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学佛问答(41)

学佛问答(41)




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四十一)

  

(共一集)  2006/7/2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今天有二十二个提问,我们依照顺序来解答。第一部分是中国同修的提问,总有六个提问。

  问:第一个是,弟子敬依师父上人之训,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弟子规》已一年半,练讲了十一遍。下面他有三个问题。第一个,练讲《弟子规》是参考蔡老师的讲演,融合师父的相关教诲,并结合自身修学经历来练讲,这是否算是「依个人意思,任意发挥」的错误讲法?

  答:《弟子规》是属於戒律,基本的戒律。佛经有四大类,教理行果。像戒律是属於行经,不是说你讲得很透彻,讲得很圆满,背得很熟,不重视这个;是要叫你一句一句都做到,完全落实到生活、行为,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所以它不是讲给人听的,是要做出来。如果能把弟子规落实,真的做到,纵然没有受三皈五戒,念佛都决定往生。为什麽?你已经具备了菩萨的基础,弟子规是菩萨的基础。

  现在无论是在外国,或者在中国,学佛的人很多,在家同学不能够落实十善业,出家同学不能落实沙弥律仪,原因在什麽地方?原因在自己德行没有基础。世尊在《佛藏经》里面告诉我们,「学佛不先学小乘,後学大乘,非佛弟子」,这就是说你躐等修学。就好像念书一样,小学、中学都没有念过,去念大学,没有这个道理。所以佛法的修学,一定先从小乘再到大乘,它有一定的顺序。小乘好比是小学,大乘好比是大学,不能够躐等。

  但是中国从唐朝中叶以後,中国的佛门弟子,无论在家、出家,都不学小乘教。所以,小乘虽然有两个宗派,唐朝中叶以後就衰了,到宋朝以後就没有了。成实宗、俱舍宗,留下两个历史上的名称,宗派没有了。为什麽中国人不学小乘就能学大乘?诸位要知道,中国是以儒、以道做基础,所以不用小乘。儒跟道确实不亚於小乘。因此我们今天学佛不能成就,就是儒也没有、道也没有、小乘也没有,直接就入大乘,所以非常困难。学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很少,原因在此地,我们不能不知道。

  我们如果想在这一生当中成就,就从儒家的《弟子规》,这是儒家的根;道家的《感应篇》,《太上感应篇》是道教的根;佛门里面的《十善业道经》,是佛教的根。这三个根要是紮稳了,就像一棵树一样,根深蒂固,哪有不成就的!你学经教,你会开悟;你念佛,你决定往生。如果没有这三个根,就非常困难。尤其是儒家,儒家是根本的根本,比什麽都重要。希望大家不能够轻视它,一定要落实,要懂得《弟子规》里面所讲的含义。它的意思深广无尽,看你自己学习的功夫,你有一分功夫,你能解一分义,一分的义趣;你有十分功夫,你能解十分义趣。

  蔡礼旭居士所讲的,是他自己修学的心得报告。他是很用心学了一年,用一年的时间把弟子规完全落实。所以他讲的能感动人,讲的每一场,很多人听到流眼泪,这是他内心流露出来,这我们要知道。所以,自己学好了之後,再把《弟子规》介绍给别人。如果自己没有做到,纵然讲得很好,那叫记问之学,讲得再好,不能感动人,它不是从你内心里面发出来的。一定要自己真正做到,然後自然感动人,这不是勉强的,是自自然然的。这个一定要知道,一定要做出来,把自己的心得跟大家分享。

  弟子规的落实,也就是我们佛法里面讲的忏悔业障,发露忏悔。没有做到的,都是过失。现在能改过自新,都能把它做到,好事情。

  问:第二个问题,他说弟子未出家前,曾多年从事教育培训工作,习惯了只写提纲,不写讲稿,不知可否?

  答:写讲稿也不是一定的事情。世出世间法真正修学有成就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苦学出身的,好学,苦学。至於这些方法,开头一定要写讲稿,一定有老师指导,中国人讲的师承,有老师指导。最初写讲稿,这是一种方法,训练你精神集中、意志集中,使你的思想、言语有条理、有层次,是训练这个。到纯熟之後,讲稿就不需要了,用提纲;再熟了,提纲都不要,那真的叫出口成章。它也是一个阶层跟一个阶层向上提升。但是最初,初学的时候,都是从一句一句训练出来。

  像现在,大型的国际会议,小规模的重要的这些讲演,他都用讲稿。为什麽?讲完之後,这讲稿马上就印出来,报纸、刊物、广播,这资料就拿去了。而且你也会很放心。如果没有讲稿的话,自己虽然讲得再好,恐怕还有一句、二句有疏漏之处。人家把你录音录下去,把你送电台向国内、国外广播,那就很难看。所以你看到世界上每个行业的领袖,他们讲演的时候统统都有讲稿。这不是对内,不是普通讲话,普通讲话没有关系。这个录下去之後,给你播出去,就很难为情。所以,这个我们一定要懂得,也一定要学习。

  问:第三个问题,他说弟子喜欢听《华严经》不疲,是否妨碍《弟子规》的一门深入?

