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指示缘起的究竟义
即缘起的安立,其义究竟而言,以自心前如是显现为根据:
怎么安立有千差万别的种种缘起呢?这唯一是以自己的心如是显现作为根据,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根据。
比如问:怎么有六道呢?答:因为在众生各自的心前如是显现了六道。怎么说有苦乐呢?答:因为自己心里显现了苦、乐。怎么说有贪嗔呢?答:因为在自己心里显现了贪、嗔。怎么有物质世界的现象和规律呢?答:因为在自心前是这样显现的。像这样自心造作、自心显现,就是缘起。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离开自心谈什么缘起呢?这样就更切中要点了,原来,万法都是因缘生;更切要地说,万法都是唯心所造,这就是缘起的究竟义。
就在当下依着我们自己的心,可以造地狱法界,可以造饿鬼法界,可以造旁生法界,也可以造天、人、阿修罗的法界,也可以造声闻、缘觉的法界,或者菩萨、佛的法界。以如是的心而如是的显现。一切的法都是这样依着自心的因缘而显现,并不是其他方式。
缘起究竟是以何者而安立的呢?譬如照镜,脸上有哪种表情,镜子里就显现那种影像。脸比喻自心,影像比喻显现。犹如影像依于脸而现,依于脸而假立,如是显现也依于心而现,依于心而假立。比如,同一条河的水,以地狱众生的嗔习,显现为烊铜;以饿鬼的悭习,显现为脓血;以人的习气,显现为水;以天人善业习气,显现为甘露。别别的显现,唯是观待别别的习气而生,依各自的心而假立,也只在各自的心前显现。
首先举镜子的比喻来说明。镜子前的人有什么表情,镜子里就现什么影像,完全一一对应。现在观察:镜子里的影像是独自成立的吗?当然不是!因为,镜子前人一走,就没有了影像,影像完全依这个人而现。
这个人做一个表情,镜子里马上就现这个表情;他又做一个手式,镜子里又现一个手式。所以影像是依他而起,没有自性,这就叫缘起。(注意按我说的这几句去想,很容易体会到缘起的影像无自性。)它的相反面是独立自成,也就是即使没有镜子前的人,也有镜子中的人像,这显然不成立。
我们的心就像是镜子前那张脸,而镜子里出的影像就像是这个心幻变出的现相。一切的山河大地,花草树木,情与无情,无量无边的显现,就像镜中显现出的影像。怎么会现影像呢?这是依着心而现的,并不是它自己成立出来。
又比如梦中会显现各种境界,有很多善恶苦乐的梦中剧,一幕幕的梦境都会显出来,就好像从镜子里现影像那样。怎么会显出来呢?就是因为心上熏了种种习气,习气一成熟就从心里现这样的相,不会无缘无故地现。
比如,同一条河的水,以地狱众生的嗔习气,显现为烊铜;以饿鬼的悭习气,显现为脓血;以人的习气,显现为水;以天人的善业习气,又显现为甘露。这种种的显现,只是观待种种的习气而现起,全都是以习气力而自现的。这样会观察到万法的作者是心。
观察内心的缘起,无非是自己的心如是如是地用心,就如是如是地显现。一切都是由自己的心显现的,而不是心外有什么显现。比如六道众生同时站在恒河边上,各自见到的景象都不同。其实,恒河不是心外的存在,恒河只是众生心前所现的相。所以,不同类的众生有不同类的习气,就显现不同类的相。
在地狱众生的心前,显现的就是火,就是烊铜水,由于嗔业习气就变出这样的相,而绝对不会现出水来。所以不能安立地狱众生心前有恒河水,唯一是以“他心前的显现如何”来安立缘起。饿鬼心里有悭贪的业习气,在他的心前就变出脓血的相。
他心前缘起的显现如何,唯一是以它心前显现的脓血来安立,此外说什么都不符合事实。在人的心前就是水的相,能够解渴、清洗、灌溉。以天人的福业习气,变出来的是甘露,人类没有这样的福报,就不会现甘露的相。总之每一道的器世界只是这一道众生的同业习气所现,大家的业习气一样,就在各人的心前变现出一样的一个器世界相。
