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印光法师论信愿念佛往生净土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3-22 17:31     标题: 印光法师论信愿念佛往生净土

印光法师论信愿念佛往生净土

印光法师文钞摘要

(信西居士摘录)



  1、而末法众生,根机陋劣,禅教诸法,唯仗自力,契悟尚难,何况了脱。惟有仗佛力之净土法门,但具真信切愿,纵五逆十恶,亦可永出轮回,高预海会。 (增广卷一书一第七页反面“与佛学报馆书”)

  2、念念在净土,方可往生,乃上品往生者之身份,若执定此义,以自求上品,何善如之。若执定此义,以教中下根人,则阻人胜进不浅。何以故,以彼必以为此法太高,遂以卑劣自居,不肯修持耳。

  平生绝无信愿者,临终决定难仗佛力。既云善恶俱时顿现,且无论阿弥陀佛四字不现者,不得往生。即现亦不得往生。何以故,以不愿生故。以不求佛,因不得蒙佛接引故。华严经云,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古德云,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处偏堕。今善恶俱现,由无信愿,便不能奈恶业何矣。须知仗自力,则恶业有一丝毫,便不能出离生死,况多乎哉。又无信愿,念至一心,无量无边之中,或可有一二往生。决不可以此为训,以断天下后世一切人往生净土之善根。何以故,以能仗自力,念至业尽情空,证无生忍者,举世少有一二。倘人各依此行持,置信愿而不从事,则芸芸众生,永居苦海,无由出离,皆此一言为之作俑也。而其人犹洋洋得意,以为吾言甚高,而不知其为断佛慧命,疑误众生之狂言也。哀哉!(世间善业不出轮回,若对信愿具足之往生净业,则彼善业仍属恶业)。净土一法,须另具只眼,不得以常途教义相例。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世众生之了生死者,不可得而见之矣。 (增广卷一书一第九页反面、第十页“复濮大凡书”)

  3、净土法门若信得及,何善如之。若己智有不了,即当仰信诸佛诸祖诚言,断不可有一念疑心,疑则与佛相背,临终定难感通矣。古人谓净土法门,惟佛与佛乃能究竟,登地菩萨不能知其少分。夫登地大士尚不全知,岂可以博地凡夫,妄生臆断乎。 (增广卷一书一第十三页反面“复邓伯诚书一”)

  4、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 (增广卷一书一第十五页正面“复邓伯诚书二”)

  5、须知西方极乐世界,莫说凡夫不能到,即小乘圣人亦不能到,以彼系大乘不思议境界故也。小圣回心向大即能到。凡夫若无信愿感佛,纵修其余一切胜行,并持名胜行,亦不能往生。是以信愿最为要紧。藕益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千佛出世不易之铁案也。能信得及,许汝西方有分。 (增广卷一书一第二一页正面“复高邵麟书三”)

  6、如来知诸众生唯仗自力了脱之难,故于一切法门之外,特开念佛求生净土一门。但能信愿真切,即五逆十恶极重罪人,临命终时,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教以念佛,若能念佛十声,或止数声,或止一声,亦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况彼修行世善,不作诸恶者乎。

  然此法门如是广大,而其修法又极简易,由是只故,非宿有净土善根者,便难谛信无疑。不但凡夫不信,二乘犹多疑之,不但二乘不信,权位菩萨犹或疑之。唯大乘深位菩萨,方能彻底了当,谛信无疑。能于此法深生信心,虽是具缚凡夫,其种性已超二乘之上。喻如太子堕地,贵压群臣,虽其才德未立,而仗王力故,感如此报。修净土人亦复如是。由以信愿持佛名号,即能以凡夫心投佛觉海,故得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也。欲说净土修法,若不略陈诸法仗自力了脱之难,此法仗佛力往生之易,则不是疑法,便是疑自。若有丝毫疑心,则因疑成障,莫道不修,修亦不得究竟实益也。由是言之,信之一法,可不急急讲求,以期深造其极乎哉。 (增广卷一书一第二三至二四页“与陈锡周书”)

  7、净土法门,犹如大海。长江大河亦入,杯水滴水亦入。证齐诸佛者,尚求往生。五逆十恶者,亦预末品。何得以得一心及三昧,而拒其未得者。但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自己决志求生,唯当企及于此。若谓非此决不得生,是又自立科条,不依佛说矣。 (增广卷一书一第三九页至四十页“复永嘉某居士书”)

  8、至于修净土,有决定不疑之理,何必要问他人之效验。纵举世之人,皆无效验,亦不生一念疑心,以佛祖诚言可凭故。若问他人效验,便是信佛言未极,而以人言为定,便是偷心,便不济事。英烈汉子,断不至舍佛言而取信人言。自己心中无主,专欲以效验人言为前途导师,可不哀哉。 (增广卷一书一第六十页反面“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9、净土法门,唯信为本。信得及,五逆十恶皆能往生。信不及,通宗通教,未曾断惑者,皆无其分。

