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请掀开经本,《科会》第十八页,经文第六行: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
这一段是第十三愿:「光明无量愿」。古德告诉我们,说第十三愿跟後面的第十五愿「寿命无量」,我们在《弥陀经》上读到,世尊为我们解释介绍阿弥陀佛,阿弥陀的意思是无量寿、无量光,这两愿我们在此地看到了。小远大师,在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慧远大师有两位,东晋时代的远公大师是我们净宗的初祖,隋唐时候也有一位慧远法师,在佛教史里面也很有地位、有声望,历史上称他作小慧远。他给《无量寿经》做了一个注解,叫《净影疏》。在他注解里面,他认为「光明无量」跟「寿命无量」,这都是讲法身,这个说法也说得非常好。也有古德说,这两愿是报身。实在讲,在如来果地上境界,这三身是一体的,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不但报身、法身,连应化身也都是属於「光明无量」跟「寿命无量」。这个意思在「法、报」比较容易体会,在应化身就比较难体会了。细心观察,细心的去思惟,能够明了。
我们看经文,『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法藏菩萨他发的弘愿,作佛的时候要有无量的光明。菩萨成佛,实在讲都有光明,但是光明总是有量的;唯独阿弥陀佛光明是无量的。为什麽如来在果地上有这麽多差别?这个道理我们要懂得。无论是世法、佛法,就事而论,总离不开因果。这是诸位同修,特别是学教理的同学们,一定要懂得;理总不外心性,事总不出因果。法身是理,那没有话说了,一切诸佛如来就法身上来说,光明、寿命的确都是无量的。但是佛的报身就不一样了,报身是什麽?报身是事,报身确实有身相,凡是有相的、相状的、相貌的,都是属於事,事就不违背因果了。
如来在果地上智慧不相等,原因是因地上发的愿不相同。菩萨弘愿确实是无限的深广,可是他有数量。就正如我们现前发愿一样,我们所发的愿心,实在讲太小太小,愿愿都为自己,所以不能成就。佛经上面的没错,「众生无边誓愿度」,看到这个众生不顺眼,看到那个众生嫌弃;由此可知,你念的那个是别人的愿,不是自己的,自己没有发这个愿,也就是平常讲有口无心,所以我们的修学,总而言之到最後都落空。研教不能开解,也就是说不解如来真实义;修行功夫不得力,没有真实的功夫;念佛,不要说一心得不到,功夫成片都得不到。
什麽原因?发心太小,没有发广大心。如果我们发心为这个地区,这个地区里面的人民,我们一定会尊重他,一定会爱护他,一定会以真诚、至善的心来对待。这个心量不算大,你不过是为这个地区。再扩大为这个国家,再扩大为这个世界,如果能够发心为全世界的众生来修学,真正的把自己所修学的一切,奉献给全世界的众生,用现代的话来说,为全世界众生服务,你必定会尊重一切众生,爱护一切众生,无条件的帮助一切众生。这个世间不同的族群很多,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宗教信仰,你都能够包容,你有那麽大的心量。
在一个世界,就一个地球,依旧是很小;换句话说,我们修学成不了大事。一尊佛的教区是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里面有多少个地球?少说一点,恐怕也有一百亿,我们能有这麽大的心量吗?所以许多菩萨在因地发心,要广度大千世界众生,发这种愿,将来他成了佛,他的光明只照一个大千世界。几个人有那麽大的心量,尽虚空、遍法界?实在说,因地上都疏忽了。法藏菩萨他聪明,他有智慧,他有大心量,念念是念法界众生,虚空法界无量无边诸佛刹土一切众生,他都要发心为他们服务,所以他成佛,才有这一愿,「光明无量」。
