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念三宝大意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2-24 13:00     标题: 念三宝大意

mms://media9.amtbcollege.org/video/29/29-82-01a.wmv



mms://media9.amtbcollege.org/video/29/29-82-01b.wmv





    念三宝大意  

    (共一集)  

2007/6/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节录自华严经12-17-1762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今天原本是学佛答问,许多同学有一个共同的疑问,就是念佛要怎样念法?刚刚《华严经》裡面也提到这个问题,我想许多同修朝暮课诵都念《弥陀经》,世尊在《弥陀经》中两次宣说,极乐国的众生听到阿弥陀佛变化成众鸟说法,听了之后,「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这是有情说法;又告诉我们,「风吹宝树,出微妙音,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无情说法。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在此地就晓得,他们用什麽功?他们都用念佛、念法、念僧,念三宝,修这个法门。这个法门在我们这个世间往往被大众疏忽,也不知道怎麽修法?念佛法门虽然很普遍,怎麽念法,懂得的人并不多。

现在在《华严经》裡面,「爱乐光照中」,我们又读到,「又令众生乐佛乐法乐僧」,这个乐是欢喜、喜爱;「普使念佛念法念僧」,念三宝;「及示发心功德行。令于一法一念中,悉解无量诸法门」。由此可知,念佛功德确实不可思议,能够在一法、一念中,一念是念佛,一法是任何一个法门。那个一念也不例外,最重要关键字眼就是一,不能二。二就把这个法掺杂,不灵了。所以这个关键的字眼一定要清楚,「一念」。

所谓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念都是一念。这就是大势至菩萨在《愣严经》裡面教我们念佛的方法,他说的这八个字,「都摄六根,淨念相继」,都摄六根就是一。我们平常眼往色上跑,耳往声上跑,好看的多看,好听的多听。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把眼收回来,不要看外面;耳也收回来,不要听外面,这样子你就一心。六根不接触外面境界,初学的人要用这个功夫。功夫到家了,什麽叫到家?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也不受影响,那叫功夫到家。我们功夫不到家的时候会受外面境界影响,这自己要知道。如果还会被外面境界影响,那你就要远离外面境界。

过去初学佛的人到哪裡去修?道场都建筑在深山裡面,佛经裡面称为「阿兰若」,阿是无,兰若就是音声,就是他居住的地方听不到杂音,叫兰若。一般古来祖师大德告诉我们,距离农村人家三里路以上,大概距离三里路以上牛叫的声音听不到,农民家裡养的牛,牛叫的声音很大,牛叫听不到,这个地方就很安静,称为兰若。在那个地方修行养道,这是初学。真的定下来了,去试验试验,走到农村裡面看看干不干扰?如果还受影响,赶快回来。什麽时候到农村裡面去不受干扰,农村可以不受干扰再到都市看看,都市看看还会干扰,不行,考试不及格,赶快再回来。到都市、到花花世界都不动心,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叫一念。

我们想想我们有没有这个本事?没有这个本事,你自己要知道方便法。现在在都市裡面我们想要找个寂静地方找不到,那要福报。我们在农村找一个地方都找不到。在都市裡面只好怎麽样?电视不能看,肯定会干扰;收音机不要听,报纸也不要看,杂志也不要看,尽量把这个东西统统摒弃掉,关起门来好好的读经、念佛。读经,一法,学一部经;念佛,一念。真正哪一天到了一,你要晓得一是真心,二是妄心。所以念佛要一念,都摄六根,意思我们懂了。

淨念相继。淨是清淨,清淨裡面没有染污、没有夹杂;夹杂,不清淨,染污,不清淨。那个淨,淨念就是一心念佛,一心念佛到三昧现前,最低的功夫叫成片。你心裡只有佛,除佛之外,什麽也没有,这一念。一念这个时候就通达,《愣严经》上讲「淨极光通达」。通达是什麽样情形?通达是法法都通,这经上讲的「悉解无量诸法门」。世出世间法你都通,别人向你请教,没有不知道的;没有人问你的时候,你什麽也不知道,真的是这个样子。为什麽别人问你你都知道?这个三昧跟真心相应、跟法性相应,而宇宙之间一切诸法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你能跟性识相应,哪有不明瞭的道理!这也是《金刚经》上所讲的,「信心清淨,则生实相」。你才晓得一心、一法之可贵,决定不能杂,杂就坏了。

世间可以说自古至今,许多人修行修一辈子,不能说他不用功,不能说他不努力,很多勇勐精进,一生不开悟。原因是什麽?学得太多,学得太杂。你看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给我们做示现,他十九岁出去学,学到三十岁,不能说学得不多,不能说学得不杂,他表现上跟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求知一样的来给我们看。学了十二年之后,他在菩提树下把十二年所学的统统放弃,全部捨掉,这样就入定。如果夹杂、染污,你就入不了定。可见得他统统放下他才得定,清淨心现前,夜睹明星,大彻大悟,他成佛了,放下就成佛。放下什麽?放下妄想、分别、执着。这个示现用意非常之深,教给我们,可不可以学?可以学;可不可以不学?也可以不学,学不学关係不大,重要是放下。

