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增上戒学

增上戒学

学习戒律的意义

济群法师



  中国佛教自唐代禅宗盛行以来,清规几乎取代了戒律。宋元明清的佛教每况愈下,时至今日,清规也有名无实了。以至现在有许多僧尼,既不懂得清规,也不知戒律,行为无所适从,僧团不如法的事层出不穷。要想正法久住,必须提倡戒律。所以本文将着重谈一谈学习戒律的意义。


  一、戒律的名称和含义

  戒律二字各有独立意思。梵语尸罗,汉译曰戒,又曰清凉,《大乘义章》卷一说:


  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以具有防非止恶功能曰戒;由能远离身心热恼曰清凉。


  梵语毗尼,汉译曰律,又曰调伏。《大乘义章》卷一说:


  禁制之法,名之为律,律犹法也。


  佛教戒律,好比世间法律,能够规范行为,判定是非。《行事钞资持记》卷一说:


  律者,梵语毗尼,华言称律,今约戒疏,统括诸文,不出三义:初言律者,法也。从教为名,断割轻重开遮持犯,非法不定。二云律者,分也,谓须商度,据量有在,若律吕之分气也。又云教相所诠四字斯尽,谓犯不犯,轻与重也。然此四相,非律不分,持犯不滥,有同气候也,三云律字安聿,聿者笔也。必审教验情,在笔投断。


  这里用世间的法、律吕、笔三事,来解释律,显示了律具有衡量是非,辨析轻重和临事判决的功能。清净的律仪能调伏六根,能调伏三业,所以律又称曰调伏。


 戒律通常又称为波罗提木叉,汉译别解脱,又曰处处解脱。《大乘义章》卷一说:


 木叉者,此名解脱。戒律名为解脱,有其二义:一者戒行能免业非,故名解脱,二者能得彼解脱之果,故名解脱。七众所受律仪能别别解脱口七支恶业,称为解脱;由此正行能得解脱果报,名为解脱。


  戒律还有许多名称。《行事钞资持记》卷三说:


  尸罗言冷,无破戒热故,及三恶道热;亦名善梦,持者常得善梦故;亦名为习,由善习戒法故:亦名为定,若住戒者,心易定故;亦名为池,群圣所浴故;亦名缨络,老少中服常好故;亦名为镜,由戒净故,无我像现;又名威势,如来住世有威力,是尸罗之力故。


  这是根据戒律的作用与功能,安立种种名相,从而也可以了解到戒律在修学佛法中之殊胜功德。


  二、受戒必须学戒

  一个人受了戒后,首先要学戒,《十诵律》说:


  佛制比丘夏巳前专精律部,若达持犯,辨比丘事,然后乃可学习经论。


  佛陀规定比丘在受戒后的五年里专心学习戒律,明白了僧尼行为准则,能在僧团中独立生活之后,才能学习经论。《十诵律》又说:


  诸比丘废学毗尼,便读诵修多罗,阿毗昙,世尊种种呵责,乃至由有毗尼佛法住世。


  受戒后要先学戒律,如果先学经论,就会废弃戒律,所以世尊呵责这种行为。学习戒律,才懂得如何持戒,也不会违犯所受的戒法。社会上不懂法律的人称为法盲;在佛教中不懂戒律是戒盲。一个人尽管不懂法律,但如果犯法,照样要受到法律制裁;不懂戒律而犯戒,同样会受到因果的报应。如《四分戒本》说:


  若比丘说戒时作如是语:大德!我今始知是法是戒经,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若余比丘知是比丘若二若三说戒中坐,何况多,彼比丘无知无解,若犯罪者应如法治,更重增无知罪。大德!汝无利得不善,汝说戒时,不一心思念摄耳听法,彼无知故波逸提。


  这条戒是九十波逸提中的第七十三条,称为恐举先言戒。一个比丘耽心被别人举罪,申言自己对戒律无知,以为不知者不为过,其实不然。对戒律无知除了清算戒罪,还要加上一重无知罪。有的出家人受戒后,不但自己不学戒持戒,对别人修学戒律,也持反对态度,这也是犯戒的。《四分戒本》说:


  若比丘,余比丘如法谏时,作如是言:大德!我今不学比丘,乃至有智慧持戒律者,我当难问,波逸提。欲求解者,应当难问。


  这条戒是九十波逸提中第七十一条,曰拒劝学戒。有的比丘不学戒律,人家劝导他,他不但不接受,反而指责劝导者。《四分戒本》又说:


  若比丘说戒时作如是语:大德何用说此杂碎戒为,说是戒时,令人恼愧怀疑,轻呵戒故,波逸提。


  这条戒是波逸提中第七十条,曰:毁谤别人学戒说戒,是犯戒的。


  三、戒律是僧伽判别是非标准

  记得在佛学院读书时,有同学来京做客,和另外同学同睡一床,被法师遇见,法师指责曰:犯戒!那个同学就问:犯什么戒?结果法师说不清楚。一个没有学过戒律的人是无法辨别是非,因为他不知道僧伽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在现实僧团中,由于人们对戒律的无知,许多事情都是不如法的,这里我只想略举几例说明:

  1、使用净人问题:净人指服务在寺院中的工作人员,他们的任务是照顾僧尼衣食。现在有的男众寺院使用大量女净人,有的女众寺院使用男净人。如果从戒律标准去看,显然是不如法。《僧祗律》说:


  僧得女净人不合受,尼得男净人亦尔。僧寺不能用女净人,尼寺不能用男净人。


  灵裕法师《寺诰》说:


  僧寺不得蓄女净人,坏僧梵行,设使现在不犯,令未离欲者,还著女色。经有明证,隔壁闻声,心染净戒,何况终身奉给,必成犯重,此一向不合。


  不能使用异性在寺院中工作,因为有许多僧尼还没有离欲,对于一个没有离欲的人来说,接触异性时间长了,未免会染著,乃至因此还俗破戒。

  2、剃度问题:在现在的僧团中,有许许多多的女众依止男众剃度出家,从戒律来看这是不行的。圣严法师在《戒律学纲要》说:


  比丘只能剃度沙弥,而不得剃度沙弥尼,因为佛也未亲自度过一个女人出家,佛亲自度过许多的比丘,亲自度过两个沙弥--难提及耶奢,但未亲度一个女众(《萨婆多论》卷二)。


  这在律中有明文记载,尼众最初是由八敬法而出家,后来即由尼众剃度尼众,所以沙弥尼戒文中说:


  自非罗汉菩萨,不可度尼。女人可以在佛法中出家,但为防止渐染,杜绝讥嫌,不许比丘剃度女人出家。


  比丘不能剃度沙弥尼,沙弥尼必须依止比丘尼出家。除杜绝讥嫌,也为了防止染著。

  3、受戒舍戒问题:受戒之后可以舍戒,舍戒之后又可以再度受戒。这个道理很多僧尼大概都会知道,其实这仅仅适合于男众,尼众舍了戒后,是永远没有当比丘尼的资格了,《四分律》说:


  若不乐梵行者,听舍戒还家,若复欲于佛法修净行,还听出家受大戒。


  羡慕五欲之乐,不甘于梵行生活者,可以舍戒还俗,之后觉得还是出家清净闲适自在,还可以受戒。《十诵律》说:


  尼无舍戒,更不得重受。


  尼众舍戒后,不能重受,原因是尼众最初出家就是方便开设的。


  在现前的僧团中,不如法的例子简直举不胜举。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对戒律的无知,也只有学了戒之后,才能知道这些事情的如法与不如法。


  四、学戒后才能成办僧伽事务

  一个不懂戒律的人在僧团里是不能独立生活的,更没有资格承办僧伽事务,因为戒律是僧尼行为的准则,不懂戒律,行为就失去依据。学了戒之后,才能成办僧伽事务。

  1、化导信徒。僧尼除了自修自学,就是弘扬佛法。弘扬佛法的内容不外乎两大类:一方面宣讲佛法,一方面传授皈戒。以授三皈来说:释迦世尊的第一个三皈弟子,耶输伽的父亲,在佛前如此说: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唯愿世尊听为优婆塞。这样一说,便算受了三皈依。道宣律师的《行事钞资持记》认为,受三皈要先忏悔,之后正受三皈三结,也就完了。《行事钞》南宋之后便失传了,近代以来,都是依据明末见月律师的《三皈五戒正范》,那是比照菩萨戒乃至具足戒的传授仪则编写出的,共分八个项目:敷座请师、开导、请圣、忏悔、受皈、发愿、显益劝嘱、回向,可谓隆重之至。三种受皈法,详略相差甚远,但各有意义,一个学了戒律的人自然知道选择,在哪种情形下应该用简略法,哪能种情况下应该用详细作法。

  2、管理寺院。住持寺院的僧尼,必须懂得戒律,否则会错乱因果。比如对僧物的处理,僧物有四种不同:一、常住常住:是众僧厨库寺舍众具,华果树木园储畜等重物,体通十方,不可分用;二、十方常住:如僧家供僧常食,体通十方,但唯局本处受用;三、现前现前:像施主供养当寺僧人的衣药房具等,人局现数,物据即分;四、十方现前:如五众亡人物,虽然分给大众,但人无定限。没有学过戒律,对僧物是分不清楚的。


  一个寺院的领导还要主持许多僧团事务,比如羯磨、说戒、结界、安居、自恣等。这些作法都各有详细规定。只有明白了这些作法,才能如理如法地承办。

  3、作师授戒。作师授戒是续佛慧命,但也不是任何僧尼都有资格的。根据《四分律藏·受戒犍度法》提出三个条件:一、十夏以上,要有十年的戒腊;二、知法:即通达二部律;三、能勤教授:即能认真负责教诫弟子。这三个条件中,知法应该是最关键的一条,倘若师父不知法,自已都需要依止别人,又何以为人作师授戒呢?
 
 
    五、戒能成就种种功德

  戒律在个人修学佛法上尤为重要,一切功德的成就都要以戒律为基础,由清净的律仪才能成就种种功德。

  1、成就善法:戒律如大地,大地能生长万物,同样的,持戒能成就种种善法。《遗教经》说:


    若无净戒,诸善功德不生。


  没有清净的律仪,一切善法功德都不可能生起。《大智度论》说:


    若求大利,当坚持戒,一切诸德之根,出家之要,如惜重宝,如护身命,以是戒为一切善法住处,又如无足欲行,无翅欲飞,无船欲渡,是不可得;若无戒者,欲得好果亦不可得。


  世间最大的利益莫过于学佛了生死,成就菩提,要想成就这样的善法就要持戒。《明了论》说:


    戒能生种种胜利,谓引生世出世间善法。世出世间善法的生起,都要以持戒为基础。

  2、相好庄严,名闻十方:许多人都希望自已具有一副庄严相貌,他们想尽办法,用各种装饰品去庄严,其实这都不是最根本的办法。你要想天生具有庄严相貌,就要持戒。《萨遮尼乾子经》说:


  若不持戒,乃至不得疥癞野干身,何况得功德之身。


  一个不能持戒的人,势必要堕落,即使丑陋下贱的人身都得不到,何况庄严相好之身呢?《地持经》说:


  三十二相无差别因,皆持戒所得,若不持戒,尚不得下贱人身,况大人相报。


  三十二相在印度是公认的贵人相,也可以说是完美的相貌。一个人通过持戒,就能招感得三十二相。另外,如果要得到美好的声誉也要持戒。《大智度论》说:


  人虽贫贱而能持戒,香闻十方,名声远布,天人敬爱,所愿皆得。


  持戒的人即使没有地位财富,他的名声也能传播到遥远的地方,受到天人的尊重。

  3、人天之因:圣严法师在《戒律学纲要》中,以五戒为通往人天的护照。五戒是做人的准则,而具足戒是完善人格的基础。《四分戒本》说:


  欲得生天上,若生人中者。常当护戒足,勿令有毁损。


  有清净律仪,不犯戒,将来才能保持人身或生到天上。《善生经》说:


  若欲生天等,必须护戒足。


  护持净戒,才能投生到天道,享受福报。

  4、解脱之要:持戒具有生天的果报,但出家人持戒并不是为了生天,而是为了解脱。持戒又是解脱之本,《遗教经》说:


  依因此戒,得有定慧。


  戒定慧是佛教的三无漏学,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断烦恼,才能解脱。《涅槃经》说:


  欲见佛性,证大涅槃,必须深心修持净戒。


  坚持净戒才能见佛性,证大涅槃。《华严经》说:


  戒是无上菩提本。


  无上菩提就是佛果,持戒才能成就佛果。 


  六、能令正法久住

  在《四分律》中,说明佛陀制戒有十利,最后一点便是令正法久住。由于有戒律,才有清净比丘;由于有戒律,才有和谐僧团;由于有戒律,佛教在社会上才有良好的形象。所以说,戒律能令正法久法。佛陀最初制戒因缘,便是为令正法久住。如《大集经》说:


  十方世界菩萨,请佛为五滓众生制于禁戒,如余佛土,为法久住故,佛后许之,便制禁戒。“十方世界菩萨请佛制戒,原因是为能令正法久住。


  要想令正法长期住世,僧尼应该严持净戒如理如法。《十诵律》说:佛法几时住世?“佛答言:随清净比丘说戒法不坏,名法住世,乃至三世佛亦尔。


  佛法住世时间的长短,是取决于戒律的弘扬情况,僧尼的持戒程度。《善见论》说:


  佛语阿难,我灭度后,有五种法令法久住:一、毗尼者是汝大师;二、下至五人持律在;三、若有中国十人,边地五人如法受戒;四、乃至有二十人如法出罪;五、以律师持律故,佛法住世五千年。


  以戒为师如法学戒,持戒,依戒行事,佛法才能久住。《萨婆多论》说:


  毗尼有四义,余经所无:一、戒是佛法平地,万善由之生长;二、一切佛弟子,皆依戒住,一切众生(三善道)由戒而有;三、趣涅槃之初门;四、是佛法缨络,能庄严佛法。


  佛子依戒而住,戒能庄严佛法,能令正法久住世间。

 
    七、违戒过失

  比丘持戒能令正法久住,相反的,违戒破戒,没有清净律仪,僧尼就缺乏高尚的人格;没有清净律仪,就没有和谐的僧团,没有清净律仪,佛教在社会上就不可能有美好的形象。僧尼如果都与戒律背道而行,佛教必定要提前毁灭。僧尼违背戒律,能使正法疾灭。《十诵律》说:


  像法时有五灭法:一、比丘小得心已,便谓已圣;二、白衣生天,出家人下地狱;三、有人舍世间业,而出家破戒;四、破戒人多人佐助;五、乃至罗汉亦被打骂。
  有人舍去了世间业,而出家又不能持戒;在佛教界,无戒、破戒比丘却居高位,道貌岸然,受人礼拜供养,有修有德的僧尼反受压制,能使佛法久住世间吗?《四分律》说:


  五种疾灭正法:一、有比丘不谛受诵律,喜忘文句,复教他人,文既不具,其义有阙;二、为僧中胜人上座,一国所宗,而多不持戒,但持不善,后生仿习,放舍戒行;三、有比丘持法持律待摩夷而不教道俗,即便命终,令法断灭;四、有比丘难可教授,不受善言,余善比丘舍置;五、互相骂詈,互求长短,疾灭正法。


  律中所说这些现象,现在的教界似乎都存在,像这样下去真令人耽心佛法还能住世多长时间。


  僧尼违背戒律,不依戒行事,对自已来说后果不堪设想的。《中阿含经》说:


  犯戒有五衰:一、求财不遂;二、设得衰耗;三、众不敬爱;四、恶名流布;五、死入地狱。


  破戒的人现世名声不好,未来要招感无穷的地狱果报。

  八、结 说

  综上所述,可知弘扬戒律在今天的重要意义。但戒律毕竟是二千多年前制订的,所以有许多人一提到戒律就有一种过时感觉。我们不否认戒律有他的过时成份,因为佛陀制戒是随着因缘。但是戒律翻译到中国后,尤其是经过南山律师根据中土国情所作的整理,许多内容都是可行的,也只有根据这些戒律,佛法才能得以延续。因此,作为现代的僧伽,有责任继承它、弘扬它。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戒学简介

戒学简介



    序言、佛陀制戒的意义

    许多人往往错误地以为戒律是一种束缚,用一种烦恼的心来对待佛的戒律,这种心态是不正确的。

    其实,戒律是佛对我们无明众生一种最好的保护。佛经里面一再地强调:“戒住则法住。”戒律是如暗室明灯,如渡海船筏,维系佛教于不坠的的纲常,是人迈向佛道的准则。持皈依戒可以保护我们避免三恶道,持五戒可以保护我们得到人身,持罗汉戒(解脱戒)可以保护我们脱离轮回,持菩萨戒可以保护我们圆成佛道,持三昧耶戒可以即身成就。

    《四分律》卷一中,记载着佛陀制订戒律的缘起——

    佛陀向舍利弗说道:“拘那含牟尼佛、随叶佛不广为诸弟子说法,不结戒,亦不说戒,故诸弟子疲厌,是以法不久住。”舍利弗于是请佛陀制戒说戒。


  佛陀以制戒因缘尚未具足,说:“如来未为诸比丘结戒。何以故?比丘中未有犯有漏法;若有犯有漏法者,然后世尊为诸比丘结戒,欲使彼断有漏法故。”又说:“若比丘得名称乃至多财业,便生有漏法;若有漏法生,然后世尊当为结戒,欲使彼断有漏法故。”住持佛法的中心力量在僧团,欲求正法永存,当制戒律。佛陀所采用的方式,便是以“随犯随制”来制订戒律。也就是说律藏中的每一条戒,都是佛陀为了随顺当时的情况,依照当时的风俗民情,因时制宜,善巧制定的。佛陀成道后十二年间,仅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因为佛陀出世之初,弟子清净,不须别制禁戒。


    十二年后,弟子中有不如法者,佛陀乃告诫:“不次不可这样,应制定这样的戒,以后不可再犯。”此后,次第随犯随制,就成了现在的戒律。例如《大智度论》卷二云:“忧波利(离)受僧教,师子座处坐,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尔时,须提那,迦兰陀长者子,初作淫欲,以是因缘故,结初大罪。”须提那是中印度毗舍离国迦兰陀村迦兰陀长者的儿子,曾于重阁讲堂听闻佛陀说法而出家,后因与其妇行不净,因而成为佛陀制戒的嚆矢。

  佛陀在结戒之初,曾宣说制戒的十大利益:

  1.摄取于僧:藉和合清净的僧团来摄受僧众。

  2.僧欢喜:使僧团大众能和合相处。

  3.令僧安乐:使修行梵行者能安住于佛法之中。

  4.令未信者信:使未生信心的人生起信心。

  5.已信者令增长:使已生信心的弟子更加坚定。

  6.难调者令调顺:以戒法来调伏个性顽劣的众生。

  7.惭愧者得安乐:因自觉而反省忏悔,立愿修正后,内心清净快乐。

  8.断现在有漏:使僧众言行有所规范,断除现在烦恼。

  9.断未来有漏:使僧众断除现在烦恼后,产生定力,能除未来世的烦恼。

      10.正法得久住:使正法得以久住,佛法得以长存。

  此十大利益,正是佛陀制定戒律的真正目的。能够遵行戒法,便可增长信心,清净僧团,使正法久住。

  “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戒,是成就无上菩提佛果的根本。由戒生定,因定发慧,这是三无漏学的基础。在《四十二章经》中记载,佛陀告诫弟子们:“弟子去离吾数千里,意念吾戒,必证道果;在吾左右,意在于邪,终不得道。”

  因此,佛弟子首先要皈依三宝,之后更进一步受持戒律。佛教的戒律可分为五戒、八关斋戒、式叉摩那戒(六法戒)、沙弥(尼)十戒、比丘(尼)具足戒及菩萨戒等六种。依受戒的差别,将佛弟子分为七类,名为“七众弟子”,即: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上述戒法中,五戒、八关斋戒及在家菩萨戒,属于在家优婆塞、优婆夷应持守的戒律。沙弥(尼)戒、式叉摩那戒、比丘(尼)戒、菩萨戒,则是出家僧众依次奉守的戒条。

    以下就皈依三宝及六种戒法分别叙述之——  

    一、皈依三宝

  一个正信的佛弟子,进入佛法大海,应该要有修学的次第,正如一个人在求取学问,也有其阶段与层次一般。“皈依三宝”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有了三宝做为依靠,学佛的道路才不致迷失方向,使我们能随时产生力量,面对逆境。

  皈依是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皈依自性三宝。佛陀在二千六百年前,于菩提树下的金刚座上悟道时,就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这就是告诉我们,在每一个人的自性当中已圆满具足了三宝的无量功德。因此,人人皆有佛性,就是佛宝;人人皆有平等无差别的法性,就是法宝;人人都有喜好清净和乐的心性,是为僧宝。

  所以,皈依三宝,无非是藉助他力,引导我们认识自我,肯定自我,进而依靠自我,实现自我,找回自己心中的自性三宝。

  一般人认为“三皈依”不是“戒”,因此不必皈依三宝。事实上三皈依也是戒,因为“戒”是轨则的意思。三皈依之后,也有三种轨则,即:

  皈依佛,尽形寿不皈依外道天魔;

  皈依法,尽形寿不皈依外道邪说;

  皈依僧,尽形寿不跟随外道门徒。

  由上可知,“皈依三宝”已经含有“戒”的特质。

  皈依三宝之后,要亲近佛法僧,要积极的行善修持,增长福德智能,在道业上更上一层楼。

  二、五戒

  戒律如老师,告诉我们人生的方向。佛陀即将涅盘的时候,弟子们围绕着他,阿难代大众问道:“佛陀!您在的时候,我们以您为老师;您涅盘了,我们以谁做老师呢?”佛陀回答说:“以戒为师。”戒律的老师随时随地指示我们的迷津,使我们知道何去何从。因此,皈依三宝之后,为了使自己在道业上精进不懈,更进一步要受持五戒。“五戒”是佛教的基本戒律,其它的戒法都是从“五戒”推演出来的,所以“五戒”又称为“根本大戒”。再者,五戒乃优婆塞、优婆夷所应持守的基本戒法,所以又称为“在家戒”。五戒的内容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按本质来分,戒法有“性戒”与“遮戒”二种区别:

  (一)性戒:佛陀所制定的戒法,本质(该行为)为罪恶者,即称“性戒”。五戒中,杀、盗、淫、妄等四类,都属性戒,不论在家、出家,或受戒与否,只要犯了性戒,未来必定受其报应。

  (二)遮戒:相对于性戒而立,指本质非罪恶,然而易令世人诽谤,或诱发其它的性罪,因而特别制定者,称为“遮戒”,通常较性戒为轻。“不饮酒戒”即属遮戒。

  三皈依是建立“信愿心”,五戒是在家、出家二众弟子实践的初步。《菩萨璎珞经》说:“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信守五戒,即是信守不杀生而仁爱;不偷盗而仁义;不邪淫而礼节;不妄语而诚信;不饮酒而调善身心。因此,受持五戒不仅是入道的正因,亦是净化心灵的良药。其殊胜之处在于:

  1.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道德。

  2.五戒是伦理的基本德目。

  3.五戒是了脱生死的正因。

  4.比丘(尼)戒是由五戒升华的境界。

  5.一切戒法皆由五戒中分支繁衍。

  五戒分开来讲有五条,其实从根本上来看,只有一条,即:不侵犯而尊重有情众生。例如:不杀生,是尊重他人生命自由;不偷盗,是尊重他人财产的自由;不邪淫,是尊重他人身体的自由;不妄语,是尊重他人名誉的自由;不饮酒,是尊重自他身心健康的自由。犯五戒不唯佛教所禁止,国家法律也不允许。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严持五戒,则能缔造一个祥和欢喜的高水平国家。

  五戒为根本大戒,由五戒再扩而充之,有十善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不愚痴)。五戒与十善的对照表如下:   

                       ┌不杀生 ┐    
       │不偷盗 ├────   身业┐
       │不邪淫 ┘      │
       │             │
    五戒 ┤   ┌不妄言┐   │
       │不妄语┤不绮语├  口业├ 十善
       │   │不两舌│    │
       │   └不恶口┘   │
       │   ┌不悭贪┐   │
       └不饮酒┤不瞋恚├意业 ┘
           └不愚痴┘

  身、口、意三业中,身业乃粗显于外,意业则细隐于内,口业则是含涉于内外。又意业为身、口二业的根本,由根本引申出枝末业行,而使身、口、意三业具足。因此,受持五戒,遵行十善法,应从心(意)出发,以止恶行善的戒行来达到自心的清净,进而带给他人和平、尊重,人人互相关照,大家享受到最大的自由,社会才能安定。所以,佛陀常赞叹五戒为“五大施”,功德难量。
  
  三、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是佛陀为令在家弟子熏习长养出世善根,所制定一日一夜间过出家修行生活的方便法门。《十善戒经》中说:“八戒斋者,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其内容有: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以华鬘装饰自身;?不歌舞观听;不坐卧高广华丽床座;不非时食。

  八关斋戒又名八戒斋、八斋戒、八分斋戒,意指受持八斋戒法,能灭除诸罪,离诸恶法,使所有的恶道门自然关闭,开启人天贤圣的善道。此八关斋戒,前八项为“戒”,后一项为“斋”,即“不非时食”。八关斋戒是介于五戒与十戒之间。就戒律的精神而言,是从在家到出家的桥梁。五戒中的“不邪淫戒”,唯禁“邪淫”;八关斋戒的不淫戒,则是严持一日一夜的清净修行生活,两者不同,后者与出家戒的不淫戒相同。

  佛陀曾说,受持八戒,功德与阿罗汉等,与诸佛齐。但是,受持八戒必须“信念清净”,才能获得功德。《大毘婆沙论》记载:“有彼厨人,欲害生命,以拟充所食。彼便告曰:我今受戒,不得杀生,留待明天杀,以充所食。”如此的受持,虽有些微善因,终不获大果报。因此,如能一日一夜清净受持八关斋戒,身心与戒法相应,净念相续,不仅所得功德无量无边,更能令在家信众植下出世善因,终得解脱证道。