我们想想,我们希不希望将来成佛,跟阿弥陀佛一样?要跟阿弥陀佛一样,你要真发愿,假的可不行。不是把阿弥陀佛这个愿,每天念个几遍,每天念一万遍,你的愿没有发出来,也是枉然,也是无济於事。要真的发愿,真正发愿照顾一切众生。用什麽样的态度来照顾?佛在大乘经论上讲得很多,连菩萨戒经里面,都说得那麽明显,要把一切众生认作「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你要有这种心,到你成佛了,你才有光明无量,你才能够普照十方。换句话说,这桩事情总在你自己发愿,为众生服务的范围有多大、有多麽深、有多麽广,将来成就跟这个完全成正比。所以我们的心量不大,我们的服务面不大,不够深度,我们将来的成就就很有限,甚至於完全没有成就。脱离不了六道轮回,就没有成就,这是我们要明了,我们要学习的地方。四十八愿,阿弥陀佛自己叙说的;换句话说,就是他自己报告,他自己修学的成果,给我们做示范,给我们做榜样。志同道合,必定将来相聚在一起,所以自自然然得生净土。
底下这一句尤其殊胜,『绝胜诸佛』,这个意思诸位应该能体会得到。刚才我说过,诸佛在因地上心量,没有法藏菩萨大。对我们凡夫来讲,那他们的心量不可思议,真正能发心为大千世界众生服务。这桩事情我说到此地,诸位还是很难体会,实在讲,还是不得受用。原因在哪里?我们不能放弃自私自利,只要有一毫,一丝毫自私自利的念头掺杂在心愿里面,你的心愿就是虚妄的,就不是真实的。为什麽会有自私自利的念头?对於事实真相认识不清,才会产生这种现象。不了解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所以我们生生世世纵有殊胜因缘,遇到佛法,亲近如来,亲近菩萨,依旧是不能成就,始终堕在凡夫知见,学佛还搞轮回业。经上讲得太多了,世尊在大乘经上,几乎每一会都会提到几次,我们也听得耳熟;虽然耳熟,确实没有体会到如来所说真实义,没体会到。
佛给我们说,虚空法界依正庄严一切众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我们能懂吗?你要是真的懂得了,你自私自利的念头自然就没有。怎麽会没有?因为虚空法界依正庄严一切众生是自己,哪里还有自私自利,还会为这个身体着想?不可能有。我们今天对这一句重要的话,这一句话诸位要是真的懂了,真的明白了,所有一切经论都不需要读了,千经万论不就说这一桩事情?这一桩事情明了,就叫大彻大悟,就成佛了。佛肯定一切众生是自己,我们不承认,你是你,我是我,界限分得很清楚。严重的妄想分别执着在作祟,让我们迷失了本性,让我们永远见不到事实真相。我在讲席当中也讲过多次,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个说法大家容易听得懂。话容易听得懂,意思不见得能体会到,比经上讲的法身是容易懂得多了,法身就是这麽回事情。
所以要晓得虚空法界依正庄严,是自己心性变现的,是自己心想造成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因此今天世间许许多多的zai 难从哪儿来的?从心想生。心想不善,言不善,行不善,你就要遭zai 难。果报,这是讲的事相,事不离因果,因果就是自作自受。如果心善、语善、行善,三业都善,我们居住的环境就庄严,享种种福报,那个享福也是自作自受。福不是别人赐给你的,祸也不是别人带给你的,祸福都是自己善恶业力感召来的。今天世间人造作的不善业,普遍造作的不善业,这个事情麻烦,果报太可怕了!众生迷惑,不知道回头,不知道反省,以为这是自然灾害,自己非常不幸遇到这个zai 难,想尽方法去避免,能够避免得了吗?不可能的。为什麽不可能?自己业力感召的,你到哪里逃?逃到佛菩萨旁边,拉着佛的衣袍,你还是要受罪,佛不能救你。佛要能救,佛大慈大悲,众生应当什麽zai 难都没有,那佛才称得上慈悲。如果还有一个众生受苦受难,佛菩萨的慈悲何在?诸位要知道,这个事情佛菩萨不能救,是你自作自受。
佛菩萨救度众生完全是教学,把心性的理,因果之事,给你讲清楚、讲明白,你恍然大悟,於是你在境界里面,就做得了主,就得大自在,这就是佛的慈悲,这是佛真正度我们。佛法里头一丝毫迷信都没有,谚语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因是我们自己造的,果当然要自己承受。我们想不受恶的果报,有没有方法?方法是有,把因缘改过来,果报就没有了,因为它是唯识所变。世间人只见到zai 难之当然,不了解zai 难的所以然。今天东、西方,今人、古人,见到这个zai 难的人很多,这个我们很清楚,可是都没有方法解决。解决之道在佛法,佛教我们怎麽解决?改变心理。李炳南老居士从前讲经常常教导我们,「要改心」。改心的意思,是改恶向善。实在心是什麽?就是讲念头。把恶的念头改成善的念头,以真诚善意处事待人接物。从因上去改,起心动念是因,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是缘。从因上改,从缘上改,再不可以用往常那种态度处事待人接物。
