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四乘指归颂

甲二、指示能归之法乘 分二:一、劝请法众圆满受学;二、教示四乘道行果德。



乙一、劝请法众圆满受学



普于成量大师教,深心欲学四眷属,

慈切教诲略禀白,当善谛听持心中。



“成量大师教”,“成量”是指,佛已经彻证了法界,如所有性和尽所有性都是自心中的事,了了明知,对于一切众生的根性意乐,以及如何引导还归法界的法道无不彻知彻见。由于世尊彻见了真如和缘起,因此,他所指示的实相以及缘起的法乘没有丝毫错误。特别就引导有情成佛来说,他知道众生从最初步一直到彻底还归法界之间,整个过程中的修行法则,所指示的完全是一条还归法界的正道,因此叫做“成量”,也就是他已经成了正量。

“大师”,“师”的意思是示人正道者,他是一个为你开示安乐正道的人。“大”是无上的意思,当年印度有各种外道的老师,内道里也有声闻、缘觉、菩萨等各类老师,在这一切师里面,无上的导师就是佛世尊,所以称为“大师”。佛确实是大师,以他彻证法界的缘故,完全照见了万法,对于从最初一直到最终的各种法道无不彻知彻见。其他的师,比如邪师只是误人子弟,把人引到邪道里,其余的正师也没有圆满具足利他的功德,只能做部分地引导。而这里是指,能够从初步一直引到最终彻底成佛,而且能传授大小、显密、权实等一切法乘的最圆满的导师。

“教”,是指无上至言。整个的一大法藏,都是在教导众生如何还归法界。就像《法华经》所说,佛来这个世间的本怀,是让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佛的知见,就是上面礼敬的所要归入的本元。导师彻见了本元,并且知道众生都具有这种如来智慧,为了引导众生归入本元,而施设了各种教法,所以说,一切的佛法,无论是权说还是实说,都是引导一个众生还归法界的妙道,其中任何一种佛语,都能让众生得到现前、究竟的利乐,都能使学者消除过失,而显发功德,都是在指示修行还归的法则,这就叫做圣教。

“普”是圆满的意思,它的内涵怎么从心里发出来呢?就是你要知道,小、大、密所含摄的一切佛的妙法,可以完全摄在一个补特伽罗成佛之道的正体和支分当中,而一个凡夫要想升华而成佛,就必须圆具一切小、大、密所摄的功德,而且只有完成了下下,才能到达上上,所以必须从外到内到密逐步地进行。以这个缘故,自己就会了解,我必须圆满地受学小、大、密三乘法教,这叫做“普”。

“深心欲学”,包括了信和欲的内涵。主要是对于佛生了信心,知道他已经彻证法界,这种证量不可思议,一切都毫无垢染,所以,他就是无上的导师,所指示的道完全正确无误。像这样,对于佛是成量大师、佛的法教是指示成佛的正道生了胜解,就会深心欲学,这就是皈依的誓愿。

“四眷属”,上师的金刚句很深,从内、外各方面都可以解释。从“外”来说,指当年围绕在上师身边,以上师为主尊的四部眷属,包括了藏族居士、藏族觉姆、汉僧和藏族la ma。这是四种代表,意思是业比较重的话,就要修净业乘;烦恼比较重,就要修灭惑乘;魔障比较重,要修降魔乘;这些都很薄弱,就直接修习普贤乘。但这只是就总体而言。

我们把它归到内在来解释,就是指自己心中有四种眷属。如果现在自己内心的业很重,那就是自己心中的居士。这样就要想,我该怎么净除业障呢?成量大师——佛完全知道因果的法则,并且开示了应如何净业。只有他能够无误地为我传授净业的方便,而且非常圆满。他知道怎么从粗到细,一层层地把业给净除掉,所说的法完全符合缘起,丝毫不差。像这样,如果你对这个生了胜解信,那你就有很深的心想学佛的法教。因为自己心里有一种业很重的相,就成为跟随导师学净业乘的眷属。

这里“欲学”的意思是,我非常想学到净业乘所讲的业果、四谛或者无漏道。学到了业果,就知道怎么样净掉恶业;学到了四谛,就知道怎样净掉顺生死的业;学到了无漏道,又知道怎么净掉一切的业,这就有了欲学的内涵。“深心”是指,你心里非常清楚,大师佛完全是量,再找不到更好的师父了,所以有非常深的心想跟随他来学。有了这种心态后,我们就要学《百业经》《贤愚经》等的妙法,进而也会学佛的四谛法教等等。

如果内心的烦恼很重,那就成了一个跟随导师学习灭惑乘的眷属。谁能指导我止息烦恼呢?唯有大师佛,他完全清楚,暂时以什么方便能使烦恼得到止息,究竟怎么从根灭除,所传授的灭惑之道完全堪为正量。因为他是一个极其圆满的量,没有丝毫错误,那当然我非常想学大师佛教授的息灭烦恼的妙道。这也是由于对于佛、法的胜解,而发起了皈依,进而发起了很深的心,想要按照佛的法教来修学。这就是我们心中的藏族觉姆。

过去我常说,这叫“一切师中无上师,一切教中最胜教”。当你真正起了信心,那时自然会发誓:我一定要圆满地受学成量大师的各种内涵极其清净、圆满的法教。我心上有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相应的妙道。把它大致分成四种,就是我们围绕着主尊,想要还归法界,但自己心里有业重、烦恼重、魔重的情况。现在跟随大师的法教,按照佛所指示的道而如实地修学,就能逐渐地脱离、消除自己的过失,内在的功德就会逐渐显发出来,最终在业、惑、魔轻薄的时候,就能跟无上的果乘相应了。

又看到自身上有很多魔障,会起各种的烦恼魔、天魔、蕴魔等,这就是内在的汉僧。那么谁能够给我指示降伏诸魔的妙道呢?只有成量大师佛。因为佛彻见了魔的生起机制,以及应以什么方便来止息它,所以在佛的显密教法里都有降魔的法。而我对于佛的法教有非常大的信解,有一种坚定不可夺的胜解,所以非常有信心,非常想学到大师的降魔教,这就成了跟随导师深心欲学降魔乘的眷属。

修持这些法乘已经见效了之后,我们的心就逐步地在升华,业、惑、魔都得到了调伏,这时,对于成量大师所指授的本来的实相,就有非常深的心想要修学。也就是说,你那时会对于佛有极深的信心,对于跟本师佛无二无别的上师有极深的信心,这就成了跟随导师学普贤乘的眷属。对此,成量大师的教是怎么讲的呢?那就是,上师已经彻证了法界,法界如何他就如何。而且对于具有大信心、大恭敬的弟子,能够以证量直接加持,使得弟子顿时见到本面,这样我当然有非常深的心想要学。这时候成量大师佛的教法就作直接的指授,它成为果位的方便,直接传心。弟子领到了上师的恩德,也就见到了本来面目,这就是我们内在深心欲学的藏族la ma。

