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了凡四训讲记(4)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8-8-26 09:01
标题:
了凡四训讲记(4)
了凡四训讲记(4)
然人之过。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验亦异。
「发耻。畏。勇三心为改过之因。示事理心三路详改过之法。」前面说的是理论,现在给我们讲方法。方法归纳起来有三大类,这三大类功夫不一样,改过的效果也不相同,先讲「事」,从事上改。
如前日杀生。今戒不杀。前日怒詈。今戒不怒。此就其事而改之者也。
「怒」是发脾气,「詈」是骂人。喜欢发脾气,喜欢骂人,恶言侵犯别人。『此就其事而改之者也』。这完全是从事相上改,把毛病找出来一样一样的改过。了凡先生从前也是在事上改。你看他行三千善事,十一年才圆满,那麽长的时间,收到的效果也不太大。第二次他用了四年的时间行三千善事,求得一个儿子,费的时间还是长,实在讲,得效果如愿所求。这皆是从事上改的。
佛门里面,从事上改的就是「持戒」。大乘八宗,小乘二宗,大小乘的修学都是从戒行上做起,是从事上修的。尤其是小乘戒,小乘戒是论事不论心。
大乘戒就不一样了,大乘戒如梵网戒。《梵网经》并没有完全翻译成中文。这是一部很大的经,传到中国来也就是只翻了全经最重要的一品-《心地戒品》两卷∶上卷是讲菩萨心地,下卷是讲菩萨戒行。实在讲,重要的是在心地,上半部改过自新,从心上改;下半部是从事上改。当然从心上改,而能兼事是最上乘的。
强制於外。其难百倍。且病根终在。东灭西生。非究竟廓然之道也。
病根是心!『东灭西生,非究竟廓然之道也』。不是「廓然之道」,这不是根本之计。这是治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病根还在,没有拔除。换句话说,身很像那麽一回事了,心不清净。外表像样,心地不然;这在佛门里讲是小乘人。所以小乘人很固执,确实妄想可以伏住一些,分别、执著相当坚固,没有办法舍掉。
善改过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如过在杀生。即思曰。上帝好生。物皆恋命。杀彼养己。岂能自安。且彼之杀也。既受屠割。复入鼎镬。种种痛苦。彻入骨髓。己之养也。珍膏罗列。食过即空。疏食菜羹。尽可充腹。何必戕彼之生。损己之福哉。
这一段是从理上改。我们要知道事实真相,想想它的道理,我们自然就不忍心吃众生肉了。前面不明道理,很勉强的做,这势必很难,强制执行,心不悦服,自己跟自己在斗争,相当痛苦。明理就可以将之化解。
所以常常要想到,『上帝好生』,这是自然的。尤其现在科学也逐渐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讲自然生态平衡。自然生态就是此地讲的上帝好生之德,自然生态一定是均衡的。自然生态若被破坏,整个世界众生都遭难。所以有智慧的人不会破坏自然生态。
其实人在一切动物中是最坏的、最残忍的、最恶的。老虎、毒蛇只有在饥饿时,才伤害其他的动物。它吃饱了,别的动物在它旁边走来走去,它动也不动。由此可知,它是不得已。人不一样,人并不是到逼不得已才杀害众生,是任意的残杀。畜牲实在很少造恶业。所以我们想想,人造的恶业是一切畜牲都做不到的,造的罪业太大了!所以在六道中我们有什麽值得骄傲!
堕畜牲道很苦。但它不造业,它在消业障。我们得人身若不学佛,人身有什麽好处?天天在那里造罪业。畜牲消业,我们造业。它的罪业消了,它就出头了,生三善道;我们造业,业果熟时我们入三恶道。它们准备出来,我们准备进去。有什麽值得骄傲的?这些都是事实真相,我们一定要明了。何况一切众生都贪生怕死,我们杀害它,是它没有能力抵抗。所以说弱肉强食,因为没有法子抵抗。虽然不能抵抗,它能甘心吗?它要是不甘心,怨恨一定存在。能免得了冤冤相报吗?
