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卍新纂续藏经 No. 1169 净土生无生论会集 [打印本页]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1-1 18:22     标题: 卍新纂续藏经 No. 1169 净土生无生论会集

卍新纂续藏经 No. 1169 净土生无生论会集

清 达默集

1卷


  No. 1169-A 净土生无生论会集序
  
  夫净土者。确实而言非是生。亦非无生也。何则净土者。乃心性之异名也。本无惑染。强名曰净。众生依止。强名曰土。既是自心。则生与无生。皆成戏论矣。今言生者。乃大慈悲父。为儿女心重。于第二门头。拔苦与乐之谓。乃生灭门意也。又言无生者。乃古善知识。为佛法情深。依第一义谛。应病下药。乃真如门意也。二门唯是一心。说甚生及无生也。然而一心具足二门。不妨生与无生也。是故古人唤作倚门望子也。若如此会得。则能圆超四句。圆该四句。绝待圆融。不可思议。自然超情离见。免堕如藤依树之诮。若触火聚之讥也。嗟乎是时也。正值法苑秋晚。僧海冬深。狮子虫遍于霜林。水潦鹤充满冰海。纵然佛祖再出。亦无门可望矣。我辈何人。敢鼓舌摇唇。亦只为支持门庭。事不获己耳。问。汝何人也。不自忖量。敢作注解耶。答。我亦非何人。实亦不敢作注解。今是书也。乃于病苦之暇。集些残羹[泳-永+宿]饭。只欲自餐自饮。不意旁观有不嫌酸臭者。逼而夺之。非不自量也。然是[泳-永+宿]饭也。虽不可饱人之口。而于我等讥饿者。不无小补。今题曰会集者。谓释题一科。皆出彻祖之笔。若不集之。恐失传也。论中著述。尽采台宗之意。若不会之。恐失详也。今会而集之。作斯名焉。
  道光己酉年清和月红螺山慕莲学人达默述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1-1 18:22

  净土生无生论会集
  
  明天台山幽溪沙门 传灯和南 撰
  清红螺山资福比丘 达默和南 集
  清红螺山资福沙门 达林和南 订
  讲释此论。大科分三。初总标论题。二请加述意。三分门立论。初又二。初论题。二论主。初又三。初解净土。二解生无生。三解论字。初解净土。又四。初辩四土。二述缘起。三明宗旨。四显胜益。初又三。初明四土名义。二明四土染净。三明四土横竖。初又二。初列名。二辩义○今初。
  名者。四土名字也。四土者。十界众生所依之国土也。土虽无量。略摄为四。初常寂光土。二实报无障碍土。三方便有余土。四凡圣同居土。以四土摄十界者。寂光是佛国土。实报是菩萨国土。方便是声闻缘觉国土。同居乃六凡国土。
  ○二辩义又四。初常寂光土。乃至第四凡圣同居土○今初。
  常寂光土者。乃诸佛所住。三德秘藏也。而分性修二德。言性德者。乃众生本具之心性也。梵网玄义云。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又三德皆常。性无迁故。三德皆寂。离尘劳故。三德皆光。极明净故。如此三法。不纵不横。名秘密藏。此即下文论中所谓性体。性量。性具。性体。乃本具法身德。性量。乃本具般若德。性具。乃本具解脱德。亦即三谛。常即中谛。寂即俗谛。光即真谛。即一而论三。故非纵。即三而论一。故非横。非纵非横。不可思议。故名秘密藏也。此乃性德。言修德者。后文云。修之者。称性照了也。谓修空观。破见思。称真谛性。成般若德。修假观。破尘沙。称俗谛性。成解脱德。修中观。破无明。称中谛性。成法身德也。性修合论。乃清净法身之所游居。约性德理名土。约修德智名身。身土一如。非二相也。此无各各别异之致。而实遍周别异界中。以别异界。离此别无安立处故。
  ○二实报无障碍土
  实报无障碍土者。称乎实相。真实果报。故曰实报。色心自在。尘刹互含。故曰无碍。此土乃圆教四十一位。别教地上大士之所游居。身能现土。土亦现身。不违法性。胜妙庄严。具如华严经所明。法界安立海也。又名分证常寂光土。法身大士所居故。
  ○三方便余土
  方便有余土者。出三界外有净土。三乘圣人。修方便道之所游居。故曰方便。但尽见思。未除别惑。但离分段。未免变易。故曰有余。谓九人生于此土。藏教二人。谓声闻支佛。通教三人。谓声闻。缘觉。及六地以上菩萨。别教三人。十住。十行。及十回向。圆教一人。即十信也。此九人但修空观。断见思之通惑。别圆虽修假中。无明未破。未曾证实。故曰方便。亦名实报土。乃三乘圣人之实报故。
  ○四凡圣同居土
  凡圣同居土者。本是凡夫有漏善。不善。不动业。之所招感。而圣人亦复同居。故曰凡圣同居土也。先明凡。次明圣。凡夫者。谓三界九地也。三界者。谓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九地者。谓一五趣杂居地。二离生喜乐地。三定生喜乐地。四离喜妙乐地。五舍念清净地。六空无边处地。七识无边处地。八无所有处地。九非非想处地。初五趣杂居者。谓欲界内。三途。人道。六欲诸天杂处。故曰五趣杂居也。二离生喜乐者。初禅三天。谓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已离五欲。发得初禅五支功德。谓觉。观。喜。乐。一心。故曰离生喜乐地也。三定生喜乐者。二禅三天。谓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此三天。又离初禅觉观二支。而得内净。喜。乐。一心。四支功德。故曰定生喜乐地也。四离喜妙乐地者。谓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此三天。又离二禅之喜支。而得三禅舍。念。慧。乐。一心。五支功德。故曰离喜妙乐地也。五舍念清净者。谓四禅九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此三乃凡夫天)。无想天(此外道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此乃五不还天。三果圣人所居)。此九天。又离三禅之乐支。而得不苦不乐。舍。念。一心。之四支功德。故曰舍念清净地也。已上四地。名为色界。谓以色蕴为界也。六空无边处地者。楞严经云。若在舍心。舍厌成就。觉身为碍。销碍入空。如是一类。名为空处。识无边处者。诸碍既销。无碍无灭。其中唯留阿赖耶识。全于末那半分微细。如是一类。名为识处。无所有处者。空色既亡。识心都灭。十方寂然。迥无攸往。如是一类。名无所有处。非非想处者。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非非想处。此四地皆无色蕴。故曰无色界也。又名二十五有。谓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天。四禅四空处。无想及那含。此诸众生。皆是有漏因果。故曰二十五有也。此明凡夫○下明圣人。圣有二种。谓权实。实者。谓藏四果。通六地。别十住。圆十信。通惑虽断。报身犹在。故曰实圣。权者。谓此圣人。或是寂光。实报。方便土人。由大悲愿力。哀愍众生。示生此界。非是业牵。以此二种圣人。与凡杂处。故曰凡圣同居土也。问。同居土人有权实。上三土亦有权实否。答。方便土。二权一实。若从同居断惑而生。如前九人。总名一实。若从寂光实报。佛及菩萨。为诱定性二乘。及地前菩萨。令入正位。示居方便。是名二权。实报土中。一权一实。四十一位。总名一实。妙觉法佛。现报身相。名之为权。寂光土中。唯实无权。以是诸佛所游居故。初明四土名义竟。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1-1 18:22

  ○二明四土染净
  四土染净者。观经疏云。五浊轻重。同居净秽。体析巧拙。有余净秽。若第顿入。实报净秽。分证究竟。寂光净秽。妙宗释云。五浊者。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此五浊轻。所感同居则净。如极乐世界。妙喜世界也。五浊重者。则薉。如今娑婆世界也。即娑婆亦分净秽不同。如四教凡位。皆令浊轻。所感皆净。而圆教轻浊。感同居依正最净。言体析巧拙。有余净秽者。体者。通教体空观。析者。藏教析空观。通人智巧。用观则巧。了达五阴当体本空。不待分析而后知空。以此体空智慧。断惑证真也。藏人智拙。用观则拙。必以四大五阴分析。而后知人空。以此析空智慧。断惑证真也。然此土净相亦宽。析观感薉。可在三藏。体观感净。不专通人。衍门三教。对三藏析。俱明体法。通但空体。别次第体。圆不次第体。三人生彼。俱感净相。圆人最净。言次第顿入。实报净薉者。次第者。别教次第三观也。顿入。乃圆教一心三观也。别人根钝。不了即中。故先修空观。断见思。次修假观。断尘沙。后修中观。断无明。故曰次第三观也。圆人根利。了达诸法。唯一念心。一念心具足诸法。非一非诸。亦一亦诸。不断而断。圆断五住。故曰一心三观也。而言净薉者。若论证实。则唯一净。今约教道。别十地不融。所感则薉也。言分证究竟。寂光净薉者。分证。指别妙觉。究竟。乃圆妙觉。而分净薉者。别圆妙觉。同证寂光。若论断惑。别妙觉仅断十二品无明。则与圆二行齐犹。属分证位。圆教断惑。则有四十二品。乃名究竟。故曰分证究竟。寂光净薉也。
  ○三明四土横竖
  论四土横竖者。约别圆二人论也。竖论者。出于同居。乃入方便。出于方便。乃入实报。出于实报。而入寂光。断惑既浅深不同。住处亦高下迥别。横论则不移当处。所见自殊。于同居土。横超上三土。所谓见思断尽。即见方便。尘沙断尽。分破无明。即见实报。亦得分见寂光。无明断尽。即得了了见于寂光。于方便土。横超上二。谓实报寂光。于实报土。横超一土。谓寂光。寂光土无复可超。亦无横竖。又约诸佛菩萨。及三乘圣人。随于己土。横竖自在。寂光土能为众生。现下三土。实报能现下二。方便能现同居。又同居土能示上三土。方便能示上二土。实报土。能示寂光土也。初辩四土竟。
  ○二述缘起
  夫缘起者。现前一念妄心。乃一法界总缘起。彻祖曰。最初迷真起妄。则曰一念妄动。末后返妄归真。则曰一念相应。是则起妄之后。归真之前。更有何法。能外此一念乎。是故一念悟随净缘。即佛法界缘起。迷随染缘。即九法界缘起。十方虚空。是此一念迷昧。一切国土。是此一念澄凝。四生正报。乃此一念情想合离。四大依报。是此一念动静违顺。唯依此念。变现诸法。离此念外。无法可得。原此一念。本是法界。从缘而起。缘无自性。全体法界。故得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离过绝非。不可思议。法尔具此威神。法尔具此功用。今以此念。念于西方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净土。正当念时。西方依正。已在我之心中。而我此心。已在西方依正之内。如两镜交光。相含互照。此横遍十方之相也。若约竖穷三际。则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三际同时。更无前后。帝网珠光。难齐全体。南柯梦事。略类一斑。此理悟之最难。信之最易。但能直下承当。终必全身受用。可谓参学事毕。所作已办矣。如或未能。但当任便观察。随分受用耳。述缘起竟。
  ○三明宗旨。又四。初直示唯心。二进明万法。三绝待圆融。四超情离见。初又分四。初约现等三量。楷定唯心。二约事理二门。辩明具造。三约名体同异。拣定真妄。四约本有现前。折衷指点○今初。
  宗者。纲宗。旨。谓旨趣。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此唯心之义。须以三量楷定。三量者。现量。比量。圣言量也。现量。谓亲证其理也。如罗什大师。随母入寺。见佛钵。喜而顶戴之。俄而念曰。我年甚幼。佛钵甚重。何能顶戴。是念才动。忽失声置钵。遂悟万法唯心。高丽唯晓法师。来此土参学。夜宿冢间。渴甚。明月之下。见清水一汪。以手掬而饮之。殊觉香美。至次日清晨。乃见其水。为墓中控出。遂恶心大吐。乃悟万法唯心。便回本国著述。此皆现量亲证也。比量者。借众相而观于义。比喻而知也。诸喻之中。梦喻最切。如梦中所见。山川人物。万别千差。皆不离我能梦之心。离梦心外。别无一法可得。即此可以比喻而知。现前一切万法。但唯心现也。圣言量者。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千经万论。皆如是说。楷定唯心竟。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1-1 18:23