所以,“四眷属”可以在外面说,也可以在里面说。但不管怎样,眷属是围绕着主尊导师的,所以你不能离开依止,一定要从外到内到密作依止,一直不离开。因为他是彻证法界的真佛,已经完全彻证真理,而且能够开示还归的法道,他的教授没有任何错缪,并且次第完整,能够以最快、最直捷的方式,让你彻底地回归法界,也就是本元。这样就知道,为什么上师一开始在了知本面境中礼,这也是对我们作一个宣告。那我们作为眷属,就要一心依止彻证本元的导师佛,进而依止诸佛总集的上师,这样一心、深心地去学,就是极其圆满的事。

要知道,“普”表示极其圆满,“大师”指无上的导师,这就表明并不是一种片面性的皈依、修学。现在很多人没有圆满的皈依,或者是学到一点外道教法,像是入了一些邪门左道,学了一种修仙之道,或者身体稍有一点感觉,得一点世间定等,就迷失在里面了,这些都是不具皈依。有的人即使入了内道,但由于并不知道小、大、密合一的这种最直捷、最圆满的成佛实证的体系,导致一直以一种很片面的眼光,只看到佛法里的一小部分,虽然也是尽其一生在佛法里学,但也不算是非常幸运。

我们如今已经遇到了成量大师圆满的法教,包括小、大、密的一切内涵,所以,无论今生修证的情况如何,你心中一定要有这个“普”字。也就是发誓要圆具一切小、大、密三乘的功德。无论是小乘的业果、出离心、皈依、别解脱戒等,还是大乘显教波罗蜜多乘的世俗菩提心、六度、二无我慧,包括密乘的果位方便,这一切都要在我心中圆具。这样你心里就有了“普”字,也就成了这里说的圆满受学的法器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不仅如此,这里的“深心欲学”也有很深的意义。这又有内、外两层解释,我们都应该最终归到自己心内,来受学这种完整的小、大、密合一的佛道,这样就成了极其幸运的人。要知道,这里的内涵极其圆满,次第又如此完整,而且修心是这么善巧,一步一步地从下引到上,下下成为上上的因,上上完全含摄下下的内涵,而且是从小到大,从大到密。(当然这个说法不太严谨,这里是为了简便才这么说,实际上,大乘已经包括了波罗蜜多乘和金刚乘。而我说的“大”,是特指大乘显教——波罗蜜多乘。)

像这样,逐步地升进,就是一条最快的成佛之路,而且最终归入极乐世界,得到上师阿弥陀佛的加被,使得这一切都能圆成。当然,如果能即身成就最好,但由于时代的因缘,自身的根器等方方面面的条件,都很难实现,也因此,必须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也就是你这样一生修行,最终导归极乐净土,这也是普贤行愿要以往生净土来圆成的意思。

“慈切教诲略禀白”,从外相上看,成量大师是本师释迦牟尼佛,而上师是以大菩萨、大祖师的身份示现的,由于前佛后祖是一脉相承,所以,上师成为诸佛显密法海的代言人,来对我们做慈悲切实的教诲。但从内来说,其实前佛后祖没有两个,因为他们所证的法界没有两样,所见到的法道的内涵也没有两种。这就要知道,上师就是成量大师佛,他所说的一切法语就是大师的法教,所以说上师是佛,上师是法,上师是僧,上师是三世佛的总集。

“慈”,就是授予安乐之道。这里面无论是暂时还是究竟,渐进还是顿速,上师把一切安乐之道都给我们圆满地指示了,这就叫无上的慈。“切”,指因缘上最为切近。我们常说,过去佛未曾摄受、现在佛未曾摄受的我们,是上师以他慈悲的力量在摄受,而且是非常切合地针对当代众生的根机,做直接的教授。这就来得亲切、直接了,不需要转弯末角,而且一下子就能用上。“教诲”,是觉悟者引导迷失者。我们就好像一个迷失的佛,上师是一位觉悟的佛,他会对我们做最切合的一种引导的教诲。

上师自身住在了知本面中,然而我们一直以不离而离的方式住在颠倒梦想里,在这里起各种的错乱,产生内外各种错乱的力量,这就叫魔。之后,会由执著而引起心上的妄动,这叫烦恼。然后发起身口意的各种造作,这叫业。而上师看待弟子就像慈父对待独子那样,对我们做非常慈悲、恳切、切合的教诲,而且是把无量成量大师的法教摄略在一张纸上,以非常简略的方式开示给我们,这就叫“略”。这并不是说内涵少,而是指上师把无量的法乘、无边的法海,摄在一张纸上。我们不要认为自己只是在学这一张纸,要知道,这张纸里包含了无量的显密修心的教授,它是一个最圆满的菩提道修法的指示,可以说是“当代极伟大的菩提道灯论”,这样说丝毫不过分。我们一定要有这种认识。

“禀白”,这是上师示现对大众的恭敬,所以说“禀白”。

在这样了解以后,我们的心态就不一样了。因为已经知道,这就是指导我这一生修行的极根本、极圆满的教授,而且我们会觉得,我一定要按照这种方式,圆满地受学小、大、密一切的修心的妙道。当然,上师本身就是佛,因此可以说,我们是在把佛的圣教领纳在心上,之后进入四乘之中。那么从净业上说,它能使得我的心一层层地净业,先把很重的恶业净掉,再把细的顺生死业净掉,然后把有漏业净掉等等。在灭惑上,我们就按照上师的指示,按照这里的教法的指导,最初怎么让它止息,最终从根灭掉。降魔也是如此,它指示了怎么尽一切方便来具足四因。这样就知道,原来这一张纸里包含了无数的教导。

“当善谛听持心中”,这是说我们要通过自己的一生,来非常殷重地受学,而不是以一种轻浮、懈怠、我慢等的心态来学,这就是一代导师教导弟子时,首先要求弟子断除法器的三过,一如世尊在世那样,传讲妙法时首先做这个指示。

所谓法器三过,是指覆器、秽器和漏器这三种过失。就好像天降甘露时,如果器皿的开口向下就不能盛受那样,我们如果心不在焉,耳朵没有专注地去听,那这个法就不能入到心里。其次,如果器皿里有很多染污,也就是有各种不清净的心态,比如邪见或者求名利的心等,就会导致法进去以后,也转成了不清净,也就是不能清净地受持。漏器是说,虽然开口完全正对,器皿里面也非常干净,没有污秽,甘露也都入进去了,但是有漏洞的缘故,甘露很快就全漏光。同样,如果学完就忘记了,不能持住,也就不会在相续上成为利益,不能出现应有的效果。

也因此上师说:“当善谛听持心中”,这就是对治法器三过。其中以“善听”对治覆器不入之过,以“谛听”对治秽器不净之过,以“持心中”对治漏器不持之过。其实,只要对于上师是无上的教证成就生起信仰,那这三种过失就能彻底远离。

具体来说,“善听”,就是要了解,上师的功德与成量大师无二无别,而且恩德胜过诸佛,对于我来说,他能做最慈悲、最切身的教授。因此会觉得,这些就是彻证法界的法王,以他的智慧和慈悲,对我做的最切合的教授,我要一心地把上师的每个句子都听到耳朵里。那么,对于我们现在来说,就是要想尽办法,把这篇教言里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入到自己心里。

