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净空法师最精华开示--修学的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9-1-31 10:44     标题: 净空法师最精华开示--修学的方法

修学的方法



【修学的方法】



中国北大有位同学问我修学的方法。世出世间的学问,只有一个原则,就是专精。我在讲席中常劝大家,修学的方法主要在「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在学校裡,或者在实际生活环境中,我们所接触的面非常广,影响也非常深。毕竟文化是多元的,世法如是,佛法也不例外。但是世法与佛法性质不同,譬如世间学术,学法律的目的,是将来选择作法官、作律师;学医科,将来作医生。学校的科系很多,可以自由选择,做為你一生的事业,而学佛法是将来选择作佛、作菩萨。因此,佛法的教学内容与世间法就有很大的差异,但其修学原则还是相同,就是要专精。

世间法裡,一门学好了,另一门未必懂,所谓「隔行如隔山」。但佛法一门通达,一切法门都通达,不但出世间法通达,世间法也通达。世间法的修学就像一棵树,各门学科如同树的枝叶,此叶非彼叶,此枝非彼枝,彼此不能相入,所以学这一门不能通达那一门。而佛法修学的是根本,就像找到一棵大树的根本一样,所有的枝叶都是从根本生出来的。只要找到根本,透彻了解根本,这棵树所有的枝叶,你就通达了。

根本是什麼?大乘法常讲「一念自性」,就是禪宗所说的「明心见性」,心性是根本。这是宇宙的起源,万事万物生起的源头,也是所有一切生命的根本。佛告诉我们,一切眾生的真心本性中,本来具足无量的智慧,所以他能解、能大彻大悟;也具足万德万能,万德万能表现出来,就是生起宇宙万有生命的现象,这是自性的德能,自性就是根本。

修学佛法就是求明心见性,禪宗如是,任何宗派法门亦如是。禪宗讲「明心见性」,教下讲「大开圆解」,密宗讲「三密相应」,净土宗讲「一心不乱」。虽然各个宗派讲的名词不同,但是意思相同,实际上都是说一件事。正因為如此,所以唯有一门才能深入。

深是找到根本,比如一棵大树,先有树根,再有大枝,大枝生小枝,小枝生叶。因此,我们缘著树梢,就能找到小枝,寻著小枝找到大枝,寻著大枝就找到树根,树根就是根本,这就是「一门深入」。如果还没找到出生的枝干,又去找别的树梢,就永远找不到根本。

但是,佛何以要说那麼多法门?佛说的无量法门指的就是枝叶。因為佛了解眾生是多元文化的集合体,而且任何一法都是无量因缘所生,眾生的根性不同,一个法门不能度无量眾生,所以佛就说无量法门度无量眾生,这是佛的慈悲。

我们懂得这个道理,要在无量法门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兴趣、自己的程度、自己的生活环境、自己根性的法门来修学,无需要改变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工作环境,这样修学就格外容易与方便了。佛不会给眾生添麻烦,只会给眾生带来善巧方便。

净宗是我们的主修,其他法门可以听,也可以看,懂不懂没有关係。如果发心讲经说法,其他法门的常识要懂得,应该要涉猎,但是仍以净宗為主。在学校读书的同学,将来发心从事弘法利生的工作,佛法是主要课程,也要一门深入。

但学校裡的课程不能荒废,最低限度都要及格,不必与人竞争第一名、第二名,那个没有意义,只要年年升级,四年后拿到毕业文凭就可以了。在四年的学程中,儒家的典籍以《四书》為主,佛门典籍以《无量寿经》為主。《无量寿经》要背熟,《四书》如果不能背诵,也要读得很熟,不要求多,多了会產生障碍。只要将这两种念熟,不必求深解,熟透了自然就了解,古人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你慢慢就会觉悟。记住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的学业一定能圆满成功。


【修学的环境】



世尊当年教人修学适合自己根性的法门,因為世尊有能力观机,他知道一个人从无量劫一直到今天,其生活、修学的歷程。所以,世尊教给他的方法就很适合他,他只要依照佛的方法修学,很快就会开悟、证果,就能有成就。好比大夫看病一样,大夫对你的病源很清楚,用药就非常準确,所谓「药到病除」。

佛灭度后,佛的这些学生能力虽没有佛那麼圆满,但是在正法、像法时期,有许多都是有修有证,总算是有点能力能為眾生指路。可是现在情况就不同了,《楞严经》云:「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恆河沙。」什麼是邪师?就是冒牌的佛弟子。现代假冒的佛法太多了,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怎麼办?释迦牟尼佛有先见之明,為我们指出一个大原则、大方向,《大集经》云:「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禪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生在末法时期,就遵守释迦牟尼佛的教诲,选择净土这条道路。

虽然修学净土,净土现在也有假冒的,这是最近一、二十年才有的现象。為什麼?魔王外道看到这麼多人热心修净土,也假借净土的名义来欺骗眾生,误导眾生。虽然他们也念阿弥陀佛,却别有用意,我们应该有所警惕。如何才不会走错路?第一、决定要依净土「五经一论」来修学,第二、决定要遵守祖师大德的引导。净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是近代的高僧,他是我们遵循的好榜样。我们遵守大师的指示,依照净土经论来修学,就不会出差错。


【修学的条件】



修学的条件,第一、是亲近善知识;第二、有好的同参道友,平常在一起切磋琢磨;第三、有好的修学环境。《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要「亲近明师」,《华严经》讲要「亲近善友」,善友就是老师、善知识。什麼是善知识?善知识必定有师承。这对我们选择老师、亲近善知识非常重要,影响我们一生的修学,与将来的成就。早年我在台湾,朱镜宙老居士為我介绍李炳南老师,李老师是印光大师的学生,我们与印祖一脉相承,所以师承没问题。

但现在社会上,也有人说自己是印光大师的学生,甚至说是印光大师的传人。我们就要仔细观察,他的起心动念、所作所為,像不像印光大师。印光大师虽然不在了,但留有一套《文钞》,我们以此做标準去比对,才不至於受骗。他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经典及祖师所说的相应,就可以跟他学;如果不相应,我们对他「敬而远之」。「敬」是尊敬,「远」是不跟他学,不是与他距离很远。

佛家讲「缘」,现代人讲「条件」,就是修学的缘具足了,修学的条件太好了。这三种缘是非常希有难逢,决不是每个人一生中都遇得到,经上讲「百千万劫难遭遇」,彭际清居士讲「无量劫来,希有难逢」,这都是真实话。我们现在因缘具足,条件不缺,关键就是自己要懂得抓住这个机会,认真努力修学,这一生中决定成就。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