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大乘無量壽經 (七十八)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8-9-11 13:58     标题: 大乘無量壽經 (七十八)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七十八卷)



2000/3/4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请掀开经本《科会》第二十一面,经文第七行,从第三十二愿看起:


    【我作佛时。生我国者。善根无量。皆得金刚那罗延身。坚固之力。】


  我们先看这一愿。在这一章里面,夏莲居老居士会集这一品经用的功力最深,而且是三个人合作会集成的。我们在梅光羲大师序文里面,看到会集这一品经,有当时显密大德慧明老和尚、夏老跟梅老三个人,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完成这个四十八愿。会集的形式是将原译本经文的格式都保全了,所以他分为二十四章,每一章有愿文若干,并不相等,合起来四十八愿。在二十四章里面,这一段是第十六章,包括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这三愿。

  『生我国者,善根无量』,这一句是总说。我们学佛,诸位必须要深深体会到「佛」是什麽?学佛,问你佛是什麽,答不出来,你这个佛叫白学了。「佛」这个字是古印度梵文的音译,中国古时候没有这个字,佛教传到中国来,中国当时为了翻译经典,造了不少的新字,所以佛这个字,是佛教传到中国来所造新字之一。中国古时候有一个弗字,没有人字边,你们在古籍里头看到的。印度这个佛陀他是个人,所以我们就假借「弗」字的音加一个「人」,说这个佛是人,是这麽样造成的,音译。意思是什麽?要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一位具有圆满智慧的人,就叫佛。智慧要不圆满,那就称菩萨。菩萨的智慧还没有达到究竟圆满,达到究竟圆满这个人就称之为佛,所以佛不只一个人,佛太多太多了。释迦牟尼佛真是很简单随便给我们介绍一下,《佛名经》里面就给我们介绍了一万二千多尊的佛号,虚空法界智慧达到究竟圆满的人很多,不是一个人,这是我们必须要把它搞清楚的。既然知道佛是圆满的智慧,我们学佛学什麽?我们学圆满的智慧,这叫学佛。

  佛法里面没有迷信,佛法修学的总纲领,我们把它写成十句、二十个字,诸位同修都能够记得很清楚、很明白,这二十个字把整个佛法都已经包括了。佛对一切众生的教诲,不外乎:一个是教你怎麽存心,一个是教你怎麽生活。它是非常实用的教学,绝不谈玄说妙,踏踏实实,对我们好处利益太多太多了,所以它是生活教育。佛教给我们用心,要用「真诚心」,真诚决定没有虚伪;用「清净心」,清净决定没有染污。诸位要晓得,自私自利的念头是污染,是非人我是污染,贪瞋痴慢是污染,佛这些全都没有,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佛心平等,决定没有贡高我慢。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些记载,佛对於任何一个人都非常谦虚恭敬,遇到人有困难的时候,佛随时尽心尽力帮助大家。佛在行走的时候,看到有年岁大的人,挑一个担子挑得很重,他就接过来替人家挑一段路;佛看到老太婆年岁大了,穿针穿多少次都穿不进去,释迦牟尼佛看到赶紧接过来,把它穿好交给她,佛慈悲!你看看佛虽接受乞丐的供养,他的态度跟接受国王的供养没有两样,我们在这里看到人家「平等心」。诸佛菩萨,连中国孔夫子、孟夫子这些圣贤人,我们在《论语》、《孟子》里面所看到的,他们对於任何一个人,社会上没有地位、非常卑微之人,他们都是鞠躬致敬,决定不会轻慢一个人,平等心!第四句是「正觉心」,正觉是什麽?充满了智慧。前面讲的「真诚、清净、平等」是心之体,真诚、清净、平等如何落实?落实就是智慧,就是爱心、慈悲,这两句是落实。我们常讲圆满的智慧、高度的艺术,那是爱心,平等爱护一切众生,关怀一切众生,这是教我们用心。

  这个心如何落实在生活上、工作上、处事待人接物应酬上?佛指示我们,我们把它归纳四点:看破、放下、自在、随缘,这是佛华严的生活,佛菩萨的生活。何谓看破?看破是对於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性相、理事、因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叫看破。一丝毫没有疑惑,没有差误,这是智慧的流露,放下是慈悲的流露。放下什麽?不是叫你把工作放下,那你就错误了。不能说学了佛,家也不要了,事业也不要了,你完全把佛的教诲误会,那佛真是喊冤枉!佛没有这样教人的。佛教给我们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贪瞋痴慢,教我们放下这些,而积极为一切众生服务。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我们有我们的职责、有我们的本分,我们职分之内的事情,尽心尽力把它做好。做好是对社会服务,不是为自己,为自己的事情马虎一点无所谓,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为社会,为众生,马虎不得!

