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学佛的终极目标 . 净空法师

学佛的终极目标 . 净空法师

     学佛的终极目标  

(共一集)  

1999/10/23  吉隆坡绿野沙滩酒店


尊敬的丹斯里李金友居士伉俪,尊敬的拿督黄家泉先生伉俪,诸位法师,诸位同学:

今天我们继续给诸位介绍「学佛的终极目标」,我们还是选择《华严经入法界品》「吉祥云比丘章」的一段经文。现在我们先将经文念一段:

【善男子,我唯得此忆念一切诸佛平等境界无碍智慧普见法门。如诸菩萨摩诃萨无量智慧具足圆满清淨行门,岂能了知所有边际。】

下面菩萨为我们说了二十一个念佛法门,我们也念一段:

【所谓智光普照差别境界念佛门,常见诸佛种种国土宫殿庄严悉现前故。令安住种种增上意乐念佛门,随诸众生心之所乐皆令见佛得清淨故。令安住究竟佛力念佛门,令入如来十种力中随顺行故。令安住种种如来究竟正法念佛门,见一切佛演说正法咸听闻故。遍照十方无差别藏念佛门,普见一切诸世界中等无差别诸佛海故。入不可见极微细处念佛门,彻见一切微细境中如来神变自在事故。住种种劫念佛门,于一切劫常见诸佛施作佛事,咸亲近故。住一切时念佛门,于一切时常得见佛,与佛同住不相离故。住一切刹念佛门,一切刹土咸见佛身超过世间无等比故。住一切世念佛门,随于自心所有乐欲,普见三世诸如来故。】

我们就念到此地,这是一个大段落。在经文当中,我们首先要学习的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我们都知道人身得来不容易,佛在经论上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何况人的寿命不长,唐朝杜甫诗裡头有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这个话是真实话。我们细心观察整个世界,平均的寿命没有超过七十岁。每天我们在报纸上所看到的讣闻,年轻人过世的比例佔得很大。所以光阴对我们来说无比的宝贵,我们在短短几十年当中,要想成就道业,实在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

世尊在《八大人觉经》裡面,给我们讲四种魔障,其中就有「死魔」。死魔是什麽意思?我们修学功夫还没有成就,寿命到了,这是折磨。无可奈何!如果又要搞轮迴,又要去投胎,纵然这一生修学善法,来生再得人身,诸位想想这一转世,至少中断二十年,二十年把过去所修学的忘得乾乾淨淨,即使遇到好的善知识,还得要从头来起。生生世世都要从头来起,哪一辈子才能成就?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不能不警觉的。所以佛在经典裡面教导我们,做榜样给我们看。佛法法门无量无边,不只八万四千法门,我们怎样修学?选择一门,一门深入,这一生当中就有可能成就。

菩萨在此地做榜样给我们看,他叫着『善男子』,这个「善男子」是叫善财童子。善财童子是我们的代表,换句话说,叫着「善男子」,就是叫着我们自己。你说这个话多麽亲切!『我唯得此』,「唯」是唯一,无量法门裡面,我只得到这个法门,我只修学这个法门。这个法门叫什麽法门?『忆念一切诸佛平等境界无碍智慧普见法门』,这是吉祥云菩萨他所修学的。这个法门如果不解释,诸位看不出来,清凉大师给我们一注解,我们就明白了。这是什麽法门?专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法门。人家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上上品往生,我们念佛连个凡圣同居土都没有把握,这是什麽原因?我们不懂念佛的道理,不懂念佛的境界,所以虽然认真努力勤修,成功的比例还是很小。这样说起来,经不可不读,不能不学。

念佛法门,「忆念一切诸佛平等境界」。如果我们说阿弥陀佛比其他的佛大,其他的佛比不上阿弥陀佛,这个人能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为什麽不能往生?阿弥陀佛是平等境界。你懂不懂?你有没有学会?念佛的人对于一切诸佛如来平等恭敬。诸佛如来在果地,我们众生在因地,果地上我们平等恭敬,因地上也不能例外。所以念佛人对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平等恭敬,我们这样念阿弥陀佛就相应。「忆念一切诸佛平等境界」,这是念佛人所观。后面这一句『无碍智慧普见法门』,是能观。念佛如果用天台家的讲法,也不离开止观。一心称念,不杂妄想,这是止;一心称念,平等境界,这是观。由此可知,念佛还是修禅定,方法、手段不相同而已。

佛家修行的总纲领是「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什麽叫戒?懂得理论,懂得方法,不违背理论方法这叫戒学,叫持戒。清凉大师在注解裡面,这段文字他告诉我们「十方如来同一法身」。昨天我跟诸位报告过,我们穿这一件袈裟,这一件袈裟就是代表无量无边的法界,袈裟上每一格代表一个不同的族类、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整个合成一件裹在身上,什麽意思?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个身,叫法身。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同一个法身。它怎麽不平等?