处事待人接物里头最重要的,佛教给我们六个原则,一定要随顺佛陀的教诲。这我常讲,不可以随顺自己的意思,随顺自己的意思一定造业。为什麽?自己的意思都是自私自利,起心动念头一个为自己着想,於我有没有利益?诸位要晓得,这个观念带来自己无穷的祸害。《地藏经》上佛说得好,「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好的念头,他也是为我的利益,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那就是罪,那就是造业,几个人知道?真正聪明人,真正觉悟人,真正回头的人,把自己的想法看法放弃掉,随顺佛的教诲。佛教我们做的,我们认真努力去做;佛说不可以做的,我们决定不能去做。
头一个就是心量,佛教给我们心量要放开,「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就跟法藏菩萨因地心量完全相同。没有这麽大的心量,就成不了佛。如果有这麽大的心量,给诸位说,你现在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修的佛行,比菩萨行还高一级。为什麽说你修的是佛行?你是佛心;佛的心,他的行为当然是佛的行。所以头一桩事情,要把心量拓开。要想拓开心量,那要把障碍破除;障碍就是自私自利。
佛教给我们方法很巧妙,教给我们六个原则,第一个布施,布施就是放下。放下什麽?大乘经上常讲「布施度悭贪」,烦恼的根是悭贪。用布施的方法,让我们悭贪这个烦恼放下、舍弃了,布施这一个功课就修圆满,那叫布施波罗蜜。波罗蜜的意思,就是功德圆满。有一念为自己的念头,布施波罗蜜就没有了。世间人,包括六道里面所有一切众生,哪一个没有贪心?没有的,总想贪得;自己有的,舍不得给别人,吝啬。无量无边的罪业,就是从这个念头里头生出来的,所以这个是烦恼的根,世尊用布施,头一服药就对症下药。我们要懂得,要明了,要真干才行。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先把它布施掉。爱欲、嗜欲,嗜是嗜好,决定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决定没有贪爱,决定没有嗜好,我们才真正能做到随缘度日。随缘度日是佛菩萨生活的态度,我们今天生活是攀缘,不是随缘。念念都还讲求满足自己的欲望,我们还用这种心理来学佛,怎麽能够得到佛法的受用?也就是说佛第一个教诲我们的,我们就做不到,我们还能做到第二条吗?这六个原则,後後深於前前;也就是说,後面可以包括前面,前面不能包括後面。所以修行从哪个地方下手?从布施下手。布施就是放下,放下自私自利,放下自己一切妄想分别执着。
我们自己智慧没有开,智慧没有开之前,完全听从老师的教诲。老师在哪里?经典就是老师,依教奉行。所以「净业三福」末後一条教我们,「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世尊教人修菩萨道,学菩萨行,从发心开始,发心然後才建立信心,真正相信因果。世出世间法都离不开因果,诸佛如来、一真法界是纯善之因变现的,十法界因缘就非常复杂,善恶混杂。十法界里面,愈是往上面去善多恶少,愈往下面去恶多善少,地狱道纯恶无善,就是这麽回事情。
我们今天要转变这个世间zai 难,我曾经说过,世间zai 难从哪儿来的?大家都说,那麽多人造恶业感召的。这个话说得好像是没错,实际上,这个话说得有问题。因为你这种观念,你自己决定转不了业,你也没有办法避免这个zai 难,所谓在劫难逃。什麽是劫?错误的观念;众生造的恶业,这是错误的观念。正确的观念是什麽?我自己造的恶业,这是真的,是正确的。何以故?佛在经上说,大家都听到耳熟,「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什麽?我的念头是正报。我这个念头之外,我这个身体都是依报,身外所有环境也是我的依报,这一切有情众生是我们有情的依报,山河大地是我们无情的依报。依报是我们生活环境,生活环境里面我们一般讲,人事环境是有情的依报,物质环境是无情的依报。既然是依报随着正报转,这芸芸众生都随着我的心在转,这是正理。我们这一觉悟,才知道自己这个念头力量之大,不可思议。佛经里面常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那个心就是自己的念头。所以我们的念头,能转众生的业报,能改变我们依报环境。