  如果你要是「我这个事情是我自己的,与社会众生没有关系,可以马虎一点」。不可以!诸佛菩萨不如是,诸佛菩萨这个身体,身体是不是为自己?不是的!这个身体是为一切众生服务的工具,我把这个身体照顾好是为一切众生,不是为自己。你们想一想,这个意思深,起心动念点点滴滴为众生。那我一个人在房间里,没有人看到,我可不可以随便马虎一点?不可以!为什麽不可以?人没有看到,鬼神看到,我们做好榜样并不是只是做给人看的,也做给鬼神看。连儒家也是这样教导我们,「君子慎独」,独是你一个人居住,没有人看到,也不可以失礼,也不可以疏忽小节,也如同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恭恭敬敬,哪里敢轻慢?古时候世间读书的君子都明白这个道理,都能够谨守不犯,所以他德行能成就,学问能成就,功业能成就,不是没有道理。

  今人不如古人,哪些地方不如?所受的教育不如,现在这种气象,我们已经看不到了,想想自己也做不到。毛病到底出在哪里?《无量寿经》上佛给我们说了几句话,「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我们的前一辈对我们的教育疏忽了,我们的前一辈,父母、师长、长辈没有做好样子给我们看。这个话佛说的,想一想有道理,我们今天所做的榜样,比我们上一代更差,这就所谓是,真的一代不如一代,我们自己的形象坏了,底下一代看着我们这个形象以为是正常的。我对於这一桩事情非常忧虑,我不晓得同学们有没有想到这问题的严重性,我们眼看底下这一代,二十年後、三十年後他们是社会中坚,如果思想言行还不如我们这一代,这个世界zai 难就不能避免。zai 难的因是什麽?因是种种不善业,这是世出世间圣人都是这样教导我们的:善因善果,恶因则有恶报。我们社会一般大众心里想什麽?他想的是善还是恶?他说什麽?说的是善还是恶?做的是什麽?我们只要从这三方面观察,这个社会安危、吉凶祸福就都明白了。

  所以佛教导我们要放下一切不善,不善的思想、不善的见解、不善的言语、不善的行为,放下这个,提起善的。善恶有没有标准?有!佛给我们一个很简单的标准:五戒十善。道家也给我们做了一个标准:《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这是印光大师在清末民初极力提倡的,是善恶的标准。我们以这个标准来观察现前的社会,看看海内外每一个国家地区,世界上有一些宗教家们所说的世界**,我们就明白了。到底有没有世界**?世界**可不可能避免?我们就一目了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放下一切不善,提起一切善法,这是佛菩萨。佛法不消极,佛法是真积极,佛法不落伍,佛法永远在精进,能够遵守佛的教诲,放弃我们自己的成见,接受佛菩萨的教训,依教奉行,我们的生活就能得到大自在。佛教给我们在世间,如何能过到真正自在的生活?要懂得随缘,随缘而不攀缘,我们就得自在。

  我末後加上个「念佛」,这都是佛教给我们,如果不知道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世尊,我们纵有成就,不圆满!佛说了,你这一生有能力、有修持,你能够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生到一真法界。你刚刚到一真法界,这是圆教初住菩萨。《华严》的教义,初住菩萨要圆满成佛,需要多长时间?要三大阿僧只劫,在华藏世界修行,时间太长太长!所以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华藏世界的等觉菩萨,文殊、普贤都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麽?西方极乐世界成就快,在华藏世界修成佛果需要三个阿僧只劫,到极乐世界去修行,像他们这些法身大士、圆教初住的人,宗门常讲「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一种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用三天就成就了,然後你才明了为什麽文殊、普贤要去。所以西方世界得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赞叹,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上做代表,诸佛的代表,赞叹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我们今天再念这一句经文,「生我国者,善根无量」,我们要不修积善根怎麽行!什麽是善根?我们总结世尊一代的教诲,这十句二十个字就是善根,「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这是无量无边的善根,我们要不认真修学,不行!《弥陀经》上讲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所以决定不是说我每天念佛,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就能往生,未必!没有善根的不行。天天念佛,一天十万声佛号,没错!如果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没有善根,到了极乐世界,这个看不顺眼,那个不愿意,天天跟人吵架,那怎麽可以,是不是?我们在经上看到世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西方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那问问你自己是不是上善?你要不是上善,到那里天天跟人闹别扭,不是把极乐世界给闹翻了。