有一位同修来问我超度(堕胎)婴灵,问我有没有效?我就告诉他没效。你以为超度就没事了?他说那万一这小孩生下来是个残障,那不是很痛苦?不如就叫他不生。我们要晓得,生一个小孩残障,那是来讨债的。你欠他的债,还不让他来讨,还要杀他一条命。换句话说,你过去欠他的债,现在再加上命债,以後更不得了!现在科学家只看到眼前这一段,不知道後世的因果。因果通三世,这决定是大罪。他说小孩还没有成形,只怀一、两星期。我说不行,神识一投胎他就来了,成形不成形没有关系。他一投胎,他就找上你了,你跟他过去世就有瓜葛了。所谓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如果他是来报恩的,你把他杀害,恩将仇报,以後变成仇人。明明是孝子贤孙来报恩的,你杀害了他就变成仇人了,冤家了。这还得了?不得了!你做一点功德,花几个钱,安个牌位就能超度?没这种事!那是骗自己,安慰自己。不是事实!
所以诸位能真正看到前後因果,太可怕了!不可以不慎重,不能不明理,不可以不晓得事实真相。杀害众生来养自己,这是大过失;现在人认为这是正常的。有些宗教还认为是上帝供给他吃的。如果说这些众生都是给我们吃的,上帝就不称其为上帝了,上帝又那里谈得上有好生之德呢?谈不上了!这一个错误的观念,使我们造作许多的罪恶,自己都不知道。这就是知见上的错误。一切众生被杀害时,被屠割时,你看到那状况,惨叫的音声,这就是他不服气。佛经里讲∶「人死为羊,羊死为人」,生生世世互相杀害报复。所以说吃它半斤,还它八两;欠钱的还钱,欠命的还命。这是因果定律。
我们真正的相信,真正的肯定,我们决定不会有一念杀害众生之心。为什麽?我不希望将来世世偿命。我们决定不会贪图不义之财。为什麽?知道将来世世要还债。明白这个事实真相,人自然就安分守己,本本分分了。这绝不是消极,绝不是退转。奋发精进,创造自己美好的前途。这一世好,来世更好,求得生生世世都好。没有智慧,不知道事实真相,是决定求不到的。
这一段文讲肉食,我们看到众生被杀害,那种痛苦的状况『彻入骨髓』。拿来养自己,怎麽能忍心?何况『食过即空』。众生贪图美味,怎样去烹调。知道味道,享受味道的,就是舌头。舌头下面就不知道了。为了三寸舌不知杀害多少众生?不晓得造多少罪业?
所以说『疏食菜羹,尽可充腹』。要是素食没有营养,吃素食长寿的人很多,吃素食健康的人很多。从小吃长斋,出家人肥肥胖胖的,满面红光多的是!怎麽可以说没有肉食就没有营养?这都是错误的观念。杀害众生,吃它的肉养自己,不但跟众生结冤仇,还损自己的福报。一个真正的聪明人,绝对不肯干这种事情。
又思血气之属。皆含灵知。既有灵知。皆我一体。
一切动物不但有生命,也有灵性,跟我们人没有两样。除了佛菩萨之外,谁知道『皆我一体』。
纵不能躬修至德。使之尊我亲我。岂可日戕物命。使之仇我憾我於无穷也。一思及此。将有对食伤心。不能下咽者矣。
了凡先生一定是全家吃素,因为他晓得道理,他知道事实真相。现在人还有些错误的观念,我们大人吃素;以为小孩太小了,怕他营养不良,还要多多给他一点肉食。这个观念是错误的。这是怕他的业障太少,怨家债主太少了,多跟他结一点怨业,如此而已。跟他讲他不相信,还毁谤我们头脑太旧了,不懂得科学,不懂得营养,还在毁谤造业。其实不然。真的错了!所以觉悟要趁早,愈早愈好。小孩愈小吃素愈好,他的福德根基厚。这正像《无量寿经》和《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所讲的「先人无知」。「先人」就是长辈,没有智慧,使我们不知不觉中犯下了过失,造了很多的罪业。就饮食这一条就不得了,罪业就很重了。
如前日好怒。必思曰。人有不及。情所宜矜。悖理相干。於我何与。本无可怒者。
过去喜欢发脾气,嗔恚心重。如果自己能认真反省,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别人有过失,我自己也有过失。我不能原谅别人的过失,别人能原谅我的过失吗?想到这个地方,就不会有责备人的心了,反而有怜悯之心。「矜」就是怜悯。他无知、愚昧,才会犯过。对於真妄、邪正、是非、利害,没有能力分辨,所以不能改过自新,不能断恶修善。应当要怜悯他。不要去责备他,这是佛菩萨处世、待人、接物的态度。
『悖理相干,於我何与』?即使是无理的冒犯,其实与我也不相干。
『本无可怒者』。即使相犯,我这个身,身不是我。我们的清净心永远不接受侵犯的。清净心里本来无一物。我们今天处世、待人、接物,可惜没有用清净心,用的是妄想心。妄想心不是自己。佛门所求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是真心,是清净心。清净心里一念不生,清净心决定不受外境的干扰。所以与我无关,何必去计较,何必去执著?离开一切分别、执著、妄想,诸位想想,那一物与我们相干?所以「本无可怒」。
