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众生缘慈悲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2-26 12:52 标题: 众生缘慈悲
mms://media9.amtbcollege.org/video/29/29-99-01a.wmv
mms://media9.amtbcollege.org/video/29/29-99-01b.wmv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三六卷)
2007/9/1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用无方最后一段,「寂用无涯三昧门」,第二段正显业用。这段裡面有四小段,我们学到第一段根境自在。
这段有十二首颂,它的义理深广无际,我们已经学过两次,今天我们还要继续看清凉大师的《疏》。前面我们学到「或敌体事理止观相对,或以事观对于理定」,我们学到这个地方。下面清凉大师举《起信论》裡面一段文,他说「如起信论,止一切相,乃至心不可得为止,而观因缘生灭为观,或以理观对于事定」,「下经」是本经下面所说的,「一心不动入诸禅,了境无生名般若是也」。由经文跟清凉大师的《疏钞》,我们终于明白,得大自在先决的条件就是定慧,这个我们要清楚、要明瞭。定慧的根是戒律,世尊在四十九年教学当中,可以说苦口婆心说得太多了。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这是我们几乎每个佛弟子,无论出家、在家都耳熟、都知道,也都能说得出来。问题在哪裡?问题在我们没有依教奉行,所以还是属于释迦牟尼佛的,他老人家的大自在、究竟圆满的解脱。解脱就是自在,把所有的障碍都解除了,脱离六道,脱离十法界,脱离一切的繫缚,所以得大自在。
这段给我们讲在根尘当中得大自在,可以从根入定,从尘起定;也可以从尘入定,从根起定;从眼根入定,从色尘起定;从法尘入定,可以从意根起定,不可思议的境界。我们要想证得,实在讲这个课程不能不修,为什麽?通一切法,一切法裡面当然包括世间法。大师也引用《遗教经》上一句话,「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小定,你只要把精神意志集中在一个地方。这就是说明心不能散乱,我们现在一般说心浮气躁,心浮气躁的人学佛是最严重的障碍。不但是不能得定,不能开慧,说实在的话,他读经、他听经都不能契入,他听不懂,也看不懂。为什麽?就是业障,心浮气躁是业障。什麽时候你学经教,听经能听懂了,听出味道出来,法味!能生欢喜心,你才得受用。
读经也是如此,读出味道出来,到读出味道就欲罢不能。晚上读书读到天亮,不知不觉怎麽时间过得这麽快,好像还不到一个小时,怎麽一夜就过去了,尝到法味。这也就给你说明,时间不是真的,得法喜的时候长时间就变成短时间,烦恼、忧虑到严重的时候,短时间变成长时间,度日如年。在这裡就证明时间不是真的,时分、方分,时分是时间,方分是空间,在《百法》裡面它列在不相应行法,不相应行法就不是真的。心法依它起,色法也是依它起,它不属于心法,它也不是色法,它也不是心所法,但是与心心所、色法也脱不了关係,所以叫不相应行法。就是说它跟心不相应,跟心所不相应,跟色也不相应,起了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在现代的名词叫抽象概念,完全是假的。但是这个东西也妨碍、碍事,你要是不能把它看破,确实你受时间、空间的拘束,你不自在。
佛告诉我们,妄想分别执着也是属于不相应行法,不是真的,是假的。要什麽时候能看破?慧就能看破,没有智慧你没有办法看破它。慧从哪裡来?慧从定来。定从哪裡来?定从持戒来。所以佛才教导我们,世尊入灭的时候,阿难尊者慈悲代后世弟子启请:佛陀在世,我们以佛为师,佛灭度之后我们依谁为师?佛给我们讲「以戒为师,以苦为师」,只要你能够持戒,只要你能够不怕苦,你就跟释迦牟尼佛在世,跟在他老人家身边没有两样。这个话说得好。我们要想亲近释迦牟尼佛,要想不离开道场,这两句话就是;持戒是亲近佛陀,能吃苦就是道场。我们学佛要想在这一生成就,你要明瞭世尊这层的意思,教我们持戒、吃苦,这个意义非常深,真明瞭,欢喜去做,持戒难不难?不难,条条都能做到,决定不会犯戒、破戒,不会的。能不能吃苦?苦裡头有乐,法喜充满,不亦悦乎,这真的。世间人以为苦,修道的人其乐无比,才真正体会到世尊常讲的,佛法教人离苦得乐。乐在哪裡?乐在苦裡面,这才有味道。乐裡头没有乐,乐裡头有苦,苦裡头有乐,这个道理谁懂!宇宙的法则亦如此,佛经裡面告诉我们,最好的檀香,牛头旃檀,这个香生长在什麽地方?生长在最污秽的地方。那就是好比说苦中有乐,你要不肯吃苦的话,你永远不会得乐。