  於是我们就想到,我们要想往生,最低限度要做到许哲居士的标准,一生没有发过脾气。「这不行!我过去没有学佛,常发脾气」,从今天起就不要发脾气,一直到你往生不发脾气,你才能真的往生,真的想见阿弥陀佛。你常常发脾气,换句话说,你这一生见阿弥陀佛的机会没有了,你等来生来世,哪一生哪一世你不发气,不怨恨一个人,不埋怨一桩事,你念阿弥陀佛才有资格到极乐世界去。「可是这个事情难,好难!」告诉你不难,为什麽?求人难,这个事情求自己,不是求别人。要有智慧,发脾气只有害事,害自己,害别人,於事无补,应当放下的一定要放下,应当提起的一定要提起。经论里面所说的善根:无贪、无瞋、无痴,这叫三善根,我讲的话虽然不一样,意思可以贯通。所以学佛的人,六根接触外面境界,眼见色,耳闻声,念头才动,赶紧「阿弥陀佛」,把那个念头压下去。要想自己功夫得力,没有别的,决定要把自私自利放下。起心动念想到我自己的利益,告诉诸位,你这一生不能往生。

  我跟大家讲的话是真话,不是假话。真正想往生、想成就,你要从这个地方把念头转过来,起心动念想社会大众的幸福,不想自己。我们要学诸佛菩萨,舍己为人,念念之中都要为一切众生服务。服务的项目是什麽?我要出这个题目来考你,你能答得上来吗?佛教我们为一切众生服务的项目是哪些?菩萨的六波罗蜜,六个项目,第一个是「布施」,我们有没有做到?布施里面有三大类:「财布施」,我们有财力,愿不愿意帮助一切苦难的众生?财力有内财、有外财,外财是身外之物,看到人家有缺乏的,我们是不是愿意帮助他,欢喜很快乐的帮助他;内财是体力,今天讲做义工,他需要人照顾、需要服务,我们用我们的劳力为他服务,这叫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是影响他、教导他,佛给我们说了法布施三个目标:第一个是转恶为善,他不懂,我们要表演,要做给他看。法布施不但是言语教导他,身体要做榜样给他看,让他看了之後会觉悟,帮他「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我们有没有做这个法布施?第三种叫「无畏布施」,无畏布施是众生遇到危难的时候,恐怖的时候,我们去安慰他、去保护他,解除他的恐怖危难,这一类的属於无畏布施。佛教我们第一个项目,我们有没有落实?这叫行善,只有众生,我活在这个世间就是为一切众生服务的,决不是为自己的。

  「无我、无私」,我常常念着这两句话。今天有位同修送我一个印章「无私无我」,这真是有感应,我看了刻得不错。我们要从这个地方转,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就从这个地方转。众生念念当中希求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这是恶,我们怎样帮助他断恶?我们自己先把它离开。你们要,你看我都不要;你们求,我都不求。你们世间人要求富贵,要求名利,你看释迦牟尼佛示现的,他是王子出身,他要不出家,可以继承王位,他舍弃掉了。世间人所希求的荣华富贵,释迦牟尼佛全都得到,统统舍得乾乾净净,做出样子来给你们看。为什麽?那个东西是假的,不是真的,希求这个、享受这些,你冷静去思惟,那是造业。你造的是善业,也不过是三善道的果报,造的恶业那就更可怕。总而言之,你脱离不了六道轮回。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怎样脱离六道轮回?你把这些东西放下、舍弃掉,名闻利养,释迦牟尼佛连边都不沾,饮食起居得大自在,别人供养什麽就吃什麽,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选择,这个人叫佛。他是示现给我们看的,教我们的。

  我在早年念皈依誓词,念到「皈依佛,二足尊」,我常常怀疑,我想不通。「二足尊」这个二是智慧、福报,智慧没有问题,我相信。为什麽?如果不是圆满的智慧,他怎麽能说出这一部《大藏经》,我们世间人说不出,不要说那麽多,我们说一部也说不出,所以智慧没有问题。福报那就有问题,释迦牟尼佛天天出去讨饭,这哪里叫福报?到以後慢慢深入经藏,才恍然大悟,我才承认释迦牟尼佛大富大贵。什麽叫大富?生活没有缺乏,物质生活不缺乏就是大富。何必要堆积一大堆,堆在那里,用不着!他不缺乏。大贵是什麽?他并没有地位,他也没有头衔,他受到一切众生的尊敬,一切众生都愿意听他教诲,大贵!帝王也做不到,人家未必是对你心服口服,可是释迦牟尼佛一切众生对他真的是心服口服。所以我在这个地方看出佛家的富贵,不是世间人所能够相比的,他的成就就是无量善根的成熟,无量善根的感应,我们不修怎麽行?

