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要 智谕法师主讲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要 智谕法师主讲

释经文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要(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满足千人。菩萨摩诃萨十千人俱。以大庄严而自庄严。皆悉已住不退转地。】

  自‘如是我闻,至菩萨摩诃萨十千人俱’,此有六种因缘,亦曰六种成就。如是为信成就,我闻为闻成就,一时为时成就,佛为能说法的主成就,在某处为处成就,与大比丘及菩萨众俱为众成就。

  此为结集经人之语,非是佛语,故曰证信序。世尊将入涅槃,阿难请问世尊,结集经时,经首应安何语。佛答一切经首,皆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些大众宣说此经。

  舍卫译曰丰德,系波斯匿王所都之国。祇树是言园中之树,系波斯匿王的太子只陀所布施的。给孤独即悉达长者,以周给孤独故得名。此园系给孤独长者所施,故名给孤独园。

  比丘有三义,一、乞士:上乞法以养慧命,下乞食以养色身。比丘托钵乞食清净自活,于己可除其我慢、精进佛道,于众生可除其悭贪令修布施为作福田。二、破恶:比丘出家受具,破身口七支恶。三、怖魔:比丘出家,佛眷属增盛,故魔生恐怖。

  比丘系梵语,因其多义故不翻。

  大比丘是赞叹意,大有大多胜三义。大者,言是等比丘,人天所敬,有学小乘中至尊。多者,言是等比丘,博学多闻,强记广识,遍通内外经典。胜者,言是等比丘,知见殊胜,出过九十六种外道。

  菩萨摩诃萨,翻译为大菩萨。有人说是地上菩萨,有人说是八地以上菩萨。

  菩萨摩诃萨具云应为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萨埵者译为有情。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于大有情众中,定当为上首,故复名摩诃萨。

  又云,‘大有情众者,谓住种性,第八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地,及初发心乃至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是名大有情众。’

  所谓种性有五,一、习种性,是十住位菩萨。二、性种性,是十行位菩萨。三、道种性,是十回向位菩萨。四、圣种性,是十地位菩萨。五、等觉性,等觉位菩萨。今云住种性,便是从住位以上菩萨便是大有情。

  第八预流,便是四双八辈之圣人。从第八预流向算起,历经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从阿罗汉果算到预流向,故曰第八预流,这些圣人都是大有情众。

  再向上乃至独觉地,独觉地便是辟支佛。若准前文,应包含独觉向。

  初发心乃至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初住位菩萨名发心住菩萨,故即从初住算起。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是八地菩萨。因为八地以上入无功用道,故名不退转地。

  故八地以还之菩萨及二乘圣人,皆为大有情众。若准这段经文,菩萨摩诃萨应为八地以上的大菩萨。

  大庄严者,福慧二种庄严也。因为这二种庄严能圆满无上佛道,故名大庄严。欲圆满福庄严,应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种波罗蜜。欲圆满慧庄严,应修般若波罗蜜。这些大菩萨,都以六度万行而自庄严。皆悉已住不退转地。就一般而言,不退有三,即一、位不退,二、行不退,三、念不退。依弥陀要解,位不退,入圣流不退堕凡夫。行不退,恒度众生,不退堕二乘。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今约地上菩萨言,初地至六地,习行有时不进,名为行退。七地名远行地便无行退,然犹是有功用道,或起爱习气,故名念退。八地以上入无功用道,永绝三种退,故名不退转地。

  【其名曰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无碍辩菩萨。不舍担菩萨。与如是等大菩萨俱。】

  略举菩萨名。

  【文殊师利童真菩萨摩诃萨。明相现时从其住处来诣佛所。在外而立。】

  童真菩萨,自然一于真如法性,不假功用也。童真又曰童子,在明入于无功用道也。

  明相现时,即黎明时分。黎明时分文殊师利菩萨,来到佛所在外而立。

  【尔时尊者舍利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大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拘絺罗。如是等诸大声闻。各从住处俱诣佛所。在外而立。】

  次列声闻,余经多是先列声闻,后列菩萨。今经以文殊欲宣般若大法,故先列菩萨,次及声闻。

  于声闻人中,舍利弗智慧第一。于大菩萨中,文殊师利智慧最为第一,故经中先表此二人。诸大声闻,言舍利弗等皆回小向大之声闻也。略说声闻,有其四种。第一决定声闻,又曰定性声闻。此辈人久习小乘,今世遇佛,闻小乘教,道熟证果。今诸大声闻,皆非定性声闻。第二增上慢声闻,此辈人我慢甚重,薄有所得,谓为证果。实是未得言得,未证言证。第三退大声闻,此辈人本是菩萨,只为厌苦情深,中途心生厌畏,以至退大取小。舍利弗便是退大声闻。第四应化声闻,此乃佛及菩萨,以大悲心权巧示现,内秘己德,外现声闻。