清凉大师又说「三际诸佛无二体故」,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一切众生同一个体,我们今天讲生命共同体。《般若》云:「若一佛出世,一切皆出;一佛涅槃,一切涅槃。」为什麽?「诸佛法性无二相故」。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是诸佛。我们要以真诚、清淨、平等心,承事供养。如果没有这样的认知,清凉大师说「非真念佛」,不是真念佛。真念佛一定有这种认识,有这种智慧,有这个想法,有这个看法。所以佛在《华严经》上曾经说过,如果有人做如是想,他想什麽?他想这尊佛最胜,那一尊佛不如这尊佛,佛说这是「颠倒非实义」,不是真正的意思。「不能见正觉」,你不能开悟。

我们今天念这一句佛号,怎麽念的?我知道你很用功、很努力,一天到晚在念,念了这麽多年,不开悟。为什麽不开悟?你的心态,《华严经》上都给你说明了,你有分别、有执着、有妄想。诸位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上讚歎阿弥陀佛,说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是诸佛对阿弥陀佛的讚歎。阿弥陀佛对诸佛的讚歎,亦复如是。他们平等的讚歎,彼此恭惟,自己谦虚,恭惟别人,各个都平等。我们要了解事实真相,心境一如,我们要做一个真正念佛人。所以他这一段的开示,是我们念佛最重要的理论方法的依据。

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是梵语,意思是皈依、是礼敬,我们礼敬皈依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什麽意思?一切诸佛平等境界。「阿弥陀佛」要用字面上的意思来说,把它翻成华文是「无量觉」,「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诸位想想,哪一尊诸佛不是无量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无量觉,这就是此地讲的平等境界。真正念佛人,他平常用心对人、对事、对物,真诚、清淨、平等、正觉、慈悲,这就是「忆念一切诸佛平等境界」。

能够忆念的就是无碍智慧,我们今天为什麽有障碍?没有智慧。我们今天有烦恼,烦恼有障碍,智慧没有障碍。如何转烦恼为菩提?再告诉诸位,烦恼跟菩提,菩提是真实智慧,它是一不是二。迷了的时候,把我们自己自性裡面的菩提,就转变成烦恼,我们现在是这个样子。觉悟了之后,把我们无量无边的烦恼,转变成菩提智慧。转变之后的境界,心平等,心清淨,万法一如。没有转过来,障碍重重,有无量无边的分别执着。有分别执着,这个人叫凡夫。离开妄想分别执着,这个人叫佛、叫菩萨。佛菩萨跟凡夫就是一念之差,我们要有能力把它转过来。

一开端教导我们念佛的真理,你明白了,依教奉行,你是真念佛人。你不懂这个道理,你对于一切众生有差别心,对于一切诸佛如来有差别念头,对于一切诸法也有妄想、分别、执着,你不是念佛人,你不是佛弟子,你不是一个真正修行人。希望诸位牢牢记住,永远的遵循,诸位同修在这一生当中,决定开悟,决定证果。如果违背这个原理、原则,你这一生只能够跟佛结一个缘,不能成就,还是要继续不断去搞六道轮迴。所以能不能了生死、超三界,达到学佛终极的目标,今天晚上这一会非常重要。

第二段,『如诸菩萨摩诃萨无量智慧具足圆满清淨行门』。讚歎别人,我自己智慧能力很少,只学一个法门,其他的菩萨比我殊胜得多,他们有大智慧、大能力,他们所学的是无量无边法门。『岂能了知所有边际』,我怎麽能知道?我怎麽能跟他相比?诸位同修要知道,这是诸佛如来的话,诸佛如来自己都这麽谦虚,对别人那麽样的恭敬。我们要没有学会,菩提道上就障碍重重。你果然学会,你的菩提道上一帆风顺,没有障碍了。学佛从哪裡学起?从这两段学起,无论是初学,无论是老同修,要记住!

下面菩萨为我们介绍二十一种念佛门。二十一不是数字,老同修都知道,二十一是表法的。《华严经》是佛家究竟圆满的教学,所以这裡头大小乘十个宗派,思想、方法、境界圆满具足。显教裡面,我们看到《华严经》裡面都用「十」表法,十代表圆满,显教的圆满。二十一是密教的圆满。诸位同学在《无量寿经》上念过,「二十一俱胝佛土」,用二十一表法。十六、二十一是密宗裡代表大圆满。《华严经》什麽教统统在裡面,有显、有密、有禅、有淨、有戒、有教,佛法十个宗派统统具足,所以叫圆满的教学。本来佛家讲圆满法LUN,现在中国大陆搞了个法LUN功,搞得莫名其妙。我们现在不讲法LUN了,以免误会。我们讲教学,圆满的教学。

这二十一句裡头还有十,显密圆融,它两门说一桩事情。我们先跟大家做整体的介绍。第一到第十门,我们刚才念的这十门是胜德圆备。这十门念什麽?念诸佛如来,无量无边殊胜的德能,圆满具备。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自性弥陀本来具足无量智慧、无量德相。「德」是能力,无量无边的能力。「相」是相貌,不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以「智、德、相」圆满具足,前面十门念这个。所以你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你立刻就能与二十一门境界相应,你是圆满的念佛。

第一跟第二门,这两门是念愿佛、愿身。世尊在《华严》裡面,跟我们讲佛有十种身,通常大乘经裡面讲三身:法身、报身、应身。《华严经》讲得特别详细,特别圆满,把三身展开为十种身。十种身没有别的,显示出自性无比的殊胜功德能力,所以讲十种佛、十种身。第一门跟第二门讲的是愿佛、愿身。愿是什麽?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通常在大乘法裡面,把它合併起来说就是四弘誓愿。四弘誓愿是身,第一个「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有没有发这个愿?愿发了,天天在发,嘴皮上发愿,心裡没有发愿,这个愿不管用,这个愿不相应。要从内心裡面去发愿,真的发愿,这个愿一发你就成佛了,你是愿佛。什麽地位?《华严经》上最低的地位是圆教初住,发心住。你发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菩提心,这个心一发,你的身转变了,你不是凡夫身,你是愿佛身,初住以上的愿佛身。我们再说一个容易懂的话,转你业报身变成大愿身。这个话要听不懂,再说得明白一点,转自私自利的心为大公无私的心。大公无私就是佛,就是菩萨;自私自利就是凡夫。你这个念头一转变,转凡成圣。