  答:决定不妨碍。《弟子规》是戒律,不能说我学经,戒就不要。譬如说你听《华严经》,《弟子规》头一句就是讲的孝顺父母,「父母呼,应勿缓」。我学《华严经》,父母叫,我就不答应,是不是这样的?那你就错了。所以,戒定慧三学一定要清楚。如果说学《华严》的时候,对於根本戒律都产生妨碍,这《华严经》可以不要。我们要德行,不要学问,德行比什麽都重要;没有德行,学问是假的,不是真的。没有戒律的《华严经》,那是骗人的,那不是佛的《华严经》,那是妖魔鬼怪的《华严经》,这个要知道。我们前面所讲的「净行品」是《华严经》的戒律,《华严经》里面「梵行品」是戒律,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是戒律,怎麽能够学了《华严》,就把戒律丢掉?那还得了吗?这诸位同学一定要晓得,戒律一时一刻都不能丢。

  我初学佛的时候,没有出家,章嘉大师告诉我,他举比喻跟我说。我那时候住在台北,他比如说从台北到高雄,你要坐火车,戒律是什麽?戒律就好像你买的这张火车票,常常放在身上,一刻都不能丢,随时人家要检查。进去,凭这个进去;你出来的时候,这个票还要收回,哪里说这个可以丢掉的、可以不要的?这是决定错误。所以一个戒、一个定,不能丢掉,戒定慧三学,一而三,三而一。不是说我修定,戒就不要;我智慧开了,定也不要,哪有这种道理?没有这个道理,这不能够不晓得的。

  所以《弟子规》,如来在果地上全部都做到。离开这个,就是你读遍千经万论也是枉然。不但你的境界不能提升,来生你人都得不到,六道轮回,你人道都得不到。人是持五戒才能得人身,十善五戒没有,来生得不到人身,这不能不知道的。

  问:下面第二个问题,上海某开发董事长自学佛後,捐助洪资提供多项慈善教育事业。可却英年早逝,因病而走,其家人亲友均无法接受此事实。请开示。

  答:中国谚语有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确实有命运,但是命运也确实能转移。你看了凡先生,这是我们禀承印光大师的遗教,印光大师一生,他是净土宗的一代祖师,可是一生极力提倡的不是净土宗,是《了凡四训》、是《感应篇》,你就晓得他的用意何在。他已经看到现前社会的堕落,如果大家把因果疏忽,不相信因果,什麽坏事都敢做,他都做得出来。不但是你自己要堕三途,怕的是整个世界要走向末 ri,这个问题严重。所以一生全心全力提倡因果教育,来拯救社会,这是大慈大悲,真的是救苦救难。

  在当时,最有效果的方法是印书。所以他将《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安士全书》这三样东西,印的数量超过三百万册。在当时那个时代,我们看到之後非常惊讶。弘化社是他老人家创办的,所有一切的供养,他没有拿去改善他的生活,全部做为流通法宝,印经布施,经论、善书。可是佛经的部分,印的数量都不多,唯独这三样东西,数量是惊人,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在那个时候读书的人多,文言文一般都能看得懂。现在不行,印光大师弘化社印的书,现在一般人看不懂,虽然是很浅显的文言文,现在都很困难;尤其现在再改成简体字,更没人懂得。即使有书,现代人不愿意看书,喜欢看电视。所以我们就想到印祖的善巧方便,在今天,如果印光大师生在这个时候,他一定不印书。为什麽?没人看。怎样做这个工作?一定做电视,做连续剧。所以我们把这三样东西把它编成电视连续剧,从网路、从卫星电视来供养大众,劝导大众深信因果。

  了凡先生,算命先生给他说,他的寿命五十三岁,他没求长寿,没有求寿命。依照云谷禅师的教诲,他真的把命运改变,他活到七十四岁,多活了二十年。这位上海董事长学佛之後,大概没有人劝他学《了凡四训》,他如果学《了凡四训》,也许他的寿命就会延长。缘也不容易遇到,遇到缘的时候他就晓得应该怎样修法。拿钱去做慈善事业,是真的慈善,还是假的慈善?谚语有这麽一句话说,「慈善家,慈善起家」,你们想一想这句话的味道。《了凡四训》里面讲,善事有真有假、有大有小、有偏有圆,你看他讲得非常详细,什麽是真善,什麽是假善?什麽是圆满的善,什麽是半善?

  所以,如果想改造命运,学了凡先生,学俞净意先生,这两位都是改造命运非常成功的人。尤其是俞净意,比了凡先生做得还要好、还要殊胜,效果也超过了凡先生。这个电视短剧的光碟,我们这边都有流通,诸位都可以带回去看看。你求财富、求聪明智慧、求健康长寿,真的,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如果求的是不如理不如法,那就没有感应。一定是如理如法,则有求必应。

  问:第三个问题,人生一个「苦」字,一个「难」字。到底如何走上光明大道?

