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证严法师《生活的智慧》 [打印本页]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2-28 13:36     标题: 证严法师《生活的智慧》







                               缘  起


   
            一九八九年,证严上人发表了第一本著作「证严法师静思语第一集,」出版以来,匆匆已经第十个年头,一九九九年了。
   一九六六年,证严上人开创了慈济世界,「慈善」、「医疗」、「教育」、「文化」志业,一路走来,也已经第三个年头,一九九九年了。
   无论是过去十年里,还是过去三十三个年,世界的变化很大。
   沈浮在变化里,匆匆忙忙的;全球的人类,已经共同挤到公元二千年的门槛外了。
   大家探头望进二千年的门里,也望着二千年以后的未来,试图探寻,公元二千年以后,我们将会去到那里?
   随着「千喜年」步伐急促地靠近,人们不安地探询,何处以我们到让我们「心安」的答案?
   然而,现代社会一般的价值观,所能提供给我们的答案,似乎除了造成「忙碌」与「慌乱」以外,也不容易再有其他了。
   社会上,如此焦急、忙乱,不安的心情,总是让上人深觉心痛;
   因此,只要上人在花莲,无论如何疲累,在许许多多天未破晓的清晨,总会听见上人轻声透过静思晨语,试图唤醒沈醉的梦魂,抚慰不安的心灵。
   就像音符一样精炼,十年来,这些清晨的话语,谱成一本又一本的著作。
   每天,全球各地,总有数不完的访客,志工与志业体同仁,怀抱着疑虑与这安,殷殷期盼上人开示。
   如此疑虑与不安的心情,也总让上人内心不忍;因此,无论多忙,上人总是耐心而慈悲的教诲,试图轻柔的以智的话语,抚慰不安的心灵,拔除苦痛的根源。
   就像利剑一样的精确,十年来,这些坚定与柔美的智慧话语,解除了无数烦恼心灵的苦痛与焦躁;也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化成一本又一本简单易懂的著作。
   十年来,上人的著作,超过了二十册。
   无数的失望生命,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回头;
   无数的禁锢心灵,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开放;
   许多的破碎家庭,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和乐;
   许多的美善因缘,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具足。
   因此,站在这跨越「千喜年」的关键时刻,为了让不安的社会与烦恼的心灵得以平安自在,静思文化有责任将上人过去十年出版的著作,逐一校对,稍加增删;并结集成套,以虔诚的心,全球发行。
   虔诚祝福,全球的读者们,「心安」。
   结集成套,分三阶段出版:
   一九九九年五月,全球慈济日,出版平装套书二十册;
   其中,佛与系列五册,人生系列十五册。
   一九九九年八月,出版精装佛典系列套书五册。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跨入公元二千年的最后一个月,出版静思语系列七册:
   其中静思语第一及第二集,平装精装同时出版;
   此外,五册中英文对照的口袋型迷你静思语,也同时平装出版。
   静思文化,藉著一九九九年〖证严上人著作,新版集结发行〗,能在感恩的心中,享受「心安」的无限宁静与幸福。
                                                       静思文化谨识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所谓「四大不调即是病」,「四大」指的是地、水、火、风。
   身体若稍受风寒,或体温太高即不调和,这是对物质、身体的「不调」;而人的心理也有不调适的烦恼。
   现在的社会,尤其令人感受到这种身心不调和的状况。因为身、心不得调和,所以造成社会不调和,这都是恶性循环的病态。
   精神病是现代社会的大问题。为何有这么多的精神病患呢?这是心理不调所引发的病症,原因是想得太多了;又为什么会想太多呢?因为欲望太大。现代人的生活欲 望太大,所追求的远超过个人的能力和环境,想得很多,结果都是虚幻的妄想。因为理想过高,屡求不得而心神迷乱,这便是「心欲不调」。
   人的欲望永无止境,有的人追求物质、有的人追求感情,这两项皆离不开人类的生活。人如果生活在毫无感情的环境中,必然会很痛苦——不懂得付出感情,也不懂得如何接受感情,这是「无人性」的生活;但是若太过于追求,即会生「病」态。
   人生在世,能恰当地满足生活所需,即是最适意的生活;一旦超越所需的极限,必定会有弊病产生。人的心境若能随遇而安,就是最健康的人生。所以,我们要依自己的环境来选择适当的生活方式。
   看到社会上有那么多精神病患者,实在为他们深感怜悯!身体有病痛是个人的事,但是若患了精神病则不同R蛭颊叱寺伊俗约旱男男灾猓不崧伊苏黾彝サ 陌材踔廖缁岽辞痹诘奈;?br>   有一天,精舍来了一位很年轻的小姐。她的精神看起来不太正常,头发的前半部理得精光。几年前,她还是一位护理师哪!而现在却判若两人!
   人生应谨守本分,置身任何环境都应随遇而安。修行则要节制私情欲念,淡泊度日才是最自在的生活。若是讲「情」,也要是清净无彩色的平等之情、是无分别心的觉有情,这才是修行者所应受持的净爱长情。
   情感若能收放自如、心中无恐惧,即能远离烦恼与颠倒。我们若要健康地生活,必定要先把心理调整好,少欲知足才能自在逍遥。




                                         一位学医者的迷思
  
        修行,要在日常生活的动静之间,磨练得毫不冲突。
   有些人太执着于静,这样会变得槁木死灰;反之,心若过于好动,则心念就会像雷电闪光一样。
   《金刚经》里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意思是指世事变化快速。我们的心念一动,就像闪电一样,也像闪动的烛光——风吹蜡烛,光线晃动、阴影也会跟着动;风一大,烛灯便很容易就熄灭。
   修行就是要常保智慧的光明,而不是让它一闪即逝;要以智慧的光明自照照人,不可让无明之风吹熄智慧之光。
   智慧的光明被摇动或熄灭,究其原因是因为「无明之风动」,也就是心浮气动。但若太偏执于静者,心境便如槁木死灰,没有一点儿生气。如此的修行,便有失中道。
   曾有一位医科学生,拿着老师的介绍信来找我。这位学生非常优秀,高中念建中、大学读台大医学系。信中,他的老师一直赞叹他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因偏执佛法、很想修行而荒废了学业。
   当时他是医学系五年级的学生,再过两年就可以毕业了;但是,他对人生感到万念俱灰,经常到寺院追随几位DA法师。老师曾为他找心理医师面谈,却完全无效,所以要这位学生来找我。
   我问他:「家中有几位兄弟姊妹?」他说:「只有一个妹妹而已。」我说:「既然这样,那你应该先从做人开始呀!妈妈对儿子的期待有多大啊!我们学佛要从做人 开始,如果不能体会妈妈的心,做人的基础就无法稳固。学佛要有大慈悲心,能视天下众生犹如自己的亲人。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病苦。你能够考上台湾最高学 府、最好的科系,而且两年后就能开始为病苦的人服务,这是极大的救人造福之缘啊!」
   他问:「佛教不是强调要把身病看开,重视生死的轮回吗?」
   我问他:「你自己的生死能够掌握吗?」他说:「我就是很迷惑呀!」
   我说:「你既然对『理』感到空渺、迷惑,为何不从『事相』去探求?你应该面对真实的人生事相呀!」
   他说:「我觉得佛法的『空』理很实在,也很亲切。」我说:「真实的事是你向我提问、我回答你的问题,此时此刻就是最真实的存在。」
   后来,他又说:「我的师父发了很大的愿!」他师父的愿是——如果有众生听到他的名字,他就一定要度化对方。我说:「我也曾发过这个愿。请问:你听过我的名字吗?」他说:「常听到。」「既然你听过,现在我们面对面谈话,你有没有被我度化?」
   他说:「师父,您说的话我能够了解,也知道该怎么做了;但是,必须有一段时间让我做心理上的调整。」
   这就是偏差的实例,虽然他选择了医科这个方向,却对这门行业的意义感到迷惑!佛教中真正的「空」理,其实他根本尚未了解,更误解了「修行」的真义。
   学佛,要真正去体会无常;强调无常是要警惕自己把握现在。这位学生虽然一直强调「人生无常」,所以要赶快修行;但是我问他:「如果你休学,打算如何追求佛 法?」他没有回答。所以我又说:「你如果知道人生无常,就要把握现在。要不然你从二十岁一直想无常,想到八十岁还是一事无成;若是休学一年,这段时间就荒 废掉了,多可惜啊!」
   面对现实,才是正确之道;若为了「修行」而休学,实在是浪费一年的时间。我告诉他:「如果你好好把握这一年,就可以早一年毕业,早一年去做救人的工作。而 且,如果你平均一天救一个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可以多救三百六十五人;早一年毕业,就早一年成为救度众生的菩萨呀!」他听后似有所悟。
   「无常」不是在嘴边说说而已,也不是用来逃避现实的;而是要积极面对现实、分秒必争,这才是真正体会无常的道理。



                                   内外融和的清净风光
  
            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清净的摆设和干净的环境,会令人油然生起欢喜的感受,这是心灵的享受。所以,如果我们能随手清理周遭的环境,就能天天感受付出后的喜悦。
   社会上,经常有人呼吁保护环境。环境保护的工作,每一个人都有责任;若是人人能负起责任,社会上必然处处是净土。但是,有许多人抱着自私、懈怠之心不愿付出,怕身体劳累又讲究享受,既不愿清除垃圾,反而制造许多垃圾。
   垃圾从哪里来?从欠缺「惜福」的观念而来。
   每样东西都有它的生命价值;如果轻易地汰旧换新,即使没有把它丢掉,它的生命价值也已经失去了。
   现代人的物质太丰富,物品稍旧就要汰旧换新,被淘汰的便成为垃圾。而有的人新的物品买进来,旧的仍舍不得丢;累积久了,那些存放之物还是会成为无用的垃 圾,而自己也就生活在垃圾堆中。这是既舍不得、又想追随潮流所带来的后患,使得环境无法常保清新,心灵也就得不到享受之感。
   我们要照顾好自己的心,并且发挥爱心去爱人爱物;每一件物品都要让它发挥功能,保持它的使用寿命,这才是惜福啊!
   我们生活在世间,首先要清净自我的心地,由内在进而呈现于外——除了爱惜自己的心地之外,也要珍惜公众的环境,不任意破坏自然的景观。这是由照顾心地开始,进而产生保护外在环境的动作。
   除了自己周围的环境之外,还要顾虑到别人——是否只图自己家园的清净,而把垃圾丢给别人?让垃圾车积满了废物而不知载往何处,垃圾山一个个堆积起来。如果人人能减少制造垃圾,垃圾山的问题就会减少。
   凡事都要从个人做起,从日常生活中培养爱惜物品开始!
   慈济要建学校时,政府机关曾经提供一块土地。那块地位于鲤鱼潭的山坡地,风景十分优美,有百余甲之大,确实是一块办学的好地方。可是,看到那些宝贵的「原 始林」树木,我不忍去毁坏它;因为要建学校之前,必然会砍掉许多树木,而且还要整地、填土……。虽然有百余甲的土地任我选择,但是我认为应该为「爱」而自 我约束,要以「环境保护」为优先考虑。因为台湾的原始森林已经不多了,应好好保护自然生态,让更多人能随时畅游于清净的大自然环境中。所以,我最后还是放 弃了。
   这就是运用良知的判断,不可因取得容易就不考虑自然生态而占取它。做事不仅要为自己及他人考虑,更要为大地用心、保护清净的环境。办学固然重要,但是环境的保护、水土的保持更为重要;如果没有考虑这些因素,即使推动四大志业,也会变成「破坏性」的作为。
   我们应该先从清理自己的心地开始,天天自我净化,然后再推广到外境,时时勤于擦拭;若能天天清理环境,就不必花很多时间在岁末大扫除上了。「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安稳最大利
  
            人生真正的幸福是什么?是不是物质拥有的多就是幸福?是不是空闲享乐就是幸福呢?真正的幸福应该是安稳;心不安稳,便会时时刻刻生活在惶恐之中。
   虽然台湾的外汇存底很多,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感觉很不足、内心很空虚;可见,「钱」并不能让人觉得安定;真正的安稳、安定,应该是在我们的「心」。
   佛陀曾说:「安稳最大利。」我们如果能乐道,即使生活简单,内心也会觉得很安稳快乐。佛陀又说:「知足最大富。」能知足的人,就是最富有的人。在日常生活 中,三餐不过一、两碗饭就很足够了,衣服足以御寒、保暖即可;晚上睡觉,不过三尺宽、六尺长的床铺也就够了。所以,我们应该要求的是「心不愧于社会」,以 健康的身体为社会人群付出力量。
   有的人生活贪不餍足,已经取得很多,还感觉不够。他们从不用心思考曾经对人群付出多少,却花很多心机在如何取得不法之财来自我享受。其实,不义之财取来身 边,哪怕再多,都不能安然享受,因为要付出的代价实在太高了——要担当这一生的惶恐与不安。这样的人生,怎会快乐呢?
   人来到世间,应该要发挥生命的良能。生命是要让我们使用的,所以,我们的心念要时时刻刻放在如何利益人群上;否则,纵然生命是活的,和死了也差不多。
   助人为快乐之本。生活得淡泊自在,而能够付出爱心、帮助他人的人,就很快乐。力量有余的,用双手去扶不能走路的人;物质有余的,欢欢喜喜布施出去,这就是真正幸福的人生。
   安稳最大利,知足最大富;能够安稳的人生是最幸福、快乐的。




                                               切磋
  
              每个人的心地都有无尽的光明,只是这分光明常被遮蔽。
   例如桌灯都有灯罩,只要打开桌上的电灯,光线一定投射在桌子上,这是因为灯光被灯罩罩住,所以光线受到局限;若将灯罩掀开,光芒就会发散于四周。
   我们这一分心光,就像被灯罩完全遮住般,使发散出来的心光闇昧,无法反映出光明的心性,这就是障碍。
   一个人必须自信、信他。对自己的能力要有信心,对他人也要有一分诚恳的信任。在日常生活中与人相处,必须互相帮助、彼此切磋;如果我们将自己的心光照射他人,他人的心光也会照射我们,人世间将充满一片光明。
   然而,我们现在身处的社会障碍重重,人与人之间无法坦然相处;殊不知这些障碍都是由自己内心的魔军所造成。要降服魔军,必须有心向善,自内心生出一股毅力,不断精进、拨开万难,勇于面对障碍所起的逆缘,以信心将其转为善缘。
   一块玉石,若要成为价值不菲的宝玉,必须经过砺石的琢磨。人也是一样,我们若想要有所成就,一定要面对许多恶劣的环境、不好的眼色、难听的言语、难办的事 情……。我们都要一一将其克服,同时抱持感恩的心;因为这些人事是要成就我们、爱护我们的。古圣前贤能有所成就,就是凭借这分勇猛的感恩心。
   「爱之深,责之切」,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要深刻感受却不容易。其实,每一个严厉责备我们的人,都是爱我们的人;但是我们往往无法接受这种「责之切」的境地,只想追求「爱之深」的感受而已。这种心理障碍,普遍于人间。
   我们若能透彻此理,再难看的脸或难听的话,也能善解,并生起感恩心;如此,就可转障碍为力量,转逆缘为善缘。



                                       觉有情
  
         世间有很多人为情烦恼,陷于情执、缚捆而难以解脱。
   世间情有许多种,有亲子之情、夫妻之情、朋友之情……,包罗万象、无奇不有的情,常使人迷惑、痛苦。
   夫妻感情不睦,整天吵闹、互不体谅,是男女情爱的烦恼。子女见父母不和、担心父亲的事业、操心母亲的身体,是子女对父母亲情的烦恼;子女在学校的课业、身体上的病痛、在外的交友,父母看在眼里、苦在心里,是父母对子女之情的烦恼。
   凡夫的人生,就在父母、子女、亲友之间的情爱缠绕中,牵引得牢不可拔。
   父母的问题,会影响子女的情绪;子女身体不适或发生意外,父母会痛不欲生;男女间不能互体互谅,将会造成社会悲剧。这种种的牵挂,真是苦不堪言!
   其实,这些情是狭隘的、是迷惘的。菩萨又称为觉有情,是觉悟之后的有情,是面向众生发出无量无边的「慈悲喜舍」之情。
   人人有情,人人都可以是菩萨;只是佛、菩萨与人的差别,在于觉与不觉。人平时虽有情,但不觉,不觉就是迷。凡夫多为情所困啊!
   我们要将一切的痛苦和烦恼,化作一股坚强的力量,将我们在迷中被障蔽的邪知邪见转换成正知正见。
   我们若能扩大心胸,将普天下的父母都视作自己的父母,把普天下的子女当作是自己的子女,情爱就不会局限在狭隘的范围内而无法自拔。
   因此,我们要把有色彩的私情看淡,才能增长深邃、长远的菩萨「觉有情」,并使这分情普遍天下、充满宇宙。



                                             过秒关
  
         每逢岁末,人们通常会说:「年关到了,好忙喔!」
   我们不要等到年关才忙,应该时时过秒关——每天、每小时、每分钟、每秒钟,都该忙着清洁周围环境、整理内外。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能时时把内心的烦恼都扫除清洁,则每秒过关,年关何忙之有?
   做人不该闲逸无事。有一位大企业家来看我,我问:「近来如何?」「近来很忙!」「恭喜!」「很忙哩!」「对啊!就是恭喜你忙。」「为什么?」「公司忙碌,表示你的事业正在发展,经营有成。」
   我们也是一样,只要对行走菩萨道的工作——济贫教富,怀抱着一分坚定的信念,就会觉得极其忙碌。忙什么呢?忙着做收付爱心的工作。
   菩萨游化人间,为一切众生而忙,身体虽忙碌,心却轻安!外在的生活因忙碌而充实,内在的心灵则因充满了爱,而没有空间可放置烦恼。
   生活多一分踏实,心中就会少一分空虚;心中多一分清净爱,生活便会少一分烦恼。如此一来,则时时处在满足的喜悦法乐中。


[ 本帖最后由 弥迦使者 于 2009-3-15 14:18 编辑 ]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3-1 11:58     标题: 续 1






                                                                                                      人心柔和·风调雨顺


  
            ——由天灾人祸谈「爱的绵羊」活动
   时值初夏,静思精舍大殿外阳光普照、草木青翠;加上悦耳、清脆的鸟叫声,让人有一股清凉之感。从里面往外看,可以感受这一片大地充满了无限的生机,这是多么宁静、祥和、光明的境界!