  有许多同修问我,这「善」从哪里修起?我不晓得讲了多少遍,放下自私自利,为一切众生服务。标准就是佛给我们讲的十善业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落实在布施里面,布施记住:就是为一切众生服务,要落实在这里面,这个人叫真修行,这个人叫行菩萨道。

  菩萨行持,第二条是「持戒波罗蜜」。什麽叫持戒?六度里面的持戒跟通常持戒的意义不一样,六度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所以持戒广义的就是守法,世尊对我们的教诫我们要遵守,国家的法律规章我们要遵守,这个地方的风俗习惯、道德礼俗,我们都要遵守,这些全都在持戒这个范围当中。我们为别人服务,要懂规矩,要守法,不是说我为你服务就可以马虎一点,不可以!守法里面有一个根本的原则:敬人、敬事、敬物。普贤十愿第一条「礼敬诸佛」,如果你对於一切人事物没有恭敬心,你遵守那个法,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你是别有企图、不怀好意。所以内心要真诚恭敬,自然符合法度。守法,好事!世间第一等好事。别人并没有明了,我们介绍他,他不能接受,你要懂得,他不能接受的时候,我们这个时候就不能送礼,不要送错了,人家起了疑惑、起了误会,一定要懂得时节因缘。

  然後佛又教给我们「忍辱波罗蜜」,忍辱是什麽?耐心。诸佛菩萨都有耐心,这个众生这一生不能度,不要紧,来生再度他;来生还不能度,十生、一千生、一万生之後,佛很有耐心,不着急。不像我们众生心里毛毛躁躁的,恨不得立刻把众生都度成佛,哪有这个道理!行不通的。要学诸佛菩萨的耐心,一点都不着急,等待时节因缘。因缘没成熟,充实自己;因缘成熟了,为一切众生服务,时间决定不空过,充实自己是准备将来要更圆满的服务。由此可知,「独善其身」还是为「兼善天下」,并没有一时一刻把众生忘掉,没有!念念为众生服务,这是真实善根。第四条叫「精进」,精进用今天的话来说,「日新又新」,天天求进步。绝对不是墨守成规,他天天在求进步,无论是在智慧要有进步,德行要有进步,帮助众生服务的技巧也要有进步。

  第五个项目是「禅定」。什麽叫禅定?禅定不是叫你每天盘腿面壁,那个禅定有什麽用处?禅定是指胸有主宰,不轻易被外面境界所动摇,这叫禅定。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能够如如不动,我们在讲席里面所说: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是禅定。轻易被人家几句话就动摇,你完全没有定力,没有定力你成就就很难。我刚才在二楼客厅,我们一些同学来告诉我,大家受持《无量寿经》会集本,也在讲这个本子,说台湾今天有不少人反对这个本子,听了之後心里就疑惑。这就说明什麽?你没有定力。如果自己有定力,全世界的人反对,我还是依教奉行,我有成就。没有定力,哪里能成就?不但「一心」你得不到,「功夫成片」都得不到。最後是「智慧」,智慧是对於一切事理、性相、因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世出世法一切通达,这是智慧。

  佛教给我们这个六条,我们能用在生活上?能用在工作上?你能够应用在工作上,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你是行菩萨道。什麽叫行菩萨道?换句话说,你过的是菩萨生活,你不是凡人生活,过菩萨生活的人。你们想一想是不是已经超凡入圣,达到世尊教学最高的境界:超凡入圣,这才叫真学佛,这个佛法学了才管用。如果不能落实,这佛法学了,学了多少年,一条也没用上,白学了!还是随顺烦恼,每天还是忧愁,还是苦闷,对人对事依旧是许许多多的障难,这不但是说学佛功夫不得力;不得力这一句话还谈不上,你简直没有入门,佛的门路没有摸到。说功夫不得力那对你就很恭惟,连佛的门路都没有摸到。

  经教字字句句含无量义,我们要能体会。同学们修学,当然也难怪你们,你们对佛法的薰习时间太少,心用错了!心用错了就是自私自利,错用了心,怎麽样薰习都没有薰习得上。所以你们受什麽薰习?受烦恼薰习。每天所接受的薰习,贪瞋痴慢的薰习,五欲六尘的薰习,名闻利养的薰习,这还得了吗?这个不得了!我们学佛,说一句最白的话,就是学做人,学做好人,学做一个正人。佛是人中最完美的人,找不到丝毫缺陷的人,这个人叫做佛。佛是我们的榜样,佛是我们的典型,我们向他学习,学得跟他一模一样。诸佛当中尤其是阿弥陀佛,我们看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都是为众生服务,没有一愿说有自己利益的。这四十八愿你们仔细去看,哪一愿是阿弥陀佛为自利,对阿弥陀佛自己有好处?一条都找不到,我们要在这里学。