从什麽地方改起?从自己本身改起。你的念纯正,佛经常讲「正念现前」,正念拣别不是邪念,把一切罪过推给别人是邪念,一切责任自己承当是正念。众生有苦有难,我自己修得不好,我自己做得不好,我的念头不好,我的想法看法都不好,说法作法全错了,这个人是真正觉悟的人,从这个地方回头,改过自新。以前为什麽不好?随顺自己的意见,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今天我们改过来,我们决定随顺佛陀的教诲,依照佛陀教诲来修行,修正我们错误的行为。
头一个效果,你的身体变了,身体是第一个依报。从哪里变?相貌变了,你的相貌会变得很清净、很慈悲,好相!第二个你的体质转变了,许许多多的疾病不必要去治疗,它自己都好了。这就开始转了,面貌转了,体质转了,慢慢我们居住的环境渐渐也转了。你冷静去观察,真的在转变了。所以我们自己要没有这个认知,没有这个坚定的信心,怎麽能度自己?自己尚且不能度,你又有什麽能力帮助别人?自己没度,要想度众生,佛经上常讲「无有是处」。头一个要有能力度自己,度自己要有正确的认知,有坚定的信心,这才能生真实智慧,智慧就能解决问题。从身到外面的环境,到虚空法界,都在转变。
须知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境界,《楞严经》上说得好,有同分,有别业。别业,同分当中的别业;同分,别业当中的同分。这个理事极其精微,我们要很冷静、很细心,才能够体会得到。总而言之,一定要向佛学习。佛菩萨的造像,我们每天供养礼拜,它真正的意思,是提醒我们要向他学习,这决定没有错。法藏菩萨心愿超胜诸佛,所以他的果报自然也超胜诸佛。
底下一句是比喻,『胜於日月之明,千万亿倍』。我们世间人能够体会的光明,最大的无过於日月;可是诸佛菩萨的光明超过日月,我们没见到。没见到的事情太多了,没有听到的事情也太多,不能说没有见到就没有;现代人多少受一点科学的教育,我想大家不敢这个说法。为什麽?科学家给我们做证明,我们眼能够见到的光是很有限的。光的波有许许多多种,长波、短波频率不相同,我们肉眼只在无限频率里面,只能够见到非常窄小的一个频率,比这个频率长的见不到,比这个频率短的也见不到,所以我们见不到的太多太多。耳听音声亦复如是,音波的频率也没有限量,我们所听到的,比我们能听的频率低的听不见,比这个高的也听不见。所以说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太多,听不见的东西也太多。
而佛的光波,佛说法的音波,确实遍虚空法界。我们今天看不到、听不到,我们这个机器有了故障,六根的能力退化了,道理在此地。观世音菩萨要现千手千眼,那是表法的。《楞严经》上告诉我们,菩萨六根互用,六根互用何必要千手千眼?全身都是眼,都能见,全身每一个细胞都能听;换句话说,不管什麽样的音波、光波,他都能接收得到,哪里需要千手千眼?那不就多此一举吗?千手千眼是表法的,告诉我们眼到手到。眼到是什麽?看到众生苦,这个世间苦众生多,你见到了;见到之後,手就要到,手是援助他、帮助他。教我们要向观世音菩萨学习,看到有苦难的人不能不理会,立刻就要想方法去帮助他。所谓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是这麽个意思。
今天全世界各个地区的众生都有大灾大难,我们从资讯当中听到,从电视、网路画面里面看到,我们有没有伸出援手?我们今天在此地聚集在一块,学习《无量寿经》,是为全世界苦难众生而学习,那就是我们收到。我们念佛堂念佛,是为全世界苦难众生消灾免难而念的,声声佛号回向给一切苦难众生。我们在此地学习,字字句句都为一切众生而修学的,这就是我们收到。也许人说,好像你这个与事实不相干,其实有密切关系。为什麽?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想所生。你要懂得这个原理,才知道我们的心、我们的念,遍虚空法界,确实能帮得上忙。能帮忙多少,在你心地的真诚、清净、慈悲,与这个成正比例。