“谛听”,是自己根本没有邪见,决定相信法王的话,这都是千真万确的,这就是“一切师中无上师,一切教中最胜教”。也就不会认为,这里还有什么不好,还有什么我不愿意依教奉行的,或者我还想通过学习它来求些名利等等,这些不清净的心态都没有,也就是法器没有污秽。对现在来说,就是要我们真实地用自己的心去受学。

“持心中”,你要想到:这就是上师给我指示的,能让我一生成佛的极其圆满的教授,它的价值超过了无数珍宝,全世界再也找不到比这更殊胜的教言了,所以我一定不能把它失坏。要以这种心,想尽办法把它刻在自己心上。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把这篇《四乘指归颂》全部背下来。背下来以后,就要刻在自己的心版上,一直要受持。

你不要认为好像又来了一个节目,不是这个意思。是要你必须把这无上的言教,把这极其殊胜的金刚句,一句一句地受持在自己心里。先持文再持义,也就是先在文句上完全明白,然后意义上知道,之后再一个个地转成自己内心的功德。让自己的心来完成从净业乘、灭惑乘、降魔乘,一直到普贤乘之间的一切道行果德,最后回向导归极乐来使它圆满。不能你听完了以后,就全都漏光了,好像把无上的如意宝当成一般的东西随便丢掉一样,这能有什么意义呢?能真实地按这样来做,那你这一生的修学可以说是十分的圆满。至于修得怎么样,那是因缘问题,但你遇到的法,的确内涵极其圆满。

总之,这一颂讲了“劝请法众圆满受学”。我们归到自心,那就要由上师劝请转为自劝请,由外四眷属转为内四眷属。“劝请”,就是我们要请自己的心来学,因为自己的心惰性很大,必须时时策励自己,提起心力,时时立愿,这就叫“请”。“圆满受学”,就是对于这个小大密合一的圆满成佛的实修体系,能够受持在心里,殷重地修学。也就是成量大师的圣教里如何指示修心的教授,我们就按照这个教授,完全如法如量地进行,这上面说该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去做,这就叫“受学”。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乙二、教示四乘道行果德分四:一、教示净业乘;二、教示灭惑乘;三、教示降魔乘;四、教示普贤乘。

丙一、教示净业乘分二:一、教示道行;二、教示果德。

丁一、教示道行分三:一、总示因果律,教诫须严密取舍业行;二、教诫常念生死苦净除顺生死业;三、教导信解涅槃妙德后依止无漏道净一切业。



戊一、总示因果律,教诫须严密取舍业行



现诸苦乐无边际,佛说皆从善恶生,

造业百劫亦不亡,因缘会遇昭然现。

无忧树喻尚难表,小因亦感广大报,

善恶业行纵极小,理应取舍不宜轻。



这两颂总的讲了业果的定律,包括四层意思:一、业决定理;二、已作业不失坏;三、业增长广大定律;四、教诫细致取舍业行。



一、业决定理



整个世间界,下至无间地狱,上到无色界之间,这里的无量无边的苦乐现象,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我们首先要追究一切苦乐的根源。不了解苦乐的来源,又怎么能离苦得乐呢?只有你了解到乐是从哪里来的,你才能真正积聚乐因,从而获得安乐;只有你了解了苦因是什么,并把它断除,才能远离诸苦。

那么,我们首先就要追问:世间上的各种苦乐,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是无因生的吗?是某一个上帝、真主、大自在等神格化的主宰造作的吗?还是非人勾画的呢?或者是自性、神我、粒子等变现的呢?

关于万法起源的问题,从古至今有无数的思想家、宗教家、科学家等一直在探究,但是,谁能真正见到万法的作者呢?那唯有成量大师——佛。要知道,因果律比空性还难证知。所以龙树菩萨说:“空性由理亦能知,因果甚深极难证。”佛以遍照的慧眼洞彻了一切的苦乐,无不是从善恶而生,那么我们现在就依止成量大师佛的圣教,来信入总的业决定理。

“皆从善恶生”,表示一切苦乐都是从自身所造的善恶业中出现的,这并不是无因而现,也不是邪因而生,根本没有自心造业以外的万法的作者。

这就是世尊对我们作的业决定的指示,我们一旦明白这个道理,对此产生了深忍信,那就真正成了一切善乐的根本。首先,这种观念一定要加强,让它变得极为深刻,直到完全确认,所有的万法显现全部是从业生的,对此再没有任何疑惑,不会认为还有一种法,不是从业所生。之后,再对照所有的异生凡夫和圣者的乐受,下至地狱众生受一丝凉风的乐受,这一切完全是从善业发生的,绝对不可能从不善业产生安乐。同时要知道,所有世间的苦,包括阿罗汉身上所感受的苦受,都是不善业所生,从善业生苦受决定一无是处。这就是善恶苦乐的因果定律。“定”是指,它不可能有任何变动,不会因为时间、空间、处所、种类、圣凡等而有所改变。所以是法界中的定律。

“诸”,是指种类。“无边际”,指量。我们总的了解了业决定理之后,还要从差别上了解。这要先以“无边际”,来摄尽世间一切的苦乐现象,也就是时间上无边,空间上无边,种类上无边,阶段上无边。这所有无边范畴里的苦乐相,都决定是遵遁善恶因果律而显现的,这里不会有丝毫的偏差,不可能换了时间、空间、种类、身份等,这条规律就失灵了,所以是法界的定规。

明白了这个不变的法则后,我们就会有坚固的皈依。这也是由于对于真理得到了确认,心上得了决定的见解,而自然有决定的行为。也就是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都绝对不会改变。

这里是说,从总体上得到解了后,还要在差别上生起认识。那么从总体上,身心上任何逼恼状况的苦受,都是从不善业发生的;凡是身心上有舒适、悦意状况的乐受,都是从善业发生的。然后从总体上延伸,可以开展出无数的差别。比如,我们的身体上也有无数的苦乐相。像是五官、脏腑、四肢等,这上面出现的任何逼迫的苦受,也都是从不善业生的,身上出现的任何乐受,都是从善业生的。然后还要拓展开来看,自己个体的生命,现前的身心、环境、命运中的一切苦乐现象,没有一个不是以这种规律而显现的。这上面出现的任何乐都是从善业生,任何苦都是从不善业生,而且一一对应,没有丝毫紊乱。

下面对这个问题再详细地讲一讲。

缘起的规律就是告诉我们,任何一类的苦乐,都是由种种的善恶,没有丝毫紊乱而发生的。所谓“业决定理”是说,一切乐都决定由善业而生,没有一个是从不善业生;所有苦都是从恶业生,没有一个从善业生。“决定”,是指这条法则不会出现任何误差,在任何时空、有情等的身上都不会出错。

“皆”的意思,从正面来说就是,乐的范围,是从最小的地狱的凉风,一直通到最大的安乐,这一切有适悦行相的乐受,或者说很舒服的感觉,都是从善业生的,没有一个从恶业生。这是决定的法则,不会变来变去。反面也一样,苦的范围,也是从圣者阿罗汉身上的苦,一直到地狱有情的苦,这一切从轻到重的苦,全都是从恶业而生,没有一例是从善业生。这也决定不会有变化,所以说“皆从”。