佛示现学了十二年,放下了;六祖惠能在中国示现,没有学过,放下。学了,放下,跟没有学,放下,境界相同,没有两样,这我们要懂得。所以一法一心,这是通一切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包括念佛法门都不例外,这是总的指导原则,总的指导纲领。佛说得很清楚,信的人不多,还是要广学多闻,有没有道理?也有道理,为什麽有道理?他没有办法做到一心一法,他只好广学多闻,多学一点佛学常识,为什麽?开不了悟。所以唯有上上根人他能接受,上上根人他能相信,他不怀疑,他遵照佛陀的指示,他的路就走通了。

「如是真实教诲,遍见大乘诸经」。佛这个开示,大乘教裡头我们常常看到。从这裡面我们体会到,佛念众生、众生念佛,「佛念众生,真慈无尽,于兹可见」。你能体会到这个地方,你才晓得佛恩的广大,佛对于一切众生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私心、没有偏爱,普遍的加持,无时无处而不加持,我们众生不知道,完全没有觉察到,这叫什麽?这叫迷。

三宝怎麽念法?我们利用这个时间为同学们略说,「念三宝大意,亦以此供养现前十方大众」。先说佛,「佛是本觉、本善、法性、自性」,这个佛也称如来。这什麽意思?是本觉的意思,是本善的意思,是法性的意思,是自性的意思,所以佛不是外人,是自己。你看《华严经》裡面世尊明白的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拥有本觉,你拥有本善;中国童蒙教学《三字经》上头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是佛,本性本觉是佛,在《华严经》裡面称法性,一般大乘经裡面佛常常讲的自性。

六祖惠能开悟了,什麽开悟?妄想、分别、执着一刹那之间全放下了,全放下就成佛。给诸位说,全放下了,十法界就没有了。我们看他住在十法界裡面,他不是,他在一真法界,境界完全不相同,他就转十法界为一真法界。我们一念不觉就变成凡夫,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所以境随心转,这是真实的,是事实真相,决定不是虚妄的,外面境界是随心转。如果你能够把执着放下,你就成阿罗汉。这个阿罗汉是自性罗汉,你本来是罗汉。阿罗汉的境界是四圣法界,六道没有了。虽然阿罗汉跟我们住在一起,我们排排坐、手牵手,他在四圣法界,我在六道轮迴,不一样,两个境界。我们跟六祖在一起、跟世尊在一起,他住一真法界,我们住六道。我们看佛也是像凡夫一样,佛看我们是真佛,这绝对不相同。佛看一切众生各个都是佛,所以你要问你什麽时候成佛?你什麽时候成菩萨?不要问别人,哪一天发现你看所有一切众生都是菩萨,那恭喜你,你成菩萨了。菩萨眼睛裡面看都是菩萨,凡夫看到佛菩萨也是凡夫,境随心转。

说到这个地方,我们要明白现前的一桩大事,今天我们这个世界严重染污,佛在经教裡常讲五浊恶世,现在可以说浊恶到了极处,到了饱和点。有没有法子挽救?你要晓得境随心转,你就懂得挽救之道,只要人心一回头;人心都能够回归到清淨,这个世界马上就变成极乐世界,马上就变成四圣法界,这决不是假的。我们看到现在zai 难这麽严重,我们不能帮助别人转,至少自己要会转。你学佛真管用,你这个佛法真的得利益了。不能说这是众生的共业,我跟他们有共业,共业裡面有不共业,外面共业,裡面不共业,外面决定受裡面的影响,裡面是能转,外面是所转。

所以个人修清淨心,真诚、清淨、平等、慈悲,比什麽都重要。说的是什麽?就是这个,这个东西是什麽?这个东西就是本觉、就是本善。本觉本善是自己的真心,迷失了真心就变成妄心,妄心怎麽样?妄心不觉不善。不觉不善是假的,不是真的;是暂时的,不是永恆的,叫一念不觉。所以你要肯定自己,这在佛法裡面叫信心。信心头一个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本来是佛,你才能修成佛;不相信自己是佛,怎麽修也成不了佛。而且修怎麽样?怎麽样修,功夫不得力。所以首先要肯定我本来是佛,我这个功夫才能得力。

这是佛跟其他宗教不一样的地方,其他宗教是先信他,信上帝,然后再信自己;佛法不是,先信自己,再信释迦、再信弥陀,那是在第二位,他们可以帮助我。如果头一个不信自己,帮不上,诸佛如来想帮都帮不上。所以什麽叫有缘人?能够深信自己是佛的人叫有缘人。自己不相信自己是佛,佛菩萨对他一点办法都没有,这没有缘。没有缘,佛也不会捨弃你,总是常常旁敲侧击来帮助你觉悟过来。什麽叫觉悟过来?哪一天相信我本来是佛,你就真的觉悟。诸佛菩萨欢喜,为什麽?帮得上忙,你能接受了。