法藏弘愿当中,光明、寿命无量,是为法界众生而发的弘愿;换句话说,以这个愿力加持虚空法界一切苦难众生。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正法久住,要靠这个愿力。这个愿力怎麽落实法?世尊在《大集经》上讲的话,我们读了之後就恍然大悟,世尊讲「末法时期,净土成就」,不就是弥陀光寿两愿的落实吗?本经跟《法灭尽经》里面又说,这是世尊的预言,将来世尊的法运总共一万两千年,一万两千年过了之後,佛法在这个世间消灭了,那众生苦难就多了。所有一切经教都消灭了,《无量寿经》还能住世一百年,这不就显示弥陀的光寿大愿在这里支持住,这很显然的。最後这一百年,众生的根性愈来愈劣,《无量寿经》也消失了,但是六字洪名,还要住世一段长时间。经教没有了,还有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众生遇到这个佛号,肯念这一句「阿弥陀佛」,都种善根,都得度。古人说这个话不错,是有根据,弘愿为一切众生而发的,修行为一切众生做示范,作师作范。我们为佛弟子,要能体会佛祖,体会老师的深心;我们世间人讲苦口婆心,我们要能体会得到。
真正体会到了,就要认真努力学习,我们应当发佛菩萨同样的心愿,为什麽?本愿。换句话说,佛发的这些愿,是我们自性本来具足的,所以称为本愿。我们没见性,见性之後,这原来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一切都是现成的。我们今天迷失了自性,迷失了根本,迷失了本愿,佛菩萨今天慈悲教导我们,唤醒我们,使我们真正觉悟了,原来这一切都是自己心性里头本来具足的。学佛没有别的,恢复自己的本性而已。禅宗常讲「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学佛无非是把自己本来面目找回来,就这麽回事情。本来面目,那就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本来是自己,本来是一体,就是这麽一回事情。所以无论做什麽样的示现,大经里面我们常常读到,佛菩萨大慈大悲,为一切众生随类化身,应机说法,不管在哪一道,示现的身分,没有说为自己,为众生示现的;学教、讲经说法不是为自己,为一切众生演说的。念念都是为众生,然後回过头来告诉我们,为众生才是真正为自己;换句话说,为自己是真正害自己。这个道理几个人懂?
我们学佛的人渐渐体会到这个道理,为自己是增长我执,增长悭贪,增长无明,那不是害自己吗?为众生才是真正为自己,为众生你才能够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妄想分别执着都是为自己,为众生才能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为一切众生,六大障碍才真正能够破除;悭贪是障碍,布施能把它破除;恶业是障碍,持戒能断除;瞋恚是障碍,忍辱能破除;懈怠是障碍,精进能破除;散乱是障碍,禅定能破除;愚痴是障碍,般若能破除。佛教给我们六个修学的原则,破除我们六种障碍;六种障碍破除之後,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我们今天这六种障碍摆在面前,一样都除不掉;不但不能除掉,这六种障碍天天在增长,这怎麽得了?所以自性里头虽然本具无量光明,是丝毫都透不出来,所透出来的是妄想、是烦恼、是执着,我们生活在这里面,想想是多麽可怜!再想想诸佛菩萨,是生活在无量光明之中。他们过的日子是无量智慧的生活,我们今天过的日子是无量烦恼的日子,恰恰相反。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愿:
【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
这是第十四愿。末後两句是总结这两愿,这是第七章。夏老居士会集是把纲目统统都兼顾到,会集得好,纲二十四章,目四十八愿。第七章里面两愿。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两句话是总结这两愿。
