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唤醒自觉、激发正思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3-18 20:08 标题: 唤醒自觉、激发正思
新加坡国立大学讲演
唤醒自觉‧激发正思
(第一集)
1999/2/11 新加坡国立大学
主席,诸位法师,诸位同修大德:
今天我应国大学佛社的邀请,刚刚听说他们的学社,今年是成立二十週年纪念。今天给我这个题目也非常适当,我们谨以「自觉、正思」来供养学佛社,供养国大许许多多爱好佛学的同学们。这个题目范围,可以说包括了整个的佛法。
学佛,首先要对佛法有正确的认识,这是非常的重要。过去我在许多场合曾经介绍过「认识佛教」,佛教是佛陀对一切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正如同民国初年,欧阳竟无先生在中山大学演讲当中所说的,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而为今世所必需。当时他这个讲演,震撼了中国的佛教界。他说的话是真实的,可是现在佛教已经变成了宗教,这也是我们不能否认的事实。佛教为什麽会变成宗教?这裡面的因素很多,历时至少也有两百多年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要向释迦牟尼佛学习,是要学习他的教诲。释迦牟尼佛,要用今天的观点来看,他是一位义务的社会教育的工作者,我们用这个角度来看他。他所教导世人的,经典裡面有详细的记载,他为众生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馀会,一生所教导人的是什麽?就是教我们要自觉。
我们在经论中处处可以看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句话是梵文音译的,也就是世尊毕生教导一切众生的目标。这一句话是可以翻成华文的,翻译的人为什麽不翻?这在古时候译经体例裡面,是所谓的「尊重不翻」。这是佛法教学唯一的目标,这一句话的含义是「无上正等正觉」。佛法教学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目标是「正觉」,也就是自觉;第二个目标,再往上提升叫「正等正觉」;最终极的目标是「无上正等正觉」。能够达到这个目标,在佛陀教学当中,也相当于现代所谓的学位。现在的学位有三个,学士、硕士、博士。在佛法裡面也是三个学位,你如果完成自觉,就称为阿罗汉,阿罗汉是佛教裡面最低的一个学位;如果你得到正等正觉,就称为菩萨,比阿罗汉高一级;如果你得到的是无上正等正觉,在佛法裡面就得到最高的一个学位称呼,称为佛陀。所以我们一定要晓得,佛教裡面所讲的佛陀、菩萨、阿罗汉,是学位的名称。任何一个人,他能够获得这样的成就,同时也就获得这样的一个称号。所以佛菩萨不是神仙,佛菩萨是人。佛法裡面所谓的人人皆可以成佛,换句话说,人人皆可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觉的反面是迷惑。这是一门很深很大的学问,不但我们要发心去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实证。
佛所说的经,后人尊称为「妙法」,妙法并不是专指《妙法莲华经》,而是泛指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无有一法不妙。古德这种讚歎,并不是随便说的,而是有充分的理由。因为佛说的经,无论是大部,或者是短篇,乃至于一偈一句,它都有很圆满的内涵,所谓是「教理行果」,这才称之为妙法。教是言语文字,言语文字裡面所含的理论,这些理论都能落实在生活当中,让我们在生活当中,体会到佛的教学理论与方法,是融成一个整体的,这个教学才称之为妙法。所以佛法不是玄学,不是清谈。我们学生也应该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来接受佛的教诲。所以古德教导我们,要用「信解行证」,接受佛陀的教诲,才能够真正入佛的境界,才能真正得到佛陀教学的真实义。
我们今天发心学佛,有些同学学了不少年,在佛法裡面,究竟你觉悟了多少?多数同学依旧是迷而不觉。佛有无量真实的智慧,有极其善巧的方便,这是我们现在所讲的高度的智慧、巧妙的方法,帮助我们觉悟。而我们之所以不能觉悟的原因,是学习态度出了问题,也就是说「信解行证」上出了问题。第一个,可能是信心上有问题了,这是难免,也难怪。我们对佛陀认识不清楚,了解不够透彻,所以很难生起信心。而信心则是第一个条件,佛在经论上常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所以信心的建立是非常困难的一桩事情。一个人,这一生修学有没有成就,与你的信心确实是成正比例的,一分信心你有一分成就,十分信心你就有十分成就。如果你抱着怀疑的态度来修学,你就很难有成就了。
有了信心之后,你才能有正解,所以「信其教,解其理」,对于佛所讲的道理,你能够理解。我们因为没有信心,所以读佛经、听佛经不能理解。佛在《金刚经》上说得好,「信心清淨,则生实相」。实相是什麽?真实的智慧。你没有信心,你所生的是妄想分别,妄想分别不能解佛所说之义,开经偈上大家常念到的,「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个愿是有条件的,是要有清淨的信心,然后才能够真正听懂佛所说的。道理明白了,把这些理论落实在生活上,这叫修行。在修行当中,你自然能够契入佛的境界,那叫证果。也就是你的智慧真正开了,世出世间一切法,逐渐通达明白了,这是佛教学的目标。佛经所说的一切法,总而言之,无非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而已。明白这个真相,了解真相,契入真相,这个人我们就称他作佛,称他作菩萨;不了解事实真相,我们称他作凡夫。凡夫跟佛菩萨的差别,就在此地。
于是我们要问,我们这一生到这个人间来,俗话所谓你投胎到人道来了,你有没有想过,「我在没有投胎到人间来之前,我是谁?这一个阶段的生命终结了,人都要死,死了以后到哪裡去?谁又是我?为什麽会有生死的现象?为什麽会有六道轮迴?」六道轮迴是事实,是一个现象。这个现象,释迦牟尼佛没有出世之前,印度有许多古老的宗教家,他们对于六道的情况,都相当清楚,相当的明瞭,所以六道轮迴不是佛首先说出来的。许多人从禅定当中,见到这些事实真相,正所谓是知其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正因为这个原因,释迦牟尼佛才出现到我们这个世间,降生在当时的印度,为大家解决这个所以然的道理。佛为什麽不出现在中国,而出现在印度?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于是佛告诉我们宇宙人生是怎麽回事情。
