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南怀瑾:佛法就是这么一点,无边妙用都从此出

南怀瑾:佛法就是这么一点,无边妙用都从此出

 
佛法本来平常,就是这么一点,无边妙用百千法门,都从这一点发出来。但是见到这一点很难。无始以来在轮回中,被尘劳烦恼遮住,透不出这一点灵光。一切智慧、神通、山河大地,都从这一点发出来。易学说:一画未生以前。数学上称之为零,不是数了,只是一个概念,代表开始未知数,也是代表无穷数。佛经上很多数理的概念,佛菩萨能通一切智,他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万事万物都从一而来,累积千千万万之一而成千千万万。见到了这个一,保养这个一。久而久之,神通具足。就是不容易信得过,信得过就是信自己,就是信我,就是信三世诸佛。后来习气太深,把这个一遮障了。没有见到这个一,一切学问都是假的。见到这个一以后,要发大心,发大愿,就是如此,其他皆不是。“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一是个什么?什么都不是。

  《华严经》第八十卷,入法界品。什么是法界?就是华严境界,也就是刚才所说的那一点。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奉命去参弥勒菩萨。一念专精,一念至诚,佛菩萨就和你光光相感。“信”――不是信佛,不是信他人,要你信你自己的心,本经经义说“信为道源功德母”。一个人修道缺少“信”字,心就狭隘,譬如你们都已经见到一点,因为对于佛法信心不足,虽然见到,却所得者少,所以也就“功行不具,退失精勤。”“于一善根,心生住着。”执着一个法门。“于少功德便已为足”,“不能善巧发起行愿,不为善知识之所摄护,不为如来之所忆念,不能了知如是法性,如是理趣,如是法门,如是境界。”“若周遍知(圆融),若种种知,若尽源底,若解了,若趣入(体会进去),若解说,若分别,若证知,若获得(把握住,是你的),皆悉不能。”见道以后,才修道。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为神。

  截断众流固然对;不截断众流也对。不打妄想对了,打妄想也对。就怕你放也放不下,挑也挑不起。(师击香板一下)你看一切鸡鸣犬吠,清清明明的就是。这个时候啊,心中你空空洞洞的,清清楚楚,不要加上一点力,这就是佛境界。有些人,样子也是,中间不是;有些人样子是,中间也是。放不下,挑起来。我所说的,听不懂也好,他生来世,会一闻千悟,获大福报。般若道场,十分庄严,“唯大英雄能本色”,此事要有大魄力,乃大丈夫事。

  不要用心太过,放松!空空洞洞。放四大,莫把捉(不管身体),寂灭性中随饮啄。(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由它去。)

  此事,至诚至敬的人,大忠大孝的人,秉天地至大至刚至中至正之气,便可以过来。

  南怀瑾先生《习禅录影》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