
 
 上依真觉,妄起无明,而成辗转虚妄之十相;此由无明妄力熏变,而成地、水火、风之四大。世界虽由众生业感,推究根源,亦由无明妄心而起,四大依无明而有,世界由四大所成,故交师科为能成四大。 

此风大。觉明空昧者:乃由真觉之体,已起妄明,遂将真空变成顽空晦昧之相。相待成摇:即明昧相待,互为倾夺,而成摇动之风。世间诸风,不出妄心荡动所感,可见风大之种,乃是无明妄心,一念之动相耳!
  
动荡不已,积而成轮,故有风轮,执持世界。而世界最下,全依风轮,而得住故。风力极大,而有执持之功能,如海上轮船,重而不沉者,因有风鼓之力所持故。《俱舍论》云:‘谓诸有情,业增上力,世界最下,依虚空,空轮之上,有风轮’是也。
  
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
  
此地大。孤山法师曰:土与金皆坚性,俱属地大。因空生摇者:因空昧觉明,明昧相倾,巳生摇动之风,此牒风大。坚明立碍:乃属地大;此大由坚固执心所成,坚执妄明,欲明晦昧之空体。其奈空体,卒不可明,由执心故,遂乃结暗为色,而立地大坚碍之相。世间地大,不出妄心,坚执所感,可见地大之种,乃是无明妄心,一念之坚相耳!
 
 彼金宝者,又为地大之精,地性坚碍,莫过于金。明觉立坚者:则指依无明妄觉,所立坚碍之相,如痴情化石之类。坚执不休,积而成轮,故有金轮,保持国土。而世界一切国土,皆依金刚轮,而得住故。如密部所说:‘地大最下,有金刚际’是也。
  
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
  
此火大,依前风、金之所转生。坚觉宝成者:坚执妄觉,所立之金宝既成;此句牒前地大。摇明风出者:摇动妄明,所感之风大复出;此句牒前风大。风金二大,则为生起火大之因。 风金相摩者:风性属动,金性属坚,一动一坚,相摩相荡,故有火光之功能,而为变化之性质。变起世间,一切万有,世间诸火,不离妄心,摩荡所成。可见火大之种,乃是无明妄心,一念之热相耳!火无持含之轮用,但有变化之功能。至后所成四居,功方显著,与前后三轮,相待转生,俱带无明妄心之相。应按本宗发明,勿取外教所说,反晦经旨。
  
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
  
此水大,依前金、火之所转生。文虽不带心相,义亦无明,妄力所致。宝明生润者:金宝之体明净,明能生润,如五金之属,遇热气而出水也。火光上蒸者:即火大之光,上蒸于金。郁以成气,气以成水。如南风之天,万物多蒸而出水也。以宝明映以火光,蒸润为水。世间诸水,不离气积所感。可见水大之种,乃是无明妄心中,金、火二妄,蒸润所成耳。蒸润不息,积而成轮,故有水轮,含十方界。如华严经所明,诸世界刹种,皆依香水海住是也。
 
 按本经,世界地大依水轮,水轮依金轮,金轮下有火轮,火轮下有风轮,风轮下有空轮。空轮依无明妄心,晦昧所成;无明依本觉,无明是不觉之相,究竟不离本觉之性。足见世界始于真妄和合之心,而识藏不离如来藏,若离如来藏,悉无自体故。前会四科,融七大,一一无非如来藏性,此四大,即为能成世界,万法之本,无明又为能成四大之本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巳二 生所成四居  
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
  
上文依无明而成四大,此科依四大而成四居。四大之性,虽各相违,实则相济,如火性本属上腾,水性本属下降,一腾一降交互发生,立诸坚碍,而成器界。卑湿之处,积水而为巨大也海;干燥之处,环水而为洲潬。盖海非独目于水,以注水之巨坎,为水居众生所依处。《灌顶》云:‘浮土可栖曰洲,聚沙堪住曰潬。’即四大部洲,为陆居众生所依处。
  