这都是从理上去观察。所以说「心安理得」。道理明白了,心就安了,不会受外境所动了。外面什麽境界,内心都不为所动。顺境里不起贪心,逆境里不起嗔恚心,顺逆境界里都能够保持自己的清净、平等、慈悲。这是真正的改过。
又思天下无自是之豪杰。亦无尤人之学问。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吾悉以自反。则谤毁之来。皆磨炼玉成之地。我将欢然受赐。何怒之有。
这是教我们从心地上改。在方法上,这是最上乘。《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历事炼心,就是从心地上改过修行。所以要自己认真去反省。
『天下没有自是之豪杰』。英雄豪杰在佛门里就是称的佛、菩萨。佛是英雄,菩萨是豪杰。出人头地,一般人做不到的,他能够做得到,这叫英雄。所以佛的大殿叫「大雄宝殿」,雄是英雄,大英雄宝殿,就是这个意思。常人做不到的,不能改过自新;佛能改过自新,佛能把所有的毛病都改正了,这才是英雄,这才叫豪杰!所以没有自以为是的佛菩萨,大圣大贤没有一个不谦虚的,没有一个不忍让的。谦敬是性德的流露。
『亦无尤人之学问』。真正有学问的人不会怨天,不会怪人。学问是智慧。是从真性里流露出来的。儒、佛都是如此。儒家讲智慧也是从本性里流露出来的。所以儒家讲「诚意正心」。诚意就是真心,是从真诚心里流露出来的。这是智慧,这叫学问。所以一个有学问有智慧的人不会怪人,不会怨天尤人。
『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德」就是成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言行还会有人批评,还会有人毁谤,这就是无德。不要怪别人,反过头来想自己,是自己的德学没有成就,还不能感动那些人。
所以『吾悉以自反』,人家骂我、诽谤我、批评我,都接受过来。不但没有报复的意念,还生感激之心。为什麽?他提供这些宝贵资料让我回过头来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我没有过,也不怪他。如果有的,赶紧改过自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就用这方法,把一身的毛病改得乾乾净净,最後成佛了。
五十三参讲「历事炼心」,事就是日常生活,与一切人、事接触,这一切的一切,都提供自己反省。把外面的境界,无论是任何人,都看做老师,都看做佛菩萨,给我的教训。我要认真去反省,认真去修学。学生只有自己一个人,除自己之外,都是我的老师,都是我的善知识,都是佛菩萨。他们没有过失,只有我一个人有过失。善财童子是这样即身成佛的。你看《华严经》,善财童子并没有换一个身,他是肉身成佛!从凡夫一直修到究竟圆满的佛果,一生究竟成佛。他怎麽修的?就是这麽修的。如果我们学会这个本事,学会这个方法,我们这一生当中也必定是肉身成佛。修行首先决定不怨天,不尤人。看别人不顺眼,就是自己业障现前。别人是佛、是菩萨,没有一点毛病。我看不顺眼,是我的业障,是我的毛病。
六祖大师讲得很好∶「若见他人过,自过则相左。」「左」是堕落。「右」是升,「左」是降。是自己的业障现前,就要堕落。又告诉我们∶「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善财童子是真正修道人,没有见到一个人有过失。他只见自己的过失,反省改过自新都来不及了,还有什麽时间看别人的过失?看不到!所以眼睛看到一切人都是贤人,都是诸佛,都是菩萨。自己也就成佛成菩萨了。看到别人还有过失,就是自己的过失现形,自己的业障现形。所以佛眼睛里看一切众生都是佛,凡夫看诸佛菩萨都是凡夫,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最上乘的改过自新是从心地上改。
『毁谤之来』是好事!自己有毛病,自己不容易发现,自己找都找不到,别人替我们找到,告诉我们。你看省了多少事!所以应当把他接受过来,这就是我『磨炼玉成之地』。他来帮助我,他是善知识。我们要用这样心态来接受。『何怒之有』,你怎麽可以愤怒,怎麽可以不接受,还要生报复的心?罪过大了!他对你是大恩大德之人,你还要用报复心来对待他,这个罪过重大!