世尊出现在世间,示现成道,第一部所说的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而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相,就在这个经典的经题上。这部经分量很大,不是我们一般人能够想像的,对于理、对于事,说得非常清楚,说得非常的详细,告诉我们事实真相是什麽。佛的两句话,把事实真相完全说清楚、说明白了,他讲的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四十九年说了那麽多,实在讲,也都是这两句话的详细解说而已,这两句话是总纲领。像我们刚才所问的小问题,我从哪裡来?将来往哪裡去?如果把这个问题再扩大一点,宇宙从哪裡来的,万物从哪裡来的,何去何从?为什麽会有这个现象的发生?这个范围就大了。六道从哪裡来的?为什麽会有六道?佛告诉我们,法界原本是一真,就是《华严》经题上讲的「大方广」,而一切众生在这个境界裡面,生活得非常的幸福,非常的美满。幸福美满的生活称为「佛华严」,佛说明了这个事实真相。可是我们今天迷失了大方广,所以把佛华严的生活,也变成了我们现前无比苦难的生活。
这个原因,佛只用一个字来说明:「迷」,迷失了大方广。大方广是自己,大方广是自觉。真正觉悟了,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所以古时候禅宗大德有所谓「尽虚空、遍法界是沙门一隻眼」,诸位想想这个意思,这是真正觉悟人所说的话。所以佛才说,因为我们迷失了自性,迷失了自我,于是产生了妄想、分别、执着。妄想、分别、执着起了很大的作用,把一真法界变成了十法界。所以古老印度的宗教,只讲到六道。佛说还不止,六道外面还有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四个法界,是古老印度的宗教家没有发现的,佛说出来了。这个道理,用现代科学的观点来说,并不难懂。法界原本是一真,因为众生迷失自性之后,生起妄想、分别、执着,所以就把时空转变成多元次的。我们现在所讲的,三度空间、四度空间、五度空间,乃至于无限维次的空间。科学家也证明,确实有不同空间存在,但是我们没有法子突破。
西方古老的预言家,在三千年前,或者是在几百年前,预言一九九九年这个世界有zai 难,有一些宗教家说,这是世界**。他们何以能够知道,能够知道几百年以后的事情,几千年以后的事情,他的能力从哪来的?实在说,他这个能力是突破时空而来的。如果他能够生活在四度空间,在五度空间,那对我们人间往后几百年几千年发生的事情,他都看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我们明白了,古印度这些宗教家们何以能够知道六道轮迴的状况。天道,天不是很单纯的,有二十八层天,二十八层天就是二十八种不同维次的空间。往下,有饿鬼道,有地狱道。饿鬼道、地狱道也相当複杂,也是不同维次空间所造成的,怎麽造成的?是从妄想、分别、执着裡头造成的。所以只要有禅定的功夫,我们就能够把一切执着捨弃掉了,心就定下来了,空间的维次就突破了很多层。因为空间维次是妄想、分别、执着变现出来的,你现在能把妄想、分别、执着断掉,就把时空突破了。
于是乎才能看到我们一般人看不到的空间。譬如我们现在一般人看不到四度空间的境界,你能够突破时空这一关,四度空间的境界你就见到了。也就是说你能够看到过去,也能看到未来。我们在佛经裡面常常读到,有些人家亲眷属过世,非常想念,遇到修行人向他请教,我的家亲眷属现在在哪裡?他们现在的生活状况如何?我们在经上看到,这个阿罗汉入定,出定之后告诉他,你家亲眷属现在在什麽地方,生活状况怎麽样。入定就突破时空了,所以他才能看到,他要不入定,他就看不到,这个我们在经上看得很多。由此可知,古印度这些宗教家们都修禅定,他们的定功很深,佛家讲的四禅八定,到第八定,他就能够见到非想非非想处天。很可惜的,他的定功在这个地方止住了,不能突破。阿罗汉比他们聪明,知道这个定功虽然深,但是上面还有,所以他再修成九次第定,突破了这个大关口,六道的大关口,于是发现有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四圣法界。
由此可知,佛教我们用什麽方式自觉?用禅定的功夫。我们为什麽不能自觉?为什麽迷了?迷在妄想、分别、执着上。所以我们要想真正自觉,唯有觉才能解决问题。真正的自觉从哪裡做起?放下自己的执着。放下什麽执着?对于一切人、事、物控制的念头。可以说所有一切众生,对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有控制的念头,这个念头是错误的。对于一切人、事、物佔有的念头,也是错误的。从哪裡学起?从这裡下手。所以修行,说到关键的一句话,就是看破、放下。看破是智慧,明白了;放下是自己真正做功夫。我们今天迷惑颠倒,很幸运的遇到了佛法,佛教导我们了解六道是怎麽形成的,十法界是怎麽形成的,宇宙万法怎麽来的,生命怎麽起源的。都搞清楚了,听明白了,然后接着要做的事情,如何实证,那就是通过修行。修行是修正我们自己错误的思想行为,这叫修行。
错误的思想裡面头一个是「身见」,以为这个身是我。诸位想想,六道众生哪一个众生不把这个身体看作是我?所以他脱离不了六道轮迴。无论修学什麽法门,即使修禅到第八定,还是没有办法脱离轮迴,原因就是把这个身当作我,我相、我见没有破除,原因在此地。所以佛教人,第一句话是破「我执」,绝不再执着这个身是我。我在哪裡?确实有个真我,我们如果不能放弃这个假我,真我你找不到。佛给我们讲法身、般若、解脱,这三种裡面都有。「常乐我淨」叫四淨德。法身裡头有我,般若裡头有我,解脱裡头有我。法身裡面有我的清淨法身,般若裡面有我的圆满报身,解脱裡面有我的千百亿化身,你不入这个境界你不能证得,虽有而不能证得。
我们明瞭这些事实真相,才知道接受佛教育的重要。也唯有佛教育,才能够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上实际发生的问题,可以消除一切zai 难,天灾人祸统统可以消除。为什麽我们这样肯定的相信佛法能做得到?它有理论依据,佛告诉我们「唯识所变」,十法界依正庄严唯识所变;又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就是妄想、分别、执着,这是真理,这个才是事实真相。念佛法门也是建立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大势至菩萨在《愣严经》上告诉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念佛的道理就在此地。因为从心想生,我天天想佛,天天念佛,当然就见佛,当然就作佛。你修什麽样的因,后来必定得什麽样的果报,因果完全相应。然后才知道自觉之可贵,觉悟了的生活,才是真正幸福美满,我们一般人讲的真善美慧,真善美慧的生活,就是佛华严的生活。任何一个人在一生当中,都可以得到的,都可以享受的,问题就在乎你自己有没有真正的觉悟。