  答:这两个字人人都有,我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可以说亲身遭遇,苦跟难都比一般人要深,要来得严重。可是我的缘分不错,二十六岁,很辛苦的时候,遇到佛法,遇到善友把佛法介绍给我。我认识三位老师,这三位都是真正的好老师,教给我离苦得乐的方法、破除艰难的方法。特别破除这个难,要知道因果,困苦艰难是果报,果必有因,有时候这个因不是在这一生的,前世的,你自己根本不知道。所以,你要从因果这门学问里面细心去检讨、去体会,改过自新。

  佛家讲的因果通三世,有句话说得很好,「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我们今天受了很多苦难,就晓得过去世有很多不善的因,我们今天才会受这些不善的果报。所以在受果报的时候,要欢喜接受,不怨天、不尤人。过去生中做得不好,现在好好的做,认真努力的做。如果你很明白,很用功、很努力,果报不到来世,这一生也开花结果,所以你要认真。我们看到了凡先生认真改过,俞净意居士真诚的迁善,命运都改过来了。这是我们很好的榜样,我们应当要学习。

  苦,一定要觉悟,你明白,道理明白,事实真相搞清楚,因果搞清楚,再苦也甘心、也乐意。生活上的苦,释迦牟尼佛苦,他那是示现,人家是王子,舍弃王位,舍弃荣华富贵,去过苦行僧的生活。每天出去托钵,三衣一钵,树下一宿,日中一食,他去过这个生活。我们看起来太苦了,你去问释迦牟尼佛,你问他苦不苦?他快乐,他比世间任何一个人都快乐。如果不是乐,他为什麽要干这个事情?那里头有真乐。所以乐是觉悟,迷是苦,觉就乐。佛教人离苦得乐,离苦得乐是果,因是什麽?破迷开悟,迷破了,苦就没有;觉悟了,乐就得到。我们中国古时候念书人常常讲的「孔颜之乐」,我们知道孔子、颜回都不是富裕的人,生活都过得很勉强,可是真快乐。那个快乐是什麽?就是佛讲的,迷破了,觉悟了。所以物质生活,别人看到以为很苦,他们过起来非常快乐,道理在这个地方。释迦牟尼佛更是很明显的表演给我们看。

  难,要突破难关,第一个要有耐心、有恒心、有毅力,你才能够突破。第二个因素,好学。於圣贤之道锲而不舍,这个难字就变成易,就不难。如果没有耐心、没有恒心、没有毅力,又不好学,那就真的是难倒了,一生都被这个字困住。

  问:第四个问题,他说弟子勉强学菩萨戒,可否为幽冥界有缘众生解说三皈,并传授三皈?

  答:菩萨戒是佛法修持里面的最高峰,要真正发菩提心!明末清初,蕅益大师对戒律下过功夫;民国初年,弘一大师对戒学也用了不少的时间,他们明了,戒不容易得到。就像我们最近这几年,在讲席上常常提醒同学,我们连十善都做不到,十善不是戒。净土宗的同学们,我们修学指导的原则所依据的是《观无量寿佛经》里面的净业三福,这三条。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一条没做到!自己以为做到,那不行,你那个标准是以情执、烦恼做标准,这不行,佛法不是这个标准,你得依佛菩萨的标准才行。第一条没有做到,就没有第二条,好像三层大楼一样,没有第一层,哪来的第二层?第二层才「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所以你就晓得,第一条没有做到,我们受持的三皈五戒、比丘戒、菩萨戒全是假的。这个事情不是我说的,蕅益大师讲的,你看明朝末年,近代是弘一大师讲的,不是真的,假的。如果诸位要是具足第一条,就是这个四句做到了,「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虽然没有受三皈、五戒,念佛决定往生。真的是善导大师所说的,净宗法门「万修万人去」。可是你必须具备这个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去不了。

  现在传戒不讲求条件,来的时候求受三皈,马上就传授给你,五戒就传授给你。在从前不行,从前你要具备条件。这是佛法的根,不能不知道。所以,我们今天为什麽这样强调弟子规?我们如果有弟子规的基础、有感应篇的基础,十善业不难,这四句都可以做到,都能落实。然後再提升,三皈、五戒很容易做到。三皈是学佛最高的指导原则,《六祖坛经》上讲得清楚,皈依佛是觉而不迷,皈依法是正而不邪,皈依僧是净而不染。我们想想自己从早到晚,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是不是真的跟觉正净相应?如果真的跟觉正净相应,你真的是三皈了,真回头,依觉正净。如果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还是迷、还是邪、还是染,你没有回头,你没有皈依。所以佛面前念那个誓词,是假的,不是真的。假的就有过失,什麽过失?骗佛菩萨,当面骗他。

  因为皈依佛,就是从迷回过头来皈依觉悟,佛是觉悟。这叫翻邪三皈,反迷为觉,反邪为正,我们的思想言行都正,没有邪,都清净,没有染污。所以三皈,诸位要晓得,是从迷邪染回归依觉正净,这是真正三皈。佛经上讲,真正三皈的人,自然有三十六位护法神日夜保护你。假的就不行,假的就是骗佛菩萨,在佛菩萨形像面前受三皈,等於在佛菩萨面前欺骗他,这个罪就很重。