我们中国,圣人讲孝。说孝道就会想到舜王。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不承认他是大孝,孝感天地。他这大孝,是什麽人成就他的?他的父母兄弟成就他的。他母亲死了,父亲娶了一个後母。後母虐待他,父亲又听後母的话。後母以後生了一个弟弟,一家三个人欺负他。不但欺负他,时时刻刻都想置他於死地,这样的狠毒。他没有变心,总是自己常常反省,为什麽我得不到父母弟弟的欢心,总是想自己有过失,没有见到别人有过失。天天在反省自己的过失,如何改过自新,到最後终於把一家人感化了。他没有想逃家,出离,没有想到将来要报复。念念反省总是自己不对,从来没有想到他父母,他弟弟存心不好,对不起他。以後尧王知道他这些事情,把王位让给他,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他,请他来继承王位。他能感动一家人,将来就能感动天下。
在佛经里我们看到「忍辱仙人」。忍辱仙人谁成就他?歌利王成就了他。《金刚经》上虽然说到,但没说清楚,《大涅盘经》里讲得清楚。
「歌利王」是梵语,翻成中文是「暴君」。所谓的无道昏君,梵语就叫歌利王。仙人在山中修行,他无缘无故的发脾气,把仙人凌迟处死。忍辱仙人丝毫怨恨的心都没有。忍辱波罗密圆满了,看不到外面恶人,看不到外面有一桩恶事。诸位想想,他的心清净到什麽程度,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学佛学什麽?就是学这个。
也许你说我们连善恶都不分,不是麻木不仁了?十法界因因果果摆在面前,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心里面没有,心里头乾乾净净,一点执著都没有,不是对外头不清楚。样样清楚,可是绝对没有丝毫分别、执著。所以在他,「自受用」里是万法皆如;「他受用」时,因为众生有烦恼,必须要跟他讲层次,跟他讲原则,那是对众生说的。对自己,我人众寿四相皆无,一切平等,决定没有一丝毫差别。从平等法里面建立差别法,是为了帮助别人的。所以差别就是无差别,因为差别不是自己用的,是他受用。他没有见性,要叫他断恶修善;自己入这个境界了,无有恶可断,也无有善可修,自己得到清净平等,契入一真境界,无修无证。无修无证里面,修证的事还照做,这就是空有两边都不住。如果入了这个境界,事相上的修持都没有了,就落在「空」;执著在事相上不明究理,不见本性,就落在「有」。他空、有两边都不住。像大势至菩萨所示现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不落有边,净念相继不落空边,这叫中道。空有两边不著。所以心地清净平等,万法一如,这一句阿弥陀佛一天到晚还是不中断,还是照念不误,空有两边都不住。这是我们要学习的,这是真正修行,真实的修行。
又闻谤而不怒。虽谗 薰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
这不但是理,也是事。别人诽谤我们,侮辱我们,我们如果心不动,不理会,自然就没有事了。他骂我们,我们不要回答他。他骂,我就听;骂了几个钟点,骂累了就不骂了。谁吃亏?他吃亏。他口不断在动,很疲倦了;我们心清净,若无其事。这个方法对治是非常有效的。
我十几岁在学校念书,就学会这套本事。我这套本事实在是跟我一位同学学来的。因为我年轻在学校念书时跟了凡先生一样刻薄,喜欢挖苦人,喜欢戏弄人。可是我遇到一位同班同学,这位同学是我的大善知识。我处处欺侮他,大庭广众之中常拿他来取笑,他从来对我一句话不回。整整过了一年,我被他感动了。这个人真正了不起,真是打他不回手,骂他不还口。我从他那里学到这套本事,一生都得受用。所以不管人家怎麽样毁谤,怎麽说,到最後都烟消云散了。对自己内心的修养增加了。如果讲福报,一般人对你更加赞叹,某人真有修养!如果不是这些人来侮辱诽谤,你的忍辱功夫就不能现前。他是来成就你修功的,何必不收?是送好礼来给我们的。