本来是佛,那你一定要肯定六祖大师开悟说的几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你有没有被染污?没有,现在有没有被染污?没有,那个染污是什麽?染污是习性,不是本性,习性不是自己。像我们用的红、黄、蓝三种颜色做的比喻,黄 se的比喻妄想,蓝色的比喻分别,红色比喻执着,这就是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佛在经上常常讲,三种烦恼统统具足,这个人叫凡夫。三种烦恼障碍着我,我看不到外面,外面人也看不到我,跟瞎子一样。你仔细再看看,这个东西,我们把我们的眼睛比喻作法性、比喻作佛性,你说它有没有障碍我?没有,有没有障碍外面境界?外面境界是法相,森罗万象,也没有障碍,你才晓得毛病就出在这个地方。

这是我们用这个东西,有相的时候你看到;实际上妄想分别执着没有形相,它不是心法,它也不是色法。它是个什麽东西?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一个错误抽象的概念。你能够一下晓得这错误,马上就放下,放下就本来是佛。释迦牟尼佛跟我们做示现,他放下;惠能大师跟我们做示现,放下了,做样子给我们看。你看学,释迦牟尼佛先学,学了,放下;惠能大师不学,不学也放下,学跟不学没关係。悉解无量诸法门,这相同。释迦牟尼佛什麽法门都通达,惠能什麽法门也通达,他为什麽会通达?因为自性能生万法,这麽个道理。所以真正用功,佛法裡真正用功,不是在念多少佛号、念多少声,不是磕多少大头,也不是读多少经典,完全是放下,这真正用功。

佛教给我们中下根人,我们不是上上根人,中下根人先把执着放下。执着没有了,还有妄想分别。这虽然遮住,就像戴太阳眼镜一样,我们对外面境界看得很清楚,加上这个确实看不见,这个拿掉,清楚多了,像戴一付墨镜,太阳眼镜,这是阿罗汉。如果再把分别放下,那就更清楚,这样几乎我们都没有障碍,外面可以看到我,我也能看到外面,这是菩萨,菩萨还隔这麽一层;再放下,本来是佛。我做了这麽一个道具,显示出凡圣、迷悟,你从这个地方细心去体会,佛法不是别的,佛法放下而已。希望你能放下,实在不能放下,执着澹一点,一年比一年执着轻,你烦恼就轻,烦恼轻,相对的智慧就长。因为智慧是本有的,就是这个东西障碍,障碍去掉,智慧就现前,智慧不是学来的,甚至于说连常识都不是学来的。

统统放下,你的心像一面镜子一样,遍法界虚空界,过去、现在、未来,你照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所以你要相信我们真心「本自清淨」,这是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出来。「本不生灭」,没有生死,你不再贪生怕死,你对于生死的恐惧完全消除掉,没有生死。没有生死就是佛法讲的大般涅槃,这是什麽?这是自性涅槃,这不是修来的,本来是这样的。「本自具足」,这句话裡面就是佛在《华严经.出现品》裡面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如来的智慧、如来的德能、如来的相好,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统统具足。佛说得好,这种种具足,一切具足,在佛,成佛了,没有多一点;在凡夫,甚至于堕阿鼻地狱,你也没有减少一点。

从这比喻上你就知道是真的。在佛是什麽?这东西拿掉了,对内、对外没有增减。虽然有这个障碍,于自性、于法相也没有妨碍,真的没有妨碍。所以妨碍的是错误抽象的概念,这个东西要放下。要晓得烦恼本来没有,习气本来没有,我们现在染上了,染上也不是真的。所以佛、菩萨清清楚楚,佛眼睛裡看众生都是佛,菩萨眼睛裡看众生都是菩萨,阿罗汉眼睛当中看众生都是阿罗汉,凡夫看一切诸佛菩萨都是凡夫。为什麽?凡夫这三种统统都有,看不见,迷惑颠倒,都是凡夫。所以从示意图裡头诸位细心去体会,你才晓得,慢慢的就了解事实真相,「本自具足」。

「本无动摇」,动摇就是妄念太多、杂念太多,这个东西消耗能量。我在早年学佛,跟李老师提到这个问题,那时候因为李老师他是日中一食,他每天吃一餐,我跟他学,我学到八个月才告诉他,我每天吃一餐,吃了八个月。他听说我吃八个月,你身体有没有什麽影响?我说没有,很正常。他桌子一拍,永远保持下去。为什麽?我们色身在这个世间需求很少,你一生不要求人,「人到无求品自高」。如果养生需要很多的资源来滋养,你就要有求。你一点点都够了,就不需要求人,所以李老师做到。

在这个时候,我就提出我的一个想法,向老师请教,我跟老师说,人的肉身(色身)是个机器,这个机器的运作一定需要能量,饮食就是能量的补充、能量的来源,提供这个机器的运作。可是机器有消耗能量的,有节省能量的。能量消耗,最大的消耗是在哪裡?就是妄念。所以我那时体会到,一个人劳心劳力消耗能量都不多,妄念消耗能量太多。我跟老师说我的看法,大概能量百分之九十以上消耗在妄念上。老师对我这个看法很肯定,是正确,完全对。