  诸大声闻,亦各来至佛所,在外而立。

  【佛知众会皆悉集已。尔时如来从住处出。敷座而坐。告舍利弗。汝今何故。于晨朝时在门外立。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文殊师利童真菩萨。先已至此住门外立。我实于后晚来到耳。】

  今欲明般若精微,须是大智慧者应机。文殊菩萨及舍利弗尊者,分别于菩萨及声闻众中,智慧最为第一,故世尊先问此二人。

  非佛不知文殊先到,不过故意先问舍利弗耳。欲令舍利弗自示谦德,舍利弗虽于声闻众中智慧第一,然较文殊却是远逊不如。故曰我实于后晚来到耳。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尔时世尊问文殊师利。汝实先来到此住处。欲见如来耶。文殊师利即白佛言。如是世尊。我实来此欲见如来。何以故。我乐正观利益众生。我观如来如如相。不异相不动相不作相。无生相无灭相。不有相不无相。不在方不离方。非三世非不三世。非二相非不二相。非垢相非净相。以如是等。正观如来利益众生。】

  欲见如来者,是见法实相也,非是以色相取佛。色相随乎生灭,不能为众生作皈依,不能利益众生。故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诸法实相,亦即诸法如义,若人如是见,是为真见如来。实相即是诸法,诸法皆是实相,非是法有二,只怪众生见有差别而已。众生根机不同,所以同样面对佛,有见如来,有不见如来也。

  诸法实相是佛法身,所谓法身者,非是报化以外另有法身,而是报化即法身也,故曰报法身化法身。故大菩萨以机圆故面对报化即见法身。小机凡夫以钝根故,虽是法身,却见化佛。故报化即是法身,众生有见不见而已。若谓报身化身以外另有法身,则法身当有生灭,既有生灭岂是法身?

  法身常住尽于未来,故能为众生作无尽皈依。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云,众生当皈依法身佛。因为报化幻现,法身为实,唯有真实始能为众生作无尽皈依而利益众生。故经云我乐正观利益众生。

  所谓正观者,是观诸法空相。若人能正观诸法空相,便知诸法假相幻有。若知诸法假相幻有,便知诸法如如不二不异。即此诸法空相,名为菩提,名为法界,名为如来。若不如此观者,便是邪观。

  诸法空相者,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者,成就一切事功也。离一切相者,不著一切虚妄也。以离一切相,故诸法如如不二不异。故经云我观如来如如相,不异相。

  以诸法不异相离一切相故,所以说不动相,不作相,无生相,无灭相,不有相,不无相。若谓有动相作相生相灭相有相无相,皆是著相,皆是差异相。

  在方离方,是著于空间相。三世非三世,是著于时间相。若不著空间相亦不著时间相,则一切法无二相,亦无不二相。无垢相亦无净相。如是一切相皆离,是如实空义。如实空即菩提,即法界,即如来。如果稍著于相,应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著相之人,必住有法。住于有法,故有生死轮转无穷。为度有情生死流转,故必须正观诸法空相。正观诸法空相,便是见于如来。故曰我实来此欲见如来,何以故,我乐正观利益众生。以如是等正观如来利益众生。

  【佛告文殊师利。若能如是见于如来。心无所取亦无不取。非积聚非不积聚。】

  佛告文殊师利说,若能如是见于实相而见如来,则心于诸法无所取亦无不取了。一切法皆空,故无所取。而此‘空’亦空,故无不取。

  一切法即空是真谛,空即一切法是俗谛。真谛即俗谛,俗谛即真谛,不二不别。真谛是体,俗谛是用,体为用之体,用为体之用。约‘体用’,则不二二。约‘用体’,则二不二。故若坏俗谛,即坏真谛。所以佛印证善现说‘具寿善现,智慧甚深,不坏假名而说法性。’法性者无所取,不坏假名者无不取。

  十二因缘,缘受生爱,缘爱故取,缘取故受后有。如果没有无明爱烦恼为因缘,则虽行而不受后有。故菩萨摩诃萨,以实智故,于一切法无所取。以权智故,入生死度一切众生。此等菩萨,皆是破无明证法性深达实相的大菩萨。

  所谓积聚是蕴相,亦即因缘和合相。如华严经云法非和合不和合。何以故?于诸法空相当中,无有和合,亦没有不和合。若说和合是增语,若说不和合还是增语。故大般若经云‘一切法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空相)。谓变碍为色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领纳是受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取相是想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造作是行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了别是识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苦恼积聚是蕴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

