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弟子规》伴随我们成长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8-1-29 13:33     标题: 《弟子规》伴随我们成长

《弟子规》伴随我们成长



秦然星



记得去年10月11日,我们许多老师听了海口孝廉国学启蒙中心蔡老师作的一场报告《实验学校教师如何落实德行教育》。那天我记得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受宠的孩子必定不孝」。也就是那一天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弟子规》。几个月过去了,我和孩子们与《弟子规》的缘越结越深,《弟子规》伴随我们一同成长。

入宝山而空手归

刚开始接触到《弟子规》的时候,我随便翻了翻,发现里面的话极普通、极平常。比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当时我想:这些话都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做到的,但是现在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至于「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更是父母为孩子力尽的「义务」,你还指望孩子为父母做到吗?不可能的。继续往下看,我看到「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一直往下看去,我很高兴,心想:这下好了,以后批评学生用这些话琅琅上口,用不着讲那么多废话了。

回到学校,我开始教《弟子规》,学生也开始在我的批评声中读呀背呀。我跟学生讲:「从此以后,当父母叫你的时候,不可慢慢吞吞地回答;当父母命令你做什么事的时候,不可拖拖拉拉;当父母教育你的时候,你要恭敬地听从;当你有了过失,父母责备你时,你要温顺地承受……」学生都听了,背《弟子规》的速度也很快。可是每星期一早家长送学生返校,我仍然看到的是一幅幅「父母孝顺孩子图」。有一天,一位学生的校服忘带回学校了,他打电话给他爸爸,我听到他在电话里说:「爸爸,都怪你,今天早上理书包的时候你没有把我的校服放进去,你上午一定要送到学校来!」他放下电话后,我问他爸爸怎么说,他说爸爸说马上送来。

「马上送来!」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心惊。再联想学生各方面依然故我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我感受到了教《弟子规》的不得法。就好像进了一座宝山,却有眼不识,不知道如何开启宝藏。

见人善 即思齐

与此同时,我们学校小学部其他各班也开展了教学《弟子规》的活动。其中四年级的刘老师班和五年级的谭老师班,教学的效果十分好。在大家一起分享教学经验的时候,刘老师很动情地讲到她班上的学生争做「孝子」的事例。在讲「入则孝」这一大节时,刘老师跟学生深情地讲了父母抚育孩子的艰辛,他们对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和殷殷的舔犊之情……古代的《八德故事》中孝子感天动地的故事经常会让她和学生感动得流泪。刘老师自己在每年过生日的那一天,她都会给父母打电话,感谢父母给了自己生命,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她让同学们到自己生日时也给父母打电话,说出自己对父母从心底里的感激。有的父母听到孩子的话后甚至激动得不能自已。我听了刘老师的讲述后,心中十分感慨:原来《弟子规》是用真情来教的!谭老师跟我们讲,当她讲到「过犹待,百步余」时,让学生和她在教室里表演:她扮演主人,学生扮演客人。当客人起身告辞时,主人面带笑容地跟客人道:「再见,欢迎下次再来!」然后等客人刚一离开,就「嘭」地一声把门带上。学生看了后全班大笑,在笑声中就体会到了诚心诚意礼貌待人的重要性。谭老师的经验也给了我启示:教学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弟子规》就是我们的生活。

看到同事们有这么好的经验,我想到了《弟子规》里的一句话:「见人善,即思齐」。学了马上就到班上用啊!我开始跟学生细致地讲理,讲情,讲故事。刚好班长的生日到了,她成为我们班第一个在生日那天跟父母打电话的人。我记得那天的电话她和父母讲了很久,当她在电话里讲「感谢父母生我养我」时,她的嗓子哽咽了,眼睛也湿润了。当时我在一旁想到了父母的不易,我的眼睛也湿润了。第二个过生日的同学刚好是星期六在家过生日,我要她在家里主动跟父母谈心,做劳动来表孝心,她也做得很好。后来,同学们过生日都会主动告诉我,然后分别在电话或家里表达情意,他们都很高兴,认真地去做「孝子」应该说的话或做的事。

过年的时候,杨老师从北京传来一份《教导儿童读经心得报告》,我看了之后心中暗自惭愧: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家啊!杨老师从「儿童读经的深远益处」和「如何教导儿童读经」两大方面详细切实地论述了教导儿童读经过程中各方面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这份报告给我一股强大的推动力,我决心按杨老师的心得报告为指导,认真教导《弟子规》。