所以你看看佛陀在世,阿罗汉一个星期吃一餐饭,他心清淨,他世出世间执着统统放下,他比我们一般人清淨,一个星期一餐,补充能量足够了。辟支佛的清淨心比阿罗汉更殊胜,辟支佛是半个月出来托钵一次,就是半个月他吃一餐。我是从经上这两桩事情体会到,辟支佛吃一餐这能量可以支持半个月,阿罗汉吃一餐可以支持一个星期(七天)。所以僧团裡面每天出去托钵,那是示现,那是做样子,做给大家看的。如果僧团裡面那些大阿罗汉每个人都是半个月去托一次钵,没有人敢接近僧团,为什麽?你们都是神不是人,我们做不到。所以他必须要把层次降低,降到最低,一般人可以接受的,你看我们能吃一餐,你也可以,敢接受。如果要是真的,是以他们那个境界的话,佛法就推不动,没有人敢学,是这麽个道理。

所以是从本性来讲,「本无动摇」,这叫自性本定。《愣严经》上讲的「首愣严大定」,《华严经》上讲「师子奋迅大定」,自性本定。由此可知,我们今天的动摇(妄念),妄念不是自性,自性裡头没有妄念,就是真心裡面没有妄念,妄心裡面有妄念。妄心是迷了,迷的时候有妄念,不觉的时候有妄念。如果是真的觉悟了,就没有妄念;换句话说,你必须放下妄想分别执着,这就现前。

后面说,「能生万法」,法是法相,宇宙从哪裡来的?生命从哪裡来的?是自性变现的,自性能生万法,所以万法跟自己关係太密切了,这个要知道。万法与我是一体,我们现在完全不知道,把万法跟我完全分离,分离就对立,这就错误了。真正觉悟之后是一体,决定没有对立,人跟天地万物决定没有矛盾,决定没有冲突,永远是和谐的。这个要认识、要肯定,自己要承认,丝毫疑惑都没有。一切众生,天地万物,跟我是一体。所以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是真的,事实,本来是这个样子。为什麽现在心量变这麽小?变这麽小你才天天製造六道轮迴,天天製造三恶道,到裡面去受尽那些苦难。这个苦难都是冤枉的,为什麽?不是真的,就好像做恶梦一样,你天天在製造恶梦,天天在恶梦裡面去打滚,根本就没这回事情。

所以《证道歌》上讲,「梦裡明明有六趣」,六道轮迴是个梦,一场梦;「觉后空空无大千」,你真的醒过来,六道不存在,没有六道。不但没有六道,十法界也没有,只有一真法界。可是你迷了之后,十法界、六道、三途自然就现出来,迷裡头的境界不是真的,也就是这个错误抽象概念裡面产生的。这个理跟事都非常之深,深密。所以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你对于佛就不奇怪了,佛是什麽?佛是自己,佛不是别人。最简单的解释,佛是本觉,佛是本善。

佛懂得了,法是什麽?「法是法性」,你要晓得,法性就是佛,法性前面讲,法性就是佛,佛是法性,「法尔如是之法则」。这个法尔就是自然,我们现在讲自然,它比自然还自然;换句话说,它本来就是这麽个样子,「自然运作之规律」。「宇宙森罗万象」,「人体」,宇宙是大的环境,人体是小的环境,有「五官百骸新陈代谢,法尔如是」。这个大宇宙,你一下想不通,你觉得非常神祕,不可思议,你先仔细观察你的身体,因为这个小宇宙跟大宇宙完全相同,你在这裡面细心去观察。实在讲我们是很不容易观察到,为什麽?新陈代谢,刹那不同。我们前一个小时到这个讲堂来,在这裡坐了一个小时,前一个小时我们的身体跟现在(一个小时之后)不是一样,不知道换了多少!佛要不在经上讲这个真相,我们哪裡会知道?懵懵懂懂,不知不觉。

佛怎麽说?《仁王般若经》上讲,那还不是究竟讲法,方便说法,这方便说法就很值得我们去思考。佛讲一弹指六十刹那,就是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刹那。我们弹指弹得快的话,大概一秒钟可以弹四次,四乘六十,二百四十,二百四十分之一秒叫一刹那。一刹那裡面有九百生灭,那我们就是用四乘六十再乘九百,刚刚好两个十万八千,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我们这个身体新陈代谢的生灭,一秒钟有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你怎麽知道它是假的?所以我们都以为是真的。

这是我们从看电影,电影比较简单,你很容易觉察到。你看电影,看电影的银幕,放映出来的银幕,你看不出来,你以为好像很逼真。如果你到放映机那个地方一看,你就晓得全是假的。那个放映机的镜头打开,一张幻灯片,那裡照出去,再关起来,又换一张,再打开,又换一张,一秒钟换二十四张,一秒钟换二十四个生灭,你在银幕上已经没有办法辨别它是假的。现在告诉你一秒钟裡面,放映机放多少影片?一秒钟放二十一万六千张的幻灯片,你怎麽知道是假的?所以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就晓得《金刚经》上讲的话一点没错,「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所以我读《大般若经》,读完之后,我写了十二个字,总结「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也包括我们现前身体,身体上五官百骸,一切法,真的是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再仔细去观察,这是什麽?法尔如是。为什麽?一切动物都有两个眼睛、两个耳朵、一个鼻子、一张嘴,都有头、有手足,为什麽要这样的?没有理由。为什麽这个大地是个球在空中运行,为什麽?为什麽它有山?为什麽它有河?为什麽它有树?佛给我们讲法尔如是,这个法尔是无量因缘,法尔如是。

