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出家(31-40)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7 08:26     标题: 出家(31-40)




三一、闭关住茅蓬



我在李炳南老师会下求学时,那时我出家三、四年了,有一个机缘,道场裡面有一位居士,供养我一个别墅,在山上。我把这件事情,向李炳南老师报告,我说:「现在有这个缘,我想去住山修行,像住茅蓬一样,环境很清淨。」李老师也不回答,就在讲经时向大众宣布,实际上就是对我讲的。他说在佛法裡,闭关与住山是有条件的,「赵州八十犹行脚」,赵州和尚八十岁了,何以不去闭关住茅蓬?不够条件。什麽条件?参禅的要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才有资格闭关住茅蓬;研究经教的要大开圆解,修淨土宗的要念到理一心不乱,事一心还不够资格。老师这麽一说,当然我们没有资格,因为差太远了。老师说自己成就之后要教化众生,哪裡还有时间去闭关住茅蓬?否则就是违背了「众生无边誓愿度」,你不度众生,自己跑去享清福了。

如果彻悟之后,没有法缘,就是没有人请你讲经说法,这时就能闭关住茅蓬。天下参学的学人会寻师访道,寻找真善知识,就是去打听何处有人住茅蓬,何人在闭关,那就是真善知识,就去亲近他。如果你去亲近他,他没有能力教你,你可以把他的关门打开,「走!出来跟我一道去参学,你还没有资格闭关!」因此,闭关住茅蓬是天人师,就是向社会大众宣告:「我的道业已成,你们想要求法,可以到我这裡来。」所以,闭关住茅蓬是等待时节因缘成熟,要不然释迦牟尼佛何以不闭关,不去住茅蓬?我们这才恍然大悟!

何时可以去参学?《华严经》的标准,「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是圆教初住的地位。你有这种本事和定慧,就可以去参学,因为你决定不会受外面环境的干扰。

(节录自《无量寿经》2-34-131)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7 08:27

三二、不洗澡也放香气



我们从《虚云老和尚年谱》中得知,曾经亲近过虚云老和尚的一些法师、居士们说,老和尚一年洗一次澡,一年剃一次头。所以,他的头髮很长,衣服领子很髒,油垢很厚,可是闻起来有香气,这是修行真正有功夫了。一般人一天不洗澡,身上都是臭汗味。老和尚身上放香气,香气如何来的?心地清淨,这是五分法身香,他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与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相应,所以不洗澡也放香气。

如果我们要考验念佛堂大众的功夫,念佛三个月或半年后,进入念佛堂,若气味还很难闻,表示大众念佛没有功夫;如果进入念佛堂,有一股清香,不是世间所有的,你们就成功了。其实念佛堂也有佛菩萨在念佛,佛菩萨身上放宝香,可是你们身上臭气太重,把佛菩萨的宝香盖住了,所以我们闻不到。如果我们稍微清淨一些,再藉佛力加持,确实能感受到道场裡面有一股清香,纵然道场不烧香,也会有一股清香。


(节录自《华严经》12-17-0037)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7 08:28

三三、说法要观机



说法是要让听法的人觉悟,目的就达到了。如果不善观机,不了解听众的根性,讲的法没人听得懂,这个法等于白说,这是法不契机。

我刚出家,听一位老法师讲经,他真的是德高望重。有几位在社会上有地位、有财富的信徒,专门护持老法师,老法师对这些信徒也特别照顾。有一天,信徒跟老和尚一起在寺庙裡吃饭,我也在座。信徒们提出来:「师父,你的经讲得太好了,我们听不懂!」老和尚笑笑:「我的经讲出来,你们要是听懂了,那还值钱吗?」这些人听到老和尚的话,讚歎得五体投地。

以后我到台中,将这个情形向李炳南老师报告,李老师笑笑,指着我:「你们可不能这麽做!」讲经让听众听不懂,你不就白讲了,你没有达到教学的目标。如果听不懂,就要发问,师道就是为学生授业、解惑,并非卖弄玄虚,谈玄说妙,这是错误的。这些道理,我们必须要懂得。

(节录自《华严经》12-17-0458)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7 08:29

三四、初学人不能闭关



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有一段故事,很能令人深省。他认识一位老法师,这个老法师修行很不错,可是到晚年堕落了。什麽原因?年轻时住山,修行得很好,真的做到「外不着相,内不动心」。然后接受信徒们礼请,在都市建了一个道场,并做了住持,一下山,与五欲六尘接触就退转了。