现在世间很苦,苦难太多了,我们天天求佛菩萨救度苦难众生,佛菩萨在哪裡?今天在场有一万多同学,如果大家把念头都转过来了,现在这个世间,现在吉隆坡,就有一万几千尊活佛。这个劫难哪有不转过来的道理!zai 难是一切众生不善心所感得的,我们一发心,一转过来就消灾免难。不但消自己的zai 难,消一切众生的zai 难。那就看你有没有慈悲心,有没有爱心,你是不是真正爱自己,是不是真正的爱护一切众生。真爱,赶快转。

法门的名称,第一句是『智光普照差别境界念佛门』。境界有十法界依正庄严,这叫「差别境界」,十法界裡头的。念佛人是平等境界。诸位要晓得,转迷成悟是平等境界,平等境界裡头有差别境界,为什麽?没有觉悟,没有转过来,他是差别境界。我们转过来了,我们是平等境界。所以你有没有转过来,从这一点你就清清楚楚,自己能勘验到我有没有转过来?转过来之后,清淨平等觉;没有转过来,有差别。也就是说,你有分别、你有执着,没有转过来。念这一句「阿弥陀佛」,要转境界。每一句上一半是法门的名称,下一半是它的作用。它的作用是『常见诸佛种种国土宫殿庄严』,这是讲见依报,见十法界的依报。

第二句,『令安住种种增上意乐念佛门』。我们的心住在哪裡?安住在「增上意乐」。这个话大家少听,不知道是什麽意思,换句话讲,「法喜充满」,这句话常听,「增上意乐」就是法喜充满。我们每天欢欢喜喜、快快乐乐,这是念佛人。如果念佛人念到每天愁眉苦脸,念到烦恼重重,这个念佛谁愿意干?那完全错了。念佛人一定常生欢喜心。这个法门就是常生欢喜心,它的作用是『随诸众生心之所乐』,可见得随缘。众生快乐,佛就快乐。众生痛苦,佛也悲痛,一定要帮助一切众生拔苦与乐。随顺众生的爱好,随顺众生的欲望。如果是只有随顺,那就是恆顺,没有功德了。在顺从一切众生裡面,你要帮助他,你要教导他,提升他的境界,帮助他断恶修善,帮助他破迷开悟,这就是『皆令见佛得清淨故』。这是我们随顺众生的欲乐,要帮助他提升境界,这才是真正的法喜充满,真正常生欢喜心。念佛是这个念法。两门说一桩事情,二十一门最后的一门是总结,前面二十门合成十门,合成十桩事情,显密圆融,这个经多麽有味道。

第三、第四两门是念本性佛,是念智慧身。第三句,『令安住究竟佛力念佛门,令入如来十种力中随顺行故』,这个不能细讲,细讲两个小时讲不完。如来果地上有十种特殊的能力,菩萨都比不上,我们凡夫没有。能力从哪裡来的?能力从智慧来的。没有智慧,哪来的能力?所以佛家的教学,自始至终着重智慧,是以智慧为终极目标。怎麽样开智慧?要修定。念佛也是修定的一种方法。如何能够得到定?要持戒。持戒就是守法,你遵守它的理论,遵守它的方法,依教修学,你就能得定。由此可知,定是开智慧的手段,戒学又是得定的手段。换句话说,手段当中的手段。目的是开智慧,智慧开了,无量无边的能力就恢复了。如来果地上讲十种特殊的能力,那个「十」也不是数目字,还是表法的意思,代表究竟圆满的智慧,究竟圆满的德能。这是第三句所说的。

第四句,『令安住种种如来究竟正法念佛门』。念佛人心裡要住在如来正法之中,如来的正法就是我们依据的经典。今天诸佛欢喜、诸菩萨欢喜,拥护这个道场,拥护此地国境,拥护这个地方的人民,何以故?今天在这个道场,有将近四千人发心皈依,这个功德之殊胜,不可思议!皈依,今天我们用了一个小时,把皈依的义趣,跟大家做了简略的介绍。可是我们是凡夫,一定要抓住一个东西才觉得可靠,说得太玄了,一样都抓不住,还等于没有皈依一样,心裡感觉得恐慌。我们讲「皈依自性三宝」,自性觉是佛宝,自性正是法宝,自性淨是僧宝,还是抓不到,边都摸不到。这怎麽办?我利用这个机会做个补充,让你们有一个真正抓住的依靠。

「皈依佛」,皈依哪一尊佛?阿弥陀佛。为什麽要皈依阿弥陀佛,不皈依本师释迦牟尼佛?本师释迦牟尼佛教我们皈依阿弥陀佛,我们听话,听话才是释迦牟尼佛的好学生,释迦牟尼佛教我们皈依阿弥陀佛。你这就有了依靠,以后人家问你:「你皈依哪一个法师?」「我皈依阿弥陀佛法师,阿弥陀佛是我的老师,我是弥陀弟子。」我给你做证明,我证明你是皈依阿弥陀佛的,是阿弥陀佛的弟子。「皈依法」,法是法宝、经典。几万卷经典,我们皈依哪一部经?《大乘无量寿经》,一门深入。菩萨在此地教给我们,『我唯得此忆念一切诸佛平等境界无碍智慧普见法门』,就是《大乘无量寿经》,我们法宝就有依靠了。