  ○二约事理二门辩明具造
  言辩明具造者。具。谓理具。造。谓事造。只此一念心中。本具十界万法。即此一念心性随缘。能造十界万法。理具。如金中本具。可成瓶盘钗钏之理。事造。如工匠炉锤之缘。造成瓶盘钗钏之器。又理具。如面中本具可成种种食物之理。事造。如水火人工之缘。造成种种食物。由有理具。方有事造。理若不具。事何所造。所以理具。但具事造。离理具外。别无事造。由有事造。方显理具。事若不造。争知理具。所以事造。秪造理具。离事造外。别无理具也。已辩具造竟。
  ○三约名体同异拣定真妄
  言拣定真妄者。佛法中有名同体异者。有名异体同者。名同体异。如心之一名。有肉团心。有缘虑心。有集起心。有坚实心。肉团心。同外四大。无所知识。缘虑心。通于八识。以八种识。皆能缘虑自分境故。此则是妄。集起心。唯约第八。以能集诸法种子。能起诸法现行故。此则真妄和合。坚实心者。即坚固真实之性。乃离念灵知。纯真心体也。今言唯心者。乃唯坚实纯真之心也。名异体同者。如诸经中所说真如。佛性。实相。法界等。种种极则之名。皆此坚实纯真心也。已拣真妄竟。
  ○四约本有现前折衷指点
  言折衷指点者。以诸经皆言无始本有真心。夫既曰本有。即今岂无。而今现有。即本有也。若无无始。则无现前。若离现前。岂有无始。是故不必高尊本有。远推无始。但现前一念心之自性。即本有真心也。以现前一念。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随缘。终日不变。离此现前一念之外。岂别有真心可得哉。古德云。威音那畔。不离今世门头。众生现行无明。即是诸佛不动智体。其庶几乎。由上四义。以显唯心。故一以唯心为宗也。初直示唯心竟。
  ○二进明万法
  进明万法者。又一句阿弥陀佛。以唯佛为宗。以一切万法。既是心现。全体唯心。心无彼此。心无分齐。于十界万法。若依若正。假名实法。随拈一法。皆即心之全体。皆具心之大用。如心横遍。如心竖穷。以唯心义成。唯色。唯声。唯香。唯味。唯触。唯法。乃至唯微尘。唯芥子。一切唯义俱成。一切唯义俱成。方成真唯心义。一切唯义不成。但有唯心之虚名。而无唯心之实义。以一切唯义俱成。故曰法无定相。遇缘即宗。唯微尘唯芥子。尚可为宗。八万相好庄严之果地弥陀。反不可以为宗也。故以唯佛为宗。第二进明万法竟。
  ○第三绝待圆融
  绝待圆融者。又一句阿弥陀佛。以绝待圆融为宗。于十界万法。随拈一法。无非即心全体。具心大用。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离于四句。绝于百非。独体全真。更无有外。弥满清净。中不容他。一法既尔。万法皆然。各约诸法。当体绝待无外。是为绝待。又以十界万法。各各互遍。各各互含。一一交罗。一一该彻。彼彼无障无碍。各各无坏无杂。如当台古镜。影现重重。如帝网千珠。回环交摄。此约诸法迭互相望。是为圆融。今合绝待圆融为一宗。正绝待时。即圆融。正圆融时。便绝待。非离绝待。别有圆融。绝待。绝待其圆融。非离圆融。别有绝待。圆融。圆融其绝待。绝待圆融。各皆不可思议。今共合为一宗。则不思议中不思议也。第三绝待圆融竟。
  ○第四超情离见
  超情离见者。以但约诸法绝待。离过绝非。已超一切众生情妄执着。三乘贤圣所见差别。若约诸法圆融。圆该四句。融会百非。尤非凡情圣见之所能及。故总立超情离见为宗。初以唯心为宗。次以唯佛为宗。三以绝待圆融为宗。末以超情离见为宗。总此四重宗旨。方是一句弥陀正宗宗旨。岂易言哉。第三明宗旨竟。
  ○第四显胜益
  夫见道而后修道。修道而后证道。此乃千圣同途。千古不易之定论也。然见道。岂易言哉。若依教乘。必大开圆解。若依宗门。必直透重关。然后得论其修道。否。则便为盲修瞎练。不免撞墙磕壁。堕坑落堑矣。唯净土一门则不然。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但发愿持名。即得往生。此乃佛心佛眼。亲知亲见之境界。非彼三乘贤圣。所能知见也。但当深信佛言。依此而发愿持名。即是以佛知见为知见。不必另求悟门也。又余门修道。必悟后依法修习。摄心成定。因定发慧。因慧断惑。所发之慧。有胜有劣。所断之惑。有浅有深。然后方可论其退与不退。唯此净土门中。唯以信愿之心。专持名号。持至一心不乱。净业即为大成。身后决定往生。一得往生。便永不退转矣。又余门修道。先须忏其现业。若现业不忏。即为障道。则进修无路矣。修净业者。乃带业往生。不须忏业。以至心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故。又余门修道。须断烦恼。若见思烦恼分毫未尽。则分段生死不尽。不能出离同居国土。唯修净业者。乃横出三界。不断烦恼。从此同居。生彼同居。一生彼土。则生死根株便永断矣。既生彼土。则常常见佛。时时闻法。衣食居处。出于自然。水鸟树林。皆悉说法。同居土中。横见上三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圆证三种不退。一生便补佛位。然则净土一门。最初省求悟门。末后不待发慧。不须忏业。不断烦恼。至极省要。至极径捷。及其证入。至极广大。至极究竟。学者当细心玩味而详择之。毋以一时贡高。失此殊胜最大利益也。显胜益竟。大科解净土已竟。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1-1 18:23

  ○二解生无生又三。初约教。二拣收。三破立○今初。
  言约教者。四教皆有生无生义。若不细拣。则有儱伺之过。约藏教者。纲宗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因灭会真。灭非真谛。灭尚非真。况苦集道。真谛在因果事相之外。故依衍教。判为偏真无生也。约通教者。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解苦无苦而有真谛。苦尚即真。况集灭道。此乃即真无生也。约别教者。真如法性。随缘不变。在生死而不染。证涅槃而非净。迥超二边。不即诸法。此乃但中无生也。约圆教者。如来之藏。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随拈一法。无非法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此乃圆教圆超四句。圆该四句。不思议之无生也。约教竟。
  ○二拣收
  言拣收者。谓拣去前三无生。收入圆乘也。何者。藏教则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生灭者。二十五有生灭法也。寂灭者。偏真涅槃生也。无生在生灭之外。此论生无生者。乃即生之无生。故非藏教之意也。通教虽言生即无生。不得意人。终归灰断之果。又藏通二教。不言他方佛土。此论乃他方净土之生。即是无生。故又非通教之意也。别教虽言他方佛土。而但中之理。不即二边。此论生无生者。乃即二边之生。即中道无生。故又非别教意也。唯圆教即中之理。即四土之生法。当体即中。圆离四句。圆融四句。谓生即无生也。亦即亦生亦无生也。亦即非生非无生也。举一即四。全四即一。故曰不可思议之无生。正是此论之本旨。故曰净土生无生论也。
  ○三破立
  破立者。世人有偏执有生者。偏执无生者。偏执有生。犹有往生之益。而偏执无生者。大端堕在缘影妄想。以为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故题曰。净土生无生论。正破缘影之虚妄。而立乎净土之生。即心性之无生也。故古德云。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又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下文论云。心具而造。岂分能所。即心是佛。即佛是心。即心是土。即土是心。能造因缘。及所造法。当处皆是心性。故明此宗而求生乐土者。乃生与无生两冥之至道也。解生无生竟。
  ○三解论字
  梵语优波提舍。此云论义。裂网疏云。谓问辩征析。剖断开示。令得决定之谓也。问辩征析。乃教论。剖断开示。乃行论。令得决定。乃理论。又问辩征析。乃名字位中闻慧教行理。剖断开示。乃观行相似位中思慧教行理。令得决定。乃分证位中修慧教行理。又约教。乃世界悉檀之论。约行。乃为人对治悉檀之论。约理。乃第一义悉檀之论。释论题竟。
  ○第二释论主
  明者。国号也。朱氏而有天下。称为大明。天台山。浙江之山也。在台州之北。幽溪者。地名。在山内。沙门者。梵语。或云桑门。皆梵音不同。什师云。佛法及外道。凡出家者。皆称沙门。乃出家之都称。或翻息心。瑞应经云。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又云勤息。谓勤求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今释沙门有四教。各分四种。谓胜道沙门。说道沙门。活道沙门。污道沙门。若勤求藏通戒定慧。息见思之心。证三乘果。乃藏通二教胜道沙门。若从真起应。说生灭无生二种四谛。乃说道沙门。若禀二教。修七科道品。乃活道沙门。不然者。乃污道沙门也。别圆亦然。传灯。乃论主之讳也。谓传真谛灯。俗谛灯。中谛灯。次第灯。一心灯。今造此论。乃传西方唯心四土。自性三身。一心妙莲灯也。和南者。梵云。槃那寐。或云。槃谈。讹云和南也。皆翻我礼。即礼拜也。撰者述也。造也。大师俗姓叶。浙江衢州人。少从进贤映庵禅师剃发。随谒百松法师。闻讲法华。恍有神会。次问楞严大定之旨。百松瞪目周视。灯即契入。百松以金云紫袈裟授之。一生修法华。大悲。光明。弥陀。楞严等忏。无虚日。卜居幽溪高明寺。先有土人叶祺。葬亲寺后。梦神云。此圣道场地。将有肉身菩萨大作佛事。可速迁。祺不信。俄举家病困。惧而徙焉。翌日灯至。即其地立天台祖庭。学侣辐辏。尝于新昌大佛前。登座竖义。众闻石室天乐铿锵。讲毕乃寂。而著作此论。融会三观。阐扬净土法门。每岁修四三昧。身先率众。精进勇猛。注楞严维摩等经。凡染翰。必被戒衲。前后应讲七十余期。预知时至。手书妙法莲华经五字。复高唱经题者再。泊然而寂。总标论题竟。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1-1 18:23