莲池大师提醒他,以善巧方便做比喻,他举了一个例子,实际上就是说这个法师。他说,过去山居的时候养道,觉得很不错,以后一接触社会,没多久就被污染了。这说明住山不是初学人住的,初学人没有断一品见思烦恼,就去住山、住茅蓬闭关,没有经过考验,好像修得不错,一出来就变形了。因此,住山、住茅蓬闭关是什麽人?已经得定开慧之人。换言之,修行在何处修?在五欲六尘中修,是非人我、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关关都要通过,真的外不着相、内不动心,不受诱huo,才有资格闭关;如果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没有把握,还会动摇,还得好好去参学。

(节录自《华严经》12-17-0024)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7 08:30

三五、五品位往生



我们每天勇勐精进学习,为的是什麽?为众生,不为自己;为自己,念佛就够了,学修无师、学锅漏匠就行了。为众生,要像智者大师所说的,为了教化众生、帮助别人,要处理一些繁杂的事务,但这对于自己修行当然有障碍,所以智者大师往生只是五品位。五品位是什麽位次?「凡圣同居土」上中辈往生,品位不高。
这是说菩萨有牺牲奉献的精神,正如地藏菩萨所说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可是菩萨为我们做的示范,这个牺牲奉献是有底限的、有标准的。什麽标准?自己决定得生淨土,品位低一点没有关係,但肯定往生。他还说,如果不为众生,自己依教修行,可以取得西方极乐世界,更高的品位。

这种示现是真的,还是假的?是善巧方便,是来勉励我们的,不是真的。说老实话,智者大师怎麽可能生凡圣同居土?他一生讲经说法,我们看到他注解的经论,那是大菩萨的境界。在佛门,传说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应化再来的。

所以,他的示现是权巧方便,旨在劝勉我们不应当自私自利,应当有牺牲奉献的精神,用意在此地。我们依照他的方法去学习,绝对正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品位,决定超过自己的意料之外。就像《法华经》的比喻,原来自己心目当中,只希望有一个羊车就满足了,没有想到得到的是大白牛车;智者大师的示现亦复如是,这是佛法常讲的真实教诲,我们要懂这个意思。

(节录自《华严经》12-17-0612)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7 08:30

三六、一把火烧尽



出家、在家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万缘放下,放下一切才能悟入,有一件事放不下就不能悟入,我的学生当中,悟泓法师不能悟入的原因,就是包袱太多了。我曾经劝过他,你把那些所有拉拉杂杂的东西,一把火烧尽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就开悟了。

他收集了不少我这些年来讲经的资料,录音带、录相带,这些东西有没有用处?没有用处!你送给我,我会当垃圾处理,为什麽?以前李炳南老师讲过,境界是年年往上提升,今年的境界比去年好,去年的东西要丢弃;明年会比今年更好,今年的东西也要丢弃,保留这些做什麽?所以,一定要放下;不放下,你的亏吃大了,你愿意守着这些垃圾,还是愿意成佛作祖?成佛作祖是活路,活动空间是遍法界虚空界;你守这些垃圾是死路,永远出不了头,所以不能不觉悟。你认为这对初学,有值得参考之处,你就送给初学,或者送给道场、图书馆,这是一件好事。

(节录自《华严经》12-17-0832)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7 08:31

三七、老和尚的智慧



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抗战期间,他是戴笠的部下,在南京从事特务工作,去年往生了。当时南京已经被日本人佔领,有一天日本人发现他们三人,是做地下工作的,所以日本宪兵队开始追杀他们。他们逃到城外的雨花台,那裡有一座寺庙,他们请求老和尚救他们。老和尚很聪明,马上把他们的头髮剃掉,穿上海青跟大众一起参加法会,他们就这样脱离了日本宪兵的搜查,保住了性命。抗战胜利之后,这三人念念不忘老和尚救命之恩,所以,就办了一桌丰盛的酒席,供养老和尚,感谢老和尚救命之恩,他们非常虔诚,到寺庙裡把老和尚请出来。

老和尚到了之后,他们忽然想到和尚吃素,今天一点素菜都没有,这怎麽办?感觉非常难堪。老和尚了不起!一样照吃,这三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没想到老和尚这麽慈悲,于是对于佛教产生了非常好的印象。

这不是老和尚贪吃,而是在这种情形之下,这是老和尚的智慧,这不是破戒,而是开戒,开斋开戒度化众生,跟众生说明佛法的大道理。

所以,持戒不容易,要先懂得佛制定戒律的用意何在,佛为何要制定这一条戒,这一条戒的作用是什麽,有何好处,不持这一条戒有何不好之处,都要理解清楚。制戒的因缘,戒相、戒行,开遮持犯要是不清楚,如何持戒?因此,一定要了解戒律的实质精神与意义,才能自利利他。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3-77)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7 08:32