「皈依僧」,我们要皈依哪一个僧宝?阿弥陀佛两边站着两位僧宝,一个观世音,一个大势至,我们皈依观世音、皈依大势至这两位僧宝,决定不错。大势至教我们智慧,用现在话来说,是用理智,不用感情。大势至教我们对人对事对物,要理智不要用感情;观世音菩萨教给我们,对人对事对物要用慈悲。两个合起来,慈悲是理性的,不是感情的,这样就对。我们皈依这两位僧宝,哪裡有错?如果只有观世音,不要大势至,麻烦来了。为什麽?佛家常讲「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为什麽?感情的慈悲就出乱子。所以大势至不能少,理智的慈悲,就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以慈悲方便普度一切众生。所以佛法要讲理智,不可以感情用事。这样子三宝具足,大家真正有依靠了。我们依靠这个三宝,一切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今天所有道场大众统统都皈依了。

它的作用,『见一切佛演说正法咸听闻故』,智慧开了,才知道尽虚空、遍法界,情与无情,皆演妙法。我们在经上读到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我们这个世界也是六尘说法,只是我们没有开智慧。智慧开了之后,你就能够觉察到,你就见到,你就听到六尘说法,不可思议!这是说的本性佛、智慧身。

第五句跟第六句是说法界佛、法身。『遍照十方无差别藏念佛门』。「遍照十方」,智照十方,念照十方,智跟念真的没有差别。「藏」这个字是比喻宝藏,比喻法界、法身含藏无量无边殊胜功德,所以称之为藏。差别是无量无边十法界依正庄严,我们用真诚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遍照十方。

它的作用,『普见一切诸世界中等无差别诸佛海故』,差别裡面见到无差别,就是十法界裡面现一真法界,这也要做个转变。为什麽会有十法界?十法界从哪裡来的?我们要懂得十法界是从妄想、分别、执着裡头来的,如果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统统捨乾淨了,十法界立刻就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诸佛如来的住处,你就入法界,你就入诸佛菩萨的俱乐部,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换句话说,你就转凡成圣。

转凡成圣,在我们这一生当中,能不能做到?肯定能做到。问题就是你愿不愿意做,你肯不肯做。这个事情不求人,完全在自己。只要把自私自利的念头转变为大公无私,念念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你就成佛了,佛跟菩萨就在一念之间。任何人都可以做到,不论男女老少,不论贫富贵贱,只要念头转过来,这个人就圆成佛道。决不是说富贵人能,贫贱人不能;男子能成佛,女人不能成佛,没这个道理!佛法是平等的,决不分贵贱贫富,决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族类,不分宗教,各个平等成佛,这是证得真正的法身。

第六句,『入不可见极微细处念佛门』。现在的科学我们知道很进步,高科技研究趋向于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无穷大,今天所谓是太空物理学;另外一个极端是无穷小,大小两个极端走。研究小的是量子力学,研究原子、电子、核子、粒子。第五句是无穷大,「遍照十方」这是太空物理。第六句是量子力学。入是契入,「入不可见极微细处」。我们今天的科技要跟佛法比,是幼稚园的科技。所以我在美国讲经劝那些科学家,我在旧金山讲经,会场听众有七十多位博士学位,我劝他们学高科技,要到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学。

『彻见一切微细境中如来神变自在事故』。科学家现在没见到,他发现粒子,基本粒子。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极其微细的基本粒子裡面,现什麽?现大千世界。我们科学家一点办法都没有,看不见。经上常讲「芥子纳须弥」,芥子是芥菜子,芥菜子跟芝麻粒那麽大,须弥山可以装在芥菜子裡面。芥菜子没有放大,须弥山没有缩小,它怎麽装进去?我们科学家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要真正能懂得这个道理,把须弥山装到芥菜子裡面去,这种科技除了跟诸佛如来学,世间科学家办不到。这是实话。这还是小事,不足以为奇。佛在经上说一毛端,我们汗毛的尖端裡面有诸佛如来在那裡讲经说法,听众百万千万,在毛端裡头。毛端没有放大,佛的讲经法会没有缩小,大小不二,空间是一不是二。三世不二,过去、现在、未来是一,没有障碍。现在这许许多多的障碍,科学发展到今天不能突破,在佛法裡完全突破,无障碍的境界。所以在法身裡面,第一句说无穷大,第二句说无限小,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你才看到诸佛如来的神变自在。这是讲到今天的高科技。

第七跟第八句是讲住持佛。念住持佛、念力持身,力是能力,持是保持,这就是我们讲的应身、报身。我们今天这个身,什麽力量保持着它?你要活七十岁、活八十岁、活一百岁,什麽力量保持你的?学佛的同修都知道是业力,业力保持我们这个身体,所以寿命长短不相同。诸佛菩萨不造业,没有业力,诸佛菩萨现的身,寿量长短不一样。我们在《无量寿经》上念到,世间自在王如来当年在世,讲经说法教化众生四十二劫,这麽长的时间。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出现在这个世间,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这麽短的时间。是不是释迦牟尼佛比不上世间自在王佛?不是的。诸佛如来应化在世间,住持时间的长短,不是自己,是众生的缘分。所以缘聚则现身,缘散身就消失了,总在众生跟佛的缘分。缘分多,佛住世的时间就长;缘分少,佛住世的时间就短。所以世出世间法,关键就在一个「缘」字,缘就太重要了。