  四、式叉摩那戒

  “六法戒”为式叉摩那所受持的戒法。所谓“式叉摩那”,为七众之一,意译为“学戒女”、“正学女”、“学法女”,是未受具足戒前,学法中的女子。

  依据律制,女子出家,必须经过两年的时间学习四根本戒及六法戒,才准许受具足戒。在两年之内,借着修行戒法,磨练性情,使习惯出家生活,坚固道心,更重要的是证验其是否怀孕,以免在不查之下让有身孕的女子出家受戒后,生下孩子,遭人诋毁僧团不清净。

  四根本戒即:1.戒淫;2.戒杀;3.戒盗;4.戒大妄语等四重戒。如有犯者,驱摈不许出家。

  六法戒指:1.戒染心相触(染心与男身相触);2.戒盗人四钱;3.戒断畜生命;4.戒小妄语;5.戒非时食;6.戒饮酒。除了四根本戒、六法戒外,式叉摩那还必须跟随比丘尼学习各种戒法及律仪,使能够具备禀受具足戒的资格。   

  五、沙弥十戒

  所谓沙弥,意译为求寂、息慈、勤策。即止恶行慈,觅求圆寂的意思。在佛教僧团中,指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龄在七岁以上,未满二十岁的出家男子。同此,出家女子称“沙弥尼”。以其勤于策励成为比丘、比丘尼,故前者译为“勤策男”,后者译为“勤策女”。

  《摩诃僧祇律》及《四分律行事钞》以年龄区别沙弥(尼)为三种:

  (一)驱乌沙弥(尼):年龄在七至十三岁之间,尚无法担负其它任务,但已具有守护谷麦,驱走晒谷场上乌鸟的能力。

  (二)应法沙弥(尼):年龄在十四至十九岁之间,已可堪任服役,与法相应,五年中受师调练后,即可进入比丘(尼)位。

  (三)名字沙弥(尼):年龄已超过二十岁,然尚未受具足戒,仍为沙弥(尼)者。不论何种沙弥(尼),必须受持十戒,方能正式称为沙弥(尼)。沙弥(尼)十戒即:1.不杀生;2.不偷盗;3.不淫;4.不妄语;5.不饮酒;6.不着花鬘好香涂身;7.不歌舞唱伎亦不往观听;8.不坐卧高广大床;9.不非时食;10.不捉持金银宝物。前九戒与八关斋戒相同,唯第十戒,乃因佛陀深知金银货币易增长贪心,易与人争利,最后成为财富的奴隶,终为钱财所束缚。这是为了破除贪心而制定的戒条。

  在佛教僧团中,首位沙弥为罗喉罗尊者。至后世,对受持十戒的沙弥(尼),称为“法同沙弥(尼)”,是真实的沙弥(尼)。如果只是剃发染衣,还未受沙弥(尼)十戒的,则名之为“形同沙弥(尼)”,即实质上未具有沙弥(尼)的资格。

  六、具足戒

  具足戒又称近具戒、大戒,略称具戒。为比丘、比丘尼所应受持的戒律,因与沙弥(尼)所受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称具足戒。

具足戒的内容,南北传佛教所传的戒本各异,按《四分律》所载,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条。比丘(尼)戒可大别为八种:

  1.波罗夷:有断头、无余、极恶、不共住等义,为戒律中的根本极恶戒。是开除不共住的弃罪,比丘(尼)若犯此法(杀、盗、淫、妄),则丧失其比丘(尼)的资格,无法再生活于僧团之中,死后并堕地狱。此罪如同断首之刑,不可复生,永被弃于佛门之外。

  2.僧伽婆师沙:意译为众余、众决断、僧初残,简称僧残。僧众犯了这方面的戒,等于一位残废者一样,是次于波罗夷的重罪。《毘尼母论》说:“僧残者,如人为他所斫,残有咽喉,名之为残。”犯此罪者,若得清净大众为如法说忏悔除罪之法,此罪可除;若无清净大众,不可除罪,是名“僧残”。譬如不真实的情况,随便诬赖别人、毁谤别人,就犯了僧残罪。

  3.不定:谓实犯与否及所犯何戒犹未审明,尚在怀疑判断之中。有屏处不定戒、露处不定戒二种。为比丘受持具足戒的部分,比丘尼戒中没有这一类。

  4.舍堕:音译为尼萨耆波逸提,波逸提的一种。此戒乃警戒由于贪心而集贮无用的长物,助长生死之业,于是堕落三途,故舍弃此等的财物、贪心、罪业,称为舍堕。犯此罪皆与衣、钵等物品有关,故罚以没收物品,并于大众中忏悔。例如把多余的钵或衣服收藏起来,不肯转送给他人,超过十日以上不用,就犯了这条戒。

  5.单堕:为波逸提之一。与前述舍堕不同的是,此法无物可舍,但乞忏悔,故名单堕。也就是说,舍堕必须舍去犯戒的财物,而单堕则只要向他人忏悔,即可以得到清净。

  6.波罗提提舍尼:简称提舍尼。意为向彼悔、对他说。犯此过错者,必须向一人发露忏悔,是轻罪的一种。

  7.众学:规定有关服装、食事、威仪等细则,其数众多,应常习学,故称众学;又此戒难持,应加细心注意,故特以学为名。属突吉罗的轻罪。众学法相当于今日的生活须知,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规范。

  众学的数目及内容,因事多而细小,因此诸律所载相异之处不少,其中《四分律》总为百戒,故一般称百众学法。又比丘所持及比丘尼所持的百众学法不相同。

  8.灭诤:止灭僧尼诤论所设的方法规定。因有七种,又称七灭诤。所谓灭诤法即大家意见不合,争执起来时,要面对面坦诚布公地互相表白说明,解除彼此之间的误解。一旦化除争执,事后则不可再有议论,不可背后再搬弄是非。

  以上八类合为五篇,即:波罗夷、僧残、波逸提、提舍尼与突吉罗。五篇再开为七聚,有:波罗夷、僧残、偷兰遮、波逸提、提舍尼、恶作、恶说等。兹表列如下:
      
        八 类   五 篇   七 聚

        波罗夷───波罗夷───波罗夷

        僧 残───僧 残───僧 残

        不 定       偷兰遮

        舍 堕───波逸提───波逸提

        单 堕

        提舍尼───提舍尼───提舍尼

        众 学───突吉罗───恶 作

        灭 诤         恶 说

  比丘(尼)戒条如此之多,是因为要僧众藉由戒律的规范,以养成足堪住持佛法,成为人天师范的僧格,使正法得以久住,佛法长存。故佛陀所制定的戒条内容包括比丘(尼)对个己道德行为的提升,对教团应担负的责任以及微细的威仪行止等,计有数百条。

  七、菩萨戒

  菩萨戒涵盖了七众戒,而又超胜一切戒。因此,凡是发菩提心的佛弟子,不论出家、在家,均可受持。《梵网经》云,菩萨戒为诸佛的本源、菩萨的根本,是诸佛子的根本。

  所谓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略称,意译为“觉有情”。指以智能上求无上菩提,以慈悲下化一切众生,修诸波罗蜜行,期于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由此可知,实践菩萨道为成佛的正因,如能立下“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愿心,则人人皆可成为“菩萨”。

  菩萨道的精神就是发起上弘下化的菩提心,所以菩萨戒不但有防非止恶的摄律仪戒,更有勤修善法的摄善法戒以及度化众生的饶益有情戒。即:

  1.摄律仪戒:大小乘一切戒律均摄护之,使断绝一切诸恶。

  2.摄善法戒:总摄一切诸善功德,修行一切善事。

  3.摄众生戒:又名饶益有情戒。广度无量无边的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此三戒称“三聚净戒”,在《唯识论》中对此亦有所说明:“戒学有三:一、摄律仪戒,正远离所应离法;二、摄善法戒,正证应修证法;三、饶益有情戒,正利乐于一切之有情。”三戒当中,以摄律仪戒为基础,能善摄律仪,即能总摄善法,才能饶益一切有情众生。

  所谓菩萨律仪,根据《梵网经》记载的菩萨戒,有十重四十八轻戒:

  1.十重戒:杀、盗、淫、妄语、酗酒、说四众过、自赞毁他、悭惜加毁、瞋心不受悔、谤三宝等。此十重戒为大乘戒的最重过患,若大乘菩萨犯此法,则构成波罗夷罪。
  2.四十八轻戒:相对于十重戒,四十八轻戒乃属轻垢罪,内容包括不敬师友戒、饮酒戒、食肉戒等四十八条。

  菩萨戒虽有此十重四十八轻戒等戒相,但是其根本精神是发菩提心,以菩提心为戒体。倘若忘失菩提心,也就违反菩萨的根本精神。

  此外,“三聚净戒”具有积极向善的力量,小乘七聚戒中,造恶是有罪的,不积极修善是无罪的;而菩萨戒则既要“止恶”,也要积极“行善”。再者,小乘戒中,意业造恶,若不发于形外,不算有罪。但是在菩萨戒中,恶念一生,即是犯罪,因而严格收摄六根,成为菩萨的“心地戒”。

  尽管戒法有大小乘之分,但是在行持上,大小二乘是互相成就,不能分开的。小乘戒为趋入大乘戒法的基石,大乘戒则能含容一切小乘戒律;小乘戒是以自修自度、涅盘解脱为主,大乘戒则是以慈悲入世,广利众生为目标。因此,大乘菩萨道所摄受的众生,广及六道;所修德泽,普被三根。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七佛通戒偈》浅释

《七佛通戒偈》浅释

释昌臻



这首偈语是过去七佛教化众生用的,非常重要。实际上只有四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前三句话就概括了很多内容,把佛教的基本教理都包括进去了,这也可以说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纲领。作为佛教徒,我们应该很好的学习、领会、信受奉行。我也理解得敷浅,和同修们一起学习。

先把这四句话作个简单的介绍:“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恶莫作,这个诸就是一切。恶:就是坏事都不应该做。众善奉行,众善:一切好事都应该认真做。自净其意就是我们应当经常自我反思,去掉自己的种种妄念。这个“意”是妄念,净化我们的妄想执着,佛所说的一切法门都是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自己净化自己的思想。“是诸佛教”就是说明前面说的这三句话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纲领,也可以说是一切戒律的根本原则。

什么是戒?戒就是诸恶莫作,戒就是止恶防非,戒就是禁止作,不许作,作了就是犯戒。比如说杀生,你杀了就是犯戒!戒的含意就是偏于止恶,所以叫做“止持”,就是禁止作。

律就是“众善奉行”,就是提倡作,叫做“作持”,提倡作你不作也是犯戒,比如说护生,就是提倡做的,你不作,还是犯戒,所以戒与律严格的分起来就有这个不同。

这首偈语看起来简单,但是它实际上把佛法的精髓﹑诸佛的心传都概括进去了,说具体一点,它从世间法到出世间法,从人天道,一直到出世法,它包括了修福修慧;它包括了五乘共修的纲领,它概括了三无漏学。所以这首偈语非常重要,它非常概括的把佛法的一些基本的东西都包括进去了。

下面我们讲这首偈语的内容。

诸恶莫作就是一切恶业都不应该作,当然世间上的恶业也是无量无边的,佛法为我们概括了一下称为十恶,为十恶包括什么呢?杀生,偷盗,邪淫,为叫身三业,杀盗淫都是行为。

口业有四种:

第一,妄语。妄语中特别是大妄语,大妄语比如,你没开悟,你对别人说你开悟了,乱给人家说我看得见观音菩萨,可以和观音菩萨对话,这是大妄语,说这种妄语,命终之后必然堕地狱,这是不通忏悔的罪业,你要忏悔,没用处,非堕地狱不行。其次就是一般的妄语,为了个人的目的,个人的利益说假话﹑欺骗别人,这个也要受恶报,但没有大妄语那么严重。还有一种方便妄语,方便妄语就是指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别人的利益,为了其他众生的利益不得不说假话,这个叫方便妄语。这里有个界限:动机是为了利人,利物,而不是利己,利己就不行。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在山上走,看见一只野免跑过来了,你明明看见野免往西跑来的,你却告诉猎人往东跑了,这还是说的假话,但这个假话的动机是为了保护生命,所以这种妄语不但不犯戒,而且是功德,因为你保护生命嘛。除此之外不该讲假话,特别是我们了解了妄语戒里面的大妄语,可以使我们认识到佛所说的绝无妄语!那大妄语是要堕地狱啊!佛经上讲的如果是假话,那佛都要堕地狱的,所以从反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并建立信心,知道佛所说的绝无妄语!