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
  
首句以水陆二居,是水火交互发生之故,可以验其气分。彼大海本注水之处,不应有火,以不忘火之气分,故火光常起;彼洲潬本质碍之地,不应有水,以不忘水之气分,故江河常注流也
  
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
  
此山居处。山亦水火交发之坚相。水势若劣于火势,火势若胜于水势,则水随火之力,结之而为高山,如熬水为盐,堆积如山,足证水亦可结。是高山亦水火所成之故,下亦验其气分,所以山石,击之则成火焰,不亡火之气分;融之则成为水,不忘水之气分。如炼五金之矿,悉皆成汁。
  
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
  
此林居处。林薮亦水土交互所成。土势劣于水,土随水而成润,抽拔而为草木。以是草木不忘水土气分故,林薮遇烧,便成灰土,因绞则成汁水。此即不忘水土气分之明证也。木多为林,草多曰薮。
  
已三 结成种相续
  
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此结成相续。交是交互,妄即妄心、妄境。以心、境互妄,辗转相生。初以妄明,而成空昧,明昧相倾,摇动而生风大;次以坚执妄明,而生地大;次以风金相摩,而生火大;再以金火相蒸,而生水大。故有能成四大,乃交妄发生也。 

递相为种者:指所成四居,以水火既满,而为洲海之种;更降水势以从火,结为高山,而水火复为山石之种;复降土势以从水,抽为草木,而水土乃为草木之种。故有所成四居,乃递相为种也。
  
以是因缘者:即以是四大,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之因缘,则有依报世界,成、住、坏、空,终而复始,相续不断。此之相续,即相续初上忽生,起为世界,静成虚空之粗境耳。一自忽生之后,辗转相续,若不破迷成悟,返妄归真,永无清净之日也。初世界相续竟。
  
辰二 众生相续 分三  已初 六妄成就  二 四生感应  三 结成相续  今初
  
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
  
此先标妄本。于已说世界相续之后,重复次第告满慈云:欲明众生,亦从妄起,并非他物,此妄亦是性觉必明,以为过咎耳。因此妄觉妄明,乃为众妄根本,前之世界,后之业果,均由此忽生,由此相续也。
  
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
  
首句承上,因有觉明之无明,遂立业相之妄所,同前因明立所。所妄既立,明理不踰,同前生汝妄能;明即转相能见分,理犹体也,即业相之本体。以见分欲明业相本体,业相本不可见,见分定欲见之,终不能超越业相之范围。此二句俱属妄心,以见分所见,但是业相晦昧空,尚未涉境。 

以是因缘:是业相为因,转相为缘,以此因缘,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遂结暗为色。所听不出声尘,所见不超色尘,此二句即现相,随其五尘,对至即现;见听属心该觉知,即转相;声色属境该香等,即属现相。不出不超,俱是心被境局之相。此之声色,唯是惑现,尚非业招,犹是本识中境界相也。
  
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
  
色、香、味、触,该摄声法,六种妄尘,成就粗境,不同上二句,声、色之细境也。由是粗境已成,即法生故,种种心生,遂于一精明之体,分开见、觉、闻、知该尝嗅二精六用。如下文所云:‘由明暗等,二种妄尘,黏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眼根,乃至第六,由生灭等,二种妄尘,黏湛发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意根,故曰分开。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也。
  
巳二 四生感应
  
同业相缠,合离成化。
  
此总标。由上根尘既具,引起四生系缚。温陵戒环法师曰:同业即胎卵类,因父母己三者业同,故相缠缚而有生,合离即湿化类,不因父母,但由己业,或合湿而成形,即蠢蠕也。或离旧而托化,如天狱等。成对合言,化对离说。
  
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蒲昙等。
  
此于四生中,独详示胎生之人道者,欲令人知所从来也。又众生受生,而胎生欲爱偏显故。前六句举亲因,中二句明助缘,后三句结成胎。见明色发,明见想成者:合辙云:中阴身投胎时,其无缘处,大地如墨,惟于父母有缘处,见有一点明色发现,以妄心见妄境,故曰:‘见明色发。’中阴身乘光趋赴,明见妄境,遂起妄惑,而欲想便成,故‘明见想成’。
  
