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

【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





心力跟佛力是不可以分开的!

                      净界法师

    这次学人要跟大家讨论:净土宗的修学理论和方法,课程的主题是《净心与净土》,这个主题特色在哪里?它的宗旨是什么?在上课之前先跟大家作一个说明。

    回顾中国两千年的佛教历史,我们会发觉中国佛教在这两千年当中,出现了很多祖师大德;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大乘思想得以在中国发扬光大,这当中的一个主要理由是什么呢?就是宗派的建立。

    祖师们把整个大乘的经典,根据它的内容性质,分成了大乘八个宗派,让一个初学者,能够很快进入佛法内涵,减少很多摸索的时间,因为佛法实在包含太广,不像ji 督教只有一本圣经;佛教大藏经就有一百多册,用一辈子的时间,也学不懂,学不完。

    祖师们为了方便众生入门,就把它分成了大乘八宗,让每个人依照自己的根性,选择相应的法门,这样修行才容易上路。

    但是宗派的建立,虽然给中国佛教带来很大的力量,却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尤其到了明朝末年,宗派之间成为一种门户之见。


    也就是说,宗派建立之后,因为门户之见的影响,彼此之间不能够互相学习、互相融通。

    正如蕅益大师说的:分河饮水,同一条河水,虽然水的性质是一样,但是饮东边水的人,跟饮西边水的人,各立门庭,彼此不相往来。

    因为这种情况,形成整个佛教思想的对立。有鉴于此,所以永明延寿大师(净土宗第六祖),提出了禅净双修的思考。

    禅观的主轴是强调心灵的力量,透过止观把心力开展出来;净土宗是偏重佛力,我们能够往生西方净土,是来自阿弥陀佛本愿的摄受。

    而在永明大师之前,心力跟佛力是不相为用的,强调心力就不强调佛力,强调佛力就忽略了心灵的力量,这是很遗憾的事情。

    永明大师认为:心力跟佛力是不可以分开的!

    我们要知道阿弥陀佛不可能主动救拔我们,必须要用心的力量去感应,好比你今天用录音机放佛号,这个录音机放一辈子的佛号,也不可能有灭恶生善、离苦得乐的功能。为什么?因为录音机没有心灵的力量、没有明了性。

    佛号一定要经过心的推动,才能够产生灭恶生善的效果,所以我们不能忽略心灵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一百多人打佛七,同样一句佛号进入不同人的心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为心力不同!

    其实,永明延寿大师所提出的禅净双修,它的具体方法,并没有清楚说出来。

    到了明末的蕅益大师,他的代表著作《阿弥陀经要解》,才把禅净双修的思考,很明确、很清楚的说明白。

    在《阿弥陀经要解》当中,蕅益大师提出了三力不可思议。

    蕅益大师告诉我们:当我们的心跟佛号接触-- --能念的心跟佛号一接触,即能产生三种力量:第一个、心力不可思议,第二个、法力不可思议,第三个、佛力不可思识,这三种力量同时现前。

    在《阿弥陀经要解》当中,蕅益大师主要是强调心力不可思议;他认为没有心力,就不可能有法力,也就不可能有佛力。


   《阿弥陀经要解》中的心力是指什么呢?就是自性功德力,也就是我们真如本性的力量。

    为什么我们真如力量,没有办法完全发挥出来?因为我们一直被妄想所误导,不断的被过去错误的想像所干扰。

    所以你应该知道怎样去开显真如的力量,才能把心灵的潜能发挥出来。
其次,法力是指名号功德。虽然说我们有心力,但是没有阿弥陀佛的摄受,我们的修行是入道多辛苦;由于心力去启动法力,才感应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力。

    因此,念佛有三种力量:自性功德力、名号功德力,跟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力,是以这三力来成就净土的功德。

    如果你能够明白这三种力量,那么《阿弥陀经要解》的整个修行理念,你大概就清楚了,它的中心思想就是以心力为根源。以心力来带动法力,以法力来感应佛力!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1-9-3 01:55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没有平时的正念,绝无临终的正念!
                      净界法师

    我想没有一个人,临终时是颠倒而能往生的。

    不管你平常念佛念得多好,临命终时,只要你的心力不现前,还活在心中的颠倒想,就不可能往生,因为净土宗强调临终必定要正念分明。

    净土宗不管你过去做过什么,它要求你临终时要保持正念;如果临终的时候心力不现前,法力就不现前,佛力便不现前。

    当然蕅益大师也强调:临终的正念从什么地方来?

    是要靠平常的正念而来,所以才说:没有平时的正念,绝无临终的正念!

    因此,我们现在念佛,除了把佛号念得清楚之外,如何保持心中的正念,遇到所缘境-- --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这一点很重要!