第七句『住种种劫念佛门』。这个「劫」是长时,就像世间自在王一样,讲经说法四十二劫。『于一切劫常见诸佛施作佛事,咸亲近故』,见到佛做佛事。什麽叫佛事?凡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的事,就叫做佛事。诸位千万不要误会,给死人念经超度叫佛事,这个不是佛事。现在都说那个是佛事,你说糟糕不糟糕!怎麽能不叫社会大众生对佛法产生严重的误会。佛家自从释迦牟尼佛以来,没有替死人念过经,没有做过超度,没有这个事情。诸佛菩萨、祖师大德都是教学,讲经说法,连领众修行都没有。你们查遍《大藏经》,释迦牟尼佛什麽时候跟大家在一起打过佛七?没有。释迦牟尼佛什麽时候跟大家在一起打过禅七?也没有。从来没有过这个事情,释迦牟尼佛只有讲经说法教学。至于修行,你个人的事情,无量法门,你爱修哪个法门,就修哪个法门,佛不管你。

到底超度亡人这个事情,怎麽发生的?为什麽会演变成这个样子?我在初学佛的时候,曾经就这桩事情请教道安老法师。道安老法师对我非常好,非常器重我,办大专佛学讲座,请我去作总主讲,他对于年轻的出家人爱护备至。我一生当中只遇到这麽一个老法师,他是真的帮助你,真的成就你。我向他请教:「老和尚,超度这个事情怎麽来的?」他告诉我,这个事情大概是出在唐朝,唐明皇时代的安史之乱,安禄山造反,整个社会动盪不安。郭子仪是唐朝的大将,平定这个动乱之后,皇帝在每一个战场建一个寺院,礼请高僧大德超度阵亡的军民。大概从这个开始,这是有历史根据的。所有在战场上建的寺院都叫做开元寺,所以在中国很多地方看到开元寺,开元年间建立的,国家建的,请这些法师,那是追悼会,超度这些死难的军民将士。大概国家这麽一做,民间的人一想,自己的祖宗过世之后,也要找出家人来超度,大概从这个地方开始。演变到现在,寺庙裡面专门把这个当作正事,讲经说法忘掉了,忘得乾乾淨淨。佛教变成宗教了,佛教本来不是宗教,现在变成宗教。

今天人家说佛教是宗教,我们不能否认,要知道怎麽变的,根源就是开元年间开端的,真正转变成宗教,把讲经说法捨弃了。为什麽?讲经说法不赚钱,这些人不愿意做,蚀本的生意。念经超度赚钱,水陆法会赚大钱,大家都喜欢做,那有什麽法子!所以我们想起来相当痛心。现在如何把佛教回归到教学,回归到释迦牟尼佛原本的社会教育,要靠我们这一代的人,真正觉悟,真正努力。宗教的佛教,随它去,也不错、也很好,他搞他的,我们另起炉灶,这样子就能够把佛教回归到教育。

寺庙怎麽办?我在十几年前访问北京,去看赵朴老。我跟朴老谈过,现在存的寺庙都把它做为观光旅游点,又做佛事,又搞观光事业,替国家赚取外汇。好事情!真正的佛教另建道场,不要用旧道场,建新道场,提倡「佛陀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把它分开来,宗教的佛教,教育的佛教,天下就太平,什麽事都不会有了。朴老听到我这些话点头,有道理!所以教学的佛教,我的想法,中国佛教有十个宗派,十个道场就够了,不要多。一个宗派建一个道场,道场的形式模彷美国的大学城,一个道场就是一个城市。这裡面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佛学院,传道,培养师资;另外一个道场完全是修持,那一边是修行的。学院的学生担任修持裡面的指导老师,这样就成功了。

我在美国每到一个地方,我很关心的是老人福利事业,第二个就是教育事业。我很喜欢参观他们的大学,参观他们的老人福利机构,我学了很多东西。这样才能不妨碍现在宗教的佛教,又能把佛法教学恢复起来。好事情!现在我们看诸佛菩萨拥护,龙天善神保佑,这个事情我们会做得成功,会做得圆满。我看到中国跟马来西亚、新加坡的领导人非常贤明,我的看法,他们都是佛菩萨化身来的。

第八句,『住一切时念佛门,于一切时常得见佛,与佛同住不相离故』。时跟劫有长短的差别,劫是长时间,时是短时间。前面讲法界的空间一大一小,讲时间一长一短,这就是住持这个时间,力持身有长短不同。虽有长短不同,诸位要知道,前面讲过大小不二,你就懂得长短也不二。所以佛家讲「不二法门」,二就迷了,迷了的时候才有二,悟了的时候就不二。

你们想想看,《六祖坛经》裡面记载的惠能大师当年初到广州,遇见印宗法师。印宗在那地方讲经,讲完之后,裡面听众有两个人在争论,外面挂着幡,风吹着幡在动,有人说「幡动」,有人说「不是幡动,是风动」。两方面争论不休,谁也不服谁。能大师在当中插了一句话,他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句话说出来,两边都服了气。印宗听到之后,这个人了不起,出来向他请教,然后知道他是第六代祖师,黄梅传法的人。六祖那个时候没有出家,是在家居士,印宗法师对他非常礼敬,向他请教,他说:「你在黄梅住这麽久,祖师平常说法,对于禅定、解脱,祖师怎麽讲的?」能大师回答:「禅定、解脱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你们想想看,我们一般听到所问非所答,可是印宗毕竟是个老修行,听了之后就开悟了,一句话把他点醒,佛法是不二法。

诸位同修你们念佛,《弥陀经》上告诉我们,念佛的目的在哪裡?一心不乱。你真会念佛,你念佛才会成就。天天念阿弥陀佛,还有一大堆妄想、分别、执着,你那个佛白念了。只可以说有好处,什麽好处?比一天到晚骂人好。除此之外,你还能得什麽好处?真正的好处,念到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入不二法门,入不二法门就是入佛法界,这是无量无边殊胜功德。这个时候「常得见佛,与佛同住」,真的「不相离故」。