  为什麽诸佛菩萨他不为自己,他为众生?如果对於经教稍稍明了的人,应该能够答得出来。虽然答得出来,你做不到;你做不到,还是枉然。佛告诉我们,法界原本是一真,六道十法界是假的,不是真的。《金刚般若经》大家念得很熟,末後总结在一首偈上,「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一句话讲的是什麽?讲的是六道十法界,六道十法界的形象是「梦幻泡影」,六道十法界的存在是「如露亦如电」。我们今天很不幸,落在这个里头去。为什麽落在这个里头?佛说你有妄想分别执着,变现出这个境界,执着里面最严重的执着,「我」,所以你只要执着有我,从我这个地方就产生严重的自私自利,好了!你就别想出六道,六道就这麽来的。如果「我」没有了,给诸位说,六道就没有了。所以佛为什麽没有自私自利?用这个方法把六道打掉了,有我就有六道、就有三途;无我,不但没有三途,六道就没有了,这是正理。但是执着没有,他还有分别,所以虽然六道没有了,还有四圣法界。哪一天对於世出世间法,连分别的念头都没有了,十法界就没有了。

  所以诸位同修要记住,你们现在学教,还要执着这个本子是对的,那个本子是不对的,你有执着,你有分别,你永远在六道,你永远在六道里当法师,你出不了六道轮回,你开不了智慧。真开智慧,对於所有一切经教是什麽看法?佛在《金刚经》上说过:「诸法平等,无有高下」。再告诉你,我们拿《无量寿经》来说,原译本、会集本、节校本,诸法平等,无有高下,这对我们这一部经说的。再展开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经,今天讲不管是显宗密宗、宗门教下,也是法法平等,无有高下。所以我们对於任何教派的典籍,我们同样尊重,决定没有高下这个念头;起这个念头,我们错了。蕅益大师讲得好,「境缘无好丑,好丑起於心」,外面境界没有过失,我们起心动念是过失。

  不仅是佛教里面所有宗派没有高下,我们再扩大,现在在新加坡,我们接触九个宗教,任何宗教的典籍,我一展开也是「诸法平等,无有高下」,你们能相信吗?我今天念《古兰经》,我今天念《新旧约》,我都会往生极乐世界。你们没有这个本事,为什麽你们没有本事?你们有分别心,有执着心。我有这个本事,《新旧约》展开,原来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古兰经》展开,它就是《阿弥陀经》。你有分别,我没有分别;你有执着,我没有执着,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一个自性变现的。所以我们常讲「同一个生命共同体」,说这个话大家比较好懂,容易体会;给你说真话,你不懂。真话是什麽?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我说这个话你们不懂。所以为一切众生服务是真正为我服务,为自己服务,谁知道?诸佛如来知道,法身大士知道,这是真实智慧,圆满的佛法,圆满的教学。诸位学习不断不断的向上提升,渐渐能契入这个境界,入这个境界才大自在,入这个境界才真随缘。你们现在不自在,你们现在没有法子随缘,契入这个境界就自在,就随缘,才晓得佛教给我们是什麽?

  《华严》上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个话我想每一位同修都记得住,什麽意思?不知道。而且这一句话仔细想来疑惑重重,的确这一句话的意思太深太广。「情」是有情众生,「无情」是我们今天讲的植物、矿物,用现在人的说法,有情是动物,无情是植物跟矿物。「同圆种智」,圆种智是什麽?成佛。成的什麽佛?一个佛,你能懂吗?愈说愈迷惑了,同成一个佛,这一个佛在《华严经》里面叫法身佛,同成一个法身佛,经上说的「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所以法身佛是一个佛,真佛!纯真无妄。报身佛是圆满智慧;应化身佛,用现代话来说就是高度的艺术,得大自在,落实才有受用,不落实你就不得受用。经中字字句句的教诲,你真的不要多,能得个几句,这一生受用无穷,带给你无尽的幸福。你要不会,那就没有法子。大家要记住,佛教给我们学做人,学做好人,学做完美之人,没有缺陷的人,你抓住这个方向,抓住这个目标,你就真的在佛法里学到东西了,而且是非常现实的利益。