《起信论》裡面有这句话,「止一切相,乃至心不可得为止」,教下讲止观,就是性宗裡面讲禅定,禅是观,止是定。我们念佛法门也是不离这个,一心是定,不乱是禅,说禅定、说止观全通,一心是定、是止,不乱是禅、是观。《大集经》上佛说,念佛是无上深妙禅,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今天止观都没有,没有止就是心散乱,没有观,妄念多,所以表现出来确实是心浮气躁,沉不住气,定不下来。现在这个社会也希望你心浮气躁,提倡,为什麽?讲速度、讲效率,这也心浮气躁。佛门裡面不是的,它讲定,它讲稳重,它有没有效率?它的效率比现在人高,它的成就比现在人大,它没有副作用。动作太快有副作用,最明显的副作用是人的寿命减短;动作缓慢不一样,那是长寿之相,是福慧之相。
我这一生见到一个人,章嘉大师,他老人家行住坐卧都在定中,以后读到佛经说「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我就知道了。我们再看曾国藩的家书、家训,他对他的儿女、子姪晚辈的要求,说很多次,重複的说,要缓慢、要学稳重,无论是走路、是言语都要缓慢、都要显得稳重。从他这些教诲裡面看,我们就能够想到曾国藩先生他自己的为人、修养。我跟章嘉大师三年,每次见他,如果我的心要是不能定下来,他不跟我说话。一定要我定下来,整个精神都稳定下来,他才跟我说话,这个很有道理。为什麽?言语虽然不多,你永远记住,给你很深的印象。不至于说速度很快,说了大半天,说完之后他忘掉一大半,那不叫废话吗?没有记住,忘掉的,叫废话;一个字一个字记住了,那叫真的听进去了,说、听才有效果。这就是东方文化跟西方文化差别的所在,西方人好动、战争,你打开世界的历史,东方人和平,只有在什麽时候会发生战争?改朝换代,末代的皇帝实在是太不像样子,才引起人民革命把他推FAN。但是推FAN之后,新的政权建立之后,很快的制礼作乐,整个社会走向和平。我们看中国历史,至少会有一百年到两百年安定的局面。你就晓得中国人的教学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爱好和平是教出来的。
这裡面讲事、讲理,「观因缘生灭」,这是事观。一切万物,佛说万物怎麽来的?因缘生法,因缘生法是事观。因缘无量,这是很深的一门学问,在佛法裡面称它做「道种智」,跟「一切智」是相对的,一切智是理观,道种智是事观。一切智观一切万法的体,体是空寂,万法皆空,了不可得,这是属于一切智。阿罗汉懂,阿罗汉证一切智,所以他能够把见思烦恼放下。可是这一切现象在面前,怎麽来的?你要问这个,阿罗汉就不知道了。阿罗汉只知道万法皆空,这个东西都不是真的,是假的,可是这假的怎麽假法?为什麽会有假的?这裡头种种道理,阿罗汉不知道。菩萨知道,所以菩萨证道种智,道是道理,种是万法,一切万法生灭的道理。我们讲动物生老病死,植物生住异灭,矿物成住坏空,这些事情你问菩萨,菩萨会给你讲得头头是道,这叫观因缘,这属于事观。
佛的智慧叫「一切种智」,一切智跟道种智是一不是二,圆融无碍自在这是到佛了。要知道,一切智也好,道种智也好,一切种智也好,统统是你自性裡面本有的般若智慧,不是外来的。我们今天这些智慧是被妄想分别执着障碍住,智慧不能现前;如果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一切种智你就证得。证得一切种智的人称为佛陀,证得道种智的称菩萨,证一切智的称阿罗汉,这都算有成就了。就是佛门裡面讲求的,我们修学终极的目标「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无上正等正觉;阿罗汉是正觉,菩萨是正等正觉,佛是无上正等正觉。此地讲的事理、定慧总不离这个原则,不离这个根本。
下面经说「一心不动入诸禅」,这句话很重要。诸禅,禅是《华严经》上常讲的三昧,正常的享受。正常的享受是阿罗汉以上,六道凡夫的享受不正常,佛给我们讲得很多,讲得很清楚。六道凡夫的享受是什麽?归纳起来五大类,身有苦乐两种受,心有忧喜两种受,把它归纳起来。当身体没有苦乐,心也没有忧喜,这时候很好,这叫捨受。所以总不外乎这五种受。为什麽捨要算五种之一?这你要晓得,四禅天、四空天他们是捨受,欲界天还有苦乐忧喜,很澹薄;色界没有,无色界更没有了,那就是正受,就是三昧。为什麽不叫它做三昧,叫它做捨受?他只是定功把它伏住,就是这经上讲的「制心一处」,他控制住,叫它不起作用,这是捨受;如果永远控制住,这就是三昧。没有办法永远控制,随着他的寿命,其实色界、无色界的寿命是他禅定功夫的浅深。他功夫得力的时候,那就是他寿命,功夫失掉的时候他立刻就堕落,这是讲色界、无色界的生死。定成了,他就生;定失掉,他就灭了。所以他不叫做正受,只能叫捨受。