  五戒的基础一定奠定在十善的基础上,没有十善,五戒做不到。出家还有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一个阶层一个阶层的往上提升。在从前受戒,三坛戒是三次受,不是一次。出家剃头的时候,受沙弥戒。沙弥戒至少要学一年到三年,沙弥戒真的落实了,师父说行了,你可以去受比丘戒。比丘戒受完之後,要学、要落实,大概也要二、三年,都能做到,才能受菩萨戒。不是说没有做到就受,没有这个道理,一定要做到。所以现在都是有名无实,佛教才衰,衰到这个样子,世界才会乱。就是全都是搞假的,现在真的好像没有了,太难了,什麽都是假的,连药都是假的,你说这是真要命!没有一样不是假的,所以佛也是假的,三皈五戒还是假的。这是末 ri的现象,外国很多宗教讲世界**。

  如果说是有慈悲心,跟幽冥界众生受三皈,可以。只要自己受了三皈,也可以给幽冥界众生受三皈,不必要菩萨戒,也不必要比丘戒。你们诸位同修受过三皈五戒,要真正做,为什麽?你给鬼神做,鬼神尊敬你。你如果自己做不到,你去传授鬼神,鬼神在旁边笑你,甚至於还跟你开开玩笑。他跟你开玩笑,你就不好受,那就麻烦了,这个要知道。所以什麽都要做真的,你是诚心诚意去学习,认真想做个好人。确实就是弟子规做到之後,给鬼神传三皈、传五戒,我相信鬼神都会尊敬你。为什麽?你真的是善人,真正是个好人。

  问:下面第五个问题,他说老法师曾开示,举办「三时系念佛事」,如有出家众,最好请出家众主法。但我们的经验是请来的出家众根本不照法本,爱怎麽说就怎麽说,想怎麽念就怎麽念。请开示。

  答:这不必开示,这还有什麽好开示的?如果不依照这个法本去做,就不会有感应;不但没有感应,得罪天地鬼神,惹祸上身。没有出家众主法,在家众也可以主法。有出家众,这是什麽?我们弘法利生处处抬举出家众,让社会大众对三宝产生信心,是这麽个道理。这是让佛法的形象能够在社会大众信心上建立。如果出家众所做的不如法,那就是破坏佛法的形象,这不可以做。在家居士如果做得很如法,一样可以做。我过去跟李老居士十年,台中莲社是在家居士道场,所有一切法事都是同修们自己做,很少请法师。

  问:底下一个问题,请问助人诵经是否需要选日子?

  答:佛门里面,这佛经上说的,「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选日子好像是道教的,神道教里面选这个,看风水,选日子。佛门里头没有,佛门里面重视礼节,不重视这些。心好,没有一样不好。

  

下面是一位英国同修提问的。



  问:弟子本身吃素,但所从事的却是贩售冷冻肉食的行业。虽觉不妥,但别无所长。请问应如何是好?

  答:你自己素食很好,你贩卖的是冷冻的肉食,你没有杀生,实在讲,牠也不是为你杀的。你可以为这些众生念经、念佛,回向给牠,超度牠,跟牠结这个缘,好事,我相信你买的这些肉、这些众生都会感谢你。以你经营的利润,拨出十分之一,替牠们做功德、做好事情。现在有个很好的机会,最近国内有两套光碟,一套「山西小院」,一套是「为什麽不能吃牠们」,你就专做这两种光碟。我听说现在科学技术很进步,那一套光碟可以容纳在一个光碟里面,一片里面,那就很方便,「山西小院」一片,「为什麽不能吃牠们」也一片。到你这个地方来买东西,你都可以送一片给他们,让他回去看看。这个小店就变成道场,利益一切众生,这是好事情。如果这个事情做长了,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感应,感应往往是意想不到的。

  

下面有五个问题,社会人士提问的。



  问:第一个,他说我是航空服务员,多年从事这个行业,时常浪费了许多资源。如乘客不用的饮食、一次性的餐具等等,心中很不安,请问应怎麽办?

  答:这个事情是你们航空公司老板的事情,你没有办法改变他,你就只好随缘。知道这是一种浪费,只要你自己不浪费就好。

  你说浪费这许多资源,可是你如果能够利用这个时间,念佛可以不中断,在心里面默念,可以不中断。手上可以带个念珠,那个念珠会度很多人,人家一看到念珠,心里就会想到佛,阿赖耶里头佛的种子就种下去。这一串念珠,天天跟这些旅客种善根,这是好事情。我们协会里面,结缘的小佛卡很多,小念珠,都可以在身上带一点。遇到有缘人,有缘人是他欢喜、他愿意接受,你就送给他,广结法缘。介绍他听经,有些与佛有缘的,就介绍他听经,介绍他学佛,这都是好事情。所以任何一个行业都能把它变作道场,变作接引众生的场所。飞机上天天那麽多旅客,你就在那上面做接引工作,在那里就行菩萨道,这样做就好。

  问:第二个问题,安乐死是道德的吗?这是否对疾病及老化问题有帮助?