第二,恶口。用很恶毒的语言来咒骂别人,这个问题很易犯。我们一天到晚都在讲话,说老实话,我们犯的口业实在不少的,自己冒了火用很恶毒的语言来咒骂别人,比如说我们听到别人骂架说:“你上街去给汽车碾死!”那么别人会不会受此恶报呢?自种因自受果嘛,他没有种那个因,就不会受那个恶报,不是咒骂得倒的,因果规律就是这样嘛。有的同修不懂得这个道理,他说别人天天在咒我,我说你是相信外道嘛,他咒你都把你咒得到受恶报吗?没那回事,你没种恶因决不会受恶报。恶口伤人了,自己就种了恶因,自己会受相应的恶报。

第三种两舌。两舌就是拨弄是非,说那种两面挑拨的话,害人也害己。害人,你给别人增添了矛盾,制造了烦恼;害己,你自己种了恶因自己必然要受恶报,这是第三种。

第四种绮语。就是讲那些花言巧语,也包括黄 se的,下流的,不正经的话。污染了别人的心灵,自己也种了恶因,自己要受相应的恶报。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就是四口业。

意念上有三种恶业,第一就是贪欲。什么是贪?于一切顺境,于一切利益求取无厌永远没有止境,越多越好。第二就是瞋恨,就是瞋恨心,对一切有违自己心意的人事,起瞋怒心,发脾气,生怨恨等。第三种就是愚痴。愚痴不是指没有文化,好多人知识很丰富,这叫世智聪辩,但没有般若智慧,一样愚痴。愚痴,就是不相信宇宙人生的真理,不相信客观存在的三世因果,不相信这些真理,这种人就叫愚痴。这就是意三业,思想上造的三种业。

身作杀盗淫,口出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生贪瞋痴。合起来就叫十恶,这十恶里意三业是主要的,这意业是统帅,身业,口业是士兵,我们之所以作坏事,这所以造口业,是因为你那个意念不清净,意念支配你,比如说一个经常想通过盗窃来发财的人,他的意业不清净啊,他没有去偷是没有缘法(条件),只要有缘法他就要干那个事。如果一个思想上清净的人,没有偷盗念头的人,他就有机会也不会干偷盗的事。所以说意业是关键,是统帅。这就是告诉我们,修行要针对自己的意业来修行,在起心动念上来下功夫。这十恶就是概括了诸恶在内,我们把这十恶制止了,那就是诸恶莫作了。

十恶的反面就是十善。我们只要能停止作恶,奉行十善就不难了,十善中三业,行为上的杀盗淫我们就把它变了,反过来第一条就是不杀生还要护生、放生。这一条的推广不仅是对动物应该保护它们,而且包括了我们在社会上尊老爱幼,扶持伤残、病人、贫穷,以及扶持受到zai 难的人,如此种种,都是这条戒的推广。所以说不杀生这个戒有积极的意义,推广这种悲悯心就会怜悯一切众生,积极作慈善事业,救济事业,公益事业。

第二条是不偷盗,推广施舍,从因果规律上讲,偷盗是种贫穷困苦的因,有的人不懂得,以为我偷了别人的东西装在自己的包包里,我就发财了,完全错了﹗你种了贫穷困苦的因,难逃贫困的恶报。反过来说,要发财靠什么?靠施舍。种布施的因,得财富的果报。这个道理绝对真实,但是很多人不相信,也不懂得。采取其他手段希望得到财富,即使你得到了也不可能长久,我们要希望得到财富就是靠施舍。佛经上说布施是“舍一得万”,什么叫舍一得万?就是一本万利嘛,你施舍出去的是一个,得到的一万个,这叫做因小果大,春天下一粒种,秋天收万颗籽。布施的道理就是这样。

第三条不邪淫而修梵行。梵行就是修清净的行。合法夫妻以外的淫秽行为叫邪淫。合法夫妻非时非地行淫也是邪淫,这要特别注意。什么是非时?大致说来,凡有损对方身心健康的时间(如对方有病未愈,或生理因素等,)凡属菩萨及一切贤圣善神诞忌日等,叫非时。什么叫非地?如郊野露地,神庙佛寺等地,叫非地。详见《寿康宝鉴》一书。人无邪淫,心则易净。

不绮语而说朴直的真挚的有益的语言。我们给别人讲的语言都是有益于别人的身心,使别人受益,这样你内心清净了,自己也种了善因,别人也得到了好处了,这就是口业四种,我们把它改变过来,不造恶而行善就可以等到很多好处,自己在谈话中就种了很多功德。

另外意念上的三业,第一是我们不贪五欲:财、色、名、食、睡,我们不去贪求这些东西,我们认清楚这些东西会使自己造罪业,使自己种地狱因。“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都是拖我们下地狱的啊!我们有了这个认识,就自然会远离五欲它就害不到我们。这样我们的贪欲自然会减少,这是对治贪欲。

第二是对治瞋恨心,就应该修慈悲观。慈悲观就是建立在一切众生都和我有密切的关系,进一步我们认识到人我一体的道理,你才会培养出同体大悲的思想。因为一切众生同我们一样,无始以来在六道里头转来转去,他们与我们都有父母等六亲眷属的关系,只不过你迷在里头不晓得,你哪一天开悟了你就会明白,这些众生在过去生中和我们都有很深很密切的关系,在无量的未来时间里,他们恶业满了也会得人身,他也可以闻佛法,修菩萨行而最后成佛。从未来来看他们都是未来的菩萨,未来的诸佛。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当然就不敢起瞋恨心,就要竖立慈悲观,用慈悲观来看待一切众生,这也是修忍辱波罗密的一个根本观点。不建立这个观点,忍辱就没有基础。

对治愚痴就要修因缘观。因缘观就是要知道一切事情都是因缘所生,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分散而消灭,一切都决定于因缘,也就是一切脱不了三世因果,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就不会作那些愚痴的事情,用因缘观来看待问题,比如人人都喜欢的金钱财富,这还是因缘问题,所以说人生有几种东西,比如金钱,强盗抢得起走,但是你带不起走,临命终时一个钱也带不起走。《参考消息》上刊凳的一个美国人叫汤姆逊,他有很多财富,他要死了,在临命终时,要律师给他做个证明并留下遗嘱:他死了之后,要求把这些钱取出来放在棺材里面,他的坟墓用钢筋混凝土来修造,并请两个保安来守坟墓。这个就叫愚痴!当然这个人不是没有文化,但他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愚痴,因为他不相信因缘观,金钱是不能用这种方法带走的,你硬要带走,就是下世再能投胎变人但你迷了,你怎么能知道你的坟在何处?这是不可能的事嘛。

有一种东西,强盗抢不起走,你也带不起走的就是知识,学问,你死了一个都带不起走。还有一种东西是强盗抢不起走,你必然要带起走的,那就是你所造的善业,恶业。不是你愿不愿意的问题,它是紧紧地跟随你走,也可以说它是支配你往那里走,你死了以后到那里?是业力支配啊!所以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这两句话很重要啊!万般就是一切东西,包括金钱,亲属种种,将不去就是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就是你造的善业,恶业紧紧地跟着你,这不是你愿不愿带的问题,你甩都甩不脱。我们能够建立因缘观,就不会干这种愚痴的事情了,以上就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具体内容。

第三句话是自净其意,自是自己,净是净化其意就是指的自己的意念,也就是妄念。常住本心是清净的,用不着你去净化它,而妄想、执着就是我们学佛的最大障碍,所以清除妄念是学佛首要解决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佛所说的一切法门,都是对治妄想执着,你能把妄想执着解决了消除了就对了。所以叫“妄去真显”,妄想消除了真心就显露了,我们说念佛法门叫我们念一句佛的名号,这叫做以妄治妄,你一直念下去,念到底最后就对了,明白什么?明白“原来弥陀念弥陀”,明白念佛的心就是佛,真心就显露了,这就说明妄去真显,其他的一切法门也都是一样的。

以上是对这三句偈语作了个简单说明。下面就想分析一下这一首偈语包括了五乘共修的纲领。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两句话就是人天乘修行的纲领。人道天道,要想保持得人身,或者得升天道去享福,必须遵循这两条纲领。不修,保不倒人身,不修,更不会升到天上,所以说这两条是做人的基础,学佛就是学做人啊!人做好了才能够谈学佛,如果做人都有问题的人,根本不配谈学佛,学佛也不相应,这个问题是作不了假的,你说的一套,做的一套,阴倒干坏事,表面装好人,那不行啊!

但是,光奉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出不倒轮回,只能说你是一个世间的善人,因为你仅仅限于修的世间的善法,你得的果报也就是享人天福报,在人道天道享福。这是第一类,人天乘的人就是修的这两句话。

第二类,“诸恶莫作,自净其意。”这两句是声闻、缘觉修行的纲领。声闻、缘觉,戒行精严,如果这点作不到,他就不可能独善其身,他正因为戒行精严,自己身心清净了,他才能够自净其意,把妄念清除了,所以他们修持各种各样的净化自己内心的种种法门。佛在世的时候,他们好多人都是修三十七道品。在现在来说修净土,修禅宗,修密宗都是修自净其意的好方法,当然修得好就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去掉自己的妄想执着。业障清除了,智慧就开发了,就达到自净其意。比如念佛的就达到了一心不乱,参禅的就达到了明心见性,这就达到了自净其意的境界,这个境界达到了就可以了生死出轮回,就可以证得声闻、缘觉的果位。因为他能自净其意,他种了了生死出轮回的因,与前一种就不同了。他种的出世之因,就会得出世的果报,他就会超出三界了,他就不会到人道,天道来受果报,就是声闻、缘觉的果位。这是第二类声闻、缘觉的修行纲领。

第三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个就是菩萨乘修行的纲领。菩萨与二乘就不同了,他就多了一条众善奉行,众善奉行就是自利利他,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是发菩提心,就是用出世的精神来办入世的事业。什么叫出世精神?这出世精神概括起来就是“无我”。什么叫入世事业,概括起来就是“利他”,所以“无我利他”就是菩萨精神,菩萨精神就是福慧双修,所以这三句就概括了修福修慧,概括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概括了自利利他,这三句话做圆满了就成佛,这修菩萨行就是种成佛的因,所以也叫种的菩提因,最后成佛就成菩提果了。

我们看这短短的三句话就包括了五乘修行的纲领。佛法这么妙啊,我们可细心领会,语言这么简单,内容这么丰富。

下面我们谈一下这首偈颂是我们四众弟子必须修行的纲领。首先我们说学佛先学作人。太虚大师说得好:“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所以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目前有些人天天跑庙,烧香,拜佛,希望发财,甚至于希望赌博得胜,希望炒股能赚钱。这种人佛菩萨会不会保佑?如果这样都会得保佑了,那把佛菩萨说“歪”了!你要想得财富,应该寻正道,因该按因果规律办事,那么你就应当把你的财富拿来布施,拿来救济,你一个人,你一家人吃喝玩乐,穷奢极欲,还要更发财来满足你的贪欲,这可能吗?这个符合因果规律吗?决不可能,佛是觉悟了的人,佛不是神,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人修成的,我们大家是没有觉悟的佛,觉悟了就是佛,迷就是众生,我们虽然迷着,但我们的自性是佛啊,我们的自性本没有失啊。所以,我们去掉了妄想执着,我们就可以成佛,学佛是很平常的事,并不是神秘的事情,人人都该学佛,人人都可以学佛,人人都可以成佛,这个道理必须明白,这也是佛教与其他宗教不同的,佛陀是希望大家都成佛,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就是希望一切众生都往生净土,在这所大学里学习,通过去掉我们的种种贪瞋痴,然后精进学佛,最后人人都达到佛的境界。所以很清楚,学佛就是向佛学习,学习佛的思想,言论,行为,也就是以佛为师,佛就是我们的导师。在我们这个世界,佛灭度了,我们要以戒为师,这个七佛通戒偈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纲领。我们的五戒,八戒,比丘戒,比丘尼戒,都是从这个七佛通戒的基楚上发展起来的。我们要以戒为师,你才能由迷返觉,你才能去妄显真,你才能由凡夫进入圣人的领域,凡夫是不觉,二乘圣人是自觉,但是不觉他,因为他没有众善奉行,而菩萨是自觉觉他,但是觉行还未圆满。所以,学菩萨修行是种菩提因,最后的果报就是成佛。

佛法是指导人生,指导生活,佛法是面向现实的,佛法绝不是迷信,佛法绝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所以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不离世间但高出于世间,这个觉字就是高出世间,如果与世俗同流合污那就不叫佛法了,佛法给人信心,给人力量,佛法引导人走一条利己利人,修福修慧,幸福圆满的人生道路。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两句话是做人的准则,也是佛法的基础。所以,不能把他看得很寻常啊!唐代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公案。白居易是唐代很有名的一位诗人,学者,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当年在杭州当刺史的时候,他就很仰慕鸟巢禅师的大名,他就专门去在拜访鸟巢禅师,想向他请教佛法。这位鸟巢禅师没有住庙子,他在一棵大树上居住,所以人家就叫他叫“鸟巢禅师”,他住处象鸟窝一样。鸟巢禅师他是很有境界的人,白居易一见到禅师就说:“禅师啊,你住得那么高,在树子上这太危险嘛!”禅师说:“我倒不危险,你才危险,因为你在做官,高官必险嘛!”白居易又问禅师:“什么是佛法的要领呢?”禅师回答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说:“你这两句话,三岁儿童都知道。”鸟巢禅师说:“三岁儿童虽晓得,八十老翁还做不到啊。”

这就是佛法的要领,学佛的下手处。我们要学佛,必须要遵守这两条做人的基本准则。这“善”与“恶”的标准是什么?从佛法的观点来说,利人就是善,人己两利,我们作的事又利人又利己,你这样作了有利于你现在,你也得到利益了,别人也得到利益了,又有利于你的下一世,因为你种了善因嘛,你当然就会得到善报,这是一类。还有能够进一步的做到损己利人,自己受损害希望人家得到利益,为了成全人,自己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这个看起来,现在他吃了点亏,但是,这种人受到社会的尊敬,他感化了很多人,那就是功德啊。从现实来看,从未来看这种人当然就很了不得啊,能够牺牲自己来成全别人,他种了这个善因啊,他未来的善报当然会很大。什么是恶,你损害别人的生命,财产,名誉,地位,种种利益,当然人家受害了,你也脱不了手,是迟早的问题,国法不容许,舆论要谴责你,因果更不会饶恕你。

我们再来分析,这种人损人而并不能利己,比如说毁谤别人,造谣诬蔑别人,别人当然受了损失,你也得不到利益。从现在说,别人把你看破了,不会对你这个人再有好感和信任。从未来看,你种了恶因,未来受一定的果报,这是损人而不利己。

还有一类,损人而利己,比如强盗,别人的财物你拿来据为己有,你得到利益了,你发财了。从现实来看,既然种下盗窃的因,必定难逃贫穷困苦的果报!