“从善恶生”,是表明作者或者因。各种苦乐的显现是怎么来的?大家会问起源的问题,这样的话就要知道,苦乐不是无因生的(或者说是一种偶然),也不是邪因而生。“无因生”,就是认为苦乐从某个地方忽然冒出来,是自然产生的。“邪因”,是认为众生的苦乐,是由神格化的上帝等造物主制造的。但这些都错了,苦乐唯一是从善恶业来的。我们的心造了恶业,就有逼迫身心的不好受的感觉,也就是唯一感召苦受;造了善业,就决定得到舒适悦意的感觉,即乐受。

这样从总体上明白了“苦乐由善恶业生”之后,还要进一步了解这里所含摄的一条条的差别相。“诸”、“无边际”,就是在讲差别。比如,苦乐的显现也有好多的差别,那这些是怎么来的呢?它们都是从善恶业的差别而来。也就是说,各种苦乐的现象无边无际,比如,我们身上有很多器官,在任何一个上面都有各自不同的苦乐,而每一个也无不是从业所生。包括我们的身体、事业、财富、地位、名声、遭遇、周围的环境、遇到的状况,生活中的各种显现等等,这些各种各样的苦乐,也全都是从各自业的差别而来。

这就知道,因果律是非常庞大的,它涵盖了世间的一切现象,你只要有分别心,那你身上就决定存在这个定律,任何人都跑不掉,也因此说是“无边际”。从空间上看,包括整个世间界,从时间上,有从过去到未来,整个时空范畴里的一切苦乐现象。

从古到今,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一切现象从哪里来,他们也认为背后有个规律在操控,而不是随意、无秩序的。但从根本上说,由于他们完全看不到业上面的事,所以说不出这么大的规律,他还在想,这个到底是怎么来的?但实际上,没讲到根源上的业,只是说一些表面上的场、粒子等等,怎么可能真正知道万物的起源呢?

其实,因果是极深的,只有佛才能宣说。换句话说,缘起律涵盖的范围无边无际,实在是太深太广,只有佛的智慧遍照到了它,没有遍照的慧眼就看不到。所以,这是好大的事,佛教就从这里开端的。

刚才讲了“无边际”,你要把它拓展开来理解。也就是无论在时间上、处所上、种类上、级别上等等,全都是无边际的量,这样才会有决定的因果正见。也就是说,在总的原则上开出了无量支分,当然,这上面具体有多少条规律,要完全见到的话,根本不是一般人的能力,也不是一般圣者的能力所能达到的。现在只是在大的方面上说,像是如何以事、意乐、加行、究竟等判别业的轻重,如何判别现世受、来世受、顺后生受等感果时间的情况,或者果上的异熟、等流、增上等各自的差别,以及总的十恶业、十善业的体性等等,对于这些你都要具体地了解。其实,这也只是大致上显示一下,说到细的方面,那就非常庞大了,一切显现全都摄在这里。

就像这样,从“无边际”,你就知道果上的现象是没有边的,算不到边,太多了。我们讲这个做什么呢?意思就是,如果你对这一句生了定解,那你往后在任何时、任何处、碰到任何事,心里都会确定,这就是由业造成的,不会说有的苦乐不是自己过去造的业显现的。只要你还有一点不决定,认为有些苦乐不是由业来的,就说明还没得到因果正见。也就是你必须胜解到,一切都是业力变的,此外再没有别的作者,因为因果律就是这么运转的,而且是法界在处理,所以一切并非偶然,任何事情都没有不公平,也不存在任何侥幸。也就是说,你从这里会完全确信,世界上的苦乐一点也不错乱。

同时也要知道,在业的差别上,有无数种的缘起律,苦和乐的差别唯一对应善和恶的差别,一条一条全是决定的,对于这极广大的因果律你要全盘地确信。

还要知道,这里决定没有少许的错乱。想一想:这里会发生一点错乱吗?不会的,一点点搞错的地方也不会有。因为这是法界在办事,推到最终来说,全都是法界自己的规律。如果不谈到这个地方,就只说一个业,那很多知识分子仍然生不起信仰。所以,要一直推到最秘密的法界深处,你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信解。要知道,法界是不会搞错的,因为它不是一个人,是人的话,难免会出错,但法界永远不会,它是极其精妙,丝毫不差的,所以推到最后就是法尔如是。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如果你相信这就是法界的规律,又知道法界永远不会出错,那你就能真正相信因果律。这不是说某个人在那儿管理档案,那有的时候就会发生误差。或者医生开刀,割肺的时候可能会割错,本来要割右边,结果一紧张割到左边去了;或者写诊断书的时候搞错了,把张三的诊断结果,写到李四的病历上,把肠胃的小毛病诊断成了癌症……这样的错乱,法界绝对不会有。

我一再地提法界,就是因为法界是永远不会搞乱的。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这样呢?其实,这是妙到极点的事,是用言语说不到的,也是法性的规律。或者这么想,它就是显现一切的妙体,它是空的、离戏的,周遍了十方三世,绝对不会有紊乱。或者说,这就是由于法界本身的妙理,一切事都是因为这个妙理而出现的。这也就是“皆从”的意思。其实,“诸”、“无边”、“皆从”都是在说法界。

还可以这样想:法界不是一个人,如果是人,那有可能有欺诳。比如跟一个老板做事,他说:“你做得好的话,我给你多少奖金。”但是,这个人靠得住吗?你感觉也许会发生问题:“他可能会骗我,可能到时候就改变主意了。”因为他的心是会变的,他的心一变,就很可能不履行诺言。或者有些学者,最初想出来的一套观点,后来又被推FAN,或者再作修改等等。这些都是不决定的。又比如一个法官,本来说要这样判案,但给他送了一张一百万的支票,他马上就改口说:“这个人无罪,不惩罚了。”这样的法官就靠不住。但因果律不是这种凡夫法官,这是法界在处理,不是一个人在处理,所以这上面绝对没有欺诳,在任何时处也不会有一点点的错误。这是第一个大的原理。

如果你能坚信法界是绝对公平的,造什么恶就给予什么样的苦,行什么善就奖赏什么样的乐,从没有任何偏私、不正,那么过去的一切怨尤、一切指责、一切非分的想法等,就全都会歇下。也就是说,如果你相信法界自然这么运行,所有的果报都是这样合理给予的,那么你过去的错误观念就会全部消失,一扫而光。

不仅如此,一旦你对这一点确信无疑,得了定解,那就得到了佛教里最根本的正见。这是个共通的,无论是修学哪一乘的佛弟子,都必须有这个正见,没有这个正见的话,那就没什么可修的了,因为它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没有这个就生不起善法。所以,前两句说的是极大的因果律,你心里一定要决定下来,不决定下来,任何修法的功德都不可能出现。

总的来说,第一条“业决定理”是出生一切善乐的根本,你对此得了定解,就会深信业果的决定相,或者说确信法界的妙理、法则、定律,永远不会有欺罔、错乱,或者不兑现的情况。