我们看吉祥云比丘给我们讲的念佛门,然后你再想想八万四千法门,哪一门不是念佛法门?门门皆是念佛法门,这就叫不二法门。如果你还真的分成很多法门,错了!说一个禅,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禅;说念佛,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念佛,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你才入门,无论从哪一门都入门了。你要不懂这个意思,不入这个境界,不管修哪个法门,总而言之,不得其门而入。为什麽不得其门而入?你有妄想、你有分别、你有执着,你的心不清淨、不平等。我常说轮迴心,无论修什麽法门都是叫轮迴业,还搞六道轮迴,出不了轮迴。我们真正要学佛,想在这一生中成就,要把轮迴心转变成菩提心,我们才有救。

怎麽转法?日常生活当中,不是重要的事情,不是自己本分的事情,人家来说长说短,说长,「阿弥陀佛」;说短,「阿弥陀佛」;说善,「阿弥陀佛」;说恶,「阿弥陀佛」;不管你讲什麽,我统统把你归到「阿弥陀佛」,不就解决了吗?这叫一心,一心不乱,这叫会念佛。这是对人对事。对自己,有时候心裡头烦恼、急躁,「阿弥陀佛」;有时候心裡欢喜,「阿弥陀佛」。把自己的苦乐忧喜,也统统归到这一句「阿弥陀佛」,自己就得度了。为什麽?苦乐是二法,不是佛法;忧喜是二法,也不是佛法,统统归了「一」,就是佛法了。所以念佛法门妙处在此地。一切时、一切处,起心动念,处事待人接物,你要会念,把你的妄想分别执着,统统合在一句「阿弥陀佛」上,这个人叫真会念佛,这个人是真念佛人,永远保持自己「清淨平等觉」。

第九、第十,这是念随乐佛,随是随缘,乐是爱好,是念的意生身。第九句是『住一切刹念佛门』,第十句是『住一切世念佛门』。「刹」是讲的空间,刹土。「世」是讲的时间,「世」是过去、现在、未来,我们中国人讲三十年叫一世。你看世是三个十字,三十年叫一世。所以「世」是讲的时间,「刹」是讲的空间。

它的作用,「住一切刹念佛门」,『一切刹土咸见佛身超过世间无等比故』,确实佛身没有能跟他相比的。佛身在哪裡?佛身在一切刹中,我们凡夫看不见。为什麽看不见?有障碍。什麽障碍?妄想、分别、执着。偶尔之间,很短的时间,一刹那、几秒钟,这个时候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忽然看见了。妄念一起来,相就没有了。所以你们见到很多的瑞相,你想想看那个时间,一刹那间是不是心很清淨?决定是清淨心才见到。如果你心裡想问题,决定见不到。清淨心能见佛境界,清淨心能见真相,所以诸佛境界都在依正庄严当中。

丹斯里那个地方有一张照片,我昨天提过,是这个湖边还没有完成的时候,照的一张照片,那个照相机的镜头无心,没有妄念,没有分别执着,就把诸佛的境界照出来了,仔细一看,华严境界,十法界依正庄严统统在裡面,重重无尽,诸位仔细去看。「一切刹土咸见佛身超过世间无等比故」,没有能跟他相等,没有能跟他相比的。我们今天在此地讲这一句,有照片做证明。

末后这一句,『住一切世念佛门,随于自心所有乐欲,普见三世诸如来故』。「自心所有乐欲」,菩萨的乐欲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世出世间没有比这个更快乐的了。今天早晨,新加坡淨宗学会的会长,他也是现在居士林的林长,李木源居士回到新加坡去了,他就是「自心所有乐欲,普见三世诸如来」。他最快乐的是什麽?帮助一切众生学习如来正法,依照佛陀的教诲认真努力去做,把佛的教诲落实在社会。

许许多多高僧大德去看过新加坡居士林,都称讚是世界第一道场。怎麽第一?每天两小时讲经,一年三百六十天不中断。每天有两小时讲经,每天二十四小时念佛,一年到头不中断。每天供养大家饮食,三餐饭、两道点心,也是一年三百六十天不中断,不收一分钱。每天吃饭的平均一千多人,星期假日法会期间,差不多有四千人吃饭,平等布施,平等供养,一分钱不收。有很多人问我们:「居士林钱不少,你们钱从哪裡来的?」「不知道。」我不知道,李木源居士也不知道,从来不化缘,从来不向人要一分钱,这是我学佛的主张。为什麽?学佛问人要钱,吓得他下次不敢来了。我们帮助他学佛,大家喜欢来听经,如果听经要钱的话,下次不来了,把你的机会断掉了,这我们的罪过很重,决定不可以问人要钱。所以这麽多人吃饭,居士林没有买过米,没有买过菜,没有买过油、盐。哪裡来的?外面送来的,送来这麽多供给我们吃,吃不完。菜、米、油、盐堆积如山,又不能放得太久,太久就会坏掉,怎麽办?我们用小卡车,一车一车往外送,送孤儿院、送养老院,证明佛法讲的愈布施愈多。

所以大家看,你仔细去看,佛讲的话,我们证明。财富从哪裡来?布施得来的,不是你有能力、有智慧赚得来。有能力的人很多,有智慧的人很多,一生穷途潦倒。我的老师,实在讲最有智慧的是方东美先生,他是世界上有名的哲学家,一生生活穷苦不堪,买书的钱都没有。学佛之后,我晓得他老人家大概前生修慧不修福。三种布施,他有法布施,他没有财布施,所以聪明智慧很高,物质生活非常贫苦,什麽样的因得什麽样的果报。我们看到有很多百万富翁、亿万富翁,他小学都没毕业,实际上他没有智慧,许许多多的大学博士、硕士替他办事,替他赚钱。这个人我们也看明瞭了,前生财布施多,法布施少,所以他有财富,他没有智慧。所以佛教给我们福慧要双修,要修财布施,要修法布施,你的福报是圆满,愈施愈多,不要怕!如果不肯布施,你的福报享完就没有了。你要知道福报是有限的,决定享得尽的。这一生享的福是前生所修的,今生所修的是来生所享受的。为什麽不好好的去修福、修慧?