什麽时候你才真正能够搞清楚、搞明白?你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就行了。放下之后,你清楚明白了,你也说不出。你跟释迦一样,你要告诉人,也会跟释迦一样,法尔如是。所以这个事情是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彻底究竟明瞭,说不出。为什麽说不出?老子讲得好,「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事实真相。所以大宇宙跟小宇宙是同样的複杂、同样的奥祕,佛经上讲深密,同样的深。

佛菩萨教给我们,这是道,宇宙自然的法则、自然的规律,这是道。随顺道就叫做德,随顺就是德,我们今天讲道德。道德是什麽?道德裡头最重要是随顺大自然,决定不能跟大自然相违背。跟大自然相违背zai 难就来。你个人跟大自然相违背,你的疾病就来,你就会生病;严重,那就是你寿命完了。在环境裡面,这大自然的环境,这个生态,如果我们随顺,这自然环境是美好的;如果你要想改变它,自然灾害就产生。自然灾害就是地球生病了,地球生病就有水灾、火灾、地震、飓风,这都是地球生病。地球怎麽病的?是人把自然环境改变。就像我们身体一样,身体,父母生下来,那完全是法尔如是,你偏偏要去改变它,那你是自找麻烦。

改变最明显的,现在是整容,整容就是破坏自我的自然生态。我过去在澳洲,澳洲有个义工,不长的时间,在澳洲精舍裡面做义工,做厨房工作。常常我看到她愁眉苦脸,痛苦不堪,问她怎麽回事情?鼻子难过,为什麽?她说十几年前,大概也将近二十年,她做过鼻子整容产生的副作用,苦不堪言。父母生下来这是自然的,你要想改变它的话,你就要麻烦了。决定不能破坏自然环境,这个道理你要懂。我们看到街上很多整容的医生,那叫破坏自然(这自然生态),都给你带来麻烦,这都是不懂得,不明道德。

我们再讲到现前,哪些是自然的法则?「五伦五常」。五伦是道,父子这是天然的,这是自然,法尔如是,不是哪个人创造、哪个人发明、哪个人制作的,不是。君臣,领导与被领导的关係,也都是自然的。所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是道。父子有亲,亲就是德;君臣有义,义就是德,你随顺自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叫德。你随顺,你会得到真正幸福美满的生活;你要是违背,zai 难就来了,你的烦恼痛苦就来了。你随顺裡面有安乐,不随顺裡面有痛苦。所以教育从这个地方产生。
五常,常道,仁、义、礼、智、信,这是完全随顺大自然。仁是仁爱,我们从自己小宇宙裡面去观察,仁是仁爱,你们有没有看到眼睛嫉妒耳朵,有没有?耳朵跟鼻子对立,有没有?鼻子跟嘴巴矛盾,有没有?没有。实在讲眼睛也希望眼睛第一,也希望耳朵第一,也希望鼻子第一,也希望嘴巴第一。为什麽?样样都是第一,身体健康;哪一个要摆在第二、第三,那个地方出了毛病。这是仁,这是义。礼是自卑而尊人,自己谦虚,自己忍让。牙齿不小心咬到舌头,你看舌头有没有忍让?决定没有报复,决定没有怨恨,这是礼,这是智。所以从小的一身裡面,你就能看到身体这个五官百骸,它们的相处,确实都在仁义礼智信中。所以它跟外面大宇宙真的没有两样。我们能把这些道理,能把这些原理原则,运用在生活,运用在处事待人接物,那就叫和睦相处。所以说五伦五常,八德十二目。八德在中国是两个讲法,古时讲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近代人有说,「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把这两种讲法合起来,裡面有四个重複的,去掉四个重複的,十二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十二目。这十二个字是德,是随顺大自然,是随顺道。

在佛法裡面,「三福三学」。三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第一福。你看你这麽做,你有福;如果你做不到,你没福。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那大家讲,第一福我没有,第二福我有了,我已经受了三皈。假的,跟上楼一样,第一层没有,你哪来的第二层?你得有第一层才有第二层,第二一定包括第一,第一不包括第二。从这个地方你能细细去反省,你的三皈五戒是真的、是假的?再往上面一层,「发菩提心,读诵大乘,深信因果,劝进行者」,那是最高的一层。前面两层没有,上层也没有!你那个发菩提心是口头裡发的,有口无心,不是真的。

所以佛法这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你什麽都得不到。你拼命苦学,我们现在人讲的,你是搞佛学,你不是学佛。学佛要有三福的基础,你才能学佛;没有三福,你所搞的是佛学,把佛学经典当作一门世间学术来研究,搞这个。搞这个你成不了佛,搞这个东西你没有办法提升你自己的境界。从前李老师常讲,你还是受业力支配,该怎麽生死还是怎麽生死,这搞佛学。学佛就有受用,学佛确实能提升你自己境界,能够改变你的命运;佛学不行,佛学不能改造命运,学佛能改造命运,不一样。三学是戒定慧。