  ○二请加述意。又二。初归命请加。二造论成益○今初。
  稽首能仁圆满智  无量寿觉大导师
  所说安养大乘经  了义了义至圆顿
  妙德普贤观自在  势至清净大海众
  马鸣龙树及天亲  此土庐山莲社祖
  天台智者并法智  古往今来宏法师
  我今皈命礼三宝  求乞冥加发神识
  造论宏法。必先归命三宝者。略有四义。一顺古先圣贤仪式故。二令增长众生福德善根故。三不同外道议论无宗本故。四显示能归所归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故。须知归命。有能归所归。请加。有能请所请。先明能归。文中稽首者。下拜首至地。举身业。总摄三业也。又言归命者。乃身命归依也。归者。投向义。返还义。生死海中。唯三宝功德可作恃怙。故应投向。三宝体性。即众生现前介尔心性。由无始来背觉合尘甘自逃背。今背尘合觉。复本心源。故名返还。命者。依于色心连持不断之所假立。非有实法。但为众生迷情之所宝重。随顺世间语言。举此总摄三业也。将此最重之命。投向住持三宝。则为增上缘。研此假立命根本不可得。便返还一体三宝也。能仁下。所归三宝。又三。先明佛宝。二明法宝。三明僧宝。能仁圆满智。无量寿觉大导师者。佛宝也。初句明此土教主。次句彼土导师。梵语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能仁表大悲。不住涅槃。寂默表大智。不住生死。乃悲智双运。立此嘉称。又能仁者。姓也。阿含云。昔有轮王。姓甘蔗氏。听次妃之谮。摈四太子。至雪山北。自立城居。以德归人。不数年间。乃为强国父王悔忆。遣使往召。四子辞过不还。父王三叹。我子释迦。因此命族。又云。住直树林。又号释迦。既于林立国。即以林为姓。寂默者。字也。本行经云。又诸释种。立性憍慢多言。及见太子。悉皆默然。王云。宜字牟尼。又能仁表大悲。而有生缘悲。法缘悲。无缘悲。寂默表大智。而有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今三悲究竟。三智圆满。三悲为福德庄严。三智为智慧庄严。福慧双足。庄严法身。故曰释迦牟尼也。无量寿者。彼土接引导师也。要解云。梵语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本师以光寿二义。收尽一切无量。寿则竖。穷三际。光则横遍十方。横竖交彻。即法界体。今言无量寿。乃举竖以摄横也。觉者。谓自觉。觉他。觉满。悟性真常。了惑虚妄。名自觉。运无缘慈。度有情界。名觉他。穷源极底。行圆果满。名觉满也。大导师者。然佛具三身引物。若行人至观行相似位中。不为见思所乱。故感弥陀变化身。及诸圣众。引归同居方便二种净土。若至分证位中。不为二边所乱。故感受用身。及诸圣众。引归实报寂光二种净土。然佛有四十八种大愿。又具三身普引。故曰大导师也。佛宝竟。二明法宝。所说者。佛为能说。经为所说。安养者。梵云须摩提。此云安养。又云清泰。又云极乐。乃永离众苦。第一安隐之谓。大乘者。大乃对小而言。具体相用三大。法华经云。其车高广。众宝庄校。其车高。故言体大。其车广。故言相大。众宝庄校。故言用大。乘者。车乘。约喻为名。运载为义。而有三种。谓理乘。随乘。得乘。体大为理乘。相大为随乘。用大为得乘。又所乘三大为理乘。能乘三智为随乘。能所究竟为得乘。经者。梵云修多罗。此云契经。谓契缘。契事。契理。契缘为教经。契事为行经。契理为理经。又契缘。故为世界悉檀之经。契事。故为为人。对治二种悉檀之经。契理。故为第一义悉檀之经。了义者。谓了明第一义谛之理。中道之理。为理了明。佛法界证穷此理。为事了明。安养诸经。具此事理二了。故曰了义中了义也。至圆顿者。谓圆教之理。具四义故名圆。谓圆妙。圆融。圆足。圆顿。今净土法门。念念之中。圆转五浊故妙。圆净四土故融。圆见三身故足。圆证三不退故顿。带业往生。一生成佛。可谓至圆至顿也。法宝竟。三明僧宝。
  ○妙德者。梵语文殊师利。或云曼殊室利。此云妙德。亦云妙吉祥。谓文殊生时。十事吉祥。谓光明满室。甘露盈庭。地涌七珍。神开伏藏。鸡生凤子。猪娩龙豚。马产麒麟。牛生白泽。仓变金粟。象具六牙。具此十瑞。故曰妙吉祥。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从母右胁而生。身紫金色堕地能语。寻于佛所出家。首楞严三昧经。过去无量阿僧祇劫。南方世界名平等。佛号龙种上尊王如来。即文殊是。央掘经言。现在北方常喜世界。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即文殊是。悲华经言。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第三王子。名曰王众。于宝藏佛所。发菩提心。愿于来世。行菩萨道。无有齐限。庄严佛刹。大宝填厕。又无恶触。及诸女人。及其名字。佛即改王众字。号为文殊师利。授记曰。于未来世。南方世界。名曰清净无垢宝窴。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曰普现如来。
  ○普贤者。梵云邲输跋陀。悲华经云。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第八王子。名曰泯图。于宝藏佛前发愿。愿于是不净世界。修菩萨行。复当修治庄严。十千不净世界。令得严净。如青香光明无垢世界。亦当教化无量菩萨。令心清净。皆趣大乘。悉使充满我之世界。佛即改泯图名。号为普贤。授记未来于北方知水善净功德世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曰智刚吼自在相王如来。
  ○观自在者。梵云阿那婆娄吉低输。此云观世音。又名观自在。现在西方极乐世界。为补处菩萨。悲华经云。往昔劫中。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观世音菩萨。为第一太子。名曰不眴。尔时宝藏如来。为转轮王授记已。不眴太子。前白佛言。世尊。今我以大音声。告诸众生。我之所有一切善根。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堕大暗处。忧愁孤穷无有救护。若能念我。称我名字。若其为我天耳所闻。天眼所见。是众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恼者。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我今复当为众生故。发上胜愿。愿转轮圣王。于安乐世界。作佛事已。入无余涅槃。乃至正法住时。我于其中修菩萨道。是佛正法初夜灭。即其后夜。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宝藏佛。寻为授记曰。汝观天人三恶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今当字汝为观世音。无量寿佛般涅槃已。第二恒河沙阿僧祇劫。彼土转名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所有种种庄严。无量无边。安乐世界所不能及。汝于菩提树下。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
  ○势至者。梵语摩诃那钵。此云大势至。现在极乐世界。第二补处菩萨也。悲华经云。昔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大势至为第二太子。名曰尼摩。尔时宝藏如来。为王及第一太子授记已。第二王子。亦白佛言。世尊。如我所有身口意业。清净福德。尽以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佛。始初成道。我当先请转于法lun。随其说法。所经时节。于其中间行菩萨道。是佛涅槃后。正法灭已。我于其后。次第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作佛时。所作佛事。世界所有种种庄严。般涅槃后。正法住世。悉如彼佛。等无有异。尔时佛告第二王子。汝今所愿。取大世界。如汝所愿。当于如是最大世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曰善住珍宝山王如来。由汝愿取大世界故。因是字汝为得大势。
  ○马鸣者。梵语阿湿矩沙。此云马鸣。东天竺桑岐多国婆罗门。得法于夜奢尊者。尝制大乘起信论。末后劝人求生净土曰。众生以住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畏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聚。后付法于迦毗摩罗尊者已。即入龙奋迅三昧。挺身虚空。如日轮相。还复本位。而取涅槃。
  ○龙树者。梵云那伽曷树那。此云龙树。南天竺国梵志之裔。得法于迦毗摩罗尊者。意欲广演经教。时大龙菩萨。即以神力。接入龙宫。开七宝函。与诸方等经典。九十日中。通解甚多。龙即送之出宫。还天竺国。大宏法施。尝造毗婆沙论。论中有称赞弥陀偈。其略曰。若人愿作佛。心念阿弥陀。应时为现身。是故我归命。彼佛本愿力。十方诸菩萨。来供养听法。是故我稽首。彼土诸菩萨。具足诸相好。以自庄严身。我今皈命礼。又造大智度论云。菩萨常修念佛三昧因缘故。所生常值诸佛。如般舟三昧中说。菩萨入是三昧。即见生阿弥陀佛国。后付法迦那提婆尊者已。入三昧。如蝉蜕而去。按入楞伽经。佛告大慧云。大慧汝当知。善逝涅槃后。未来世当有。持于我法者。南天竺国中。大名德比丘。厥号为龙树。能破有无宗。世间中显我。无上大乘法。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自世尊入寂。七百年而龙树出世。适符佛记。
  ○天亲者。梵云婆薮盘豆。此云天亲。言天亲者。菩萨乃毗纽天亲也。北天竺富娄叉国人。于一切有部出家受业。乐闻小乘。辄毁大乘经典。后闻其兄无著。诵十地经。闻已感悟。追悔前愆。欲自断舌。无著止之曰。昔以舌毁大乘。今以舌赞大乘。补过自新。犹为善矣。断舌绝言。其利安在。天亲于是精研覃思。制大乘论。凡百余部。并行于世。所制无量寿经论。开示净土。立五念门。一礼拜。二赞叹。三作愿。四观察。五回向。冠以偈曰。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平居兼修兜率观。愿觐慈氏。后舍寿。经六月现形。告无著曰。吾已生慈氏前矣。
  ○庐山莲社祖者。慧远大师也。师姓贾氏。雁门楼烦人。幼而好学。博综六经。尤善庄老。时道安法师。建刹太行恒山。远往归之。闻讲般若经。豁然开悟。因投簪受业。精思讽诵。以夜继昼。安叹曰。使道流东国者。其在远乎。晋太元六年。过浔阳。见庐山闲旷。可以栖止。乃立精舍。号龙泉寺。时远同门慧永。先居庐山西林。欲邀同止。而远学侣寖众。西林隘不可处。刺史桓伊。为远更立寺山东。遂号东林。远于是率众行道。凿池种莲。于水上立十二叶莲华。因波随转。分刻昼夜。以为行道之节。既而四方清信之士。闻风而至者。百二十三人。远曰。诸君之来。能无意于净土乎。乃造西方三圣像。建斋立社。令刘遗民着发愿文。勒之石。居山三十年。迹不入俗。专志净土。澄心观想。三见圣像而沉厚不言。义熙十二年(七月晦夕)于般若台之东龛。方从定起。见阿弥陀佛。身满虚空。圆光之中。有诸化佛。观音。势至。左右侍立。又水流光明。分十四支。回注上下。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佛告远曰。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汝后七日。当生我国。又见社中先化者。佛陀耶舍。慧持。慧永。刘遗民等。皆在侧前揖曰。师早发心。何来之晚。远谓弟子法净。惠宝曰。吾始居此山十一年。三睹圣像。今复再见。吾生净土必矣。即自制遗戒。八月六日。端坐入寂。年八十三。
  ○天台智者。乃天台山智顗大师也。字德安。姓陈。颍川人。母孕时。梦香烟五采。萦绕怀抱。及诞。室内光明洞然。眼有重瞳。卧必合掌。坐必向西。少长见像即礼。逢僧必敬。年十八岁。投湘州果愿寺。法绪出家。诵法华经。兼通律藏。性乐禅悦。诣光州大苏山。礼慧思禅师。思一见曰。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即示以普贤道场。为说四安乐行。顗乃于此山。修法华三昧。始经三夕。诵至药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身心豁然。寂然入定。照了法华。达诸法相。陈光大元年。初至金陵。居瓦官寺。创宏禅法。太建七年。往临海天台山。结庵于北峰。居焉。未几。奉诏入金陵。陈亡。去之庐山。又周游荆扬间。隋开皇十四年。归天台。前后造寺三十六所。佛像八十万躯。亲度僧一万四千人。赎鱼簄溪梁六十余所。作放生池。表闻于朝。严禁采捕。龙天致敬。道俗向化。法教于斯大盛。晋王广。从受菩萨戒。奉以名曰智者。尝作净土十疑论。观经疏等。顗化缘既毕。往剡东石城寺。谓弟子曰。吾当卒于此矣。命施床东壁。面向西方。专称阿弥陀佛。观音。及般若名。又令多然香火。唱无量寿佛经。及观经题竟。弟子请云。未审大师证入何位。没此何生。顗曰。吾不领众。必净六根。损己利人。但证五品。吾诸师友。今从观音。势至。皆来迎我。言讫端坐。如入三昧。年六十七。开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也。
  ○法智者。名知礼。字约言。明州金氏子。其父母祷佛求嗣。梦神僧携一童子。畀之曰。此佛子罗睺罗也。未几。生礼。七岁丧母。号哭不绝。白父求出家。遂往太平兴国寺。依洪选师得度。稍长。依宝云寺。义通法师。学教观。圆顿之旨。一受即了。淳化中。通既归寂。受请主乾符寺。寻徙保恩院。敷扬教观。学徒踵至。明州旱。礼与慈云式公。修光明忏。约三日不雨。当自 fen一手。如期。果大雨。大中祥符三年。重建保恩。赐名。曰延庆。六年。建念佛施戒会。亲为疏文。以劝念佛。结万人以为一社。心心系念。日日要期。每岁仲春。同集一处。同修供养。同听法音。会彼万心。以为一志。俾成净业。誓取往生。自此二月望日。每岁举会以为常。尝集十僧。修法华忏三年。期以忏毕焚身。供养妙经。求生净土。后为众沮不果。复集十僧。修大悲忏三年。然三指供佛。天禧四年。驸马李遵勖。奏礼高行。赐号法智大师。敕令住世演教。礼以从上诸祖。阐扬净土。多谈事相。罕示观门。暂被时机。未穷圆顿。因取天台观无量寿经疏。研极理奥。曲畅元风。成妙宗钞。数万余言。其余撰述。多指归净土。妙宗最切。时方诏天下立放生池。礼岁遇佛生日。结放生会。集众作法。天圣六年。正月元日。将示寂。建光明忏七日。至五日。结跏趺坐。召大众说法毕。骤称阿弥陀佛数百声。奄然而逝。年六十九。露龛二七日。爪发加长。阇维时。舌根不坏。若莲花然。上能归所归竟。下能请所请。我今皈命礼三宝者。能请也。求乞冥加发神识。所请也。能请具四感。所请具四应。感应四句。释在后文。此中感为显感。冥加。乃法身冥应也。发神识者。求乞三宝加其智慧也。皈命请加竟。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1-1 18:24