  
                                        各地响应孟加拉国救灾
  
         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同一个天地间,有些人却处在贫穷、战乱、天灾、饥饿等种种苦难之中。这世间,哀哀待救的难民何其多啊!
   慈济美国分会发起救助孟加拉国灾民的行动,本会也在台湾遥相呼应,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屏东、花莲……,凡是有慈济人聚会的地方,我们都极力带起救灾的呼声,呼吁大家伸出援手,救助远方的苦难人民。
   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就是爱的表现。虽然只是大家随喜捐助,但是加起来就是一笔可观的数目。因为有这股爱心的汇流,才有这分力量。人多力大,这也显示了台 湾人的富有——富有财物,也富有感情与爱心。台湾是个富足安乐的地方,所以大家要懂得惜福、造福;人人造福,才能人人享福。


  

                                     造福由节约滴水做起
  
        造福要从自己做起,我们应懂得如何节约。看看孟加拉国受灾的地区,连一滴水都难以求得;所见之处,尽是满目疮痍!有水的地方,浮着人畜肿涨的尸体——即使有水也污浊不堪,不能饮用。
   台湾自从入春以来,一直到六月中旬,因为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下雨,导致有些地方因缺水而无法耕种,政府只好宣布暂时休耕或改种旱作。据新闻报导,今年(八十一)有些地方若休耕,我们的存粮也还足够维持一年。
   虽然六月下旬全省各地均下了大雨,解除了早象,水库的水位也回升了;但是,此后是否还会有适时的雨量,仍是未知数。所以,我们应节约用水。或许有人认为台 湾有的是地下水源,可是若大量汲取使用,后果也会很严重。滴水如金,大家平常要把点滴之水节省下来,连一滴水也应爱惜,更何况是其他的物质!


  
      
                                                                                                         化垃圾为黄金
  
            我一直在呼吁垃圾分类的环保问题。为了公共卫生,我们经常使用免洗餐具;这些用具最好选用纸制的,不要用保丽龙制品。因为纸类可以回收,而保丽龙制品却会污染环境,造成二次公害。
   同样是用过一次就要丢掉的物品,有的可以回收再制,有的却会造成公害。像便当盒或许染有食油不适合回收,但至少也能拿来烧热水、回收热能。所以,我们要运 用智慧选择使用的物品。其他废纸也可以收存好,铝制的罐子可以顺手洗干净收好,因为这些垃圾都可以变为「黄金」!总之,垃圾如果加以分类回收再利用,可以 再产生许多资源。


  

                                      铝罐回收做「爱的绵羊」
  
            金车教育基金会曾为慈济举办了一系列「预约人间净土」的活动,其中一项是由金车教育基金会制作一些「爱的绵羊扑满」,让小朋友们认领,以培养他们的爱心善 念,积贮零用钱助人。我们可以把回收的铝制空罐自制成爱的绵羊扑满,让小朋友认养一段时间后,再让它们「回娘家」。
   有很多可爱的孩子因为经过慈济精神的洗涤、启发爱心,所以都想存钱参加盖医院、建学校。他们天真、幼稚的心灵,均存有这种善念。
   我们可以广泛地推动「爱的绵羊」活动,但是如果另外制作「爱的绵羊扑满」,将来会造成垃圾。因此,倒不如利用回收的垃圾——铝制空罐来做,把慈济爱的绵丰 标志贴在空罐上,然后发给小朋友;等他们把爱的绵羊养肥后,再请小主人带着绵羊「回娘家」。这是化腐朽为神奇、化垃圾为黄金的好办法。


  

                                                                                                爱的绵羊具三项意义
  
            常有小朋友拿扑满给我时,说:「这是要给师公盖医院、救贫困的人。」也有小学老师呼吁同学们少吃糖果零食,把钱存入扑满参加建院。所以,我觉得推动这项「爱的绵羊」活动,具有三项深义:
   第一,使爱的教育能够更普遍。
   第二,让大家懂得惜福爱福。
   第三,是实际的资源回收。
   若懂得应用,什么东西都是黄金;只要懂得造福,举手投足都是机会。我们生活在如此安和乐利的环境中,更要赶紧造福、行善;若等到环境不允许时,就已经错失良机了。
   孟加拉入春以来,连续遭受飓风的侵袭;救灾工作尚未做好,就再遭遇另一次的zai 难,死伤无数。衣索匹亚也再次发生战争,飞弹不偏不倚地投中油库,一千多人当场死亡。生于动乱灾变的地方,多么可怜!我们处在安定、富足的地方,更应积极地行善、造福。


  

                                       天灾由人心感召
  
            我们都希望居住的地方,能够风调雨顺。现在求雨无雨,我想这和人心有关。因为人心太过于火爆,所以感召这种热浪袭人的天气,实在令人担忧,不知干早还要持续多久?
   天灾都是由人心感召,这是一种「共业」。所以我们要放大心量、调柔心性、培养爱心;人人能够如此,就会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凡事先由自己做起,奉献爱心要从自己开始,柔和也应从自己开始。只要求别人对我好、对我柔和善顺是不可能的事,需要人人反求诸己,培养爱心、善顺待人。修行即在「和谐」呀!




                                            发挥人性之爱
  
       ——响应孟加拉救灾行动
   入夏以来,气温偏高,天气燠热。不论走到哪里,都有一股燥热感;除非是在冷气房里,才能免于暑热侵袭。
   现在社会,人人都习惯吹冷气;但是在冷气房中,又得加件外衣,内外的气温差异非常显著。此时天气炎热是很自然、正常的,而室内的凉爽则是由人工造成的。现代科技确实带给人们莫大的享受。


  

                                                                                                            孟加拉天灾不断
  
             在我们享受现代科技的同时,世界上正有许多国家因自然气候的剧变而造成灾害。
   例如孟加拉,在短短的十数日内,天灾接二连三地降临。一阵飓风,损伤了十几万人的性命;接着一场台风豪雨,使得许多人的房子倒塌;还有洪水泛滥成灾,又有几万人的生命因而丧生。真是雪上加霜,苦难不断。
   在一个月内,灾祸连连。根据最保守的估计,目前死亡人数已近二十万人之多,失踪者则无法估计。因为灾区范围很大,要加以确实统计很困难。
   想想,生活在同一个天地间,我们可以享受风和日丽的气候,虽然有时不免闷热难耐,但是比起风雨不调、天灾人祸不断的国家,我们真是幸福多了,应该要知福、惜福。


  

                                      伸出援手拔苦舆乐
  
         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到慈济医院探望病人,经常远远地就听见一阵快乐的笑语声。我循声走过去,看到快乐的志工们与病人乐成一片;病患抛开病痛,满面笑容沐浴在欢欣愉悦的气氛中。可见,医院里虽有苦痛的一面,却也有快乐的一面。
   快乐是人为的,也是心理的感受。尽管现实的病痛是悲伤、痛苦的,但是若有人以爱心展开辅导的工作,使患者转变心态,便能使痛苦成为「痛快」的感受。
   而孟加拉地区,触目所见都是水灾、风灾留下来的惨象——房子倒塌了、田园流失了、人畜伤亡……,无家可归的人、瘟疫患者、饥饿者、受伤者到处都是,真的是满目疮痍!像这种情形,要如何去引导他们「以心转境」呢?最好的办法,是赶紧伸出援手,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美国分会发起救灾
  
        慈济美国分会和德州支会,在当地发起美金「一人一元」的劝募活动。在美国劝募相当不容易!他们劝募了三天,才汇集二、三千元美金,实在非常困难。不过,大家还是不畏辛苦地推动这项工作,不断地为灾民努力劝募。
   美国分会的第一次劝募活动,是为了救助中东战争结束后的儿童。当地库德族的战后孤儿流离失所,境况非常悲惨。于是,加州分会将劝募所得的一万美金交给红十 字会,由该会展开救助的行动。红十字会收到这笔钱后,非常感动,他们说民间的团体,很少有这么团结的行动,捐献的数目也少有如此庞大的金额。
   我很欣慰分会能够如此自动自发地展现「人性之爱」,大家节省一些不影响生活的钱来救助灾民,就有许多人因此而得救!


  
                                                                                                         节省一块面包钱
  
         我们也应该发这分心;在美国是「一人一元」美金,我们是否可以每人节省一个面包的钱,来响应这个活动呢?只要每人捐出一个面包的钱,众资聚集,我想这个数额就不小了。我们不要轻视微小的力量,慈济就是从很小的力量做起的。
   我呼吁大家把这分讯息传达出去,随分随力展开活动。虽然劝募的数目不敢预估太多,但是多少也能够救助一些异国的灾民——希望大家共同伸出援手、奉献心力,这是我目前最期待的事。
   请大家在福中要知福、惜福、再造福!




                                                                                                                      远离渴爱
  
        所谓「渴爱」,是指我们内心对物质无止境的欲望渴求。
   一般人所追求的东西,大抵不离天地间有形的事物。以日常生活而言,食物是维持我们色身不可或缺的东西。有些人虽然只吃青菜、豆腐,照样精神充沛、身体健康;而有人却每天无鱼、无肉就难以下箸。
   同样是过一辈子,欲望大的人得花很多气力,但仍无法满足他的需求;而欲望淡泊的人,少愁少烦恼,便能够安稳满足、快乐地过一生。
   所以,同样是在过生活,饮食的目的只是求温饱,穿着也只是为了护身之需;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更深层的意义呢?若是凌越这个基本范围而一味追求华美,那就变 成「渴爱」了。这种永无止境的追求,只会导致心灵的枯槁,就好像被太阳照射的沙漠一般——沙漠本来就缺水,又被烈阳直接照射,其枯槁可想而知。「渴爱」的 痛苦,类似于此。
   人若能体会这个观念,善用物质维持基本的需求,就可以节省无谓的时间及物质,挪注于「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正途。
   我们活在天地之间,若只是随波逐流,让形体随着时间而生老病死,那实在是毫无意义的人生;若能节省追求食、衣、住、行等欲望的时间与心力,就可以定静下来,追求我们的人生正道。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3-2 14:02     标题: 续 2






                                         慈  忍



  
           「慈」是爱的表现,不管爱人或是被爱,都是幸福的。但是这些爱通常指的是人间的爱,是有范围的,所爱的对象都只是与「我」有关系的人、与「我」有缘的人。
   佛教说的爱是透彻的,即「无缘大慈」——给予一切众生快乐;这包含了与我们非亲非故的有情生命。除了给他们快乐,还要救拔他们的苦难,这就是慈心悲念,透彻、无边际的爱,就是慈的真义。
   透彻的爱,就是无色的爱。它不是出自污染心,也毫无爱此憎彼的分别心。尤其于「时」不分长短,于「地」不分远近,更不分宗教与种族;只要有苦难的「时、 地、人」,看得到、听得到、做得到的,都会尽量设法去做,绝无索求回报之意。所以,它是无色的爱,能爱得普遍、爱得透彻、爱得干净利落,这就是所谓「无缘 大慈,同体大悲」的纯真净爱。
   我们都应有这股大慈悲的爱心,发挥人xing 爱的光芒,使大慈大悲的力量聚集,普遍救济一切众生,达到无缘大慈的境界。
   但是只有爱是不够的,还要加上「忍」字。人生所以有许多苦恼的事情,多数是出在不能忍的心理。人生在世,周遭的环境不出两种:一是顺境,一是逆境;顺境是 人人所喜爱追求的,逆境则是人人所畏厌的。但是,为人处事应不避拒逆境、不企求顺境,随缘处境、能安能受;这全凭「忍」字、发挥慈爱的力量,才能以心转 境。




                                            无挂碍
  
        过去,大家都说「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我将这句话改为「个个弥陀佛,人人观世音」。
   佛与一切众生的心都是平等的,只有一项差别,那就是佛保持「人之初,性本善」的清净本性。所以,在佛曰「性」,在凡谓之「心」。其实,「心」和「性」是同样的东西,只不过「性」是无污染的本性。
   当我们呱呱落地时,并无善恶的分别和人我是非的竞争,每个人的本性都是那样地良善、清净。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社会熏染,心就生起欲念;有了欲念的心,就会有竞争;有竞争,心就会惶恐,这叫做「我执」。
   当一个人贫无一物时,会说:「我要争一口气,我要认真奋斗。」一旦成功、赚大钱时,便开始惶恐、挂碍,害怕会失去这些财产。
   常常有许多人很苦恼地来找我,有的人说:「师父,我被倒了好多钱!」有的人说:「师父,我的会快缴完了,却被倒了!」
   每当听到这些话时,我都回答:「恭喜啊!」
   他们就问:「师父,你为什么说恭喜?」
   我说:「幸好不是你倒别人的钱。你被人倒,心无挂碍;心无挂碍,就没有恐怖;没有恐怖,就会远离颠倒梦想,因此值得恭喜。相反的,若是换你倒人家,那么内心将会大为挂碍,烦恼、压力也会很重呢!」
   他说:「我赚得那么辛苦,这样被倒,实在不甘心!」
   我说:「想想你还未赚到这笔钱的时候吧!那时,日子还不是一样过得很好,就当那些钱原本就不存在吧!说不定,有一天对方会忽然捧着钱来给你,让你吓一跳呢!到时候便如福从天降一般,所以我说恭喜。」
   患得患失,是我们的凡夫心。学佛就是要培养一分洒脱、无得失的心,对任何事都不挂碍、不存疑。




                                     照顾心念·时时专注
  
        我们常常谈「心」,也一再提起「爱心」;所谓「爱心」,是要反观自性、爱护自己的心,把自己的心念照顾好。
   平时如果不能照顾好清净、无染的心念,学就会不专。虽然佛教的教理看起来非常深奥,即使投入数十年的时间研究三藏十二部经,都无法研究透彻。不过,只要有志专心学佛,也可以说很简单——那就是照顾好这一心念。千经万论,无非都是教导我们要照顾好这一心念的方法。
   我们若能以最简单的方法,转凡夫心为圣人心,好好爱护与照顾这分心念,就可以立地成佛。修行是这样,做事也是如此。
   譬如在道场里修行时,念佛要专心、拜佛要专心,诵经也要专心。诵经时,要用心分析经文的教理;念佛时,要如佛在眼前,抱持佛心即我心的念头;能如此,则我心分秒都融会佛心,这不就是立地成佛了吗?这是指修行人的心态,也就是心要「专一」。
   即使在工作时也是一样,要抱持最简单的心念。无论做什么事情,心、手和脚都要连在一起。我常常说,手拿东西时,要把心放在手上;开门时,也要把心放在手与 门上;走路时,心要放在脚底下。心若能时时放在举手投足间、不离开身的动作,如此,即使在做事的当下,还是不离修行。
   和人说话也一样,心要专注,用心听别人说话、用心透过大脑思维该说什么话;这样,必定能为所说的话负责任,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也就是说,每一句话都能起作用,每一句话都有分量,这即是说话专心。
   如何听话专心呢?我们要会过滤这是谁说的话?说话人的用意为何?若听到有启示性、教育性的话语,就可以把它当作佛法般奉持。
   慈济有一位老师姊,在听进一句话后,人生完全改变了。哪一句话使她改变呢?她说:「是师父说过的一句话——『缩小自己』。后来,我又在师父那儿捡到一句宝,我带回去和孩子们分享,结果他们也都应用得很成功。」
   我问她:「妳捡到什么宝给妳的孩子们?」
   她回答:「『天下无我不爱的人,天下无我不信任的人,天下无我不能原谅的人』。我把这『三无』送给孩子们,他们也懂得运用在员工、朋友以及周围的人身上;结果,事业愈做愈顺利,待人处事也更加圆融了。」
   这位师姊,就是用心听话的例子。当她听到「缩小自己,包容他人」时,觉得非常受用,回去后就以身作则影响媳妇,也教育她的儿子。她真正把婆婆的身分缩小下来,包容媳妇;儿子发现母亲因为接触慈济而能和太太和睦相处,无形中也对慈济起了一分恭敬心。
   母亲看他对慈济、对师父有信念,就把师父所说的话转述给儿子;儿子因为已经对慈济有好感,相信师父说的话没有错,所以每个人都把「无我不爱的人,无我不信 任的人,无我不能原谅的人」这句话,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没想到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不仅对自己的修心、修身有益,对朋友、员工及客户,也都建立起很好的形 象。
   这就是专心听话。若能真正专心听话,即使是简单的一句话,都可以终身受益。
   另一位从美国加州回来的人士前来看我,我问他:「你曾去过美国分会吗?」他说:「我没去过。不过,我也是会员。」「你是谁的会员?」「是一位老菩萨。她好 像姓林?又好像姓王?」他一直说不出对方的名字,我们就臆测:「是不是王秀琴?」他回答:「我不太清楚,只知道是『杯子缺一角』的老菩萨。」
   「杯子缺一角」的典故是这样的:有一次,一位从美国回来的老菩萨,刚好听到我说了一句——「一个有缺角的杯子,不看缺角,其它地方仍是圆的。做人也是一样,每个人都难免有缺点,不去计较那些缺点,就是圆满的人生,」就这么一句话,转动了她的心念。
   过去,她常常埋怨人生的种种缺陷。事实上,人生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一个杯子的缺角不看就是圆的」这句话,使她了悟:不用太在意人生的缺陷。从此,她过得既快乐又自在。
   人生若懂得听话,并时时刻刻运转自己的心念,这就叫做「转心轮」——转掉过去不满足的烦恼心,而能常存感恩、满足,自然时时快乐。
   老菩萨将这分快乐的心境,从台湾带到美国。「杯子缺一角,缺的那一角不看就是圆的」,因为这句话的启示使她获得快乐,所以她也希望大家能够「同沾法益」。 于是,她便不断地说这句话;辗转流传,当地很多人都知道,她就成了「杯子缺一角」的老菩萨,这也是一句话的成就。
   学佛若懂得善用,则信手拈来无不是佛法;若是不会运用,纵使整天沈浸在千经万论中,那些经法对我们仍然没有效用。
   人,常常喜欢卖弄聪明,想让人知道「我的学问广博」,所以时时在用心思、起杂念。学佛,就是要去除杂念、照顾好我们的心,使它「寡欲专念」——杜绝欲念,自然就会专心。希望我们从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入门,如此,就可以「入门见佛」了。

  

                                       熄灭烦恼即身处天堂
  
       「佛学」,只在于学一个沉着、清净的心念。平常若能降伏妄心,把心念照顾得很好,便是常寂光涅盘之境。何谓「涅盘」?就是寂静、心无妄动、无有生灭。

  

                                                                                                      心念为苦乐之源
  
        凡夫要让心境常保寂静当然不可能,所以称之为众生心。但是正因如此,我们更要注意照顾好自己的心;心若没有照顾好,便可能于起心动念时,结下恶缘,造下遗憾。
   心念转善,便是快乐,其乐有如身处天堂;若是一念向恶,便是苦恼,其苦有如地狱。这都是心念的转变,所以有「一念遍十法界」之说。
   慈济有一群充满爱心的委员,他们不只济贫,还要教富;而济贫教富之前,自己必先转动心念。过去,起心动念想的都是自己,为自己设想、为自己谋求福利;进入 慈济之后,把自私的心念转为行善造福人群之心,任劳任怨,放弃过去自私的追求。现在大家除了济贫教富之外,又要轮流到慈济医院当志工,虽然工作很辛苦,但 是心里却充满欢喜,因为这是出于欢喜心的服务。
   若是没有欢喜心,便不会安然自在,即使身处很好的修行环境中,还是会充满人我是非的烦恼心,于身口意不断地造业。
   对人对事若不能生欢喜心,即使居住在清闲的环境中,心里仍然不得清静,显得处处是烦恼。譬如看到一个不顺的眼神或听到一句稍不中听的话时,心里便生起瞋 恚、烦恼,这就是凡夫心——再好的环境都不会满足,不会生欢喜心;甚至环境愈好,愈是觉得不足,不知自己身在福中。如此之人,虽然身在丛林修行,心境也永 远不会向圣贤看齐。
   慈济的委员虽然身处俗家,但是他们经常保持着欢喜的心念,实在很难得!此心即佛心,秽土亦能变为净土。