二、已作业不失坏



“造业百劫亦不亡,因缘会遇昭然现”,因为因果律不是一个人,不是有局限的东西,所以已造的业是决定逃不脱的。

从反面说,如果它的管辖有个范围,那只要跑出了它的管制范围就没事了,就像跑到外国寻求政治避难那样。以罪业来说,如果造了罪,那是不是一定被它抓住呢?我们可能会心存侥幸。如果法界不周遍,那我们可以跑到它外面,而不受它管。但事实上,法界是周遍的,这样怎么可能逃出它的手掌呢?或者,如果法界只是在一个时期里掌权,那你可以想,它一下台我就没事了。但是,它并不是暂时在任的统治者,而是本来不生不灭的,这样的话,无论过了多久,一旦因缘会遇,它就决定启动,决定自动运转。这样才知道,无论如何,造了业都逃不掉、漏不了,这就叫“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因果律就这样,是法界自己在处理。你一想到,原来是法界在处理,这就不得了啦,法界是不可能忘记的,它不是凡夫法官,前面判三年后惩罚,到时候忽然忘了,或者有人在中间做手脚,把证据给毁了,没了证据就不能判刑,这些情况不就漏网了吗?但法界不是这样,它永远不会忘记处理,而且在它上面,一切造业的证据都不会消失,它的评判也不会出现心识迷乱等的情况。

人们都以为是自己在做主宰,以为是这个假的身心在掌控。每个人都有个小脑袋,会有很多这方面的想法,他就认为,唯一是这个肉体和分别心在操办一切。但这只是个假人,其实做不了什么的。真人就不可思议了,一切都是这个不可思议的本体在操办,你说它会错吗?一点不会的。它会忽然间神经错乱吗?会因为收了贿赂而不依法办案吗?会因为案件太多,忙得处理不过来,把该办的给忘记了吗?都不会的。所以说“造业百劫亦不亡”。

这里就是要你深信因果律丝毫不爽。对因果律有了畏惧,就算是有了因果观念。根本上由深信因果律,才会主动去断恶行善,一切佛法都是从这里开始的。相反,如果你没有因果的观念,那就没办法进入修行。所以,这是内道最基本的正见,没有这个根本,那修什么也不可能成功,而且你也不可能真正相信有修道和证果这回事。

所谓的造业百劫也不会亡失,因缘一会遇就非常明显地出现果报,就像在空中飞行的大鹏鸟,从地面上看,好像没见到有影子跟随着它,但其实无论飞得多高,影子一直跟着,等它飞下来的时候,影子就非常明显地出现了。就像飞机在空中飞的时候,一定有个阴影跟着,到了降落的时候,就会看到有个庞然大物般的影子过来。这就表示,已造的业一直跟着自己,不会失掉。你一想到这是法界的摄持,就知道这里不会有任何漏失,这就所说的“不亡”,也就是一点不会漏掉,不会失坏。一想这个法界,就觉得实在是太妙了。因为它不是个外在的东西,可以漏掉,也不是虚妄的心识,会有错乱安排的情况,所以没有比它更保靠的了。

如龙猛菩萨云:“了知诸法空,业果随缘起,此为最甚奇,此乃极稀有。”其实,说到底还是要讲到空性上。空性就是没有什么实法,如果它有个处所、寿命,是个有形相的、可变动的事物,那有可能会漏掉。但法界没有丝毫不能含容的,它不是因缘生的有为法,它是完全周遍的、坚固的、空性的。对空性解得好,就一定会相信缘起。如果业是存放在某个东西里面,那烧掉它不就没有了吗?但这是烧不掉的。如果是个东西在装它,就可以把那个东西烧掉,或者想办法避免,但它并不是一个有形质的东西,也不是像苹果放在筐里那样,有个保存的地方。它不是个实体,所以才说业不可思议、因果极其甚深。以这个缘故,它就不会亡,一点也失坏不了,这就是天理。亡不了,就是说它不会漏掉,不会无故坏掉一点点、亏减一点点,不会出任何差错。

这就知道,一切都存得好好的(这样的“存”是不可思议的),什么人造了什么业,无论有多少种、是哪种情况,一点也不会失坏。如果你信得了这一点,就知道这世上的事没有任何侥幸可言,也绝对没有任何不公平的地方,是这么回事。如果你能把这个业果的见,贯通到世间界的一切现象上,那就能把过去所有错误的观念摧垮,会让各种不正确的想法完全消失。

要知道,报应是一定会来的,不论过了多久,它也绝不会失掉。也因此,因缘一遇到,果报就很明显地现前了。你千万不要认为它没有,但是,这个世界上的人都以为没这回事,然后就认为,什么事情都是偶然的。碰到不好的,就认为是自己倒霉,碰到好的,就觉得是今天运气好,这就是不相信因果的表现,不知道这里的一切都是有安排的,是法界自己的安排。世人可能会想,这是怎么搞的?今天怎么莫名其妙地出事了?或者认为,自己忽然间又倒霉了,比如又撞车了,又亏本了。其实,这都是业的安排,它一个一个全都排好了。

你要再再地想到法界,要确定一切都是它在运作。但是,你不能把它想成一种人格化的上帝,因为上帝有个住处,有个形态,有个思维等,这些都是不可能成立的。实际上,我们说的“法界”是空性的,这就不一样了,这就说到了极妙的地方。它不属于什么,却一切都能显现,一切因果上的事都不会紊乱,一切所造的业都不会失坏,无论多大的量全部能含容等等,这全是由法性本身的妙理决定的。这就完全不同。也正因为这一点,你才确信法尔就是如此,无论什么样的理,全是法界上的理,这样就算是相信天理了。也就是说,信因果律,就自然相信没有一点是偶然的,没有一点会走掉,走掉就不叫缘起律了。

“因缘会遇”是说,现在只是还没碰到,一碰到就马上要受报。有的人昨天没事,今天一上街就被人打死了,大家认为这是偶然的,其实法界里没有偶然。

《贤愚经》里讲,一个小沙弥和他的父亲——老比丘,到很远的乡村乞讨,天快黑了才回来。儿子害怕晚上碰到毒虫野兽,就推着父亲走,结果把父亲推倒在地,当场就死了。一般人认为这是个意外事故,并不是由业造成的。佛说这是有因缘的:过去无量阿僧祇劫的时候,有父子俩住在一起。父亲病得很重,躺在床上,有很多苍蝇飞来骚扰,他就叫儿子驱赶。儿子怎么也赶不掉,就拿着大棒子等着机会来杀苍蝇。当时有一群苍蝇飞到他父亲的额头上方,他一棒子打下去,结果却打死了父亲。无数劫过去了,到了今生,那位父亲转成了儿子,而那位打死父亲的儿子转成了父亲,因缘成熟,就现前了这样的果报。

总之,造了业百劫都不空亡,因缘一聚合,决定有特别明显的果报现前。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三、业增长广大定律



“无忧树喻尚难表,小因亦感广大报”,一个很小的因也会感发极大的果报,也就是从微小的善业感极大乐果,由微少的不善业感极大苦果。所以,内在的因果是外物的因果根本没办法比的。

现在我们内心的邪执还很重,尤其对于业增长广大定律非常愚蒙,导致一直显不出这个观念,不是一碰到事情,立即就起这个想法,更做不到避恶如避热汤,行善唯恐不及。这就证明还没有形成正见。但因果观念一定要形成,心里起不了这种正见,行为就绝对发不起来。