  ○二造论成益。
  敬采经论秘密旨  阐明净土生无生
  普使将来悟此门  断疑生信阶不退
  上二句。明造论。下二句。乃成益也。秘密旨者。三德密藏之旨。三德者。法身。般若。解脱。名为三。皆具常乐我净。名为德。此三不纵横。不并别。不可思议。故曰秘密。涅槃云。安置诸子秘密藏中。我亦不久自住其中。故知自他初心。无不皆修。自他后心。无不皆入。即下文一念心性圆三谛理。以圆三观而证入。所谓常寂光土也。阐明者。发明也。净土生无生者。谓因缘所生法。全体即中道无生也。普使将来悟此门。断疑生信阶不退者。疑虽无量。大略有三。一者邪疑。但信缘影之虚妄。不信佛土之唯心。二者偏疑。但信偏空之真。不知妙有之俗。三者渐疑。但信修德之渐。不知性德之横。今悟此门。则断邪疑生正信。断偏疑生圆信。断渐疑生顿信。不退有三。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今入此门。念念中圆断三疑。圆生三信。圆证三不退也。第二请加述意竟。
  ○第三分门立论。于中又二。初分门。二立论○今初。
  将造此论。立为十门。一一真法界门。二身土缘起门。三心土相即门。四生佛不二门。五法界为念门。六境观相吞门。七三观法尔门。八感应任运门。九彼此恒一门。十现未互在门。
  彻祖曰。十门大旨。初明理具。二明事造。前二是总。后八为别。三四两门。偏显性德。五等诸门。偏显修德。第九横论。第十竖论。然于其间。第五一门为最要。以事理总别性修横竖等义。举不外此一念。以是全体法界故。是故学者。但能于此一门洞明。则前后诸门。尽在是矣。又此十科皆称门者。门以能通为义。谓此十科。门门皆通故。下明立论。先明第一。
  ○初一真法界门。又二。初偈颂。二论文○今初。
  一真法性中。具足十法界。依正本融通。生佛非殊致。
  此科明理具者。谓众生一念心性。本具三千实相。法华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何谓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等也。谓此心中。本具十法界。十界各具十界。共成百界。每界又具十如是。则成千如是。故曰百界千如也。又有假名一千。实法一千。依报一千。则成三千。此三千法。不离一念妄心。妄心既然。妄境亦尔。随拈一香一华一尘一声。皆即三千实相。是故依正融通。生佛非殊也。
  ○二论文分二。初立义。二防难。初又三。初总标。二别释。三结成○今初。
  论曰。一真法界。即众生本有心性。此之心性。具无量德。受无量名。
  若约性德。随拈一法。皆即法界。皆具无量德。受无量名。今言众生心性者。乃观心释。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若约佛法释。初机之人。则疑太高。若约众生法。又疑太广。故但就现前一念第六意识释。近而复要也。众生者。谓五阴四大和合。假曰众生。本有者。本来非无。强名曰有也。心性者。寂而常照。强名曰心。照而常寂。强名曰性。德者。实有功能。名者。随功立号也。总标竟。
  ○二别释二。初征释具德。二征释受名。初又四。初分别三德。二融会三德。三会同三谛。四引经证明。初又二。初总标。二别明○今初。
  云何具无量德。举要言之。谓性体。性量。性具。
  ○二别明又三。初明性体。二明性量。三明性具○今初。
  云何性体。谓此心性。离四句。绝百非。体性坚凝。清净无染。不生不灭。常住不坏。
  离四绝百。正显体。体性下四句。明具德。四句者。谓有句。无句。亦有亦无句。非有非无句。百非。谓上四句。各具四句。四四成十六句。约三世。则成四十八句。已起四十八。未起四十八。则成九十六句。加根本四句。共为百句也。而言离绝者。谓此性体。本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法华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谓一落思量分别。则不出四句。若执四句。则成外道四句邪见。故般若云。般若如大火聚。四边不可触。触着便烧。然亦不可定离。堕绝言见。若能融会之。则般若如清凉池。四门皆堪入道。而成圆教四门。故起信论云。复次真实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离一切法差别相故。无有虚妄分别心故。应知真如。非有相。非无相。非亦有亦无相。非非有非无相。非一相。非异相。非亦一亦异相。非非一非异相。略说。以一切众生妄分别心不能触。故立为空。据实道理。妄念非有。空性亦空。以所遮是无。能遮亦无故。下明具德。体性坚凝。我德也。我者。主宰义。能为主故。不被所破。故曰坚凝。显心性乃十界万法之主。清净无染。净德也。谓本性清净。无五住之惑染。不生不灭。乐德也。谓本无分段变易二种生灭故。常住不坏。常德也。又四句。各具四德。明性体竟。
  ○二明性量。
  云何性量。谓此心性。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世界有边。虚空无边。虚空有边。心性无边。现在有边。过未无边。过未有边。心性无边。无尽无尽。无量无量。
  三际者。过去现在未来为三世。过去亦具三。谓过去过去。过去现在。过去未来。现在亦具三。谓现在过去。现在现在。现在未来。未来亦具三。谓未来过去。未来现在。未来未来。加根本一世。则成十世。古德云。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故曰竖穷三际也。十方者。约正报则为十界。约依报则曰十方。据华严经。此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能持宝光牟尼香水海。此香水海。出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此世界住在其中。此世界金刚轮围山内。所有大地中。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此香水海中。各有大莲华。一一莲华。各有世界种。于中安住。一一世界种。各有二十重华藏世界。次第布列。如此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虽多。不出一念心性之相分。故曰无边刹海。自他不隔于毫端。故曰横遍十方也。世界有边等四句。释横遍义。谓上佛刹微尘数香水海中。重重世界虽多。总不出虚空外。故曰世界有边。虚空无边也。虚空有边。心性无边者。虚空有相。心性无相故。楞严经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又曰。十方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故曰虚空有边。心性无边也。现在有边等四句。释竖穷义。现在有边者。过去未来。乃现在之边际故。过未无边者。过未无尽故。过未有边。心性无边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心生。乃过去边际。心灭。乃未来边际。故曰过未有边。心性本无生灭。故曰无边也。无尽无量者。总结也。上句结竖。下句结横。无尽者。谓非有尽之无尽。乃离四句绝百非之无尽。无量亦然。明性量竟。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1-1 18:24

  ○三明性具又三。初明假名。二明正报。三明依报○今初。而言假名者。乃十法界。各各名字。谓此名字。依正报实法而立。谓佛名字。乃至地狱名字。对实法而言。故曰假名也。
  云何性具。谓此心性。具十法界。谓佛法界。菩萨法界。缘觉法界。声闻法界。天法界。修罗法界。人法界。畜生法界。饿鬼法界。地狱法界。此是假名。
  释此假名又二。初略释假名。二略明法界。谓此心性具十法界者。谓具假名。实法。依报。三千法也。梵云佛陀。此云觉者。谓自觉。觉他。觉满。自觉异凡夫。觉他异二乘。觉满异菩萨。佛则三觉圆。万德备。故名觉者。梵云菩提萨埵。此云觉有情。约自行。则虽然觉悟。而情念未尽。故曰觉有情。约化他。则为觉悟有情众生也。梵云辟支迦罗。此翻缘觉。而有二种。若出有佛世。修十二因缘。观悟道。名缘觉。若出无佛世。无师自悟。则名独觉。声闻者。大乘则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曰声闻。小乘则闻佛四谛音声而悟道。故曰声闻。梵云提婆。此云天。天者。天然。为常受天然之乐。故云天。此摄六欲。四禅。四空。梵云阿修罗。此云无端正。男丑女美。又翻非天。谓似天而非天也。而有天人鬼畜四类。梵云摩?舍喃。此云人。人者。忍也。谓能安忍违顺也。此该四洲。梵云底栗车。此云畜生。此该水陆空三种。梵云闪多。此云鬼。谓有财。少财。无财等。梵云泥犁耶。此云无有。谓无乐有苦。地狱。乃此方约义立名。谓地下之狱。故名地狱。此分大小寒热等不同。此略释假名。二释法界有三义。谓十数是能依。法界是所依。能所合称。故言十法界。又此十法界。各各因。各各果。不相混滥。故言十法界。又此十法。一一当体是法界。故言十法界。释假名竟。
  ○二明正报。
  复有正报。谓佛五阴。菩萨五阴。乃至地狱五阴。此是实法。
  正报者。谓无明为因。业为缘。所感名色。即指此名色乃正感之报。故曰正报。言名色者。谓第八识投胎时。识心无相。但有其名。故曰名。父精母血。有质之法。故曰色。五阴者。开名色二法而为五。开名。为受想行识四阴。色。即色阴。阴者。阴盖义。盖覆法身故。又名五蕴。蕴者。积聚义。积聚生死故。佛五阴者。非漏非无漏法性五阴。谓真善妙色。第一正受。无上妙慧。真性解脱。一切智见。菩萨五阴者。谓亦有漏亦无漏五阴。净不净色。乐无乐受。我无我想行。常无常识。缘觉声闻。无漏五阴。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人天。善有漏五阴。四恶趣。恶有漏五阴。此是实法者。对假名而言也。正报竟。
  ○三明依报。
  复有依报。谓佛国土。菩萨国土。乃至地狱国土。
  依报者。乃十界众生所依住故。又依正报所感故。佛国土者。谓佛所依常寂光净土。菩萨国土分三。若圆别菩萨。无明破者。居实报国土。亦分入寂光国土。若见思尽者。依方便国土。若未尽者。依人天住。通菩萨惑尽者。依方便国土。未尽者。依人天住。藏菩萨。依人天住。声闻缘觉惑尽者。依方便住。未尽者。依人天住。天依宫殿住。人依地住。修罗依海底海畔住。畜生依地水空住。鬼依粪秽火住。八寒八热。乃地狱国土。此上十界。界各具十共。成百界。又各具十如是。共成千如是。复有假名一千。正报一千。依报一千。共成三千。又理具三千。事造三千。两重三千。同居一念。故曰性具也。明性具竟。已上分别三德竟。
  ○二融会三德。
  令易解故。作此三种分别。得意为言。即性具是性体性量。性体离过绝非。即性具十界离过绝非。性体坚凝。清净无染。不生不灭。常住不坏。性具十界亦然。性量竖穷横遍。无尽无尽。无量无量。性具十界亦然。正报五阴。同性体性量。清净周遍。依报国土亦然。
  融者。和也。谓和会三德也。释此又二。初会假名。二例依正。初又二。初总。次别。令易解故。作此三种分别。得意为言。即性具是性体性量。此乃总融会也。下乃别会。又二。初融会体具。次融会量具。文云。性体离过绝非。即性具十界离过绝非者。此显现前事法界一切诸法。随拈一香一华。乃至一微尘一芥子。皆是性体。皆离四句。皆绝百非也。性体坚凝。清净无染。不生不灭。常住不坏。性具十界亦然者。乃显随拈一香一华。乃至微尘芥子。皆是常乐我净四德也。此乃融会体具。下融会量具。性量竖穷横遍。无尽无尽。无量无量。性具十界亦然者。乃随拈一香一华。皆竖穷横遍。无尽无量也。此足显事事无碍法界也。此融会假名竟。下例明依正也。正报五阴。同性体性量。清净周遍。此乃例明正报也。谓十界正报五阴。乃至地狱极恶五阴。亦是性体离过绝非。体性坚凝。清净无染。不生不灭。常住不坏。亦是性量之竖穷横遍。无尽无量也。依报国土亦然者。例明依报也。谓乃至地狱极恶依报。随拈一法。皆是性体离过绝非。体性坚凝。清净无染。不生不灭。常住不坏。亦是性量之竖穷横遍。无尽无量也。故偈云。依正本融通。生佛非殊致也。此融会三德竟。
  ○三会同三谛。
  此之三法。亦名三谛。性体即中谛。性量即真谛。性具即俗谛。
  谛者。谓自性不虚。故称为谛。又见此三谛。得不颠倒觉。故称为谛。又能以此示于他。故称为谛。中谛者。统一切法之谓也。故下文云。离即离非。是即非即也。真谛者。泯一切法也。故下文云。一切俱非也。俗谛者。立一切法也。故下文云。一切俱即也。会同三谛竟。
  ○四引经证明又二。初引三藏文证。二引七大文证。初又三。初引空如来藏。二引不空如来藏。三引空不空如来藏○今初。
  故楞严经云。而如来藏妙明圆心。非心。非空。非地水火风。非眼耳鼻舌身意。非色声香味触法。非眼界。乃至非意识界。非无明。乃至非老死。非无明尽。乃至非老死尽。非苦集灭道。非智。非得。非檀那。乃至非般剌若。非怛答阿羯。非阿罗诃。非三藐三菩。非常乐我净。此即性量无相。是为真谛。
  大佛顶文句云。此正显心性。正随缘而成十界染净诸法。而染净法中。随拈一法。皆即竖穷横遍。无尽无量之圆融大真谛也。一切俱非者。即藏性如实空义。正随缘而常不变也。言如来藏妙明圆心者。随缘不变名为如。不变随缘名曰来。唯是一心名曰藏。不可思议故曰妙。性自灵知故曰明。竖穷横遍故曰圆。重在圆字。为显性量。然此三谛。有横有竖。竖。则即横论竖。横。则即竖论横。今云一切俱非。乃即竖论横也。首言非心者。即指心法。次非空。乃至非般剌若。指众生法。次如是乃至非常乐我净。即指佛法。意显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约真谛而论。故曰一非一切俱非也。若即横论竖。竖中亦具三谛。众生法中。非空。至非意识界。是六凡法。属俗谛。非无明。乃至非老死。非无明尽。乃至非老死尽。是缘觉法。非苦集灭道。非智非得。乃声闻法。此二属真谛。缘觉法中。非无明。乃至非老死。乃流转门。非无明尽。乃至非老死尽。乃还灭门。声闻法中。苦集灭道。乃生灭四谛。非智非得。乃声闻之果。非檀那。乃至非般剌若。及六波罗蜜。是菩萨法。非怛答阿羯。至非常乐我净。乃佛法。此二属中谛。梵云怛答阿羯。此云如来。阿罗诃。此云无生。三藐三菩。此云正遍知。今一切俱非。所谓一空一切空。假中皆空。不思议大真谛也。空如来藏竟。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1-1 18:24