所以说损人来利己的,不论从现实,未来看都是要受恶报的。前面说了十善十恶是六道轮回的业因,而六道轮回正是十善十恶的果报。因为你既然种了因,就必然会有果,我们这个身体就是果报身,就是来受果报的,你种了十善十恶的因,当然就会在六道轮回里受果报,比如说善道来说,上品的善就生天道,中品的善就生人道,下品的善就生阿修罗道,这就是三善道。恶报来说,上品十恶,堕地狱道,中品十恶,堕锇鬼道,下品十恶,堕畜牲道。

这个就是善恶业因与六道轮回的关系,非常这清楚的。下面想再谈一下“自净其意”这句偈语,看来很简单,实际这四个字就是佛所说的一切心地法门的要领。佛法叫心地法门,就是对治我们的妄心,也就是净化我们自己的妄想,本来众生都有佛性都是佛,但是妄想执着就不能证得。所以,佛出世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去掉妄想执着,让我们恢复本来面目。从哪里下手?就是从自净其意下手。所以佛经上说:“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一切佛法人人都本来具足,也不是佛给我们的,本来具足,但是妄想执着把他蒙蔽了就不能证得,如果你到心外去求法,那叫外道啊,这叫做舍父逃走。我们本来就是佛的儿子,佛就是DA法王啊,你不在佛那里求法,你跑到外面去,也就是人人都有一颗衣里明珠,这就是我们本有的佛性,你身上有夜明珠却跑到外面去讨口,这就叫舍父逃走,舍弃自己的父亲到外边去讨口,不晓得衣里有颗明珠,你就不晓得自心是佛,是心可以作佛。所以,自净其意就是我们学佛的下手处,说简单一点就是“去妄”,就是去妄心。真心就如一面宝镜一样,这个宝镜的功能能够照天照地,无所不照,这个就是我们的真心,与如来是一样的,具有如来那种五眼六通,三身,四智都齐全的。那为什么我们拿不出来呢?这就是妄想执着,就像一面镜子被厚厚的尘垢盖着一样,当然他的功能就显不出来。学佛就是从自净其意下手,就是从去妄心下手。

唐代,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传法的时候,就留下两首很著名的偈颂。弘忍大师当时准备传法的时候(传衣钵)的时候,就叫他的弟子们,各人写一首偈颂来他看,谁开悟了,就把衣钵传给谁。神秀大师是很了不起的人,出家以前就是很有名的学者。出家后是寺院的首座。神秀大师就写了一首偈语,他这首偈语是:“身是菩提树”我们这个身体就象菩提树一样,菩提是觉悟的意思,当年佛在菩提树下成道,所以,这个树子就代表觉悟。“心如明镜台”我们这个心就像一面宝镜一样。“时时勤拂拭”就是时时刻刻的擦拭它。“勿使惹尘埃”就是不要让宝镜染上尘埃。五祖大师认为他没有开悟,没把衣钵传给它。当时六祖惠能大师也提出一首偈语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两首偈颂不同在哪里呢?神秀大师的偈颂是说的净化自心的方法,自净其意的方法,这是修持的方法。惠能大师的偈颂说的是妄去真显的境界,就是已经把妄心去掉了,真心显露了的境界,也就是开悟了的境界,所以,这两首偈颂,一首讲的是去妄,一首讲的是显真,我们不能认为神秀大师当时没有得到衣钵,他的偈颂就不好,不能这样看,这首偈颂倒是我们学佛的人应该依教奉行的,我们就要做这个工作,时时勤拂拭,把我们的妄想执着消除干净,把宝镜上的法规尘垢去掉,这就是我们下功夫的地方。因为妄心不去,真心就无法显露。所以说“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你能够把念头消灭了,打死就是消灭掉,什么念头?妄想、执着。许汝法身活,就是法身显露,法身就是常住真心。

净土法门是摄心念佛,这一句佛号就是最好的净化刘,净化我们的妄心,所以古人说:“投清珠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就是比喻把一颗颗清水珠投到浑浊的污水中,浑浊的水就会被澄清。“投佛号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就是把一句佛号放到混乱烦恼的心里头,混乱烦恼的心就逐渐消除了,乱心消除了,真心就显露了,真心就是佛性啊。所以,我们修净土法门的人,应该把这个偈语作为我们做人修行的纲领,因为这首偈语是持戒修行的纲领,这个纲领也是福慧双修的纲领,自净其意就是修智慧,众善奉行就是培福德,所以这首偈语我们修净土法门的人应该依教奉行,我们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就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了度众生而往生净土,为了度众生而成佛。这就是按七佛通戒偈修行。

今天提出这首偈颂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勉励。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尊重戒律

尊重戒律

烧雪

摘自《育僧苑》




    《十诵律》上说,以戒律的有无,用验佛法的存亡。表面上看来,这似乎是“重律”声闻,刻意要突显戒律的重要性所作的说辞。有些人不免因此认为,戒律已不合时宜了,佛法重在“智慧”解脱,哪管身、口的形式?于是乎几百年来,中国的佛教把律典束诸高阁,平时除了只知道“家法”、“清规”和“吃素”之外,什么诵戒、出罪、持午、安居、自恣等等,既不懂得它们的意义,也轻藐它们的价值,从而更使得自己的无知与不学,有了正当的理由——修行就够了,管那些做什么?

    问题是:既不持戒,则身口罔措,如何起行?既不学戒,则不了戒心弥布,如何观心?既不知戒,则不体佛悯众生之大悲,如何修敬乃至发菩提心?

    出得家来,不安好心的伪滥僧尼且不提,哪个出家人不是信誓旦旦地说:“我要修行了生死”?可是要修行,却不从戒律修起,这就如同要盖房子却不打地基一般,不但房子盖不成,甚至还有屋倒身亡之祸哩!《涅槃经》云:“勤苦修行,非涅槃因。”不正指此?

    以下只是一个例子:记得约半年前,有位居士(今已出家)曾参访某道场之附属单位。当问及男女共住是否不妥时,该单位年轻的负责人(比丘),却脸不红气不喘地以“我师父说:男女共住才好修行(因为有考验嘛!)”之类的话,将那位居士“开示”了一顿,临行前还告诫该居士:“不要太执著男女相”云云。哈!这不正是“倒说经律,以盲引盲”的最佳写照吗?

    能不能学戒、持戒是一回,可是至少,做为一个出家人,必须懂得尊重戒律、赞叹戒律,这是出家人基本上该保有的“良知”不是吗?哪怕你犯了满身的断头大罪,只要你仍能生惭愧心,尊戒、叹戒,则不名“破见”。《十轮经》上说,这样的人仍可为幢相,仍可受供养。最怕的就是,自己犯了戒,领众不如法,却又要装得“很有修行”的样子,硬就是你对——佛陀错了。佛陀一再于声闻律上告诫,不得僧尼杂沓、共住,乃至“期同道行”、“前后而行”皆不可以,于“八敬法”中亦制女人不得住僧寺。甚至于大乘法中(如《法华经》)亦明言:“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亦不乐见”等等。显然,大小经、律于男女之防是一样严谨的。而今为人师者,自己不学无知,面对自己的“不得已”,既无良心和勇气坦承不如法,却又要硬着头皮非法说法。这,岂止是破戒?根本是破见!岂止是倒说经律?根本是喝斥诸佛!

    在今日的环境下,接引众生的大道场,为了种种施设的方便,固然难以如法如律;既连住精舍、茅蓬的僧尼要如法如律,也只能说“尽量”了。或者这也正是末法众生道行怯弱的原因所在。对于这样的事实:于己,则深生惭愧,坦承错误;于人,则给予谅解,仍然尊重。然而惭愧归惭愧,谅解归谅解,于佛法、于戒律的正义与尊严,我们却更要恭敬、尊重、赞叹与维护。人情上或许可以包容、睁一眼闭一眼,可是在法理上却丝毫不能迷糊、滥卖人情!僧伽有住持正法的“天职”,自己如不如法是一回事,可是我们却有责任辨别法、非法,我们必须为现在及未来的众生指出何者如法,何者不如法。如果我们不能将戒律持得很如法,那么我们至少要努力去学习和了解戒律;如果我们甚至无能学习和了解戒律,那至少也要恭敬和尊重戒律才对。原因无他,只因为我们都是佛弟子(不是狮子身中虫),我们爱护佛法如护眼珠,而戒律正是佛法的寿命。不知诸位读者大德以为然否?

    当然,清净持戒是学人所不能的,对于他人如何,自己也只是反躬自省,深生惭愧,哪敢生怨嫌之心?因此当面对不如法、不知律的事情时,笔者在感情上是悲悯、谅解而仍保持恭敬的(了知那必事起有因)。可是在理智上,却由于拥护正法的使命感使然,而不得不是非分明,进而忧心忡忡(戒经云:若不持此戒,世界皆瞑冥)。因此,如果又遇到了睁眼说瞎话的非法说法,则是可忍孰不可忍?坦白的批评,总是不自量力地脱笔而下。这,是水月抄的职责,也是学人的宿命,教内大德知我乎?罪我乎?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三乘戒律的对治重点

三乘戒律的对治重点

益西彭措堪布





众生因俱生我执,因而产生了很多的烦恼,导致流转轮回,不得解脱 。佛传了八万四千法门,目的就是为了遣除众生贪瞋痴三毒的烦恼, 然小乘、大乘和密乘遣除烦恼的方法各有侧重。小乘经论主要调伏贪 心的烦恼,大乘经论主要调伏瞋恚的烦恼,而密乘的经续论典主要调 伏无明愚痴的烦恼。


第一节 小乘着重对治贪心

大小乘《俱舍论》都指出,欲界中的烦恼,最突出地表现在异性间的 贪着,也就是说,欲界众生视异性间的欢爱为最大的快乐。旁生、人 类、阿修罗、欲天等轮回众生,也是因为贪心烦恼而出生,这就是《 楞严经》所说的「纯情即堕。」

众生因有贪爱烦恼,男女间不由自主地相互吸引,绝大部分的行为都 是围绕着贪爱而发生的,而这些行为大部份是恶业,这也就是为什么 佛陀把对治贪心立为别解脱戒的最主要内容。

初学者欲守持净戒,必须先注意男女之间不能经常接触,否则很容易 生起贪心,若不能有效的对治这种烦恼,最后将会破很多根本戒,造 下极为严重的罪业,这是烦恼自性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够认识清楚。

以上并非针对具体的某人而说的,而是从贪心烦恼过患的角度来谈。 但不管是谁,只要还有这类的烦恼,就应该深刻反省,励力忏悔以往 所造下这类的罪业。

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中提出,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经典有 直接、间接、附带三种含义。例如《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直接宣说 空性,间接讲「现证五道十地」及「佛地」等的修法次第,《妙法莲 华经》、《文殊根本续》中附带有对许多人的授记。所以在讲女人的 过患时,不能以为男人有功德,因为对于女人来说,男人也有同样的 过患,应知道这是针对各自相续中的粗重贪心烦恼而言。

佛在《正法念处经》中说:「一个具足清净戒律的男人,若以染污心 去看女人,其过失就像地狱中的铜汁烧毁了眼睛一样。」若在今生不 能清净此过失,死后会堕入地狱,受铜汁烧毁眼睛和身体的无量痛苦 。同样的,一个持净戒的女人,若以染污心去看男人,其过失也与此 相同。