身体力行 以身作则

春节过后,我跟蔡老师谈到教导学生学《弟子规》如何才真正有实效的问题。蔡老师讲:「很多时候我们都看到别人没有做到,事实上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自己本身没有身体力行的缘故。」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是啊!我们做老师的自己连讲台都收拾不整洁,学生又怎么可能收拾得好抽屉呢!唉!「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现在我要「见己恶,即内省」了!我每天让孔老夫子的「朽木不可雕也」来鞭策自己;用曾子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来督促自己举手投足,起心动念都要合乎《弟子规》的要求。比如自己虽不在父母身边,但保持身体健康,工作努力。因为「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平时我与各位同事之间相处友好,努力做到「兄道友,弟道恭」。有时学校的电工到班上来修理,我会在一旁帮点力所能及的忙,并向他道谢。校园里的清洁工、园丁我都和他们处得很好。这样学生就会感到老师是一个十分友善的人。在生活细节方面,我由平时对学生的指手划脚,变成了小心、严谨、细致地身体力行。比如捡垃圾,擦桌子,整抽屉等等,我都一五一十认真去做。以前我走路比较快,上课累了爱靠一靠讲台,现在我是「步从容,立端正。」真奇怪,当自己按照《弟子规》上的内容一点一点地去做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心越来越安定,头脑越来越清楚,事情做得越来越有条理,教导学生时也越来越有信心。比如「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我以前在食堂打饭菜,经常以一句“民以食为天”为借口,打两三个菜,其中以肉食偏多,几乎每次都吃不完,倒掉很多。自从看了雷久南博士的《科学饮食研究报告》,我开始素食,并且适量打饭菜,每次都吃得干干净净,自己感觉身体也健康了很多。然后跟学生讲到他们平时吃饭吃菜的不良习惯、讲到肠胃的负担……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也心服口服。此后不用老师说什么「吃不完就扣分」,学生自然就吃饭吃得很好了。

《论语》里有一则: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长期以来,老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遗失了这根本的一条,因此实效性不大。今天,当我切身感受到身教重于言教的时候,心里的滋味十分复杂。  

师生共同进步

从本学期开始,我和学生学习《弟子规》就进入了良性循环的阶段。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我在与学生一起用不疾不徐的声音朗读《弟子规》时,我们感到自己的心很安定、很静。由于每天都认真读诵,同学们也就自然而然会背了。另外,我们日常生活可以用《弟子规》对话。比如我看到一个学生跑得很急,我就会讲「事勿忙」,学生就会慢下来答「忙多错」。然后我再讲「宽转弯」,学生就答「勿触棱」,师生相视一笑,德育教育成了亲切的对话。如果学生和别人发生了矛盾,吵嘴了,我就会讲:「德有伤,贻亲羞,也贻师羞。」同学之间团结友爱,我就会说:「兄弟睦,孝在中,也敬师在其中。」

三月份的一个星期五,我们三年级全体师生去金牛岭动物园玩。我们观看了动物表演。其中老虎和狮子被驯兽员驯得服服帖帖,另外动物们都在笼子里养着。有一个学生就问我:「老师,这些动物太可怜了,不是『天同覆,地同载』吗?」我说:「是呀!动物们应该在适合它们生存的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可是现在全世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太严重了。我们应当承担起把地球重新变美的责任。」后来几位女同学在草丛中发现一只被蜘蛛网粘住的小麻雀,带到我面前,我细心地把那一根一根的蜘蛛丝抽掉,同学们都屏住呼吸看老师为小麻雀解脱困境。当小麻雀展翅高飞时,同学们都快乐地欢呼跳跃。走在公园的路上,同学们一边集体背诵《弟子规》,一边捡垃圾。我也在一旁捡,同学们把我手里的垃圾抢过去,还说:「怎么让老师捡垃圾呢!老师是长辈。」

有一天我们专门花了一节课的时间请同学们集体谈论学了《弟子规》后的感想,同学们说了很多话让我很感动:

有一位学生说:「我以前看到垃圾都是很不在乎的,但是现在我看到地上有垃圾,就会把它捡起来扔到垃圾桶去。」

一位学生说:「我学了『字不敬,心先病』知道自己是因为心里不想好好写字才乱写的,我现在的字写得很端正。」

另一位同学说:「我觉得我在『借人物,及时还』这一点上做得不好,因为我借了别人的一幅棋,是一年级借的,我现在到了三年级还没有还给他。」我马上说:「本星期天买一幅棋还哦!要不然你就要欠别人一辈子了。」

以前我在管理班级时,用发小红花,加分等方式激励学生。本学期我注重在心理上督促学生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我发觉这个效果很好。学生也一向以「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来自我激励。所以现在同学们以能自己管理住自己为荣。因为倘若他们有人在关键时刻做「仁者」而不是「流俗」,那他会获得老师和同学们名为「爱的鼓励」的鼓掌。  

倘若我们这一代的教育者想要真正继承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振兴中华,一定要深入理解儒家文化的精华。儒家文化首重教育,而教育应以德育为本位。净空老法师告诉我们:「儒所讲的大道就在童子所学的《弟子规》里,《弟子规》是圣学的根基,会念会背,没有用处,要能做到!每一句每一个字都要落实,一生都不能违背,从我们开始到老死都不违背,都遵守,就真的学成了!」这是圣学的骨干,像我们盖一栋大楼,这是楼的架构,钢架!一切经论是房屋里面的装饰陈设啊!《弟子规》是结构的架子,非常重要,要真正相信、理解、肯做,不能只做表面。

我和孩子们决定以《弟子规》为人生的指南,踏踏实实学习,认认真真做人。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