  ○二引不空如来藏。
  而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水火风。即六凡。即二乘。乃至即如来常乐我净。此即性具十界。是为俗谛。
  此文略。若约全文云。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等也。以是俱非世出世者。结上起下。非六凡。故非世。非四圣。故非出世。由其一切俱非。所以一切俱即。即者。是也。此显染净诸法。随拈一法。无不具足三千实相。是圆融俗谛。一切俱即。即藏性如实不空义。正随缘而常不变也。元明心妙。重一妙字。为显性具。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即。一切俱即。又三谛俱即。所谓一假一切假。空中皆假。不思议大俗谛也。不空藏竟。
  ○三引空不空如来藏。
  而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此即性体统摄。是为中谛。
  文云。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等。以是俱即世出世故者。结上起下。由其俱非。而又俱即。所以即妙明心元。此显十界染净诸法。随拈一法。无不皆是离过绝非。圆融中谛。一切双遮双照。即藏性遮照同时义。正随缘而常不变也。妙明心元。重一元字。为显性体统摄。离即离非。乃双遮上文。是即非即。乃双照上文。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遮照。一切遮照。又三谛俱遮俱照。即所谓一中一切中。空假俱中。不思议大中谛也。引三藏文证竟。
  ○二引七大文证。
  又云。如来藏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地水火风空见识。莫不如是。地水火风空见识。即性具也。清净本然。性体也。周遍法界。性量也。又地水火风空。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即依报国土性体性量也。见识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即正报五阴性体性量也。
  此中文分二节。又云如来藏性色真空。至莫不如是。乃引经文。下乃释义证成。经中地大则曰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空大则曰性觉真空。性空真觉。见大则曰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总摄闻觉知。识大则曰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周遍法界。文虽少差。不出二谛。故曰莫不如是也。下乃释成。又二。初总。次别。地水火风空见识。乃总十法界依正二报。故曰性具也。七大各各清净本然。离过绝非。故为性体。各各周遍法界。故为性量也。下乃别释。谓别其依正各具三谛也。引经证明竟。大科征释具德已竟。
  ○二征释受名。
  云何受无量名。举要言之。此之心性。或名空如来藏。或名真如。佛性。或名庵摩罗识。或名大圆镜智。或名菩提。涅槃。性体性量名空如来藏。即性具十界五阴国土名空如来藏。性体性量名真如佛性。即性具等名真如佛性。性体性量名庵摩罗识。即性具等名庵摩罗识。性体性量名大圆镜智。即性具等名大圆镜智。性体性量名菩提涅槃。即性具等名菩提涅槃。
  文分二段。初略引七名。一法不立。名空如来藏。不妄不变。名真如。离过绝非。名佛性。洞照万法。名大圆镜智。诸佛所得。名菩提。寂静无为。名涅槃。分别一切而无染。名庵摩罗识。此云清净识。二融会七名。性体性量名空如来藏。即性具等名空如来藏者。谓性具十界依正。随拈一法。皆名空如来藏等也。又既论十界。必分六即。谓理即空如来藏。乃至究竟空如来藏。故下文明初后心也。真如佛性等准知。第二别释竟。
  ○三结成。
  故曰。一真法性中。具足十法界。依正本融通。生佛非殊致。
  ○大科立义竟。
  ○二防难又二。初问。二答。初又二。初双开二心。二初后互难○今初。
  问曰。此一真法界。为初心是。为后心是。
  初心者。理即位。后心者。究竟位。言六即者。六明事相。因果无差。即显理性。初后体同。无机子曰。痴禅任性。滥上圣以矜高。狂慧随情。居下凡而自屈。由是天台大师明六即佛。破二种见。拣其太过。六分因果之事殊。收彼不收。即显圣凡之理等。六即颂曰。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此颂理即佛也。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此颂名字即佛。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此颂观行即佛。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华红。此颂相似即佛。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此颂分证即佛。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此颂究竟即佛。今双开二心。乃以事难理也。
  ○二初后互难。
  若初心是。应无七名。若后心是。应无九界。初后俱堕。立义不成。
  应无七名者。不达七名各具六即。应无九界者。不达佛证穷十界。
  ○二答又二。初略明。二详释○今初。
  答曰。此正显初心是。以初心是故。方有后心是。以后心是故。方显初心是。
  言初心后心者。有初。有初初。有后。有后后。初者。因也。初初者。因性也。后者。果也。后后者。果性也。若论事相。则初后天渊。若论理性。则因果一体。今一真法界。乃十界之性。故初后俱是也。
  ○二详释又三。初以初证后非无九界。二圣凡六即辩其初后。三以后证初非无七名○今初。
  云何以初心是故。方有后心是。如果地依正融通。色心不二。垂形九界。方便度生。悉由证此因心所具。故曰。诸佛果地融通。但证众生理本。故得称性施设。无谋而应。若不然者。何异小乘外道。作意神通。
  果地依正融通。色心不二者。果地乃妙觉果。谓后心也。此地以如如理为依报。如如智为正报。理智不二。故依正融通。身土一如。故色心不二也。垂形九界。方便度生者。方者。法也。便者。用也。谓佛于九法界中。示十界之形像。又用四教十六门。六十四悉檀方便。引九界众生同证理性也。悉由证此因心所具者。乃证穷十界因心所具三谛之理。证真谛而得般若之相。证俗谛而得解脱之用。证中谛而得法身之体。故荆溪大师云。诸佛果地融通。但证众生理本也。称性施设。无谋而应者。称真谛性。施设藏通二教。称俗谛性。施设别教。称中谛性。施设圆教。或顿施。或渐施。或秘密施。或不定施。曲尽其宜。无方不可。皆是无心而应物。故曰无谋而应也。作意神通者。谓起心作意始有通也。通有六种。谓天眼。天耳。宿命。他心。神足。漏尽。此六通。又有修得报得。鬼天报得五通。外道因根本禅。发得五通。三乘依八背舍。八胜处等。修得五通。证果时得漏尽通。圆教依法华经云。诸根通利。智慧明了。即诸根互用。乃中道之通。今无谋而应。即中道之通。不须作意。任运成就故。亦名无记化化禅。以初证后竟。
  ○二圣凡六即辨其初后。
  故法智大师曰。六即之义。不专在佛。一切假。实。三乘人天。下至蛣蜣。地狱色心。皆须六即。辩其初后。所谓理蛣蜣。名字蛣蜣。乃至究竟蛣蜣。以论十界皆理性故。无非法界。一不可改。故名字去。不唯显佛。九亦同彰。至于果成。十皆究竟。
  妙宗云。六种即名。皆事。理。体不二义。而事有逆顺。名字等五。顺修事。唯理即一。纯逆修事。此逆顺事。与本觉理。体皆不二。体既不二。其逆顺名。自何而立。以知不二。事皆合理。名之为顺。其不知者。事皆违理。故名为逆。名字等五。皆知皆顺。若初理即。唯迷唯逆。而迷逆事。与其觉理。未始暂乖。故名即佛。以全体是故。免于退屈。六分别故。免于上慢。六不离即。即不离六。六即义成。圆位可辩。又六即辩位。有权有实。若权论者。前三教亦论六即。乃至四恶趣。以十二因缘。亦可辩其初后。虽具六即。乃权论耳。又不能言六即佛也。若据实而判者。若知实理者。摄入名字位中。其未知者。尽在理即位中。故妙宗云。未得圆闻。齐别内凡。尚属理即。以七方便。未解妙名。岂知即佛。此中判位。唯约圆判也。蛣蜣者。蜣螂虫也。理蛣蜣等者。以劣例胜也。谓乃至地狱。一色一心。尚论六即。何况佛也。以论十界皆理性故。无非法界。一不可改者。问。何以地狱色心。乃至蛣蜣。皆以六即辩其初后。答曰。以论十法界。当体全是本觉理性。无非一真法界全体。故曰。一一不可改。此乃明其圆人所悟不二之理。前三教人全然不知。况其余也。名字去。不唯显佛。九亦同彰者。从名字位。至分证位。不但佛性显。乃至地狱性。蛣蜣性。假名性。正报性。依报性。微尘芥子性。一显一切显。故云发心住者。一发一切发也。至于果成。十皆究竟者。究竟位中。佛究竟菩萨亦究竟。乃至地狱一色一心。一切皆究竟也。辩初后竟。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1-1 18:25

  ○三以后证初非无七名。
  云何以后心是故。方显初心是。正由后心果地。全证众生理本。故果地七种名目。悉是众生性德美称。但众生在迷。故无此称。克论性德。岂可言无。故初后俱善。立义成矣。
  性德者。心性本有功能也。美称者。美名也。谓既有此功能。便有此美名也。众生在迷者。迷有二种。谓界内众生迷于事。界外众生迷于理。由此二迷。不悟性德。故无此美名也。防难竟。第一一真法界门竟。
  ○二身土缘起门。又二。初偈颂。二论文○今初。
  一真法界性。不变能随缘。三身及四土。悉由心变造。
  一真法界性。不变能随缘者。谓一念心性之体。虽不变。而用能随缘。譬如虚空。虽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暗相发挥。喻九界缘起。明相发挥。喻佛界缘起。虽然发挥。虚空常自不变。虽然不变。不拒发挥。故曰正随缘而常不变。正不变而常随缘也。三身四土者。十界皆具三身。九界苦即法身。惑即报身。业即化身也。
  ○二论文分二。初正辩缘起。二结示净宗。初又二。初唯心变造。二变造唯心○今初。
  论曰一真法界性。即前文所明性体性量性具也。教中说真如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者。正由性体性量即性具故。如君子不器。善恶皆能。故晋译华严经云。能随染净缘。具造十法界。谓真如性中所具九法界。能随染缘。造事中九法界。真如性中所具佛法界。能随净缘。造事中佛法界。所以能者。正由性具。性若不具。何所称能。天台家言。正由理具。方有事用。此之谓也。
  释初句可知。教中下。释不变能随缘。引佛语也。真如者。乃心性之异名。不妄不异之义也。正由性体性量即性具故者。譬如虚空体。虚空量。即明暗二境故。心性亦然。全鬼性体性量。即所见之火。人性体量。即水。六凡体量。即同居。二乘即方便。菩萨即实报。佛即寂光。如君子不器。善恶皆能者。引世间法。例出世间法也。儒云君子不器者。不为一才一艺所能局也。例出世间者。君喻性体。子喻性量。器喻性具。有正报器。依报器。又有善器。恶器。有漏器。无漏器。亦有亦无漏器。非有非无漏器。体量之君子。无所不能。故曰不器也。晋译华严经下。引经证明。初引华严宗。二引台宗。梵语佛陀跋陀罗。此云觉贤。大乘三果人。甘露饭王之苗裔。此土与罗什相见。什有所疑。多就咨决。东晋义熙十四年。于谢司空寺。译华严经六十卷。堂前池内。有二童子。常从池出。捧香散华。谓真如下。释经义也。真如性中所具九法界等者。谓一念心性中本具六凡见思惑。能随有漏业缘。造事中六凡法界。心性中本具二乘尘沙惑。能随无漏业缘。造事中二乘法界。心性中本具菩萨无明惑。能随亦有漏亦无漏缘。造事中菩萨法界。真如性中所具佛法界等者。谓一念心性中本具如来智慧。能随非有漏非无漏缘。造事中佛法界。所以能者。乃心性之妙用也。性若不具。何以显其妙哉。天台下。又引台宗证成也。唯心变造竟。
  ○二变造唯心。
  是知事中。十法界三身四土。悉由真如随缘变造。既曰真如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则事中染净身土。当体即真。无一丝毫可加损于其间者。楞严经云。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是也。
  此中二段。初正明。楞严下。引证也。事中十界者。谓事法界也。法界者。一切众生身心本体。法者。轨则义。界。具性分二义。若约事说。即分义。若约理说。即性义。以此性分互相交络。则成四种法界义。一者事法界。谓十界众生。身心差别。各有分齐。二理法界。谓十界众生。同一理体。三理事无碍法界。谓理由事显。事由理成。理事互融。名理事无碍。四事事无碍法界者。谓一一分齐事法。称性互融。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无尽。名事事无碍也。三身者。法报化也。十界各具三身。谓九界苦。即法身。业即解脱。即应化身。惑即般若。即报身。得论六即。佛界三身。又论单复。四土。亦论亦即。若依若正。若单若复。若凡若圣。悉由真如随缘而变造。当体即真者。谓事法界中。随拈一法。当体即性体性量。离过绝非。竖穷横遍也。一法既尔。法法皆然。故得互相摄入。主伴重重。而成事事无碍法界也。故曰无一丝毫法。可加于其间。可损于其间也。楞严经下。引证也。见者。十界八识能缘见分。心法也。见缘者。十界八识所缘相分。境法也。所想相者。众生不了如幻。妄起我法二执也。如虚空华。本无所有者。不唯我法本空。而且心境如幻也。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者。谓心境二法。唯一真如性体性量也。正辩缘起竟。
  ○二结示净宗。
  若然。则娑婆。极乐。此世众生当生九品。弥陀已成吾心当果。悉由心性之所变造。心具而造。岂分能所。即心是佛。即佛是心。即心是土。即土是心。即心是果。即果是心。能造因缘。及所造法。当处皆是心性。故明此宗而求生乐土者。乃生与无生两冥之至道也。
  结示净宗者。谓结示唯心之宗。唯佛之宗。绝待圆融之宗。超情离见之宗也。此中二段。初结唯心变造。示生则决定生义。二结变造唯心。示无生则决定无生义也。若然者。承上文也。娑婆极乐者。明唯心变造之土也。此世众生当生九品者。明唯心变造众生也。弥陀已成吾心当果者。明唯心变造之佛也。故曰悉由心性之所变造也。下明无生义。心具而造。岂分能所者。谓国土众生及佛。并是心中本具。而今造出。元无能生所生也。即心是佛。即佛是心。则佛无生也。即心是土。即土是心。则土无生也。即心是果。即果是心。则果无生也。亦众生无生也。能造因缘。即十界之因也。所造法。即十界之果也。当处皆是心性者。因缘当处是心。则因缘无生也。果当处是心。则果无生也。以此而例。唯心变造。明其生则决定有生。变造唯心。明其无生决定无生。若二义相成。则决定亦生亦无生。若二义互夺。则决定非生非无生也。若言有生。乃唯佛之宗。若言无生。乃唯心之宗。若言非生非无生。乃绝待之宗。若言亦生亦无生。乃圆融之宗。一句中圆该四句。而又圆超四句。而又正圆该时。便圆超。正圆超时。便圆该。圆超圆该。同时无碍。乃超情离见之宗。故曰明此宗旨而求生乐土者。乃生与无生两冥之至道也。若再例释者。亦是求也。亦无求也。亦非求非无求也。亦亦求亦无求也。亦求生也。亦求无生也。亦求非生非无生也。亦求亦生亦无生也。两冥至道。亦四冥至道。亦五冥至道。亦冥也。亦不冥也。亦亦冥亦不冥。亦不冥亦非冥至道也。身土缘起门竟。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1-1 18:25