佛教给我们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三种统统修,三种果报你圆满得到,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我们要懂这个道理。然后才晓得自求多福,福报不是别人给你的,不是佛菩萨给你的,不是天神降临给你的。自己修,自己得。自己不修,佛菩萨再慈悲也帮不上忙。我这个人,很多同学都知道,我没有福报,前生没有修福,所以这一生物质生活非常辛苦。我求学的时代,过那种艰苦的日子,现在年轻人作梦都想不到,我过的是艰苦的日子。现在大家看到我有这点福报,是学佛以后修的,才懂得修福、修慧。

大家看到我没有钱,我的钱全部施掉了。布施,一面布施它又来,来了我统统布施。我银行裡有个户头,他把钱汇到银行,我就没有办法,我就施不掉了。这一部分的钱,我自己要想办法替他去消掉。怎麽个消法?印经。我不盖庙,为什麽不盖庙?怕害了众生。我把这些钱盖庙,庙裡住这些人,一看到这个寺庙有财,有收入,心就变了,变成贪瞋痴,想尽方法要来夺取财物,他将来堕地狱,我岂不是害了他!我要不搞这些事情,他不会堕地狱。我要建个寺庙,把他送到地狱去了,于心不忍,算了!不搞这个。印经,印经不要紧,他拿去卖也好,因为那卖的钱不多,有人买,那个人还是读经。印经这个功德有一切利,决没有弊害,没有毛病,所以我把这些钱全部拿来印经。到哪个地方讲经说法,你们看到下面布施结缘的东西很多很多,我们一分钱不收,完全布施。人家送给我的多,多做;少,少做;没有最好,不要做了。

所以菩萨的心纯善无恶,他的欲乐跟世间人不一样。李木源居士看到道场这样的兴旺,这麽多人来学,全世界各个地方人,每个月现在差不多平均有五百人到居士林来参学,我们看到欢喜,住宿吃饭所有一切,我们统统照顾。他们自动乐捐,是他自己的事情,绝不开口向他要。有些人从落后地区(比较贫困)想来参学,我们都买飞机票送给他。我们今天干的是这个事情,其乐无比!比什麽人都快乐。

再看后面的十一句,在第二页,后面的十一句跟前面的十句不一样。前面是念诸佛如来智慧德相的圆满;后面十句,我们这裡列的从第十一到二十,这十句是念诸佛如来妙用自在。换句话说,是佛菩萨教化众生,说这方面的事情,这也是我们要学的。佛自己怎麽修行,我们要学,佛怎麽样帮助一切众生,我们还是要学。第十一、第十二念涅槃佛,这是三身的化身。第十一句,『住一切境念佛门,普见一切诸境界中诸佛相续咸出兴故』。像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我们这个大时代当中,这个大时代是贤劫。这一劫当中,世尊告诉我们,娑婆世界有一千尊佛出现,很多!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往后还有九百九十六尊佛,紧接着下面的是弥勒。弥勒现在是菩萨,将来降生到这个世间来示现八相成道,成佛。

一尊佛、一尊佛相续不断,虽然说相续不断,现在距离的时间还是太长。释迦牟尼佛灭度了,弥勒佛什麽时候来?《弥勒下生经》裡面说,要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弥勒菩萨才降生。释迦牟尼佛的法运,只有一万两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依照我们中国人的记载,释迦牟尼佛灭度到今天,三千零二十几年,往后还有九千年。九千年之后,释迦牟尼佛的法运过去了,灭法了。换句话说,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这个世间没有佛法。没有佛法,就是陷入黑暗时代,没有人劝你做好事,没有人帮助你觉悟,众生非常之苦。要等弥勒菩萨出世,讲经说法,这个世间再有佛法。可是诸佛如来无尽的慈悲,佛不住世的时候怎麽办?地藏菩萨代表佛来度众生。所以世尊灭后,弥勒没有出世之前,这麽长的时间,什麽人来主持教化众生?南无地藏王菩萨。这是我们对地藏王菩萨特别恭敬的道理在此地,他是代理佛。这是讲「住一切境念佛门」。

第十二句,『住一切性寂灭念佛门,于念念中见一切刹一切诸佛示涅槃故』。这一句境界义理很深,这要讲到刹那生灭。如果研究原子、核子、粒子、量子,对这一句容易懂,你真正能够体会明白这一桩事情,佛在经上常讲的「不生不灭」,你就懂得。我们看到所有现象都有生命,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世界还有成住坏空,哪有常住不变的?实在讲是常住不变,我们没有看出来,入这个境界就看出来了。《华严经》裡面讲得很多,也讲得非常微细,我们在此地就不再细说了。如果诸位要细听,我们过去曾经讲过,有录相带、有录音带,诸位可以能够听到。