异见成憎,同想成爱者:男见父,女见母,皆为异见,则成憎:男见母,女见父,皆是同想,则成爱。流爱为种,纳想成胎者:流注此想爱,于父精母血之中,为受生种子,纳受此想爱,于赤白二滞之内,得成为胎,上属亲因。交遘合也发生,吸引同业:父母交合,乃为助缘,因缘和合,所以发生。吸引同业者:以父母之缘,吸引过去同业而入胎,如磁吸铁相似。交光法师云:‘上以己缠父母为同业,此以父母吸己为同业。’故有因缘者:由投胎想爱为亲因,父母交遘为助缘之故,生羯罗蓝,遏蒲昙等,遂有胎相,前后差别。
  
俱舍》云:胎中凡有五位:‘一七名羯剌蓝,此云凝滑父精母血,凝聚滑泽。;二七名頞部昙,此云疱犹如疮之形,未生肉故。;三七名闭尸,此云软肉凝结犹如软肉之形;四七名羯南,此云硬肉肉渐坚硬;五七名钵罗奢佉,此云形位,亦云肢节生诸根形,四肢骨节。。此举二而略余三。《大集经》更有:六七名发毛爪齿,谓四种渐生。七七名具根位,谓诸根具足故。
  
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卵惟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
  
此例示四生。首二句举果由因。胎、卵、湿、化,皆所感之业果,情、想、合、离,皆能感之业因,故胎卵湿化四生,各随其能感之业因,应之以业果。卵生惟以乱思不定之想,感而有生;胎生乃因亲爱迷恋之情,所以成有;湿生乃以闻香贪味,附合不离而感;化生即以厌故喜新,离此托彼而应。四生具缘,有多寡之不同,卵生具足四缘,父缘、母缘、自己业缘、再加暖缘。胎生具父、母、己业三缘。湿生但业、暖二缘。必假日光暖气之缘也。化生惟业缘矣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巳三 结成相续  
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情想合离:有情皆具,各从多分,而先受报,皆依业因感召,而应之以四生也。更相变易者:更字平声,或情变为想;或想变为情;要合易而为离;或离易而为合,互相更改,彼此变易,种种不定。
  
所有受业,逐其飞沉者:论四生所受业报,并非另有主宰。逐即随义,其指业因,皆随业因,所以应之业果,若善业则飞升,恶业则沉坠。情想合离,皆有善恶之分,是以升沉之果,必随善恶之因。末二句因缘有远近,远则无明为因,业识为缘;近则情想合离为因,父母己业,暖、湿为缘。四生转换,三界升沉,生死长缚,轮转不休,故有众生相续。二众生相续竟。
  
辰三 业果相续 分三  已初 业果指本  二 业债酬偿  三 结成相续  今初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
  
此明业果,本于自心之贪。贪惑为烦恼领袖,亦即诸业根本,贪之范围虽广,以贪欲为最。吴兴曰:欲贪通乎四生,今正约胎生言之。又胎生复通,今多就人伦辨之,以其易见故也。想爱同结,爱不能离者:谓同想成爱,乃为结缚之因。何以故?由想爱既深,如胶似漆,不能舍离,所以深结生缘;则诸世间,父母子孙,递代相生不断,是等皆以欲贪为本。欲贪即指受生时之想爱;因同想则成爱,因爱则生欲,因欲则受身也。举世之人皆然。
  
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
  
由有贪爱,必有身命;既有身命,必同滋养。彼此皆欲滋养身命,所以贪不能止,但知滋养,不顾残忍,势必杀害生灵,食彼身肉。则诸世间四生之类,随其力量,以强欺弱,弱肉则为强食,大鸟吃小鸟,大兽吃小兽,大鱼吃小鱼,大虫吃小虫。递相吞食者,如夏天蛇吃老鼠,冬天老鼠吃蛇之类。是等则以杀贪,为其根本。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
  
