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学佛的目标-恢复我们的智能德相 

学佛的目标-恢复我们的智能德相 

佛陀教我们修行,什么叫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我们的行为有了错误,把它修正过来,这叫修行。譬如刚才讲的,一般人统统都有这三种不同的烦恼,每一种无量无边,数不清这些烦恼习气,你能把烦恼习气统统放下,恢复清净心。你看我们的经题,那就是修行的标准,第一个是得清净心,再提升得平等心,再提升得大觉心,就是正觉。正觉就称为佛陀,无分别是菩萨,无执着就是阿罗汉,人人可以证得。《华严经》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本来就跟佛陀一样的,有这么大的能量,「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佛一句话说破了。如果我们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我们的智慧、德能、相好就跟佛一样,没两样,他成佛,我们也成佛了。从理上讲,凡夫成佛是一念之间,一念觉你就成佛,一念迷你就变成凡夫,这个道理大乘教讲得很清楚,我们不能不知道。要承认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我们也有,各个人都有,没有一个人不是,所以学佛要肯定这个理念。学佛的目标,恢复我们的智能德相。我们中国老祖宗教学跟佛没有两样,老祖宗教导我们,教学的理念就是要肯定人性本善。《三字经》头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要肯定这一句,人性本来都是善的,就跟佛讲的,它那个善的意思就是佛家讲的佛,你本来是佛,这是完善到极处,你统统都是,所以肯定这个。

我学佛,第一次跟出家人见面,章嘉大师,第一次跟出家人见面,我向他老人家请教,他告诉我的,「看破放下」,这是契入佛境界的秘诀。头一天就告诉我。当时年轻,没有接触过佛法,听了这句话似懂非懂。二、三十年之后,这句话才真的懂得,真搞清楚,他没有欺骗我。凡夫学佛,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看破放下,看破帮助你放下,放下帮助你再看破,就这两个法子相辅相成,你能达到究竟圆满。这个法门也不例外,也是看破放下,「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看就简单的八个字,发菩提心是看破,菩提是智慧,对这个世间不再留恋,不再执着;一心念佛就是放下,放下万缘,一心专念。念多久才能往生?《弥陀经》上告诉我们,最少的一日,若一日,这成就了;最多的,若七日。这个七给诸位说,不是数目字,我们现在都把它当作七天,打个佛七,七天,实际上它不是数目字。一二三四五六是数目字,第七不是数目字,第七是活的,圆满。这七是说什么意思?说四方、上下、当中,这是个圆满的意思。那就是时间长短在你自己决定,不在别人,什么时候真放下,什么时候就成功。念佛对这个世间还有牵挂,还有情执,那你就去不了。你把这个东西放下那一天,那就叫第七天,第七天是这个意思,彻底放下就叫七。

【知唯妄念无实境界,勿令休废,是名修习唯心识观。】

这是把“唯心识观”的纲领,给我们说出来了。“唯心识观”的基本理论、根本的理论,就是“一切法唯心想生”。我们把这个话再说白一点,大家听了更容易懂,“一切法从心想生”,就更好懂了。实在讲,“从”没有“唯”字好,唯字人家不好懂,唯是唯独,唯独从心想生。一切法是什么?“知唯妄念无实境界”。念头刹那生灭,能生的是刹那生灭,所生的境界相怎么不是刹那生灭?这个道理不难懂,所有一切境界相,十法界依正庄严,都不是真实的境界,都是属于刹那生灭的境界。我们再要问,一真法界是什么境界?一真法界也是刹那生灭的境界。为什么叫它做一真?我们也刹那生灭,它也刹那生灭,为什么它叫一真,我们叫虚妄境界?它那个地方只有刹那生灭,它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所以说一真;我们这个地方有分别、有执着,所以叫虚妄。有分别、有执着,它刹那刹那不但生灭,它刹那刹那起变化。

你们诸位想想看,以自己本身做例子,自己情绪有变化,念头有变化,一个念头想东,一个念头想西,这是什么?这是分别执着。西方极乐世界那个地方众生,他只是有妄想所现的,他没有这个变化。我们因为有分别、有执着,所以在变化当中,非常明显的看到生老病死的变化,生住异灭的变化。我们在植物上看,在虚空法界上看,有成住坏空的变化,这变化从哪里来?从分别执着来的。西方极乐世界那一边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所以生老病死没有,看不到;成住坏空看不到,没有。生老病死、成住坏空是从分别执着里面生的,分别执着也是妄想、也是念头,你的分别心,你的执着心。离开分别执着就没有变化了,所以称之为一真法界。诸位要晓得,一真法界里头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要用佛家的术语来讲,有无明,没有尘沙烦恼,没有见思烦恼。十法界里面有尘沙烦恼,有见思烦恼。六道有见思、有尘沙、有无明,三种烦恼都有;四圣法界没有见思烦恼,有尘沙烦恼,有无明烦恼;一真法界里面没有见思、没有尘沙,只有无明。我们把这些东西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后才晓得,无量劫来我们受的是什么害?受的是分别执着的害。现在还要分别执着,这怎么得了!你几时才能出得了头?

  「今此经所说,大异于彼说」,《无量寿经》上所讲的跟大小乘都不一样,「一切人天皆以佛愿为所依」,不是依四禅八定,也不是依大乘所修种种禅定,不是的,完全是依阿弥陀佛的愿力,四十八愿。所以,净宗祖师大德常常说「四十八愿度众生」,阿弥陀佛这四十八愿不可思议。一切人天皆以佛愿为所依,这一切人天是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它没有六道,它只有人天两道,这人天两道里面有三辈九品,下下品往生也不例外。「故云,阿弥陀如来本愿力为增上缘」,这就是念佛三昧之所依。念佛人得三昧,三昧是禅定,也就是我们这部经经题上讲的清净,清净心现前;清净心现前,六种通都有了。我们六种通没有发现出来,那你自己一定要知道,你还没有到这个标准,你的心不清净。心为什么没有清净?你见思烦恼没放下,道理在此地。

念佛确实不需要真正把见思烦恼放下,因为见思烦恼放下跟一般修行功夫没有两样,净宗所谓带业往生是带着烦恼你得念佛三昧。可是有个条件要记住,大家都疏忽了,你要有能力把烦恼伏住。所以他讲伏烦恼,不是断烦恼,伏烦恼是念佛功夫得力。所以念佛怎么个念法一定要知道。宗门说的这句话跟净宗没有两样,叫「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起,不管你这个念是善念、是恶念,不要管,念头一起就错了。你看善恶不是二边吗?不管它是善是恶,念头才起,第二念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就把它换过来,这叫会念佛。不会念佛的人,一面念佛一面还起妄念,那叫不会念佛。这就说明什么?你压不住。你的佛号能把烦恼压住,这叫功夫成片,这叫得清净心。为什么?心里起心动念全是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确实没有一个杂念,这叫功夫成片,这叫念佛三昧,这个境界里就有小通发现。这个功夫愈得力,我不念佛的时候妄念也不起来,念头不是没有,有,还是你这个功力把它压住。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