  修道证灭原无苦恼积聚,然而造集受苦,六道不爽,故曰非积聚非不积聚。众生迷惑,于毕竟空中妄受六道轮回,实可怜悯。永嘉大师说迷时分明有六道,觉后空空无大千。空空无大千,焉有积聚?六道分明,焉得不积聚?以是之故,众生应力求如实觉知,得见如来也。

  【尔时舍利弗语文殊师利言。若能如是如汝所说。见如来者甚为希有。为一切众生故见于如来。而心不取众生之相。化一切众生向于涅槃。而亦不取向涅槃相。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而心不见庄严之相。】

  为一切众生故见于如来者,即是文殊师利所说‘我乐正观利益众生’之意。虽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求见实相,而心不取众生之相。何以故?因为于实相中,无有众生相可得也。一切相入于实相,同是一相,所谓无相。故金刚经说‘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因为众生者只是假名,自性本空而无有实法故。

  涅槃即是无性,以无性故,故能尽虚空遍法界。以横遍竖穷故,所以是常住之法。常住而无性,无性而常住。故大般涅槃经略云,涅槃亦名无生,以无因缘故(因为因缘性空)。亦名无出,以无为故。亦名无作,以无造业故。亦名无相,以离妄故。以涅槃有如此义,所以化一切众生向于涅槃,而不取向于涅槃相。

  大庄严者,是福慧二庄严。菩萨摩诃萨为度一切众生故,上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满足慧庄严;以度众生故,复满足福庄严。故曰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此二种庄严是第一义空,及至满足第一义空,故亦不见有庄严相,知所谓庄严只是假名。故经云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菩萨虽为众生发大庄严,而心不见庄严之相。

  【尔时文殊师利童真菩萨摩诃萨语舍利弗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虽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心。恒不见有众生相。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而众生趣亦不增不减。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过一劫。如此一佛世界。复有无量无边恒河沙诸佛。如是一一佛若一劫若过一劫。昼夜说法心无暂息。各各度于无量恒河沙众生。皆入涅槃。而众生界亦不增不减。乃至十方诸佛世界。亦复如是。一一诸佛说法教化。各度无量恒河沙众生。皆入涅槃。于众生界亦不增不减。何以故。众生定相不可得故。是故众生界不增不减。】

  舍利弗既赞文殊师利已,文殊菩萨印可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虽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心恒不见有众生相。何以不见有众生相呢?因为众生者,只是假名,实无有法名为众生。

  何谓众生?众生者即是众因缘和合而生。然而因缘和合并不能生法。如果因与缘能生法,应是未和合时即能生法。如果因不能生,缘亦不能生,则因缘和合亦不能生法。所以中论说‘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四缘生诸法,更无第五缘。’

  如果四缘和合能生诸法,应该有第五缘乃至余缘生出来。今四缘和合却没有第五缘生出来,是知四缘和合实无有生。故曰‘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生灭是因缘,于法无所有。’

  不增不减经云‘众生者,即是无生。’既然一切法不生,所以佛说一切法空。

  佛法所谓的空,是因缘义。若人不知因缘义,则此人不知真空义。所谓真空义者,即是第一义空。既然众生相皆空,那么于空中焉有增减?若人谓空有增减,岂非戏论?

  所谓‘趣’是因缘相。因缘相幻有非实,犹如镜花水月。既是幻有非实,故曰性空。空非幻外之空,而幻有当下即是真空。法尔如是,名曰法界。众生迷惑执六根,缘六尘,生六识,由十八界虚妄分别法界。于无界中妄见诸界,于无生中妄落生死,以至于成众生界。而此众生界幻有非实,故不增不减。

  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过一劫。释迦牟尼佛住世不过八十年,而住世一劫,则较世尊住世久矣。若过一劫,是言多劫。即是说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多劫。像这样一佛世界中,复有无量无边恒河沙诸佛,亦各住世一劫或多劫。昼夜说法,心不暂息。同时各各皆度无量恒沙众生入于涅槃,而众生界亦不增不减。总之,诸佛建水月道场,行如幻佛事,于毕竟空中,焉有增减?