                                   一念差,万念皆错
  
        有一次我到慈济医院探慰病人时,一位巡房医生告诉我:「师父,有一位病人很想看看您!」我便跟着他去看那位病人。
   一进去,看到病人的表情非常痛苦,我问:「妳怎么啦?」病人说:「不小心吃错了东西!」病人的食道完全被毒物破坏,连讲话都极为困难。医生解释说:「她的 食道被剧药破坏了,」病床边站着一位先生和一个女孩子,我想可能是她的先生和女儿。这位病患看起来,可能只有四十岁左右而已。
   我走出病房后,向医生详询她的病情。原来这位妇人因为呕气,一时想不开喝下剧毒药物。不只食道完全毁坏,连胃也全部蚀毁了。这正是「一念差,万念皆错」 啊!从此,她必须过着犹如地狱般的生活!当初她若能忍得一时之气,转个心念便能化危机为契机,过着和睦圆融的人生。现在她真是悔不当初,多可惜又多可怜 啊!
   我曾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宗教可以化解婚姻危机」的文章,细读之下,发现原来是记者引述慈济委员讨论婚姻问题的谈话。有一位慈济委员现身说法时表示:「过 去被先生责备时,他讲一句,我就回他两句。」进入慈济后,她的人生观完全转变了。当先生责骂时,她就跑去照镜子,对着镜子微笑;等先生骂完后,她以面对镜 子的表情给先生看。这的确是很好的方法啊!
   人生如果有目标,就能明白如何降伏心念。那位委员已经找到目标,即「看开」和「精进」,要懂得忍耐,才会看得开。若看不开,便无法精进;因为心念仍在人我是非上打转,哪有精进的机会?
   学佛主要在降伏心念,让心念寂静、妄念不生;烦恼熄灭,即是涅盘境界。



                                   知处非处。善尽己能
  
             清晨听到窗外枝头小鸟的叫声,令我想起一则十分感人的故事。现在就以这个故事,来看现在的社会动态。
   古代仁君帝尧,施行德政治理天下,使人民过着和乐的生活。有一天,他想将天下让给许由——一位具有智慧与才干的贤臣。
   他担心许由不接受,就先说了一段话:「既然有太阳和月亮,又何需一只小小的萤火虫?既然有自然的露水和雨水,天下的树木就不需要人工浇水。现在我的体力与 智力,就如萤火虫般的微弱;而你的智慧和才干,却如太阳、月亮般的清朗、明亮。我应该将天下交给你,希望你能接受。」
   许由回答:「一只麻雀,只须栖于小树枝上,就安稳无忧;一只小老鼠口渴,到溪边最多也只能喝满一小肚子的水。我的才智就像小麻雀一般小;我的需求就像小老 鼠一样,只有一个知足的念头;这样,我已经觉得逍遥自在。你将天下治理得这么好,君主之名实至名归。你现在将君位送给我,只不过是送一个『虚名』,我不能 接受。」
   过去的古德贤人想让贤天下,今人却为一己的小名小利而纷争不已。
   佛陀教我们要有知足的心态,衡量自己的体力和智慧,不受虚名。佛陀有十力,第一智力是「知处非处智力」——自知自己的分量、地位、能力,何时该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不浪费时间,孤负自己的良知和良能。
   佛陀来回人间,娑婆世界就是他所游化的地方。现在,娑婆世界很需要如佛陀的慈怀及菩萨的毅力;有了慈怀智慧与实行的毅力,社会的不良风气才能扭转过来。
   我们是佛弟子,当然要像许由一样知足少欲,也应有佛陀知处非处的智力。现在的社会,正需要一股清流般的智慧并发挥功能,千万不可将宝贵的人生功能浪费在彼此争执的日子中。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3-3 12:05     标题: 续 3





         
                             慈悲喜舍与自在轻安


  
       人的心念多数都有烦恼,因为烦恼,所以凡事迷惑于心,生活因而容易乱了步调。修行就是要「摄持心念」——把握每一秒的心念,舍弃烦恼而不执着烦恼。
   什么是「舍」?「舍」是舍得布施;如果有施舍心,就能付出爱心。由此,不仅会得到别人的敬爱,更能舍去自身的烦恼而得到轻安。所以,只要能「舍」,心灵便会自在。
   但是,有的人却很「执着」,先求后舍,这即是烦恼、痛苦的根源。人生若能舍掉烦恼,以无所求之心布施,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佛陀在世时,乔萨罗国有一位穷困的苦行者,带着家眷一同修行,这是当时外道的普遍情况。
   这位外道修行者的妻子在即将临盆前,对他说:「虽然家里很穷,但是头一次生产时,依例需要准备好麻油,不能少了它。所以,请你一定要先准备好麻油。」
   这位外道修行者的家中,穷得连一滴麻油都很难求得,但是他的妻子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他,务必准备麻油。为此,他深感烦恼,也觉得很愧对妻子。
   就在那个时候,有消息传来,乔萨罗国的国王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每月都会定期打开粮仓,供养修行人。仓库里有各种食物,凡是修道者都可以到仓库里取食。但是,国王有一项限制,所有的食物,只能就当时所需取食,不可携带回家,即使是油也一样。
   这位穷苦的外道修行者因为迫切需要麻油,就想了一个办法:他想先把麻油喝足,回家后再吐出来供妻子「坐月子」。他认为这是一条妙计,于是进入国王的仓库后,其它食物一概不吃,只喝下很多麻油。
   他空着肚子光喝油,一直喝到实在不能喝了才停止。回家的路上,他的肚子已经无法忍受,开始绞痛、腹泻,一路上非常痛苦、挣扎。结果可想而知,这位外道修行者不但没得到麻油,还累得腹泻、绞痛,痛苦不已!
   佛陀听到这件事,便对弟子们开示:这就是「执着」。因为执着「麻油」,且取得的方法错误,才会造成自身的折磨;亦即人若缺乏智慧,便会受制于世俗规则,而无法解除俗规的执着与烦恼。
   希望人人启开智慧,要有「舍心」,不要有「求」的烦恼;能「舍得」,则「执着」捐弃无遗,即得大自在智慧无碍。




                                 发挥菩萨清净爱 ,用「心」支配时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心念来支配时间。有心利用时间,就会将分分秒秒运用得很踏实;若不用心支配时间,任凭时日空过,就无法精进。因此,「心念」会运转时日,也会使人空过时光。
   学佛,就要学得一念「心专」——用心在当下所从事的每一件事上;心若不专,即使镇日工作、应酬、从事娱乐休闲活动,看似忙碌,其实都是在空过时日。普贤菩 萨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日子一直消逝,生命也随之日减。减去了寿命的时间,就少了服务人群、成就功德的机会;无法造福,便只能「消福」!
   佛说在六道之中,除了人道以外,就没有机缘可造福。譬如天堂时日虽长,却是人人享乐,没有造福的机会。所以,我们应把握时间,投入有意义的工作。
   同样是生活,人却有不同的情况与环境:有些人要穿没得穿,肚子饿了没饭吃,为日常所需疲于应付,怎有多余的时间去造福?有些人则是生活不虞匮乏,每日奔忙 于各种应酬,却也觉得时间不够用。但是,更有一些真正知足的人,很踏实地求知、求学,每一分、每一秒都运用的很得当。同样都是人,过日子的心态却不同,这 些差别也是由「心」起。





                                                                                                             时时心存善念
  
            我们台湾有一大群「爱心」人士——「爱心」就是爱自己的心,把心顾好;时时心存善念,即是日日在造福,这就是修行。
  有人以为,以东西布施于人就是有爱心;其实,那只是付出行动去帮助人。事实上,应该要感恩让我们帮助的人,因为他让我们学会爱自己的心——使心不起恶念, 照顾自己的心,时时发挥善的功能。所以说,「爱心」不是给人物质,而是经由别人启发出自己的智慧和慈心;若无示现苦相的众生,只看经文、诵些句读,是很难 启发人心的大悲、大愿。



                                                                                                              心存感恩付出
  
      慈济有许多志工,不惜付出时间、金钱投入服务的王作,他们感激示现苦相的病患,让他们举手投足都能发挥菩萨愿力。他们做得很欢喜,欢喜心就是菩萨的心、觉悟的心,这都是起自于「爱心」。所以说,发出爱心就是造福的人,也是为自己修福的智慧者。
  有些人付出关怀后,就计较「我是为你而做、为你付出的」,这样心中反而会常起烦恼;不知道「帮助别人,受益的是自己」,这叫做「愚福」。
  此外,有所求而发出的爱心,修得的仅是「人天」之福。我们学佛者,要用智慧造福,体会爱心的真义,觉悟「付出爱心」就是在修行;时时刻刻关照爱心,不要因为贪爱、瞋恨、愚痴而起心动念。有机会付出,要心存感激、不要想收回,这才是智慧明亮的「清净之爱」。





                        无常与永恒

   
    人命在呼吸间」,无常迅速,我们要把握时间,提起精神用功修行。

  佛陀常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世间一切,大自然有更替,人、事、物有变迁,何者是「真常」不变?在无常变幻之间,我们若想探讨生命的奥秘、了解人生的道理,就得好好掌握时间。


  
                                 日常进退·活教科书
  
            我们要知己知彼,时时反观自省,注意自己是否懈怠。看到别人精进,要见贤思齐;若是看到他人有不好的言行,自己要反省。如果犯了同样的过错,应即刻改进,这样才能产生勇猛心;有勇猛之心,才能行「精进行」,而进入贤圣的境地。
   日常生活中,无一不是让自己警惕的时候。只要用心观察,别人的懈怠就是在警惕自己;所看到的恶言恶行也都是我们应警惕之处,是自我最好的教育。所以,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好与坏都是我们的老师,看到好榜样应赶紧学习跟上;看到不好的言行,则要问自己是否和他一样,有没有恶言粗声、疑神疑鬼?我们常容易忽视日常最现成的「活 教科书」,舍此而读白纸黑字的经书,这不是很矛盾吗?若是不懂得在活生生的生活教育中修持、学习,那真是既可惜又可怜!
   佛陀常宣讲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我们应常以此启发自己的智慧,因为一切都是无常无我,还要计较什么呢?
   对于贤圣者,要随时存着敬重之心;对于行为不端或智识较差的人,则要以包容心待之。具备敬重、包容之心,就不会有计较的心态。

  
                                  诸行无常·把握因缘
  
       有一位年约三十多岁的先生,因丈母娘突然去世,便连夜和妻子从台南迢迢赶回花莲奔丧。他在布置灵堂时,发现少了装饰用的花,就专程骑车出去买花;没想到在 回程的一个转弯处,被一辆军用车撞倒,伤重不治。一个年轻力壮的人,谁会料到他有这种突发的横祸?若有人说他没有遵守交通规则,才会丧失生命,他又如何辩 白?这不是诸行无常吗?人生何需辩论、计较!
   我们如果把时间花费于计较别人的声色不好,说:「你错了,你的脸色不好看,你的话很难听……」如此,人我是非不断重演,而空过修学因缘,想想自己是不是很无智、愚痴?


  

                                                                                             德蕾萨姆姆献身苦难
  
       有一位虔诚的ji 督教人士,送我一卷记录德蕾萨姆姆济世行为的录像带。世间充斥着苦难的人,看到这些贫病苦难的人,生活在垃圾堆里,那些画面真是惨不忍睹! 可是,却有那么多修女愿意放弃自己安逸的生活,投入救助贫病者的行列。他们把饿昏或病倒在街头巷尾的人抬回去,毫不嫌弃贫病者的污秽不洁。
   他们也是一群「出家」的修行者——能够放弃安定的生活,到印度的贫民窟济助饥饿贫病的人群;到最贫困脏乱的地方,把无人理睬的病人带回疗养所照顾,帮病人洗涤、喂食而不怕被病菌传染。


  

                                         舍离安逸·义务服务
  
            全身肮脏、重病的人,他们都愿意去爱护;反观我们生活在安定富裕的环境中,身体又健康,为何不会彼此爱护、尊重呢?
  一个家庭若有爱的气氛,这个家庭必然很幸福;一个团体若能彼此发挥爱的功能,这个团体一定很和谐,而这都要能真正体会「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因为懂得无常、无我,便会投入「水恒」之中,从事永恒的工作;若只计较无常之事,就会失去永恒的功德。
   要让人敬爱,唯一的方法就是先去敬爱别人。修女们为流离失所的病人擦澡的那一幕,让我联想到我们的志工,因为他们也是这样做的呀,志工们大都是委员,多数 家庭经济富有。他们走出安逸的家,进入病苦充斥的病房为病人清洁、护理,慰问孤苦无依的患者。修女修士们能做的,志工也能做呀!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3-4 13:26     标题: 续 4






                                                                                                无常人生·唯爱永恒


  
            我们要体会无常、投入永恒,记诵「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盘(永恒不灭)」。这样,就没有什么是非值得计较。哪一个是「你」、哪一个是「我」,争执到最后,谁又真的赢了?我们应体悟真实的我,是永恒的爱;悖离了永恒的爱,一切都是无常,也没有真实的「我」了。



                                      一粒米中藏日月
                                                                                                                                              ——发挥平等大爱援助大陆水患同胞
  

                                                                                               大陆水患灾民待救援
  
            这些年来,我秉承「为佛教,为众生」的师训,以「慈济」担起如来家业,并以佛教的精神、社会的人群与事物来磨练自我的身体与毅力。我一直告诉自己:「不能哭、不能流泪,」即使遭遇再大的困难也一样,但是最近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泪流满面……。
   前不久(民国八十年),大陆有十九省遭受空前的大水难。从新闻媒体上得知,那里的卫生条件本来就不好,只要洪水一来,茅坑里的污物就会浮上水面;洪水退后,留下四处爬行的蛆。灾民就泡在污水里,喝的也是那些水;因为水不清洁,肝病、肠炎、霍乱……正逐渐扩大蔓延。
   近一个月来,每次用餐时,想到大陆的灾胞现在连一粒米都没有,眼前这碗饭就难以下咽。晚上要躺下休息时,想起许多避水不及、随床浮在水面的灾民;想起报载 一间楼房顶挤满了几十口人,连坐都不可能;每个人都背紧贴着背,只能站着靠在墙边睡觉的情景……,我如何能在床上安眠?所以,我决心要进行大陆赈灾的工 作。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台湾和大陆有「此岸」、「彼岸」的相对;彼此之间,似乎有着「成见」,所以有部分人对大陆救灾工作相当冷漠。

  

                                  为真正伟大的爱诠释
  
         慈济是以佛教的精神,致力于社会人间的志业。我们要有和佛一样悲悯众生的心——人不分种族,有爱就没有怨,有爱就能化解异己的成见;能有如此宽广的心胸,才符合佛陀救人的精神。
   「爱你的朋友不稀奇,爱你的敌人才伟大。」何况,受灾受难的是无辜的老百姓?尤其,他们和我们又有很深的种族因缘——我们的祖先,不也是从那边来的吗?这 分缘,甚深且厚。所以,他们有难,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要以「无缘大慈」的心,将爱化为实际行动,真正去拔除灾民的苦难。
   台湾近四十年来风调雨顺,国人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是因为大家凝聚了爱心,是善业的共聚、福(善)业的因缘;有这些福业,才感得天时顺利。既然我们有这 么多福缘、善业,而彼岸的同胞们正急切需要我们的帮助,只要捐出一些钱,对我们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对他们的帮助却是非常的大!所以,我真切希望大 家能够突破「两岸」的观念,将我们的爱跨越到大陆。
   目前,穿衣保暖比食物供给还来得重要,因为现在灾民们每天都还可以领少许的米粮维持生计;而这几个月来,大水把他们的衣服、棉被都泡烂了。秋天快到了,大 陆四季分明,秋风萧瑟;紧接着又是冬天,届时将是一片冰天雪地。所以,必须让他们有衣穿、有棉被可盖、有屋可住。
   我希望能为他们盖一些可耐风吹雨淋的砖瓦屋,收容孤老无依以及伤残者;并且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重新有个栖身之所。

  

                                                                                                      一粒米,大过须弥山
  
         大陆赈灾,包含了几层意义——
   第一,是爱的传递。将台湾捐款人的爱心,点滴不漏地送到受灾户的手中。当他们接获这分温情时,能日夜感怀我们对他们的爱;希望进一步唤起他们人与人之间的爱心。
   佛教中有句话说:「一粒米大过须弥山。」现在,我深深体会到一粒米中藏日月,半升锅里煮山河」。因为此刻正是大陆灾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若能及时给他们一 分恩情与爱心,他们会日日月月、岁岁年年难忘怀;相信这分爱,可以化解两地几十年来的隔阂。而经由此次的赈灾因缘,也许只是一粒米、半锅饭,亦当使两岸的 山河、人心交融和合。这分爱的功能,岁月、山河可以见证。
第二,那里的灾民,正迫切需要救援。大陆四季分明,秋天过后,冰天雪地的冬天很快就会来临。他们无衣无食亦无被,很多地区至今还泡在水里。


  

                                        以信心面对历史挑战

       此次大陆水患肆虐,灾后的重建工作艰巨,所需的灾款也很庞大,赈灾工作将是高度智慧、人力和财力的结合。但是,我们仍将一本「人饥已饥,人溺已溺」的精 神,以无比的信心去面对此历史性的挑战。除了实质上的帮助外,同时也是一次「教育因缘」——它启发了我们的良知,使大家有机会关爱他人、共造善业,创造出 更安定的环境。



                                         国王与乞士
  
       世间有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物质,足以诱huo人心、使人迷乱,要忍色忍欲不受诱huo,实在是很难。所以,佛陀说:「见好不求难。」
  贪心重的人,总是对自己目前的环境不能满足;永远觉得空虚而有失落感。由于不满现实,所以常常向外追求,因而往往容易迷失自我。因为这分追求的欲望而误了前途的人,大有人在。


  