    当你生起颠倒的时候,就算佛号进入你的心中,也很难产生强大的力量,所有的佛号,一定是在正念分明的情况下,进而产生感应的力量。

    我再说明一次:没有一个人是在颠倒中往生,不可能,这样阿弥陀佛根本没有办法救你。

    所以:净土宗的感应道交是怎样呢?是我们自己准备好了(确实具足信、愿、行),才能与阿弥陀佛相应。

    好比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太阳根本照不进来,应当先求自己走出来,才能享受到阿弥陀佛的光明,所以要先走出心中的妄想,佛陀才能救拔我们。

    我们今天修学净土,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佛陀有再大的加持力,都是应机而示现;你有一分的准备,祂给你一分的功德;你有三分的准备,祂给你三分的功德;你有十分的准备,祂就给你十分的功德。

    所以能感的是心,所应的是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也就是说我们的信、愿、行是能感之机,阿弥陀佛的加持是能应,二者有互相呼应的关系。

    菩萨的心,本是清凉的,为什么呢?因为祂向内安住于毕竟空,所以外境怎么变动,祂心中不动;但是菩萨的他受用,如何救拔我们呢?

    偈云: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

    所以古德云:则知众生净念,弥陀定放光明;心水不净,菩萨圆通月境亦不现矣…

    我们要知道:佛教的他力加被,是有条件的;是你心垢净,才能感召菩萨影现中。

    当你在起颠倒的时候,阿弥陀佛不可能跑到你的心中,把你从颠倒妄想中救脱出来;是要你走出颠倒妄想中,才能与阿弥陀佛相应。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真正要把握的是你的未来!
                          净界法师

    上一堂课我们讲到佛教的生命观,是从因缘建立的--诸法因缘生。

    佛法把因缘分成三部份来观察,就是:过去的因缘、现在的因缘,跟未来的因缘。

    对于过去跟现在的因缘,我们叫作承受果报,佛教徒对于承受果报,要看破、放下,修行不是把心思放在这一部份。

    下根人才活在过去,过去无法改变啊,你能回到过去,去改变你自己吗?

    真正要把握的是你的未来。

    你说我很痛苦,我怨天尤人,业力就能改变吗?不可能。所以打妄想也没有用,不如好好持咒念佛,创造一些善业力更好。

    过去的业力,你作不了主;未来,你可以作主。

    有很多人错用心,花太多时间想要去改变过去,生命就这样浪费掉,忘了自己应该设法去创造未来,却把心思放在一个无法改变的地方。

    其实,你不要费心,该来就来,该走就走,对于过去只有一句话概括承受,认命;今生该做什么,你还做什么,因为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你必须明白这一点。

    也许你会说:佛教徒这样不是很消极吗?遇到什么事都认命。

    你只说对了一半;佛教徒对于过去很消极,但是对于创造未来就积极了,我们如此不懈积功累德、忏悔业障…就是着眼在未来!

    一个人的心,老是想着过去,这样不吉祥,不能进步;你要经常想到来生、想到未来就有希望了,因为修学净土就是为了未来。

    你看净土宗的最高指导原则是什么?

    我今暂作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

    他把今生当作过客;我们现在把它当真,等到临终时就放不下。

    所以净土宗的人,时时刻刻想到净土,把今生当做通往极乐净土的跳板,我今暂作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这才是我们今生最重要的使命。

    总之,对于因缘观-- --过去的思想创造今生的你,这部份就不要费心了;但是转化生命就要注意了,当你在受用今生的果报时,你用什么样的思想来面对,这就很重要,会影响到你的未来。

    所以你应该怎样利用你今生的生命,去创造你未来的生命--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生命的转化,转化的关键在哪里呢?
                        净界法师

    生命的转化,转化的关键在哪里呢?

    凡圣之别,圣人之所以成圣,凡夫之所以变成凡夫,关键就在流转门跟还灭门。

    丙二、转化生命

    什么叫流转门?