  乃至十方以下,是更进一层演说不增不减义。不但一佛世界如此,纵令十方诸佛世界亦复如此,于众生界犹是不增不减。为甚么原因呢?因为众生定相不可得故。众生随缘幻现,故无定相可得。假使众生有定相可得,则是常法,既是常法,即无因果。今众生相不定,随其因缘果报而幻现,幻现之法,非是实有,故不增不减。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舍利弗复语文殊师利言。若众生界不增不减。何故菩萨为诸众生。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常行说法。文殊师利言。若诸众生悉空相者。亦无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众生而为说法。何以故。我说法中。无有一法当可得故。】

  这段文是文殊菩萨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者,是菩萨摩诃萨,以不可得为方便而行甚深般若波罗蜜也。

  为何舍利弗发问,而文殊师利却向佛回答呢?此有二意,一、此义甚深,非舍利弗智慧所能知,故不直接作答。二、向佛作答,有请佛印可意。

  菩萨摩诃萨具大智慧,能以无所得为方便善巧而行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若以无所得为方便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成就一切功德而不取一切相。是为菩萨甚深智慧。

  故大般若经云‘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五蕴等差别相转,是为法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蕴界处及诸缘起,若总若别是无常等,是为类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一切法假设名字,是为世俗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他有情心心所法,及修行证灭,是为他心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集应永断,是为集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苦应不生,是为苦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灭应作证,是为灭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道应修习,是为道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贪嗔痴尽,是为尽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有趣复不生,是为无生智。’

  所以菩萨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善巧,圆净一切事功。虽成一切事功,而不著一切相。不著一切相,故曰诸法空相。是诸法空相,即一切法,泯一切相,故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乃至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若无众生云何说有众生及众生界。文殊师利言。众生界相如诸佛界。又问众生界者是有量耶。答曰。众生界量如佛界量。佛又问众生界量有处所不。答曰众生界量不可思议。又问众生界相为有住不。答曰。众生无住犹如空住。佛告文殊师利。如是修般若波罗蜜时。当云何住般若波罗蜜。文殊师利言。以不住法为住般若波罗蜜。】

  佛为利益大众,乃与文殊菩萨反复问答。佛问若无众生,云何说有众生及众生界?文殊答言,众生界相如诸佛界。佛界者,法界也,法界者无界也。以无界故,所以无有一法不入法界。故众生界相如诸佛界。

  众生界相是因缘幻现,幻现非实,仍是无界,故曰如诸佛界。

  此地之‘如’字,不作如同解,而是如如义,如者不二不异也,众生界诸佛界不二不异,是一真法界义。一真法界者,即是不二。故法界不二,诸佛不二,菩提不二,乃至一切法不二,是为一真法界。不二即是如实空,故佛说诸法一相,所谓无相。是知不是于‘二’以外另有不二,而是一切差异法缘生无性,以无性故,于‘二’当体即是不二。所以佛以无分别智,能知一切差别法。

  假使我们把‘如’字作如同讲,既说如同,自然是有二法了。既然得于二法,怎能说‘我说法中无有一法当可得。’呢?

  佛又问众生界有量无量,答曰如佛界量。一真法界,非有量非无量。如实空非有量非无量,以一真法界如实空不可分别故。分别者,乃众生见,妄于无分别中见有分别。如果不生于见,便不见有量亦不见无量了。不见有量不见无量,是诸法毕竟空。而毕竟空中建立一切法,虽建立一切法,而一切法缘生无性皆归毕竟空。所以不得于毕竟空中妄生邪见,分别有量无量。故曰一切法既然不二,是无一切法。如此诸法空相,空相诸法。

  佛又问众生界量有处所不?文殊答言不可思议。在心曰思在口曰议,不可得法言亡虑绝,故不可思议。既然言亡虑绝,何得谓有处所无处所?

  佛又问众生界相为有住不?文殊答众生无住。众生界自性不可得,焉得有住?由此可以例知一切法悉皆无住。上文讲到不可思议,即此不可思议亦不可得,若有‘不思议’,便是住了。如此方名般若波罗蜜多,所以接著文殊师利回答佛说,不住法为住般若波罗蜜。

  【佛复问文殊师利。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罗蜜。文殊师利言。以无住相。即住般若波罗蜜。佛复告文殊师利。如是住般若波罗蜜时。是诸善根。云何增长云何损减。文殊师利言。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罗蜜。于诸善根无增无减。于一切法亦无增无减。是般若波罗蜜性相亦无增无减。世尊。如是修般若波罗蜜。则不舍凡夫法。亦不取贤圣法。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见有法可取可舍。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涅槃可乐生死可厌。何以故。不见生死况复厌离。不见涅槃何况乐著。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不见垢恼可舍。亦不见功德可取。于一切法心无增减。何以故。不见法界有增减故。】

  佛复问文殊菩萨,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罗蜜?因为文殊菩萨曾说‘我说法中,无有一法当可得。’既然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法焉有住与不住?若谓不住于法,是说明有法可以不住了,如此说来,岂非前后矛盾。所以文殊师利答言,以无住相即住般若波罗蜜。所谓不住法者,是言不住于法相。法相是虚妄的,不住虚妄的法相,即是住般若波罗蜜。

  佛又问文殊师利,若不住于相,则善根云何有增有减?一般说来,善根有三,即不贪不嗔不痴。行人修道,即是损贪欲而取不贪,损嗔恚而取不嗔,损愚痴而取不痴。故若修三种善根,即有善根相及增减相。若不住相,则善根怎会有增减呢?