  答:安乐死也是自杀,美其名为安乐死。自杀没有不堕落的,还得找替身,你说多麻烦!任何宗教,没有劝人自杀的,没有说自杀是如法的,而且都说自杀是罪过。这不是一个宗教说的,许多宗教都这麽说,我们要有高度的警觉。对於疾病、老化的问题,如果大家看「山西小院」就明白了。「山西小院」跟「为什麽不能吃牠们」,这两样东西都是属於因果教育。在现前这个社会,它的效果比《了凡四训》、比《感应篇》、比《安士全书》还有效。我们极力依照这个教训去做,首先改变自己,自己如理如法的修学,真正得到殊胜效果,别人就相信。自己没有效果,人家要问的时候,你送给别人,人家问,你做到了没?我还没有做到,别人的信心只有一半;我做到了!他真有信心。所以自己要真干。为什麽有这个效果?我们也做了一个小时的说明,好像现在都放进去了。

  古时候常讲,「相随心转」,「境随心转」,我们的身体是境界,心转境界。现在有科学证明,难得!所以像这些疾病、老化的问题,如果真正懂得、真正明了,用意念来治疗、来调整,比什麽都殊胜。药物的功能是有限的,意念的功能无限。诸佛菩萨他们会调,我们为什麽不学?所以「山西小院」是教我们怎样用意念来调整。医生对这个病人已放弃治疗,宣布他快要死亡,没救了,意念能把他治好。一般看是奇蹟,我们看到是正常。

  问:第三个问题,他说请问菩萨道与阿罗汉道有关系吗?

  答:当然有关系。好像我在前天画了一个图,就说明凡圣的差别、凡圣的关系。我不知道悟梵师有没有带来?带来的时候,可以给大家看看。凡夫、阿罗汉、菩萨、佛,是一不是二,这个要搞清楚。什麽是佛?你就是佛。《华严经》上说得很清楚,「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皆是佛,《华严》、《圆觉》上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就是这个意思,「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你现在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你就变成凡夫。如果你能够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那你就是佛。

  佛是彻底放下,菩萨跟阿罗汉没有彻底。菩萨有妄想,没有分别执着,你如果有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了,你就是菩萨。阿罗汉放下的更少一些,只放下执着,也就是妄想分别都有,没有执着,所以称阿罗汉。我们也不要小看阿罗汉,阿罗汉脱离六道轮回了。由此可知,有执着的人就出不了六道轮回。你真的能把世出世间一切法,我们常讲,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的执着统统放下,不再执着,你就超越六道;只要你有执着,你就超越不了六道;你有分别,就出不了十法界。分别妄想断掉之後,就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就成佛,我们在《华严》里面讲得很清楚。所以,阿罗汉、菩萨、佛都是自己作的,不是别人。别人成就了,我们得不到利益,一定要自己成就,自己发心作佛、作菩萨、作阿罗汉。

  问:第四个问题,佛教在政治上是否有扮演的角色?

  答:有,你看在中国历代高僧大德,都是皇上的老师,国师。同时也是地方官员的顾问,他并没有接受名义。地方官员,因为从前是国家提倡,很多寺庙是国家建的,你看寺庙的匾额上面有「敕建」,就是国家建的。皇上拜出家人做老师,所以出家人地位就很高。地方官员遇到疑难杂症不能解决,他就到山上向和尚请教。和尚别的事情不管,你来请教,他一定会教你怎样做法。和尚没有去做官的,但是历朝也有,有这些帝王看这些和尚德行、学问确实是高,请他出来做官,但是没有人答应的。可以跟政治人物做朋友,可以帮助他解决疑难杂症,但是绝不干政,这个必须知道。

  问:第五个问题,女众在佛教中所扮演的角色?

    答:女众,过去在中国旧社会里面,有人说女众没有地位,好像是受压迫的族群。说这些话的人,我觉得多少是有点偏见。人在世间,每个人相貌不一样,遭遇不相同,这是什麽原因?这是属於果报。今天一切讲平等,男女要平等,能平等得起来吗?一个人五个指头都不一样长,怎麽把它平等?长的砍掉,短的接上去,行不行?现在不就是变成这种情形吗?佛说得好,人到世间来干什麽的?佛一句话回答了,「人生酬业」。你过去造的善业,你来享福,这果报;你过去造的不善业,那你要受罪,这个解答才真正解答清楚,因果!你造的业不同,你受的果报怎麽会一样?大家造的业是平等的,那今天果报是平等。因不平等,在果上讲平等,这讲不通的。

  所以,要想真正平等,佛法是讲真平等,到了佛就平等。佛怎麽平等?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每个人都平等。我们今天不平等,就是妄想分别执着每个人浅深不一样,没有两个相同的,这才把事实真相讲清楚、讲明白。我们这一生所受的,真的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谁定的?自己定的。不是别人,与别人不相干,怎麽能怪别人?正因为这个原因,教育就重要了。我们知道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宗教。但是现在的佛教确实变成宗教,非常不幸,沦落到宗教,它本来是教育。你要是细心去观察,你还能看到迹象。譬如我们称释迦牟尼佛称他作本师,我们自称为弟子,师、弟子是学校的称呼,宗教里没有这个称呼。宗教里面称上帝,不敢称他是老师,我是弟子,不敢这个称呼。他们有主仆的关系、父子的关系,佛门里面是师生的关系,怎麽会一样?佛陀、菩萨、阿罗汉是佛教里面学位的名称,像现在学校里面学士、硕士、博士,是这个称呼。