  ○三心土相即门。又二。初偈颂。二论文○今初。
  西方安乐土。去此十万亿。与我介尔心。初无彼此异。
  即者。是也。谓即心是土。即土是心也。心者。乃一念之见分也。土。乃相分。见相唯是一心。故曰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也。
  ○二论文分二。初正辩。相即。二问答申明○今初。
  论曰。佛说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百亿日月。百亿须弥。百亿大海。百亿铁围山。名一佛土。十千为万。十万为亿。一佛国土。已自广大。况亿佛土乎。况十万亿乎。是则极乐国土。去此甚远。博地凡夫。念佛求生。弹指即到者。正由生吾心所具之佛土也。言介尔心者。即凡夫念佛之心也。刹那之心。至微至劣。故称介尔。谓十万亿远之佛土。居于凡夫介尔之心。即心是土。即土是心。故曰初无彼此异。
  百亿日月等者。乃明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所化。故为一佛土也。三千。谓小千中千大千也。一日月。一须弥。一大海。一铁围。乃一四天下。一千四天下。为小千世界。一千小千。为中千。一千中千。为一大千世界。一共有百亿日月等也。十千为万下。况显其远也。博地下。正明相即。博地者。大地也。刹那者。此云极少时。一念中有九十刹那。故曰极少。一念心起必具四分。所生之土。乃相分。能生之心。乃见分。见相。唯一自证分。及证自证分。四分唯是一心。故曰即心是土。即土是心。而无彼此也。正辩相即竟。
  ○二问答申明。
  问曰。介尔之心。居于方寸(博地疑团)。何能包许远之佛土。答曰。介尔之心。昧者谓小。达人大观。真妄无二。盖此妄心。全性而起。性既无边。心亦无际。性如大海。心如浮沤。全海为沤。沤还匝海。盖真如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既曰随缘不变。岂可以真妄而局大小哉。
  方寸者。肉团心也。此心方圆。不出寸许。故曰方寸。乃五脏中心脏。浮尘意根。俗云神藏于心。故曰居于方寸。亦第八识相分。答中言真妄无二者。真。谓真性。妄。谓妄心。性。乃不变之体。心。乃随缘之用。体用不二也。妄心全性而起者。谓全竖穷横遍之性。起为介尔之心。全介尔之心。即竖穷横遍之性。故曰性既无边。心亦无际也。性如大海。更以喻释也。文可知。心土相即门竟。
  ○四生佛不二门。又二。初偈颂。二论文○今初。
  阿弥与凡夫。迷悟虽有殊。佛心众生心。究竟无有二。
  ○二论文分四。初生佛分于迷悟。二迷悟依于心性。三心性体不受迷。四称性行无虚弃○今初。
  论曰阿弥陀佛者。果人也。成就三身。四智。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等功德。凡夫者。因人也。具足无量恒沙烦恼。造作无量恒沙业系。当受无量恒沙生死。迷悟之相。譬彼云泥。
  三身者。梵语毗卢遮那。此云遍一切处。华严云。法身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无有形相而可得。梵语卢舍那。此云光明遍照。梵网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等。梵语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然此三名。不可定执。晋译华严。皆卢舍那。唐译皆称毗卢遮那。华严又云。或名释迦。或名遮那等。只是梵音不同耳。虽有三名。本无异体。然此三身。各论单复。法身单。唯指本觉性体。报身单。指始觉智圆。化身单。指慈悲应现。法身复者。一者自性清净法身。二者离垢妙极法身。报身复者。一者自受用报身。即诸佛智断二德。究竟果德。二者他受用报身。即地上菩萨所见刹尘相好。化身复者。一者应现身。示成八相。二者变化身。无而倏有。示现八相。又有三种。一者胜应身。谓地上所见。亦名他受用。二者带劣胜应身。即通教三乘所见。三劣应身。藏教所见丈六老比丘相。四智者。谓转八识成四智。转第八为大圆镜智。第七为平等性智。第六为妙观察智。前五为成所作智。十力者。一者是处非处智力。知一切众生果报因缘。如作善业能得乐报。名是处。作恶业望于善报。名非处。二者知业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所有业力。三者知定智力。知禅三昧。四者知根智力。知诸众生上中下根。五者知欲智力。知诸众生种种欲乐。六者知界智力。知诸众生世间种种界分。七者知至处智力。知一切道至处相。八者宿命智力。知过去一世乃至百千万世。姓名苦乐寿夭等。九者天眼智力。见诸众生生时死时。善道恶道等。十者漏尽智力。自知我生已尽。不受后有。四无所畏者。一者一切智无畏。谓于一切诸法。尽知尽见。故无所畏。二漏尽无畏。谓佛五住究尽。二死永亡。故无所畏。三者说障道无畏。谓于障道之法。能知能说。故无所畏。四者说苦尽道无畏。谓于尽苦之道。能知能说。故无所畏。十八不共法者。唯佛一人有。不与三乘共。一者身无失。二者口无失。三者意无失。四者无不定心。五者无异想心。六者无不知已舍心。七者欲无减。八者念无减。九者精进无减。十者智慧无减。十一者解脱无减。十二者解脱知见无减。十三者身业随智慧行。十四者口业随智慧行。十五者意业随智慧行。十六者知过去世无碍。十七者知现在世无碍。十八者知未来世无碍。功德者。力用也。凡夫者。因人也者。谓四教内凡外凡也。因人则通。等觉皆名因人。具足无量恒沙烦恼者。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恒沙业系者。谓有漏业。无漏业。亦有亦无漏业。造业必感苦果。故名为系。恒沙生死者。谓分段变易二种生死。业多生死亦多也。迷悟者。真中二种迷悟也。譬彼云泥者。天地悬殊也。生佛分于迷悟竟。
  ○二迷悟依于心性。
  而言究竟无二者。谓据相而言。则不二而二。约性而论。则二而不二。盖诸佛乃悟众生心内诸佛。众生乃迷诸佛心内众生。所以悟者。悟众生本具性体性量性具也。所以迷者。迷诸佛所证性体性量性具也。
  据相而言者。谓按俗谛中事相而言也。不二而二者。修德不同故。即而常自六也。约性而论者。约真谛理性而言也。二而不二者。性德体一故。六而常自即也。盖诸佛下。明不二所以也。诸佛者。乃四教佛。法报应化也。乃悟众生心内诸佛者。谓法佛乃众生心内性体诸佛。报佛乃众生心内性量诸佛。应化乃众生心内性具诸佛。众生者。乃四教众生。谓九法界。乃迷诸佛心内众生者。谓菩萨乃诸佛心内无明众生。二乘乃诸佛心内尘沙众生。六凡乃诸佛心内见思众生。此明能迷能悟也。所以下。明所迷所悟也。譬如依方故悟。依方故迷。所以悟者。悟众生本具性体性量性具者。谓法佛悟性体。报佛悟性具。应化悟性量。又法佛圆悟。报佛次第悟。应化体析悟也。所以迷者。迷诸佛所证性体性量性具者。谓菩萨迷性体。二乘迷性具。六凡迷性量。又六凡全迷。二乘迷俗中。菩萨迷中道。迷悟依于心性竟。
  ○三心性体不受迷。
  心性之妙。岂受其迷。迷而不迷。斯言有在。
  非唯不受其迷。而亦不受其悟。喻如定方原无动。迷悟在于人。约人有迷悟。方不属迷悟。虽不属迷悟。而亦不离迷悟。故曰迷而不迷。斯言有在。亦可言悟而不悟也。心性体不受迷竟。
  ○四称性行无虚弃。
  故众生本有性体。即诸佛所证法身。性量。即报身。性具。即应身。四智。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等功德。会合可知。故古德云。诸佛心内众生。尘尘极乐。众生心内诸佛。念念证真。故弥陀即我心。我心即弥陀。未举念时。早已成就。才举心念。即便圆成。感应道交。为有此理。故念佛人。功不唐捐。
  会合可知者。三身已会合。四智者。镜智即法身。乃性体。平等智即报身。乃性量。成事智即应身。乃性具。观察智通三身。十力。四无所畏。不共法等。各分四教。四教合三身可知矣。故古德云者。引古证也。尘尘极乐者。众生即佛故。念念证真者。佛即众生故。由其佛即众生。故弥陀即我心矣。由其众生即佛。故我心即弥陀也。未举念时早已成就者。性德本然也。才举心念即便圆成者。修德合性。故曰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感应道交二句者。我为能感。佛为所感。佛为能应。我为所应。为有此不二之心焉。生佛不二门竟。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1-1 18:25

  ○五法界为念门二。初偈颂。二论文○今初。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
  法界圆融体者。即事事无碍法界之体也。竖穷横遍故曰圆。法法无碍故曰融。作我一念心者。亦可说一念境。一念香。一念华等。无不可也。全体是法界者。四种法界也。所念。即事法界。能念。即理法界。能所不二。即理事无碍法界。具足三千。即事事无碍法界也。
  ○二论文二。初正辩念体。二结示净宗。初又三。初正辩。二引证。三况显○今初。
  论曰。行者称佛名时。作佛观时。作主伴依正余观时。修三种净业时。一心不乱时。散心称名时。以至见思浩浩。恒沙烦恼。凡此有心。皆由真如不变随缘而作。全体即是法界。
  三种净业者。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见思者。谓见思二惑。见。谓身边邪见戒。思。谓贪嗔痴慢疑。恒沙烦恼。谓烦恼无尽也。彻祖十门大旨曰。然于十门之中。第五一门为最要。以事理总别性修横竖等义。举不外此一念。以是全体法界故。是故学者。但能于此一门洞明。则前后诸门。尽在是矣。今略为点示。先示本科。行者正当称名时。便是作佛观时。谓一心专注洪名。便是能观所观。此中具足十法成乘。所念洪名。即不思议境。能念。即不思议菩提之心。能所不二。即不思议止观。念念相应。即破法遍。若达此意。即识通塞。能念即念。所念即处。即四念处。念念相续。莫令不相续。即正勤。若功行熟。即如意足。以功行纯熟。即五根生。根生故力用长。即五力。念念觉照。即七觉分。安隐而行。即八圣道。此道品调适。行住坐卧。恳祷礼拜。即对治助开。须识六即位次。莫起上慢。莫令妄想所动。即能安忍。以往生为期。即离法爱。此即十乘观法。亦是作主伴依正余观时。观经疏云。观虽十六。言佛便周。谓以主摄伴。以正摄依也。亦是修三种净业时。谓我今念佛求生者。正为过去无尽父母故。无尽师长故。无量众生故。念念之中。具足如是三心。一句洪名。乃上上品十善。即此便是一体三皈。念念相续。便具足众戒。行住坐卧不离。乃不犯威仪。念佛为因。净土为果。正当念念相续。即大乘经典。即此心佛。即第一义谛。亦以此劝进行者。亦是见思浩浩时。烦恼不曾断故。此略点本科。再点十门。既曰法界全体。便是一真法界门。所念之佛即性具。能念之心即性量。能所不二即性体。此即三谛。能念属身。所念属土。能所惟一缘起。即身土缘起门。即能是所即所是能。即心土相即门。能念是生。所念是佛。能所不二。即生佛不二门。能念是观。所念是境。离能无所。离所无能。即境观相吞门。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亡即是中。即三观法尔门。能念为感。所念为应。即感应任运门。能念是此。所念是彼。能所不二。即彼此恒一门。念佛时。即往生时。即成佛时。即度生时。竖穷三际。即现未互在门。再示释题。一声佛号。圆具弥陀三身四土。正当念时。便圆净四土。圆见三身。亦圆转五浊。圆证三不退。故文云。以此妙心。念彼阿弥。则彼三身。何身不念。求彼四土。何土不生。即释净土。一声佛号。即佛界大缘起。佛界既起。九亦同彰。即示缘起。一声佛号。全佛即心。即唯心之宗。全心即佛。即唯佛之宗。非心非佛。即绝待之宗。即心即佛。即圆融之宗。无有思量分别。即超情离见之宗。即明宗旨。念佛时。即成佛时。自然超出三乘权益。即显胜益。正当念时。全体是生。唯是一心则无生。非心非佛。则非生非无生。心佛宛然。则亦生亦无生。圆该四句。而又圆超四句。而又正圆该时便圆超。正圆超时便圆该。圆该圆超。同时无碍。生无生论也。示释题竟。称佛名时如此。作佛观时。乃至见思浩浩。无不皆然。介尔有心。三谛具足。故是法界全体也。正辩竟。
  ○二引证。
  故法智大师云。法界圆融不思议体。作我一念之心。亦复举体作生作佛。作依作正。
  ○三况显。
  若然者。余心尚是。况念佛心乎。
  余心者。谓见思烦恼心。众生心尚是。况佛心乎。正辩念体竟。
  ○二结示净宗又二。初示理本圆妙。二示行有等。差○今初。
  是故行者念佛之时。此心便是圆融清净宝觉。以此妙心。念彼阿弥。则彼三身。何身不念。求彼四土。何土不生。
  圆融清净宝觉者。即法界圆融不思议体。所念。即法身。能念。即般若。能所不二。即解脱。三德念念具足。故曰圆融。不可思议。故曰清净。此心便是妙觉之体。故曰宝觉。生佛不二。故曰念彼三身。何身不念。身土不二。故曰何土不生。若不然者。不称妙心也。理本圆妙竟。
  ○二示行有等差。
  但随功行浅深。品位高下耳。
  上文明即事之理。理本圆妙。此乃示即理之事。事有等差。理本圆妙。故六而常即。事有等差。故即而常六。是故须分六即之义也。若功行至观行位。则生同居净土。分三辈九品。通惑未断故。见弥陀应化身。若至相似位。则生方便净土。四住虽落。六尘本空故。见弥陀胜应身。若至分证位。则生实报净土。亦名分证寂光净土。见佛报身。亦见法身。虽生彼土。即生自土。虽见他身。即见自身。自他不二。故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也。法界为念门竟。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1-1 18:25