  一切众生,哪一个不是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眼见色,耳闻声。我们凡夫,六道凡夫,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烦恼,顺境生贪爱,逆境生厌恶、生瞋恚,这就是迷惑,这就是造业,这就是错用了心,你不是一个完美的人。诸佛菩萨也是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人家生智慧,人家得自在,人家成就无量功德。为什麽有这麽大的差别,我们有没有去想过?总在用心不同。这个用心就是「根」,一切凡夫我们的心不善,诸佛菩萨是善,我们不会用善心,根源在此地。说到最现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要跟人接触,一切时、一切处,跟一个人接触,跟很多人接触,有没有想到诸佛如来他们是用什麽样心态接触?我要向他学,我要把这一套本事学来。

  诸佛如来跟一切众生接触,就是「四摄法」,所以「四摄法」在诸佛如来须臾不离,他用在生活上,用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上。我们不会用,实在讲我们也不懂四摄真正的意思,心里一看这个名词,四样,四样摄受众生的方法,我现在还没有摄受众生,那就不要用这个方法,那摄受的意思我们搞错了。那个「摄」的意思就是接触的方法,现在用接触大家好懂,我们与外面境界接触有四个方法,这就是诸佛菩萨接触外境跟我们不一样。他一接触用「布施」,一接触用现在话说,就动一个为他服务这个念头。我们现在跟一切人接触,这个念头生不起来,他是佛、他是菩萨,他跟我们不一样。所以要懂得,无论在什麽时候,无论在什麽处所,与一切众生接触,想到我要为他服务。以真诚、恭敬、平等心为他服务,就叫做供养;真诚、清净、平等心不圆满就叫布施,圆满那就叫供养。我们有没有起这个念头?没有起这个念头,没有善根,虽有善根它不起作用。念念都有这个心,这就是「善根无量」,你真正是善人,极乐世界就符合它的标准,符合它的要求,「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你上善,起心动念都愿意帮助别人,尽心尽力帮助别人,舍己为人。

  第二条「爱语」,爱语里面范围包括得好广,这是言词表现出爱护众生,关怀众生,言语柔和,态度谦忍,谦卑、忍让,处处尊重别人。「利行」,从我们日常生活到我们的工作,没有一样不是利益一切众生的,私生活也是做给别人看,给别人做一个榜样,给鬼神做一个榜样。我们这个讲堂鬼神在听经,这大家都知道,鬼神的数量超过我们人数不晓得超过多少倍,你们大家都相信。我们不但帮助眼睛能看得见的这些人物,还要帮助我们眼睛看不见的这些鬼神,从起心动念处做起。最後一条「同事」,同事是不否定众生的文化,不否定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否定他们的爱好,与他相同,这样接触大众、教化大众,就能收到成果。这个成果是帮助他们断恶修善,帮助他们转迷为悟,帮助他们转凡成圣,全部落实在生活当中。不是说你到哪里去讲经的时候,你再用这个方法,不是,来不及了!我们在教学,教诸位讲经方法的时候,「三番观机」,到你临上台再观机,来不及了。什麽时候观机?一切时、一切处,仔细观察「人、时、处」这三种机。一切时、一切处,不是说上讲台预备讲经之前,那来不及了。由此可知,佛法所讲的是我们实际的生活,刹那之间都没有离开。

  然後你才真正懂得这个地方讲的「善根无量」,这一句话,「生我国者,善根无量」,凡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具备这个条件。所以《弥陀经》上世尊为我们介绍,那个地区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什麽叫上善?善根无量,我们要不具备这个条件怎麽行。念佛不能往生,到最後还倒过回来,倒打一把,「释迦牟尼佛骗我,我念了一辈子也没有往生,我上了释迦牟尼佛的当」。释迦牟尼佛讲得这麽清楚,你没有懂得,你错会了意思,自己不好好的学,不具备这些条件,还怪别人,这罪过就重了,毁谤三宝,堕阿鼻地狱,所以这一句话比什麽都重要。

  下面这是讲果报,『皆得金刚那罗延身,坚固之力』,所以这一愿叫「那罗延身愿」。「那罗延」是梵语,这是金刚神的名字,是古印度话,它的意思翻译成胜力、坚牢,就是他有殊胜的能力,我们今天讲有超人的能力,所以称他作金刚神。这是古印度宗教里面,一般肯定体力最健壮的这样一个人,他的体力没有人能够跟他相比,所以「金刚不坏身」有这个意思在里面,他有「坚固之力」。这种「身」跟「力」从哪里来的?无量善根成就的,你修善这是因,你感得的果报这样的殊胜。下面这两愿都是善根无量的果德,由此可知,断恶修善的重要性,特别是念佛人不可以不知道。