    他的内心世界是:触、作意、受、想、思。

    触就是接触,心跟外境接触时,产生作意,然后产生一种感受,可能是快乐的感受,然后在感受的情境当中,打了很多的妄想,之后产生思,就开始去造作了。

    也就是说:凡夫的心念,是由你所接触的环境来决定,回到家里就开始放逸,去佛堂就很用功,所以你的心永远做不了主,你的心是外境决定的。

    接触三宝的因缘,你的善根就现前,遇到染污的环境,你就放逸,完全依你所接触的环境来决定。

    圣人就不是这样,他是先作意,作意就是智慧的观照。

    不管遇到什么环境,能自我要求;修行人的特点是懂得回光返照,不向外攀缘。

    诸位要知道:你一旦向外攀缘,就跟过去的业力结合,外境是怎么产生的?那是过去的业力所显现的。你去攀缘外境,那你一定活在阿赖耶识。你活在外境,你就生起很多的感受、生起很多的妄想,然后又继续造业…构成一种恶性循环,起惑(烦恼)→造业,造业之后得果报;得果报之后又起另外一个烦恼,就是一种轮回性。

    为什么我们一生又一生…流转到现在还是这个状况呢?就是我们活在一种等流性、轮回性,前生打什么妄想,今生还打什么妄想,怎么可能改变呢?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你的生命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你自己想要改变,没有其他情况。

    佛陀不能改变你,佛陀只能说法让你了解道理,让你自己去改变。

    佛法的整个中心思想在自觉,你要不觉悟,谁也救不了你!

    我们看佛陀有无量的功德,佛者觉也,为什么以觉悟作根本呢?

    因为所有佛菩萨的功德,都是因为觉悟才去布施,因为觉悟才去持戒,因为觉悟才修忍辱…

    所以整个波罗蜜的行动力,来自于觉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我们为什么要受戒,诸位知道吗?
                         净界法师

    我们看佛陀有无量的功德,佛者觉也,为什么以觉悟作根本呢?

    因为所有佛菩萨的功德,都是因为觉悟才去布施,因为觉悟才去持戒,因为觉悟才修忍辱…

    所以整个波罗蜜的行动力,来自于觉悟。

    同样的道理,我们为什么要受戒,诸位知道吗?

    就是启动这个作意产生观照。

    你说:诶,我不受戒,我照样能够做善事。

    我相信如果你不受戒,在某一个条件之下,你也会起好念、作善事,但是你不可能在所有的环境中,都做好事,不可能。

    受戒是什么意思?

    就是:不管遇到什么情境,我一定要断恶、修善、度众生。

    没有受戒是想要断恶、修善、度众生,想要是说你作不了主,是外境决定的;你不要刺激我,你刺激我,我会骂你。

    受戒的人是自我要求,你对我怎么样,那是你的事,我对我自己负责,他知道回光返照,不让恶事相续下去。

    所以受戒的人,他的特点是:面对每一件事情,能够回光返照--忆念他的戒体,就是不忘初心。

    所以受戒是把你想要断恶修善,提升到一定要断恶修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我们怎么把善根启发起来呢?(一)
                       净界法师

    其实,净土宗也是这样,你不能活在我想要往生,那表示你不会往生,因为你是有条件的-- --
临终的时候,环境要很好、有人来帮忙助念、外境没人来刺激…很多修学净土的人,平日就很少培养心力,使令我们整个功德,完全由外境来决定,自己做不了主。

    《楞严经》上说:一个没有经过心灵训练的人,永远是活得很被动,因为你活在触,接触什么环境,就起什么想法,那就是佛陀说的:譬如空中的羽毛,可上可下。

    所以我们现在要训练自己,遇到事情,要记得回光返照--自觉、自省、自调,唯有经过观照力,才能够把善根启动起来。

    其实,我们的善根已经足够用了,多生多劫,我们听闻了很多佛法、参加很多共修,平常也做了很多定课…那些善根跑去哪呢?

    诸位知道吗?

    佛陀告诉我们这叫金刚种子,善根是不会退失的,即便你造了什么恶业,都不会退失。

    我们无量劫来造了那么多的善恶业,哪里去了?

    潜伏在阿赖耶识中,唯识学以种子为喻。

    也就是说:你必须把你心中的善根唤醒。

    我们现在很少去唤醒自己的善根,碰到事情就直接反应,照你平常的习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纵使栽培了善根,对你一点也没有作用。

    我们现在要学习,遇到事情反应慢一点;《楞严经》说:不迷、不取、不动。修行人不能反应太快,反应太快会跟你过去的习气走,遇到事情先观照,把你的善根种子引出来-- --回光返照。你有这种回光返照能力,才可能把你的善根慢慢启发出来。

    我们现在栽培很多善根,都没有拿出来用,都在睡觉,都是妄想在作主。现在,我怎么把善根启发起来?

    要记住这四个字:回光返照就够了。

    遇到事情,不要去管外境对错,先反观你的内心;只要你有观照,善根就会起作用,你不观照,一味地向外攀缘,它就消失了。

    佛陀开示了很多清净法要,我们不懂得拿出来运用,问题在这里。只会急着去听闻佛法,栽培善根,却忽略了如何运用善根,事实上运用善根也很重要。

    虽然平常听经的时间很少,如何将本身所具备的善根好好运用,这是重点。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