这经上告诉我们,一心不动你才能入诸禅,禅是禅定。为什麽说诸?你用什麽方法修成的,禅的名字就不一样。我们用念佛方法修成的叫念佛三昧,我们依《华严经》修成的就叫华严三昧,我们依《法华经》修成的就叫法华三昧。佛在经上说,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法门是八万四千法门,那就八万四千诸禅,统统都修禅,只是方法手段不一样。八万四千确实有数字,你到佛学辞典上可以查得到,一点都不假。要是一般讲,像四弘誓愿讲的,「法门无量誓愿学」,那就不止八万四千,那是无量诸禅。方法、门道再多,把它归纳起来就是一心不动,你用什麽方法修一心不动?方法裡头,真的最简单的、最容易的、最稳当的是念佛。念头才起,你不要管它是善念、是恶念,是淨念、是染念,都不要管,反正念头一起,毛病出来了,为什麽?真心没有念头,这句要记住,你的本性没有念头。
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把本性说出来,本性是什麽样子?他老人家五句话说得很清楚,头一句话就说「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清淨是没有染污,没有染就没有淨,也就是头一句话,你的自性、你的真心,我们今天讲纯淨,染淨二边都没有,这是真淨。第四句话说的「何期自性,本不动摇」,那就是你本来不动,从来没有动过,现在也没有动过。一念不觉是什麽?一念不觉是妄念。为什麽?真心不起心动念,起心动念的时候不是真心,妄心,这个要知道。妄是依真起的,没有真,哪来的妄?所以说真妄不二。知道真妄不二,你自然就不执着,就不分别,这就入定了。所以这经上讲的入定,从眼根入定,从色尘起定。什麽叫入定?无论在什麽地方,这是讲我们六根,我们眼见色,举这一个例子,眼睛见外面的色相不执着,入定了。这个入定不是很深的定,它管用,得这个定就是阿罗汉,管什麽用?他脱离六道轮迴了。只要你眼根见色的时候,你的眼没有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就叫六道凡夫。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乃至意对法,你都能够放下,不执着,这叫入定。
如果能再不分别,那定功更深了,那是菩萨的定,比阿罗汉高。如再能够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你就恢复自性,这叫明心见性。给诸位说,阿罗汉没有明心见性,菩萨也没有明心见性。所以这破一品无明,什麽叫破一品无明?就是见色闻声不起心、不动念,无明就没有了。起心动念叫无明,不起心、不动念,哪来的无明!那是什麽?那是佛。《华严经》上讲法身菩萨,他破一品无明,无明一破,法身就见到了,这法身菩萨。法身菩萨就是真佛,不是假佛,是谁?是你自己。总算是把你自己找回来了,禅宗裡面常讲「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就是不起心、不动念,本来面目找回来了,也就是《华严经》上佛给我们讲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你现在为什麽会变成凡夫?变成这个样子?就是因为妄想分别执着,把你变成这个样子。你一定要知道,妄想分别执着是我这一生最大的病,这个东西叫你在六道裡面轮迴,在这地方受苦,永远不能回头,不是好事情,是病态,严重的病态。你为什麽不能治它?是因为你不知道你自己有这个病,你要知道这是病,是大病,你马上就回头了。人得了重病,自己不知道,所以他不晓得去看医生,他也不愿意看医生,他认为自己很正常。知道这个病非常严重,要命了,他想不想求医?立刻就求医,道理在此地。这是佛常讲可怜悯者,自己这麽严重的病不知道,真可怜!不知道就是迷、就是痴,叫痴迷。迷了的时候,把自己自性裡面本有的般若智慧变成烦恼、贪瞋痴慢疑,就是你自性裡头本有的般若智慧扭曲了,把你无量无边的德能变成什麽?变成造业。怎麽说德能变成造业?你的本心是如如不动,是清淨不染,这是大德,这是你的真心。你现在失掉了,现在你的心裡面是无量无边的妄念纷飞,你止都止不住,前个妄念灭了,后个妄念生,是不是这样的?