  经云清净心,为众德本,换句话说清净心即是善根之本。何谓清净心?离一切相即清净心。所谓一切相者,总说不出四种,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若离四相,则一切相皆离。清净心即名般若心,故般若心即一切善根之本。此即众生本觉地,于本觉中本来清净,既无相亦无增减。贪嗔痴是众生不觉位,假修习力而达不贪不嗔不痴,是众生始觉位。所以于不觉与始觉时,可言有善根增减,然而本觉,则是廓然大净,无相无增减了。所以文殊菩萨言,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罗蜜(即不住一切相),于诸善根无增无减,于一切法亦无增无减,乃至于此般若波罗蜜亦无增无减。

  无增则无取,无减则无舍,故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不舍凡夫法,亦不取贤圣法。因为凡夫法贤圣法皆是假名相,无一法可得故。既无一法可得,故不见有法可取可舍。

  因为这种道理,所以亦不乐涅槃不厌生死。为甚么呢?因为不见有生死,何况厌离?不见有涅槃,何况乐著!乃至亦不见垢恼可舍,亦不见功德可取。于一切法心无增减。

  何以故?不见法界有增减故。因为法界者一界,一界者无界。既然无界,何有增减?故曰不见法界有增减。

  世人多是执著增减见,常听人说,现在作战死这么多人,鬼界一定多得住不下了。其实一切法只是假名幻有,其性本空,本无生灭垢净增减,所以经云一切法空本不生。若人执有增减,便是于无生中妄落生死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世尊。若能如是是名修般若波罗蜜。世尊。不见诸法有生有灭。是修般若波罗蜜。世尊。不见诸法有增有减。是修般若波罗蜜。世尊。心无悕取不见法相有可求者。是修般若波罗蜜。世尊。不见好丑不生高下不作取舍。何以故。法无好丑。离诸相故。法无高下。等法性故。法无取舍住实际故。是修般若波罗蜜。】

  世尊,若能如是,是名修般若波罗蜜。此是总括以下所说,自不见诸法有生有灭,直至住实际故,皆是名修般若波罗蜜。

  何故说是‘名’修般若波罗蜜多呢?原来所谓般若波罗蜜亦是假名,实无有法名般若波罗蜜,修般若波罗蜜之‘修’,亦是假名。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遣一切法,亦遣此修,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以一切法空,故无有生灭增减。大般若经云,‘一切法空,说为法界,即此法界,说为菩提,法界菩提,俱离性相,由斯故,说一切法空。’既然一切法空,空中焉有生灭增减?

  心无悕取,心有悕取便是有所得心。既然无有一法可得,故心无悕取。

  不住一切相,即住般若波罗蜜,故不见法相有可求者。这样便是修般若波罗蜜。所以修般若波罗蜜须是看破放下,看破一切法如实空不可得,放下一切法不生悕取贪求,当下便是般若波罗蜜了。

  不见好丑,因为一切法皆离相故。诸法因缘生,故我们所见者是因缘相,而非法相,因为因缘和合而法未生故。而此因缘复是因缘相,故知一切因缘当下即是空相。既是空相,焉有好丑可辨?

  不生高下,因为等法性故。一切法不生不灭,故其性平等。一切法不二不异,故其性平等。一切法自性寂灭,故其性平等。一切法空,故其性平等。既然其性平等,焉有高下?见有高下者,是众生之见,岂是法性也。

  不作取舍,因为住实际故。实际者,亦名真际、本际、无际、真如、法界、毕竟空等等。故实际者离我人,绝能所,是故无有取舍。

  【佛告文殊师利。是诸佛法得不胜乎。文殊师利言。我不见诸法有胜如相。如来自觉一切法空。是可证知。佛告文殊师利。如是如是。如来正觉自证空法。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是空法中。当有胜如而可得耶。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如汝所说是真法乎。佛复谓文殊师利言。阿耨多罗是名佛法不。文殊师利言。如佛所说。阿耨多罗是名佛法。何以故。无法可得名阿耨多罗。文殊师利言。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不名法器。非化凡夫法。亦非佛法非增长法。是修般若波罗蜜。复次世尊。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有法可分别思惟。】