我们在一个机关团体里面,有这样的人对付我们,我们能以很清净心应他,长官也欣赏你,同事也佩服你,你的升迁机会也就提早了。他送这麽多好处给你,你为什麽不要?你要对他恶言相报时,则两个人程度一样高。
我们从前在学校里,两个同学吵架。老师往往是一齐处罚,两个都跪著!我们心里很不服气。明明我有理,为什麽老师也叫我跪?到以後才晓得,凡是会打架、会吵骂的程度是一样高,一个高一个低的绝对打不起来,骂不起来的。这个很有道理。遇到这个情形,修养程度的高下马上看出来。
所以遇到这些事,要晓得他是来送好礼给我的,他是我们的恩人,不可以恩将仇报。第一、是来测验自己修养功夫。第二、很现实的福报马上就来了。你将得到大众的赞叹,礼敬。所以他是来送礼的,他不是坏人,是好人,是真正的好人,不要错怪了他。自己要晓得。
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
这一段所说的不但是世间法,出世法里也非常重要。菩萨六度,有两条是关键∶第一、是「布施」。布施是修福。人不能没有福,佛是更不可以无福。我们称佛为二足尊,「足」就是满足、圆满,佛是智慧圆满,福报圆满。世出世间论福报没有超过佛的。所以求福、求慧是应当的。我们自性里本来具足了无量无边的福慧。布施有三种∶就是「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这都是一切众生所追求的。佛告诉我们种善因必定能得善果。
第二、是「忍辱」。忍辱能够保持。如果只有修施福,而没有忍辱,修积的福德保不住。《金刚经》上说「一切法得成於忍」。这一切法是指世间法、出世间法。你要想保全,忍辱波罗密就不能不修。这一段就是讲忍辱波罗密。
经上常说「火烧功德林」。什麽火?嗔恚之火。若一发脾气,功德就没有了。所以功德的修积相当不容易。如果你想你的功德修积有多少?想想上次是几时动过嗔恚心。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念佛人若在临命终时发脾气,那就完了。这就是说明为什麽人临终时,佛法教我们八个小时内不要去碰他。他虽然断气了,八个小时之内,神识没有离开。你去触摸他,怕他发脾气,就是这个道理。这时若发脾气,丝毫的功德都没有了,所以功德很难修积。福德则不会失掉;功德随时可以失掉。
功德是什麽?功德是清净心,是定、是慧。诸位想,一发脾气那有定和慧?定、慧都没有了。至於福德,我们讲财富、聪明(世间的聪明是法布施的果报)。我们念佛,所修积的功德就是一心不乱,功夫成片。一发脾气,功夫成片没有了,一心不乱更没有了!所以要晓得功德是很难保持,一定要有高度的警觉。
我们修行在菩提道上-就是修行过程之中,冤家债主常常来作对。为什麽?他们的报复心很强烈。看到我们修行要成就了,成就之後他就永远不能再报复了,所以总是想尽方法来障碍,来阻扰。这些障碍、阻扰的方法,就是叫我们自己把自己的功德毁掉,「火烧功德林」。自己要不肯毁掉,任何外面的境缘对我们是无可奈何。
所以有些人有「境缘」。「境」是环境,「缘」是人事。物质、人事环境常常叫我们不满意,不满意就发脾气,一发脾气就把自己的功德烧掉。谁叫我们不满意?可能都是冤亲债主在那里作祟,藉著人事、物质环境的缘,他在挑拨。所谓说话的人也许是无心的,我们自己听了有意,自己听了就不舒服,就难过。不要说表面上发作,你心里稍有恚意,功德就没有了。只是小小的嗔恚,为什麽功德没有了?因为清净心失掉了,这是必须要明了的。所以世出世间法的成就都在忍辱,都在定功。定、不但是出世法修行的枢纽,世间法也少不了的。