佛为什麽教我们第一个把「我执」放下?因为我执是六道轮迴的根本。原本没有六道,没有轮迴,为什麽会出现这个现象?就是因为有我。唯识经论裡头所说的,有我这一个错误观念,于是乎就有一大堆的烦恼随之而起。这烦恼裡面,就是我们一般人常讲的「自私自利」。这一句话,可以说把随着我执而生起的烦恼,全部都包括了。自私自利的思想行为,就造作一切不善业,必定是造作了损人而不利己的事情。世间人所说的损人利己,这个话说错了。损人怎麽会利己?纵然眼前得到一点小利益,可是死后没有不堕三途果报。所以我们把眼光稍微往远处一看就知道,损人是害己,不是利己。
怎样才能做到利己?利人才是真正利己。所以诸佛菩萨在十法界裡面现身,我们看到的,在经上读到的,像《普门品》裡面所说的三十二应,《华严经》上我们看到的五十三参,随类化身,随机演说,无不是利益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才是真正的利益自己,为什麽?众生就是自己,众生就是自性,众生就是法身,众生就是真如本性。「众生」这个名词,含义无限的深广,不是单单指有情的众生。「众生」两个字的本义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称之为众生。由此可知,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现象,皆是众缘和合而生的,所以统统称众生。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众生」两个字,包括动物、植物、矿物以及一切自然现象。为什麽说这个就是自己?唯心所现,心是自己。心是能现,众生是所现;识是能变,众生是所变。所以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的性识变现出来的相分,觉悟了的人知道「全妄即真」,迷惑的人那是「全真即妄」。
可是迷悟的受用差别就太大太大了。觉悟的人,他的受用是自在随缘;迷惑的人,苦恼zai 难常常不离身。苦乐,实在讲是一念之差,一念觉离苦得乐,一念迷苦上加苦,这是佛在一切经裡面告诉我们的,这些都是事实真相。所以明白了之后,要学习佛菩萨,效法佛菩萨,用世间的话来说,捨己为人,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我们对佛的讚歎,讚歎佛是「二足尊」。「足」是圆满的意思,「二」是讲智慧与福报,佛的智慧圆满,福报也圆满。我们仔细想想,说佛智慧圆满,大概我们没有什麽疑问。为什麽?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这一切经教,确实是智慧,没有智慧他怎麽能说得出来,所以我们读了这些经教,肯定佛有圆满的智慧。但是说到佛有圆满的福报,我们就很难理解了。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过的那种清苦的生活,三衣一钵,这是圆满的福报吗?我们现在接受四众的供养,生活条件比释迦牟尼佛当时不知道优越多少倍,我们还感觉得没福报。
释迦牟尼佛圆满的福报从何说起?如果深入一层观察,我们就觉悟了,释迦牟尼佛真的有圆满福报。从哪裡说起?他老人家一生当中,从来没有以一个恶念头,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这是大福报。一生当中,不要说没有恶的行为对一切众生,连念头都不起,「真诚、清淨、平等、慈悲」这是福。想到这个地方才知道,他的福报圆满。我们看到他的生活很苦,这是我们凡夫的错觉。凡夫以为有财富、有地位,享受五欲六尘之乐,认为这个是乐。佛菩萨他们心裡头那个享受,我们体会不到,他是清淨之乐。在十法界,在六道轮迴,帮助一切众生,这是成就功德,自己在其中,真正能做到一尘不染,这不是福报是什麽?我们凡夫做不到,凡夫的心是污染的,他的心是清淨的,所以他的那种乐、那种享受,我们没有办法体会到。从很粗浅的地方去观察,他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贪瞋痴慢,没有忧虑,没有牵挂,这才是真正的乐,这才是真正的福报。
他是天天在做给我们看,福慧二足尊,福慧两种圆满的享受,天天在表演,天天在做给我们看,我们看不出来。不但我们看不出来,实在讲,世尊当年在世,这些弟子当中,真正能看出来的人也不多。我们在《金刚般若经》裡面,看到须菩提尊者发现了,看出来了,这个很难得。他能看出来,证明他入这个境界,他在这种生活方式裡面得乐了,所以他能说得出来,他能够讚歎。我们永远迷在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之中,而不自觉。佛告诉我们,觉性是我们本有的。马鸣菩萨在《起信论》裡说得好,「本觉本有,不觉本无」,这两句话给我们奠定了信心。「本有」决定可以恢复,决定可以证得;「本无」决定可以断掉,可以捨弃,可以放下。为什麽你现在还放不下?你对于事实真相没搞清楚,所以你放不下。
放下,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不必要人劝自动就放下;第二种人,虽然他还没搞清楚,没有搞明白,他对老师有信心,老师教他放下,他就放下,这就是《金刚经》上讲的「信心清淨,则生实相」。我们现在清淨信心没有,事实真相也没有搞清楚,要叫我们勉强放下,做不到。这两种人都非常希有、非常难得,真正搞清楚、搞明白的人是大彻大悟。另外一种人,完全相信老师,善根深厚,《弥陀经》上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个人的善根福德非常深厚,他听老师的教诲。佛经裡面常常说「根熟众生」,所谓根熟也就是讲这两种人。这两种人根熟,他在一生当中必定修行证果。不是这两种根性,这一生当中要成就很难,很不容易。
所以我们自己要认真的反省,我们是属于哪一种人。这两种都不是,那怎麽办?有补救的方法,这个补救的方法就是亲近善知识。佛陀当年在世,跟着他老人家,天天听他老人家讲经说法薰陶,这个薰习的力量很大。所以我们自己的善根福德智慧不能现前,长时期的薰陶,可以提前。在中国,我们在《高僧传》、《居士传》、《善女人传》裡面所看到的,有亲近善知识十年开悟的,二十年开悟的,三十年开悟的,这都是一生成就的。这种人,正是善导大师所说的,遇到的缘殊胜,所以他的成就也就非常殊胜。过去倓虚法师给我们讲,他的一位老学长,谛闲老法师的徒弟,一个作锅漏匠的出家人,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跟老和尚出家,老和尚就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他说:「你就好好的念,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接着再念,将来准有好处。」他成就了,他念了三年,站着往生,死了以后还站了三天,等他的师父来替他办后事。死了之后还站三天,他凭什麽?信心清淨,他凭的是这个。谛老法师对他讚歎,不容易!