  以净土法门,仗佛慈力,其余法门,皆须己力。一为通途教理,如世之士人,由资格而为官。一为特别教理,如世之王子,一堕地即为一切臣宰所恭敬。二种法门,不可并论。而具足惑业之凡夫,可不慎所择哉。 (增广卷一书一第八五页“复周智茂居士书”)

  10、以一代时教,皆仗自力以出生死。净土法门,未断惑者,仗佛慈力,即可带业往生。已断惑者,仗佛慈力,遂得速登上地。乃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不可以常途教道,相为并论也。 (增广卷二书二第五五页至五六页“青莲寺念佛宣言书”)

  11、若能信佛所说之净土法门,以真信切愿,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无论业力大,业力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譬如一粒沙子,入水即沉,纵有数千万斤石,装于大火轮船中,即可不沉而运于他处,以随意使用也。石喻众生业力深重,大火轮喻弥陀之慈力广大。若不念佛,仗自己修持之力,欲了生死,须到业尽情空地位方可。否则纵令烦恼惑业断得只有一丝毫,亦不能了。喻如极小之沙子,亦必沉入水中,决不能自己出于水外。 (增广卷二书二第六七页至六八页“复裘佩卿居士书”)

  12、夫一切法门,专仗自力,净土法门,专仗佛力。一切法门,惑业净尽,方了生死,净土法门,带业往生,即预圣流。 (增广卷二论第七页反面“净土决疑论”)

  13、然此法门,甚深难测。虽经诸佛本师交相劝信,而世之疑者,犹复甚多。不但世智凡情不信,即深通宗教之知识,犹或疑之。不但知识不信,即已证真谛,业尽情空之声闻缘觉,犹或疑之。不但小圣不信,即权位菩萨,犹或疑之。即法身大士虽能谛信,尚不能穷源彻底。良以此之法门,以果觉为因心,全体是佛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究竟,非彼诸人智所能知故也。我辈凡夫,仰信佛言,依教奉行,自获实益。若闻此不思议法门,便是多劫深种善根,况信受奉行乎哉。 (增广卷三序第九页“龙舒净土文序”)

  14、末世众生,业障深重,善根浅薄,心智狭窄,寿命短促,加以知识希少,魔外纵横,修余法门欲于现生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诚为甚难稀有之事。唯净土一法,专仗佛力,以故不论断证,唯恃信愿。信愿若具,虽罪大恶极,将堕阿鼻地狱之流,尚可以仗十念之力,径蒙佛慈,接引往生。噫,如来大慈普度,一物不遗,唯此一法,最为周挚。 (增广卷三序第六一页“净土释疑序”)

  15、须知净土法门,乃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不可以与通途法门并论。若不明此义,以仗自力通途法门之义,疑仗佛力特别法门之益,而不肯信受,则其失大矣。佛说难信,盖即指此。若无此执,则谁不信受奉行焉。 (增广卷三序第八七页“阿弥陀经白话解释序”)

  16、若至诚恳切念佛,求生西方,无论什么人,都好往生西方,了生脱死。唯有不生信,不发愿者,不能生。若有真信切愿,无一不生者。此之一法,乃完全是仗佛慈力加被接引耳。譬如坐火轮船过海,是仗船力,不是自家的本事。 (续编卷上第七六页“致戚友卿书”)

  17、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须以戒定慧断贪嗔痴,令其尽净无余,方可了生脱死,此则难于登天,非吾辈具缚凡夫所能希冀。若以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则无论功夫深浅,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此如坐火轮船过海,但肯上船,即可到于彼岸。乃属船力,非自己本事。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 (续编卷上第一百五九页“与张静江居士书”)

  18、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此种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实则,由此而益加信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不可不知。 (续编卷上第一百七四页“复朱德大居士书”)

  19、净土法门超胜一切法门者,在仗佛力。其余法门,皆仗自力。自力何可与佛力并论乎。此修净土之最要一关也。 (续编卷上第二百零二页“复陈慧新居士书”)

  20、净土法门,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其利益与普通法门大不相同。古今多有依普通法门,论净土法门,由兹自误误人,而又自谓宏法利生者,不胜其多。其最初错点,在不察佛力与自力之大小难易,以仗佛力之法门,硬引仗自力之法门,而欲平论,致有此失。使知佛力不可思议,不能以具缚凡夫修持之力,相为平论,则凡一切疑惑不信之心化为乌有。 (续编卷上第二五九页“复善觉大师书”)

  21、净土法门,其大无外。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九界众生舍此则上无以圆成佛道。十方诸佛离此则下无以普度群萌。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 ( 续编卷下第四页“净土五经重刊序”)