  ○六境观相吞门二。初偈颂。二论文○今初。
  十六等诸境。事理两种观。彼此互相吞。如因陀罗网。
  十六诸境者。十六妙观也。初日轮悬鼓观。乃至第六总观。为依报观。第七华座观。至十三杂观。为正报观。十四至十六。为九品往生观。此十六诸境。妙宗以事理二观。释彼经文。事观则但观十六事境。观成则随位往生。理观则了知十六。唯是一心。故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等也。观成亦随位往生。若欲详细。当观妙宗。兹不具录。如因陀罗网者。因陀罗。帝释天之名也。具云释迦提婆因陀罗。此云能天主。此天有网。故曰因陀罗网。
  ○二论文二。初正辩相吞。二结示净宗。初又三。初标有本。二明由致。三示行相○今初。
  论曰。境观相吞者。正由事事无碍也。事事所以无碍者。所谓有本者如是也。
  有本者。即下文由致。乃明其本也。今先明事事无碍观。藕益大师释观想偈云。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等六句。以明互遍互具妙观。深显事事无碍法界也。且初能礼。即我之三业。谓身业翘勤。口业专至。意业恭敬。此三并是因缘生法。凡属缘生。悉皆无性。谓非自。他。共。离。故其性空寂由空寂故。方成能感。即寂而感。即感仍寂。故难思议。其所礼者。即佛菩萨等三身。此三并是因缘生法。无性。故空寂。空寂。故方成能应。即寂而应。即应仍寂。故难思议。如两镜相照。由明净故。方能互现。互为能照。互为所照。感应之道交。亦复如是。两镜中影。虽各各重重无尽。而无出入。亦无往来。法性本然。讵可思议达此不思讥法性已。方知我之一室道场。本与法界虚空界等。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无不炳现此一室中。犹如帝珠。普现一切。又知十方三世诸佛菩萨。道场海会。无不皆然。亦如帝珠。普现一切。故我此身虽在于此。决定普于一切诸佛菩萨之前而现其影。此则不唯一身礼一佛。亦复一身遍礼一切佛。亦复一切身互礼一切佛。称性互遍。称性互具。此无尽身云。人人本具。不俟安排而后然。我之身云既然。佛菩萨身云亦尔。正报既尔。依报亦然。故为事事无碍法界也。标有本竟。
  ○二明由致。
  盖由法界圆融不思议体。作我一念之心。亦复举体作生作佛。作依作正。既皆全体而作。有何一法不即法界。故曰一尘法界不小。刹海法界不大。多亦法界少亦法界。
  由。谓因由。致。谓理致。事事所以无碍者。盖由其法界圆融不思议不理致也。圆融不思议体者。即一真法界也。事事无碍者。盖由性具即性体性量故也。作我一念心者。举法界全体。作我一念能修之心法。非法界少分。此心既法界全体。便即竖穷横遍也。亦复举体作生作佛作依作正者。亦举法界全体。作所观之生法佛法依法正法。亦非法界少分。乃至一尘一芥。法法皆然。既皆全体而作。有何一法不即竖穷横遍。故曰一尘法界不小。刹海法界不大。法界无大小故。多亦法界。少亦法界。法界无多少故。法法既皆竖穷横遍。而无妨碍。故为事事无碍法界也。明由致竟。
  ○三示行相。
  是以西方十六诸境。吾心事理二观。一一无非法界全体。如帝释宫中。因陀罗网。虽彼此各是一珠。而影入众珠。虽影入众珠。而东西照用有别。境观亦然以境为事。则观为理。理能包事。是为以观吞境。以观为事。则境为理。理能包事。是为以境吞观。若观若境。或一为事。余为理。或一为理。余为事。彼此互各相吞。故如因陀罗网。
  文分三节。初明圆融理。二引圆融喻。三合圆融观。是以西方十六诸境。吾心事理二观。一一无非法界全体者。正明法界圆融理也。是以者。承上文义也。十六诸境。无非法界全体者。所观之境。皆是性体性量也。事理二观。无非法界全体者。能观之心。亦是性体性量也。性体清净。故能互含。性量周遍。故能互遍。以互遍互含。故能互吞。互为能吞。互为所吞。重重无尽。即成事事无碍之理。以此而为所观。故前文互遍互具妙观云。如两镜相照。由明净故。方能互现。互为能照。互为所照。法性本然。讵可思议。达此不思议法性已。方知我之道场。本与法界虚空界等。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无不炳现此道场中。犹如帝珠。普现一切也。如帝释宫下。引喻也。此法界体。湛然清净。无可比况。且以帝珠为喻也。此中喻。具四法界。珠体。喻事法界。彼此各是一珠故。珠光。喻理法界。能含影故。影入众珠。喻理事无碍法界。影影皆竖穷横遍。重重无尽。喻事事无碍法界。梵网合注云。一珠影现一切珠。一切珠中一珠影。一切珠中一切珠。一珠各住一珠位也。东西照用有别者。一珠各住一珠位也。境。观亦然者。合圆融妙观也。以境为事者。以所观之境为事法界。如珠中之影。以观为理者。以能观之智为理法界。如珠光。理能包事者。如光能含影。是为以观吞境。即下文谓。西方依正。已在我观之内也。以观为事者。以能观智为事法界。如珠影。以境为理者。以所观境为理法界。如珠光。理能包事者。如光能含影。是为以境吞观。下文云。我今身心。已在依正之中。若观若境。或一为事者。谓若能观若所观。一总为事法界。如影。余为理者。余十五境为理法界。如光。亦理能包事。如各各珠光皆含一切影。或一为理者。能观所观。一总为理法界。如光。余十五境为事法界。如影。亦理能包事。如一珠光含一切影。彼此互各相吞者。显重重无尽。互遍互具。事事无碍妙观也。正辩相吞竟。
  ○二结示净宗。
  若然者。当我作观时。则西方依正。已在我观之内。我今身心。已在依正之中。了此而求生安养。可谓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绝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
  此结净宗生而无生。无生而生之意也。当我作观时者。正当修观时。以例礼忏供养。看经念佛。回向。发愿。坐禅等时。净业既尔。乃至造恶业。无不皆然也。我此道场如帝珠。西方依正诸境。已在我观之内。西方依正亦如帝珠。我今身心诸业。已在依正之中。法性法尔如是故。修观时始照知故。若了此义。则知生则决定生。生而无生。去则实不去。不去而去也。又复例知。弥陀接则决定接。接而不接。来则实不来。不来而来之意也。故天衣怀禅师示众曰。禅宗则曰无生。净土则曰有生。还是生耶。还是无生耶。则曰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譬如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绝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雁过长空。影沉寒水。喻生则决定生。雁绝意。水无心。中间无来往之相。则喻去则实不去也。又雁绝遗踪之意。虽喻无生。而踪自遗。则喻无生而自生也。水无留影之心。喻佛不来接。而影自留。则喻不接而自接也。慈善根力。任运如是。非作意神通也。境观相吞门竟。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1-1 18:26

  ○七三观法尔门二。初偈颂。二论文○今初。
  能观为三观。所观即三谛。全性以起修。故称为法尔。
  能观为三观者。乃全性体性量性具。三谛性德。起成三观之修德。全三观之修德。还照三谛之性德。故曰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止观大意云。三谛三观三非三。三一一三无所寄。谛观名别体复同。是故能所二非二。故称法尔。
  ○二论文分二。初正明三观。二结示净宗。初又二。初别论。二总论。初又二。初双标谛观。二别论谛观○今初。
  论曰。三谛者。真俗中也。三观者。空假中也。
  谛者。谛审也。谓谛审诸法。即空假中。即空。是性量之真谛。即假。是性具之俗谛。即中。是性体之中谛。此三隔历。即次第三谛。三一圆融。即圆融三谛。观者。照了之义。照真。即空观。照俗。即假观。照中。即中观。此三隔历。即次第三观。三一无碍。即圆融三观。双标谛观竟。
  ○二别论谛观。又二。初别论三谛性德。二别论三观修德。初又三。初克论三谛。二会归一心。三结成性德○今初。
  忘情绝解。莫尚乎真。随缘应用。莫尚乎俗。融通空有。莫尚乎中。
  真。即真空。泯一切法之谓也。盖诸法本空。众生不了。执之为实。而生妄见。若以空观荡之。则谓实之情解自忘。故曰忘情绝解。莫尚乎真也。俗即世俗。立一切法之谓也。诸法虽即本空。若以假观照之。则能谛了性具诸法。历历宛然。故曰随缘应用。莫尚乎俗也。中。即中正。统一切法之谓也。诸法本来不即二边。不离二边若以中观观之。则能谛了诸法非真非俗。即真即俗。圆融无碍。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不可思议。故曰融通空有。莫尚乎中也。克论三谛竟。
  ○二会归一心。
  虚灵不昧。此吾心自空者也。物来斯应。此吾心自有者也。空有相即。此吾心自中者也。
  虚灵不昧者。随缘而常自不变也。物来斯应者。不变而常自随缘也。空有相即者。即随缘而不变。即不变而随缘也。会归一心竟。
  ○三结成性德。
  此性也。非修也。三谛也。非三。观也。
  别论三谛性德竟。
  ○二别论三观修德三。初分别行相。二显示圆融。三结成修德○今初。
  修之者。称性照了也。故体达此心。空洞无物。谓之空。照了此性。具足万法。谓之假。融通二边。不一不异。谓之中。
  修之者。标其修德。别其性德也。称性照了者。谓修德之功。称乎性德之理也。体达此心者。谓体空观也。体达此随缘之心。常不被物所变。故曰空洞无物谓之空也。照了此性者。妙假观也。谓照了此不变之性。常随万法之缘。故曰具足万法谓之假也。融通二边者。圆融观也。性是体。心是用。故不一。离体无用。离用无体。故不异。故曰不一不异谓之中也。分别行相竟。
  ○二显示圆融。
  然则即虚灵而应物也。即应物而虚灵也。空。即假中也。假。即空中也。中。即空假也。
  然则者。承上文而言也。三观唯是一心。故曰相即。即虚灵而应物者。即体是用也。即应物而虚灵者。即用是体也。体用唯是一心。故曰三观相即。显示圆融竟。
  ○三结成修德。
  是称性而修也。绝待而照也。不思议之三观也。首楞严大定之司南也。此别论也如此。
  称性而修者。性修不二也。绝待而照者。能所不二也。不思议三观者。三观不二也。首楞严大定司南者。因果不二也。梵语首楞严。此云究竟坚固。即果觉异名。司南者。定南针也。以一心三观。乃大定之因。故曰司南也。别论竟。
  ○二总论二。初分别行相。二显示圆融○今初。
  若总论者。或以吾心虚灵者为空。以所观万物者为假。以心境不二者为中。
  上文别者。乃别论观心。今文总者。总其心境。唯是一性也。心性无相故为空。变作诸法故为假。即心即境。即境即心。故曰不二为中也。分别行相竟。
  ○二显示圆融。
  物吾心之物也。何假而不空。心万物之心也。何空而不假。即心即物。即物即心。何中而不空假。(当是何空假而不中)。
  物吾心之物。何假而不空者。谓所观之境。乃心性所变之境。何假何中而不即空。乃即性具性体是性量也。心万物之心。何空而不假者。谓能观之心。乃境性能变之心。何空何中而不即假。乃即性量性体是性具。即心即物。即物即心。何空假而不即中者。谓心性境性。唯只一性。故曰何空何假而不即中。乃即性量性具是性体也。正明三观竟。
  ○二结示净宗。
  是以观极乐依正者。以吾一心之三观。观彼一境之三谛。无不可者。以吾三观之一心。照彼三谛之一境。亦无不可者。虎溪大师曰。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忘即是中。忘照何尝有先后。一心融绝了无踪。尚何三观之不法尔乎。
  以吾一心之三观。观彼一境之三谛者。乃理观也。亦别观也。以吾三观之一心。照彼三谛之一境者。乃事观也。亦总观也。亦即专称名号也。然此净宗。唯在发愿求生。是故总观别观。皆无不可也。虎溪大师。乃元朝虎溪怀则法师。述一心三观颂曰。境为妙假(云云)。境为妙假者即心也。观为空者。即境也。境观双亡者。非心非境也。亡照何尝有先后者。遮照同时也。一心融绝了无踪者。唯一中道妙心。更无空假之踪迹也。既日用中具足三观。尚何不法尔乎。三观法尔门竟。
  ○八感应任运门二。初偈颂。二论文○今初。
  我心感诸佛。弥陀即悬应。天性自相关。如磁石吸针。
  感应之相。略明四句。一者冥感冥应。谓过去善修三业。现在未运身口。藉往善力。为冥感也。虽不现见灵瑞。密为法身所益。不见不闻。而觉而知。是为冥应也。二者冥感显应者。过去殖善。为冥感已成。便得值佛闻法。现前获利。是为显应。如佛初出世。先得度者。现在何尝修行。如来照其宿机。自往度之。即其义也。三者显感显应。现在身口。精勤不懈。而能感降。如须达长跪。佛往祇园。又如道场礼忏。能感灵瑞。即显感显应也。四显感冥应者。如人一世勤苦。现善浓积。而不显应。冥有其利。此显感冥应也。若解四意。一切低头举手。则知福不虚弃。终日无感。终日无悔。若见喜杀长寿。好施贫乏。不生邪见。若详论者。则有三十六句等种种义也。天性者。佛性也。相关者。连系也。有二种相关。谓天性。誓愿也。我于诸佛。但有天性相关。我于弥陀。则有二种。故于弥陀最有缘也。磁石者。吸铁石。山之阳产铁。山阴必有磁石。二物同气故也。
  ○二论文分三。初天性相关。二誓愿相关。三结示净宗○今初。
  论曰。诸佛众生。同一觉源。迷悟虽殊。理常平等。故曰诸佛是众生心内诸佛。众生乃诸佛心内众生。迹此而言。则诸佛众生。心精无时而不通吻。但诸佛无时不欲度生。而众生念念与之迷背。故势至菩萨曰。一人专忆。一人专忘。若逢不逢。或见非见。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正由一理平等。天性相关。故得任运拔苦与乐。
  文分三节。初正明。二引证。三总结。初中同一觉源者。同一天性也。吻者。吻合。即相关也。第二引证中。有事理二意。今但约事释。一人专忆。喻佛常欲度生。一人专忘。喻众生念念迷背。佛常欲度生故若逢。念念迷背故不逢。逢故见。不逢故不见。此喻理即位也。子若忆母。喻众生常念佛。喻名字观行相似位也。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喻分证位。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此以法合喻也。现前见佛。如远公三睹圣像。当来见佛。或命终时见。或于净土见。去佛不远者。去自果佛不远也。第三总结。一理。即天性也。拔苦与乐者。悲能拔九界苦集二谛之苦。慈能与佛界道灭二谛之乐也。天性相关竟。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1-1 18:26