你的言语本来是经典,只要你开口说话,记录下来就是经典。十方一切诸佛所说的这些经典,跟你自己所说的是一模一样,一丝毫都不差。为什麽现在看佛经你看不懂?妄想分别执着把你自己本来的语言变掉了。相好,你本来的相好,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你的身相跟如来果地上的报身没有两样。为什麽现在变成这个样子?就是妄想分别执着把你变成这个样子,你自己完全不知道。哪天觉悟、明白了,我要把妄想分别执着除掉,要赶快把它放下,这一放下就恢复了。自性裡头本有的智慧、德相统统现前,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法身、般若、解脱全都现前,那是你自己的性德。
法身确实不生不灭,清淨不染;报身能生万法,不生不灭;应身,众生有感,自然就有应。无量无边的众生感,你就能现无量无边众身相去应,不可思议。众生想求什麽身、见什麽身,他自然就现什麽身,众生求佛身你就现佛身,众生求菩萨身你就现菩萨身,像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愣严经》上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什麽身相都是你自现的,这个众生信仰ji 督教的,你现上帝身;那个人学道的,你现老庄身;学儒的,你现孔孟身。所以佛在经上讲了一句话,我在《宗镜录》上看到的,永明延寿大师记的,「世尊言,世间所有外道的经典,不是外道说,全都是佛说。」这不就是告诉我们,所有宗教裡面他们所拜的一些神明,是谁?是自性,真的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是一不是二。所以我们细心、认真的去读各个宗教不同的经典,我们发现修学的方向、目标相同的,方法也大同小异,不同的很少。不同的大多数是什麽?是在实际日常生活,这个我们能理解。众生,就是在地球上来说,居住的环境不相同,生活的方式不相同,文化背景不相同,差异在这个地方。
而学习的核心,佛家讲慈悲,宗教裡面讲神爱世人,慈悲就是爱,佛家的慈悲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爱,称慈悲。附带条件的慈悲,那叫爱;不附带条件,没有条件的,叫慈悲。我们要学习、要提升,所以佛教我们学慈悲有四个阶段,不断向上去提升。第一个阶段就是爱,有条件的,你爱你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人不爱他。也就是你的慈悲是对你喜欢的人,你的亲人、你的朋友,喜欢他,你对他有慈悲,不喜欢就没有了。这什麽?这是凡夫。佛经上讲这种慈悲叫「爱缘慈悲」,缘就是条件。从这个提升一级,叫「众生缘慈悲」,推己及人,我爱我的父母,我也爱别人的父母;我爱我的兄弟,我也爱别人的兄弟,这个心量就大了,这叫众生缘慈悲。这是什麽?六道裡面的圣贤他们能做到,可以做到不分国家、不分族群,《弟子规》裡面讲「凡是人,皆须爱」,从事上讲的,不从理上讲的,事上他做到了。推己及人,我希望别人怎麽样爱我,我先去爱他,这是世间的圣贤,这就很难得了。世间人,他不爱我,我能爱他;他不会关怀我,我能关怀他,这叫众生缘慈悲。
再升一级,「法缘慈悲」,法缘慈悲就是理了。法是什麽?统统是自性变现的。就是你真正明瞭,宇宙之间万事万物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什麽人的心?什麽人的识?自己。是我自己心识裡头变现的,我怎麽能不照顾他!我怎麽能够不关怀他!这是有理在裡头,明理了。甚至于到什麽?毁谤我的人、侮辱我的人、陷害我的人,我都用平等的爱心去照顾他。为什麽?他在迷,我在悟,我如果对他还有成见的话我也在迷,我没有觉悟。像佛经裡面释迦牟尼佛常讲的,歌利王割截身体,那是什麽?法缘慈悲。到如来的果地,如来果地是谁?《华严经》上初住以上的法身菩萨。法身菩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那个时候的慈悲叫「无缘慈悲」,没有条件。为什麽?整个宇宙是一体,整个宇宙是自己,不是别人。没有条件的慈悲,如来果地上,所谓叫大慈大悲,究竟圆满的大慈大悲。所以,这讲四个等级,要不断的向上提升,你才有成就;提升到一个阶层,觉得很满意,不再向上提升,错了!你念书小学毕业就很满意,不想念中学了,这是无知,这是愚痴。要晓得小学上面有中学,中学上面有大学,大学上面有研究所,不断向上提升,这叫智慧;不向上提升的,那真叫可怜。天天向上,月月向上,年年向上,这裡头才真正有法喜。