『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这话是真的。这个关键是在「见」,见是正知正见。我们有没有见到佛的光明?佛的光明无所不在,我们见不到。见不到那就要讲求方便,没有方便,不能够契入真实。所以佛法对於善巧方便非常重视,是教化众生的不二法门,教化众生重要的手段,我们次第渐渐契入。那佛光在哪里?《无量寿经》经本就是,我们从这里面去见,这是最初方便。就像点灯火一样,你先把这个灯火点燃,然後慢慢燃烧,愈烧光明愈大,愈来愈照得远。这一个经是星星之火,从这个地方下手。这个经字字句句充满了智慧,无量无边的智慧,你能不能见得到?见不到。我们看看古来这一些祖师大德们的注解,那些注解就是他见到这个光,光辉慢慢的扩大了。每一个人扩展的范围并不相同,都可以做我们的借镜,都可以做为我们参考资料。
我们在这里「见我光明」,「我」这个字用得太好了,双关语。从字面上看,这个「我」是法藏菩萨,深一层意思是我自己。下面讲「照触其身」,真的照见,我们自己看自己不容易看到,看别人再看自己,那就容易见到。最浅显的比喻是镜子,哪一个人每天不照几次镜子?为什麽要照镜子?自己看自己看不见,在镜子当中看到自己了。你有没有想到,镜子拿掉,所有一切境界全是镜子,你就不晓得这个意思了。一切人事物,我们接触的时候,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就是照镜子。照镜子的目的何在?还不是打扮自己,把自己脸上的垢污洗刷乾净。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你要大放光明,把我们六根里面那些污秽,也要洗刷得乾乾净净,不就是六根清净了。所以六根清净一尘不染,你要不找镜子去照照,你怎麽知道你六根哪些地方污染?诸位要晓得,六尘境界是一面镜子,不会照的,六尘境界染污了六根,会照的,六尘境界帮助自己清洁六根,让六根在六尘境界里一尘不染,这个样子你就得安乐了。
三毒没有了,身心就安了;是非人我没有了,贪瞋痴慢没有了。怎麽会没有了?佛光照注。什麽是佛光?经典里面所讲的无尽的智慧,我们读了开悟。佛的光,我们藉着佛的光,把自己心性的光引发出来,好像藉着别人的光,把自己这个光点亮了,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不藉着佛法,我们的智慧靠自己能力来开发,太难了!相当不容易。唯一的方法就是利用佛光,用佛的智慧,启发我们自性智慧。我们自性的智慧光明,跟法藏菩萨、诸佛如来的自性光明,无二无别。为什麽?我们同一个自性,佛在经上讲得很好,「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共同一法身,就是共同一个自性,所以说共同一个生命体。哪一个人跟我们没有关系?哪一桩事与我们没有关系?哪一物与我们没有关系?这个深义,现在人懂得是真的愈来愈少。佛法的教学,没有别的,就是说明这些事实真相。人与人的关系是事实真相,人与大自然一切万物的关系也是事实真相,人与天地鬼神,通常只说到此地,说到这个地方是世间教育。
佛法的教育要说到心性,要说到宇宙的根源,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从哪里来的?那就是佛法的教学。彻底搞清楚、搞明白了,然後你才能真正见到佛光。不但见到阿弥陀佛的佛光,本师世尊的佛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佛光,你都能感受跟自己的自性光明融合成一体,那当然就安乐了。见思、尘沙、无明都尽了,因为那些东西是从无明里面变现出来的,无明被佛光、被自性光明照破了;无明破了,所以尘沙、见思当然断尽,一丝毫都不存在,我们今天讲的妄想分别执着了无踪影,你心就安了。妄想分别执着是一切苦的业因,苦因断掉了,苦果当然不存在,所以你就乐了;安乐是这个意思,这一句自受用。前面这两句,说实在话,就是佛家常讲的破迷开悟。「照触其身」就开悟了,你见到智慧,也就是说你的真智慧现前,你觉悟了,你得安乐。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不就是这几句话的意思吗?