  佛对文殊师利说,如此说来,是诸佛法岂非很殊胜吗?佛如此说,是欲使文殊菩萨更说般若深义。

  文殊答言,我不见诸法有胜如相。胜如之如字,是语助词。即是说我不见诸法有殊胜相。如来自觉一切法空是可证知。一切法唯心所造,唯心所现,唯是一心。所以如来应等正觉,非依他语,而是自觉。相反地如有微尘许法从心外来,便是魔说。

  所以如来证无上菩提不从外来,而一切众生所得净智,亦不从外来。甚至一切染法亦不从外来。为甚么呢?因为心外无法故,一切法唯心所造唯心所现唯是一心故。众生迷惑,自心还取自心所现之相。相由心现已是虚妄,而自心还取,是妄上加妄。且由此复生烦恼,岂非颠倒?

  所以觉迷唯心,不关他物。若人向心外求觉,心外除迷,皆如愚人捕风捉影。故众生迷是自迷,诸佛觉是自觉。所以学佛人求无上佛法,如果不细究自心,只知向文字上求,境缘上求,实犹痴人捉影,只益自迷,无助正觉。

  今此般若如实空义,即我真心。我此真心具有二用,曰不变,曰随缘。我心不变,历长劫而寂然,故曰竖穷三际。我心随缘,周法界而历然,故曰横遍十方。今我顺此心不变之性而称念弥陀名号,是上体无量寿也。今我顺此心随缘之性而称念弥陀名号,是上体无量光也。既曰光寿无量,体即横遍竖穷,十方诸佛,无非无量光无量寿。故我此真心即法界圆因,无量光寿即法界满果。南无法界藏身阿弥陀佛。

  故一切法空义,唯佛自觉圣智究竟。所以文殊菩萨言,我于一切法,不见一切相,这种法空义,佛自觉圣智可以证知。

  修行人切忌心外求法,只作文字功夫,逐文索句。应至诚痛切低下头来向自己心性上下功夫。须知凡夫堕入六道轮回,二乘取证有余涅槃,皆由不识自心之过也。

  佛立即印可曰,如是如是,如来正觉,自证空法。

  于是文殊师利问曰,既然一切法空,那么空法中当有胜如可得吗?佛既已印可,故赞叹文殊师利说,善哉,如汝所说,是真法啊!

  接著佛又问文殊菩萨说,阿耨多罗是名佛法不?阿耨多罗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略称,翻译为无上正等正觉。‘阿’译作无,‘耨多罗’译作上,‘三’译作正,‘藐’译等,‘菩提’译作觉。

  所谓无上,千万莫作‘最高’会,若作最高会便是有所得。须知无上便是不可得义,便是第一义空义。既是不可得第一义空,所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名无相。是以佛问文殊曰,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否亦是‘名字’佛法呢?文殊师利答言,如佛所印可一切法空,所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是假名的佛法。

  因为甚么呢?因为无法可得,‘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世尊于然灯佛以前,曾值遇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并皆承事供养无空过者,但是未蒙佛授记得证无上菩提。何故未蒙佛授记?因为彼时是以有所得心供养故。佛供养然灯佛,即蒙佛授记,当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因为佛以无所得心供养故。因为不得于法,即得无上菩提,故蒙然灯佛授记。

  文殊师利言,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不名法器。如果照这样以不可得心修般若波罗蜜,便不能名为法器。如果名之为法器,便是有所得心。

  既然一切法不可得,所以亦没有化凡夫法,亦没有无上佛法,亦没有增长法。既然没有这一切法,当然亦没有所谓法器了。所以实无有法名为阿罗汉,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实无有法名为佛。

  大家千万莫闻一切法不可得即作断灭会。应知一切法不可得者,是毕竟净义。如此便是心净即法净,法净即心净矣。

  复次世尊下,是文殊说明以不可得为方便修般若波罗蜜时,便不见有法可分别思惟了。所以大般若经说,若以不可得为方便修般若波罗蜜时,即离言语相文字相心缘相。若众生起分别思惟,只是分别思惟假名相而已。

  【佛告文殊师利。汝于佛法不思惟耶。文殊师利言。不也世尊。如我思惟。不见佛法。亦不可分别是凡夫法是声闻法是辟支佛法。如是名为无上佛法。】

  佛每每教诸众生,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何得于佛法不思惟,如果不思惟便是愚痴法。不过须是善思惟,莫作不善思惟。云何谓善思惟?云何谓不善思惟?善思惟者,以无所得为方便。以无所得为方便故,所以思惟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如是名为善思惟。如果以有所得心,于诸法起分别想,便是不善思惟了。为甚么呢?因为以有所得心起分别想,则有贪有恚有痴。以有贪恚痴故,便造十种恶业。以恶业因缘,便堕三涂受苦。所以以有所得心,于法起分别想便是不善思惟。