  在这个地方我们要跟诸位略略的做一个解释,你才能看到释迦牟尼佛真实智慧、善巧方便。金刚神是古印度婆罗门教里面所崇拜的,就是我们佛经里面所讲的大梵天王、摩醯首罗天王,也都用这个金刚那罗延。佛经里面有许许多多的神众、天众,都是古印度古老宗教里面所崇奉的神明,佛都把他们收来,都到佛门里面来作护法神。我们佛教道场里面也供奉他们,释迦牟尼佛最高明的是以他们来表法,让我们见到这一些天神、众神,我们就开了智慧。名号、形像完全充满了教学的义趣,金刚神端正,相貌端庄,形像魁梧,我们听到这个名称,见到这个形像,这见到果。佛教给我们,见到果要知道因,我们也想得这个形像,也想得金刚不坏身,那你要懂得修因,你才能够得到。你不懂得修因,哪里来的果报?善因善果,你一定要懂。金刚不坏身从哪里得来的?无畏布施得来的。佛在经上常说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我们世间人,哪个不想求多财富,求聪明智慧,求健康长寿?佛教给我们修因,他能够得到,他曾经修善根,今天得这个果报。我们希求这个果报,我们要懂得修因。

  上一次我们这里讲经,请许哲居士跟大家见面,她今天一百零一岁,你看她的身体、她的体力、她的反应,大概就是三、四十岁的人。我们看了很羡慕,请教请教她,她日常生活如何?她给我们讲的那是她的因,她说她一百岁,一生当中没有发过脾气。我们要想得到这麽好的身体,要学不发脾气,善因!一生没有怨恨过一个人,善因!一生没有想自己,了不起!这是善根。一生当中起心动念,她想老人、想病人,如何为老人、病人服务。照顾老人、病人,跟照顾自己父母一样,孝顺心照顾,恭敬心照顾,所以她得的果报是健康长寿。所以我们仔细观察,她三种布施具足,她是用体力照顾人,这是内财布施;时时开导别人,法布施;安慰老人,安慰病人,帮他们解除苦难,无畏布施。种善因得善果,我们亲自看见。我让许居士到这儿跟大家见面,她为我们做证明,我们天天在讲,找个证明来给大家看看。真的,不是假的。

  我们在这个道场,这个道场新加坡的同修们都知道,新加坡佛教第一兴旺的道场,到我们这儿,这个道场好旺!这旺是果报。为什麽我们这个道场旺,别的道场旺不起来?不是风水好,与风水不相干。怎麽旺起来的,你们知道不知道?每天一千多人到这儿来吃饭不要钱,这是善因。其他道场没有这样作法,所以旺不起来。如果他们道场每天也几千人吃饭不要钱,它的旺超过我们。旺从哪里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麽旺起来的。所以悟道法师这个地方事情做完,後天他就要到澳洲去,我劝他在澳洲搞一个道场,头一桩事情就是布施供养,供养所有一切大众。当然澳洲环境跟此地不一样,因为那一边人不信佛法,全都是ji 督教徒,你要跟他们接触,必须有高度智慧。如何在那里建立关系?开素菜馆,开素食馆欢迎大家来吃,但是不能不要钱,不要钱他受不了。怎麽办?只收成本,以不谋利为目的。人家餐厅里面吃一餐饭要十块钱,你这里只要三块钱,大家都到你这儿来了,你的法缘不就盛了,不就旺起来了。如果你要赚钱,你就不会旺。你们同修将来自己有道场,你学这个方法,你一定会兴旺。

  佛教徒多的地方可以不要钱,为什麽?所有佛教徒都愿意修福。居士林每天这麽多人吃饭,星期假日三、四千人吃饭,你们都知道居士林没有买过米、没有买过油,没有买,什麽都没有买过,人家都往这里送,送得太多吃不完。所以每天你们看到有小卡车装米、油、菜,送给许许多多其他宗教办的孤儿院、养老院,我们经常不断的帮助他。这个道场兴旺,那是佛教徒多的地方,都知道修福,都往这儿来送。新的环境外国地方,他们都是信其他宗教,没有布施的观念,所以我们只收回成本就可以,不赚钱,这就对了。世尊教我们的四摄、六度落实,哪有不兴旺的道理!就怕你自己不肯做,你自己想要钱,钱就要不到;不想要钱,钱是源源不断、滚滚而来,太多太多!你要有个贪心要的时候,要不到。我们钱来为什麽?为众生,替众生修福,替众生造福,决不是自己享受的,这样做就对了。我们一切为别人,一切决定不为自己。