其实,外面一粒小种子长成大树,这种状况根本比不上内在因果的增长情况,它的增长率太大了。这上的实际情况你一定得看清,没有看很多的公案,再再地思维、认识,这种观念就起不来。当然,你可能不太喜欢看因果经,虽然不敢说它是神话,但还是不那么信。

比如,《贤愚经》里讲的顶生王的公案。他前世见佛起了欢喜心,用豆子撒在空中供养佛,两粒落在佛的头顶,四粒落在佛的钵里。结果来世以四粒豆子入钵的因缘,在南、东、西、北四大部洲自由地享受,时间分别是八万四千年、八亿年、十四亿年、十八亿年;又以两粒豆子住在佛头顶的因缘,得到统治四天王天长达十亿年的果报,以及上升三十三天,和天帝释共同掌握天庭的福报。

你可能会想:六个豆子才多大?就这么供养一下,能得那么大的果报吗?认为这简直是超级神话。尤其是受过现代知识熏染的人,虽然口里不好意思说,但心里就是这么想的。甚至很多学佛多年的人也排斥这些。说到其他的唯识、中观,搞一点推理,就认为很理性,所以喜欢听,喜欢学。一讲到因果,就觉得只是一种说教,根本不知道龙树菩萨曾说过的:“空性由理亦能知,因果甚深极难证。”

因果法则是极其隐秘的事。我自己是由两条途径,逐渐生起一点信心的。一方面是学习了缘起的法则,也就是先对阿赖耶缘起,再对法界缘起或真如缘起,在闻思上有一些了解,这对我深信因果有很大的助力;另一方面就是多看讲因果的佛经。比如我看了《贤愚经》,因为自己对于佛的无上善说,就是前面法王讲的“成量大师教”五个字有一些信心,然后排开了其他作者,就归到内心的业上了。再加上稍微懂一点阿赖耶缘起,就去掉了很大的见上的障碍;然后看到身心只是假相,真实的法界是空性的;又知道如来藏体大、相大、用大这些妙理,把虚妄的边的戏论否定了,就开始有点相信这绝对是一点不差的。(其实这只是闻思上的很小的事)。

这样再看佛的因果经,我就很相信了,根本不认为这是神话,我心里同意佛是成量大师,佛也是法界,那么佛的言教就是法界在对我们宣布它的定律,所以这里说的一切完全真实。这以后,我对《贤愚经》里说的一条一条的业的定律,就开始有些信了。

确实,我心里按这么去学,就已经有了因果观念,这种心一起,那就不得了啦。在善的方面,哪怕很小的善事,也不会认为这没什么。这时候,跟过去那种自以为是、藐视因果的态度就不相同,也开始去掉执理废事的邪行了。而且,对于三宝、法道、各种的十法行,下至点一支香、供一杯水,都相信这就是缘起,它本身就是妙理的体现,一切事本身就是理,再不会那么愚痴地整天“空、空、空”,一提到事相就排斥。

而且认识到,法界是好灵敏的,增长率极大,它是百千万亿倍地增长。因为那不是一个人拿着机器来增长,也不是靠土地在增长。靠土地的话,那地怎么样就长得怎么样,可能有增长和不增长的情况,或者只是少量增长。但法界是空性的,所以不可思议,对不对?如果你能对这个生信,那就好了,一切都是法界自己的特性,法尔如是,哪里有不兑现的呢?然后你相信,因为成量大师佛确实是这么说的,过去六个豆子的供养,就感发了这么大的果。原来我们心里认为这是神话,是很低浅的法,现在认识到,这就是法界的规律,它实在是太大、太妙、太不可思议了!

法王指示说:“无忧树喻尚难表,小因亦感广大报”,其实,这里面大有话头。你能不能从这里相信,这条定律无论在什么业上都绝对成立,而不会有一个例外?无忧树的种子比芥子还小,但它感果的功能极大,每一年,树枝都要增长一由旬(四十里)左右,但是这么大的增长率还是无法表出业的增长律,所以第二句用“广大”两个字突出它的份量。这是指,我们内在因果的增长,根本不是外在因果的增长可以相提并论的。

心上的因果律就是这样,从微少的善业能感发极大的乐果,从微少的恶业也能感发极大的苦果。就像因果经上所说,一次诚心地供养三宝,就能感发九十一劫的极大乐果;造一次破坏三宝的恶业,致使在千佛出世以后,还在受地狱极惨的苦报。

而且要知道,这是法界自己在办事,不是某个农业专家,用什么高级生物、化学等的技术,来达到增长产量。既然如此,法界不是外在的什么水,也不是什么地,不是由这些东西来增长的,那它是靠什么来增长的呢?就是由心上本有的因果律来增长。那么,这种增长率有多大?是一千、一万还是一亿?其实远远不止这些,心里面种下每一个种子,都是无数倍地在增长,所以,外物的因果根本无法相比。这么一想就感觉,这是好大的事啊,你会觉得这很奥妙。

其实,因果律就是法界老爷子在办事,所谓的“天公巧安排”,一切无不是如此。因缘一会遇,就决定按这样来显现,这就是法界的定规,永远不可能被破坏。同样,对于业果的增长律,你也要想到,因为这是法界在办事,不是外在的办事方式,所以它从不会错乱。这就认识到,已造的业是逃不掉的。

然后又想:“我造的恶业在不断地增长,越来越大,这可怎么办?这就像服毒一样,吃一点也会让全身都烂掉,那怎么能吃呢?吃进去增长了,能减回来吗?”这么一想,你就不敢造恶业,也就开始敬畏天理了。

相反,做了善事会很欢喜。因为已经这么诚心诚意地做了,法界不可能不清楚,不可能不办的。只要好好做事,再诚心地发愿回向,就决定如是实现。而且这上也有极大的增长。你会想,一定是这样的,它不是一个人,人死了就没有了,但法界没有一刹那的变坏。这才知道,这里有极大的量,决定是“小因亦感广大报”。

其实说到底,不是小因自己在安排,因为业造了以后,第二刹那就灭了,实际上还是法界在安排。他很愿意人行善,非常支持人行善。所以,我们一定要摸清法界的性格,你做一点好的,他就大大地奖赏。你只管好好做,不要想:“怎么没人给我发奖?”你只要好好做,法界父亲必定对你大大地奖赏。其他外在的发奖并不重要。你一旦信了法界,就再不会想外在的事了。不然的话,整天在外面计较,认为有这样那样的不公平,还总是抱怨:“我是有功德的人,为什么一直得不到奖赏?”其实,不是由外在的某个有权的人来给你发奖,你要看是老爷子来给你发奖。一旦懂了老爷子,而且他就是你自己,你就会哈哈一笑:原来是自己给自己发奖,这还会有错吗?有比给自己发奖更可靠的事吗?只要你能在这上得定解,那以后就不再看外面,一切时只顾自己在因地实行。这样你就对“自作自受、自求多福”的道理完全贯通了。



四、教诫细致取舍业行



“善恶业行纵极小,理应取舍不宜轻。”