  所以佛门里面讲,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即当作佛。宗教里不能说,不能说所有的信徒都是上帝,那还得了?那不就造反了天,这不可以的,上帝只有一个,不能有两个。佛门里面,人人皆是佛,这讲得通。就像国家一样,国家只有一个总统、一个皇帝,不能有很多。但是如果说是博士、硕士,那大家都可以称,拿到博士学位、硕士学位,都可以拿到。所以它是学位的名称,他不是政治人物,这个我们都得要清楚、要明了。

  我们称菩萨的名称,菩萨是从印度梵文翻过来的,玄奘大师翻的是「觉有情」,这翻得很正确。有情是什麽?他还有妄想,觉悟的有情;觉悟是什麽?他分别执着放下了,但是他还有妄想。佛连妄想都没有,这叫转烦恼为菩提,那是大智大觉。智慧迷了就叫烦恼,烦恼觉悟了就是智慧。所以佛经上有「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一个意思,迷悟不同。迷了就叫生死,就叫烦恼;悟了就叫菩提,就叫涅盘。实在讲,菩提、涅盘本来没有,生死、烦恼也本来没有,确实只有迷悟。所以佛教是教育。

  释迦牟尼佛示现三十岁证道,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是什麽意思?三十岁的时候,他把执着分别妄想全放下,这就叫证道。我们讲修行的功夫,什麽是功夫?功夫绝不是说你每天念几十万声佛号,读多少部经,不是说这个;功夫是说你放下,你对於一切人事物的执着有没有放下?执着真放下,你就证阿罗汉果;分别再放下,你证菩萨果;妄想是起心动念,这是最难的,放下了,你就成佛,这叫功夫。我们念佛也好、参禅也好、诵经也好,那是方法,那是帮助我们放下的方法。放不下,念佛,这是很好的一个办法。

  我们情执很深,分别执着很严重,看到人行善,生欢喜,执着;看到人作恶,生气,瞋恚心起来,这都是你分别执着起现行、起作用。只要这种念头一起来,念佛人一句阿弥陀佛,就把这个念头打下去,恢复到心地清净平等,这叫做念佛,这叫做会念,念了真管用。而不是一天念多少声佛号,烦恼照样起,那有什麽用处?七情五欲还是发作。这个样子,念佛、拜佛、诵经统统没有用,不能不知道。你要不知道,你就没有法子修行,那就变成宗教,变成迷信。你真正能够对治烦恼,用这些方法来控制烦恼、来转变烦恼,这是智慧,这叫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这叫修行,不能再错下去。

  所以女众在中国古时候,她的地位最尊、最贵,超过男子。在伦理上,五伦从什麽地方开端?从夫妇。结婚之後,结成夫妻,这是整个社会的组织最基本的一个单位,这是家庭。夫妻和合,在伦理上讲「夫妇有别」,「别」是什麽意思?别是不一样。组成一个家庭,家庭里面有两桩大事,第一个是家庭生活,总得有一个人出去赚钱养家;另外一个问题是家庭教育,你家里头有没有後代?所谓「不孝有三,无後为大」。家庭是延续你的传统、你的家道、你的家业,这是靠谁?这是太太的工作。绝对不是说,你家里面你的子孙很多,这就是孝道,不是的。子孙多没有用处,要把他教好,要把你的子孙教成圣人、教成贤人;换句话说,妇女是圣贤的保姆、圣贤的老师,你说这个地位高不高?

  你们现在都常讲「太太」,太太两个字怎麽讲法?太太两个字从哪来的?你要晓得,才知道中国妇女的尊贵,在全世界没有地方能够相比。太太是圣人,我家的太太就是我家的圣人,这还得了!太太这个名词就是周朝时候,周文王的祖母、母亲跟他自己的夫人,名号上都有个太字;他的祖母太姜,他的妈妈太妊,他自己夫人叫太姒。所以周朝这三太,生的全是圣人。太妊生文王,太姒生武王、生周公,都不得了,孔子一生最佩服的文武周公,太太从这儿来的。称太太就是周家开国的时候这三位夫人,没有这三位夫人,就没有周朝,周朝在中国历史上最长,八百年。

  所以夫妇有别,任务不相同。现在讲男女平等,可以,家里还是这两桩事情。如果太太愿意出去赚钱养家,先生在家教小孩,也一样。怎麽教法?这不能不知道,周家真是做得圆满,怀孕的时候开始教。我们在《史记》里面看到的,记载的,太妊怀孕的时候(就是文王),她真正做到「目不视恶色」,不善的东西不看,这善恶;「耳不听淫声」,不正的音声不听;「口不出傲言」,我们佛家讲的身口意三业。说话的时候温柔,没有急躁,为什麽?影响胎儿,真正是爱自己的子女,她做到了。