「闻谤不怒」,这是定,这是智慧,定慧现前。『闻谤而怒』,那是业障现前。从这里可见到,我们是定慧现前?还是业障现前?自己要清楚。
这些境界好不好?对修行人来讲,是好的!常常有人来找麻烦,有些事叫自己不如意,这是好境界。若不从这种境界里去修,定从那里修得成功。所以逆境、逆缘现前,正是自己修「忍辱波罗密」的时候,修「忍辱波罗密」的机会来了。所以前面讲,感谢都来不及,怎麽可以抱怨?怎麽可以发脾气?正是锻链自己功夫的时候。
古人锻链一个学生,首先用的方法,就是教他修「忍辱波罗密」。看到这个人是个法器-就是可以教的学生,对他就没有好脸色,会处处有意去找麻烦,好像很讨厌,这是看他能不能忍受。有意折磨他,他若不能忍受,离开了,就算了。不能忍辱就不能成就。虽然其他的方面很优秀,不能忍辱其成就也有限。
我们在《禅林宝训》里看到。有一位老和尚折磨他的学生,就是完全不讲理的,一见面就骂,就呵斥。有一次洗脚,洗脚水就泼在学生的身上,学生还是不走,还是要赖在这个地方。以後他实在生气了,赶走,迁单,不让他住在这里。学生没法子,不能住了,於是他住在远远的走廊下。老和尚讲经说法时,他在窗户外一心谛听,不让老和尚看到。过一年了,老和尚要传法,要退休
,推选一位新的住持来继承他,大家不晓得老和尚要选什麽人?老和尚要大家把在外面听经的那个人找过来,传法给他,把住持的位让给他。大家才晓得,这麽多年老和尚是为了要锻链他。如果我们遇到小小不如意,就想掉头而去,不愿接受磨链也就决定不会有成就。即使其他方面再优秀,也不能成就。世出世法成败关键就是忍辱。他能忍,他就有定;他有定,他就有真智慧,不会被外境所动摇。
有时候,我们看某人很优秀,在这儿住了没多久他走了。常住的人笑笑无所谓。受不了折磨,不能成就。不能成就的人在常住多一个、少一个,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有些眼光短浅的人认为某人是个人才,走了可惜,这是看得近。往深远处一看,不是如此。真正是人才,他有定功,有智慧。唯有定、慧才能续佛慧命,才能住持佛法;没有定绝对没有慧,定的前方便是「忍辱波罗密」。先有忍而後才有定。没有忍那里来的定?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
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他知道这是个真正道场,是有道学可以学的,打都打不走。他没有学到手,怎麽肯走?什麽样的侮辱都甘心承受。为什麽?必须学到手之後才肯走,没有学到手是决定不肯走的。这是真正求学的人!假使小小的一点不如意,他就掉头就走,不能忍辱,没有用处的,不必去留他。
这一段的文字非常的重要。息谤息争的妙法,就是根本不把它放在心里,再怎样的诽谤也就消失了。所以诽谤来,不可以争,不可以辩,愈辩就像此地讲的『春蚕作茧,自取缠绵』。用不著辩的!冤枉了,冤枉也用不著辩。
所以说『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害是太大太大。如果做事,上司对於一个易怒之人不会重用的,也不会提拔的。所以一个长官考核部属,往往在生活中,从他待人、接物之处观察。这个人值不值得栽培?这个人有没有前途?他看到心里有数。易怒之人没有什麽大前途,不值得栽培的,因为怒会害事。
其馀种种过恶。皆当据理思之。此理既明。过将自止。何谓从心而改。过有千端。惟心所造。
这四句是改过自新的最高原理、原则。大乘佛法就用这个方法,所以成就快速。小乘人改过是在事相上,事相就是枝枝叶叶,一个事情错了,下一次不要再错了。枝枝叶叶上改,难!而且很苦,时间很长,不容易收到效果,不如前面讲的从「理上改」。理上改比事上改高明多了!这是一般讲的大乘权教菩萨,权教菩萨从理上改。大乘实教(「实」是真实),法身大士从心上改。心是根本,万法唯心。