温陵曰:‘不与而取,及阴取皆盗。’故以人食羊,不与取也;羊死为人,互来相啖,阴取也,皆为盗贪。吴兴谓:‘杀贪未论酬偿先债,盗贪约过去于身命财,非理而取,故互来相啖,以责其盗也。’ 

以人食羊:承上贪求滋养,则以人食羊。羊岂甘心,为人食乎?而宿业既毕,则死而为人,食羊之人,人岂世世得为人乎?而恶业既成,则死而为羊,而人羊转换,征偿旧债,互来相食。所谓吃他八两,还他半觔。何独人之与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而复死,生而又生,展转报复,互来相啖。由斯恶业,与生俱生,冤对相值,穷未来际,报复不已,是等则以盗贪为本。
  
正脉问:‘世教论杀,惟以忿争杀人为重;论盗,惟劫窃财命为重,而食肉不与焉,似得轻重之宜;今经何独论其轻,而反遗所重乎?一答:‘此有二义:一以轻况重义:盖此方世教,急于止乱,且图养民,故惟断现乱,而不禁食肉;今经欲绝生死,须断生缘,故极至食肉,皆并断焉。若悟轻者,尚为生死之缘,则重者不言可知,非反遗于重也。况真慈平等,均为夺命,有何轻重,且约现生食肉,似不为祸乱,若约隔生酬债,则祸乱亦均,更待下义详之。
  
二者绝本止末义:盖凡一切杀盗,究其深本,多起于食肉,如八万释种,遭琉璃之杀,世人但知近缘骂詈,不知远因,起于食鱼之冤。故此方不长太平,缘太平恣意食啖,人之享福者,福终祸起;畜之酬报者,报尽为人,皆带杀冤,遂成乱世,乃至杀人无量。故佛断食肉,乃圣智深远,拔本塞源之意。经云:‘世间欲免刀兵劫,须是众生不食肉。’外教君子,未能信达者,勿轻非。毁矣!
  
已二 业债酬偿
  
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
  
上科明业果之本,此科论相续之因。首句约杀贪说,负者欠也。应有四句:汝欠我命,汝还我命;我欠汝命,我还汝命。二句约盗贪说,亦有四句:我欠汝债,我还汝债;汝欠我债,汝还我债。以是命债,惑业为因,现行为缘,虽经百千劫,怨对相遇,酬偿不已,由此相续,常在生死苦海,不能出离。
  
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此约欲贪说。首二句影略,亦应有八句:汝爱我心,我爱汝心;汝怜我色,我怜汝色;怜亦爱也。上二彼此心好,下二彼此色美,更有四句,心好色美合论:汝爱我心,我怜汝色;我爱汝心,汝怜我色。以是爱怜,惑业为因,现行为缘,经百千劫,想爱同结,誓不分离,由此相续,常在爱欲缠缚,不得解脱。
  
已三 结成相续
  
惟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此承上,负还不休,常在生死;爱怜不舍,常在缠缚;并无他故,惟是杀、盗、淫三种贪习种子,以为根本。以是因缘:即种子为因,现行为缘,因缘相资,故有业果相续。若众生闻此,力除贪习,则根本既尽,枝末自枯,有何业果之可言哉? 

《指掌》问:‘业果相续,与众生相续,有何差别?’答:‘业果相续,即依众生开出,但众生相续,惟约受生一念;业果相续,统约历劫积习,积习既深,而轮转莫停,一念之差,而变易无定,若果能顿绝一念,渐治积习,则变易可定,轮转可停矣!要知众生不离业果,业果不离众生,为成两益,故各言之。’合前众生相续,即是详明真有为法。三业果相续竟,并前四正明生续竟。
  
寅五 双关结答
  
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
  
此文蹑前三种相续,结答相续无别法,即续彼三种忽生;又蹑前三种忽生,结答忽生无别法,即生此三种相续,意乃双关。但忽生中,先生虚空,次世界,后众生,未曾明言业果,乃合业果于众生中,具足三种。相续中明言世界、众生、业果,未曾明言虚空,乃合虚空于世界中,亦全无缺漏也。无论忽生相续,皆不出世界、众生、业果三法。
  