三八、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佛菩萨示现在世间,绝对不会暴露身分,身分一暴露,立刻入灭;身分暴露还不走就是招摇撞骗,绝非诸佛菩萨应现。

譬如永明延寿大师,他是阿弥陀佛再来,但他身分一暴露,即刻入灭,这是事实。当时的国王是虔诚的佛教徒,发心设无遮大会,平等供养斋僧以修福。虽然是平等供养,首席还是以有德望的老和尚为上座,老和尚们正在彼此谦让时,突然来了一位不认识的和尚,好不客气的就坐在了首座的位子上。因为这是平等法会,国王也不好讲话,于是大家就这麽坐下来吃饭。

用斋毕,国王就问永明延寿大师:「我今天斋僧,有没有圣人来应供?」

永明大师讲:「有。」

他说:「什麽人?」

他回答:「燃灯古佛今天来应供。」

国王高兴得不得了,说:「是哪一位?」

他说:「就是坐在首座的那位邋遢和尚。」

国王一听,赶紧派人四处打听,最后在山洞裡找到了老和尚,谁也不知道他叫什麽名字,因为他的耳朵长得很大,于是就称他作「大耳朵和尚」。找的人晓得他是燃灯古佛,所以磕头作揖后,恭恭敬敬。但他说了一句话:「弥陀饶舌!」说完就坐化了,这就是身分已暴露,所以坐化入灭了。

大家一听,「弥陀饶舌」,那永明延寿大师一定是阿弥陀佛再来。燃灯古佛走了,阿弥陀佛还在家,就赶紧返回去向国王报告。国王方才晓得永明延寿大师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欢喜得不得了,立刻要前往拜见永明大师。这时正好有人匆匆忙忙来报信,几乎跟国王撞了一跤,他报告国王说,永明大师圆寂了。

我们纵观佛教两、三千年来,多少佛菩萨应现于世间,一旦身分暴露了,无不是即刻入灭,这是真的;身分暴露了还不走,就是骗人的。所以,我在美国听说,这个人是什麽菩萨再来的,那个人是什麽佛再来的,说了又不走,很奇怪!佛门的规矩是身分暴露一定要走,我们才相信是真的;身分暴露还不走,肯定是假的,欺骗世人。「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露相不走不是真人。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如是示现,让那些冒充的人不得其便,我们要了解。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4-20)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7 08:33


三九、摄持正法



有一年,我在台北大专讲座,开《了凡四训》的课程,非常受同学们的欢迎。有一天,我遇到一位法师(年龄比我大,出家也比我久,我把他看作一位长者),他把我叫到身边,斥责了一番。这位法师说:「你在大专讲座开课,讲佛法就好了,为什麽要讲外道的东西?」我说:「我没有讲外道的东西,我是讲佛法。」这位法师说:「《了凡四训》不是佛经。」我说:「你说的是这件事情!《了凡四训》虽然不是佛经,但是它有佛的法印印定。」他板起面孔很生气的说:「什麽法印?」我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诸佛教。」我一说出来,他脸红了,掉头走了。

所以,懂得此理,我们心胸就开阔了,不但《了凡四训》可以包容,所有一切宗教经典所讲的,都是教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淨其意」,所以哪个宗教不是佛教?哪个经典不是佛经?若心胸狭小,常常想与人敌对,就造无量无边的罪业。

(节录自《十善业道经》19-14-83)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4-7 08:33

四十、法缘之由来



演培法师跟我是老朋友,我初到新加坡讲经时,有一天他请我在灵芝吃饭。

我说:「老和尚,今天为何请我吃饭?」

他说:「今天我有一件大事要向你请教。」

我说:「不敢当!老法师,有什麽事情?」

他说:「你的法缘很殊胜,你能否教给我?」

我说:「这件事情很简单。」

他说:「如何做?」

我说:「布施!」

他说:「我好孤寒。」

我凡是到一处地方讲经,与大众结缘的东西都无限制,只要你是参与法会的,愿意拿多少就拿多少,这让大众生欢喜心;你不肯布施,法缘从何而来?一定要跟大众结法缘。

我在国内外,很多地方都喜欢请我去讲经,他们为何会请我讲经?所有信徒供养我的红包,我全部供养道场,一文不取,法缘是这麽来的。如果我们到处收皈依徒弟,把红包全部拿走了,人家下次不请你了。所以,我们不要名闻利养,你要的我不要,我要的你不要,我们之间没有冲突,皆大欢喜!

(节录自「马来西亚欢送晚宴开示」21-88)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