『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善业、恶业都是心造的,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心造的,《华严》说得好∶「应观法界性」,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性就是本体,体即是心,「一切唯心所造」。大乘菩萨到地狱里度众生,用什麽方法来进入地狱?打开地狱之门?就是这一句偈。我们看《地藏经》,破地狱门,就是《华严》这首偈。地狱是什麽?唯心所造。明白这个道理,地狱原本没有门,自由通达了。
所以改过从心地上改,修善从心地上修。若从心地上修,就是很小很小一桩善事,像我们在路上遇到讨饭的,布施一文钱,这一点点小善的功德也是尽虚空遍法界。为什麽?这是自性大慈悲心的显露,心量是无量无边。因为是从心地上修的,福就是那麽大,称性的。所以从事上修的善小,性德未显,得的福报也小。
怎样从心地上改?就是真心改。真心想要改,真心修善,真心断恶,这就是从心地上用功。心地法门没有什麽应该不应该,理上还有条件,心地上功夫是不谈条件的。所以纯真无妄。一丝毫的善也称性。改过要从心地上去改,知道一切唯心造。
吾心不动。过安从生。
这是最高的原理。心清净了,无量劫以来的罪业都没有了。要怎样达到心不动?不动心就是禅定,在念佛法门里称「一心不乱」。诸位要晓得,若得「一心」,罪业都消除了;起心动念,罪业又现形了。
比喻看电视。把电视机关起来,电视画面就没有了,银光幕上乾乾净净,一打开画面又现形了。众生心中业相亦如是。心定的时候一切业相都不现形;心动时业障又现形了。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知道修清净心,清净心是心里一念不生,禅宗六祖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要晓得业障是在妄心里,真心里面没有。真心本来清净,现在还是清净。
像我们戴眼镜,眼睛本来清净,我们戴上眼镜,镜片上落有灰尘,看到外面模模糊糊的。这不是眼睛有毛病,是眼镜镜片上的毛病。所以我们讲业障。业障在那里?业障是镜片上的污染,眼睛并没有障碍。大家要懂得这个道理,几时能把眼镜去掉,不但污染除尽,镜片也不要了。则净眼明见,好比明心见性就成佛了。你若戴上眼镜,隔著一层障碍起用,就是凡夫,就是有情众生;除去障碍就是诸佛如来。
我们现前用什麽心?用妄心,不是用真心。真心没有障碍。我们用肉眼来看一切万法,是戴上了妄心镜片看东西,透过一层妄来看外面的境界。这个「妄」就是八识五十一心所,这是重重污染镜片。我们是透过八识五十一心所接触外面的境界,所以外面境界也变了,变成六尘了。如果不用八识五十一心所看外面的境界,外境即非六尘,而是真如本性。见性见色性,闻性闻声性,转六尘为真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现在的大麻烦就是我们没办法把眼镜去掉,八识五十一心所没有办法除掉。佛家修学的宗旨都是教我们把这个东西舍掉,「转识成智」。「智」是真性起用,「识」是迷了真性的作用,就是八识五十一心所起作用。这是在功夫上说的,权教以下皆用八识五十一心所,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因此不能见性成佛。所以忏罪,有从事上忏,有从理上忏,没有办法从心上忏。为什麽呢?他不知道心在那里。如《楞严经》所说,你看阿难尊者那麽聪明,心在那里都不晓得,都找不到。楞严会上一开头,释迦牟尼佛问阿难,心在那里?阿难找不出来,都不知道心在那里。不晓得什麽叫做心,你从那里忏起?
