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观经精华导读】为菩提道而求生净土!

诵《金刚经》,一定有救!

净界法师

    当我们慢慢进入到正报,会发觉佛的相好非常微细,很难观,所以这个时候心态的调整,那种皈依的心就很重要了!我讲一个实际的小故事,供大家参考,这是我读佛学院的时候,我的恩师性公长老说的:

  他有一个弟子,在台北做军官的,他的父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往生了,都是他的祖母含辛茹苦把他抚养长大的,他的祖母对他十分呵护、疼爱有加。等他长大后,他就开始赚钱想要孝养他的祖母,但是他的祖母却得了癌症。他心里非常悲伤,好不容易有能力反馈祖母养育之恩,结果祖母病的这么重。

  有一天,他就跑到寺里去拜佛,在大殿拜得痛哭流涕,有一位出家人出来问说:你怎么回事啊,为何这么伤心?他回答说:我从小跟祖母相依为命,我祖母现在得了癌症,我感到非常悲痛,一点办法都没有!那位法师就对他说:你回去诵《金刚经》,一定有救!

  这位居士听了之后,就赶快请了一部《金刚经》回去读诵,也不懂经文意思,就一直诵。当然《金刚经》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对他启发很大,经中说:凡是有《金刚经》的地方,就是有佛的地方。这句话对他影响很大,他认为《金刚经》就是佛──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因为家里没有佛堂,他就把餐桌擦干净,然后将《金刚经》放在餐桌上就开始读诵。有一天,诵到一半的时候,突然间他的餐桌前面,一尊佛身现前,释迦牟尼佛全身是金色光明,他没中断就一直诵,这个光明停留了好几秒,都没有退掉,等诵完之后,佛像的光明才消失掉。

  当他见到这次光明之后,就出现了两件很特别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他祖母身上的癌细胞自然消失掉,再检查都没有发现癌细胞,又多活了十二年。。

  第二件事情:他见到佛像之后,从此官运亨通,最后做到军法处处长,少将退休。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位居士来看过性公,我还跟他谈过这个故事,其实他对佛法了解不多,但是他对佛陀具足信心──这个人心理素质、善根很深厚。什么叫善根呢?心态好,信心具足就是善根,对于正法深信不疑!他深信《金刚经》就是佛陀,所以认为《金刚经》一定可以救他祖母,他以这样的信心契入《金刚经》的文字相,结果感应道交,本师释迦牟尼佛现前。凭什么?就是因为──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诸位要知道:本经讲藉相修心,你心态的准备很重要!不要说是观经,念佛也是一样,同样一句佛号进入不同人的心中,为什么产生不同的功德?因为心态不一样。就像莲池大师没有出声,只是默念就能够念到头上放光、出现佛像,他心理准备够嘛。所以我们观佛像的时候,重点不是说观得多么清楚分明,因为在作观的时候,有心相跟心态,我们所要强调的观念是:心态比心相重要!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阿弥陀佛与我同在,这个观念很重要!

净界法师

    净土宗的念佛法门,是一个很特别的法门,因为它是一种本尊相应的功德。也就是说我们整个修行过程当中,包括今生的消业障、增福报,以及来生的究竟解脱,都是蒙受本尊的加持。因此,修净土宗的人,必须要建立两个很重要的理念:


  第一个、本尊的功德到底存在、不存在?好比我们现在是末法时代,释迦牟尼佛已经入灭二千多年,那么我们今天所皈依的阿弥陀佛功德到底存在、不存在?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如果阿弥陀佛功德是存在的,那么祂是用什么方式存在?我们常常说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那么阿弥陀佛到底在哪里?我们怎么去皈依祂呢?


