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修一颗自在禅心?

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修一颗自在禅心?


   如果要用一个字概括现代人的生活,那非“忙”字莫属。

  不管是学业繁重的学生,还是拖家带口的中年人,从早上一睁眼,到晚上睡下,我们不断扮演着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却唯独没有自己。以至于太少与自己对话,太需要独处的时间。

  最近有个很火的问题:为什么很多男人踏进家门前,都喜欢在车里独自待一会?

  答案出乎意料:上班时,我们属于公司;回家后,我们属于家人。打开车门,便是柴米油盐,而只有在车里的这一小段时间,才完全属于自己。紧绷了一天的身心,也自有独自在车里的那一刻,才能松弛下来……

  因为在那一刻,我们只属于自己,只有那时候才能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灵魂,自己的呼吸……

  因此社会上,各种的禅修班、灵修班等等,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让我们远离生活的劳碌,在那小小的静室里,去寻找自我。但是一旦回到忙碌的生活,面对柴米油盐,这些课程却都失了效。

  殊不知,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恰恰是一种修行,一种时时刻刻都可以和自己对话的正念修行。

  看到了师兄们的苦恼和无奈,庙庙特意挑选了当今世界第一禅宗大德——一行禅师著作的《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一起修习如何将工作和生活中的劳碌和苦恼,都变成修行的加持。

  这是专门为现代人忙碌生活所定制的修行手册,从早上睁开眼睛,到吃早餐,到去上班、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睡下,忙碌的现代人如何休息正念,一行禅师都非常细致的进行教授。

  一行禅师在书中提出专注于当下的思想:吃饭就认真吃,睡觉就放松睡,接纳眼前发生的一切,这就是修行。生活中的任何事情,走路、吃饭、穿衣、喝茶、工作、休息等,都是禅修。

  可能有人会问,修行不是出家人的事吗?吃斋颂佛,心无旁骛,本来就忙碌不堪的我们怎么可能做到呢?实际上,修行不是为了修佛,而是知道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自我,也会在繁重的生活压力中保持积极愉悦的心情。

  美国著名作家里克·汉森曾经评价到:“一行禅师提供读者有效的法门,让我们与受苦的人生经历达成和解。这些指引的爱语,扎根于深刻的智慧之中,那是关于人生无法逃避的挑战,以及每个人都可能实现的真实幸福。”

  如此,让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修行的助力,工作是一种快乐,生活也是一种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 作者:一行禅师 -
“普使众生竭苦源”,把众生的苦源给除掉。现在我们是因地的凡夫,这个苦源没有办法去除掉。苦源,就是集,苦的来源、根源。你能够能把苦的根源消除掉,竭了,苦就消失了,那就是灭了。你用什么方法来灭,就是道,你不要看这么一句话,苦集灭道都讲尽了。那么用佛的方法,觉悟的方法,来帮助众生把这个苦海除掉,就这么简单。从佛的立场来看众生,众生只要发心想要灭苦的话,就达到目的了。

  我们凡夫最大的福报,就是能够发现苦,知道这个苦可以消灭,而去找方法。众生只要能够开始着手要去灭苦的话,就没有问题,他一定成佛,指日可待。怕的就是众生不知道现在在受苦,这个就麻烦。因为生病本来就会的啊,死啊,哪个人不死?这个不要紧,那就完了,这个众生就很难度了。这个人说“福报,人生本来就这样,认真工作就有钱赚,这没有什么吗?”“在人生当中求一切如意,一切圆满,这也很正常,这没有什么不对啊。”这样下来的时候,这个人就难度了。

  佛会有种种示现,让他去感受到苦的存在,让他感受必须去把苦的根源断除掉,把苦给消灭掉。众生要是能感受到这一点,佛就算达到教化目的了。至于他是不是这辈子成佛,就不管了,也没办法管。有的人吃一餐十分钟,有的人吃一餐饭一个钟头,有的吃两个钟头还没有吃完,这怎么办呢?佛不能管那么多,佛只是告诉你去吃饭,只要他开始去吃饭就好了,他要吃多久,无所谓。有的吃一碗,有的吃七碗,那一碗跟七碗怎么比?每一个人的根器、因缘种种都不一样,但是只要他能觉悟,醒悟过来,知道目前的错,必须要达到对的目标,那就好了。

  所以佛的立场跟我们也不一样。佛没有得失心,只要让他知道,走向那边,就好了。那我们就不一样,我们既要度众生,又怕他走迷路,然后就一直牵着他的鼻子,一直跟我走。结果他就变成意识的传承者,不是觉悟的开拓者。因为你一直拉着他的鼻子,他只好跟着你走,所以你对他下的功夫越大,他成就越难。

  你只要把他引导进入佛门,让他真正感受到什么叫苦,而苦能够解决的,怎么解决?就看他了,你不要再教他应该如何,他会反感的,只要让他感受到苦的存在,苦也必须解决的,苦的根源在哪里?这样就好了,其他就看他了,他既然能够感受到,他一定有智慧。怕的是他感受不到,感受不到要调理就很难了。

 人的生命有一个盲点,就是将来的老、病、死,这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苦。苦,不是唯一的结果,苦,仅仅是一种生活场景,生活场景可能一样,但是我们的心态和思维不一样,所以,会体验到不一样的苦。这苦,就是你心态和心境的投射。

  对于人生际遇中的各种快乐和痛苦,你会主动接受,还是被动担负?

  我们的思维有时候会狭隘,有一种思维定式和认知习惯,常常看不到自己的内心,认为苦来自于这些场景,是外在的东西给自己造成的,世道不公,而往往忽略了我们的心态、思维本身便存在着制造苦的机制,某件事触发了它,就陷入了自己造的苦中。

  问题来临时逃避不是办法,何不畅快的接纳,一次性苦个够!把所有的苦列一个清单,一件一件体验人生的生老病死。当你变为主动投入解决这些问题时,你将发现,这些苦并不是那么讨厌,反而会成为你的良师,教会你在面对苦时,可以自己选择不同的方式。

  当我们了解这个道理,学会内觉而使苦成为良师,才会理解什么是“苦集灭道”的含义。怨天尤人是在浪费自己的青春,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活死人,浑身充满了负能量,也仅仅是世界上的一个僵尸而已。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