第十三、十四句是念三昧佛,是念威势身。『住一切时处念佛门,于一日中见一切佛从其住处而往化故。』「化」是教化众生,佛帮助众生。《愣严经》上说得很多,「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所以佛的现身是感应,众生有感,佛就现身,应以什麽身得度,他就现什麽身,佛没有一定的身相。众生的根性可以接受什麽法门,什麽法门对他有利,佛就说什麽法门,随类现身,应机说法,这是说这些事。「于一日中见一切佛」,看到都是诸佛如来,十方世界随类化身,随机说法。

第十四,『住一切境广大念佛门,见一切佛结跏趺坐,一一佛身满法界故。』这显示出三昧的功德、威势的能力无量无边,无有穷尽。我们看佛在那裡打坐,这是一个很安静的静态,佛与十方世界一切众生依旧感应道交,随类化身,遍满虚空法界。哪个地方没佛?我们这个心裡起一念念佛,佛就现前。所以一切法门当中,为什麽把念佛法门摆在第一?这就是世尊常常教导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什麽就会现什麽样的境界。我们心想佛,常常见佛,佛常常现前,就是这麽个道理。所以无量无边法门,把念佛法门摆在第一。

第十五、十六这两句,是念正觉佛,念菩提身。『住一切法微细念佛门,于一毛孔见不可说诸佛出兴,咸至其所而承事故』,这就是如来果德,显示出教化众生的大德大能,菩萨去承事。第十六句,『住刹那际庄严念佛门』。前面是说空间,这个地方是说时间,都是极其微细,极其短暂。『于一念中见一切刹皆有诸佛成等正觉现神变故』,佛表演这些都是给我们看,都是帮助我们觉悟,帮助我们成就。

第十七、十八句,是念心佛,福德身。『住一切法念佛门,见一切佛出兴于世以智慧光转法LUN故』,「法LUN」是佛家表法用的,外国人所讲的mark,是一个标志,用轮来做标志,它代表圆满。转法LUN就是圆满的教学,圆满教学裡面,决定包含三桩事情:第一、教一切众生明瞭人与人的关係,第二、教我们明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係,第三、教我们明瞭人与天地鬼神的关係,这才圆满。我们如何面对一切人、事、物,佛又教给我们三桩事情:第一、转恶为善,第二、转迷为悟,第三、转凡成圣,这叫圆满的教学。这是其他教育裡面做不到的,它只能做局部,不能做得这麽圆满,佛家教学做得圆圆满满。

第十八句,『住自在心念佛门,随其自心所有欲乐,一切如来现其影像咸得见故』。与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所以时时见佛,与佛同在,这是无比的福德。今天下午「福报」的记者来访问我,他问我对他们的名称怎麽看法。我说:「很好,你有福。福从哪裡来?福要修,要懂佛法,不懂佛法,没有真正的福报。福报要懂得修『淨业三福』,那你就是名副其实的福报。」他听了很欢喜。

末后这两句是念业报佛,念相好庄严身。『住一切业念佛门,能随法界一切众生所修行业为现其身令觉悟故。』佛在世间,无论在哪一个族群当中都现身,《普门品》裡面讲三十二应身。所以我们要知道,不管是哪个族群,不管是哪个宗教裡面,都有佛现身,都有佛菩萨在那裡面。我跟许许多多宗教接触,我称ji 督教是牧师菩萨,我称yi si  lan教是阿訇菩萨,我都称他们菩萨。他们是真菩萨,不是假菩萨。菩萨诸佛如来示现在其中,应以ji 督教而度化者,佛菩萨就现牧师身而为说法;应以回教得度者,佛菩萨就现阿訇身而为说法,全是佛菩萨,我没有分别,我一样恭敬、讚歎、供养,所以他们接见我都非常欢喜。

有人问我;「法师,你怎麽会有这种思想?」我说:「这是佛教给我的。」我们在经典裡学习的,就要落实到生活上,要落实到社会上。我们要做到,不是光念经,念经有什麽用。你所念的,要付诸于行动,要变成生活,变成处事待人接物的心态,把佛法变成自己的生活,变成自己的行为,变成自己的思想,这是真学佛,我们才得佛法殊胜的受用。

第二十句,『住一切神变念佛门,见一切佛住于广大香水海中坐莲华台普现神变满十方故。』这个境界我们凡夫无法想像,在《华严经》裡面,华藏世界部分经文裡面,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出来了。

末后这一句是总结。第二十一,『住等虚空界念佛门,观察如来所现身云庄严法界虚空界故。』这总结佛的十身,总结前面二十一门,都等虚空、等法界,这才是真正念佛,这才是《华严经》中所说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我们要记住这个总纲领、总原则,说念佛,无量无边法门都是念佛门;说禅宗,无量无边的法门,念佛这一门也包含在内,都是禅宗。大家不打架,没有什麽好争的。「我念佛好,你参禅比我差」,那个人不是念佛人,也不是参禅的人。佛法只要通了,一切都贯通,心地清淨平等,大慈大悲。如果还有高下、还有分别、还有你我,都是六道凡夫,都没有入门,要记住这句话。

『如是等无量无数念佛门』,你看看总结,不只二十一门。『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这一句话是谦虚,诸佛如来自己总是谦虚,总是讚歎别人。我们要学会,一切时、一切处,对人、对事、对物,要谦虚,要让别人。不要样样抢在别人前面,抢在别人前面是最傻的人,最笨的人,最愚痴的人,最后吃亏了。处处让别人站在前面,让别人得到利益,最后自己得最殊胜的大利益。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给诸位介绍这段经文,就到此做一个结束,这是《华严经》裡的一分。希望我们将来还有机会再见,参与华严海会。谢谢诸位同修。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