首二句牒上相续,次四句推究妄因。山河等五句,以明忽生相续之现行。佛呼满慈告言:如是前来所说,世界、众生、业果三种相续,乃是颠倒之相,从真起妄而有。故曰:‘皆是觉明’。即于真觉而起妄明;明了知性:指妄明之无明,了知性即妄有了知之性。因此妄了之无明,发生业转现之三相,此明了知性二句,则无明不觉生三细是也。
  
从妄见生者:乃从细向粗,而成粗惑粗境,妄见即粗惑,山河下即粗境。生字双连上下,连上乃粗惑生,惑即事识见分;连下由惑生则境生。汝问山河大地,诸有为相,云何发生?即由是而生也。次第迁流者:世界则成、住、坏空,众生则更相变易,业果则彼此酬偿,亦皆因此虚妄,妄有相续,终而复始,循环往复,无有止息。因此虚妄:此字乃指觉明明了知性,意谓不独三种忽生,由是而生;即汝问云何次第迁流,终而复始,亦因此虚妄,而得相续也。初正答初问竟。

楞严经讲义第九卷终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二册终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丑二 兼释转难 分二  寅初 满慈执因疑果  二 佛分真妄喻释  今初  
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
  
当机执众生因性有始,疑如来果德有终。乃言:若此众生所具,妙明觉体,本来自妙,无有世界之碍;本来自觉,无有众生之迷;本来自明,无有业果之昏;与如来返本还元之心,平等一如,佛心比生心,并不增一丝毫;生心比佛心,亦不减一丝毫。 

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者:无状即无因无故也。众生最初无故,妄欲加明于觉,遂致从迷入迷,以妄成妄,由妄惑起妄业,依妄业招妄报,忽生山河大地,依报之世界,摄虚空;诸有为相,正报之众生,兼业果。是由本真之心,忽生种种妄法。
  
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
  
上段执众生因性有始,此段疑如来果德有终。故难云: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妙空即妙性真空,弥满清净,中不容他,复其无物之本体,如摩尼珠;明觉即妙明本觉,虚灵朗鉴,洞澈法界,还其天然之照体,如大圆镜。与众生妙觉明,未生山河等法之前,无二无别。众生既从真起妄,而如来今者,返妄归真,山河大地之世界,有为相之众生,与习漏之业果积聚业习成有漏果,何时复当再生耶?

此难全同圆觉经中,金刚藏菩萨第三难:‘一曰一切众生,本成佛道,何故复有一切无明?二曰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复说本来成佛?三曰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难意全同。所异者彼约烦恼苦因,此约依、正苦果,同是从真起妄也。初满慈执因疑果竟。
  
寅二 佛分真妄喻释 分二  卯初 喻妄不复生  二 喻真不复变  卯初分二  辰初无明本空  二 万法现无  今初
  
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
  
此举喻。迷人、乃迷方之人,喻已起无明之众生;聚落、乃人烟聚止之村落,喻如来藏;惑南方为北方;南方实不转为北方,喻迷时从真起妄,真体不变,真不成妄,妄性本空也。
  
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而出?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
  
此辨定迷无所从。故问曰:此迷为复因迷而有耶?为复因悟而出耶?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之迷,亦不因迷有,又不因悟出。何以故下,自行征释。迷本无根者:此迷即指最初一念无明妄动,而为诸法之因,诸法皆因无明而有,而无明更无所因也,故曰‘无根’;又复无体,自体尚不可得,云何可说,因迷而有?断无因自生自之理,此答因迷之难。悟非生迷者:悟迷敌体相翻,悟则非迷,迷则非悟,既相翻,自不相生,云何可说,因悟所出?如明暗相背,云何可说,暗因明生耶?此答因悟之难。 