在那个时代,哈尔滨极乐寺刚刚建成之后,第一次传戒,修无法师在那边往生,预知时至。修无法师没有念过书,也是不认识字,出家之前他作泥水匠,一生当中只知道念「阿弥陀佛」,其他的都不知道。人老实,老实念,预知时至,无疾而终。这些人都是属于信心清淨的人,遇到好的老师,对老师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一丝毫怀疑都没有,所以他有成就。我们今天亲近善知识,最困难的问题,对这个善知识打了许多问号。对善知识有没有损害?没有,于他丝毫关係都没有,伤害的是自己。所以自己信心不具足,不但道业不能成就,看经听教,也把自己的悟门堵塞了,换句话说,不会开悟。这个道理,大家多想想印光大师讲的话,「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这个「诚敬」是对老师。老师是不是开悟的人无关紧要,问题是自己的真诚心,真诚心就起感应道交的作用。
我们学佛,如果你真的是菩萨了,你真的契入境界了,你对于一切众生,只有唯一的真诚心看待。我们所标榜的「真诚、清淨、平等、正觉、慈悲」,这是一句,任何一句裡面,圆满包含其他的四句。什麽叫真诚?「清淨、平等、正觉、慈悲」叫真诚。什麽叫慈悲?「真诚、清淨、平等、正觉」叫慈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诸佛菩萨跟我们不一样,他觉悟了,我们不觉。他怎麽觉悟的?他用这个心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这是觉悟。而我们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总是会起分别、起执着。真诚心裡面,诸位要记住,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清淨心裡头也没有,平等心裡头也没有,正觉心、慈悲心裡头统统没有。由此可知,只要你对人、对事、对物还有分别执着,就没有觉悟。
我们要想学觉悟,一定要读诵大乘,要接受大乘经长时间的薰陶。不仅如此,还要把它落实在生活当中。落实在生活当中,就是对人、对事、对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决定遵守佛的教诲,依教奉行,这是我们走自觉的路子。念念不要想自己,要想别人、想社会、想一切众生,奉献自己,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所需不多,最简单的生活,最平凡的生活,就是最幸福的生活,最健康的生活。佛菩萨不但是这样教导我们,他们自己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使我们有所遵循,知道如何在实际生活当中去学佛。佛法没有离开我们的生活,日常生活点点滴滴,觉了就是佛法,迷了,天天念佛读经也是世间法,也不是佛法,迷悟在心不在法。觉悟之后,一切法你就得自在受用,这就是佛华严,你才真正体会到什麽叫佛华严,佛华严究竟是一回什麽事情,完全融合在你现实生活之中,这就是佛法讲的证果,你证得了,证得是你真正得到受用。
今天时间已经到了,我们的话题只讲到此地。明天我们要谈谈怎样落实在现实生活当中。同学们现在都在学校求学,如何作一个学生菩萨?你自觉了,觉悟就是菩萨。你是什麽身分?学生的身分。学生菩萨应当怎样作法?这裡面你自己得到真实的受用,也能够帮助别人,启发别人。所以学佛,第一堂课是最重要的,要把佛法认识清楚,它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但是它确实包括了宗教,包括了世出世间所有一切学术,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唯有学佛,我们才会真正得到一生的幸福美满,无论你学的是哪个科系,将来在社会上从事某一种行业,都能够得到大圆满。好,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谢谢大家。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3-18 20:23
新加坡国立大学讲演
唤醒自觉‧激发正思
(第二集)
1999/2/12 新加坡国立大学
主席,各位法师,各位同修:
昨天跟大家谈到信心。佛法的修学,自古以来祖祖相传,「信解行证」这四个字必须要圆满具足,我们才能够真正契入觉悟的境界,才能得到佛法修学真实的受用。可是信心确实很难建立,古时候社会风俗、生活环境比我们现在淳朴,都知道孝养父母、尊敬师长,无论是受过教育,或者是没有受过教育,几乎都有这个概念。所以古德的修学,我们在《高僧传》、《居士传》、《善女人传》裡面见到的,世世代代的成就都值得人们讚歎。
为什麽我们现在这一代的人比不上古人,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那就是现代的教育跟古时候不一样了,古代的教育可以说一直到清朝末年,民国初年还存在,教学的宗旨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教导我们明瞭人与人的关係,父子的关係,夫妇的关係,兄弟的关係,朋友的关係,君臣的关係,君臣就是现在所谓领导与被领导的关係。这叫伦理的教育,接受这种教育的薰陶,所以他懂得做人的道理,知道应该怎样做人。现在不讲这些了,中国几千年传统的伦理教育,已经不存在了。教学的第二个目标,是教我们明白人与大自然的关係,明瞭之后,我们享受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现在这个教育也没有了,人只是尽情去享受物质的条件,不知道爱护自然,不知道培育自然,所以把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了,造成许许多多自然的灾害。诸位要晓得,自然的灾害是人为的,是我们不认识大自然,不明瞭大自然,破坏自然生态,所以造成了许多灾害。教育的第三层,是教导我们明瞭人与天地鬼神的关係,如何跟天地鬼神这个关係处好。所以古时候祭祀天地山川鬼神,现在以为这是迷信,其实它很有道理。
