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不要高估了自己,你不是六祖大师

净界法师:不要高估了自己,你不是六祖大师

问:师父慈悲!弟子有听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个锅漏匠,由谛闲法师安排他在一个破庙里修行,因为他小时贫苦,没有读过书,所以谛闲法师只教他一心念佛号就可以,他老实念佛三年后就立地往生。那弟子的问题是,这个锅漏匠他目不识丁,也没有机会亲近善知识,也没有听经闻法,也不知道什么是菩提心,他只靠念佛就有这么殊胜的成就。那弟子的疑问是:他是嫌命苦而求离娑婆,并不是真心明白苦谛而欣求极乐;二、他只有事修、没有理观;三、他不知道菩提心是什么?

  净界法师答:你怎么知道他不知道呢?这个问题我大概知道你意思。修行都是个人化的,其实我们不是今生才有生命,我们只看到他今生没有学习过,你看六祖大师,他今生哪有学什么教理呢?他是一个送柴火的一个佣人,他就把柴火送过去,他主人叫他去送柴火,他送过去了,那个主人诵《金刚经》,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马上就开悟了。我们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没有感觉。但是你不能假设你是六祖大师,是吧?佛法的修学,我们身为一个法师,我们从正常的方式来引导大家,但是有些特殊的个案,的确,我们不知道你过去做了什么,但是呢,可能你前生这个次第你已经走过了。但是从一个法门的施设,我们必须假设每一个人都是业障凡夫。

  我要提醒你,你最好不要观想你是六祖大师,不要高估了自己了。如果你本身就不贪恋娑婆,你前生就已经把欣求极乐这块做好了,你本身就没有盲点,你对什么事、人事完全没有执着,谁对你怎么样你完全无所谓,你失去了什么东西你也不会痛苦,那你就不需要修空观了。你没有这个病你根本就不需要吃药。但是我这要提醒大家:不要高估了自己,如果你有这个病,然后你又不想吃药,你的后果就是病更严重。

  蕅益大师、历代的祖师,他们抉择的一套系统方法,是一种正常人的道次第,当然你也可以不走,你说我没有这个毛病,我不需要这个过程,那只有你知道了,的确有些人天生本来个性就淡薄。

  当然佛陀的法药你要吃到什么程度,答案就是——只有你自己知道。我们也不排除有些人根本什么都没有准备,他直接念佛就往生了,这种人前生已经修得很好,好几生的修学。合理地推论,他前生只是一时的失误没有往生,所以他今生一念佛,本来就水到渠成。但是你是这种情况吗?

  其实哪些药你该吃,哪些药不该吃,我们都不是有神通的善知识,所以你现在只能够做你自己的医生。末法时代,有法无人,作为一个法师,我们只能够把这个法抉择出一套系统,至于怎么用,我们不能够抉择一个个人化的佛法,我们做不到,我们只能够抉择出一套通途性的佛法跟原则性的佛法,但是个人要怎么操作,你自己去尝试吧,当然你也可以跳过某一个阶段,说这个过程我可以不经过,可以,你要有把握,你没有这个病。

  那你说我没有这个执着性,那你就不需要修空观了嘛!不过菩提心例外,菩提心是多多益善,它跟断恶不一样。有些法门是多多益善的。所以你说你不修菩提心这个就不合理了!你说你不断恶,这个可以理解,因为你没有这个恶,就不需要断,但是菩提心它是多多益善,它是一种串习。所以该怎么操作,你们自己看着办。

 我们修行人很怕听到障碍这两个字,诸位你的障碍是哪里来的,你知道吗?所有的障碍只有从一个地方出来,就是你的内心,你是你自己最大的障碍。你遇到事情的时候,你念头不转,你就根本通不过去。其实是你自己跟你自己过不去的,不是别人跟你过不去的。

  我们习惯性活在自我意识,这个自我意识就是你前生的一些经验跟你今生的经验累积而成的一种自我的经验。而我们就活在自我经验当中,叫自我设限。这个我做不到,那个我做不到。其实你做得到,但是因为你自己认为做不到,所以你做不到,这叫自我设限。这是非常可怕的。

  一个人建立一个好的思想,你的过去就不等于未来。如果你没有建立一个好的思想,你的生命就被算命先生算死了。

  所以一个人要有美好的未来,你一定要有美好的思想。你如果真实要让生命脱胎换骨,很明确地、坚定地走上安乐的道路,你唯一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个美好的思想,你别无选择。否则你有可能一时的兴起,一时的善念,造了善法,但是这个在你生命当中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