  佛问文殊菩萨,汝于佛法不思惟耶?文殊师利马上答不也世尊。如果于佛法不思惟,岂非落入愚痴法吗?不过文殊师利说,我思惟却是不见佛法,亦不分别这是凡夫法,这是声闻法,这是辟支佛法。这样不得一切法,于法不起分别想,是为无上佛法。因为无上佛法,即是不可得义。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凡夫相。不见佛法相。不见诸法有决定相。是为修般若波罗蜜。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欲界不见色界不见无色界不见寂灭界。何以故。不见有法是尽灭相。是修般若波罗蜜。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作恩者不见报恩者。思惟二相心无分别。是修般若波罗蜜。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大宝积经于此处有不见般若波罗蜜。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等十六字)不见是佛法可取。不见是凡夫可舍。是修般若波罗蜜。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凡夫法可灭。亦不见佛法而心证知。是修般若波罗蜜。】

  前言不见于法不分别于法,今言不见诸法有决定相。因为一切法不二故,所以不见于法不分别于法,是修般若波罗蜜。因为一切相如幻故,所以不见于法不分别于法,是修般若波罗蜜。因为一切相如幻故,所以不见于相是修般若波罗蜜。

  若一切法究竟,即无一切法分别相。因为一切法究竟,即尽诸幻。而一切诸相皆是如幻,故法若究竟,便无分别相。一切法相随缘幻有,皆无决定相可得。凡夫法若究竟,则无凡夫相。故大般若经云,若色法究竟,则无色相,若受想行识法究竟,则无受想行识相。佛法亦复如是,因为佛法究竟即是无相法。修此无相法,即是修般若波罗蜜。

  欲界色界无色界称为三界,此三界皆依凡夫妄心所现,故曰三界如空华。既如空华相,故智者不见欲界,不见色界,不见无色界。

  不见寂灭界,寂灭界即是涅槃界。涅槃界是对三界而立,今三界如幻,故涅槃界亦非有。何以故?因为法不二故,一法界故,毕竟空故,不可得故。所以说不见有法是尽灭相。

  小乘人于三界外别求涅槃相,大乘人知三界如空华不可得即是涅槃界。故曰生死即涅槃,因为生死性空,性空即是涅槃。

  不见作恩报恩者,作恩与报恩者皆是我人相。菩萨修般若波罗蜜,离我人众寿相,心无分别想,故不见作恩者与报恩者,因为思惟二相(我人)心无分别故。诸法不可得故无分别,诸法毕竟空故无分别,诸法如幻故无分别,诸法不二故无分别,诸法无决定相故无分别。

  不见佛法可取,不见凡夫法可舍。佛法曰菩提,凡夫法曰烦恼。二乘人修行,是断烦恼证菩提,故有取有舍。菩萨摩诃萨知烦恼性空即是菩提,所以说烦恼即菩提。所谓烦恼即菩提者,不是说虚妄的烦恼即是菩提。要是那么讲,我们这烦恼的众生,现在就是佛了。这种说法,是执性废修,无有是处。须知烦恼究竟,即无烦恼相,妄相既离故曰菩提。而菩提究竟,亦无有相。故曰不见凡夫法可舍,不见佛法可取,是修般若波罗蜜。

  不见凡夫法可灭,亦不见佛法而心证知。法本不有,故无有灭。佛法空寂,而心如幻,焉有如幻心能证空寂法哉?故经云,无上菩提,非是身证,亦非心证。因为身如木石,心如幻故。如是是修般若波罗蜜。

  【佛告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善说甚深般若波罗蜜相。是诸菩萨摩诃萨所学法印。乃至声闻缘觉学无学人亦当不离是印而修道果。】

  佛赞文殊言,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善说甚深般若波罗蜜相。

  何谓甚深般若波罗蜜相?据大般若经云‘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用空为相,无著为相,无相为相,寂静为相,远离为相。’远离者,远离生灭垢净增减相也。

  所以若论甚深般若波罗蜜相,即诸法真如(即诸法究竟)。法界、法性、不虚性(能持诸法,故曰不虚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等,皆是甚深般若波罗蜜相。

  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妙法,能随顺一切法,都无有碍。故甚深般若波罗蜜以无碍为相。