身体这方面更加看得到,你的身体怎么样,完全是你的心缘起的显现。你把肚子剖开来看,心肝脾胃这些是怎么排列的,各是什么样的状况?又是怎么运作的?通通都是你的心显现的。你身体哪里痛就是你的业变出来的,以习气力变出来的。但如果你去修行,也会有转化。就看你是什么境界,外在的器界会转,内在的根身也会转。
你修得很好,就转得快,身体也会变,状况都会变好。如果有禅定的力量,那更加会变。或者你一安住的时候,就是色界的境界,或者你修个有漏的禅定,你就观十方都是白骨,就会现白骨;观想十方都是水大,就会现水。都是以心上习气的力量而精确地显现。除此之外,再没有其它的作者。
同一个人,伴随着他习气的改变,而有显现的变化,习气净一分,显现亦净一分;习气染一分,显现亦染一分。一切苦、乐都是观待自心而假立的,心不执著,则如木石般毫无感受。譬如,执著梦境,则显现利益和损害;而识得梦境虚妄,心无执著,梦现也无利无害。凡夫身上发生的利、害,都只是自己的心执著而已,观待心才成立,不观待心则无法自成。
苦乐也是观待心假立的,比如一堆粪,在狗的心前就是美味,如果饿鬼一看是个火炭,人一看很臭的,赶快要扫掉。你说这堆粪到底是苦还是乐?瑜伽士一看,那很好,这堆粪本来清净。狗看了非常喜欢,一群狗都来争吃这一堆粪,那就是它内心的习气所致。我们的习气呢,认为这是不净粪,没有任何乐可言。
一顿饭吃得难受还是舒服,也是假立的。这可以从容易变动的一些习气现象作观察。比如上海人喜欢吃甜食。把他下放到江西,就得吃辣。刚一开始吃辣的时候是一件苦事,但是他下乡总得跟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过了一年,吃辣已经成了非常喜欢的事,这就是习气变了。同样吃一顿饭,有的会觉得很难吃,你修行水平高,就吃得很香。或者今天身体不好,吃起来就没味道,这都是随着心而变化。
又比如我们会发现外国人吃的东西特别难吃,他们怎么吃得那么有味道。还有的人喜欢吃臭,一般人闻都不敢闻,他却吃起来很香,这都是人的习性。全中国东南西北吃的习气都不一样,所谓的味道好,唯一是随着心来假立的。假如你心不执著,真的跟石头一样毫无感受。
今天你同样地吃一个东西,不执著的时候,比如是一个很高的修行人,完全观空,他不会执著是甜还是辣。另一种是当他的心执著在别的地方时,这种感受不会现前,会“食而不知其味”。
还有一种,比如原先吃肉很有味道,觉得非常好吃,后来把肉观想成莲花来吃,就没有肉的味道,这是人的心理问题。或者吃素之后习气已经变了,原先没吃素之前,根本没觉得肉有一股难闻的腥味,吃起来香喷喷的。但是吃素的习气一旦加深,别说是吃肉,连一见到肉的颜色、闻到那股味道就会受不了。但是人的习气还可以变,如果变成象济公和尚那样,肉又成甘露了,无所谓的。这都是习气问题。说明苦乐是观待内心假立的。
再说声音的境也是这样,如果你去执著,就会很在意,会认为这好听或者不好听,其实声音的境有什么好听、不好听呢?但你要执著的话,同样一个声音传过来,你会缘着这个声音不断地执著,假如你能观空,声音就像空谷回音,既没有来处,也没有住处,也没有去处,正现的时候也什么得不到,你执著它干什么?一个赞美的声音,本身只是个空谷回声,
如果你心里执著马上有感受。你不执著,那个声音真的跟空谷声一样。两个同样的声音,一种是赞叹的声音,一种骂人的声音,一个是生贪心的声音,一个是生嗔心的声音,声音可以有无量种的。随着你的心怎么假立,就会有相应的感受、感觉,这都是被声音的假相转掉了,一个主人公迷惑颠倒去了,这样子七情六欲都可以起。
我们这里要讲,心才是作者,一切都是心如是执著,就会现如是的境,不执著就无利无害。梦中现的那些境,白天来看,或者你稍微做一点观察也知道,确实连一个微尘都得不到。真正有智慧的人,这种境过来的时候,他心里没有任何执取,他既不会去攀缘,也不会去逃避,不会在这上面动心。
而凡夫却时时在这上执著。其实真正来说,心里不要动念是好的,在这上面认为好是做梦,认为不好也是做梦,都是梦中的事。是好你会觉得有利益,或那个事情那么可怕,对你造成很大的恐惧,你会觉得遭受了伤害。
本来梦的显现是无利无害的,是因为你的心执著才觉得有利有害。比如你梦到大火燃烧,如果执著真的有火,觉得火会烧死你,那就给你造成恐惧,然后你会拼命地跑。一跑,跑到了一个地方特别阴凉,你想终于脱离了火海,我得到利益了。其实是执著才认为得了利益,如果你对梦境不执著,不会对你造成利害。