  修净土宗的人必须要建立,就是这两个信仰:第一个、阿弥陀佛存在、不存在。第二个,阿弥陀佛用什么方式存在。那么,关于这两个问题就牵涉到法身的问题了──法身的救拔,这个在法华经讲得很清楚,基本上佛陀讲了三个观念:


  第一个、法身是常住的。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或是阿弥陀佛的应化身有生老病死,但是法身就没有所谓的生、也没有所谓的灭。


  这个问题佛陀在《法华经》如来寿量品,有讲一个譬喻说:有一个医生,他的医术很高明,他有很多儿子,他的儿子一天到晚在外面跑,结果吃到了毒药,有些儿子中毒比较深,叫做失去本心,有些儿子中毒比较轻,不失本心。那些中毒比较轻的人,还有一点觉性,很快就得到医生的药调养,把病治好了;但是有的儿子中毒太深,失去了觉性,就对这个医生产生依赖,医生所开的药完全不吃。


  这个医生没办法,就跟这些病重的儿子说:爸爸要出门远行了!那么他周游列国一段时间之后,就派一个使者回来说:你父亲在外面已经往生了!这些儿子就很紧张,本来想:怕啥啊,我老爸还在,不用急着吃药。结果听到父亲往生之后,心里很恐惧,就赶紧把父亲所留下的药吃下去,结果病就好了!


  身为佛陀,没有所谓灭度、不灭度的问题,佛陀经三大阿僧只劫、无量阿僧只劫所修的波罗蜜功德,已经成就了法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那为什么还要来示现生老病死呢?祂说:假设佛陀长久住世,众生不能生起渴仰欣慕之心啊!那佛陀讲法就没有人听了。因为心想佛陀经常存在,就没有危机意识,所以佛陀必须在非灭度中而示现灭度。意思是说,其实佛陀就像医生只是到其他国家去,并没有灭度!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佛陀的功德是无所不在的!法身遍满常住。不管你今天是生长在正法时代、像法时代、末法时代,那是约着应化身而安立的。佛陀的法身没有所谓的正法、像法、末法的差别,所以我们在修净土宗的人,首先就要知道法身是常住的。


  第二个、法身有救拔性。佛陀的法身,祂所成就的功德,是用无量无边的波罗蜜所庄严的。其实初地菩萨就已经证得法身,但是诸位看看,从初地到成佛,还有两大阿僧只劫的时间,祂还要用祂的波罗蜜去庄严法身,所以唯识学,对于法身是怎么定义呢?


  大功德法之所庄严故名法身!

一念清净心,具无量无边的波罗蜜、含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这一念清净的法身,其实有无量无边的波罗蜜,随时可以救拔我们,有救拔我们的力量,这是第二个法身的救拔。


  第三个最重要:法身有自在性。因为众生的执着点不同,所以法身不能用固定的方式来救拔众生。不能说身为佛陀,反正我就开个小门,你要找得到这个门算你有本事,找不到这个门,那就没办法了。不能这样。佛陀一定是要广开方便门──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所以佛陀祂的法身救拔众生,具有自在性。


  当然,佛陀在因地行菩萨道的时候,因为常常恒顺众生。你看阿罗汉也有很多功德,但是阿罗汉修功德的时候,并不考虑众生的立场,就做他该做的事情,你认同我也无所谓、不认同我也就算了。阿罗汉修习无诤三昧,不跟众生发生冲突,但是也不会随顺你。因地的时候没有修恒顺众生,所以得果报时,虽然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但是这个功德不能他受用,不能把功德输送给你,只可以自受用。


  但是你看看菩萨戒,菩萨每一个修学,一定要站在众生的立场去考虑:我布施,我要考虑对你有没有好处,对众生是不是产生广大的利益?我持戒,为什么要持戒?也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持戒。在他的每一个善法当中,都是从恒顺众生的立场出发,所以才叫做波罗蜜。

阿罗汉没有波罗蜜,二乘法没有波罗蜜,只有大乘佛法有波罗蜜,因为大乘佛法修我空观、法空观──菩萨能够无我而恒顺一切众生。恒顺一切众生修一切善法,才有资格叫波罗蜜!所以到果地的时候,祂的功德就有自在力,能够满一切众生的愿望。


  我们从法身的救拔,而知道两个概念,就是经典上说的:诸佛如来是法界身。诸佛如来是以何为身呢?是以一切法为身。所以阿弥陀佛祂存在什么地方呢?