所以我们想想,古时候教育的思想、教育的内涵多麽丰富,多麽的美满。现在完全捨弃了,所以在家庭裡面出了问题,儿女不懂得孝顺父母,父母也不懂得怎样教导儿女。学校也出了问题,学生不信任老师,老师没有办法教导学生。这些例子太多太多了,我遇到许多做父母的,做老师的,閒谈的时候给我说出他们的一些痛苦。佛法是师道,同样一个道理,我们今天学佛,无论是在家、出家,我们的修学成就,远远比不上古人,原因在什麽地方?古人受过基础教育,懂得尊师重道。实在说,绝对不是老师要求学生对他尊重,那不是个好老师。老师看到学生对他尊重,他感到一个安慰,安慰是什麽?这个学生重视修学,重道。所以学生尊敬老师,老师尊敬学生,这个学生有出息,这个学生将来有成就。做老师的人要好好的辅导他,要全心全力帮助他。为什麽?他好学,他重道,所以对老师的尊敬不是表面,不是装出来的,「诚于中」,自自然然「形于外」。
我们如果不尊重自己所学的,老师再高明,也没法子帮助你。所以说「人必自助而后天助」,别人能帮助你,你自己不尊重自己,自己不尊重自己所学,诸佛菩萨来都帮不上忙。这是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知道。佛教给我们,跟中国古圣先贤教人的,可以说站在同一个立足点,孝亲尊师。做老师的人,怎麽能说得出口,「学生,你对老师要尊重」,说不出口。你说了学生会骂你,你狂妄,你骄慢,谁愿意尊重你?所以叫学生尊重老师这桩事情,是家长的事情,父母教。同样一个道理,父母也说不出「你是我的儿子,你应当要孝顺我」,也说不出口。儿子会说:「我为什麽要孝顺你?」所以教孝是老师的责任,老师教学生孝顺父母,父母教儿女尊师重道,两方面互相合作,才把一个人教出来,这是古时候的教育。
我在上小学的时候顽皮,受到老师的处分,那个时候打手心、罚跪。被老师处分了,回到家裡面父母一看,那个哭哭啼啼的样子,问我为什麽?被老师罚了。第二天,我父母买了很多礼物到学校,去感谢老师。以后我们在学校受了处分,回去决定不说。说了,父母明天要去谢老师。所以老师管教就认真了,他不认真,对不起家长。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小孩受到老师的处分,家长要到警察局告状。所以现在的老师怎麽敢管学生,怎麽敢教学生,只有随他去了。我在学校也教过几年书,我们学校的老师跟老师在一块聊天,那说的真心话,学生到学校来,是溷文凭的,老师到学校来,是溷薪水的,要吃饭。大家溷下去就好了,不能认真,谁认真就是傻瓜。这个教育怎麽能办得好?我教的是大学,而教学的基础在小学。我的小学、中学,可以说都过得非常圆满,老师教导非常认真,所以我们对于老师是一生感激。那时候在抗战期间,我们同学比兄弟感情还厚,跟老师的感情超过父母。可是现在我们已经见不到了,不但见不到,连听都听不到了。我们自己要想成就,如果不走古老的道路,恐怕很难得,很不容易。
所以一定要培养自己的真诚心、恭敬心,无论在佛法或者在世法,你才能有成就。印光大师说得很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这个话不是一般人能说得出来,能说得出来是真正的过来人。现在没人教导我们,父母也不教了,老师也不教了,我们想学到哪裡去学?印光大师慈悲,他了解我们今天的环境,所以在民国初年的时候,他老人家极力提倡《了凡四训》,这个见解、这个举动很了不起,希有难得。如果我们真正能够依照《了凡四训》来修学,确实可以弥补我们在基础教育裡面许许多多的不足之处。
印光大师是中国淨土宗最近的一位祖师,他的学问道德为举世所讚扬,他对于佛法的提倡,远远不如对《了凡四训》、《感应篇》、《安士全书》这三样东西的提倡。我在早年学佛,对他这种作法没有法子理解。这三样东西都不是佛教的,袁了凡先生那四篇东西,是给他儿子的,是属于家训,对儿女的教训。《感应篇》是道教的。《安士全书》裡面,分量佔得最重的,几乎佔全书二分之一,《文昌帝君阴骘文》,也是道教的。印祖的极力提倡,突破了宗教的界限,用道教这些东西来奠定基础,而且对于这两种东西非常重视。在他有生之年,流通这个书籍,我看版权页概略的估计,苏州弘化社是他办的,流通这三种书,在那个时候差不多超过三百万册,数量惊人。弘化社印过不少佛书,数量都很少。他为什麽这麽作法?为了挽救社会,为了填补我们基础教育之不足。如果不在基础教育上扎根,我们的修学就决定不会坚固,这个道理要懂。
我们看看现代人,他们的聪明,他们的机智,决不在古人之下,修学环境条件,古人更是望尘莫及,为什麽成就不如人,毛病到底出在什麽地方?我们要去找,这才发现我们的毛病错在修学的态度。佛法修学四个条件:「信解行证」,这四个字一个字都不具足,你怎麽能入佛法?佛法必须这四个字具足,你才能入门,这四个字少一个,你就入不了门,你永远徘徊在门外。我们今天几个人入了门?什麽叫入门?最简单的一个说法是开悟了,开悟是入门。我们今天没有开悟,迷惑颠倒。没有开悟,那佛法是佛法,我们是我们,佛法真实的受用,我们一分都得不到。我们为什麽不能开悟?烦恼习气太重了,不肯断烦恼。烦恼裡面最重的是我执、我见,贪瞋痴慢,这些东西把我们的悟门堵塞住了,使我们生生世世永远不能开悟。
这桩事情,别人帮不上忙,老师帮不上忙,佛菩萨也帮不上忙,必须要自己克服烦恼,要破除我执。大乘法裡面,确实有很巧妙的方法,佛教导我们拓开心量,起心动念想一切众生,想社会,想国家。如何能够为众生,为社会,为国家造福,而不为自己,这是断烦恼求觉悟的一条道路。念念还为自己,还要标榜自己,这个错误,迷上加迷,往往你自己不知道。真正有学问的人,有修养的人,一看就清楚,就明瞭。你是在想方法装扮你自己,掩饰你自己,愈是装扮、掩饰,你的过失愈往外显露。