「四摄四悉」,最近我们都讲过,在《华严经》上讲得非常详细。境界之广,义理之深,《华严》上看到了。这都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随顺性德,特别是处事待人接物。四摄四悉,四悉就是四种普遍的布施,应用在家庭,那个家庭真幸福,幸福美满的家庭;应用在团体,这个团体是值得人尊敬的一个组织,值得人效法,值得大众向你学习,为什麽?你是一个和合的僧团。「六度十愿」,十愿是普贤菩萨十愿。这是我们举几个例子,「皆是性德自然流露」。我们从哪裡学起?要从这些地方学起。信心从佛那裡建立,肯定本来是佛。我们如何能够回到本来是佛的境界?那一定要靠法。法是方法,法是轨道,所以法有轨则的意思,是轨道,是原理原则。你一定循着这个轨道去走,你才能回归自性。回归自性就是成佛。

僧是什麽意思?「僧是太和、中和、保和,六和敬」,所以僧叫和合僧。为什麽叫和合僧?僧是团体的意思,四个人在一起共同活动,这个团体就叫僧团。如果你一个小家庭,夫妇有个子女,四个人,四个人能够依照六和敬去做,你这个家庭就是僧团,家和万事兴。太和,宇宙的和谐;中和,没有一丝毫偏心的和谐,中是不偏不邪;保和,永远保持,真的是和为贵。中国历代帝王以和治天下,你们到北京去观光旅游,你看看故宫,故宫三个最重要的建筑物,从前皇帝处理国家大事的殿堂,世间人叫金銮殿,它不是金銮殿,你去看它的匾额,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个名字是从《易经》裡面来的,最大的大殿,太和殿,太和是宇宙和谐,中和是万物和谐,保和是提醒你,我们自己如何能够与天地、与万物和睦相处。你看看用这三个和来命名,这三个大殿,这个意思多深!时时刻刻提醒王公大臣,上自帝王,下至贩夫走卒,统统包含在其中。僧是这个意思。

修六和敬,六和敬头一个,见和同解,见和同解怎麽修法?佛法很高明,只要我们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就是见和同解,为什麽?性德现前。这见解不同是什麽?是妄想分别执着,每个人不一样。放下不都一样了吗?而不是佛说我的见解是正确的,你们凡夫见解是不正确的,一定你们要放下你们的执着,要依我的,佛不是这个说法,佛这个说法凡夫不服。佛说我们大家把见解统统放下,不就没事了吗?真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从哪裡放下?先从执着,一切事都不执着,六和就现前。所以这个和裡头最重要的就是见解。今天社会的动乱,恐怖在这世界上蔓延,冲突不断,什麽原因?见解不同。见解是什麽?是每个人虚幻的执着,不是真的。真心裡面决定没有这些见解,真心是一心,没有杂念、没有妄念,有念皆妄。起一个念头,那叫无明,那就妄念起来。佛这个教法没有一个人不服。佛先做到,佛没有妄念,菩萨没有分别,阿罗汉没有执着,所以能做到。

戒和同修,戒是生活规范,基础是什麽?基础是十善业,统统做到,我们今天十善业还太高,做不到,那再往下去追,下面还有,有《感应篇》、有《弟子规》,所以《弟子规》百分之百的做到就是戒和同修。《弟子规》做到了,要提升,要学《感应篇》,要学十善业。能够有这个基础,念佛求生淨土决定得生,你真有把握。品位虽然不高,不要紧,下下品往生就可以了。为什麽?西方极乐世界平等世界,虽然有四土三辈九品,它平等的;不像十方诸佛世界,四土三辈九品不平等。西方世界是平等的,所以真的是像《华严》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是西方淨土无比殊胜之处,我们不能不知道。

在我们现前这个世间,我们如果真正能做到《弟子规》,你就会知道你这个团体和睦,以这个为戒律。《弟子规》总共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你要做到的时候,协会能做到,协会就是诸佛护念的僧团,就是龙天善神拥护的僧团。这个地方有这麽一个僧团出现,这个地区的zai 难就没有了,不但救自己,你救多少众生!我们在此地要跟一个人不和,你就晓得,你造多重的罪业。不但自己不能免除自己的zai 难,你还让这一个地区众生都受zai 难。我说的话都是真话,一丝毫没有夸大。所以为自己消灾免难,为这个地区化解zai 难,不能不做!你不能做到,是你迷惑颠倒。没有闻法的地方,迷惑颠倒还可以;我们这裡天天讲经,天天劝,你要有本事,什麽本事?你能做到听而不闻,没听进去,老毛病、老习气还是照常,这个罪业深。应该认真努力学习,天天反省,天天检点,天天改过,天天自新,这叫戒和同修。