可是现在问题,我们悟不了,那怎麽办?给诸位说个最简单觉悟的方法,念阿弥陀佛就是觉悟,这个话是真话。佛法很简单,义理非常之深广,如果你真的读经不会开悟,听讲也不会开悟,你就一心一意老老实实念佛,念个三年五载,或者十年、八年,开悟了。可是你要真念,怎麽才叫真念?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那是真念,那才管用。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那个不管用,那个念佛不会开悟,见不到佛光。所以念佛的时候要万缘放下,所有一切妄念统统要放下,什麽事情都不要去理会,不要去管它,一心念佛,它有感应。这个感应,就是常讲的「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个功夫,就是底下一句所说的「慈心作善」。
「慈心作善」,什麽是善?最善的无过於念佛。慈心是大慈悲心,为一切众生念佛,不是为自己;为明心见性而念佛,决不是求人天富贵,决不是求名闻利养。为明心见性,那就是为一切众生,为什麽?一切众生是心性所现,也是心性所变,所以为明心见性,就是真正为一切众生。这是从我们自分上说,我们要懂这个道理。所以诸位今天要想帮助自己,度过这个大zai 难,你一定要发心帮助所有一切众生,跟我一样一同度过这个大zai 难。你没有这个心,不管用,你想救自己救不了,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决定被人拖下水。奋勇照顾别人,同时也就照顾自己了,诸佛菩萨千经万论,都是这样教导我们,我们不能不懂,不能不会。我们活在这个世间为一切众生活的,我们死也为一切众生死,生死都为众生,不为自己,自己就没有生死了,这叫学佛,这叫学菩萨,这个叫「慈心作善」,理事都兼顾到了。
所以《华严经》,整部的《华严》,你要说《华严经》里面讲的是什麽?我们讲堂这一副对联八个字就是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那就是《华严》。为人没有为自己,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为人。师是表率,范是模范,为一切众生做一个好的标准,做一个好的模样,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说的这麽一桩事情。为一切众生做好标准、做好榜样,这个人就是佛,就是菩萨;我们要想学佛、学菩萨,要在这个地方学。不会,不会就读《无量寿经》,看看阿弥陀佛他是怎麽作法?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的心愿,也是阿弥陀佛的行持,就是作师作范。
古人说,四十八愿愿愿都是为度众生,愿愿互摄互融,就是四十八愿任何一愿,都包含其他的四十七愿,所以他那个愿才圆满,那个愿才真实。这个愿才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能够普摄法界众生,也就是说与法界一切众生的心性相应。任何一个众生有缘遇到这部经典,他能够如理如法的修学,他就能契入阿弥陀佛的境界,跟阿弥陀佛的心愿解行完全相同,也能像弥陀一样,「慈心作善」。所以他後头这一句是非常非常好,「来生我国」,这就说明「慈心作善」,这个「善」要做得圆满,要做出成绩,一定要求生净土。如果不是求生净土,「慈心作善」这个「善」不圆满。
我们今天学佛了,听佛的教诲,随顺佛行,我们舍己为人,念念为一切众生服务,记住自己一定要把这个功德回向求生净土。也就是说我为一切众生服务,什麽都不求,只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行不行?决定行。凭什麽?凭这一愿,佛是这麽说的。这一愿里头,因果非常明显,先自度而後度他。先转迷为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转迷为悟。果报是离苦得乐,「莫不安乐」,这是自己成就了。自成就之後,帮助别人,「慈心作善」。「来生我国」是双关语,我自己要求生净土,我也要帮助一切众生求生净土。所以末後这一句是双关的,自己跟众生都要求生净土才行,我们慈心圆满,作善也圆满。
如果不能往生西方净土,诸位要晓得,这个慈心作善是极少分的善。为什麽?不出六道轮回。不出六道轮回的善,小善,充其量你不过是得天人的福报。天人的福报,最长久也不过是八万大劫,八万大劫福报享完了,佛在经上讲没有不堕落。堕在哪里?这佛经上看起来挺可怕的,都是堕地狱,这是世间人常讲「爬得高,摔得重」。佛在经上讲四禅天人,那四空天更不必说了,死了以後多半是堕三途,堕地狱。要堕落到三途、地狱里面去了,寿命比八万大劫还要长,你说这个善能算是善吗?眼前短距离看好像是善,深远处一看,不善!所以我们帮助人、劝导人,一定要以净土为归,这才是真善。