  第一个,祂无所不在。你看慈明寺有阿弥陀佛、净律寺有阿弥陀佛、乃至于诸位的佛堂,家里供养的佛像也有阿弥陀佛啊──阿弥陀佛是法界身,祂以一切法为身,是无所不在的!


  第二个,祂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这句话太重要了!阿弥陀佛与我同在,祂不但是无所不在,还能够进入到我们的心中。你可以用想象的方式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也可以用音声的方式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佛陀有广大的自在力,能够进入到我们的心中,变现我们所相应的相状。所以阿弥陀佛与我同在,这个观念很重要──你在佛堂念佛的时候,祂就跟你同在,你平常散散乱乱的时候,祂也存在,祂就是无所不在。


  这是我们修净土宗的两大基本概念,也是最基本的信仰:相信弥陀是无所不在,相信我们忆佛、念佛的时候,祂与我们同在。那么,当这两个信仰建立起来之后,你才有资格修学净土法门。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十六观之十——观音观(二)

净界法师

    我们看讲义经文,这段经文开始介绍:怎么去跟观世音菩萨感应道交?怎么去观想观世音菩萨的功德?释迦牟尼佛介绍观世音菩萨的相貌,是从头部到手臂到脚,是由上而下介绍的:


  天冠化佛

   顶上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


  好,我们从上面开始观起:顶上毗楞伽摩尼宝,毗楞伽是殊胜的意思,摩尼宝就是如意宝珠。那么,他把摩尼宝珠串成一顶帽子,天冠就是帽子。在帽子的正中央,有一尊阿弥陀佛的立身化佛,高二十五由旬。原来观世音菩萨头顶,顶着阿弥陀佛的像,是站立的,因恐站立的比较高,大都把祂画成坐像,其实祂是站立的。


  标举面相

    观世音菩萨,面如阎浮檀金色。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变现自在,满十方世界。

那么观音菩萨的面部颜色,如阎浮檀金色,就像紫金光色,这个跟阿弥陀佛一样,所以一般佛像,比较如法的是安金的。眉间的白毫相是七宝色,流出了八万四千种光明。阿弥陀佛的毫相是白色的,观世音菩萨的毫相是七宝色,每一光明都有无量无数的化佛──光中化佛,每一尊化佛当中,又有无数的菩萨以为侍者,这些化佛跟化菩萨,能变现种种色身,遍满十方世界,做种种利他的事业。


  观世音菩萨最有特色的地方,当然就是祂头顶顶着一尊化佛,这尊化佛是怎么回事啊?我们的显教经典并没有明显的说到,但是在密教就有提到这件事情。是说:观世音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因为悲心很重,曾发四十八愿要帮助众生,希望众生不要造业、不要堕落到恶道。但是,众生虽然受到观世音菩萨的救拔,有些还是继续造业,让祂产生一种强烈的挫折感,而生起退转的心情。


  我们都知道菩萨的生命法身慧命,完全是以愿望来支持。菩萨戒上说,一个菩萨虽然有过失,但只要心中的愿望永不放弃──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则菩萨戒体不失,因为精神还在。所谓菩萨的死亡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已经放弃了努力,他的愿望已退转了,这才是最可怕的!所以当观世音菩萨对过去所发的誓愿,产生质疑、退转的时候,立即产生极大的痛苦,身体就碎为一千块。


  这时候祂的师父阿弥陀佛现前,开导祂重新建立信心──应该向内心去加强自己的道力,不要去执着众生有没有进步。观世音菩萨听完阿弥陀佛的开示之后,信心、愿力重新建立起来,碎成一千片的身体就化成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因为得到祂的上师阿弥陀佛的加持,而度过障碍和突破难关,为了感恩阿弥陀佛的慈悲,所以就把阿弥陀佛的像顶在头顶上,表示对师长的尊重与感恩。密宗有这种说法。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十六观之十——观音观(四)