所以修行在哪裡?修行最殊胜的地方就是人事环境,人与人间之相处,其次人与环境的相处,这两大问题。就在这两个地方修,一个是境,一个是缘,环境是境界,人事是缘。蕅益大师告诉我们,「境缘无好丑」,人事环境裡头,就是一切人、一切万物没有好丑,也就是说没有善恶、没有是非、没有邪正,它是绝对的,它不是相对的。这个道理不是法身菩萨说不出来,这是什麽?这叫诸法实相,事实真相,见性的人才能说得出来。「好丑在于心」,好丑在自己的心,外头没有。所以一切境界,人也好、物也好,这个人是好人,那个人是坏人,从哪裡生的?从自己心生的。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夏威夷土着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严重神经病的病患,在我们一般人没有人愿意去照顾他,没有人愿意去接近他。蓝博士只有一个善心,纯淨纯善的善心,也就是原理跟我们念佛迴向没两样。不是对着他的人,对着他的名字,只是不断重複念一句话,「我很抱歉,对不起你,我爱你」,就念这句话。念上几个月,那个严重的精神病患他好了。这个治疗还非常有效,他们在联合国还做了三次报告,得到社会的肯定。我们做为什麽做不到这种效果?我们那种诚敬没有。我们今天的念佛迴向,正是古人所说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它不生效果。
不是佛讲的理论、方法有错误,我们没有达到他的程度,所以不生效果。学佛,当年印祖在世的时候,印光大师,许多人向他老人家讨教,怎样才能入佛的境界?印祖回答很简单,两个字「诚敬」,教人,一分诚敬你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你就得十分利益。中国古圣先贤传下来的教诲,也就这一个字「诚」。一部《中庸》,四书裡头的「大学」、「中庸」,《中庸》就讲个「诚」字,真诚,诚是真心。什麽叫诚?曾国藩先生读书笔记裡,把诚的定义说出来,说得好,跟佛法完全相应,「一念不生是谓诚」。我们可以这样说法,心裡没有杂念这是诚,心裡面有杂念,心就不诚。这是很粗浅的讲法,但是它很管用。要用夏威夷土着治病的方法,这就行了,达到这个诚就产生效果。最高级的诚,大乘教裡面的诚,六根在六尘境界裡不起心、不动念,这是诚,这是菩提心,大菩提心现前。如果你还起心动念,诚就失掉,就降温了。降到最低就是我前面说的,也就是世尊在《遗教经》上讲的「制心一处」,那是很浅的诚,但是世间事情就通了,就能办事。所以,心最怕的散乱,一散乱,心的效果完全没有了,这个道理总得要懂。
下面一句话说「了境无生名般若」,了是明瞭,境是环境,环境裡面包括人事环境,这个诸位要知道。我们要很清楚、很明白,讲人只是我自己一个,其馀的人是我的生活环境、是我的人事环境。人事环境之外是物质环境,人事环境称为缘,物质环境称之为境,叫境缘。记住,境缘没有好丑。夏威夷的土着说,所有一切的问题不在外面,外面没有问题,问题都在自己,只要把自己治好了,境缘问题全解决了。这个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在佛经裡面常常读、常常讲,但是总是很难体会。看到这篇报告之后,让我们豁然想到,佛法天天讲的不就是这样的吗?一点都不错。而且再细心观,他功夫并不高,他只达到制心一处。制心一处,我们讲这个诚字,它也有等级,这是最低的等级,就能产生作用。最低这个等级出不了六道,我们今天讲定慧,它讲事定、事观,还没到理。如果到理观,那就升级,就升到什麽?四圣法界;如果到理事不二,圆融自在,那就超越十法界了。如来果地上的诚,那是大乘教裡面菩提心发出来了。