  所以小孩第一个老师是谁?是父母。他出生二、三天,眼睛睁开了他就会看,耳朵他就会听,他看上二、三年,印象深刻,根深蒂固。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根在家庭,这个教育的责任是太太。这就是周家的三太,她干这个工作。社会有圣人、社会有贤人,她们教出来的。这就是夫妇有别,不同的任务。你说这两个任务,哪个重要?家里出後代,社会上出贤人,这个重要;你赚钱赚的多少,不重要。非常可惜,现在社会上的妇女对这些事情完全不知道,要去跟一般男人去争名夺利,把自己本分的事情丢掉,可惜!

  我是年轻时候读《印光大师文钞》,《文钞》里头对这个事情讲得很清楚,印光大师批评也非常中肯。可是以後我看的《文钞》,那一段没有了,不知道被谁删掉?老的《文钞》里头有,新的《文钞》那一段没有了。大概是有人看到,好像对妇女批评不利,把它删掉了,这是错误,这要背因果责任。不知道哪个糊涂人干这种事情?

  所以女众在佛法里面要扮演护法,在现代社会,弘法也可以做。今天的弘法不必抛头露面,像我们这种方式,在摄影棚讲经,做成录相带,在网际网路、在卫星电视播放,教化无量众生,应该是这样做法。住持道场,好好领众修行。像现在我知道的,东北长春百国兴隆寺的常慧法师,女众,她的道场专修净土。我没有去过,我听到这个讯息非常欢喜,常慧法师给我打过几次电话,希望有机会到那里去看看。所以这是出家、在家都是做护持的工作,护法的功德比弘法殊胜。这就是社会,家庭比外面事业更殊胜,家庭是根,没有这个根本就不会有好的事业。

  

下面一个问题是马来西亚同修提问。



  问:颜回圣者,为何还需遭贫穷、多病、短命报?

  答:圣人分很多等级,有世间圣人,有出世间圣人。如果是出世间圣人,这个果报就没有了。为什麽?他分别执着断掉了,他超越六道轮回。世间圣人不行,他妄想分别执着没有断,妄想分别执着没有断,他就没有办法超越因果的范围。这一生贫穷、病苦,前生造的恶业多,这一生虽然觉悟,觉悟不能把那个业消掉,还是要受果报,这是一定的道理。但是虽受果报,他自己不会感觉到苦。你说颜回贫穷、多病、短命,孔夫子的赞叹你听说过没有?颜回箪食瓢饮,若是普通人会感觉到很苦,可是颜回怎麽样?一天到晚快乐无比,「回也不改其乐」。这就是苦乐不在乎物质,他精神快乐,这一点你就没有想到。你为什麽想不到?因为你不是颜回。你要是颜回,你就知道,你不是颜回,所以你不知道他的乐趣。颜回如果在佛家上说,确实他是圣人,他来做示现的,他来做表演给我们看,那就是善恶果报丝毫不爽。

  

香港同修有一个问题。



  问:弟子二十五岁,学佛信心坚定,但时常被鬼压、梦中被鬼追,每次遭遇都虔诚念佛。但於坐禅、修佛法时,却不知什麽鬼入了身,使我摇来摇去,无法自制。请问怎麽办?

  答:你这个事情过去我遇到。早年我们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总干事简丰文居士,年轻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形。每当一坐禅的时候,他就会起来跳舞,姿态非常优美,绝对不是从哪里学来。所以家里人都害怕,他自己并不知道。以後遇到我,问我,我说这不是好事情。怎麽办?从此以後别坐禅,你一坐他就来了。我就劝他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他不会来。所以打坐、观想容易来,念佛不会,有佛力加持。他念了一年佛之後,这个事情没有了。他在定中见到的境界非常多。这是信心虽然坚定,修学不如法。

  

下面网路同修提问,有六个问题。



  问:第一个,请问「三时系念」中的《心经》可否改诵为《弥陀经》?

  答:我想这应该可以,没有什麽问题。《心经》,大家念成习惯,《心经》跟《弥陀经》作用不一样,这个要知道。《心经》主要是帮助我们观空,破执着。而《弥陀经》还是执着,并没有破执着,这就叫带业往生。这个执着可以,其他的执着不行,执着阿弥陀佛,可以生极乐世界。

  问:第二,他说我读诵《无量寿经》已有一段时间,约五百遍。可惭愧自己不仅没有依教修行,还时常随顺恶习造业。请问应如何学习才能根基紮实,循序渐进,一门深入?