  22、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极平常,益极殊胜。良由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统摄律、教、禅、密之宗,贯通权实顿渐之教。于一代时教中独为特别法门,其修因证果,不得以通途教义相绳。古今多有深入经藏,彻悟自心,于此法门不生信向者,以死执仗自力通途之教义论仗佛力特别之因果所致也。使知此义,则其信向修持之心,佛也不能阻止矣。 (续编卷下第一百零七页“无量寿经颂序”)

  23、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乐邦有路,起信即生。 (续编卷下第二百六四页“楹联”)

  24、佛之慈悲誓愿,正为未断惑者无由了生死,特设此仗佛力往生西方一特别法门。俾凡有心者能修,凡具信愿念佛者皆能生。此我释迦弥陀普度众生之大慈悲心,思之当为感极涕零。 (三编卷一第三一页“复恒渐法师书一”)

  25、修净业人以真信切愿为本。能念到一心不乱,则甚好。切不可存未得一心,便不能生之心。若常存此想,得则可。不得,则由常存不得生之心,便与佛不相应矣(此弄巧成拙之大病)。 (三编卷一第一三八页“复何希净居士书”)

  26、念佛法门,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仗佛慈力,可以带业往生(约在此界,尚未断惑业,名带业。若生西方,则无业可得,非将业带到西方去)。无论功夫深浅,若具真信切愿,至诚称念,无一不往生者。 (三编卷一第一六八页“复吴思谦居士书”)

  27、念佛宜念六字。或先念六字,至将毕则念四字。始终念四字,颇不宜。以南无二字,即皈依、恭敬、顶礼、度我等义。人每图快图多,故多有念四字者。常闻有人主张专修之益,只令人念四字,发愿礼佛,皆云不必,则完全一门外汉。只知自己做功夫,不知求佛慈悲力。 (三编卷一第二四一页“复陈飞青居士书四”)

  28、今谓只此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此八句,若能依而行之,为圣为贤,了生脱死,皆有余裕。佛法要妙,唯在乎诚。如能始终守之以诚,则更无可言矣。 (三编卷二第二七八页“复周伯遒居士书”)

  29、佛法浩瀚,博地凡夫欲于现生了生脱死者,除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外,别无有能满其所愿者。世有多少聪明特达之士,专以研究大乘经论为志事,而于此最简便最圆顿之法,反浅近视之,而不肯修。盖其平素注意深妙之理性,而不详思佛力之叵测,以故弃佛力而仗自力,自负为大通家,卒致只得其名,罕得其实。反逊愚夫愚妇无知无识者横超三界,高登九莲,致自己仍在生死苦海中沉沦莫出,岂不大可哀哉。此世间学佛者之通病。 (三编卷二第三一三页“复郭汉儒居士书一”)

  30、末世学佛所宜注重者,在知因果与修净土。以知因果,则不敢自欺欺人,作伤天害理损人利己之事。修净土,则虽是具缚凡夫,便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三编卷二第三一四、三一五页“复郭汉儒居士书二”)

  31、净土法门但恐信不及,若信得及,一切人皆得往生。 (三编卷三第五八五页“复马宗道居士书一”)

  32、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以菩提心为根本,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为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之实义,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下手最切要之功夫。由是而行,再能以四宏誓愿,常不离心,则心与佛合、心与道合。现生即如圣流,临终直登上品。庶可不负此生矣。 (三编卷三第七二六页“复康寄遥居士书一”)

  33、念佛之人,勿仗聪明智慧,须抛之东洋大海外。不然,恐为所误,自贻伊戚。盖以其知见多而不一也,反不如一般愚夫愚妇之念佛,正心诚意,而受益甚重。故念佛一法最好学愚夫愚妇,老实行持为要。 (三编卷四第一一0二页“上海护国息灾法语”)

  34、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蒙阿弥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发愿,要生西方。 (三编卷四第一一四二页附录“印光大师行业记”)

注:上述摘录,《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为苏州灵岩山寺本,《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为福建莆田广化寺本


-----------------------------------------------------------------


附录:


王慧常《追念我的师父——印光大师》节录


  及至二十五年,老母西归,丧毕,又请剃度。师曰:汝年纪大了,三藏十二部来不及了。纵出家,还不是跟我一样。不如这样护法的好。余复禀师曰:卫教固好,其如弟子因世务不能专心念佛,修持上吃亏何?师无语。第二次哀请,又未蒙许可。是年冬,大吐血一次。时人命何只在呼吸间,然省察自心,一不慌张,二不恐惧,但觉佛尚未念好为憾。愈后,与一淄友朝江浙诸山。至苏谒师,禀告病危时心理。师闻之,大喝曰:汝若如此想,西方去不得矣!什么叫念好,十念当往生!聆言之下生大感泣,师破去我自障矣。由是常生自信,我决定往生西方,我决不再分段生死,我已是西方人。尔后做事动念,均以西方人况比。彼土圣众,有是行乎,有是念乎。不合者忏去,决不稍事容留。



(陈海量辑《印光大师永思集》第147页、148页,福建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印)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