  ○二誓愿相关。
  况无量寿佛。因中发四十八愿。誓取极乐。摄受有情。今道果久成。僧那久满。故凡百众生。弗忧佛不来应。但当深信忆念。数数发愿。愿生西方。如磁石与针。任运吸取。然磁能吸铁。而不能吸铜。针能合磁。而不能合玉。譬犹佛能度有缘。而不能度无缘。众生易感弥陀。而不易感诸佛。岂非生佛。誓愿相关者乎。
  文分二节。初明誓愿。二明相关。按无量寿经。过去久远。世自在王佛世中。有一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发无上道意。弃国捐王。而作沙门。号曰法藏。诣世自在王佛所。求佛说法。时世自在王佛。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发无上愿。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国土清净之行。如是修已。诣彼佛所。白佛言。唯愿听察。如我所愿。当具说之。故发四十八种大愿。誓取极乐。摄受有情说有一愿不满。不取正觉。今道果久成。僧那者。此云宏誓也。此明誓愿。然磁能下。明相关也。然诸佛度生。原无拣择。而因中愿力不同。结缘有异。故有相关不相关者。弥陀因中愿胜。与此土众生缘深。故誓愿相关也。誓愿相关竟。
  ○三结示净宗。
  是故求生净土者。信愿行三。缺一不可。
  弥陀要解云。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是故信愿为前导。持名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感应任运门竟。
  ○九彼此恒一门二。初偈颂。二论文○今初。
  若人临终时。能不失正念。或见光见华。已受宝莲生。
  普贤行愿品云。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此中能不失正念者。正谓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也。此实在操之有素也。
  ○二论文分三。初举事。二显理。三引证○今初。
  论曰。往生传云。张抗。仕石晋为翰林学士。课大悲咒十万遍。愿生西方。一日寝疾。唯念佛号。忽谓家人曰。西方净土。秪在堂屋西边。阿弥陀佛。坐莲华上。见翁儿在莲华池。金沙地上。礼拜嬉戏。良久念佛而化。翁儿。抗之孙也。
  石晋者。后晋也。高祖石敬塘。后唐明宗之婿。借辽兵而灭唐。有天下。改称为晋也。举事竟。
  ○二显理二。初克本体直示唯心。二就行人点示唯心○今初。
  所以尔者。盖西方极乐世界乃吾心中之一土耳。娑婆世界。亦吾心中之一土耳。约土而言。有十万亿彼此之异。约心而观。原无远近。
  所以尔者。承上文西方秪在堂屋西边而言也。极乐者。乃吾心之净土。心净故所以土净也。娑婆者。乃吾心之秽土。心秽故所以土秽也。约土而事论。而有彼此之幻相。约心而理论。彼亦唯心。此亦唯心。原无远近也。直示唯心竟。
  ○二就行人点示唯心。
  但众生自受生以来。为五阴区局真性。不契心源。念佛之人。果报成熟。将舍现阴。趣生阴时。净土莲华。忽然在前。唯心境界。非有去来彼此之相。
  自受生以来者。谓从无始以来也。为五阴区局真性。不契心源者。被色受想行识。分隔真如实性也。谓六凡五阴。区局真谛性。不契性量之源。二乘五阴。区局俗谛之性。不契性具之源。菩萨五阴。区局中谛之性。不契性体之源。现阴者。现在五阴也。趣生阴者。趣净土清净五阴也。阴有四种。谓现阴。命终时。名死阴。死阴后生阴前。名中阴。投胎时名生阴。又名四有。大善大恶。不落中阴。今念佛人直趣生阴者。不落中阴也。舍现阴。趣生阴。故曰生则决定生。唯心境界。无有去来。故曰去则实不法也。显理竟。
  ○三引证二。初引经证。二引古证○今初。
  故首楞严经云。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
  大佛顶经云。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阿难。内分。即是众生分内。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是故众生。心忆珍馐。口中水出。乃至心着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此名内分。阿难。外分。即是众生分外。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积不休。能生胜气。是故众生心持禁戒。举身轻清。乃至心存佛国。圣境冥现。阿难。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云云)。未舍暖触者。即前文云。最后刹那。第八识趣生阴时也。善恶顿现者。乱心位也。纯想即飞者。谓纯是虚想。不能从坠也。若飞心中。谓上升心中也。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者。平日所修福慧。并发求生净愿也。自然心开者。一切境界无有障碍也。无障碍故。所求净土自现。随愿力往生也。下文还有一情九想。二情八想。乃至纯情无想。随情想二分。判其升沉。兹不具录也。引经证竟。
  ○二引古证。
  法智大师云。须知垂终自见坐金莲身。已是彼国生阴。亦此意也。
  彼此恒一门竟。
  ○第十现未互在门二。初偈颂。二论文○今初。
  行者今念佛。功德不唐捐。因中已有果。如莲华开敷。
  莲华开敷者。喻因果同时也。华开莲现。故曰因中有果。功德不唐捐也。
  ○二论文二。初约心法圆融明互在。二约心性常住明互在○今初。
  论曰。圆顿教人。顿悟心性。无修而修。修彼乐邦。性中所具极乐。由修显发。而此心性。竖贯三际。横裹十虚佛法生法。正法依法。因法果法。一念圆成。是以念佛之人。名为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全性起修。虽名为因。全修在性。因中有果。以所具因法。与所具果法。同居一念。心性圆融。无法不摄。故如莲华开敷。华中有果。
  顿悟心性。无修而修。修彼乐邦者。顿悟随缘不变之性。虽然无修。然而不变随缘之用。无所不修。以性中所具法身之极乐。由般若解脱二种修德而显发故也。佛法生法。正法依法。因法果法。一念圆成者。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同居一念也。由同居一念故。是以念佛之人。名为全法身之性德。起成般若解脱二种修德。全二种修德。仍在法身之性德中。约修德而论。虽名为因。约性德而言。因中有果。以因法果法。同居一念故也。理具三千因法。事造三千果法。同居一念。故曰心性圆融。无法不摄。犹如莲华开敷。华。喻因。莲。喻果。华开莲现。喻因果同居一时。故现未互在也。心法圆融明互在竟。
  ○二约心性常住明互在。
  况此心常住。无生灭去来。即今念佛之心。便是当来华池受生之时。故说初发心人。极乐宝池。已萌莲种。若精进不退。日益生长。华渐开敷。随其功德。大小辉煌。其或懈退悔杂。日渐憔悴。若能自新。华复鲜丽。其或不然。芽焦种败。且此莲华。人谁种植。现未互在。斯言有归也。
  越国夫人王氏。宋哲宗从父荆王之妻也。专修净土。昼夜无间。导诸妾婢。并志西归。中有一婢。独懈慢。夫人曰。不可以尔一人。坏我规矩。摈之。婢悚悔。遂发愤精进。久之不倦。一日谓同事曰。吾其行矣。夜闻异香满室。无疾而逝。越宿。同事者告夫人。夜梦化去之婢。令致谢夫人。幸蒙训责。得生西方。感德无量。夫人曰。彼能入我梦。乃可信尔。其夕夫人梦婢致谢如前。夫人曰。西方可至乎。婢曰。可。遂导夫人行。顷之。见一大池。有莲华大小间错。或荣或悴。夫人问其故。婢曰。世间修西方者。才发一念。此中便生一华。勤惰不同。荣悴亦异。精进者荣。怠废者悴。若历久不息。念熟观成。形消神谢。决生其中。中有一人。朝服而坐。宝冠璎珞。庄严其身。夫人问曰。何人也。婢曰。杨杰也。又一人朝服而坐。夫人又问何人。曰。马玗也。两人俱修净业。事具本传。夫人曰。我当生何处。婢导之行。可数里。望见一华台。金碧晃耀。光明洞然。婢曰。此夫人生处。乃金台上品上生也。既觉。悲喜交至。其年遇生日。晨起秉炉焚香。望观音阁而立。诸眷方趣前为寿。视之。则已化去矣。现未互在门竟。
  
  生无生论会集(终)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1-1 18:26

  No. 1169-B ○旧跋
  
  幽溪大师。中兴天台教观。以性具圆理。阐净土法门。着为生无生论。初开演于新昌石城寺。每一登座。天乐盈空。大众同闻。事非虚诳。诚可谓离五浊之大津梁。登九莲之胜方便。正知于丁巳年春。归依大师。即蒙相授。旋梓流通。后因板寄慧庆。遂复久置高阁。今与十疑。宝王。重梓。合成净土三论。伏愿见闻随喜。尽断狐疑。遂成三昧宝王。顿悟无生法忍。亲觐弥陀。等蒙授记。
  比丘正知识
  
  No. 1169-C 跋语
  
  原夫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心唯识是开闭阃入涅槃。趣无生之关钥也。教乘云。法不孤起。假因缘凑巧而生。古今 佛祖同一鼻孔出气。无非拯拔众生为大事因缘。故种种粗言细语。循循善诱。导归觉岸。获无生忍之意也。 天台幽溪老人造论。发挥净土。布列十门。彰显妙有之宗。演唱无生之曲。言简义周。事确理圆。性相融通。横该八教。竖彻五时。托底掀翻。究竟极谭。可谓皓月悬于晴空。无暗不烛者也。题名会集者。乃红螺 亮座主。为法情深。婆心切切。咸繇时当末劫法运。垂秋后进。根浅机钝。智力微弱。妙义难达。上不契 佛祖之圣意。下不领会于自心。故此以善巧妙智。采荟经教。撮集祖语。随时应症。染指即效九品金地。如在掌中花池宝所。似现目前。诚能救济贫乏之良方也。苟能公诸同好。若将此书。执持勤拨。展转流通。庶不负亮公大师苦心。不昧热血无干。阐扬法道。永不坠落。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去则不远西方极乐胜庄严者。乃生无生论会集也矣。
  时于道光二十九年季冬红螺山二有丈室莲村氏敬识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