问:‘法中妄从真起,喻中云何不许,迷因悟出?’答:‘法中正不许真能起妄,但说妄依真起,如影依镜现,终非镜体自生也。’

此文满慈据喻而答,俨然不错,就法而言,足证满慈于法未彻。迷喻无明,悟喻本觉,无明不因无明而有,不因本觉而出,此为正理。迷本无根,云何因迷者:喻无明之先,本无无明,云何可说因无明有?悟非生迷,云何因悟者:喻本觉与无明,一真一妄,真妄相背,云何可说,因本觉出?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倏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世尊。
  
此辨无明不复起。佛言彼迷于聚落之人,正在迷南为北之时,倏忽也有悟人,辨明南北之人,指示分明,令得了悟,不至将南作北。故问满慈,在汝之意,以为云何?此迷人,纵使先迷于此聚落,既经指示令悟之后,更生迷不?答言:‘不也,世尊!’佛欲令就喻知法,故作是问。 法合:彼之迷人,合从真起妄,有无明之众生,正在迷位之时,忽遇于佛;悟人、即大觉悟之佛,为之指示,令得开悟,悟明真本无妄,断尽无明;于是众生,返妄归真,永不复迷也。
  
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
  
此法合。十方诸佛如来,三觉圆满,亦同悟后不复更迷也。
  
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
  
此详尽前义。此迷无本,即无明无体,同前迷本无根之义。其性彻底元空,亦如迷方之迷,更无所因也。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者:不可作众生未妄之前,本无无明解,当作昔日在众生位中,本无无明,不过相似,有迷时妄觉而已。既曰相似,即非实有,以无明无体故。亦如迷方者,正在迷方之时,本来无迷可得,亦不过相似,有迷时妄觉,惑南为北也。

觉迷迷灭,觉不生迷者:诸佛在因地之中,遇善知识开示,无明无体,起智观察,觉得无明是妄,常体即空,则心中无明即灭,以真觉性中,本无无明也。如下文所云,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既觉之后,永不再起无明。亦同迷方之人,倏有悟人,指示令悟,更不生迷也。上二句迷时似有,此二句悟后永无,言正当迷时,已即无迷可得,而况既觉之后,岂复生于迷乎?初无明本空竟。
  
辰二 万法现无 分二  已初 举喻二辨定  三 法合  今初
  
《正脉》云:据上文满慈于万法,问生续之详,如来答无明为生续之本。今佛于上科,先以喻明,所答无明本来常空,非研断始空。而此更以喻明:所问万法,现今即无;非先无后有,亦非今有后无。《圆觉》答难处,亦有此喻,却是翳比无明,华比万法,空比真体。彼文三节平浑,今经前有迷方喻无明,后有木金喻真体,故此空华,单喻万法耳;即前世界等三也。
  
亦如翳人,见空中华,翳病若除,华于空灭。忽有愚人,于彼空华所灭空地,待华更生。
  
此举喻。如眼有翳病之人,见空中有华。空原无华,翳眼妄见,翳病若得除灭,华于空灭。不特见空华是妄见,即见华灭空,亦是妄见。何以故?翳眼见空华,华本不曾生,生既不生,灭何所灭?故见生见灭,同一妄也。忽有无智之愚人,于彼空华所灭虚空之处,等待空华,何时更生空华。
  
翳人、喻有无明之众生,以无明力,转本有之智光,成能见之妄见,见真空法性之中,有世界、众生、业果。空喻真空,空华喻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无明一灭,万法皆空;当知万法本空,不待无明灭始空,即有无明,妄见之时,身、心、世界,何尝实有?亦如空华,不待翳愈华灭,正当翳眼,见空华时,当体即空,何尝有生?都缘有无明之众生,于本无之中,妄见似有而已。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众生在迷,尚非实有所生,如来既得妙空明觉,无明惑尽,真空理显,岂复更生耶?故喻忽有愚人,于彼空华,所灭虚空之处,待华更生;满慈亦如是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巳二 辨定  
汝观是人,为愚为慧?富楼那言:空元无华,妄见生灭,见华灭空,已是颠倒,敕令更出,斯实狂痴,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
  
此辨定。佛令满慈审观,待华更生之人,为愚耶?为慧耶?满慈答言:空元无华,由翳眼妄见生灭;喻真空法性之中,元无山河大地等法,第以无明妄见,迷时有生,悟时有灭。见华灭空,已是颠倒执著,敕令空华更出,斯人实属狂痴;喻若见诸法,灭妄归空,已是颠倒分别,问如来何时更生诸法,与待华更生者,何以异耶?
  