经典当中,禅宗的《六祖坛经》,那是中国人的着作,这不是从印度传来的。《坛经》裡面字字句句,都是诸佛如来的心传,以心传心。不仅是禅宗修学,要依它做主要的理论方法依据,实在说,大小乘任何一个宗派,任何一个法门,都不能违背《坛经》所讲的原理原则。祖师教人,修学人要时时刻刻照顾自己,我们现在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我们念念当中挑别人的毛病,自以为是,别人都有过错,这是我们的大错。佛菩萨给我们讲真话,一切众生没有过错,过错在自己,谁懂得这句话的道理?《坛经》上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世间有没有过失?我告诉你真话,没有过失。过失产生在哪裡?生在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如果你离开妄想、分别、执着,你就看到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他哪有过失!人家没有过失,我们硬要把他看成过失,过失在自己不在别人。
这个道理很深很深,大乘经裡面讲得很多,讲得很透彻。我在这裡略略透一点消息,为什麽没有过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他怎麽会有过失。「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梦幻泡影有什麽过失?再说到「全妄即真,全真即妄」,你到裡面去找过失,找不到。所以世出世间法,一切过失从哪裡产生的?顺我自己的意思是好的,不顺我自己的意思就是恶的,是从你自私自利那个意识裡头变现出来的,麻烦出在此地。所以我常常教同学,你们要想真正修行,头一个要放弃对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控制的那个念头。佛法讲「解脱」,你从这裡解开,你就超脱了。一定要放弃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得到的念头,我们的大病,根源就在此地。为什麽教你放弃?放弃是真正的解脱,脱离六道轮迴,脱离生死烦恼,脱离十法界。只要你有这个意识存在,你就没有办法解脱,你是死路一条。念佛也未必能往生,阿弥陀佛来接引是接引解脱的人,没有解脱,他拉都拉不动,他怎麽能接你去。
所以佛菩萨很慈悲,帮助根熟的众生,根熟就是解脱了的众生。我说的两句话,说得比较粗浅,大家好懂。宗门裡头有一句话说,「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就这个意思。他为什麽不沾身?他没有控制这些百花的意念,他没有想得到它的企图,所以他不沾染。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要懂得这个道理。「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取」,不可得当中你想得到,不可取你想取,你错了。所以你要仔细认真去观察,去领悟,我们自己这个身体,都不可得,都不可取,何况身外之物。佛在《金刚经》上说得好,「法尚应捨,何况非法」。法是讲的佛法,佛法也不可得,也不可取,何况世间法。这是基本的指导原则,是佛法修学基本的一个理念,我们不能不知道。所以落实到自己生活当中,就是以真诚、恭敬处事待人接物,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学起,一定要从「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做起。
世尊在《观无量寿佛经》上教给我们「淨业三福」,那就是学佛最初方便,入门下手之处。第一条裡面四句话,我们有没有做到?这是基础的基础。如果这四句话做不到,其他的别谈了,都是假的,都落空了。「孝养父母」,有没有认真去做?不但是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一生的教学,建立在这一个基础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例外的,都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有孝道而后才有师道,一个人在家裡不孝顺父母,就决定不可能尊敬师长,没有这个道理的。父子至亲,所以有孝亲才会有尊师。换句话说,有孝道而后才有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然后才能够给你讲培养德行。
孔老夫子教学四科,第一个科目是「德行」,佛法也是从这裡讲起的,德行讲什麽?慈悲。所以接着说「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要培养慈悲心,慈悲心就是爱心。为什麽佛家不讲爱,讲慈悲?慈悲就是爱,但是这个爱是理性的,不是感情的。世间人讲的爱是感情的。换句话说,从感情出发的叫爱,从理智出发的叫慈悲。所以慈悲是真爱,永恆不变。世间那个爱从情识裡面建立的,变化太大,靠不住的,虚情假意,不是真的。佛菩萨对众生这个爱是真的,即使你毁谤佛菩萨,侮辱佛菩萨,杀害佛菩萨,佛菩萨对你那个爱心永恆不变,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麽佛菩萨不变?佛菩萨知道你是一时迷惑,一时煳涂做错事情,那不是你的本心,所以佛菩萨可以原谅你。佛菩萨看你还是一尊佛,这就是佛法裡头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什麽是方便?方是方法,我们处事待人的方法、方式,便是便宜。用现代话说,最恰当的方式,最适当的方法,就叫方便。最适当,最恰当,是因时因地而不同,活活泼泼,它是从真诚的爱心裡面发出来的,这是慈悲心。表现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无论我们是什麽样的身分,从事什麽样的行业,这个原理、原则永恆不变。你能够依照这个原理、原则去做,这叫菩萨行。你心裡面存着真诚、清淨、慈悲,这是菩提心,这是菩萨心、菩萨行。在学校读书,一定做个好学生,好学生不是为自己做的,是为所有学生做一个榜样,做一个模范,这个学生叫菩萨学生。菩萨是觉悟的,他觉悟了,唯有觉悟之后,才肯帮助别人觉悟。为了要帮助别人觉悟,一定要做一切大众的好榜样。你在学校念书,你的人品好,德行好,功课好,身体好,对人、对事、对物没有一样不好。