下面的好懂,身同住,口无诤。口业是最容易犯的,大乘教裡面佛常教给我们,「守口如瓶」。觉明妙行菩萨告诉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法身活就是成佛。所以多说不如少说,少说不如不说。尤其是现前这个世间zai 难很多,有同学从网路上下载一些来给我看,全世界各个地方的zai 难,水灾、旱灾、地震、风灾,这些zai 难全都是共业所感。共业裡面你要把它归纳起来,找出它总的根源,说实在话就是不和,所以才有无量无边的行业。这个事情从哪裡做起?从我做起,你不要指望别人。指望别人永远失望,那最后的结果,就是像西方宗教裡面讲的世界**,肯定会现前。

在佛法,在中国,古圣先贤教诲当中,都不向外,都向内,古人教导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过失不在外面,在我自己。认真反省,发现自己过失那就叫开悟,这个人觉悟了。把过失改过来,这个人叫真正修行。修行是把过失改过来,知道过失是觉悟。《无量寿经》经题上讲的觉,清淨、平等、觉。不知道自己过失是迷,迷,你不会改,觉就改了。觉而不改,你觉得不够深度。如果真正觉悟,哪有不改的道理?没有这个道理。你觉了的时候还不改,不是真的,是假的,没觉悟。

从前章嘉大师他老人家告诉我,他说佛法是知难行易。你看看六祖大师多容易,忍和尚跟他一讲,他妄想分别执着马上就放下,彻底放下就成佛了,你看多容易。可是这些事实真相,这些甚深的义理,你把要它搞清楚、搞明白,一辈子都搞不清楚,都不容易。不但一辈子不行,生生世世,无量劫都搞不清楚,你说知多难。行真容易。可是你行到了,知就圆满,真是妙!彻底放下的时候知就圆满。放不下的时候,诸佛菩萨天天来教你,你都不会开智慧。为什麽?你自己的障碍是自己造的,任何人没有办法把你的障碍拿掉,真的是自作自受。「解铃还须繫铃人」,你自己製造的,你自己要把它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不是从外面来的,不是别人製造的、别人找你麻烦的,不是。自己搞的,还是要自己觉悟,把它彻底放下,那就对了。

所以我们学六和敬,最重要的就这三条,见和同解,不要有自己的意见,能够随顺别人,不要跟人家起争执;第二个就是戒和同修,一定要落实弟子规;第三个要记住,决定不跟人争论。别人无理呢?无理,你想想他妨不妨碍事?妨碍自己的事情,不要辩论;妨碍公众的事情,严重的妨碍,要说;妨碍不大,也就马虎算了,都不要说了,让他自己去觉悟。决定要记住,不跟任何人争。说话要谨慎,待人要有尊重心,要有礼貌。礼貌在哪裡?《弟子规》上都具足,学《弟子规》,礼貌也学到。

六和敬后面两条,意和同悦、利和同均。意是欢喜,无论在哪裡,像弥勒菩萨一样,欢欢喜喜,笑面迎人。利是利养,我们的物质生活一定是平等的。在过去僧团确实如此,方丈、住持、大和尚跟一般清众饮食一定是相同的,决定没有小灶去煮的。可是现在不一样,现在差别很大,连信徒到寺庙裡来还分上中下三等,这都错误。佛法决定是平等法。你看我们供佛的菜,三个,一般的;在大的法会裡面,六个,决定不超过。为什麽?佛经上讲的三德六味,三个菜是跟三德相应,六个菜是六味,三德六味,不能再多,再多就过分了。所以我通常教别人在一般道场都要如法。在外国的时候,我们都是用自助餐,这菜的分量也是如此,三德六味,吃多少拿多少,很乾淨、很卫生。所以物质生活大家都一样,心就平了。能够守这六条,你在家裡面,家裡面是僧团。无论什麽样的团体,因为众是团体的意思,僧是和合的团体,就是一定遵守这个六条,是一个持戒的团体,是个和睦的团体,是个平等对待的团体,这叫僧团。

「与人和」,不分国家,不分种族,也不分宗教信仰,像《弟子规》上说的,「凡是人,皆须爱」。佛法裡面范围更扩大,一切众生皆须爱,连蚊虫蚂蚁也须爱,不可以伤害牠们。「与地和」,地是大自然环境,决定不破坏自然环境,树木花草它的生长是自然的,你要用你的意思把它剪成什麽样子,破坏它,你有没有想想它很可怜,不可以。在国外,我们的树木花草绝不修剪,不破坏它;可是那个草,每个星期割一次草,那是什麽?那是外国政府规定的,我们要守法。你不割草,他就来割,割了给你收钱,收的费用很高,所以他是要保护自然景观。但是你家庭裡面树木花草修不修剪他不干涉你。所以与大自然环境和睦相处,决定不破坏自然环境。

我们学佛之后知道,自然环境裡面山有山神,土有土地神,河有河神,海有海神,树木花草都有神。于是我们对待大自然没有不尊敬的,没有不爱护的,真正做到和睦相处。我们每天对大自然,用佛号供养,用诵经供养,用梵呗供养,现在方便,现在可以用录音机,再放给他们听。我们国外因为土地大,我们有很大的菜园,我们菜园裡面就放这些音乐供养这些蔬菜,所以它长得特别好。我们的蔬菜没有化肥、没有农药,农夫来看到我们都非常羡慕,你们是怎麽长的?我们的蔬菜是听佛号长大的,听佛教裡面的音乐长的。这个事情不迷信,我们从日本江本博士的实验得到证明,它真会听,真有感应。所以总是以真诚爱心对待大自然,大自然的回报非常美好。我们敬它、爱它,它也敬我们、爱我们。真正做到平等对待,和睦相处。