净界法师

    结示观名

    是为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名第十观。

  这一段做个总结。是为观,观是指观想,你要把观世音菩萨的相状放在心中现出来,观想观世音菩萨色身相,这不是假想,这是观世音菩萨的真实色身,祂就是真实的千手观音。

  彰功劝观

    佛告阿难:若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不遇诸祸,净除业障,除无数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萨但闻其名,获无量福,何况谛观。

  佛陀告诉阿难,若欲观想观世音菩萨者,当作以上的如实观想。这样观有什么好处呢?第一个不遇诸祸,第二个净除业障,而且能消除无始劫来的生死重罪,这些重罪都是三恶道的业因。

  在古德的批注上说:普通的一般罪,你只要拜忏、或者是持咒、念佛,大概就可以消除。但是对于特别重的罪业,除了身业的礼拜、口业的加行还不够,一定要三密相应──身业礼拜、口念佛号或持咒,还有意业的本尊功德现前──意业的观想。就是说:如果你要灭除五逆十恶重大的罪障,那一定是要三密相应。所以这地方讲:若欲灭除重大的罪障,如此菩萨但称念祂的名号,尚且获无量福德,何况是能够观想祂的色身呢?你不但身业礼拜、口业称念,还加上意业的观想,那个灭罪力量更大啊!

  所谓的灭罪,我们解释一下。其实消除zai 难跟净除业障,是两件事情。一个没有学佛的人,都有可能因为一念的信仰,在痛苦当中而称念观世音菩萨,那么这个时候,也可以把一时的zai 难给消灭掉,不需要所谓的道前基础,但是如果你想要净除业障,那就不容易了。

  我们先谈一谈佛菩萨能够做的是什么、不能做的是什么,这件事情我们要先弄清楚:

  所谓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菩萨能够进入到我们的心中,祂做得到。但是祂进入到你的心中──祂可以引导你,却不能改变你!祂不能主动改变你,祂可以现很多相状来启发你,让你自己去改变。所以《大智度论》上说:佛菩萨可以把祂的福报,释放给我们、跟我们分享,祂的福德送一点给我们,让我们消业障、增福报,可以。但是祂的善根不能输送给我们,好比说把祂的菩提心送给你,不可以!你想要有出世的道心、菩萨的波罗蜜,佛菩萨可以从相状来引导你,让你慢慢的进步,祂可以让你藉相修心──现出光明相,提醒我们要保持智慧;现出水相,提醒我们要保持柔软心;现出珠宝相,提醒我们心要像宝珠一样充满庄严;但是祂不能主动改变我们,不可以!

  所以:你希望能够净除业障,那你在持念观世音菩萨、观想观世音菩萨的时候,你本身就要具足忏悔的心,才可以达到业障消除的功德。只要跟解脱道、生命的改变有关系的,这些都没有人可以帮助我们。如果你念观世音菩萨,让你消除灾障,但是你的个性没有改变、思想也没有改变,那还是生死凡夫。如果你称念观世音菩萨,并且依止菩提心、空正见,不断的回光返照,那你称念观世音菩萨就能得解脱,你是假藉观世音菩萨的因缘来帮助你前进。所以菩萨不能把善根输送给众生,这个要注意!不是说我念观世音菩萨,善根就增长了,不是这样,福报增长这是对的,但善根必须要你自己去栽培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十六观之十——观音观(五)

净界法师

    重显观仪

    若有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先观顶上肉髻,次观天冠;其余众相,亦次第观之,悉令明了,如观掌中。