布顿仁波切将《正法念处经》的意义作成颂词:「具戒男人染心视女 人,过等地狱铜汁销双眼。」

《正法念处经》又说:女身是祸殃,损毁现来世,若欲利己者,当远 离女身。其大意是,相对于有染污心的男人来说,女人是他的祸殃, 今生、来世的安乐都将因之而损毁,因此真想利益自己的人,就应当 远离女人,方为明智之举。同样的,对女人而言,男人也是祸水,应 该远离。

跟女人接触是否有过失,主要应以发心去衡量。若心有贪执,连自己 的母亲、姐妹的手都不能摸触,如果心无贪执,即使是受了出家戒的 僧人也有许多可开许的地方。西方国家,男女都不避嫌,因从小养成 习惯,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拥抱等的举动,因他们心无贪执,故不构成 恶业。

因此不论修学小乘或大乘、密乘,在受持戒律时,千万不能产生增上 染污心,否则会造下极为严重的业障,故真正发心持戒的人,对外境 及人应详加观察,以免为自己制造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又经云:犹如愚人执财物,阻其追求后世心,以染污心求欲乐,损毁 自己与他人。

犹如对世间财富非常执着的人,因忙于现世财富的积累,想不到去为 后世作点准备一样,以染污心去贪求欲乐的人,不但毁坏了自己的今 生后世,连他人今生后世的安乐也同样被葬送。

佛在小乘经部《律本事》中,曾讲过一个有关五无间罪的公案:

佛在世的时候,有位学佛非常虔诚的女居士,非常希望自己的儿子相 信因果、皈依三宝、最后出家为僧,但她的儿子却深深的贪恋尘世。 有一天儿子又想出去和情人约会,被她关起来,儿子央求母亲放他出 去,母亲说:「我绝不让你出去造恶业,你若一定要出去,除非杀掉 我。」其子在贪心催逼之下,竟真的举刀杀死了自己的母亲,事后儿 子惊恐的跑到女友家,战战兢兢地告诉她杀母亲的实情。此女大惊, 暗思此人既能杀母,他日也会杀我,于是假笑敷衍说:「你先呆在这 里,我上楼去一下。」女人上楼后,便大呼捉贼,邻里听到,齐来捉 拿,此人只得逃走。

此人后来渐生悔意,一日他到东方一座城市,遇到一位外道本师。向 其求教,外道说:「若想清净业障,那就应先跳进水里,再跳进火里 去。」水里、火里进出,令他胆怯,未敢照办。

后来他又到印度的另一座大城市,偶尔听到一位内道比丘传法,当他 听到:「如果真发后悔心忏悔,并皈依三宝,依止具德上师,精进修 持,业障完全可以清净,不须感受痛苦的果报」时,心生欢喜,乃发 心出家。出家受戒后,他非常精进闻思修。后来有位比丘问他为何这 么精进时,他回答:「昔日曾为邪淫,而亲手弒母。」不久他弒母的 事,传到佛陀的耳里,佛说:「此人今生故意杀母,犯了五无间罪, 其别解脱戒之戒体已不可能得到,故不能留住僧团。」他因而被驱出 了僧团。

他经过长期的闻思修,已深信因果,并对自己所犯的罪业非常后悔, 知道自己所造的罪业太大,实在无法和僧众同住,便去没有佛法的边 地弘扬佛法,摄受许多弟子。施主为他建了经堂,他的不少弟子已证 得了阿罗汉果。他圆寂后,因生前所造的严重罪业,死后即堕入地狱 ,被狱卒持锤重击昏死过去,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转生在三十三 天。他用天人的神通观察,知道自己之所以能转生三十三天,乃得益 于释迦牟尼佛所传教法,所以立即生出很大的报恩心。之后,他去印 度拜见了释迦牟尼佛。见佛后,在佛前听闻了殊胜的教法,立即得到 小乘的见道果(预流果)。

后来佛陀应众比丘之请,讲述了此人的前世因缘,佛并开示因果的不 可思议。依此殊胜因缘,很多人对轮回生起了厌离心,对解脱生起了 希求心,最终得到圣果。

由此可知,染污烦恼心的力量极大,竟能令子弒母,因此凡夫众生, 若想得到解脱之圣果,就要依照上师的教言去做,依教奉行,遣除贪 心烦恼,最终趣入无上菩提。


第二节 大乘、密乘也应对治贪心

佛在大乘的《月灯经》中说:女人是无穷尽,具大恐怖之绳,是故诸 佛不赞许,染心执取女人者。

意即相对于有烦恼贪心的男人,女人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有很强 的吸引力,而在轮回中不能出离,因此女人就像千变万化又极其恐怖 的绳索,将男人紧紧住在轮回之中。因此诸佛对染污心,贪执女人之 人都不加赞许。又说:「此道不能得菩提,是故不能近女人,犹如瞋 恨之毒蛇,智者应当远女身。」

意即以染污心贪执女人,便永远不可能获证菩提,因此对女人不能亲 近,女人就像一条瞋恨心极强的毒蛇,一不小心便会被咬而丢命,因 此有理性智能的人应该远远地避开。

佛在大乘《三摩地王经》中说:「染心凡夫众,因执腐女身,转生为 腐身,堕落于恶趣。」

意为:如果男人对本为污秽不堪的女身非常贪恋执着,便会作出许多 不轨的行为,这对已受戒的人来说,是破根本戒,因其贪着污秽身的 果报,来世也转身为具污秽身的众生,若加上作邪淫的罪业,则会堕 入恶趣之中。

有人说:「学密宗可以享受凡情贪欲,贪执凡夫女人。」出此言者, 实未曾真正依止过具相金刚上师,没有好好闻思过密宗的经续和上师 的教言。莲花生大师说:「初入佛门,凡是增长邪分别念的缘都是违 缘;尤其对男人来说,最大的魔障是女人;对女人来说,最大的魔障 是男人。除此,对男女二者共同来说,饮食衣服是最大的魔障。」及 :「不如理受持三昧耶的女人是修法人的魔障。」

这也在间接的指出,不如理受持三昧耶的男人,同样是女性修法的魔 障。要知道,我们所修学的无上大圆满,有很多传承灌顶都是莲师传 下来的,若不遵循莲师之金刚语,欲成就这些大圆满又从何谈起呢?

无垢光尊者曾云:「贪执凡夫女人会招致十方的诽谤。」同理,「女 修行人贪执凡夫男人同样也会招致十方的诽谤。」

无垢光尊者作了许多揭示女人对修道过患的金刚颂词,下面引述八则 :

其一: 欲求解脱快捷方式精进者,违缘魔障莫过狡诈女,违背圣者形象众垢骂, 远离衰损根源之女人。

也就是说,欲寻求极快解脱、修行非常精进的人,最大的违缘和魔障 ,即来之于狡诈的凡夫女人,所谓「狡诈女」,是指那些巧言令色, 口是心非,心怀不轨的女人。

如果贪图这些凡夫女人,便会违背圣者的形象,又因行为不如法,不 免会遭世人轻视和垢骂,故无垢光尊者指出,凡夫女人是修行人的世 间和出世间法都遭到衰败损耗的根源,告诫弟子应该远离。间接而言 ,狡诈的男人亦是女修行人的最大魔障。

其二: 谁何虽已进入闻思修,但若遇彼此法即减灭,见未见之果报无限量, 远离衰损根源之女人。

大意是,虽然修行者已开始了闻思修,但如果对女人产生贪执,这样 闻思修的功德都会消减乃至灭尽,并出现许多过患,今生能见到的如 遭意外违缘、疾病、短寿;所不见的,如护法远离,魔王加持等,后 世更会堕入恶趣,而这一切衰损的根源都在于贪执了女人。

其三: 谁何虽已利益于他人,但若遇彼名声遂消匿,事业空耗利益将减灭, 远离衰损根源之女人。

大意是,虽然修行者已发菩提心,并开始利益六道众生,但还未证得 圣位,此时,他偶然碰上一个狡诈凡夫女而生起贪心,依此违缘,他 的名声便会逐渐消退,且其已有的事业也会损毁,自己的一切利益也 会消失。同样,真正学法的女人,虽发起了菩提心,但因偶然与狡诈 的男人相逢而生染心,终将导致名声扫地。

其四: 虽为智者但遭垢骂,希求减灭故难利他人,行为下劣故遭俗人笑,远 离衰损根源之女人。

大意是,虽然曾是学识非常渊博的智者,但因贪着凡夫女人而会遭受 大众的轻视和垢骂,以前曾经希求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励力祈祷本 尊赐予悉地乃至解脱,现在也因贪着凡夫女人之故,这些出世的希求 心也减灭,这样,想再作利他的事业,自然也就很困难了。且此时所 接触的,都是行为下劣的世间凡夫,他便会逐渐被染污而变得粗俗, 此刻甚至连世人也会耻笑他,今生造此罪业,后世肯定会堕地狱。

一个曾对解脱有希求心,也曾下过苦功夫学法,本可广利众生的智者 ,最终不但自利利他不成,还落到受世人厌弃的下场,实是可悲。因 此凡是真正希求解脱,发心利益众生的男子,必须远离衰损根源的凡 夫女人。女修行人也同样应如是警惕。

其五: 虽为尊者,然已破戒律,护法远离众人不欢喜,业障深重,现来世受 苦,远离衰损根源之女人。

大意是,虽然本是一位持戒谨严的尊者,但后来因贪着一个凡夫女人 ,而破了小乘、大乘、密乘等三乘的根本戒,这时真正的护法和善神 都会远离此人,三宝弟子也因其造下的深重业障而不喜欢他,此人不 但今生,连后世都会遭到难忍的苦痛。因此无论是出家或在家的初学 男女,都应该严肃的对待这个问题,如果对各自的戒律置之不顾,听 任贪心蔓延,渐渐地就会破掉根本戒,甚至退堕到不信因果,舍弃三 宝的地步。

尤其是对已受灌顶的密乘弟子,因贪执女色追求世间法,最后还可能 导致诽谤金刚上师,舍弃密乘戒等;这样,他所造的罪业,远比魔王 波旬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魔鬼的瞋心等烦恼也会造很多罪业,但 因他们得不到灌顶,不可能造下诽谤金刚上师等破密乘戒的罪业。这 种恶劣的人,不用去打卦,也可推知他们的出路──堕入金刚地狱受 无量苦。这并非外境的缘故,而是自相续中的染污心所促成的恶业。

金刚道友在同一个金刚坛城,受同一位上师的无上密乘四灌顶,自应 互相帮助,乃至未得菩提前不舍离道友和上师,并注意不对他人制造 违缘,不诱使他人破根本戒,不做非法行,不造根本罪。因为修菩提 心的人,知道天下所有的众生都曾是自己的父母,因此不能故意让父 母违背上师的教言,而破根本戒,下金刚地狱受无量痛苦。男众如果 有相似的菩提心和大悲心,就不会对尼众造这种违缘,令其破掉根本 戒,造下很多业障。

其六: 虽为贤良染污烦恼增,谋求今生恣意享五欲,显相下劣且又染污他, 远离衰损根源之女人。

一个品行高尚的修行人,在贪着一个狡诈的凡夫女人之后,其相续中 的烦恼会不可遏制,像上弦月一样迅速增长,不再去追求后世的安乐 及究竟的解脱,而沉缅于今世的五欲享受,处处失态;他这种行为还 会影响、传染给周围的人,因此千万不要接触这种人。

无垢光尊者云:无论身处何地,修行人都应引起高度警惕,远离这种 造违缘的人,否则违缘来时将后悔莫及。

其七: 具信出离胜法亦精进,但若遇彼只谋求今生,弃解脱道永沉于轮中, 远离衰损根源之女人。

大意是,一个对上师三宝有坚定信心,对轮回有出离心,对解脱有希求心,对佛法有精进心的行者,若沾染上女色,破了根本戒之后,就会追求以今生为主的世间八法,舍弃解脱道。因此,真正修法的男众必须远离狡诈的凡夫女人,在家人自然不必远离自己的丈夫或妻子,但不能邪淫,否则会造重罪,生生世世不遇善知识,听闻不到真正的佛法,得不到十八暇满的人身而修学佛法。若出了家,乃至未调伏自 相续的烦恼执着时,应远离凡夫的异性,因这是修法的最大魔障。

其八:虽是修习静虑之禅师,但若遇彼善法遂消灭,舍离神山到达闹城边,远离衰损根源之女人。

在深山独自精进修持佛法的禅师,在还未得证悟成就时,在某些偶然的机会中,遇到狡诈凡夫女人的违缘之后,作非法行,破根本戒,这样修法的功德自然隐没,不由自主地离开了神山,来到充满业障烦恼的城邑闹市,如同世人去作非法行。

密乘十四根本戒中有「不能诽谤智能空行母」,那么无垢光尊者的教言是否与这条戒相抵触呢?当然没有,因为该条戒中的智能空行母是已成就者,并非指「狡诈凡夫之女人」,但即使是凡夫,异性之间也不能诽谤、排斥。