         庸碌一生何以安此心
       佛陀在世时,有一个小国的国王,富甲天下。他深信今生此世的位高权重,是他过去生布施、造福的结果,所以他很喜欢造福。
   有一天,他启开珍宝库藏,以七天的时间为限,发出通告说:「人,不分远近、不分种族;只要来此,一定有求必应。」他将珍宝分成一堆堆,每堆约如六十个枣子堆起来那么大;来求助的人,固定每人给一堆。尽管这些财物有不少人来拿,但还是剩下很多。
   佛陀知道这位国王发如是心,可是他这样的造福并不是真正的解脱,因为他还是有所求——求来生福。
   于是,佛陀便化身一名乞士来到国王的面前,国王问他:「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不用客气,我一定满足你的需求。」
   乞士说:「我知道国王喜欢布施造福,所以我来求取财物。」
   国王说:「好,那你就拿一堆去吧!」
   乞士拿了一堆珍宝就走,可是他只走了七步,又回头把珍宝放回原处。
   国王问:「咦!你为什么又拿回来呢?」
   乞士说:「本来我想三餐温饱就可满足,但是现在有这些珍宝之后,却还是过着流浪的生活,所以很希望盖一栋房子。」
   国王听了觉得有道理,就说:「你可再拿一堆。」
   他真的再拿一堆,可是走了几步又回头放回原位。
   国王疑惑地再问:「怎么啦?」
   乞士回答:「我想,如果把这些东西拿去卖了,也只够盖一间房子;若想娶妻,也还不够呀!」
   国王说:「好吧,你拿三堆去,这样就足够娶妻建屋了。」
   乞士于是拿了三堆珍宝,转身便走:但是走了七步,他又回头把东西放在原处。
   国王很讶异地说:「你这个人真奇怪,三堆财宝难道还不够吗?」
   他说:「我算一算,仍然不够。因为即使房子盖好,娶了妻、生了子,我还得找一些奴婢来侍候妻儿,或者把房子装潢得漂亮一点。所以,算起来还是不够用!」
   遇到这样的人,国王却也度量宽大地说:「那你就拿七份去吧!」
   乞士真的拿了七堆宝物离去。不过,走了一段路后,他又把东西原封不动地放回去。
   这时,国王微怒道:「你真是一个怪人!这些财宝够你盖房子、娶妻,也够你养奴婢、享受一生了,你还嫌不足吗?」
   乞士叹道:「我再怎样计算,仍觉得不够!即使什么都有了,可是儿子长大后也要娶媳……唉!人生一世,确实是追求不完、也做不完呀!况且人生无常,我宁可过 着目前这种朴实的日子,没有精神负担及家室之累,清静地过一生。我认为目前的生活,就是我最理想、逍遥自在的生活方式。」
   国王听了这位乞士的话,顿有所悟。他想:「对呀!人生有永无尽头的追求,我现在已经很好了,还想追求来生的福;若生生世世只追求福报,那就永无解脱之日 了。身为国王,要为百姓、国事操劳,还得防范他国的侵犯;为此忧恼,是真正的福吗?我应该去追求更超然自在的福!」

  
                                   弃欲无贪最轻安
  
       一般人求无止境,所以「见好不求难」。像那位国王,身为一国之尊,又富甲天下,也还觉得必须再求取来生的福;而那位乞士想要房子,又想娶妻;娶了妻又要奴仆,而且还要为未来的子子孙孙设想。人生如果像这样求无止境,多辛苦啊!
  「追求」并非全然不好,我们学佛也要「求」精进。不过,精进是为了解脱自我的心灵,「求」突破人间色欲的诱huo。因此,要用脱俗的精神追求心灵清净,才能达到「弃欲无贪」的轻安境界!




                                    广学博究·事理通达
  
        一般人追求智识,要能够专心学习已经很困难;能够专心,又能用心深入研究,就更难了。所以说,「广学博究难」。
   平常人只讲究「广学」,想学的事物很多,但都不能持之以恒、专精深入,刚学会一点毛皮,就又想学别的东西。一天到晚心不能专、行不能精,整天都在想这个、学那个,可是却没有一项真正做得象样。
   做任何事,都需要耐心、专心。果真有耐心,即使是一件很艰苦的事,也能够一路到底地学下去;能专心研究,便能「一理通,万理彻」——一种道理精通了,其他的道理也就会触类旁通,处理事情就更能得心应手了。问题就是因为我们无法专心,所以不能对道理了解得很透彻。


  

                                         以管窥天徒自扰
  
        战国时代,有一位自认为「通今博古」的人,常说过去的书籍、人物、历史他都懂,可以出口成章;甚至对于当前社会的种种,他也自以为完全了解。有一天,他心想:大家都很称赞庄子,却没有人知道有个才华过人的他。因此,他想去和庄子辩论一番。
   于是,他怀着自以为博学多闻的傲慢心态,前去拜访庄子。他一见到庄子,就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滔滔不绝、如水一泻千里地高谈阔论;但是庄子只是微笑着,不发一言地听他讲。等到他把想说的话都讲完了,庄子便以温和而郑重的态度回答他的问题,反驳他不周到的理论。
   这位自以为通今博古的人,听了之后非常吃惊;原先他以为天下只有他最了不起、最了解一切事理,当下他才知道:原来自己所知道的,只不过是表面、浅显的道 理;真正有深度见解的,是沉默稳重的庄子。听了庄子那精简而微细的分析后,他心中的高傲之气完全被折服,也才知道普天之下还有比他更了不起的人。
   看了这个故事,我们也想想自己平日又学了多少呢?自以为通今博古的人,到底又「通」了多少?那位傲慢的人确实也学了不少,但是,为什么不如庄子?只因庄子 是一个生活淡泊、精神愉悦、逍遥自在的人。从庄子的〈逍遥游〉一文即可以看得出来,他的生活何其逍遥自在,两者之间的差异,在于执着「闻学」与「闻学知 行」不同。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3-5 13:49     标题: 续 5






                                                                                                    「有心」还要「用心」


 

    我们的日常生活,应该可以很逍遥而无烦恼,可是为什么人人都有层层迭迭的烦恼呢?因为看人家的脸色即生起烦恼,听人家的口气也起烦恼;其实,人家根本无意 让我们烦恼,自己却偏偏要把它记挂于心,才会产生种种烦恼。如果常常牵挂外境,每次遇到障碍就认为「他人是冲着我而来、故意要为难我」,那么,这个「我」 的生活就太痛苦了!
  「学」,要学得化烦恼为智慧、化有心为用心;想到要多学只是「有心」而已,并非真正用心。
   庄子时时刻刻都在用心,所以他学得很透彻,能把所学的一切化为他的生活、思想、文化;「学」的深度,便在这里。日常生活中,每一事物都是我们学习的目标;若能学得很自在,也用得很恰当自然,就是深度。


  

                                       博究勿忘广学
  
         要「博究」,的确不容易。不过,以现在的社会情况而言,却刚好相反;因为现代人,有很多是「博究」但不「广学」。
   现代的科学、知识很深奥,大家在求学时,要选定自己感兴趣的科目,而且要专心去攻读。单是「医学」这一门科系,就有许多细目要分。如果选了外科,就得专心研究,时常做解剖的工作,然后才能运用于人体;有了丰富的经验,才能真正走入临床的工作。
   而外科又细分很多科,如一般外科、胸腔外科,还有整形外科、脑神经外科……。一般外科门诊若来了一位头部受伤的人,医师可能不敢接诊,因为头部受伤是属于 脑神经外科处理的范围;虽然他们研究得很专精,但却不广泛,所以和「广学」正好相反。过去的人什么都学,但是每一样都学得不彻底;而现代医生所学的知识, 则必定要一门专精。
   人生就是这么难于完美,普通人每一样都想学,却没有一样能彻底的学好;而对于专业的人,他所学的知识很专精,但是又隔行如隔山,这实在也是一种缺憾。
   所以,现代人应该「广学」,而且也要能「博究」,才能知己知彼。就像知道自己的脾气,也要知道别人的脾气,不能说:「我的脾气本来就这样嘛!」就要人家都 顺着你,那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先去了解别人的性情,当对方生气的时候,就少说两句;等他气消了,再和他讲理。若能这样,待人处事就会很圆满,也才是「广学 博究」的心态啊!
   希望人人学习时,要打开心门——了解自己,也了解别人。





            
                      触事无心·时刻自在

  

                                                                                                            珍惜单纯的生活
  
       人生本来可以在很单纯、逍遥自在的情况下生活,可是凡夫无明一生起,就会把最简单、轻安、逍遥的生活复杂化,因而产生种种烦恼和痛苦。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句话人人都会说,但是偏偏在生活中尽和一些人事起冲突。时间分秒不停地流逝,而我们的心却常记挂着以往的人我是非,在脑海中不停地打转,这就是烦恼的凡夫心。所以,佛陀说:「触事无心难。」
   许多人总是在烦恼中度日,为什么?因为以曲折之心去比较,对人事起了分别心。比如工作上计较自己做得多、别人做得少,这是「骄慢心」;或者认为别人做得多,没什么了不起,自己做得少也不觉得惭愧,这是「卑劣慢」。不管是骄慢或是卑劣慢的心态,都是烦恼。
   人生应该要「随分随力」,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能够如此,才不会在人我是非中,触事而生烦恼。


  

                                                                                                      无比较心即得安乐
  
        在《庄子》这本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北海,有一条活了几千年、身长好几里的大鱼。有一天,海上忽然刮起一阵大旋风,这条大鱼顺着旋风竟变成一只大鹏 鸟。大鹏鸟的身长也有好几里长,牠乘风振翅一冲,便能飞腾到九千里外的高空;从北海飞到南海,牠只需花半年的时间。
   在这半年的时间当中,牠不停地飞啊飞!从高空往下一望,可以看到白云朵朵,有如万马行空一样;抬头往上看,则是一片无边无际、灰茫茫的天空。除此之外,一无他物。经过六个月的飞行,牠终于到达了南海。
   那时,地面上有只小麻雀看到了大鹏鸟,心想:飞得那么高,何必呢?纵有那么大的身体,要到达南海还不是得不断地辛苦飞行?像我身体小巧玲珑,飞行的时候可 以轻轻松松地,只要一枝小小的枝枒,就可以做为栖身之地;累了,还可以到地面走走。如果想飞高一点又飞不上去时,就干脆停落到草地上,像这样也很逍遥啊! 大鹏鸟也没什么了不起呀!
   这是一则寓言,至于是不是真的有只大鹏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小麻雀存着和大鹏鸟比较的心。是否小麻雀真的比较逍遥自由呢?其实,这只小麻雀是因为自己的 体型、力量太小,无法像大鹏鸟一飞冲天,就自我安慰地说;自己能够在树梢上飞行,比较逍遥;又批评大鹏鸟,何必多此一举飞得那么高?这也正是酸葡萄——卑 劣慢的心理在作祟。
   事实上,大鹏鸟的体型庞大,两翅张开便有几里长。牠若不冲向高空,如何飞行?如何生活?而且有那么大的身体,便有极大的力气,自然能飞得高,并不是刻意的卖弄才华。
   而小麻雀虽然小巧,但是小巧有小巧的好处。因此,小麻雀无须和大鹏鸟比较,大鹏鸟当然也不必羡慕小麻雀的逍遥自在。

  

                                              单纯心把握当下
  
            在日常生活中,凡事要量力而为;事过境迁就让它过去,不要老是记挂着那些烦恼的往事。过去的事再去想它,便是杂乱心,就是烦恼;忽略现在而寄望未来,则是妄想心。何不好好把握当下的这秒钟,在当下把一句话讲好、把一件事情做好。
   我们走路时,虽然是踏地而行,但是脚底永远不会黏在大地上,而是「踏前脚,抬后脚」,这样才能向前迈进。原本单纯的生活,何必一定要「触事生心」把它复杂化了呢?
   「触事无心」虽然难,只要我们能回归自己的本性,是难亦不难。不要把单纯的事情复杂化;若能把复杂事单纯化,生活自然轻安快乐。



                                               万事万物皆可师
  
             我们学佛若能拨开成见,则万事万物无不是佛法。古德云:「大道无言说。」所谓「言语道断」,是指「道」绝对不是用言语所能表达的;但是我们若用很单纯的心、很纯真的意去行动,则无一不是佛法。
   佛陀又说:「会善知识难。」离是非恶友的确很难,然而要和善知识相会更加困难。什么叫「善知识」?就是能启发你的良知和智慧的人。在你陷于烦恼之际,他可以开导你、解除你的心结,使你从凡夫黑暗的一面,转向圣人光明的境界。
   然而在这世间,能劝导化解、圆融人我是非,并降伏我们的烦恼的善知识何在呢?设若因缘具足遇到一位善知识,但是自己却无法断除成见,那么即使再好的人出现在我们面前,还是无法吸收他的知识与教化。所以说,「成见若迷茫,则法界善知识难逢」。
   人人若能将成见去除,则善知识所说的话就能解除人我是非的烦恼。修行就是要保持天真的本性,如有「妄念」就是不真实、有迷情。有些人说话的用意很好,但是听者若用妄见的是非心或烦恼心去承受,就容易扭曲了对方的好意,以是为非。
   虽然别人说的是真话,但是听的人还是会起疑心,怀疑他对自己有偏见;或者看到他人在交谈时,就以为他们是在谈论自己的是非,在毁谤、中伤自己。这是自我产生的是非心,也是妄见与痴迷的情结;若不去除妄见,则面对再好的佛法,自己也无法接受。
   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也是在提醒我们,要随时把周围的人当作善知识看待。好的人,他所展现的人格典范必 定充满光明、希望,让人欢喜、赞叹,当然是我们学习的对象。而坏的人,因为表现出不好的行为,让我们明显地比较是非对错,而能生出自我警惕的省思。因此, 他对我们仍有教化之功,所以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修行,必定要回归纯真的本性。我们要以宽阔的心胸来看待所有的人,时时缩小自己、护佐他人,以不断学习的心态去接受一切顺逆境遇;若能如此,则世间一切万 物形态,哪一个不是我们的善知识呢?何者不能引导我们见道得法呢?只要大家能用纯真、正直的心去面对各种境界,必定能有所领会——普天之下,万事万物、人 人都是你我学习的好对象啊!





                                    不言是非·道在口中
  
            在日常生活中,有两种表达彼此感受的方式,那就是「声」与「色」。「声」是指言语声音,「色」是表现于外的举动形态。言行举止能让人起欢喜心,表示这个人的修养好;相反的,若让人不高兴,则表示这个人的修养还不够好。
   以谈话为例,我们要把音量控制得宜,以彼此的距离来衡量音量的大小,通常以让对方正好听得清楚为最恰当。若声音太小,使听者无法听清楚,这是不尊重;如果 彼此相距不远,可是你说话的声音太大,不只是无礼,也会吵到别人,这就是没有修养。想想,连讲话的音量控制都有这么多学问,何况是其它的动作习气呢?
   人们常会随着自己的好恶之心待人。若对某人有好感便赞叹他,即使对方有缺点也会帮着掩饰,只说好的一面;若对某人没有好感,那么即使对方再有才干,也可能 视如不见。若是知道对方有一点点缺失,就紧抓住这个机会毁谤他。随着欢喜或厌嫌所表现于外的言谈,就是所谓的「口业」。口舌是传达人们思想心念的关卡,一 般人的开口动舌,大都是在谈论是非,不可不慎!
   《四十二章经》中提到:「人有二十难」,其中有「不说是非难」。凡夫不谈是便说非,要人们不说是非实在很难!佛陀又说:「大道无言说。」真正的道理,是无 法用言语诠释的。就如我平时说给大众听的道理,是不是最正确的呢?若想想这句话——「大道无言说」,那么我平时所讲的也不是最究竟的呀!不过,有很多事情 还是必须用语言来表达;如果没有语言的沟通,如何传达彼此的感情呢?修行就是要修到言谈之间,能使每个人「气能和、心能定」;达到这样的境界,才是真正的 学道。
   《庄子》一书中,有记载一则小故事:有一位名为「泰清」的人,去访问「无穷」。无穷是位有道之士,泰清问他:「听说您道行高深,上知天文、下彻地理,请问何谓天之大道?」无穷回答:「我不知道。」
   泰清大失所望,辗转向另一位得道者「无为」请教:「天之大道,你是否了解?」无为回答:「可贵可贱,可大可小谓之『道』。」泰清听了并不满意。
   于是,他又再去找一位叫「无始」的人。泰清详述自己的访道过程后,便问无始:「他们一个说『不知』,一个说『知』,到底哪一个才对?」无始回答:「知即不 知。知足浅显的道,不知是深远的道。真正的道,不是用言语所能宣说的;天地宇宙的真理,实在无法说尽,能说的只是其中的一点点范围而已。」
   由此可见,有道者对听和说并不刻意去表现,他无所求,因为并不是光靠声音言说就能道断一切。平时讲话若无法传达很透彻的道理,不如不讲的好。
   人与人之间的言谈交流要格外小心,注意自己对人是否有平等心;如果心有所偏,往往好的会被说成坏的,坏的则被说成好的;这种偏见之言,会导致别人对被批评的人产生误解。所以,我们对人的看法要很公平,不可随着自己的好恶来议论。
   此外,如果是自己所不知的,却偏要说知道,那就是不量己智。这样不但会让人嘲笑,而且常会说错话。在日常生活中,凡事要多用心,不要以为开口动舌很简单,心想;我又不是骂人,随便说说有什么关系呢?有关系,因为道在口中!
   佛陀在「人有二十难」中说:「不说是非难。」如何把此「难」转为「不难」,端看我们个人的用心了。




                                    被辱不瞋是真功夫
  
            人在生气的时候,常会说:「这口气我忍不下!」为什么忍不下呢?因为「我被人欺负了,人家占我便宜!」或「他不讲道理!」……大多是这些问题让人忍不下这口气。

  

                                      气,由贪、瞋、痴来
  
             「气」由何而来?由「贪、瞋、痴」而来。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这三毒之念,这就是人的心病。
   有了贪、瞋、痴,会使家庭中的每一分子不能相互忍让;社会也是因为人有「瞋」念,而互相计较、斗争。本来人生应该是很美好的,就是因为人有贪、瞋、痴三项心理病态,所以被人家占了点便宜就忍不下来。
   佛陀之所以能成佛,就是在群体中能忍别人所不能忍的侮辱和攻击,做人家所做不到的艰难之事。

  
                                         慈悲心调伏象
  
         当年在佛陀的僧团中,有一位提婆达多比丘,是佛陀的堂弟。他存有野心,想要统领僧团,因此和阿阇世王勾结,二人互通计谋。
   提婆达多得知佛陀的大弟子们带着僧众离开佛陀而分散各地时,便向阿阇世王说:「现在城里只留下佛陀、阿难以及五百僧众,我们可以趁着人少的机会消灭他们。」
   提婆达多便建议阿阇世王,明天请佛陀入宫接受供养;他自己则计划用酒灌醉五百只大象,等佛陀走到半途时,把醉象放出使其狂奔,企图利用醉象去践踏佛陀及僧众。
   象不但力气很大,被灌醉后更会发狂而到处攻击人畜,极为危险。他们决定了计谋之后,阿阇世王第二天就依计行事,请佛陀来受供。
   佛陀虽然知道他们的计谋,仍然欢喜地接受供养。隔天,佛陀依约和阿难率领五百僧众向王宫前进。到了半路,一群疯狂的大象冲出来,所有的民众都惊慌走避。但是,佛陀、阿难和僧众却安立不动。
   奇怪地,这群原本疯狂怒奔的大象到了佛陀及僧众的跟前时,竟然都安静了下来;而且,每只大象都温顺驯服地跪下来。佛陀露出安详的笑容,摸一摸大象,然后穿过象群,走入王宫。
   阿阇世王看到这幕景象,心里很吃惊!他发觉佛陀不只具有调伏人群的威德,即便是狂醉的象群,他都能驯服。此时,他内心起了敬畏之意,于是恭敬地供养佛陀。
   佛陀对这件人为的「意外」不但不怨、不怒,接受供养后,还真诚地祝福阿阇世王。
   这即是佛陀的忍德。