  所以读经仔细看看诸佛菩萨人家怎麽作法?我们真的要向他学习,真正能够关怀这个地区的大众,关怀这个社会,常常想到我要替社会做些什麽?要为大众做些什麽?不要想到「他为我做些什麽」,不想这个,绝不考虑这些,只有付出,绝不求回报。我们的回报像什麽?就像许哲居士一样,健康长寿,前途一片光明。许哲相信老天爷照顾她,我们深深相信,诸佛菩萨、天龙善神照顾。所以千万不要求人,你要常常求人,佛菩萨看到了,「他有人照顾他,我们可以不必理他」,那护法神也就走了,你有人照顾。我们一无所求,诸佛菩萨看到,不行,他没有人帮助他,所有佛菩萨、善神都来帮助你。理如是,事实亦如是。世尊在此地给我们举出那罗延金刚神给我们做榜样,古大德也有说那罗延金刚神是佛的化身,我们也能相信。这是我们在经上读到的,诸佛如来、法身大士,应以什麽身得度,他就现什麽身,应以金刚那罗延身得度,他就可以现金刚那罗延身,这些都是事实。

  古德在经论注解里面,有所谓「众生身心相依」,六道众生哪个不如是?身有苦乐,心有忧喜,心有忧喜我们这个身就受很大的影响。所以中国医学典籍推到最原始的《黄帝内经》「灵枢」,这都是中国最古老的医学,这个医书里面讲的理论,人的寿命正常两百岁,你活不到两百岁,是你不懂得保养,你自己把你自己身体糟蹋掉了。而糟蹋最严重的是什麽?就是你的情绪、你的心理,「忧能使人老」,你就想到这个伤害多麽严重!忧能使人老,欢乐也不是好事情,也会减损你的寿命。如何能维持正常?心没有忧喜,身没有苦乐,我们佛法讲这叫正受。受是享受,正常的享受,正常的享受是心地清净,佛家讲的定慧等学,这是正常享受。心,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对於外面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那是慧,如如不动是定,这叫正受。如果被外面境缘动了念头,一般中国文人讲动了感情,生起喜怒哀乐,你的身体就有损害,你怎麽能不老?你怎麽能不生病?这是把我们自己生命缩短了的原因。

  诸佛如来,尤其是我们在这个经上所看到的,极乐世界无量寿佛,寿命无量。我们看到这种经文又起了疑惑,这「无量」,到底是真的无量,还是假的无量?所以我们学佛总是不老实,老实的人都成就了。哪些人老实?跟乡下老太婆说无量寿,「无量寿」,她从来不想是有量无量,是真无量还是假无量,她真的往生了,真的成就了。我们听了之後,真的是无量?假的无量?听说阿弥陀佛将来入涅盘,观世音菩萨接着成佛,那到底是真无量,还是假无量?自己反而依旧搞六道轮回,亏吃大了。这是什麽?这是学佛我常常讲不老实,凡是有很多问题来问我的,我都说你不老实。为什麽?你要是老实,一个问题都没有,你不会来找我。我说的话也是真话,老实人心是定的,定能开慧;不老实的人心是浮的,疑虑重重,没有智慧,你跟他讲也讲不清楚。实在讲,你讲得再明白,他也很难体会。不老实!

  古大德教我们老实念佛,我们偏偏不老实,所以很难有成就。也正因为我们没有办法老实,所以经文字字句句不能不细说,天天鼓励,天天劝勉。可是我们还是收不到效果,原因在什麽地方,你们懂得吗?一星期讲一次,所以效果收不到。真正要收效果,天天讲,天天罗嗦,天天这样劝勉,人才会回头。七天劝一次,这个时候劝得不错,点头了,有的忏悔,出了大门就忘掉,很不容易收到效果,这种情形我了解得很深。所以我这一生当中,能有这麽一点小小的成就,没有别的,天天讲经,天天劝自己,讲经不是讲给别人听的,讲给我自己听的。这就是古德所谓「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才真正搞清楚明白、觉悟了,能够将世尊的教学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观念当中,观念改过来了,生活行为完全变了,能够得到佛法真实的受用,真实的利益。

  这个殊胜的身相,这是一切众生所向往的,我们能够得到。可是诸位必须要记住,《无量寿经》世尊一开端就把修学的总纲领传授给我们,「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这一句是净宗修学的总纲领。所以古人称《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就从这一句说的。「礼敬」我们做到没有?一切恭敬、称赞,决定没有毁谤。「供养」,舍己为人。对自己「忏除业障」,我们干了没有?忏除业障从哪里落实?经上讲得很清楚,「善护三业」,你能把这个做到,你就得金刚不坏身,你就能类似那罗延金刚神同样殊胜的身业。我们紧紧记住这几句话,这一愿就知道怎样学习。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