净土为归,我们自己要真心修净土,人家才相信。你劝人家求生净土,自己不肯求生净土,那人家看到你这个样子,你这人有问题,你骗我,你不老实;自己要修净土。自己要想修净土,先要净化身心,真干人家才相信。用现在的话来说,净土清净。第一个心清净,处事待人接物,生活行持当中,念念都是清净心,决定没有虚伪,决定没有污染;换句话说,决定没有为自己,为自己就污染了。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有名利的心,还有人我心,还有一念控制人事物的念头,占有一切人事物的念头,我们就被污染了。完全放下,六根清净,一尘不染,然後「净念相继」,念念都是清净心。清净心里头不夹杂丝毫污染,叫做净念,相继是不间断,这样的心求生净土,那是必定得生。我们在这里去做,这是真实功夫。你真正去做,给诸位说,这里头快乐无比,哪里像现在过得这麽可怜?过得这麽痛苦!你为什麽这麽可怜?为什麽这麽痛苦?你放不下。你放下,就安乐,就自在。所以说来说去,还是一句老话,「自作自受」。
我们这边四楼千手观音的像已经造好,诸位都看到了,每个人都生欢喜心。李居士告诉我,那个亭子柱子上,少了两副对联,你们同学们大家做做,送来给我看看。我们每一个人都参与,平等!但是对联的原则一定要契机,要契理、要契机;换句话说,一定要与我们现前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对联做得很好,与我们现前环境不相干,那个不契机。最重要是契机,最重要是唤醒我们自己,现在我们处在什麽环境当中?观音菩萨站在那里,如何叫我们见到这一尊圣像,我们就开悟了,我们就回头了,我们就能够慈心作善,这个对联才有价值,才有起作用。所以你们同学大家想想,想出来了,送给我看看。
菩萨是佛的化身,菩萨是佛心佛行的落实,我们要懂得这个意思,要能够体会得到;学佛,菩萨是我们的榜样。你们要做对联,要细细想想,千手观音他表的是什麽法,要把他表法的义趣写出来。我们做这个对联,不必像从前人要求平仄对称那麽样的严格,不必要求那麽工整。为什麽?没人懂,你做也是白做,做得再好,人家也看不到你的好处。今天要做通俗,要用白话,一看人家就懂,就能得受用,这上上乘之作。所以佛说法要契理契机,我们写一点东西也是要契理契机,契理不契机佛说那闲言语,契机不契理是魔说,这是佛教我们的原则。我们也要用简简单单几个字,劝人慈心作善,求生净土,要能达到这个目的。
佛像要举行一个开光仪式,李会长订的是六月十九,观音菩萨圣诞,农历六月十九,听说是下个星期,是星期六、还是星期天,可以查一查,举行开光仪式。我请他去邀请几个德望高的老和尚来主持,他坚持要我来做,我从来没做过。所以我要来做,这个开光仪式又是别开生面了,跟其他从前仪式一定不一样。开光的仪式我曾经讲过,有许许多多的同修不知道事实真相,以为家里供的佛菩萨形像,要没有法师开光,这个佛菩萨就不灵;实在讲,这个想法很奇怪,头脑很简单。如果说这个佛像,法师不开光他就不灵,你要供佛像干什麽?供法师就好了。法师叫他灵就灵,叫他不灵就不灵,你想想看你应当供法师,不应该供佛像。连这麽一个道理,都没有体会到,都没有想到,真的是迷信。所以要懂得,佛像开光是藉佛菩萨形像开启我们自性光明,我们凡夫哪有能力替佛开光?简直开玩笑!只有佛菩萨为我们开光,这才是对的。所以也好,他找我来做开光仪式,我们跟从前作法就一百八十度转过来了,我们是佛菩萨开我们的光,我们不敢替佛开光。我们是凡夫,一品烦恼没断,替佛菩萨开光,那简直开大玩笑!所以什麽事,世出世法都要明理,理上讲不通,我们不能够相信,不能够随顺,这是一定要晓得的。
这一愿当中,义理、理事都是无限的深广,我们的时间短,实在讲,解释经文也只能做到点到为止,经文的义趣说之不尽。可是纲领我们晓得了,最重要的如何落实到生活上?我们什麽时候见到无量光?什麽时候能够真正领会到无量寿?无量光寿,弥陀已经证得,我们自性本具。藉着弥陀光寿,觉悟到自己的光寿原来也是无量,我们在这一愿里面就得到初步的受用。使我们的修学,信心坚定,愿心增长,我们真正懂得过佛菩萨的生活,知道慈心作善,帮助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要懂得随缘,要懂得恒顺众生,他需要什麽帮助,我们就帮助他。但是最终极的目的,一定帮助他破迷开悟,他觉悟之後,一定要帮助他认识净土,明了净土,修学净土,成就净土,这个功德才是圆满。弥陀这两愿圆满的成就了,所以他说『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我们知道弥陀成佛已经有十劫,所以他这一愿成就了。我们要在这一愿里面,好好的来学习,希望能够与弥陀一样的有成就。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