  

                                      慈悲宽谅·化解瞋恨
  
            普通人受到他人一点欺侮时,便想力争到底,而佛陀却是「被辱不瞋」;甚至到了被人加害生命的地步,仍能毫不动气,不把侮辱放在心上。由此可知,佛陀的心境已净如明镜,不起瞋恨等心念,心中经常存着无量的爱心。
   爱、慈悲、宽谅,可以取代瞋恨之心;一个人若有爱心、慈悲宽容的心,怎会产生瞋怒?既能消除瞋怒,又怎会有人我是非?
   多数的人都会钻牛角尖,本来人家并没有不敬之念,也没有对不起我们的地方,如果一直要往坏的方面猜疑,那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3-11 14:34     标题: 续 6





                              气柔心细,不战而胜

  
       周朝时,有一位专门养斗鸡的纪渻子。「斗鸡」,顾名思义,是好斗成性的鸡。当两只鸡对立时,一只稍微一动,另一只就会立即反应,于是两只鸡就冲突起来,彼此攻击。有时斗得鲜血淋漓、遍体鳞伤,牠们还是不肯罢休;到最后通常是两败俱伤,甚至必须有一方死亡。
   周宣王很喜欢看斗鸡,这位纪渻子专门为他饲养斗鸡。有一天,有人从外面买来一只很强壮的斗鸡,周宣王高兴地把牠交给纪渻子。过了几天,周宣王就问道:「几天前买回来的斗鸡,你把牠训练得怎样了?可以上场比斗了吗?」
   纪渻子说:「还不可以。因为这只鸡血气方刚、斗志高昂,还不宜上场。」
   再过几天,周宣王又问同样的问题,纪渻子的回答仍是:「还不能上场。因为牠一看到其他鸡的影子,就会冲动。」
   又过了多天,周宣王再问,这次纪渻子说:「可以了。因为牠看到其他的斗鸡或听到牠们的声音时,一动也不动;牠的心已不受外物所动,就像一只『木鸡』般,所以可以上场了。」
   后来,这只斗鸡果然一上场就稳稳地站立,即使其他鸡对牠百般挑衅,牠还是像只『木鸡』一样如如不动。牠只以眼睛注视着对方,对方就会产生莫测高深的畏惧,而不敢向前攻击。连禽兽都有这种「不斗而胜」的心理战术,何况是人类呢?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这分不瞋的涵养,不要动不动就心浮气躁,以为别人都在与我们作对;而是要以宽容的心待人,不要有「我如果不跟他斗斗看,他还以为我很傻」的想法。
   有句话说:「大智若愚。」不要怕被人家笑傻,要担心的是人家说我们太聪明;因为太聪明就是狡猾,不是好听的话。如果人家说:「他怎么那么傻,任人家欺负,一点也不在乎!」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做到「被辱不瞋」,才是真功夫。




                                                           能
  
        曾经有人问我:「师父,你看目前的社会能够很和睦、很平静吗?」我都会告诉他们:「能,一定能。」
   也有人问我:「师父,人生在世,能不断地提升人生的幸福吗?」我也同样回答:「能,一定能。」
   「能」字的意义很广泛,我们来谈谈其中三项——「本能」、「功能」以及「良能」在人生中的意义。
   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人一出生、离开母体后,就会哭、会睡、也会吃,这就是本能——肚子饿了会吃,吃饱了会睡,这是与自己生存息息相关的「本能」。
   人生的「功能」,可以说是学识的发挥。譬如会教书的人不一定会种田,会种田的人不一定懂工业,而懂工业的人也不一定会做生意。因为这些都要靠专业知识,必须经由不断地努力学习才能获得。结合各行各业的人士,才能成为一个健全的社会。
  功能主要是为了谋生,其目的是为了应付生活的需要。所以,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举例来说,「电」有照明的功能,但是误触却有致命的危险;双手万能,为善为恶也正是这双手。有些人为了要学得谋生的功能而互相竞争,往往走上偏路造成破坏,这种功能是一种破坏性的功能。
   「良能」则是功能层次的提升,是清净无所求的,是建设性的,也是升华的。
   要如何才能升华人格,发挥良能?佛教有句话:「量周沙界。」心量宽广,可以周遍沙界。我们应该努力学习这种精神,打开心胸,容纳、关爱普天下的众生。
   真正的大爱,是没有分别心,无分亲疏远近,视普天下的众生与我一体而发出的平等爱心。人生有爱才会幸福,人生有爱才能祥和,人生有爱才会快乐。
   人生的幸福、祥和与快乐,是人人追求的。社会是大家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反观自性,发挥清净无求的良能来关爱社会,我们的社会必定祥和、安定,生活又怎会不幸福呢?
   所以,爱能改造人生,爱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大爱需要大众的力量来共同完成,若人人都能以诚恳的爱心启发良知、发挥良能,则天下绝对没有难以成就的事,绝对是「能」的。




                                             没有分别的爱
  
       佛教徒多数会念佛,但却不一定都能了解「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的真义。
   凡夫心有如野马、猿猴,因为没有任何依靠、目标,所以容易有妄想杂念;有了妄想杂念,行动往往会有错误,有时一念之差、一步之错就造成终身的遗憾。
   学佛的人,心要有依靠,就要经常系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是依靠、归命之意,将凡夫心归向于圣人的清净境界;时时刻刻以归依为念,可以返妄归真,所以要常念佛。
   但是,念佛不光在口头上念,更要念佛的心,使佛心成为我们的心,将凡夫心换成佛心。人人的念心如有佛心,则时时刻刻看到的境界,都会是美好、祥和的境界——彼此相互扶持,处处充满了爱。
   看看外面的草木,随着岁月季节彼此循环相让。春天来了,大地草木就生长出茂盛的花叶;如夏天,就换成夏季的花朵盛开;秋冬也是一样。四季之间,连草木都能更替如仪,在该茂盛时茂盛,该落叶时就叶落纷纷。我们如果用心,就能体会这种无声的说法。
   树木的茂盛与凋零,就像人生的过程,可以启悟人生无常多变的真理。心静时,则一草一木无不是清净之境,无不是美好的世界。所以,要时时刻刻将心守于专一、无欲无争,多为人群奉献自己的力量。若能如此,就是最美好的人生。
  对人生奉献的大小,不在于年龄。有时童子的清净之心,反能无分别地奉献爱心,让人觉得纯真可爱。台中有两位小朋友,从小就常被委员妈妈带来见我,所以兄弟俩对于慈济的一切非常清楚。他们为了响应我所呼吁的大陆赈灾,小小年纪竟然拿出大毅力,和母亲约法三章:「一年内不吃糖果,请妈妈代捐一万元给师公救人。」
  然而,有一位教授和我见面时,特地问起:「你为什么要去救大陆的水灾?」他讲了许多理由反对我去救灾。我告诉他,台湾的贫病者,只要我们知道的,都会尽力照顾;而且,我们的社会较富足,人情温暖,政府也设有社会服务机构,还有其他慈善机构会关心贫病者。而大陆则不同,尤其乡村偏僻地方的人民,普遍过着穷困的生活;他们自顾不暇,哪有能力去照顾别人?
   再说,大陆地面辽阔,即使有爱心的人士想济助贫困的人,也不知如何察访?因缘俱缺,他们真的很缺乏获得济助的因缘。我们生活富足,若能把不致影响生活的力量奉献出来,将这股爱的力量汇集起来,到那里就能为二十多个乡镇的灾民盖间简单的房子,帮他们复耕、重建家园。
   我解释了好久,那位教授还是不能打开心结。学识渊博的学者反对我救灾,而五岁、七岁的孩童却各拿一万元来救灾,这其中的差异,只因为在稚子单纯的心念中,「爱是没有分别的」——救援没饭吃、没衣穿、没得住的人,是很自然的事啊!
   学佛,要学得真正的「慈悲喜舍」,佛陀不忍众生受苦,学佛者也应如此。



                                                  心无餍足·惟得多求
  
             凡夫心,常常是无餍足的。财产多,还要更多;权势大,还要更大;既有娇妻,还想要有美妾;先生好,还希望他百依百顺;孩子乖,还想要他样样得第一,以光耀门楣……。这种多欲多求的生活,实在是苦不堪言!尤其易生犯罪心理,构成罪恶行为。
   在我们周围的人群中,常听到某人为了追求某种利益(欲),以致落得潦倒落魄的地步。这些悲惨的经验,正是无穷尽追求利欲的下场。
   人,总是为了追求名利、权势而劳碌终生;对于情爱贪求不厌,每于私情欲爱缠绵不休中,万般痛苦不能解脱!
   几年前,曾有一位太太来找我。她的先生是知名的企业家,对她百依百顺。以世俗人的眼光来看,她可以说是幸福中的幸福人。但是,她仍觉得很苦;看到我时,哭得很伤心!
   我问她:「妳还有什么不满意呢?」
   她说:「师父,他对我感情不专,使我痛苦、不满。」
   我问她:「到底妳要追求多少感情才能满意呢?不要太强求,感情如同一个球,愈硬碰,它跳得愈高愈远。」
   她问我:「那要如何解决呢?」
  我告诉她:「放宽尺度。妳爱的范围太狭窄了,犹如把感情当一条绳子,缚(管)得他对妳产生敬而远之的心理,才使妳那么痛苦。妳应该以柔和的感情来宽容他的一切,不要以占有欲、威力加诸在感情上面;否则先生表面又顺又爱,内心却是又烦又畏,也就难怪他会有欺骗妳的行为。妳若能把爱扩大到去爱他所爱的人,他一定会感谢妳,同时也会更珍惜这分感情中的恩情,因为妳所给予他的爱是那么的自在。人的感情就像一座烘炉,只要妳多给他宽大的爱、满足他的感情,再冷再硬的心也会被它熔化……。」
   这位为情所苦的太大,后来果真做到「去爱他所爱的那些人」。夫妻的感情如此,父母子女的感情也是如此。
   芸芸众生,本来可以相处自在,过着感情和乐的安定生活,但只差在「心无餍足,惟得多求」,为了多求,难免生起烦恼、增长罪恶。因此,佛陀常教诫弟子:切莫求无餍足,为欲所苦,再造恶业。



                                                                                               宁愿无信·也莫迷信
  
       人不能没有宗教信仰。一个人若没有宗教信仰,就好像一艘在茫茫大海中漂流的舟船,没有指南针,不知何去何从?在风平浪静时,还觉得平安无事;一旦遇到狂风暴雨,没有指南针指示方向,分不清东西南北时,就会惊惧惶恐,不知所措。
   所以,我们在茫茫人海中,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宗教信仰;如此,即使突然遇到危险或坎坷的环境时,仍能稳固地掌握人生之舵,平安地度过各种惊涛骇浪。
   因此,信仰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样是信仰,却有不同的目标。现在的社会,人心非常复杂,有许多迷惑人的教团。我们若不能选择事理究竟圆满的宗教,也一样会迷失,无法走出邪道,趋向光明正大的康庄大道。
  我常常说,「无信」与「迷信」两者,车愿「无信」也不要「迷信」。无信之人,心中对宗教一片空白、全无概念,只要用理事圆融的道理来感化他,就能使他依正道而行;就像一张洁净的白纸一样,写上端正的字体,则字字分明、清晰可见。若是迷信之人,他已经误入迷途,即使以正信去教育,他的心仍会迷惑不清、徘徊不定。
  当今出现许多非正信的宗教,亦即是没有究竟教法的新教团。若有人想要入教,就必须立愿发誓,例如说:「我既然入教,就必须遵守教规,否则会遭……责罚。」等各种毒誓。如此,他的心就会受到束缚。尽管后来他知道自己的信仰并非真正究竟的宗教,而且已了解佛教的教法是透彻、明朗的真理,是人生正确的方向;但是,他却因畏惧邪教毒誓而不敢接近佛教。这是因为他的内心已经被迷信所缚,无法自在解脱。
   所以,我才常常说,与其迷信不如无信。无信之人接受了佛教的教理之后,自然会萌发正念的道苗;而迷信之人,若要他转迷入正,则必须再花费一番功夫。因此,我们一定要谨慎地选择自己的信仰,不可因一念之迷而步步皆错。
  有一对夫妻,年轻有为,是台湾新生代的企业家。这对夫妻问我说,他们想入佛门,但不知入佛门的初步基础。我告诉他们:「你们若想入佛门,首先在心灵上要有正确的了解。佛教是生活化的宗教,它能净化我们的精神和心灵,并教导我们如何预防心中存有自私不净的欲念。而这必须先从个人的修养做起,进而感化自己的家庭,使社会和睦安详;若能做到这些,就已经进入佛门的初机阶段了。」
  许多人都误以为佛法深奥难懂,而不敢去亲近。其实,佛教的深奥是后世人为的,并非佛教本身的教理有多么艰涩。佛陀在世时,也是依照日常生活行为所需的准则,以及待人接物的道理为基础来教导弟子。但是,为什么后人会觉得佛法很深奥呢?这是因为它源远流长,经年累月下来,由于人们对其尊仰、崇敬,难免有各种精深的描述。
  如此代代相传,无非要使众生了解佛法是无上的妙法、是高深的道理,然后众生才会加以珍惜而保存下来。这只不过是为了适应世人的心理,所以学者、专家才会费尽心思,将浅易的道理化为深奥的文字。若往上推溯到佛陀的时代,佛法并不是那么深奥,而是真正平易近人、浅显易懂的教育,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做人的道理而已。
   因此,我们若能抱持「佛教是日常生活的教育、提升心灵的妙法」的心念,则进入佛门之后,自然能得知佛教的真正义理。




                                        知足感恩保安康
  
             我们生于世间,最苦的莫过于心有不足,而不满足的心大都由比较而起。其实,天高地厚,人上有人,天外有天,人与人比较,永远不会有绝对满意之时。

  
                              较量之心,永无休止

  
       传说古代山中有一种怪兽——夔,牠只有一只脚。有一天,牠遇到在地上爬行的蜈蚣,就以自己的情况和蜈蚣比较,说:「我天生只有一只脚,用单脚走路,一方面我很羡慕你,另一方面也替你担心。你有那么多脚,走起路来会不会有障碍?」
   多足的蜈蚣说:「虽然你只有一只脚,但走路也还自在;我有这么多只脚,也是顺着自然,所以走起路来不会有障碍!」
   蜈蚣又和蛇比较:「我用这么多只脚走路,而你虽然没有脚,可是跑起来却矫捷迅速!」言下之意非常羡慕蛇。蛇回答:「我不过是顺着自然,用脊骨的力量配合腰身的摆动,游走于地上罢了!」
   蛇又对风说:「我虽无足,但还能爬行无碍;可是你无形无色,能从北到南、速度飞快地到达,真是令人欣羡啊!」风回答:「我的速度虽快,却比不上人的眼睛。人的眼睛一瞬间就能看清极远的景物,我却不能。」
   眼睛对风说:「虽然我一眨眼就可以看到极远的地方,可是却比不上心的辽阔迅速。」一只脚的羡慕多脚的,多脚的又和无脚的比较,无脚的又和无形无色的风比较,无形无色的风反而又欣羡有形有色之物。像这样无穷尽的比下去,多痛苦啊!
   总之,一切比较都是由心而起。欢喜由心,苦恼由心;幸福由心创造,烦恼也是由心创造。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3-12 22:37     标题: 续 7







    行有余力,最是幸福


  
            什么是幸福的人生呢?能知足、不向外比的人最幸福。像慈济医院的志工,每天早上抱着愉快的心情去医院为苦难的众生服务,这表示他们的身体很健康、强壮。因为行有余力才能为病患服务,而「行有余力」的心最能让人满足。
  现在的社会真的生病了,病在人的心态有所偏差。我曾经听过一则不幸的个案:有一位年轻人,因为不满现实又满怀好奇心,因而吸食安非他命;吸食之后,精神变 得恍恍惚惚。在一次药性发作时,他竟然把自己的眼球挖出来。被人发现时,一个眼球已完全挖出,另一眼也受了伤。经送医后,虽然医生马上为他做了紧急的处 理,但是因为伤及视神经,所以视力变得非常微弱,这真是不智的人生。
  年纪轻轻的,就有不健康的心态,他不满现实,而不满起于多比较;又因好奇而吸食安非他命,想借着药物的效力满足自己的幻想,才会造成个人和家庭的不幸。
  一切唯心造。有健康的心态,才能有美满的人生;而健康的心态,来自感恩和知足。因此,人人如能时时培养感恩、知足的心,彼此尊重、互相信任,社会自然无病,世间也必能呈现一片美善、祥和的风貌。



                                         心存敬重·不轻未学
  
            人通常自命不凡,也因为自以为不平凡,所以常会轻视他人。佛陀说:「能够不轻视未学的人很难。」因为凡俗之人稍有名气,就或多或少有贡高骄傲的心。

  
    自命不凡造成社会不安

    看看现在的社会情势,令人多么不安!因为社会有太多自认不凡的人,他们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因而引起一些同样不肯屈服、认输的反对者出来抗争,所以叫喊示威的声音就愈叫愈大了。结果,让人觉得社会充斥一股暴戾之气,人心也跟着烦躁不安。
  社会不安定的原因,就是自以为不凡的心态在作祟,大家充满了自大我慢之心。其实,现在的社会倒是很需要平凡的人。大家若自认平凡,自然声色柔和,互相谦虚礼让、彼此敬重;如此,社会不就平和、安详了吗?
  健全的社会,需要人人抱持平常心。平凡,才能身心安稳;平凡,才会自在快乐;平凡,我们才会彼此互相敬重。如果我们能互相敬重,心态自能安定,生活质量也就能提高。人生所要追求的应是这种互敬礼让的生活,这才是美丽安和的人生!
  但是,「我慢心」实在很难去除。一个人要将几十年的习气去除,必定要下一番功夫。所以,佛陀才说:「除灭我慢难。」正因为难,所以要下一番苦功,把人生之难化为不难!