所以发菩提心不是在口头上,口头上怎麽念都发不出来,一定要在理、在事上去修,把自己的真心、真诚找回来。看一切众生是平等的,这个非常重要,为什麽?看到我比他高,他不如我,这是轮迴心,轮迴心起的作用是轮迴业,这就不善了。轮迴业裡头,我这一生瞧不起他,来生他瞧不起我;我这一生常常妨害他,来生他妨害我。这叫什麽?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你说这个多麻烦!果真通达、明白了,我要把这个事情化解,冤冤相报到这一世就要画个休止符,让它在这裡就结束,以后不再搞了。止于此地,不能叫他止,你叫他的话永远止不住,在自己。在自己是我明白、我觉悟、我不再怪你了,这个事情就解决了。如果我常常记在心裡,记忆是最糟糕的东西。夏威夷土着认为什麽?我们自己在世间最大的恐怖分子,对我们自己来讲,他用现在的话说,最大的恐怖分子是什麽?就是你的记忆。不但别人不善的你全记住,别人善的你也记住,都不好,为什麽?记别人善,三善道,记别人恶在三恶道,无论是善恶统统都要报应。记别人的善,来生遇到,你就报他的恩;记别人不善,来生你去报他的怨,这总没办法,不能解决问题。所以他要用什麽方法,这是什麽?我们用佛法来讲,阿赖耶识裡面业习种子,就是六道轮迴的种子,如何把它洗乾淨?他用的方法就是念佛,念一句什麽?「我爱你,谢谢你。」永远念这句话,一切时、一切处对什麽人,你常常不要忘记「我爱你,谢谢你」,把你心裡面这些善恶的记忆就把它洗乾淨。你看淨宗法门教给我们,我们用一句「阿弥陀佛」,把阿赖耶识裡的业习种子统统都变成佛种子,比他那个好!他那个「我爱你,谢谢」出不了六道轮迴;我们这一句阿弥陀佛,不但超越轮迴,超越十法界!一个道理,一个方法。
于是我们真的认识、真的搞清楚,这个法门无比殊胜。好好的做,做多少时间效果产生?我们在《淨土圣贤录》、在《往生传》裡面所看到的,三年,顶多五年,效果卓着。三年到五年,阿赖耶识裡的业障消除了,这消业障。业障消除往生淨土,得大自在,没有病痛,而且走,想走就走,想多住几年没关係,生死自在。不过真正成就了,想不想住这个世间?不会有这个念头,有这个念头就错误,你还有妄念。想不想留?也没有这个念头。去留的因在什麽地方?众生。众生跟我有缘,多住几年,为什麽?帮助他们,成就他们。众生没有缘,没有缘就走了,自在!所以有缘,不必要到极乐世界再回来,不需要,这个身体还可以用,实在讲也是再回来,乘愿再来,回到自己现在这个身。念头一转,我们常说把业力转变成愿力,就得大自在,就是乘愿再来了。
这样的人你细心去观察,祖师裡头很多,他确实达到这个境界,这个境界讲生死自在的境界,不难,比明心见性要容易太多了!明心见性不容易,这个只要放弃什麽?分别执着放弃几分就达到,不是完全放弃。执着完全放弃,证阿罗汉果;分别完全放弃,是菩萨。譬如十分,你能放个二、三分,你就得自在,往生淨土就可以随意了,这个要学,这叫真功夫。真正修行,修行什麽?不跟人结怨,别人跟我结怨,我要化解,我不能让这个怨存在。怨的存在不在对方,在自己,你说叫对方化解,那是永远不可能的。我这裡没有了,他那裡就不起作用。世间法是相对的,一边没有了,那边就落空,真正化解了。真正学到我们在世间没有一个冤家,没有一个对头,我们常常讲把对立化解。六道众生跟人对立、跟事对立、跟一切万物对立,这就是不善的习气种子。我们要学,学不跟人对立,他跟我对立,我不跟他对立。他毁谤我、他侮辱我,我感谢他,我在这裡修忍辱波罗蜜。没有他的毁谤、没有人的侮辱,怎麽晓得自己忍辱波罗蜜有功夫了,功夫到什麽程度不知道!这些人,我们的恶人、我们的冤亲债主,是我修忍辱波罗蜜的老师,是我修忍辱波罗蜜的善知识,不但我没有怨恨,我还感激,为什麽?他帮我提升。
所以你看看问题在哪裡?不就在自己一念之间吗?外面哪有问题!凡是把问题都送在外面的,这是凡夫。学佛的人也还把问题放在外面,别人的事情,环境的事情,自己不能成就,难!太难了。五千年前中国老祖宗教训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念得很熟,但怎麽?没做到。这句话跟佛、跟夏威夷土着讲的完全一样,问题碰到的时候,外头没有,外面决定没有,问题在自己,反求诸己,什麽样问题都解决了。问题在外面是永远不能解决,总得要记住,那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国际上这些纠纷、冲突,为什麽不能化解?我参加几次会议明白了,永远不能化解,为什麽?过失都是在对方,都认为自己没错,这就永远不能化解。不但不能化解,冲突还会升级,麻烦大了。我们把佛陀的教诲、中国圣人的教诲,这些话介绍给他们,他们听的时候,听了也点头。但是到我下台之后,我们坐下来閒聊,他告诉我:「法师,这是个理想,这个很好,是理想,做不到!」他不相信我自己修正自己会影响别人,他不相信,他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夏威夷的这份报告是很有力的说服力,他怎麽会做到?他能做到,我也能做到。我们真做到了。