  答:这就是我常常讲的,你首先把儒释道三个根紮下去。你现在可以,你因为念了五百遍,经念得很熟,五百遍念下去之後,我相信一部《无量寿经》顶多一个小时就念完;如果念的速度快,应该四十五分钟就可以念完。每天念一遍,当做温习,用一年的时间学《弟子规》。如果你的进度快,心念能坚定的话,我想《弟子规》的落实应该三个月就可以做到。再用第二个三个月落实《感应篇》,第三个三个月你落实《了凡四训》跟《俞净意遇灶神记》,最後三个月落实《十善业道经》。一年的时间,四季就四个三个月,你把根紮下去,然後才能一门深入。这个根紮不下去,你自己讲,你问的,你还常常随顺恶习气造业,不能依教奉行。如果你用一年时间把这个根紮下去,就不会了,你会一门深入,会一帆风顺。

  问:下面一个问题,想超度历代宗亲与冤亲债主,可否在家中把牌位安在弥陀圣像下方,诵地藏经为其回向?

  答:可以!家里面供佛像,这些牌位放在佛像的两边都可以,放在两边都行。念《地藏经》、念地藏菩萨名号,或者是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专门为这些众生念的,他能得利益。

  问:下面一个问题,请问为亡灵立牌位,是否一定要化掉牌位以後,亡灵才能得益?如是,立永久牌位者,亡灵如何获益?

  答:永久跟佛事当中超度是两桩事情。佛事超度是法会,譬如打佛七,或者是「三时系念」,时间都不长,佛七是七天,「三时系念」是一天,就把它化掉了。永久牌位是长期,可以供在佛像的旁边,每天做早晚功课,同时回向,也不必单独,因为回向偈里面有「上报四重恩」,有「下济三涂苦」,这一句他们统统都包括。如果你要特别回向也行,你可以回向偈时加上一、二句也可以。

  问:底下一个问题,为冥界众生皈依,是否需待其请求才做?或可存一片诚心为其皈依即可?

  答:最好他找你的时候你才做,这也是孔夫子所说的「敬鬼神而远之」。他不找你,我们的回向偈里面都包括,统统都包括。他要找你的话,你要特别给他做。不找我们的时候,我们回向的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罹难众生,无祀的神灵」。没有人祭祀的,无祀的神灵,这罹难,世间天天都有zai 难,zai 难死亡的这些众生,我们就总的回向。他找上来的时候,你另外给他立个牌位,这样就好。

  问:立牌位与为幽冥界众生皈依,亡灵、众神灵所获益是否有差别?

  答:有差别。差别不在我们,在他。就如同佛菩萨给我们讲经说法一样,我们大家在一起听,每个人得益不相同。为什麽不相同?印光大师说得很好,每个人诚敬心不一样,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诚敬得二分利益,十分诚敬就得十分利益。所以我们学生跟一个老师,老师不是教一个人,教很多同学,可是每个同学得益不相同。总的来说,对老师的信心、对老师的尊重不一样,有差别,所以得的利益就不相同。如果对老师有绝对的信心,丝毫没有疑惑,有十分的恭敬,他表现在哪里?老师所教诲的,他依教奉行,他真把它做到。对老师有怀疑的,听了老师讲,还得研究研究,不相信,当然他更不能够依教奉行,这样他得不到利益。他还要去找别人研究研究,别人别的意见再夹杂在里面,那就更麻烦。对老师信任的程度,那就更要打折扣,他怎麽会成就?古德是这样教导我们。

  所以从前做家长教儿女尊师重道,用什麽方法教?带着儿女上学的时候,父母向老师行最敬礼,那时候的最敬礼是三跪九叩首,就做在儿女面前让他看。这是教他什麽?教他尊师重道。现在没有了,现在做父母的人不懂这个道理。我这个年龄还遇到,比我小几岁的,就没有看到过这样的表演。这是《华严》、《大智度论》里面所说的,「信为道元功德母」。你有多大的成就,是从你的信心里建立的;你没有信心,有疑惑,什麽都得不到。佛在你面前,你也得不到,你对他怀疑,你不相信他。所以有人问,善知识到哪里去找?谁是善知识?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你就明白,什麽是善知识?你心里面最尊敬的人、最佩服的人,那个人就是你的善知识。为什麽?他说话你听。有比他更高明的,对你没有用处,他说了你不听,你不相信。所以真正来讲,你相信的那个人,你不能离开他,你才会真正得受用。

  不但学道、学佛如是,连看病都不例外。你生病,你去看医生,你对这个医生有信心,非常仰慕,对他的处方没有怀疑,吃了,病治好了。他真的高明,一流的医生,你对他怀疑,你对他的处方没有信心,他那个药方你吃了不管用,治不好。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佛法无论那个法门、无论那个宗派,信是第一个条件。净土宗,信愿行三资粮。没有信心,什麽都不能成就,这是先决条件。老师对学生,看什麽?就看学生的信心,看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心,他真的一片虔诚,这个学生可教,他能受教,他能接受,他能依教奉行,他能够学得好。如果信心不足,礼貌不周,不是很诚恳的样子,老师就敷衍敷衍就好了,为什麽?教不成。怎麽教他都没用处,他不会接受你的。

  对鬼神也是如此。你给他做三皈,给他诵经,给他念佛,众多鬼神得益不一样,也是如此。这鬼神对你有信心,他得的利益大;对你没有信心,他得的利益少,一个道理。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刚刚答覆完。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