  
        未学并不表示学不会
    很多人不只我慢,还时常会轻慢他人,自以为比别人能干,学问也比别人好,而主管却让他做那么卑微的小事,于是他的心常常不能平衡;而且这种习气还根深柢固,若看到别人能力稍差,自然容易起轻慢之心。
  自以为博学多闻的人,要他不轻视未学之人确实很难。其实,世间没有天生就是博学者,博学也需要靠时间的累积及环境的培养;而未学的人,也并不表示他永远都学不会,只是还未开始学习罢了。所以,我们要常常抱着敬重他人之心,不可轻视未学的人。


  
          黄帝也不敢轻视牧童
        古时候,黄帝有一次带着六名随从到具茨山看大隗,不料却在途中迷路了。正当不知该何去何从之际,巧遇一位牧童,黄帝便趋前问道:「你知道具茨山要往哪个方向走吗?」牧童说:「知道啊!」随即指引他们方向。
  黄帝又问:「那你知道大隗住在哪里吗?」他说:「知道啊!」黄帝吃了一惊,对他说:「看你年纪这么小,但是好像很多事你都懂得不少啊!」接着便问他:「你 知道如何治国平天下吗?」他说:「知道,就像我放牧的方法一样。只要把牛的野性去除了,那一切就平定了呀!治理天下不也是一样吗?」
  黄帝听了非常佩服,真是后生可畏,原以为牧童年幼,可能什么都不懂;没想到他从日常生活学来的道理,就能理解平天下、统治人群的方法。所以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对事都不可轻视。
  佛陀说:「不轻未学难。」一般人的潜意识中,常有轻视他人的心态。所以,能够完全做到不轻视他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我们既然有心自我修持,不但不能以此 为难,还要好好尊重别人、调伏自我。见到人要有尊重之心,不只对老人要敬重,就是年幼的孩子也不能轻视,因为他们将来会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若能时时刻刻存着这分敬重之心,则「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勇于面对困境

  
            人,生活在这堪忍的世间,常常互相对立、彼此怨恨,导致怨憎会苦。原本很祥和的团体,因为人性有不愿成就他人之美、不肯忍耐等种种弱点,致使暴力、怨气充斥其间。

  
    圣人之勇

    孔子在世时,当时魏国有一位无恶不做的人——阳虎。他专门欺压良善,因此人皆恨之。很巧,孔子的长相和他极为相似。有一天,孔子周游列国来到魏国某乡村 时,村人把孔子误认为阳虎,因此全村的人就把孔子师徒团团围住。在一段不算短的时间内,孔子与学生们均得不到粮食的补给,几乎到了断绝水谷的程度。
  学生们都非常着急,因为再等下去不是病死也会饿死。但是,孔子始终安然自在,依旧天天为学生讲学。尽管学生很不安,他还是镇定如常。
  有一天,子路忍不住问孔子:「老师,我们现在面临极大的危机,但是您为什么一点也不动摇?」孔子回答:「一个敢入水的人到水中,他就不怕蛟龙,这是渔夫之 勇;一个人若敢进入深山,他就不怕老虎,这是猎人之勇;若有人志愿上战场,他就不怕刀枪,这叫军人之勇。」由此可见孔子安然勇毅的心态。
  人生本来就坎坷,但是若能认命、知足,知道贫贱富贵皆由天,一旦遇到困苦、坎坷之事时,也就能泰然面对。人若能遇到危机而不恐惧,处处尽本分、尽自己的功能,其他则听天由命安排、不卑不亢,这就是圣人之勇,也是真正的勇敢。
  面对社会的现实情况,能安然处之,这也是一种勇敢的表现。每个人来到人间,各有各的业力,既来之则安之;虽有正报、依报的业缘,但是来到人间就应该面对现实,并且妥善处理一切境遇。

  
        静而能安
    前些时候,有一群教育界人士前来精舍。他们向我提出许多问题,其中一项是:「您对社会的观感如何?」我说:「心静自然安。不管现在社会如何动荡,每个人若 能把心静一静,怎会不安定呢?」毕竟,此地还有许多默默行善的人;不要因为少数人的叫喊、争吵而惶惶不安,更不可盲目跟从叫喊,导致整个社会动荡不安,这 是身为现代国民应有的观念。
  人人要勇于面对此时此刻的环境,并且尽量发挥自己的功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祥和、更进步!所以,社会祥和与否,决定在我们是否有「既来之则安之」的勇毅心态。
  做人应具备宽大的心量,将佛陀教育我们的「四无量心」——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若能处处宽容,心自然不会有压迫感,更不会有彼此对立的现象。
   现代社会,就是缺乏这四无量心;若能将「慈悲喜舍」建立在人人心中,我们的社会就会很祥和。




         真诚的力量
   自从去年(一九九一年)十月中旬以来,经过不断地努力沟通,慈济赈灾团数次往返安徽全椒、江苏兴化等洪涝灾区,先后完成物资发放——给予灾胞们金钱和御寒 衣物,并且为他们所建的房屋破土奠基。如今,全椒县和兴化市已分别完成「慈济村」的民宅。想到不久后,受灾的同胞将能在新家迎接平安、温暖的新年,就令人 感到身心轻安、欢喜无限。
   古人云:「一勤天下无难事。」只要真正发挥善心、勇敢去做,世间没有不能顺利完成的事。人人都有爱心、善念,只要加以启发,大家自然能够布施行善;而点滴 力量的累积,就可以聚沙成塔,成就美事。所以,面对任何该做的事,即使艰困不易,我们也一定要有信心、勇气去推动。
   若是想:「目标那么远大,我能做得到吗?」还没动手做就先没了信心,这样怎能成事?或是认为:「兹事体大,我一个人的力量微小,能有什么影响?多一个我或少一个我,也差不了多少啊!」如此一来,任何事情都做不了,这是没有勇气的借口!
   想要走远路,一定要有信心和勇气;面对烦杂的事能挺身而出,也要靠勇气和毅力,而勇气和毅力则出自于内心的真诚。
   战国时代,楚王命令大臣北宫奢铸造一座大铜钟。一座好的铜钟,必定要用七宝合成,敲出来的声音才会悠远、宏亮。制作铜钟的成本很高,但是楚王并没有拨经费 给北宫奢,希望他自行劝募经费,北宫奢只好依命行事。于是,他在城外立了一座祭坛,并贴出告示,让大家知道经费需要多少,请民众随喜响应。
   三个月后,钟架建好了,铸造铜钟的款项也陆续进来。当时,北宫奢的好友王子庆很替他担忧,深怕他因铸钟的经费不足,无法完成王命。可是,现在钟架竟然做好了,而且铜钟的款项也陆续募得。
   王子庆内心深感奇怪,便问北宫奢:「你用什么方法劝募?怎么有这种大本领?」北宫奢很诚恳地回答:「我在城外筑坛、贴告示后,就一心一意准备造钟制图。有 人来时,不管乐捐是多或少,或者来了没有乐捐,我都同样感恩!我不会计较、追究对方为何不肯捐献,只是全心朝既定的目标认真去做,让大家欢喜捐助。在没有 影响人民生活的情况下,点点滴滴聚集资金,事情自然能够有所进展。」
   这则故事,和慈济的发展状况很类似!慈济人也是以欢喜、感恩心行布施,不管金额是大或小,或者只是口头上的赞叹随喜,我们都非常感谢。像为了大陆赈灾,慈 济委员到大街小巷劝募、义卖。不管对方捐或不捐,委员都是露出诚恳的笑容,低头鞠躬向他们说:「感谢您!功德无量!」这叫平等心,也是欢喜心。只要有目 标、做应该做的事,就能把不可能化为可能。
   我一方面替受灾的大陆同胞拥有三新——「新房子、新衣服、新棉被」感到庆幸和欢喜;另一方面,感恩委员们不惜辛劳,提起劝募的勇气和毅力,还有爱心人士的乐捐赞助。布施若无勇气和毅力,是舍不出点滴爱的力量来啊!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3-13 20:22     标题: 续 8







                                          还我本来面目


  
            我们常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句话说起来很流畅、很顺口,其实往往在这简单易懂的道理上,却无法完全体会其内涵。
  我们所知道的平等、天真、自由的本性,只是文字、名相上的解说而已,极少有人能了解到真我的心和佛心很接近。因为很多人虽具有「人形」,却不能发挥人身的 功能,只是空有人形而已;若能发挥身体的良能,即与佛心相近。可是,凡夫总是做不到,所以称之为「众生」;而众生与佛的距离就很遥远了。
   鸡会啼、狗会叫,但是牠们却都无法体会真理的存在,因为畜生道的境界暗钝、愚痴。虽然牠们也有天真的本性,却没有被启发和接近真理的因缘,所以离佛的境界 非常遥远;而人类的领悟力较强,周围的环境无不是让我们体会、学习和及时反省的因缘境界,这是人接近佛性的最佳机缘。
  可惜,很多人却让机会白白流失,放弃领悟本性的机缘,反而学习无实、虚幻的玄理。例如偏向追求神通、感应或福报,这些并非学佛的本意和目的。
  学佛,是要把佛法活用,如甘露般洗涤我们的身心,洗去无明和污染心,这就是学佛的本意;把我们平时疏忽的功能再修练,进而发挥净爱的功能于日常生活中,这就是学佛的真正目的。如果只求神通、求感应,这都是错误的观念。
  我们所要求的是,现前此刻的心念不要散失、不后悔的那一念心;若能如此,学习佛法才能定心。如果我们常常后悔昨天的错误或刚才讲错的话、做错的事,心老是停留在前念后念中,就无法专注于现前此时的人事物了。
  现前的心已不能专,而想求他心通,即易入邪道,那就离佛道愈来愈远了!我们自己的心无法「通」,如何能通他人的心呢?正确的学佛,应该要面对现前的人生。我们要常常反观自己有多少功能?是否已付出这分功能?
  我曾说过一个小故事——
  某间古寺的前面有一个水池,池里住了很多蟾蜍。这些蟾蜍经常忽而跳入水池,忽而跳上池塘边。有一天,蟾蜍群跳到池塘边时,看到身穿海青的修行人,踏着庄严 的脚步,嘴里念着响亮的佛号,心里很羡慕;其中一只蟾蜍,当人家在大殿开始拜佛时,立刻跳到大殿门外非常虔诚地祈祷,希望佛陀能赐给牠两足站立的能力,像 人类一样可以双脚走路。
  由于牠很虔诚,感动了一位天神,于是天神就满了牠的心愿。牠感到既高兴又骄傲,因为所有的蟾蜍都须四脚跳跃而行,只有牠能两足站立而行。
  有一天,草地上忽然来了一条蛇,很多蟾蜍看到凶恶的大蛇时,都赶紧跳到水池里躲起来。那只两足立行的蟾蜍心里也很害怕,但是两足走路总比不上四足跳跃快; 最后,牠还是被蛇追到且被一口咬住。当牠痛苦地挣扎时,心里非常后悔!牠想:「我何苦放弃原本具有的功能?只为了追求两足立行,竟落得亡命于蛇口,真是后 悔莫及!」
  这虽是一则童话故事,但也可以作为我们最好的警惕。学佛,就是要恢复原本的功能本性;若是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仍不择手段去追求,终究会失败。有些人到寺院说要学道,却迷于追求神通,因而常会走火入魔,不但乱了精神且断了慧命,这样就太可惜了!
  希望大家都能清明照见自己的本性功能,若是无法透彻了悟,则即使面对至道,也很难体会真理。所以,佛陀才有「见性学道难」之叹。其实,纯净的真如慧性和自 己最近,然而人们却往往舍近求远;就像我们的眼睛能看清别人,却看不见自己的脸一样。所以,距离最近的事物,反而看不到或被疏忽了。
  学佛无非是要我们从最近的地方做起,而最贴近、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发挥自己与生俱来的功能」,切莫舍近求远啊!


        
                                               常行精进·破烦恼恶
  
        何谓精进?精就是「不杂」,进就是「无退」。做任何事,必须专心才做得成;无有二念,才能进步。若要完成功德事业,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信心,二是精进,三是摄持,四是智慧。
   佛陀在世时,因为众生多烦恼、多无明,以致造业。佛陀得道后,为了改正众生观念的偏差,因而四处讲经、教化众生。在经典中,有这么一段故事:
   某个时候,佛陀在一村落里,那个村落的东庄与南庄隔着一条河。东庄约有五百户人家,庄内的众生常造恶业,每天总是在吃喝玩乐、安逸懈怠中度过。佛陀心生怜悯,因此行化到东庄欲度化他们。
   东庄人听到佛陀要来,心里都很高兴。因为佛陀成道后,即受到全印度人的崇拜与爱戴。所以,东庄人很虔诚地礼敬佛陀,并请佛陀为他们说法。佛陀说法的那几天,东庄人形态上虽表现得很虔诚,但是心理上却无法接受教化。佛陀看在眼里、悲悯在心里,也只能空叹无可奈何。
   有一天,从河的对岸南庄来了一个人,全身湿淋淋的走到佛陀的面前虔诚礼拜。那分虔诚、恭敬的行仪,让见闻者都心生感动与无比的信心。
   佛陀问他:「你是什么人?怎么来的?来此要做什么?」
   他恭敬地回答:「我是一个愚直的人,住在南庄那边。久闻世尊游化人间,开启人心智慧,除灭众生的愚迷烦恼,所以我虔诚一心要来听受佛陀的教法。一路赶来, 途中却横隔着一条河,别人告诉我:河很深,必须渡船才能过;但是当时岸边无船,而我又求法心切,这时有人告诉我:既然你那么急,何不涉水过去?因此,我就 涉水而来了。」

   佛陀听了非常感动,赞叹地说:「信能渡渊,摄为船师,精进除苦,慧到彼岸。」
   信能渡渊,意思是:只要你有信念,即使深渊大河也可以渡过;相反的,若没有信心的话,即使近在咫尺也无法到达。
   再说「摄为船师」,摄就是接受。即使没有渡船,但是只要你有信念、肯接受佛法,这个法就像一条船,可以送你到彼岸。「精进」就是离苦,离此岸的苦而得到彼岸的乐;有智慧就可证彼岸。
   所以说,信心、精进、摄持、智慧就是脱离三界、离开五欲的主要条件。在日常生活中,能看开世间物欲的烦恼,也就能安贫乐道,从凡夫境界升华到圣人的境域。
   佛陀说这段话,其实是一语双关。他一方面赞叹那位为求佛法不惜冒险渡江的南庄人;另一方面,则在鞭策近在咫尺的东庄人。东庄人虽近于佛前,却不起诚敬的信念,也不生希求、受教、持法、精进、智慧的道心。这是因为东庄的人瞋欲心炽盛,所以求道心念不专诚。
   道心就是理性。欲念如果扩张下去,就会埋没理性;理性如果能发扬起来,就可以制止欲心。
   现在社会上的人,多数由于「欲」的牵引而造业。这个「欲」不知沦丧了多少人的志节,害惨了多少人?所以说,「欲」会引诱我们进入烦恼的深渊。
   人生的确是多欲为苦,多欲会使恶业增长。佛陀教诫我们:要离欲、精进功德、增长智慧,多做利益人群的福业;别让物欲冲昏良知、埋没良能,这些都是菩萨该做的。所以说,常行精进,便能破烦恼恶。




                                         你我都是活菩萨
   
       有许多人问我:「师父,您出过国吗?」我答:「没有啊!」于是,他们就会把在世界各地见到的风光告诉我。有人说:「师父,其他地方不去没关系!但是尼加拉 瓜的大瀑布,您一定要去看、要去听。」我问:「尼加拉瓜的瀑布是什么样子呢?」他就描述一番,尽其所能地形容那里的美。
   我说我体会得到——每天早上,精舍常住众做早课、打坐的时候,四周一片寂静。在精舍旁有一个鱼池,池中有个小喷泉,喷泉的水往上喷再落到池中的声音,好美 啊!只要心静,境就静,静境的风光无限美好。所以,虽然我不曾出国周游世界,却可以遍游自己的心地风光,体会那分快乐与美好。
   佛陀在宣讲《法华经》之前,以《无量义经》为开经,在此经的「十功德品第三」中,有一位大庄严菩萨问佛陀:「众生要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怎么求呢?(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佛的觉道、智慧)到底菩萨是从哪里来?往何处去?又住在哪里呢?」
   佛陀回道:「菩萨是从内心宫宅而来。」宫是皇宫、宅是住宅,意即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仁心仁宅,也就是佛心。所以,每个人都是菩萨。而这个菩萨要去哪里呢? 佛陀说:「要去使众生发菩提心。」菩萨住在哪里呢?「住于菩萨所依止的地方。」(原经文「……是经本从诸佛宫宅中来,去至一切众生发菩提心,住诸菩萨所行 之处。善男子,是经如是来,如是去,如是住。是故此经能有如是无量功德不思议力,令众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几句话很简单,但是意义非凡,而它也正是慈济历年来努力从事的方向与目标。
   我常常向慈济人说:「最灵验的佛就在我们的心中,最有力量的菩萨就是我们的手脚。」每个人都有一颗佛心,我们的佛心很庄严,内心风光非常美好!不过,相信 有许多人认为菩萨离人间太遥远了。其实不然,须知菩萨就在我们身边,菩萨就在人人心中;只要大家能够回顾内在的堂皇宫宅,时时反观自性,培养欢喜、知足、 感恩的心,进而贡献己能、帮助他人,那么,我们就是活生生的菩萨了。



                                         君子之风
       行事不分大小,都应敬重谨慎,不可大意。
   过去,孔子称赞子产有四德:「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一个人在社会上做事,不可离开这四项原则。
   所谓「其行己也恭」,就是决心做一件事时,要很细心去选择;选定之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以谦逊的心、谨慎敬重的态度把事情做好;完成之后,也不轻忽大意,依然要保有初发心行事的心态。
   「其事上也敬」——以现代人而论,对尊长应恭敬,对平辈也应以礼相待。做事时,应有群策群力的心态,因为要推动一件事,必须靠大家的力量才能顺利达成。因 此,要有彼此感恩之心,以诚相处。即使是同事亲友间的日常相处,也应讲究礼节;若彼此缺少恭敬、感恩的心态,便容易发生冲突。
   「其养民也惠」——执政者若能为民众着想,他必定是一位君子,百姓们也一定会报以忠诚。企业行号的领导若能时时保有爱护员工的心态、处处为员王们谋福利,则公司的营运状况一定更加顺畅。总之,有能力的人要多为人群谋福利,不应只为自己打算。
   「其使民也义」——做事、用人应合于义理。比如有些人雇用劳工,只希望工人多付出劳力,却不愿给予合理的报酬,甚且以各种名义扣除工资,不顾工人的辛苦,这就是不义。
   以现代的观点来诠释孔子所说的「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无非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四项「自度度他」的原则,时时自问:对别人是否存有感恩心?是否待人以礼?是否敬重对方?
   感恩、礼节、敬重,都是日常生活中应有的心态。要记得处处站在别人的立场着想,给予合情合理的对待;这就是修养,也就是做人的原则,君子的风度。