你要常常这样想:老爷子就是法界,老爷子不会忘记,也不会处理错。这里面没有一件事不是老爷子在办,你也别想逃过老爷子的眼光,或者想贿赂老爷子。

这样你就发现,过去自己心里有坚固的业果愚,因为一向以来都是按世间那一套想法在行事,处处耍小聪明,自以为有办法、有手段,做出了各种不顺天理的事。要知道,整个这一套,包括没有深信因果而起的所有的想法、观念,各种的计谋、策略、耍花招,全都属于邪慧。如果没有学习成量大师的教法,没有长期地熏陶,那确实这种颠倒是很难转变的,所谓的“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还要知道这里面报应的放大率,我用拟人化的方式说,这是我们法界老爷子的性格,老爷子的性格是,你做一点好的,就给你连绵不断的很大的奖赏,如果做一点恶的,那老爷子也同样给你连绵不断的极大的惩罚(当然,这是开玩笑的话,你要体会到里面的深义)。

这就是缘起上的定律。你害怕这个老爷子,就是害怕天理了。一旦你开始学好,开始学着不再颠倒,就表示你在顺从老爷子,在回归本性,那他的奖赏也会给得很大。比如,你用信心和恭敬心供养三宝,三宝说到底就是法界,就是老爷子,你发了这种心,就是在孝顺老爷子,其实也就是在孝顺你自己。结果给你的奖赏是九十一劫连绵不断的福德安乐,并最终得到解脱。

相反,如果你违逆老爷子,这就叫背叛,老爷子也会严厉惩罚的。比如,你说谎,说虚诳的假话,自以为骗到了别人,其实这完全违背了你自己的本性。我们的本性是智慧,做了就是做了,没做就是没做,如果你做了说没做,没做说做了,那就是在违背天理良心,违背智慧本性,结果就要受到极大的惩罚,心会变得愚痴、混沌。而且,这个病毒的种子一种下去,那是亿万年也好不了的,法界的惩罚就是这么厉害。

一般人害怕外在,信因果的人就害怕里面,因为他完全相信老爷子,相信这绝对是对善行赏、对恶惩罚,所以他根本不管世间人的说法、做法,唯一就信奉这个因果律。所有的对、错就用它来衡量,深信只有这条道是正的,违背就决定是邪道。

要知道,没有这样的坚忍和信心,就根本做不到净业。就是因为他相信因果律,法界老爷子太可怕,害怕得丝毫不敢干坏事。他知道这是漏不了的,一定会受惩罚,因为老爷子不是人间的官,可以想办法避免。他会常常想,这里面确实有个不可思议的天理,一切都是法界在管、在办,实在是无法逃脱。

这样子你的心才会顺过来,才知道做什么都要规规矩矩的,都要很真诚。骗人就是在悖逆法界,骗一下就要倒霉一万辈子,所以一定要守口如瓶、防心如城,不允许自己造一点罪。你会开始明白,这上面一定不能乱来。乱来的话,法界是骗也骗不过去,走也走不脱的,他不会出错,而且不受任何贿赂。所以你不要想:“反正没人看到,我就随便一点,大家能看到的地方,我就装一装。”要知道,自己的心明明白白这么摆着,哪里能逃出法界的掌控?这样明白后就要呵责自己:“我还想做欺心的事吗?”这以后,即使一个人在暗室屋漏中也有畏惧,也就能真正做到“慎独”。这样信了天理之后,自己的心就不再往外面找什么门道,唯一认为一切都是法界在办,就连一丝一毫的侥幸也不可能有。这样才能完全按因果律来取舍一切的行为。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过去我们的邪见很重,佛已经非常慈悲、明显地讲明法界因果律的规则,而我们却一直不按这样行动。哪怕佛亲自给你讲,你也觉得我不是来学这个的。我们最轻视的就是学因果,认为这里没什么学的,其实这是最大的愚痴。

噶当派大德的语录里讲,康垅巴对朴穷瓦说:“善知识说只有业果是极紧要的,但现在讲说、听闻、修习都不重视这一点。我在想,只有这个极难修持。”朴穷瓦说:“实际是这样的。”仲敦巴说:“觉沃瓦,你的心莫宽大,这缘起是很微细的。”而且朴穷瓦还说过:“我到老的时候,依附《贤愚经》。”

这样就知道,深信业果是开启一切善法的根本,没有在这上面得到,那对于一切小、大、密的修行之道,都绝对无法深入。不仅意乐上不能发起,行为上就更是难以趣入。所以,怎么发起对业果的深忍信,实在是初步最紧要的事。

四乘当中首先就是“净业乘”,这也全靠这个信来趣入。而且这不是简单说一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能达到的,像我学《贤愚经》,也是多次地发起信心,学一则公案,就会起一些信心,不断地多学、多起,这个心就会很浓。一下子中断了,就又淡了下来。我自己的想法是,如果能持续不断地生起一千次,那必定能凝结成坚固的信仰。没有坚固的话,根本不可能有力量控制住一切业行。

起初,不离经教是最重要的。毕竟是这么深的因果律,不靠经教怎么行呢?又不是自己看到的,也没有别人能说明,更不可能无因就生起信解。如果学经教,那么学一则就会起一些信心,也会起各方面断恶、行善的欲乐。而且每一篇起的加持作用都不同,这样看很多、熏习很多、思维很多,才可能逐渐形成观念。这就是我提供给大家的建议。

如果你真的信因果了,那确实只有这一条净业的路可走,你会发现再不能走别的路了,一违背因果,那决定是死路一条,决定是避不了苦、得不到乐的。这以后,你就会按法王的教导去做——“理应取舍不宜轻”。你会完全明白,这就是天理,善上一定要取,恶上一定要舍。这就成了你自己心里的话,不必要别人说,自己会主动地一定要取、一定要舍。你不再同意过去的行为,会觉得那些恶事确实不能不舍,不舍的话,决定成了地狱的深坑,而善法必须要取,不取的话,就没有前途可言,就像想凭空发财一样,怎么可能呢?

我们身上有很重的习性,既愚蒙又顽固,真正的想法是:“我的心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不干,这是我的自由!”但现在要知道,这是最重的愚痴,叫业果愚。没有破掉这种愚蒙,就连基本的道也进入不了。所以,这是好大的事,第一个关键就在这里,也因此,法王指示净业乘最开始要从这里下手,不然在行为上是没办法实际转变的。

其实,凡夫有很多很深的堕性,都不愿意改自己,这样就净不了业。尤其是现在,外在推行的力量很少很弱,又没有什么舆论的力量来监控,结果很多人干脆懒得努力,懒得断恶行善,好像因果律已经不存在了。而且也没有人多说这些,又不受管制,还会觉得现在大家都一样嘛,他们那么做,我为什么不能那么做?这样的话就完了。

所以,现在只有从心里发起因果的信仰才有救,不然谁能一直守在你身边教你呢?况且你也不一定服从管教,说多了还感到厌烦。然而一旦里头起了信仰,那就不一样,你会发现不断恶不行,就会开始着急了。

比如,你会很害怕吃毒药,一见到这是毒,那绝对不肯吃,一定要舍掉。反过来,吃了补品必定能滋补,那一定要吃。在这种小事上,你的取舍都很果断,但对于业果这么大的事却不怎么相信,可见心被业果愚蒙蔽得多严重!心一昏蒙,人就陷在很大的堕性当中,一点发不起断恶行善的愿望。而且观念上中毒越深,心就越麻木,严重的甚至完全陷入“瘫痪”状态,连一点点善心和改过的心都发不起,这不就是被愚痴严重障蔽的表现吗?