时下年轻人的特点是贪欲心重,老年人是瞋恨心重。假如男众中有人 对出家女众作了违缘,使她因而失去了根本戒,这样这两个人的罪过 都非常大。因为女众一生中只能受一次出家戒律,这就像有人一生中 只能吃到一顿饭,好不容易饭已捧在手上,却被人抢走一样。这种故 意违反金刚上师的教言,来世只有到金刚地狱去消这业障。

因此心有染污烦恼的初学者,一定要谨慎观察自相续,千万不要放纵 自己的染心。


第三节 大乘显宗着重对治嗔心

小乘行人希求自己从轮回中解脱而证得罗汉果,虽然对众生发了瞋心 ,但因其未曾发起菩提心,故无舍弃众生的过患,所以小乘主要对治 三毒烦恼中的贪心,如果没有遣除贪心,则易毁犯四根本戒中的邪淫 戒等。而在大乘中,只要生起瞋心损恼他人,就破了菩萨戒。相对而 言,大乘中生贪心犯戒作不净行,其相续中还未舍弃众生,而生瞋心 犯戒则是舍弃众生了,因此从大乘角度来说,生贪心所造的罪业,远 不及以瞋心造罪业严重,故佛在《大宝积经》中云:「贪心犯戒,其 罪尚轻,因瞋犯戒,弃舍众生。」在传承上师的教言中也提到,就守 持别解脱戒而言,生一百次瞋心,不如生一次贪心的罪业重。就守持 大乘菩萨戒而言,生一百次贪心不如发一次瞋心的罪业重。

若有人因此以为自己是修大乘法,生些贪心无关紧要,这又堕入了偏 执,因为我们都已受了别解脱戒、菩萨戒及三昧耶三乘戒律,这三乘 戒律无疑都应该守持清净,况且别解脱戒是后二乘戒律的基础,若别 解脱戒不清净,则菩萨戒与密乘戒也就无从谈起。且贪瞋等毒均源于 我执,欲得究竟的解脱,须净除我执,因此由我执而生的贪瞋等毒也 均须舍弃。

若有人贪瞋等烦恼已趋细微,对戒律恭敬,则可知其修行很好,反之 就算其表面上的威仪很如法,但因烦恼粗重,故破戒的机会就会有很 多。


第四节 密乘着重对治痴心

痴毒就是众生背离实相的分别心念。所谓「实相」,就是法界的真实 之相,是空性与光明的大双运。但众生因受分别念痴毒的限制,并没 认识、安住在这大安乐的双运境界中,而把本来没有的,执着为有; 本来不是的,执着为是,这样生出子虚乌有的世俗万法。但即使在这 众生分别念的世俗万法境界当中,也仍有其相对正确的实相与行持方 法,如观万物如梦如幻、深信因果、严谨持戒、祈祷上师三宝等,只 是众生对此不知取舍。因此在圣者的眼中,众生犹如狂人、盲人,整 天行持不如法的行为,至为可怜。

众生从痴心中,又生出了贪心和瞋心,若将贪瞋痴三毒比喻成一棵荆 棘树,贪瞋二毒是树枝、树刺,痴毒是树根。小孩或力量不大的人, 遇上荆棘树时应小心的避开或将树枝、树刺折断,才能安全通过,而 身强力壮、又有工具的人,就可以直接将荆棘树连根拔掉,清除这个 路障。同样的,根器相对不高又不具备殊胜方便的弟子,应先避开或 对治贪瞋二毒,而根器较高又有殊胜方便的弟子,就可以直接从对治 最根本的痴毒着手,迅速地把三毒烦恼同时遣除。

密乘即是通过直接以如来的智能对治痴毒,而迅速遣除三毒烦恼的殊 胜法门,具体的方法可在接受灌顶之后,通过上师的窍诀或闻思续典 而了知。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三乘戒律的共同基础——出离心

三乘戒律的共同基础

出离心


益西彭措堪布



一. 出离心的重要性

佛经指出不管出家僧众或在家居士,受戒首先必需有出离心,就能否生起出离心而言,得到人身要比得到天人身还要可贵、稀有,因为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中,只有欲界的众生才能生起出离心,欲界又分三恶趣、人趣与欲界六天,三恶趣中的众生或因所受的苦太猛厉,或过于愚痴,而产生不了出离心,欲界六天中的天人则因过于放逸,忙于享乐而不想发起出离心,人类有苦有乐,故才有产生出离心及受戒的可能。但也并非所有的人类都能如此,我们这个小世界中的人类分住在四大洲,北俱卢洲的人因遇不到佛法,没人引导,故被排除在外,其余三洲的人,即使生起出离心后,也需五根具足,且未造五无间罪、非为黄门等才有受戒的资格。由此可见,要学佛修行是多么不容易!我们是经过这么多层筛选后的幸运儿,故应深深珍惜这千载难逢的机遇。

从古至今,宗喀巴大师对戒律的弘扬影响巨大而广泛。他在《三主要道论》中,解释发出离心的理由时说:「无出离心无熄灭,希求有海乐方法,由欲有乐缚众生,故先寻求出离心。」其意为,如无出离心,就不能熄灭烦恼与痛苦,也追求不到轮回中的安乐,更不能获得究竟解脱,正是对尘世的贪着而使众生束缚在轮回中,因此追求解脱必须要发起出离心。

法王在《胜利道歌》中也述说了以出离心为基础受持净戒的功德和破戒的过患:「一切胜生定圆乐,皆从依此而生故,破戒恶趣漂无垠,勿令自迷应取舍。」在《忠言心之明点》中说:「贪着现世无法缘,享受欲乐增贪心,利乐称誉求不得,如梦买卖故舍弃。」

其意为贪着今生的人,没有修学佛法的缘分;追求五欲享受的人,只会无休止的增长他的贪心,人们都追求世间八法中的利乐称誉,但人生不如意事往往十有八九,利乐称誉越被追求就越加远离,导致今生后世感受无量的痛苦,所以对今生的世事有如梦中的买卖一样,应予舍弃。梦中买卖本不存在,醒后有理智的人怎么还会去执着其盈亏呢﹖现在世人对华衣美食、权贵、财富及邪淫等不但不加以扺制,反以为是时尚潮流,大多数人趋之若鹜,导致在生死轮回大海中时浮时沉,永无出期。
我们修行人应反其道而行,依照圣者的教诲,切实认清世间法的过患,进而发起无伪的出离心,再受持净戒,闻思修行,一步一脚印地迈向涅盘圣城。

有一部份人既想得到世间的圆满,又想得到出世间的解脱,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以这种发心,不要说今生,就是千年、万年,甚至上亿劫也不会有解脱的机会,因为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是两个完全相连的法,凡夫妄想两者兼得是万难成功的,只有褔慧具足的圣者才能实现。就像六世**仓央嘉措所教示的那样──「世上难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所以要做一个真正的三宝弟子,尤其是出家弟子,一定要常常观照自己的相续,是否已经真正产生皈依心和出离心,是否对上师三宝生起了不退的信心,戒律是否清净等等,希望各位有志出离解脱的学法人对此三思。

如修学佛法的同时不放弃贪恋世间八法,如此下去,其相续中终将产生邪见,丧失正知正见及对佛法的信心,此时就会出现许多违缘,破根本戒也在情理之中,今生后世都会感受剧烈的痛苦,以后无法得到暇满而修学佛法,所以今生发起出离心,守持净戒极为重要,这是后世安乐之因,应祈祷上师三宝加持守持净戒、不遭受违缘。

现在我们已得到暇满的人身,完全具足了修法的顺缘,如果不趁此机会发出离心守持净戒,设法调伏自相续的烦恼分别心,过了这一世到了中阴或后世时,就根本没有机会得到解脱,到时后悔莫及。

从修法感受方面而言,依靠强烈的出离心而守持清净戒律的人,因为了知轮回中的万法都是无常、无实,都是业障幻化所成,所以会自然断除无始以来对色声香味触这五种欲乐的贪求。华智仁波切的弟子乌金丹增仁波切(莲师化身)曾说:「世间八法如云,出离心如风,以强烈的出离心受持净戒,就像狂风吹散云雾一般,能自然摧坏对世间八法的染污执着和一切修行障碍。这时他仅仅依靠持戒的功德,在内心就已经感受到帝释天一样的安乐,他实际上已成了世界上地位最高、声誉最广、财富最多、最为幸福的人了,他因放弃了对一切的贪求,无勤地获得了世人终日奔波而仍不能圆满得到的东西。从长远来看,帝释天远不及清净持戒的修行人,因为帝释天对轮回没有强烈的出离心,在褔报享尽后,还将堕入恶道中受苦,但依出离心而清净持戒的人,却会进而获得出世的解脱安乐之果。

如果没有出离心,就不可能会有自始至终都全心全意皈依三宝的决心,得不到大士和中土的皈依戒,甚至只是一种盲从的行为而已。

在家居士同样也应对轮回生起厌离心,对解脱生起希求心,就像去拉萨,无论是徒步的乞丐或乘坐飞机的富翁,都是朝向拉萨的目标前进,否则连别解脱戒的戒体都无法获得。这样学了几年佛,其实都在稀胡里胡涂中度过,得不到收获,还怨天尤人,抱怨上师三宝不给加持。在智者看来,则是自己没有如理如法修行,不按佛法所要求的方法去努力,甚至对上师三宝的皈依心与信心都未得坚定,这便是自己欺骗自己的结果。

寂天菩萨曾说,世间最悲哀的莫过于自己损害自己。虽然一般人以为只有别人才会损害我,但正是因为自己生不起真正的出离心、菩提心及无法护持净戒之故,才从无始至今一直流转于轮回中,受尽了无量痛苦的折磨。如此看来,损害自己的难道不正是自己吗?如果能反省自己,找出缺点恶习,并勇于自我否定、自我改造,则自心逐渐澄净而感受到佛陀、菩萨们大清净、大光明的智能境界。

反观现在很多修行人,没有强烈的出离心和受持清净戒律的基础,虽然看了不少书,依止许多上师,但在修证方面,甚至连些许功德也没有生起,这并不是佛法没有加持力,而是他们尚未在佛法的道路上迈出过一步。现在明白了教理,还不想生起出离心精进修持的人,在诸佛菩萨眼中,无疑是最可怜的人了。


二、生起出离心的方法

谈到这里,我们应该了解出离心是依靠什么方法产生的。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论》中说:「暇满难得寿无常,修习能除此世欲,业果不虚轮回苦,思维能除后世欲。」

一个修行人真正想要遣除对轮回的贪执,就要修三乘共同的四个加行,即暇满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痛苦,能经常修持这四个加行,自然就生起对轮回的强烈厌离心,进而对解脱生起猛厉的希求心。这样就生起了出离心,也唯有如此,修法的功德才会很快显现,无明的种子及习气会很快清净,就好象十方诸佛都在为他一人加持一样,所以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这四个加行,切莫以为是无关紧要而加以搁罝,否则就难以生起出离心。

以强烈的出离心来守持戒律,这是佛法的根本学处,否则,甚至连三乘佛法的相似功德都无法生起。之所以称「共同前行」,是因为无论小、大乘,显宗、密乘都共同以此为基础,只有修好共同前行,才能修好不共加行。修好不共加行后,才能进入修持正行的阶段。所以我们一定要多观察、多思维、多修持这个共同外前行,再加上多阅读高僧传记,使我们对轮回世间八法产生不退的厌离心,这样才能保证真正的出离心能够顺利生起。

修加行对修大圆满同样有极大的帮助。也许有人会疑惑,这种基础修法怎能对这么高深了义的大圆满修法产生帮助呢?缘起力确实是不可思议的,凡如理修行过的人,对此都会产生很深的体会。此共同外前行在藏地各个教派都极为强调,如格鲁派的《菩提证道次第广论》、噶举派的《解脱庄严宝论》、萨迦派的《道果前行》、宁玛派的《龙钦心髓前行》等论典都对共同外前行的系统论述,并有具体的修法仪轨。


三、出离心生起之量

具体出离心生起的量是怎样的呢﹖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论》中确定出离心生起之量时说,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剎那之希望,昼夜唯求解脱心,起时是生出离心。也就是说,对轮回的世间八法没有丝毫希求心,时时刻刻只有追求解脱之念,这才是真正生起了出离心。

现代的众生烦恼日益深重,贪欲迅速增长,故法王如意宝的《胜利道歌》中,提及出离心生起之量时说:「于诸轮回盛世富,不起羡慕之心念。」

这是说,对世间八法的贪求已经淡薄,对解脱则产生了很强的希求心。宗喀巴大师针对当时弟子的根基意乐,故要求较高,而法王则针对现代众生的根基,故要求较低。

戒律是三乘佛法的基础

有人问:「大乘弟子已了知心佛众生都无差别,因此是否不需要受持戒律?」关于这个疑问,士美仁波切在《佛子行三十七颂》中,已作出了明确的回答:「无戒自利尚不成,欲能利他岂可能,是故无存贪有心,护持净戒佛子行。」