我们讲到「好」的标准,必须要以这个学校做标准,以这个地区做标准。这个地区的法律,这个地区的道德、风俗习惯,这个学校的校规,这个学校的校风。所以说「方便有多门」,这个方便是随着时代,随着地区,随着不同的风俗习惯而定标准,那个标准就很适宜,就很恰当,所以这个标准不是永恆不变。儒家讲中庸,佛法讲中道,这个意思都相同。中庸、中道着重在「中」,这个中是「时之中,处之中」,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地区,它都能做到那麽圆满,做到那麽好。这个原理原则,这种精神,我们必须要知道,要能够体认,要能把它用在自己实际生活上,这叫做存菩萨心、行菩萨道。菩萨念念为众生,念念为社会,帮助一切众生觉悟,这是菩萨。所以菩萨是有高度的智慧,高度智慧是渊源于清淨心,清淨心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染着,你可以受用,你不可以佔有,你不可以控制,你在其中就得解脱。解脱的知见就是真实智慧,佛家讲的「五分法身」。所以我们要知道学佛从哪裡学起,从哪裡下手。真正学佛的人,就是世间最好的典型、模范、榜样。
你们「佛学社」到今年有二十年了,这二十年当中,为什麽不能把全校的师生,使他改变气质,成为全世界学校的第一模范?你们没做到。为什麽没做到?我们自己没有认真去学习。如果佛学社每一个同学认真学佛,认真学佛就是全校最好的模范学生,你会影响到其他科系的同学,逐渐就能带动整个学校。这个学校是世间第一等智慧的学校,这个学校的学生所过的是第一等智慧的生活,那叫真正学佛。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人人第一,个个第一,没有第二的,这是佛法修学真实的效果,真实的利益。我们今天没有能带动,原因是自己没有认真的去学习,没有做到孝亲尊师、友爱同学、主动热心帮助一切同学,佛家慈悲济世的精神,没有能够发扬出来,没有能够表达出来。
大家知道现在的社会是个多元社会,佛法的教学就是多元的教学。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许许多多的宗教领导人,宗教裡面的传道师,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在佛法裡面他们的身分都是诸佛如来,都是诸大菩萨,可是他们所示现的身分是宗教师。所以佛法超越种族,超越宗教,超越一切界限,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是整体的、圆满的一个现象。也可以说只有佛法才真正认识虚空法界是一个生命的整体,真实、究竟、美满。你有这个认识,这叫佛知佛见,你的见解跟佛相同,这是我们应当要认真努力的,要认真去学习的。首先我们必须要把佛教的本质认识清楚,知道从哪裡学起,学来以后会有什麽样的结果,会有什麽样的好处,这样我们学佛才会有成就,才有意义,才有价值。好,今天的讲演,就到这个地方圆满。
下面有一些同学有问题,我看问题不少,半个小时恐怕答不完。这位同学问得很好,他说他是国大的学生,如何在当前竞争的社会中,既保持竞争力又能实践佛法,不被物欲束缚。这是第一个问题。
你问得好。竞争能解决问题吗?竞争能得到吗?诸位好好的想一想,如果竞争,我们不能得到的可以得到,因果定律就被推FAN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竞争了。有人争了一辈子,什麽都没有得到。你看看这两年当中,我在新加坡看到的,有人天天在竞争。不错,争得百万财富、千万财富,可是一个经济风暴来就丢光了,听说跳楼自杀了。试问问,他竞争得到什麽?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我们学佛,学佛有智慧,必须把它纠正过来。你竞争无非是想得到财富,佛告诉我们,财富绝对不是你争到的,功名富贵也不是你争到的,念《了凡四训》就知道。我过去教初学同学,学佛从哪裡下手?《了凡四训》先一口气念三百遍。为什麽要念那麽多?不念那麽多,你脑子没有印象。三百遍念下去之后,你的心也定了,智慧也开了。你才晓得佛给我们讲的没错,你所争得到的都是你命裡有的,命裡头没有,一丝一毫都争不到,偷也偷不到,抢也抢不到。偷到的,抢到的,还是你命裡有的。我的命裡头没有,我去偷偷不到,我去抢抢不到。你看看,连偷到的、抢到的都是命裡所有的,那还有什麽话好说?不偷不抢,到时候就来了。
所以佛告诉我们,财富是果报,果必有因。因是什麽?财布施,所以它不是竞争。我要想得财富,我天天布施,自然就得财富的果报。聪明智慧是果报,也不是在学术上拼命去竞争,法布施是因。所以我看到现在很多聪明人,写些书不错,我翻开版权页,后头「版权所有,翻印必究」,这个书我就不看了。为什麽?心量太小了,他的智慧很有限,他不是真智慧。所以有很多同修来问我,说我今天在这个世界上,佛法裡头,为什麽有这麽大的影响力?我说我也不知道,我说可能大概我的东西没有版权,大家喜欢印,尽量去印,我也不闻不问,可能是这个原因。你们的东西,后头「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大家不敢印你的东西。
从前演培法师就问过我这桩事情,他知道我在台北有个基金会,每一年印的书很多,往全世界赠送。演培法师就说:「你印那麽多书,我的书怎麽一本都没印?」我说:「你的书后头都有『版权所有,翻印必究』,我怎麽敢印?」他一句话没得说了。我说我不是不印,我很想把你的东西传到全世界,你后头这八个字,我们不敢犯法。学佛的人,第一个要守法,决不做犯法的事情。我的东西传得这麽广,大概就是因为没有版权。我的东西不好、不如你,因为没有版权,大家都翻印,所以传得就很快。你的东西比我好,后头这八个字限住了,动都不能动,死到那裡了,走到死胡同去了。他听了我这个话之后,很后悔把版权卖给别人。你看你把版权卖给别人,你能够收多少钱。如果你要是能够普遍布施,这些得到佛法利益的人,对你供养又有多少钱,不成比例。所以他不知道因果的道理,只想得果报,不知道修因,这怎麽行?