法王说“理应”,就是要重新唤起你内心的良知:现在是该重新思维真理正道了!是该依成量大师的圣教重新学起了!能这样如教如理地思维,破掉愚蒙,并且生起坚定的信仰,那你的心就绝对不一样。你不会说:“这样的善我不要行,学做好人能得个什么?”我们的心总是颠颠倒倒的,没感觉业果有多重要,其实这才是最大的事,这就是我们的愚蒙。所以现在第一个就是要破掉业果愚。

世上的人就像瞎子一样,他们会说:“赌博有什么?性生活有什么?杀只鸡吃吃怎么了?或者看看电视、说点闲话,这有什么?欣赏一下歌舞晚会,有什么错啊?”他哪里会感觉这是业?一说起业,全都是“没什么”。对于整个这一套业果的观念,现在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又怎么会主动去检点自身:“我哪里居心不良?我的什么想法有问题?”结果,一大堆的罪业、染污全从这儿出来了,这上不能调整,心态和行为一定是混乱的、污七八糟的。

再说,进一步还要把心修成各种善法的体性,能真正做到吗?肯定是越来越不行。心已经落在最大的愚痴里,行为那么狂乱,怎么可能修好呢?乱成这样是非常可怕的事,你能说自己不受因果律的支配吗?你不断恶行善可以修上去吗?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确实,这是当今时代人们最大的愚昧,但很多人一直是浑然不知。这里说,因果的增长连无忧树一年增长四十里的量度还不止,你心里真的信了吗?这不但是有业果,而且它的放大率是这么吓人!所以,这一颂首先告诉你总的善恶苦乐法则;然后分别贯穿到一切支分上,每个地方都是这样的;最后让你知道感果的量,业的增长率,都要乘上千万亿倍。

这时候你就发现:“我哪里是学因果的人,我是一点因果观念也没有啊!”平常面对事情的时候,根本起不来这个观念,反而是各种唯物的、享乐的、无因无果的想法不断现行,还自以为很新潮、很时尚,一谈起因果就嗤之以鼻,认为太陈旧、太落伍,根本不愿意谈它。本来看到佛经上讲恶业的报应,心里应该很恐惧,能行一点善事,就应该欢喜踊跃,但我们的心很麻木,一点断恶修善的心都提不起来,这就是因为已经深深地中了邪见的毒。

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就在这里,不在别处。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它,这个见解就是命根子,见解上没力量,那什么也修不起来。要知道,它是一切白法的根本,你必须在这个根本上落实才行。所以,首先不能说空话,不然绝对救不了自己,也因此,目前必须以净业乘作为首要。

反过来说,不这样修是净不了业的,因为你里面的东西没换。尤其现在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越来越混乱、复杂,也就更加难以清理、消除,如果内在没有坚定的正见来作行为的掌控者,那业行必定会发展得无量无边。所以不能不取舍,不取舍就完了,业果上的增长率是百千万亿倍的。

我们总会认为:没这么严重吧,很小的善也要尽全分的心力去做吗?确实要这样,哪怕扫个地、做个事,都一定要用全部的诚心来做。因为只要违背了正道,就必定受到惩罚,心一假了,就不会得好结果。你一旦懂了这个,那事事都会学好、做好。这样再贯通,是不是做人一定要忠孝仁义呢?确实如此,天理就是这么决定的,不会因时间、空间而有所改变。

就像这样,一旦在因果上开了见解,那肯定会这么认为。但要注意,正和邪是不能并存的,没破掉邪见,正见就立不起来,后面的善行也不可能有,因为你的邪见系统不支持这个。一旦正见立起来了,就有了正气,会坚定地贯彻善行,不再随着世间的颠倒观念做事了。这时候再问你:“要不要诚心做事?”你就会心甘情愿地说:“肯定要这么做,因为它是因果律。”然后问:“要不要孝、悌、忠、信?”肯定都要。再问:“要不要修五戒十善?”肯定要这样。不这么做就得不到人身,决定要向下堕的。

你一定要记得这是“成量大师教”,佛的智慧已经透视了十方三世,哪里会有什么例外?真理哪里会因时空的转移而迁变?既然佛已经彻见了法界,我们就应该深信:无论经过多长时间、转换了多少地方,真理的法则绝不会改变。由此才会发誓唯一依止佛的法道,也就开始有了坚固的行持。因为自己心里已经断定了、坚固了,就不会被任何人、任何说法夺走,心里有这个力量来控制,就会坚定地舍恶、行善。

这样的话,恶的方面是宁死也不做。不允许在自己心上留任何污点,因为怕受因果律的惩罚,怕违背法界,怕堕落,这样就不敢再做。比如问你:“就偷一分钱,怎么样?”这是绝对不干的。只要一做,就失掉了人格,而且违背了良心,背弃了天理,所以绝对不允许自己这么做,一定要舍掉,没有二话可说。

这就知道,大的原则已经包含了一切,根本上信了总的因果律,在总的取舍上就不会乱来,不敢有颠倒的行为。而差别上就太精细了,方方面面都要一点点地改正。从这里才开始有别解脱戒,以及上上的菩萨乘、金刚乘的律仪,所以说这是建立一切律仪的根本,这样整个一路上去,全都要靠这个命根子来支撑。

为什么取舍因果要比面粉还细呢?为什么能做到这么细呢?那就是,你要按照上师的指示,在观念上、行为上,全部给它贯到底,这样才有极细的因果见,由此才能产生极细的取舍。净业乘的第一步就要在这个重点上做。

第二步,就要把生死的业全部排除,一点点都不允许沾上,以我执心贪恋世间的快乐,就已经陷在生死里了。所以,自己的意乐和行为要跟世间完全相反,要这样来净除轮回的业。那这个心就更细了,一般都摸不着是什么心态,连轮回都还不了解,哪里会怕轮回呢?根本就不怕。

现在是初步的净业修行,要时时在身心上检查:“我有恶吗?有善吗?恶舍了吗?善取了吗?”时时都在这上修,全是真干,没有一点虚的。

再提升,就是时时检查自心:“我是不是在贪?是以有我的心态在做,还是以无我的心态在做?”只有这样,才能净除生死业。当然这就更细了,一般人连自己的心态都没认清楚,哪里会这样时时检查?四谛没有思维认定,没有见解的力量,谁会这样实际去做?不还是照样天天吃吃、喝喝、玩玩,天天愚弄自己吗?要一想起轮回就害怕才管用。如果心里不怕轮回,最爱享受,这算是什么出离心?连小乘道的基础都没有。就像被关在监狱里,一心想要出离的那种心,我们有吗?有谁为自己一直轮回而哭过?为众生在轮回而哭过?自己深陷轮回都从来不伤心,会见到众生轮回而伤心吗?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不能说大话,先是自己深彻地认识了轮回,想出离,再缘众生的苦思维,才能启开大悲心。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