  此甚深般若波罗蜜,是三世诸佛母。甚深般若波罗蜜,能示现世间诸法实相。

  是诸菩萨所学法印,菩萨所学法印者,即实相一法印也。

  何故说乃至声闻缘觉学无学人,亦当不离是印而修道果呢?因为小乘三法印或是四法印,皆是实相一印的分别说。所以总说是实相一印,别说则曰三法印。如果实相一印外另有三法印,便成二法,非是佛法矣。所以声闻缘觉学无学人,亦当不离是印而修道果。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莫道声闻缘觉学无学人不离实相,即一切众生亦悉不离实相。不过凡夫为无明所覆,不能得见而已。因为凡夫虽具实相而不见,故在凡夫仅名曰佛性。

  声闻依教,缘觉因理。然而教以理而立,理以教而明,故正确地说,应该是声闻依于理教,缘觉因乎教理。理教者出于佛之言教,闻言教而证道果,故名声闻,此论通乎小乘大乘,不过此处所指之声闻是专约小乘讲,此人久修四谛法,今闻佛说四谛而证道,故名声闻。教理者有佛无佛此理常存,有一辈人久修十二因缘,后遇佛世闻十二因缘的道理证果者,名为缘觉。于无佛世理固犹存,悟而证道者,名曰独觉。

  学无学人亦有大乘小乘之不同。缘真之心,更有增进名学人。缘真之心已满,不复进求名为无学。如约大乘判,复有二种,一、约果上判,二、约因上判。约果上判,佛为无学,登地以上的菩萨称为学人。如果约因上判,八地以上的菩萨入无功用道,名为无学,七地以还是功用道,称为学人。

  依本经所说,学无学人是指小乘而言。若依小乘说,三果是学人,四果是无学人。

  【佛告文殊师利。若人得闻是法。不惊不畏者。不从千佛所种诸善根。乃至百千万亿佛所久殖德本。乃能于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

  此文为佛称赞闻法不惊之功德。所种诸善根,善根有三,即不贪不嗔不痴。久殖德本,清净心是众德之本。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今更说般若波罗蜜义。佛言。便说。世尊。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法是应住是不应住。亦不见境界可取舍相。何以故。如诸如来不见一切法境界相故。乃至不见诸佛境界。况取声闻缘觉凡夫境界。不取思议相亦不取不思议相。不见诸法有若干相。自证空法不可思议。如是菩萨摩诃萨。皆已供养无量百千万亿诸佛。种诸善根。乃能于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缚不见解。而于凡夫乃至三乘不见差别相。是修般若波罗蜜。】

  文殊菩萨欲更说般若义,先请于佛,佛听许曰,便说。因为佛未听许,未敢便说也。

  菩萨摩诃萨,应以无住为方便安住般若波罗蜜。如果见法是应住,固然是有住了。见法是不应住,依然还是有住。一切法相不可得,所住能住亦不可得,故曰不见法是应住是不应住,为修般若波罗蜜。

  亦不见境界可取舍相,因为一切境界,唯是心现。故唯识云,唯识无境。一切似境,皆是识现,所以不见境界可取舍相。

  如诸如来不见一切境界相。既然无一切境界相,故诸佛自性清净第一义心离诸相。佛以离相心说离相法,故一切法即是心。而心亦离相,离相即是无相,无相亦离。到无所离处,即是诸佛自性清净第一义心。此第一义心,建立一切法,泯绝一切相。一切法境界相皆不可得,乃是自心所现。故诸如来不见一切法境界相。

  既泯绝一切相,所以乃至不见诸佛境界。诸佛境界都不见,更何况声闻缘觉凡夫境界。此是应乎上文‘乃至声闻缘觉学无学人,亦当不离是印而修道果。’文殊师利更泯声闻缘觉学无学人境界相,复泯道果境界相。

  不取思议相下,是说明此实相空法之印,不因相得,不依他语,而是无师自证者。如果此实相空法由外在的境界相证得,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由虚妄而证得者,怎会是自觉圣智?所以此实相空法不可思议。

  如是菩萨摩诃萨下,称赞这种菩萨的善根深厚。像这样的菩萨,皆已供养无量百千万亿诸佛种诸善根,方能于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

  不见缚不见解。缚解由心,非关余物。缚是心妄,解是心真。一心本来清净,无真亦无妄,故不见缚亦不见解。须知有解有缚,皆是法缚。既然解与缚的差别相俱空,当然亦无凡夫离缚得二乘解脱,二乘离缚得大乘解脱了。甚至无凡夫三乘的差别相可得。正如法华经云,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所以得旨者便是触目皆道,无有微尘许法而非实相,又何需实相法印呢?若谓有实相法印,岂非以实相印实相吗?若人不能得旨,不见实相固是妄,纵见实相亦是错。所以龙树菩萨有偈云‘若人知般若,是则得解脱,若不知般若,是亦得解脱。若人知般若,是则被法缚,若不知般若,是亦被法缚。’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