巳三 法合
  
佛言:如汝所解。云何问言:诸佛如来,妙觉明空,何当更出生也,山河大地?
  
此法合。满慈于喻,所答不谬,故佛即以反难,如汝所解,已知敕令空华更出,斯实狂痴。云何竟作如是问言:如来今得妙空明觉,何当更出山河大地耶?妙觉明空,与前满慈所问,妙空明觉,其理无二。觉指本觉照体,属智德;空指真空寂体,属断德;悉皆双具妙明,故妙觉明觉,妙空明空,随称俱可。佛智德究竟,五住皆尽,断德究竟,二死永亡,方当此称。又空即如如理,觉即如如智,皆明皆妙也。初喻妄不复生竟。
  
卯二 喻真不复变 分二  辰初 总举二喻  二 总合二法  今初
  
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不重为木。
  
上科二喻,喻妄因妄果,本自不生,非成佛始灭。此科二喻,喻真智真断,本来无变,非成佛始生。而众生虽在迷位之中,妄性本空,生本不生,况况诸佛已证究竟之果,独妙真常,而反有变耶?上二喻,一喻无明妄因,一喻万法妄果,各喻各合;此二喻,总喻真智真断,总喻总合。 

金矿,以金在矿中,故曰‘金矿’。杂者矿中杂有精金,其体精真不变,喻智体不变也。其金一纯者:加以开矿锻炼之功,渣滓既尽,其金惟一纯精。更不成杂:即一成精金体,不复重为矿也。喻智德有功,修行除惑,惑净智圆,无二无杂,智德成就,更不再起无明,故喻更不成杂也。
  
木喻烦恼,灰喻涅槃。木不能自成于灰,必假火烧,方成为灰。火喻智慧;烦恼不能便证涅槃,必假智慧,断除烦恼,出离生死,而证涅槃。断德成就,更不再生烦恼,故喻不重为木也。
  
辰二 总合二法
  
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此法合。十方一切,已证究竟果觉,诸佛如来,所证菩提智德,究竟无变,同于纯金不杂,既转烦恼,而成菩提,不复更有烦恼。亦同精金,不复重为矿也。诸佛如来,所证涅槃断德,究竟无生,同于烧木成灰,既转生死,而成涅槃,不复更受生死,亦同木灰,不复重为木也,故曰亦复如是。 

法合之文,另作总喻总合解;金喻菩提涅槃,虽非修生,要必修显,一成永成,不复更变;喻如精金,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一纯永纯,不重为矿也。木喻烦恼生死,虽属如幻,以幻除幻,一灭永灭,不复再生;喻如木灰,以火烧木,木尽成灰,一尽永尽,不重为木也。此解前喻真不复变,后喻妄不复生,虽同前二喻,亦复无有碍。初先说不空藏,以示生续之由竟。
  
子二 说空不圣藏以示圆融之故 分二  丑初正答次问  二 兼释转难 丑初分二  寅初 牒定五大以释疑  二 圆彰三藏以劝修 寅初又五  卯初 按定所疑  二 喻明性相  三 难释相妄  四 以法合喻  五 申义释疑  今初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灭,又征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
  
上科已释,三种生续之疑,此科更示,五大圆融之故。上空藏中,一一会相归性,全事即理,事不碍理,固无可疑;而不空藏中,从性起相,相既宛然,则事与事,何得无碍?是以满慈,前有五大圆融之疑,故此空不空藏中,佛极显无碍之由,以销执相之问,故先牒问词。又汝问言:对先问生续,此问周遍,故置又字。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此犹是述佛自说,下牒满慈所疑。疑水、火二性相克,云何不相陵灭耶?又征问也虚空,及诸助语辞大地,一碍一通,云何俱遍,而得相容耶?
  