这是梦境。事实上呢,我们面前这一切色声香味触的境界,观察一下,如果你的心里头有执取,那一定是落在这两头了。比如一个人来了,你可以认为他对你损害,你也可以认为他对你有利益。而如果你不起任何的分别,境界只现一下就过去了,无利无害的。
或者今天一部拖拉机突突突的声音,就这么一个声音,你执著了就觉得它特别讨厌,对你造成损害了。如果你的心能放得开,认为一切万物都是好朋友,它也是个好朋友,不把它当成敌人,那心态就根本不一样。不然你会觉得非常难受。
我们身心上产生的利害,都是自己的心执著而已,观待心才成立的,不依靠心而独立产生的利害是绝对没有的。
总之,善恶、亲怨、高低、多少、自他等无不是由心而造。
“那个是亲人”,你认为这有亲人的自性吗?“那个是怨敌”,你认为这有怨敌的自性吗?其实只要你的思惟宽广一些,就知道亲怨确实是分别心假立的。在境上并没有固定的亲人的自性,是随你的心假立他是亲人,就成了亲人。
也没有固定的怨敌的自性,是随你的心假立他是怨敌,就成了怨敌。比如一个人一口唾液吐到你脸上,你说他到底是亲人还是怨家。以我爱执来维护自己的话,一定认为这是污辱我的敌人。行菩萨道的行者呢,就认为这是成就我忍辱的逆增上缘,是成就我的善知识。
从前世来看,这个人是我的母亲,这世虽然对我吐一点口水,但他前世做过我一亿次的母亲,母亲吐一点口水有什么呢?你要说今世是你的亲人,但他前世杀过你一万次,所以哪里有固定不变的亲怨体性呢?从现相上来看,他是迷乱的众生,从实相上来看,他是个佛。所谓的“他是谁”完全是由你的心来设立。全看你的心怎么来看待。
高和低也是相对而假立的。比如在山区,山脚下叫做低,山顶上叫做高,但是山脚下相对于一个沿海城市又非常高。或者,倒过来看,又成了山脚是高、山顶是低。所以高、低是心虚假安立的。
多和少也是这样,看你怎么假立。这一堆米,是多还是少,相对一粒米来说是多,相对一仓库的米来说,又是少。这堆米把它分为微尘,又成了无数。
所以什么是多?什么是少?都是由自己的心来安立。连我们穿衣服也是,一个人说我衣服不多,就这几套,他这是相对多的来说的,而另外一个修行人,认为衣服太多了,二、三套就足够了。所以都是人的心假立的。
自和他也是这样,自和他相换的时候,实际上就跟此山和彼山一样,到了此山,那边就成了彼山;到了彼山的时候,彼山又成了此山。
同样一个五蕴,我们去执著它,认为它是自己,它以外的就成了他。但如果你把另一个身体认作自己,原来的身体又成了他,所以完全是以心假立的。入胎的时候,父精母血是他,可是你执著那是你自己,后来就成了你的身体。或者本来只是一颗树,可是树神认为这是我的身体。
又比如以前是一个蓝眼睛、黄头发、白皮肤的英国人,后来投胎成了一个黑眼睛、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原来执著英国人的身体是自己,看到中国人认为那是外国人。现在做了中国人,执著这是自己,又认为英国人是外国人,看到前世那具身体,会认为那是别人。我们就是这样,就认为这是自己,那是他人。
如果修自他相换,把执著的对象换过来,又会待人如己。
或者善恶的观念也是人心假立的,过去认为是一项美德,而过了一个时代,又会认为那是很愚痴的行为;过去认为非常下流的事,到了今天却认为很潇洒;过去认为这样的装饰打扮像魔鬼似的,怎么会有这样的服饰和发型?可是今天就不认为象魔鬼,而认为很好、很酷,这都是人的心态在变。
而且人崇拜的对象也不一样,比如过去树立一个劳动模范,大家都去学这个劳模,后来又树什么标兵,再后来是科学家,现代是追逐明星、偶像。所以隔了几十年,老祖母跟小孙女根本就没办法沟通,观念不一样,其实都是假立的。当然在假立当中还是有很多差别,有好有坏,有利有弊,这是需要善加辨别的。但这里要说的要点就是随着你的心如何假立,就会在你的心前如是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