有些找麻烦的人,怨恨心很重的人,我们给他立上牌位,每天给他迴向,每天给他祈祷。无论他是用什麽态度对我们,我们一昧诚敬对他,他这一生不能回头,来生会回头。他这一生不了解我们,以为我们对他跟他一样是怨恨,如果他要了解我们,我们这麽长的时间天天给他迴向,天天祈祷,他要是真知道,他会生惭愧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一定要肯定的、坚固的深信不移,人性本善,你要常常想到这句话。再恶的人,想到人性本善,要想到什麽?他本来是佛。堕在阿鼻地狱的众生他本性本善,本来是佛,我们的心就平了,心平气和是大受用。我们天天祈求得三宝加持,龙天善神拥护,要凭什麽?要凭这个。我们心裡面还有对立,还有哪些哪些是不行的,哪些哪些是不善的,佛菩萨是想加持加不上,龙天善神想拥护,不行,你有障碍,屏障是自己设立的,自己障碍自己。如果这个统统都没有了,跟诸佛如来一体,通了,没有障碍了,龙天善神才会拥护你。
像这些事情,我们应当真正好好去想想,在理上讲明瞭,境,人事环境、物质环境不生不灭,是我们自性所现的境界相,这是智慧。般若智慧你明瞭,晓得事实真相,整个宇宙这些现象是什麽?我们讲得太多了,是错误的、不实在的、相似相续的抽象概念,这要懂!我们真的能够把这个东西放下,就回归自性,叫回头是岸。佛家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三把刀,妄想、分别、执着三把刀,这三把刀不伤害别人,伤害自己。可以说对别人从来没有伤害过,完全害了自己,一定要学菩萨的清淨心,学菩萨的平等心。
下面说「或俱通二,如下云」,这下云就是下面经讲的,「禅定持心常一缘,智慧了境同三昧」,这是理事,事观、理观统统圆融。禅定是正受,持是保持,「心常一缘」,这句话要在我们淨土裡面,就是《弥陀经》上所讲的「一心不乱」。只要你能够常常保持一心不乱,我们的心缘什麽?我们的心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缘产生效果从什麽地方看?怨亲平等,效果就出现。一定要把自己的清淨心念出来,把自己不生不灭念出来,把自已本自具足念出来,把自己本不动摇念出来,把自己能生万法念出来,你不就成佛了吗?你要把性德念出来,凡是所有一切不善,我们讲善、不善都要放下,都要把它念掉才行。你有恶,被恶障碍了;有善,被善障碍了。善恶二边都放下,真善;染淨二边都放下,叫真淨。淨土之淨,不是淨秽的淨,不是这个淨,是淨、不淨统统没有,这真淨,善、不善都没有了叫真善。人性本善,本性本淨,本性本觉,觉跟不觉统统都远离,那叫本觉。
为什麽觉也不能要?释迦牟尼佛在愣严会上跟富楼那尊者讲,无明的根本是什麽?无明的根本就是觉,你想想看,你有个觉,不是起心动念了吗?佛说得好!这就是起心动念的根本。「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那叫本觉,在本觉上我还要个觉,错了,那就是无明。本觉裡面觉跟不觉的名词没有,真的是《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没有名字,也没有形相,那是本觉,本觉本有。从这裡面生起一念觉,那个觉就是迷了,那就是无明本。佛这句说得好,「知见立知是无明本」。什麽时候?就在当下,所以叫无始无明,无始是没有开始。无始不是说好久好久以前,说不出时间,不是,就是当下。叫无始是什麽?根本没有开始,没有开始哪裡有消灭?所以不生不灭,这真的。佛是句句都给我们讲真话,我们听不懂,我们都把它想歪了。
不但宗门,连教下也不例外,都说这个事情不关文字。是不是要我们去学很多经教?不是,与这个不相干。学很多的经教,如果你没有放下分别执着,所学的都变成所知障,障有两大类,一类是烦恼障,一类是所知障。世尊当年他老人家的示现,我们要细心观察,要看出门道!他十九岁出去参学,求学,讲求学大家好懂,讲参学就把人参煳涂了。参学跟求学有什麽不同?给诸位说,参学是没有分别执着,清淨心去求学,叫参学;有分别执着叫求学。求学你所得到的是世间法,参学你所得到的是出世间法,真实智慧,不一样;在形式上看完全相同,骨子裡是两回事情。所以世尊,你看他教我们,他学了十二年,学了十二年怎麽样?有分别、有执着,那这十二年所学的全是世间法,出不了六道轮迴,有分别、有执着!他到恆河边上菩提树下去打坐,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一下放下。这一下放下之后,他过去所学的一切全是佛法,那就不是世间法了。放下之后,我们佛门有句话说,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是,所谓头头是道、左右逢源,放下了。