                                         能受天磨方铁汉
  
            曾经有一位市长来看我,希望我能到该市演讲。在谈话中,他表示了内心的苦恼:「有时觉得很茫然,人生到底以何为目的?我扪心自问,无论做人处事,都已尽心尽力;甚至经常忙得焦头烂额,却还处处遭受攻击,到底怎么做才是对的?」
   我告诉他:「做人做事,除了耐劳,还要耐烦、耐怨。人生的目的只有一项,就是服务人群。」我们来到人间不怕责任重,只怕没有机会服务人群。「能受天磨方铁 汉,不遭人忌是庸才」,不管面临任何坎坷,都应勇敢接受磨练;唯有经过坎坷的人生,我们才会了解自己的力量有多大。
   其实我们来到人世间,若不是从遭遇障碍中克服困难,我们如何成长?若不是苦难加身,如何体会存活的意义?
   有位人士说,他最记得我说过的一句话是「吃苦了苦」。
   人生若没有苦,易生怠慢;有时吃点苦,精神会更清朗,也更能呈现生命的意义。好比一艘泊在湖面上的船,若用两支桨在水中轻轻拨移,就可以到达对岸,然而这 样不能算是真正的行船;若真的要行船,就应在人海中接受海浪的冲击。浪有多高,船就有多高;浪低,船就跟着低;如此浮浮沉沉而不翻覆,才是真正会操控航 行。同样的,能够承受外境的磨练,而且愈挫愈勇的人,才是一位铁铮铮的汉子。
   前阵子,有两位牧师在参访慈济时表示,他们很肯定、敬佩慈济,很想了解我是如何领导,使这个团体的人心如此契合、形象如此美好?「事情如此多、这么多人来看您,您不会觉得烦恼吗?这又是何种工夫?」
   我回答:「我没有什么工夫,我和大家一样都是凡人,不可能没有烦恼。若有不同的地方,该是烦恼停留在我脑海中的时间极其短暂。是什么力量让我把烦恼很快就推开呢?不外是凭借『欢喜、感恩』这股力量,让烦恼一闪即过。」
   我们若能消除烦恼,让心宁静下来,使精神保持明睿,则不管面对任何人事,都不会烦躁。
   人的烦恼是长久累积下来的,而且会愈积愈重。一个人的智慧就像一面镜子,镜面若增加一分雾气,明亮度就减少一分,亦即多一分烦恼。镜子若经常擦拭,照山是 山、照水是水,一点也不会模糊。即烦恼来临时,就如雾气模糊了镜面,无法照明外面的境界。所以,最好不要让烦恼囤积、停留在脑子里。每个人都有烦恼,面对 烦恼时,我们要用欢喜心、感恩心去扫除。
   慈济是我自己欢喜推动的,更感恩众人热心地参与慈善、医疗、教育、文化四大志业;人多事繁,我难免会担忧,所以常会唠唠叨叨地叮嘱大家:开车要慢点,要注 意交通安全,要照顾好家庭,要柔和声色……。这是因关心而担忧,不是烦恼。但若把事情摆在心上,不由自主地一直生起贪、瞋、痴、慢、疑之念,这些烦恼多令 人痛苦。
   担忧里面有爱,而烦恼里面却充满了恨、仇、怨。如果我们能运用欢喜、感恩的力量推开烦恼,就可以时时保有宁静的心;心若宁静,智慧就明睿,面对任何状况也就不致有偏差的反应。
   只要能随时随处怀抱欢喜、感恩的心念,则不论外境如何横逆、波折,终能历经琢磨,益发光亮。




            
                                 日日过好日

  
        有句俗话说:「因缘果报,屡试不爽。」而佛陀也说过:「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事实上,因缘果报都自生活当中形成;若种下一个好因,即得善果,反之亦然。
   人们在过年期间见面时,通常会互相祝福「事事吉祥,日日平安健康」,吉祥健康都是果,凡夫总是喜欢讲「果」,却忽略了「因」。其实,健康平安的「因」,来 自「心」的健全;而「心」要如何健全呢?必须祛除贪、瞋、痴等烦恼的根源。若是不能舍弃烦恼、放下执着,身体自然病态衍生。有些病人在就医时检查不出病 因,大多源于心理不健康的状况。


  
                                知足无求福中人

       慈济委员经常去探访接受功德会济助的个案,遇到年迈、孤独的老人时,他们总会关心地探询:「阿公,您的屋子会不会太潮湿?衣服够暖吗?吃得饱吗?」八、九 十岁的老阿公说:「我住的环境已经很好了,穿得也很温暖,吃的、用的也很满意了!」尽管在一般人的眼中,他们的生活条件都只是最基本的温饱,但是他们非常 知足;因为知足,所以「无所求」。对委员们的探访,他们除了表示热切的欢迎之外,并不企求更多的帮助;像这样的人,即使已经八、九十岁甚或年近百岁,身心 仍然非常健康。
   有些个案则是委员一进门,他们就开始诉苦,愁眉不展地表示欠这个、欠那个。若问他:「您身体好吗?」他一定说:「全身都不舒服,全身都有病!」由此可知, 健康和心理状态有着极微妙的关系。所以,我们要记得时时清除内心的垃圾,种下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等健康的因;有健康之因,才能得健康之果啊!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3-14 20:19     标题: 续 9






             用心于分秒之间


    现代人普遍缺乏信任感,经常处在「人怕人」的状态中。彼此相处均有防备之心,担心对方是否骗我?会不会对我不利?如此怎能招致吉祥?人与人之间要能互相信任,才会事事吉祥;能先造吉祥之因,才能得吉祥之果。
  我常说:「过年容易,度日难。」过年时,大家都笑脸相迎、互道恭喜如意;但是数天的年节一下子就过去了,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应该「日日过好日」才要紧哪! 但是,要想「曰日过好日」,就要「事事做好事、时时做好人」,这样就会日日快乐;日日快乐,自然「年年过好年」。
  人人都要有「过秒关」的心,分分秒秒皆应谨慎、注意,不说错话、做错事;能够分秒照顾好心念,必能事事平安、吉祥。这样,自然「日日是好日」了。




        爱的管理
  经常有许多企业家问我:「师父,慈济团体如此庞大,您是如何管理的?」我的答案只有一个:「我不懂企业,我只是很诚心地启发大家的爱心,让人人自我管理,同心协力落实『志业』。」
  我有一位弟子,事业做得很大。他非常护持慈济,每有活动,都会很热心地参与。有一次冬令救济时,他也回来精舍帮忙打包东西。正巧,他的一位员工也回来,看 到他正忙着打包,就悄悄地绕进屋子对我说:「师父,我们董事长正在外面卖力的工作,我还以为看错人哪,真奇怪,他怎会变成这样?」我问:「这样有什么不对 吗?」他回答:「师父,您不知道,我们董事长在公司里好凶耶!他老是绷着一张脸,全公司的员工都好怕他;大家如果正在谈笑时,一听到他来了,就像碰到『瘟 神』一样,一句话也不敢吭。所以,只要他不在公司,我们都好高兴哦!」
  等到冬令救济工作做完,新春期间,他带着一家大小来花莲向我拜年。一家人坐下后,我说:「嗯!你很像一位董事长!」他听了很紧张地问:「师父,您怎么这样 说呢?」我说:「听说你在公司时,董事长派头十足,员工都对你敬畏有加。」他说:「忏悔、忏悔!请问师父,我该怎么做呢?
  我说:「你是董事长,但董事长是谁在叫的呢?是你那些员工叫你的。你能做董事长,是因为有他们在帮你做事,才能让你的事业发展、稳定。听说你的办公室很豪 华,不管是客户或员工,都必须经过好几个关卡才能见到你。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办公室如果没有员工帮你打扫,你就变成一位垃圾堆中的董事长了。」
  他说:「师父,以前我都没有想到这些耶!我向来认为那是他们应该做的,现在我知道错了。」
  过完春节开始上班后,他的态度改变了。每次在进入办公室之前,一定先在电梯内向镜子微笑;等到电梯门打开,他就保持这个笑容踏进办公室,然后向员工说:「大家好!」
  刚开始没有人敢回应,他心中有些懊恼!但是一想到「如果没人打扫,我就成了垃圾堆中的董事长」时,他就不断替自己打气:我一定还要笑下去。所以,他每天一进办公室,还是向员工们亲切地道好、问安。
  最近,他告诉我:「师父,和气和关怀真是一股大力量!」他说以前要出货时,他都很气恼!因为要员工加班时,总是有许多人溜走;如今,除了和气地和员工打招 呼外,还会常常主动闸怀他们:「如果太辛苦,订单就少接一些。」员工们听了都说:「为了回报老板的体谅,我们应该再『打拚』些。」每看到员工们很晚了还在 加班,他会说:「早点回去吧!不要太辛苦了。」员工们口中说好,却仍很卖力地赶工。
  他又告诉我:「师父,我的员工人数没有增加,但是业务却增长了好几倍。」这就是爱的管理。现在的社会,劳工意识抬头,谁愿意被管呢?谁也管不了谁。如果能多用一分关心和爱去启发员工,相信他们会自爱地发挥功能,为公司尽心尽力啊!
  一个人即使拥有很大的事业,很懂得企画经营,但是若欠缺爱心与宽容,就会被批评是「冷漠无情」甚或「为富不仁」,虽然他很富有,却无法避免别人的责骂、批评,这种人生有何价值可言?
  人生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地位有多高或财富有多少;人生的尽头也只是黄土一坏,到底它的价值如何定位呢?
  我想,如果能惜福自己所拥有的,进一步再造福,贡献社会、利益众生,这才是人生真正的价值。




             善的循环
    美国洛杉矶曾发生黑人暴动事件,传播媒体争相报导当地的混乱情势,当时我内心也十分担忧!不久,位在加州的慈济美国分会特地传真一份数据回来,告诉我当地一切平安。
  知道他们人人平安时,大家无比欣慰;而更令人感到欢喜的是,后来我行脚至南部时,高雄一位刘委员兴奋地赶到屏东分会见我,他说:「师父,我有一位吴姓会员,多年前搬到洛杉矶定居。前几天她打国际电话给我,说她蒙慈济的庇荫而逃过一劫。」
  据刘委员叙述,吴女士于日前驾车出门,途中被一群黑人拦截诘问:「妳是韩国人?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吴女士强忍心中害怕,回答:「我是台湾人。」这群黑人竟一改态度,十分友善地放她离开,并指示她最安全的行车方向,要她「快快回家,这一带很乱。」
  对于自己表明身分后,能得到礼遇的情形,吴女士百思不解。她回到家后,向家中的黑人帮佣询问,才知原来洛城的黑人普遍知道「台湾有个『慈济会』在此地回馈 黑人社会」,因此,他们有一致的共识:此次暴乱,以不涉及华人的安危为原则。所以,吴女士才能够逢凶化吉,化险为夷。
  慈济美国分会成立以来,先后做了许多国际性的救援工作。当地的委员、会员也都能坚守佛心师志,就地募款、就地济助个案。他们除了不定时帮忙一些急难事件和 流浪汉外,更固定在每年的圣诞节准备了五百份礼品,赠送给洛城的黑人贫民区,并提供奖学金给就读护理学校的黑人学生。
  吴女士在离开台湾之前,曾经是慈济的会员,如今在异国他乡因慈济而幸免于难,遂难掩感激之情,以国际电话向台湾的亲友报平安。她欢喜庆幸自己能和慈济结缘,加入回馈人群的行列,因而得以避离灾厄。
  秉持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教化,慈济美国分会的默默作为,发挥了「善的循环」。有句话说:「种如是因,得如是果。」慈济当初对黑人朋友无所求的付 出,从未料到会有使国人同胞幸免于难的回报。所以,我常强调:「爱不分种族,爱一定要普施天下。」我们为天下做天下事,福报必然会响应在自己的身上。
  做好事是人的本分,没有什么特殊。事实上,行善之后真正获得利益的是我们自己;如同洛杉矶这位会员的经历,正是「善因善果,功不唐捐」的最好印证啊!



              爱惜物命·珍视资源
    从八十年四月以来,慈济和金车教育基金会合办了一系列「预约人间净土」的活动。我们希望社会大众能够透过参与活动,了解、接受「慈爱、悲怀、喜舍、感恩」的理念,进而改变生活习性、践行善念,使人人发挥所能回馈社会,造就台湾成为一片人间净土。
  要预约人间净土,就要先净化人心;人心如果净化,每个人的行为自然会净化。比如八十年四月十九日,我们发起一项「知福惜福再造福——回收废纸救台湾林木」 的活动。当天,全省的慈济人在各县市设立了九个回收点,鼓励民众响应资源回收的呼吁,大家同时发挥「一手动时千手动」的功能。在这股团结力量下,一天之中 所回收的废纸总共有一百六十多公吨之多。
  依照专家的评估,一百六十多公吨的废纸,有百分之七十可以再制;而这些再生纸的数量,相当于砍伐二千四百零九棵高八公尺、直径十六公分,树龄在二十年以上的大树来制造生产。
  想想看,我们只发挥一天「一手动时千手动」的功能,就可回收一百六十多公吨的废纸,挽救二千四百零九棵大树。所以,这个社会要净化,需要你我建立共识,为维护清洁美丽的人间净土,一起动手努力。
  地球的资源有限,我们应该为后代子孙爱惜居住环境、保护资源。以台湾目前的用纸人口而言,每人每年平均要用掉八百公斤的纸,这是多么可观的数字啊!因此,我们必定要加强惜物护生的观念。如果人人都能珍惜物命,就能够避免资源浪费。
  相信每个人都不愿与垃圾为邻,处处有人示威、抗议,拒绝与垃圾掩埋场为邻;人人厌憎垃圾,却又制造垃圾。既要丢垃圾又不愿与垃圾为邻,要解决这个矛盾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培养「爱物惜福」的观念。首先,应爱惜所有的物资;再者,是加强保护地球上的资源。
  垃圾为什么会那么多?是因为人的虚荣心作祟。现代人凡事讲究新鲜、时麾,在衣、食、住、行、育、乐中不断追求变化;而垃圾也就在这些不断地追求中,大量地产生。
  台湾今日的成就,是人人努力的成果,我们应该知福惜福。因此,人人都有不让垃圾成为社会问题的责任。
  不久前,有位室内设计师到花莲见我,他说:「师父,听你谈起垃圾问题及惜福的道理后,我非常感动且深有同感。以前我工作时,都会建议客户标新立异、求新求 变,将设计方向做大幅度的变动。如今我改变观念,当客户要求重新装潢时,都尽量鼓励他们保留原始设计,而用心地在原有的风格中做修饰和改变;如此,也能创 造出一番新的品味,而且省时省钱省事,客户都非常满意!」
  这是多么的有智慧啊!他不但减少有形的垃圾,也鼓励别人惜福,回复无形的节俭美德。深深期望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能多用一点心,时时提醒周围的人,要好好珍惜我们的环境,为后代子孙留下一片净土。




         及时报亲恩
    每次听到有关老人的问题时,我就十分感慨!将来你我也都会面临年老,与其到时坐困愁城,不如现在就探讨防治之道;而根本解决老人问题的方法是:提倡年轻人敬老尊贤,提倡为人子女者要克尽孝道、敬顺父母。
  谈孝道,要由本身实际做起。老人问题不要丢给社会,你我都有责任在自己家中侍奉长上、供养老人。尽孝,是人生的根本;人生若不孝,就不算人生。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你们家父母谁在养?」这种话听起来很可怜,父母还需要大家用「养」的?应该说:父母由谁在「孝顺」才对。其实,许多父母不曾 「吃」儿女的,甚至他们年轻时努力累积的许多资产,也都留给儿女们。大致说来,他们吃也是吃自己的,并没有让子女养;况且,碗筷也由他们自己端拿,并没有 人「喂」他们。
  孔子曾经说过:「侍奉父母若没有恭敬心,就像在养猪狗、牲禽一般。」倘若说有养就是孝顺,那么,养猪、牛、鸡、鸭,不也是在对牠们尽孝吗?所以,真正的孝顺是从内心产生对父母的敬爱,将这分爱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去关心、陪伴他们。
  有位志工曾说,到了医院才体会到人老的确很苦,也才体会到父母爱子女的心,更体会到老而没有子女关怀的凄苦。他到医院当志工时,被分派在三楼服务,三楼有 小儿科及妇科。他看到小儿科里的病童,他们的父母,甚至祖父母、姑姑、阿姨……,所有的亲戚都非常关心地前来探病,充满了亲情的温馨。
  当他转到妇科病房时,却发现有一位老太太没人探望、照顾,于是问她:「阿婆,您的儿子、媳妇呢?」对方回答:「他们各忙各的事。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没有空来陪我。」
   同样是生病,小孩生病,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老人生病,却被遗忘在冷清、孤独的角落。这种强烈的对照,令志工悲叹不已。
  此时,我们都不觉得伶仃孤单的苦;因为每个人都正值黄金岁月,都各有所忙。然而,「老」是悄悄渐至的;当我们开始感觉孤单、需要子孙围绕陪侍时,恐怕就为时已晚、求之不得了。
  人生苦短,没有人能永远拥有「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景况。在可以把握的因缘下,我们应该珍惜三代、四代同堂的机会,和公婆、父母同住,以身作则展现孝道给儿女们看。若能如此,将来我们年老时,自然就能安享天伦之乐,免去孤老无依的凄凉。



        何其自性·本自清净
    曾有人问我:何谓「菩提心」?我的解释是:「菩提心」即「觉道」——觉悟的道心;而「觉」则为「最清净、透彻的了解」。
  中国字很有趣,以「觉」字为例,它的下面有个「见」字——在未「觉」之前,必须先学;「学」下为「子」,意味着人刚出生时,什么都不懂,必须靠后天的教 育、培养。例如父母的爱、兄弟姊妹的爱、老师朋友的爱、社会人群的爱,不断以爱来灌输、教育孩子;如此,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终会「见」到、了解道 理。
  因此,在茫然不暸解道理之前,必须先「学」;等到学会了、「见」到了道理之后,就叫「道」。《中庸》有云:「率性之谓道。」每个人都有纯真、清净的本性,这个本性就是佛心、就是「道」。所以,菩提心即是道心,道心就是与生俱来的清净本性。
  学佛,最主要是要「明心见性」,而「心」与「性」,其实是相同的东西。佛陀也一直在教育我们——「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的心和佛的心以及众生的心并无两样,只不过众生是凡夫心,而佛是清净的觉性——佛心因不受外界污染而保有清净,有清净心就是觉性。
  众生同样也有明净的觉性,只是由于后天环境的影响,致使内心蒙上尘埃,因此转觉性为凡夫心;凡心就会有分别、竞争、功利的产生。
  佛陀身为太子时,就已经具足超然的智慧,所以能放弃富贵荣华,走上苦行的路程,去探讨人间的苦难和修行者的心路历程,最后终于理解人生的真谛。
  悟证得道后的佛陀,教导弟子要行菩萨道。「菩萨」两字是梵文「菩提萨埵」的译音简写,中文意译为「觉有情」;也就是说,觉悟的人不离人间,他在人间奉献爱、教育人群。由此可知,回归清净的本性,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啊!