卯二 喻明性相
  
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
  
此喻空不空如来藏。空体无相,则空义;不拒诸相,即不空义。又合之即不变之体,能随众缘,究之用虽随缘,体元不变,虚空如故也。又此喻具足三谛:体非群相,不落有边,是真谛;不拒发挥,不落空边,是俗谛;双离空有,全归中道,是第一义谛。不拒,乃不拒绝不违碍;发挥,即发扬显现也。 

《正脉》云:若不申明诸教,性相迷悟分量,则不知满慈发疑之端,与佛释疑之妙。夫二无碍理,人天小乘,决定双迷,极至法相破相,亦均未彻。法相真不随缘,相不即性;破相,方谈相性二空,有遮无表,终未显谈即性,何能尽发无碍之旨。今斯圆旨,语四科,则全相皆性,语七大,则全性皆相,且一一遍周,无障无碍,是尚越大乘之始教。而满慈依小乘法执旧见,坚谓诸大,本来相碍,若如来藏空,可说无碍,今云备具诸大,即当相碍,岂有无碍之理?斯则岂惟不达已发之相为无碍,兼亦尚疑未发之性为有碍矣!而如来释疑,非但只释未发之性为无碍,而亦兼详释已发之相尚无碍,而况未发之性,何得有碍乎?故此科说性无碍,其文最少,释相无碍,其词最多,一以钠难显易,一以发后圆修。
  
所以者何?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
  
首句征释之词,即征问解释,太虚空不变随缘之义。彼太虚空:虚无空廓,无有诸相,喻如来藏不变之体,清净本然,空也;日照下,喻如来藏随缘之用,循业发现,不空也;合之即喻明,空不空如来藏也。日等是七缘,明等是七相,虚空体非明、暗等群相,能随缘成相,不拒彼明等诸相发挥。日照之时,随日缘则现明相;云屯聚也之时,随云缘则现暗相;风摇之时,随风缘则现动相;霁澄之时,雨后天晴曰霁,尘坌收敛曰澄,随霁缘则现清相;地气凝聚之时,随气缘则现浊相;土积之时,随土缘则现霾相;山兽驰逐,尘土蔽空曰霾。又尘土纷飞,随风雨而下谓之霾,水澄之时,随澄缘则现映相,水澄湛生光,水中映现一切也。此七相,不必一一配合七大。但意喻七大耳。
  
卯三 难释相妄
  
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
  
首句发难之词。上科双喻性相,未显相妄无有定实之意,故此发难,在汝之意,以为云何,七相为是从彼缘生耶?为是从空有耶?若缘生,则堕因缘;若空有,则堕自然;虚空喻藏性不变随缘,不堕于二计也。 殊方,是同时异处,虚空之大,诸缘不一,所以现相不等。相以有为称者,从缘生故,是有为法。彼字指日等七缘。此总难,下则别举日难,以一例余。
  
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若是空明,空应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
  
首句承上总牒,且下别举。今姑且就日而辨,若谓日照之时,是日之明,则十方世界虚空,应当同为一日之色,方可谓是日明,云何虚空之中,更见团圆之日。团圆日外,何尝不是空体之明,何得独属日明乎?若谓日照之时,所有明相,乃是空明,空性常恒,明应常照,云何中宵半夜云雾之时,则见昏暗,不生光耀耶?
  
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
  
此释正义。当知明相,非定属于日,以空中更见圆日故;亦非定属于空,以中宵不生光耀故。汝又当知,明相不离于空,以日外皆空故;亦不离于日,以无日不明故。异即离也,非日非空,喻水火等,遍计非实;不异空日,喻五大依他似有。既知非实似有,自应圆融无碍,有何陵灭不陵灭,相容不相容耶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