「与十界众生和」,十法界众生,今天我们讲的天地鬼神,跟十法界众生也是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我们尊重他们、敬爱他们、照顾他们、关怀他们、帮助他们,他们有非常好的回报。所以宇宙之间所有众生是一家人,所有众生跟我是一体。和就乐,就快乐,「是为人生最高享受」。五十六年前,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实在讲,被他这句话,很大的摄受力,把我引入佛门。在这个之前,我对佛教有很深的误会,认为它是迷信,不能接受。对于佛法不但不接受,而且还躲得远远的,碰也不碰它,所以永远不能够知道它的真相。到方先生介绍之后我们才恍然大悟,才知道佛教不是迷信,也不是宗教。

方先生介绍给我,佛教是哲学;我们读了《华严经》之后,读了大乘教之后,才晓得,佛教是教育。它教些什麽?它教我们伦理,教我们道德,教我们因果,教我们哲学,教我们科学,都是现在人迫切需要的东西,这裡面统统都有,而且非常高明,真的是给我们带来幸福美满的人生。这种幸福美满还能够延续,生生世世,永不捨离。我们心裡面有佛法僧,口裡面常常称念佛法僧,努力去做到,这才是真正念三宝。所谓念,你看看中国这个字,上面是个今,下面是个心,什麽意思?现在的心,现在的心裡面有佛法僧,有三宝,这叫念,念佛,念佛、念法、念僧。你愈念愈欢喜,这欢喜就是《华严》裡面所说的,「乐佛乐法乐僧」,爱好,爱好佛、爱好法、爱好僧。

这裡我们简单做个总结,简单的讲,诸位好好记住,佛是自性,本觉本善;法是大自然本有的规则,本有的规律,自然的规律,不是人为的。我们能够遵守,这是法。一定要遵守,不遵守,什麽过失毛病都来,都发生。僧是和,今天讲的和谐,与人和,与环境和,与天地鬼神和,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这是僧。所以我们懂得它的意思,不能把它错解了,这就对了。

后面有一句要紧的话,附带跟诸位做个报告,这也是大乘教裡头常说的,「迷唯一念,悟止一心」,这八个字希望同修们常常记住。什麽叫迷?你起一个念头就迷了。什麽叫觉?一念不生就觉。悟止,止实在讲就是放下,放下才是一心。一心裡面有没有念头?没有念头。所以你要知道有念就迷。那你试试看,什麽时候你能做到无念?实在讲,你那个无念还是有念,有什麽念?有无念,所以你还是不能开悟。有念、无念都没有了你就开悟,这很难。有念是妄想,无念是无明,妄想、无明都障碍你的本觉,障碍你的本善。

所以有人认为说我无念了,无想定,修无想定生无想天,以为自己真的是无念,其实什麽?其实他就执着在无念上,执着在无念上叫无想定,无想定的果报在无想天,无想天在第四禅,很高。就是他什麽都不想,他还有个什麽都不想。佛告诉我们,什麽都不想也要捨掉,不能有这个念头,你才真正是无念。无念境界现前,起作用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回归到性德。所以这个地方非常之难。

「一念不存,归无所得,是真精进」,这都是《华严经》上说的。无所得是自性,一念不生的时候,你的本觉本善自性就现前。这是真精进,这是「大供养」,为什麽?回归自性。「恩报德酬」,我们常讲,报恩、酬德,报佛的恩,报众生的恩,酬佛生的大德。怎样才能够报恩酬德?成佛,见性,才叫真正报恩。没有见性,还不行。这就是「大自在安乐之人」,大自在安乐人是诸佛,他的名字就叫佛、就叫如来。在《华严经》裡面也称之为法身菩萨、法身大士,都是说这种人。我们学佛,目标要定在这裡,决定不能把目标定在名闻利养、定在求人天的福报,那就错了,大错特错。

跟诸位说,人间天上,大福德人,在天上做天王,在人间做皇帝、做大臣的,大富大贵,没有一个不是修行人。修行人怎麽样?他的方向目标错了,他对人天富贵起了一念贪恋,于是他这个果报现前。怎麽样比都比不上往生极乐世界,这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什麽?世间大富大贵,纵然在天上做到大梵天王、摩醯首罗天王,依旧不能脱离六道轮迴;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永远脱离了。那你再回来做行不行?行,再回来是应以什麽身得度就现什麽身,应以天王身得度就现天王身,大自在!你不到西方极乐世界你不自在。你修这麽大的福报,感应,你做国王、大臣,你将来死了以后,你很短的时间把你福报都享尽,享尽之后那个恶业现前,你马上就退转。这些事情真相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才不会走岔路,这比什麽都重要。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