作者: 弥迦使者    时间: 2009-3-15 14:17     标题: 续 10






       把握眼前的心念


             春秋战国时代,群雄并起,据地称王。当时有一位燕国童子,听说赵国有很多戏剧文化和学艺者,走路的步伐很好看,便特地前往赵国学了几年的步伐。结果,非但学不好,甚至忘了自己原来走路的方式,到后来只好用爬的爬回燕国。
  这虽是一则很荒谬的故事,但是却有很多人像那位燕国童子一样,将本具的真如自性迷失了。本具的自性能(又可称为佛性)就像我们自然走路的步伐——出生后,只要是健康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他就自然学会走路。
  从婴孩至童年,走路是一项很自然的本能。但是,那位燕国童子却偏偏舍弃自己原来的步调,去学戏子的步伐;结果不但没学成,反而连原本的能力都失去了。所以说,我们若想求真如佛性,一定要向原有的本性去探求。
   有一次,慈济护专办恳亲园游会,学生和家属及懿德母姊们,大家都集合在操场上,由学生发号施令;家长和懿德妈妈、爸爸们则听候号令,大家一起游戏,连校长 夫妇也参加了。学生们是那么的天真,当需要几条领带时,就不分是校长或家长的,统统拿来运用;也不管彼此是否认识,大家都玩在一起。要几根头发,也是很高 兴地把头伸出去,要长、要短,皆任君选择;还有拿鞋带、裤带当道具的,也一样不管认识与否,只要有就拿来运用,连校长的鞋子也被借走了。
  玩「两人三脚」的游戏也是一样——不分身分高低、不论年龄老幼,大家玩在一起。奔跑时,若跌倒了再爬起来,不计较输赢,一切都由学生判定;只要众人玩得高兴就好,这也就达到游戏的目的。
  人生与此相同,每个人若能守住这分天真,人与人之间不要有任何计较;也不管输赢,只要尽了自己的本分就好。在人生道上,千万不要迷失自己;不管老少,本性都是相同的。
  学佛,首先要反妄归真,了解自己的本性。但是,我们常会迷失自己的心念。比如说了一句慷慨话后,也许等一下就要后悔;也许因昨天的行为或人事上的疏忽,今 天就感到后悔。凡夫的人生,常会因往事而后悔,就是因为当下的那一念没有掌握好,没有彻底的了解自己。因此,我们要守住当下现前的这一念。
  常有人问我:「师父,您这一生有什么计划?」我都会说:「有一个远大的目标,不过却是时时把握住现前的每一秒。」因为现前的一念若能守住,就不会做错事、讲错话,也不会懈怠、懵懂了。
  佛陀说:「见性学道难」——因为人经常会迷失「现前」的这一念。总之,学道不难;只因无法守住当下的心念,才会变易为难;若能守住现前的这一念心,并彻底了解自己的本性,那就很容易了。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有一位富家小姐,据说她也是名企业家之一。她对现实有很多不满与厌恶感,心中有许多烦恼。她问我:「如何才能心平气和地追求到人生的目标?」我说:「人,生活于世间,只要有所追求就不会心平气和。」
  接着她又说:「师父!难道您不会因追求而有所烦恼吗?」我说:「这种问题我无法回答,因为我从不去追求任何一件事,因此,从未有过追求的得失感。」
  从上述对话中,我们不难了解:物质富有的人生不见得快乐,而过平淡的生活也不会有任何欠缺的失落感!因为只要心境踏实,不觉得缺少什么,就不会有追求的烦恼。许多物质富有的人们,内心永远不满足、永远觉得有欠缺,这实在是苦恼无边的人生。
  另外,还有一位小姐问我:「成功的标准,到底如何订定?」她的问题,我觉得很奇怪。成功怎会有标准呢?人心追求的目标无穷无尽,如何才算成功呢?我回答: 「当你心满意足时,你就成功了;如果不满足,就没有所谓的成功。成功的意思就是满意,成功没有固定的标准。其实,快乐或烦恼都只是一种观念、心境而已。」
   记得有一次,一位慈济委员带了七、八位先生女士来看我。委员说:「师父,他们的母亲在几天前被一位酒醉的驾驶人撞死。他们原本非常不谅解,坚持要肇事者赔 偿。后来,我劝告他们说:『能原谅别人就是福。』又讲了许多类似的案例,让他们的心情平静下来,并且告诉他们:『原谅对方就是功德。把心平静下来才能好好 沟通,您们的母亲也才能入土为安……。』」
  委员接着又说:「他们听了之后,觉得很有道理。毕竟,人命的价值不在于那几十万元的赔偿费,他们决定让母亲入土为安。后来,双方都很心平气和地沟通。肇事 者酒醒后非常自责,而且受害家属对他那么宽厚,他更深感惭愧!他跪在老太太的灵堂前,至诚地忏悔说:『我一时酒醉犯下大错,而大家竟然对我这么宽厚,让我 非常感动。我原本是个不负责的人,喝酒后经常打骂太太。现在我要以行动表示真诚的忏悔,从今天开始,我绝对不会再喝酒,也会对家庭负起责任。』」
  我向委员说:「你能够让受害家属心境平和,进而感化一位浪子回头,真是功德无量啊!」他们其中的一位先生说:「这都要感谢师父!因为有您平时所说的法,才使我们理智地处理这件事。为了报答师父的法恩,我们愿意捐出一百万元,让母亲遗爱人间。」
  这也是所谓的「得饶人处且饶人」,学佛就是要学得「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以平静的心去处理」,如果追求不尽,那就永远不会快乐。





                                             跨出第一步
  
            时间可以使人完成大业,也可以成就个人的道业。每一个人自呱呱落地后,都会历经幼年、少年、中年、老的睥人生过程;从幼年开始是学习的阶段,到了中年便是奋斗的时期,而老年时就要享受这段人生的成果。所以说,「时间」可以完成人生的学业、道业与事业。

  
         合抱之木发于毫芒
    佛陀一再教育我们:人生,一定要谨谨慎慎,并以一颗最真诚的心,从开始的「因」到最后的「果」。「因」,是非常微小的东西。比如一棵生长在山中的大树,静 观这棵树,必须好几个人手牵手才能围绕。所谓「合抱之木,发于毫芒」——这棵大树的「因」,就在小如毫芒的种子之中。
  毫芒,是比喻最渺小、最细微之物。一棵巨大高耸的大树,其根源只是一粒很小的种子;这个渺小如毫芒的种子(因),在山林中慢慢生长、茁壮,终成一棵高耸、 巍峨的大树(果)。大家想想,这要经过多少个酷夏严冬、多少岁月的累积,才能长成合抱的巨木呢?从「因」到「果」,就是需要时间啊!
  修行或学习任何事物,就像走路一样——「千里之路,始于初步」。不论多远的路,一定要跳出第一步;这最初的第一步,你若不愿意跨出去,就永远不会到达目的 地。同样地,学佛法、世间法或任何工夫也是如此。不管要学什么事情,一定要下定决心,付诸行动埋头苦干,才能学有所成。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关于修行与修道:「修」是修养,「行」是两只脚踩在土地上走,「道」则是自凡至圣的规则,学佛便称为「修行」或「修道」;但是,如果只凭藉理论、光说不练,将永远不能达成修道的目的。所谓「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佛陀的教法不是口头上的理论,而是要我们身体力行。
  常有人说:「我已经做很多了。」其实,这种人一定没做什么事。因为自以为做很多事的人,往往太自满自大,器量又小;就像一件器皿,装不了多少东西就满出来了。我们日常使用的器具,愈深容量愈大,许多东西装进去仍有空间;人也要有这种深广大量的心才行。
  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刻刻做好事,但不必放在心上,因为我们并没有做成多少好事。即使如古人所说的「日行万善」,终其一生也无法将全部的善行积微成山;但是,如果一天做了一件坏事,那就成为「恶贯满盈」了。
  一个人平日做好事,是理所当然、应该做的;既然是应该做的事,就不算什么!但你若是做坏事,那就不应该;哪怕只是一点一滴,都会破坏了自己宝贯的「人生」。
  所以,学佛一定要像走路一样。一个人从幼年学走路到现在,不知走了多长的路,但是脚底下并没有带着路走;脚下若是走一步路一步路,绝对无法「进步」。我们 走过的路只有留下足迹,脚上并不会染到污浊的泥土;人的一生,应该也要如此。纵然今天赤着脚在路上行走,沾染了一些泥土尘埃,晚上也必须洗净双足之后才可 以上床睡觉。
  总而言之,两只脚应该走路,但不应该拖泥带水。修行的心也应该像这样,时时刻刻警惕自己做好人、做好事,谨慎于修养心性。



        自然最美
    修行学佛,重要的不在于找「境界」,最主要的应是「自然」。每个人来到世间,都带有一分很美的自然之美;只要多数人受到后天社会习气的薰习,使得习惯变坏了。若不能顺于自然,则所追求的理想常会与环境相违背;只要顺于自然,就是美的境界,也就是天性。
   学佛,常会听到「反观自性」这句话。一般人经常让心念缘着外境奔驰忘返,不知反观自照;若能彻底了解自性,便能「明心见性」,这也是修行最主要的目标。
  孔子有一回带学生到龙门瀑布郊游。他站在低处看到急水流花从高处奔泻而下、溪水滚滚奔流的壮观情景时,不禁说道:「水泻两万四千尺,浪花直冲四十里。」可见,龙门瀑布多么壮观。
  孔子看那雄壮的景色不禁入神,忽然间,他发现远处有一个人在瀑布的急流中沉浮着,便赶紧要学生准备救人。正当准备之际,水中的人却一直游靠过来,原来他是 在游泳。他在水面上悠哉游哉,还逍遥自地吟诗呢!在这深广的溪流中,湍急的浪涛对他而言,根本不构成威胁。那位泳者高兴地爬上岸后,孔子好奇地问道:「你 在激流之中游得这么逍遥自在,到底有什么特别的道力?」
  泳者简单地回答:「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道力,只是喜欢水呀!而且我习惯在水中游泳,并不觉得瀑布的水很湍急,这是我喜欢的自然境界呀!」孔子听了大有所悟!
  孔子对国政曾失望地说:「帮无道则隐。」也就是说,当政治混乱时,他宁愿隐居起来;但是,当他看到这位泳者在激流之中仍能逍遥自在时,深深觉悟到:「在险恶、混乱的环境中,只要抱着欢喜、无争的心态,未尝不是很好的修养场所。」
  人创造环境的美,环境却无法塑造人的美。在丑陋的环境中,只要有一群祥和的人,环境也会变得祥和美好的。人只要有一口清新自由的空气、呼吸顺畅,就是最逍遥自在的人生。像那位在浪涛中游泳的人,因为喜欢自然环境,因此自得逍遥,没有人我是非的纷争。
  希望人人时刻点然心灯、反观自性,不要让心驰逐于外;只看到别人的错、别人言语不好听,而忘了自我反省。




       内谦外让·行功戒圆
   去(八十)年十二月十六日,在盛情难却之下,我参加了一项历史性的活动:南回铁路通车典礼。
  南回铁路的通车,使全省环岛铁路接通,这是多么伟大的工程建设!不难想像,它动用了无数人的心力,逢山开山、无路开路,挖石、造桥、铺轨……,这些都是辛 苦艰钜的工程。因为有他们不惜险难地努力付出,才能开出这条美丽、壮观的南回铁路。我心里对这些开路英雄们,怀有最崇高的敬意!
  路,我们天天在走,可是有谁会注意到,踩在脚下这条路的每一寸路面,都是经由许多人付出时间、艰辛劳力所铺设的?所以,走路也要有感恩心——感恩铺设道路者,让我们有一条平坦的道路行走方便。
  人人若能彼此相辅成就、互相合作,社会便能安和乐利。人与人之间,应常彼此感恩,这样,自然会天天喜悦。
  在人群中不生是非,也是做人应该有的基本修养。经云:「离是非,则行功戒圆。」在人群中辛勤付出,但不受人我是非所困扰,任何环境都不影响谦让与感恩的 心,就能行功戒圆;立志修行的人若能内谦外让,戒德自然圆满。「戒」是规矩,持戒旨在使自己不去犯规,也能防护外来的伤害,这必须受持谦让与感恩心。
  现代人生活忙碌,更应该保持身忙而心不忙;若心忙,则意必乱——遇到任何逆境,即深感苦恼。这样的心态即使在最好的物质环境中,也一样永远无法圆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修养身心、不去妨碍他人,就不会障碍自己「行功戒圆」。
  因此,生活在世间应时时保持感恩心,像台东到高雄这条南回铁路,或许离你我很远,但是大家也应该念开路者的辛劳。何况通车之后,来往于东、南部的人们可以节省许多时间;而交通方便,正意味着生活品质的提高。所以,虽然它远在台湾的南端,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若能时时以感恩、满足、欢喜的心来看待周遭的一切人、事、物,就是戒、定、慧具足了。



              赤子心
    有一次我行脚到屏东,大同国小的尤老师带了一位小朋友来看我。这位小朋友送了一本作文簿,和一个装着一万五千元、署名「五年甲班小慈济人全体」的信封给我。他很恭敬地说:「师公,这本作文是要给您看的,这笔钱是要捐给慈济医院买病床的。」
  我问:「这笔钱是全班小朋友捐出来的吗?」他小声告诉我:「不是啦!其实那是我和弟弟、还有几个同学的储蓄,以及打工赚得的工资合在一起的。」我说:「那 你怎么写五年甲班的小慈济人全体呢?」他回答:「师公,虽然是我们几个人的钱,但是让全班一起做善事,不是更好吗?」
  封面上写着「师公,谢谢您!」的作文簿,原来是五年甲班小朋友写给我的信。其中,有一篇写着:
  「敬爱的师公您好!谢谢您给我们红包,虽然只有三十元,但那却是师公您无比的爱心和关怀。所以,我要永远保存起来做纪念。当我们看见红包外的『佛心师志』 四字时,都纷纷讨论它的含义。老师回到教室的时候,知道我们都不了解那四字的含义,就解释说:『佛心』,就是我们要有与佛菩萨一样的心肠去帮助别人、爱别 人;『师志』,就是以师公您的四大志业『慈善、医疗、教育、文化』作为自己的志业。」
  「师公,我恨不得快快长大,跟随师公贡献社会,让社会充满爱心。师公,我们这几天做了一件善事:二甲的一个小朋友被砂石车撞得很严重,但是他家很穷。我们 这群小慈济人知道了,就捐出零用钱给他作医药费;我们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捐出了六千元。师公,我们做得还不错吧!但是尤老师更伟大,他的儿子发生车祸住 院,他还不忘帮助别人,他的精神真令人敬佩呀!」
  另一篇的开头也提到红包的事,但后面是这样写的:「前几天,我在路上看到好多孩子在欺负一只小狗。那些孩子用石头丢牠,还抓牠的尾巴,甚至骑在牠的背上呢?我觉得那只小狗好可怜哦!为什么现在的人愈来愈残忍了呢?那些人真是没有公德心啊!」
  也有小朋友提到:「师公,我常想不通一件事:为什么有些人要开挫鱼场呢?这些鱼的嘴巴都挂着鱼钩,多可怜啊!假如把人换成鱼,想起来有多可怕、多痛苦啊!我们政府为什么不禁止呢?」
  还有一篇作文更发人深省,这位小朋友除了发愿要以慈济大四志业作为他的志业——「让全台湾人个个都知书达礼,个个有爱心」之外,并说:「师公,大人真奇 怪!又没有人规定春节一定要赌博,那大人为什么都在赌博呢?他们还说小孩子不能抽菸、喝酒、吃槟榔,可是大人在赌博的时候,却把香菸、酒、槟榔全都拿出 来。我就想:『小孩子不可以,大人就可以吗?』大人也是人啊!他们的身体也会生病,又不是钢铁。所以,我决定长大后,不但要教我的孩子们遵守『三不』—— 不吸菸、不喝酒、不吃槟榔,我自己也会遵守这『三不』。」
  以上,是一群十一、二岁孩子所说的话。孩子的心性,就是如此地纯真、清净无染!我曾一再地告诉大家:父母是子女的模范,父母呈现的生活形态,对孩子的性格 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为人父母者一定要以身作则来教育孩子;如此,孩子的行为才不致有所偏差,将来也不会有「养子不教谁之 过?」的遗憾啊!






                                                 谈修行
  
         修一分好心
    提到修行时,很多人会说:「太早了!我现在还要担负家庭的责任,必须等到责任完成后才能修行。」也有人会说:「太慢了!如果我早知修行的好处,就不至于拖家带眷的,如今是放不下了。」
  事实上,修行并非出家人的专利;而出家后若不知修行的真义,则同样无法断除一切烦恼。
   修行的旨趣在于「明心见性」,我以为「明心见性」这四人字的含义就是「修心养性」。因此,修行就是:于内,「修」心养性;于外,端正「行」为。而这分展现于内、外的功夫,并不限于出家修行的人才能做得到。
  有句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我们不妨将它改为「人之习性不同,各如其面。」人心应该都是一样的,都与佛菩萨有着同等的善念爱意;但是,由于人的习气、观念不同,以致有不同的反应和行为。所以,我们才必须下功夫修心养性。
   心与性的差别何在?凡夫称之为心,圣人称之为性;心性本来是一体的,只是清净的本性被世间的欲念污染时,它就变成凡夫心了。修行就是要下功夫好好修心,去除心中贪婪、瞋怒、愚痴、骄慢和猜疑。
  往往有人会说:「我心好就好,又何必去修行?」只是我们如何厘定好心的标准呢?例如你在开车时,见到路旁有人受伤,你心想:「我很想上前帮忙,但怕会被诬赖人是我撞倒的。万一好心没好报,岂不是自找麻烦?」诸如此类的心念,究竟是好是坏呢?
   真正的好心是要经过洗炼的,要修习到面对遭受苦难的人们时,能够非常自动、没有一丝一毫考虑即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这分显露美善本性的洗炼工夫,就是修行。
  所以,不管有无宗教信仰,每个人都必须为「修」心养性、端正「行」为痛下功夫。


  
             灌溉善种子
    修行并非逃避现实、离开人群,修行的目标是要忘记自己的利益得失、不计较自己是否能解脱,而以众生为重;关心众生是否能离苦得乐,是修行者的自然风范。
  每个人的身体都有活动的功能,每个人的心灵都有纯净的良知;我们若能为大众献出自己的智慧,发挥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必能造福社会人群。
  不计较自身得失,以众生为重的修行是佛法的真理;若能将我们平时所学的理法落实在日常生活上,学以致用、成人利己,自然能够心生欢喜。
  想获得这种欢喜,要靠长久心来孕育、培养,不可一曝十寒!因此,当我们拥有一颗纯良的种子时,就要把握因缘时机,赶紧种入土中;并且要有充足的阳光、水分及空气,才能成长。
  我们应该把握因缘,好好保护善念;有好因缘与善种子,内外健全,就能使修行的心永不退转、厌烦。


                                  ------全文完------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