大家都想健康长寿,健康长寿的因是无畏布施。无畏布施是令一切众生见到你都能生欢喜心,你不会伤害他,他对你没有恐惧、没有畏惧这个心,这叫无畏布施。所以素食就是无畏布施,不伤害一切众生,不但不伤害他,还保护他,你得的果报是健康长寿。决不是天天去进补,天天杀生,能够得健康长寿,哪有这种道理?所以今天所作所为违背因果的定律,他所得到的,他竞争所得到的,要晓得是前世修的,命中所有的。为什麽他得到这些财富很快就失掉,破产了,失掉了,是过去世修的这个因,这一生当中没有继续修因,所以他才失败。竞争这个思想,竞争这个行为,把你过去生中所修的福德因缘,只有破坏没有增长。
我们看到这半个世纪当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不都是几个人在争,争名夺利,发动战争,死亡的人数,一亿一千多万人,财产损失五百万亿美元,得到的是什麽?这大家看到。如果这些世界的领袖,希特勒也好,墨索里尼也好,要拿这五百万亿美金去到处布施,他是世界上的大王,我都拥护他。用战争不能达到目的,用爱心、用布施就达到了。你看韩战总共花一百八十万亿美元,有没有解决问题?如果这一百八十万亿美元,无条件援助韩国,韩国人见到美国人还不喊爸爸?什麽问题都解决了,哪有不听话的道理!所以打仗不能解决问题。越战更可怕,时间拖了二十多年,总共花了一千八百万亿美元,花这麽多钱。一千八百万亿美元要是无条件送给南北越,越南人见到美国人喊老祖宗。
所以诸位要晓得,真诚的爱心、无条件的布施帮助人,能解决问题。用战争,用手段,用谋略,解决不了问题,只有造罪业,把问题搞複杂了,搞困难了。所以佛家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大家好好记住这两句话,就真正解决问题了,真诚的爱心,无条件的帮助,帮助人不要附带很多条件,附带很多条件,你那个帮助就打了很大的折扣,人家心裡不服。无条件的,人家心服口服。所以「竞争」这两个字,在佛法裡头没有,中国儒家裡也没有。儒佛教给我们「忍让」,哪有竞争,真的「让一步海阔天空」。如果说现在不竞争就活不下去,我不相信。我不竞争,与人无争,于世无求,我活得很好,活得很快乐,我觉得这个世间人,没有比我更快乐的人。为什麽?没有争,没有求。
第二个问题问得也好。当前讯息发达,资讯丰富,如何既跟上时代,又能保持清淨心、菩提心。
这是智慧。资讯的发达,特别是电脑、卫星传播,造成整个世界,无论是少年、青年,一直到老年,造成一个什麽现象?严重的精神污染。现在到处精神病的人很多,你要问精神病从哪裡来的?从电脑、电视上来的,一天到晚看,看了胡思乱想,就变成神经失常。我们走过许许多多国家城市,看到这个事实。所以这个污染,比我们现在物质环境的污染还要严重。
西方人讲今年(九九年)是世界**,很多预言都说今年七月、八月间,这个世间会有大zai 难出现,世界**,没救了。这是外国人的思想,西方人的文化,东方人有救,西方人没救了。西方人说世界**没救了,在佛法裡面讲,释迦牟尼佛的法运,正法、像法、末法是一万二千年。就是依照中国人的讲法,释迦牟尼佛灭度,以中国历史记载,三千零二十一年了,后面还有九千年,日子很长,哪裡是末 ri?zai 难也许是有,但不是末 ri。所以佛说的跟ji 督教说的不一样,不相同,信佛的有救。
如何保持清淨心?这一句话很重要,完全要克制自己。一切染污心灵的这些节目,你不要去看,不要去接触。特别是在电脑裡面,电脑裡面的资讯比卫星传播的分量不知道要大多少。我们自己自动的要拒绝,不收看这些节目。第二个是如何能补充正面的资讯放进去,我们大家认真努力来做。我们把佛法,把东方传统的思想教学,好的东西,用最浅显的言语文字,介绍给社会大众。我们今天力量还做不到,如果将来有这个机会,有这个力量,我们自己也能发射一枚通讯卫星,专门传播佛法的福音,使全世界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时刻,都能够收听得到。毕竟社会大众还有不少有智慧的人,看了之后他会比较,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他有能力辨别邪正,他就把正法介绍给大家,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们今天能够认真努力,只有这条路子可走。
如何保持菩提心?那就是保持一个纯真的爱心,爱一切众生,爱护社会,爱这个世间,尽我们自己的心力,求得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我们全心全力去做,愈是众生有苦难,我们愈要认真加紧努力。众生有苦难,是我们自己做得不好,我们学佛学得不及格,使一切众生遭遇到苦难。要以这个勉励自己,警策自己。
第三个问题,读书及工作的年轻人,应如何做到真实利益的事情,能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利益。
这个我刚才讲过了。我们读书要认真努力,特别是要把「孝敬」能够真正做出来。这不是口号,不是理论,表现在我们生活当中、学习当中,砥砺自己的品德,学习佛菩萨一切为众生,一切为社会,一切为国家,为这个世界的众生们,绝不为自己。你有这种志向,有这种情操,你一定得到诸佛菩萨加持,你一定能够满足你自己的愿望,帮助众生服务人群的愿望。所以在学校一定要做好学生,在家庭裡面做好子弟,在社会上是好公民,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学佛从学校开始,好!希有难得。修学一定要亲近善知识,佛家的经论浩如烟海,要知道选择法门,选择经论,一门深入。任何一部经论都好,能不能得到真实利益在一门,一门深入。佛法常讲「一经通一切经通」,一门才能做到通达,然后世出世间法都能贯通。那你要问为什麽?因为佛法是智慧。什麽叫通?智慧开了就通,智慧开了之后,世出世间一切法都通达了,道理就在此地。所以初学不可以学多,不可以学杂,杂修多修,你要想达到开悟这个目标就困难了。广学多闻是在开悟之后,悟了之后才「法门无量誓愿学」,那个时候学非常快速。像我们在史传裡面看到龙树菩萨,大家知道的,龙树开悟之后读《大藏经》,三个月全部通达了。他为什麽这麽快?悟了以后开智慧,用智慧去观察,那就容易了。我们今天智慧不开,胡思乱想,愈想愈糟糕,把经典意思愈想愈错误。所以一门深入,长时间的薰修,这是走向开悟的一个方法,真正的不二法门。
这半个小时答覆一位同学。这麽多,我回去交给我们年轻的法师们,每一个人分开答覆,然后拿来给我看,我看完之后,再把他们的答覆寄给你们佛学社来。同时我听说我们要出一个杂志,是不是要编一个杂志?这个也可以刊登在我们的杂志上。好,这个我带回去。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