只要有分别执着,那是轮迴心,干的是轮迴事,你一样都放不下,你的烦恼、业习都跟着你。所以你要记住,执着分别是轮迴心,特别是执着,轮迴心;用执着来处理一切事情,叫造轮迴业,你的果报出不了六道轮迴,你善心,三善道,恶念,三恶道。放不下分别,你出不了十法界,你出得了六道,出不了十法界,必须还要把妄想分别放下,你才超越十法界。你才真正回到你自性,回归自性你成佛了,你本来是佛,回归到你本来是佛。所以这个东西与文字不相干,与学习不学习没有关係。六祖大师在《坛经》裡也说到,无关文字,与这不相干,他自己没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他成佛了。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样他不通达,多少这些大德向他老人家请教。学经教学几十年学不通,不悟,都是非常用功,认真学习,什麽原因?没放下。到他面前,他给他一开示,明白了,一放下,马上就明瞭,就通达了。所以这个道理要懂。
我们今天不学经教行不行?不行。为什麽不行?我们今天用经教当作一种修行的法门,制止我们的妄念。因为我们不读经书、不研究经教,就会胡思乱想,是不是这样的?如果不胡思乱想就昏沉,昏沉堕在无明裡头,起心动念是堕在妄想裡头,妄想跟昏沉都出不了三界。我们天天读经,读经不打妄想,也就是什麽?制心一处。我们制心一处制在哪裡?制在经典裡面,制心一处。可是你要晓得,你虽然读这些经,学这些教,你要是把执着放下、把分别放下,这就变成出世间法了。分别执着从哪裡放?从生活上放,从处事待人接物上放。特别是对两种人,一种最讨厌的人,一种最欢喜的人,这都是自己真正的冤亲债主。你最欢喜的人,你来生还要去报恩。佛讲众生到世间来四种缘,儿女跟父母四种缘,报恩的,报恩是过去你喜欢他,报恩的;那不喜欢,报怨的,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所以要记住,别人欠我们的不要了,不要他还,了了;我欠别人的赶快还。讨债、还债这桩事情要把它消除,报恩、报怨也消除。
所以对人的慈悲,最低限度要提升到众生缘慈悲,这就对了。不可以用爱缘慈悲,众生缘慈悲就是「凡是人,皆须爱」,仁民及物,不但爱人,天地万物没有一样不爱,众生缘慈悲。我们能提升到这个阶层,往生就没有问题,决定有把握。记住,一定要记住,别人对我不好,我对他好,这是什麽?这叫学佛。学佛是什麽?学佛是学觉悟,佛是觉的意思,不再干煳涂事情。煳涂事情是什麽?以牙还牙,你对我怎麽样,我对你怎麽样,这是煳涂。你对我不善,我对你善;你毁谤我,我讚歎你,我讚歎也不是巴结你,不是的。你总有长处,一个再坏的人他也会有几桩好事情,我们讚歎你的好事情,你不好的事情我们绝不提,不但口裡头不提,心裡头也没有,这叫学佛。礼敬诸佛,称讚如来。
学了之后要管用,怎样用在生活上、用在工作上、用在处事待人接物,无论在什麽环境裡面,一切时、一切处你所展现的是和蔼可亲。到这个时候你就能感化人,自度而后才能度他,把自己感化过来了,自然就能感化人。你也不会去存一个心、存一个念头,「我要去感化什麽人」,那是什麽?那你又有分别执着了!一切都是自然的,法尔如是,这才叫如法。古德讲有心为善那就不善,不能有心,也不能无心,有心、无心二边统统都打掉,这叫法尔如是。所以佛家讲随缘,这个好,这两个字讲得太好了,不攀缘。有心、无心都是攀缘,都没有离开攀缘;有心、无心统统放下,随缘。只一味真诚,一味清淨,一味平等,「了境无生」,下头无不生。「禅定持心常一缘」,我们用一心不乱来解释,诸位就不难体会。「智慧了境同三昧」,正受,不是用分别,不是用执着,不是用妄想,是用智慧。智慧什麽?观照,照见一切境缘了不可得,你心是清淨的,清淨心现前就是三昧现前。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