  这是说:如果我们想要观观世音菩萨,它的次第要从上面观起,先观祂头顶上的肉髻,然后再观祂的天冠帽子,天冠上面有一尊阿弥陀佛立像,然后循着头部的天冠往下观是手臂,手臂当中有莲华的光明,串成璎珞;再看祂的手指头放出光明来接引众生;再观祂的脚足等等。总之,应当要按照经文的次第观之,悉令明了,如观自己手掌一样的清楚明了。最后,佛陀做总结:

  辨观邪正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关于观世音菩萨,祂在诸多菩萨当中,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祂跟我们娑婆世界的因缘特别的深。在四大菩萨当中: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文殊、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因地是在娑婆世界修道而成就的,所以跟我们娑婆世界众生特别有缘。你看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民间很多人供奉观世音,不要说佛弟子,甚至连外道都供奉观世音菩萨。

  第二个、观世音菩萨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很特别──普门示现。《法华经》二十八品,全部都是在赞叹菩萨的功德。《楞严经》是告诉我们怎么摄用归体──回光返照把心带回家;《法华经》是找到家之后,怎样用福德、智慧来方便庄严这一念心。所以《法华经》全部在赞叹佛菩萨的功德,而佛菩萨功德的最高境界就是普门品──普门示现。

  这里,我们讲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的一个公案,给大家作参考:

  在隋文帝的时候,终南山有一位道士,这位道士他定期下山来卖仙丹,然后就跟人家说:你吃这个仙丹就可以成仙了!事实上很多人吃了仙丹之后,就在晚上的时候跑到山上去,然后就失去了消息,一去不回。大家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吃了仙丹,上山之后就没有下山了呢?于是三、五个人集合起来上山去找;就在深山里面找到一个山洞,原来那是一个大蟒蛇的山洞,叫做毒龙。其实毒龙就是大蟒蛇,也就是蟒蛇修练成就之后变成精,就化成道士来诱骗众生,虽然大家知道后很恐惧,也没办法。

  直到有一天,有一位老比丘来到山上,受居民的乞请到那个山洞去,就用慈心三昧把大蟒蛇调伏了,大蟒蛇就离开了。之后这位老比丘就住在山洞里面,直到六月十九号那一天,突然间山上放大光明,村民跑上去看,原来这位老比丘要入灭了。这位老比丘就坐在山洞前面,入火光三昧,用三昧火把自已的身体烧掉。就在火烧的过程当中,火光上面现出一尊观世音菩萨骑着一只龙,骑龙观音就是这样来的。这是一尊白衣观世音菩萨脚踏一条龙的相状,这时候大家才知道原来他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就是说:观世音菩萨在度化众生时,祂是恒顺众生的因缘,既然这只大蟒蛇现出道士的样子,那么观世音菩萨就现出一个比丘身──应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这是说明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的功德。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十六观之十一——势至观(一)



净界法师




  辛五、第十一势至观



  我们知道菩萨的功德,基本上都是以祂的相好光明,特别是以光明来做代表。我们看前面观世音菩萨的光明,基本上是比较慈悲、调柔,代表大悲。但大势至菩萨的光明比较偏重在智慧这方面,是比较刚强、调伏的,所以忏公师父念大势至菩萨时,称南无大力大势至菩萨,多了一个大力,表示这是一种智慧的调伏。


  总举观相

    次观大势至菩萨。



  重辨观相

    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



  正明圆光

    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



  光益有缘

    举身光明,照十方国,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



  观世音菩萨跟大势至菩萨的身量一样,比阿弥陀佛矮一点;此菩萨的圆光,每一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祂的光明能够照二百五十由旬;举身的光明,可以照十方国土,作紫金光色,只要有缘的众生,皆悉得见。


  那么,见到此光有什么好处呢?


  从光立名

    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只要见到大势至菩萨一毛孔的光明,就能够见到十方无量诸佛净妙的光明,所以号称此菩萨名无边光,又称为无边光菩萨。为什么叫大势至呢?因为祂能够以智慧的光明普照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远离三涂之苦,成就无上的威德势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就是:祂能够调伏众生的罪障,远离三恶道,所以叫做大势至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