也就是说,如果自身的戒律不清净,想利益自己尚且不能,又怎能普渡众生呢﹖小乘守持的是别解脱戒,没有别解脱戒就生不起小乘修法的功德,也不可能证得小乘罗汉果,这是不容罝疑的。大乘菩萨度化众生的首要条件是护持包括小乘大乘的净戒,若无别解脱戒的基础,不可能远离对世间八法的贪执,若无大乘的菩提心及菩萨戒的基础,殊胜的大乘修法功德也如空中楼阁一样,无从生起。

作为无上密乘的金刚弟子,首先要调伏自相续的烦恼,之后才能安住在大圆满本性中,或在出定时普度众生,故应在别解脱戒和菩萨戒的基础上再守护不共的三昧耶,才能如理得到加持而证悟成就。总之,从小乘至顶乘大圆满的修法中,护持净戒至为重要。

有些人一方面以为小乘的修法很好,但另一方面却又看不起,以为太低了。若修行人的相续中,没以出离心和清净的别解脱戒戒体为基础,菩萨戒及三昧耶又从何谈起﹖只有在这个前提之下,才有可能一步步地往上走,修学显密大乘,受持菩萨戒和三昧耶,最后才会得究竟解脱。佛曾在《菩萨戒本经》中说:「若菩萨如是见,如是说言,菩萨不应听声闻经法、不应受、不应学、菩萨何用声闻法为。是名犯众多犯,是名犯染污起。」

还有人认为小乘都是发心利己的,我们已学了大乘佛法,是否可以不守小乘的戒律﹖

这种看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小乘行人在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对他人不发嗔心,口中不宣他人过失、不损害他人等,守护自己这点和大乘菩萨无任何差别,也和佛陀没有差别。但大乘行人在小乘的基础上,发菩提心守持菩萨戒,或密宗行人守持三昧耶,自己的三门不但不损害有情,还积极饶益众生,如不杀生且放生,不偷盗且布施,不嗔恨而忍辱等。运用戒律守持很好的佛弟子,其小乘戒律必守持得更为出色。

有人以为,自己学的是无上大圆满,而非小乘或大乘显宗,故纵破居士根本戒或出家根本戒,仍然可以调伏自相续的烦恼,仍然可以弘法利生,不会堕恶趣。

这种观点并不如法,学密法的人破了小乘或大乘的根本戒,若不忏悔清净,不但得不到小乘和大乘的殊胜出世间果位,更不可能即生成就无上佛果。密乘的《文殊根本续》中明确指出:「佛说破戒人,修密不得成,不入涅盘城,城边亦不至。」即修密破戒者,无法进入涅盘大城,相似的成就也无法得到。又说:「众生若已破戒律,彼无机会趋善趣,不得转生至善趣,殊胜安乐亦不得,何况佛转之密乘,彼无修成之机会。」

虽然小乘行人的发心是为了自己脱离轮回而守护戒律,密乘行人则为普度一切众生而受持戒律,两者在发心上有很大的差别,但外在的行为取舍仍没有差别。莲花生大师曾说:「后世的修行人,行为要遵循小乘,应分别持守出家或在家的别解脱戒。」

藏传密宗各派的大德对小乘别解脱戒也特别推崇,宁玛派的历代传承上师,如嘎饶多杰(喜金刚)、莲花生大师、布玛莫扎、全知无垢光尊者、麦彭仁波切及法王如意宝等也都未曾说过修学密乘的人,失坏大小乘根本戒后还能成就。在示现上,这些袓师大德不但守持非常清净的三乘根本戒,甚至连小小的支分戒也不犯。修法者人人都必需守持清净戒律,这一点和各自的能力、褔报没有关系。没有任何教证显示破戒且未忏净之人不堕恶趣。《普贤上师言教》中讲过,一切上师无上的大悲心就是摄受弟子、传法灌顶,使弟子知道取舍的学处。如果弟子破了根本戒又想依靠上师三宝的加持,死后不堕恶趣且往生佛国凈土,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因果不会错乱空耗,虽然上师三宝有大悲心,也无法改变此种人的命运。

总之,别解脱戒是密乘和显宗大小乘学人所应共同受持的戒律。三乘法要都是释迦牟尼佛教我们对治烦恼的正法甘露,我们不能妄加取舍。大乘显密弟子必须同时修学小乘法要,具备小乘的功德,而小乘修学人也最好能修菩提心进入大乘显宗和密宗。

传法上师首需重戒

任何一位传授佛法的上师,无论他传的是大小乘或密法,都需护持清净的戒律,若破了最重要的根本戒,他已不能修成三乘佛法的殊胜果位,更无法成为一名具足法相的上师。

戒律清净的比丘(尼)才能给居士传戒,《律本事》中还云:「传戒者必须为受戒者讲解戒律学处,否则就像把利剑交给疯子,疯子四处砍人,徒增祸患。」

对大乘来说,守持戒律及通达戒律学处,且有能力传授菩萨戒的人,才有资格成为显宗大乘的合格上师。在印度班智达旃陀罗阁弥(大乘唯识的主要弘扬者)所着的《菩萨戒二十颂》中云:「从彼具有胜智力,具戒上师前受之。」

即弟子应在严谨持戒(具戒)、精通戒律仪轨(胜智)并有能力传戒(胜力)的具相上师前求受菩萨戒。

在金刚乘而言,印度大成就者菩提密所着的《密宗道次论》中提出了金刚上师的法相,最重要的几条是:具足三昧耶,通达灌顶等仪轨,通过修持上师的窍诀,已生起了修法的暖相等。

持戒清净的标准

法王如意宝在《教诲甘露明点》中说:「何为清净持戒者,佛经论典所宣说,一切取舍守如眼,浊时虽然极难得,小乘菩提金刚乘,各道成就之违缘,根本堕罪与自续,常非并存为净戒。」

其大义是,能做到如经论中所宣说的,守护戒律的一切学处就如同守护自己的眼睛,在五浊恶世末法时代中已非常稀有难得了,如果有人自相续中远离了小乘、大乘及密乘的根本堕罪,那么他就是五浊恶世末法时代中,持戒清净的人。

在守持根本戒的基础上,应尽力守持三乘戒律的支分戒,如此对自己而言,能增上功德、减少过失,对他人而言,一个人持戒清净,别人见了,自然会生起恭敬心,使他们种下善根,从而使佛法在世间长盛不衰。

末法时代更应持戒

末法时代持戒的人与客观环境都不如当年世尊在世时。当年修道气氛浓厚,人的根基深厚,戒律清净,现在修道气氛淡薄,破戒障缘大增,众生的根基也远不如前,烦恼越来越炽盛,持戒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但现在如能尽力持清净戒,所获的功德也会远远超过从前正法时代。

《等持王经》云:「经恒沙数劫,无量诸佛前,供养诸幢幡,灯具饮食等。若于正法坏,佛教将灭时,日夜持一戒,其福胜于彼。」

其义为正法时代的人,在恒河沙数劫中,以种种上妙供品供养无量诸佛的功德固然很大,但尚不如末法时代修行人一日一夜持守一条戒的功德。

另《大乘无量寿经》也说:「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中精进修行,守持一日一夜的净戒,比在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的功德还大。」

因此我们不要因为处于末法时代而自怨自艾,应多思维末法时代持净戒的利益,断除疑惑,努力持戒。在这种恶劣情况下产生厌离心、出离心,精进持戒修学,其修持的进展速度也会很快。

戒律与修行

有些人对证悟成就非常仰慕,尤其想在很快的时间内能够证到大圆满的境界,却对戒律这些基础法不感兴趣,或认为在证悟后再守持清净戒律也不迟,这种观念显然是颠倒了因果。法王在他的《胜利道歌.天鼓妙音》中,强调了修法的前后次第,指出若欲证悟大圆满,必须先有清净的三昧耶,欲获大乘出世之智能,必先有清净的菩萨戒。同样的,若想得到小乘罗汉果,就必须先有清净的小乘别解脱戒,这三者是以「后后为因,前前为果」。如果没有清净的戒律作保障,佛陀所传的八万四千法门一个也不会修成,就像一位司机,无论他的技术多么娴熟,首先他考虑的是安全,如果他违规驾驶,终将一失足成千古恨,前功尽弃!

在末法时代,修行人毫无疑问地,会遇到形形色色内外密违缘和障碍,我们对此应作出怎样的响应呢?佛在《般若波罗密多摄颂》中说:「在外境上我们应对上师生起不退信心,对六道众生生起无伪的悲心,虔诚皈依祈祷上师三宝,从内心坚固自已的誓愿,并生起智能。」只要具足这四种条件,无论是内外、密逆缘,都会自然消退。

法王如意宝也曾在教言中这样强调:末法时代只要具足以上四点,修法上的违缘就像天空的乌云,被强风卷去,此修行人可圆满得到上师三宾之加持,对轮回中的众生也永远不生烦恼,不会舍弃。

《般若十万颂》

和《现观庄严论》中都指出,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一种是内在的。外在的善知识就是三宝和三宝的总集──金刚上师、祈祷三宝和修上师瑜伽可获得殊胜的加持,内在的善知识以坚定的信心极快生起证悟智能,很快生起大乘菩提心和主要方便的大悲心,两者双运。有了智能,修行就不会流转轮回,也不会产生违缘;若有悲心,就具足发菩提心的方便,就不会舍弃六道有情。这四种法要是佛所传的八万四千法门的总持,其余的闻思修都是为增上这四个修法。修行者若具足了这四法,就像一个人有了双眼和手足一样便利,可以顺利到达解脱城,

进而利益天下众生。

我们是不是真正的三宝弟子?应从内心观察,若内心未曾真正皈依三宝,则不是三宝弟子,不是内道的修行人,当然也得不到三乘佛法的戒体。对修行人而言,精通三藏十二部经论的人当然值得赞叹,但祈祷三宝与上师前的修法更为重要。因为这是从凡夫直到圣者菩萨,在外境上主要修持的两个法门,尤其是末世刚强难调的众生更要修上师瑜伽,上师为三宝总集,易获加持,与三宝相应,在内心产生悲心与信心的功德。

有些人去问活佛、堪布、瑜伽士,自己的修行怎样?其实,我们修行程度的高低,只要观察自己的相续(内心),贪嗔痴是不是很重,和以前比较有没有明显减少,对上师有否不退的信心和恭敬心,对众生有没有悲心、菩提心,有没有经常说别人或金刚道友的过失,对治烦恼的力量是增强还是减弱了等等,就可以知道自己的修行工夫。如全是违品出现,那无论依止了成就多大的上师,得到多高的灌顶、传承,修多殊胜的本尊法,都不能掩盖自己修法的低劣。我们无论采取何种修法,都是以调伏烦恼为中心,若烦恼反而增上炽燃,又怎好意思认为自己的修法水准不断提高呢?

有人惊奇人在天空飞翔,或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四大无碍等的神迹,但要在水中畅游,鱼类也能做得到,小鸟也有能力在空中自由飞翔。在圣者的眼中,能在末法时代受持净戒才是非常稀有的,这才是末法时代最大的神变。真正的神变不在外境形象上,而在于调伏内心无始劫来的烦恼,获得自在。

「闭关」这两个字对大家很有吸引力,要知道,在闭关前,对自己所受的戒律学处必须了知,正知、正念必须具足,这样才不致于在闭关过程中产生魔障与违缘。佛陀未允许修法一开始就可以去闭关,尤其制戒时未允许尼众可以独自在一个地方修行,这样肯定会遇到违缘,易给他人造成障碍,真正有智能想修法求解脱的女修行人,应依止真正的善知识,并在上师前猛厉祈祷,以勇猛厌离心思维轮回过患,生起强烈之出离心。

末法时代最容易使众生脱离生死的,是大圆满和净土法门,但应认清并一再强调的是,对广大的中下根人来说,修持这两个法门仍必需以守持清净戒为基础,并且不能排拒甚至诽谤其余法门,若巳造下这在显宗中最严重的谤法罪业,必须精进忏悔,否则往生与成就都与其无缘。佛陀宣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本来就是一脉相承,互相圆融的,各种教法也本属一味一体,认为是抵触相违的人,应冷静深刻地反思自已对佛法是否有全面正确的认识,或带有明显的感情偏执。法王如意宝以他出世的圣者智能,确定了弟子们以清净戒律为基础,今生精进修持大圆满法门,同时结合净土往生法门,临终回向往生极乐世界。这样依靠上师和大圆满法的加持,辅以自己对上师和大圆满日益坚固的信心,在今生就可获得稀有难得的成就,不但来生在极乐世界品位很高,今生也可荷担如来家业,大弘佛法,也就是永明延寿禅师所谓的「有襌有净土,犹如戴角虎」。这并不是一种美好的设想,法王的很多弟子,以其广泛的闻思智能和内在修证的摄持在一生中广弘佛法,圆寂后往生西方净土,就已显示了这种修行方法的功德。尤其,宁玛派袓师莲花生大师本身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授记法王如意宝亦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法王不但在平时宣说极乐世界的功德,并经常让弟子们集体发愿往生,尤其在每年秋天,专门主持「极乐DA法会」,使学院以外千千万万的人,亦能沐浴在阿弥陀佛的清凉光辉。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