大乘实教菩萨,在圆教讲就是初住以上,《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修的忏悔法,就是从心地上忏悔。诸位读《华严经》就很清楚,特别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你看善财童子怎麽修?五十三位善知识,代表圆教初住一直到等觉菩萨。这些菩萨示现在人间,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人家是怎麽修的?佛法真正讲修行,有理、有事,还做出样子给我们看。没有比《四十华严》更好。《华严》纵然不能全读,四十卷完整的《普贤菩萨行愿品》确实很重要。要晓得大乘最殊胜最高级的佛法,如何应用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上,这是真实修行的一部好书,真正值得提倡。
依照这个原理原则,古德常常开导我们,教我们修行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想想看这「一向专念」有没有道理?教你一天到晚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把一切的妄念归成一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是善还是恶?非善非恶,善、恶两边都离开了,与心性相应了。善、恶是两边,识心心所里面才有两边,真心里没有两边。所以这一句「阿弥陀佛」念久了,自自然然就明心见性了。这是八万四千法门以外,修明心见性最殊胜的方法。
万一用的功夫不够,见不了性,见不了性也没关系。可以见阿弥陀佛,见了阿弥陀佛之後一定会见性,这是方便,是任何一个法门里面所没有的。其他的法门不见性就不能算是成就,念阿弥陀佛不见性,见到阿弥陀佛就算是成就。从心地修,现在教给你一心念佛,就是从心地起修。你一心念这句「阿弥陀佛」,什麽罪业都消除了。阿弥陀佛那有罪业?这句「阿弥陀佛」是真善,真善不是善恶之善。善恶之善是相对的善,不是真善。真善是离开相对,绝对的大善。
学者於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求。
这是举几个例子来说。过失有千万条,『不必逐类寻求』。学戒律的,从事上修的,他就要想∶一天有多少过失?那些事错了?慢慢在那里想,再一条一条改。天天要反省,还要搞功过格去记。这种对於很执著的人有效,非常有效!一切众生根性不相同,这是与过去生中习气有关系。大乘菩萨根性的人,绝对不干这种事情;小乘根性的人很欢喜,很受用。小乘根性的人叫他不用这种方法,他没办法。每个人的根性不相同,因此所用的对治理论与方法也不一样。
在中国大乘根性的人多,这是事实。像南洋、泰国、锡兰、小乘根性多。以其世代相传都是小乘法,都是样样要分别、执著、计较。他从事相上断恶修善。大乘是从理论上,从心地上断恶修善。从心上修,是从根本上下手,不必要在枝叶上寻求了。
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
这个方法好!简单明了。如果没有真实智慧,你还是做不到。为什麽?因为怀疑。以为自己一身的罪业,这样做能消除吗?他怀疑,不相信,不接受。甚至於听我们讲∶「你一心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以为一生的罪业很重,怎能往生净土?那有脸见阿弥陀佛?不但没有脸见阿弥陀佛,连寺庙大殿塑的佛像他都不敢进去拜。总是认为自己罪业太重了,我怎麽好意思见佛。这样根性的人,就教他用事上忏,他相信。他知道一条罪业,他能改一条,他的心能安,这样就很好。
能够接受净土法门,真的是经上所说的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缘。不是最上乘根性的人,不可能接受念佛法门。因为接受念佛法门,无始劫以来的罪业,念佛就消除了。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聚会一处,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诸上善人之一。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诸上善人,你往生到那里,就跟他们是同等人物。小乘根性的人不敢承当!怎麽敢跟观音菩萨并肩携手!所以念佛法门,黄老居士的《无量寿经注解》里讲是度上上根的人。什麽人是上上根?能信、能愿、肯念佛的是上上根。禅宗六祖大师是度上上根人,殊不知净宗的上上根超过禅门上上根。六祖大师度的上上根还保不住,还会退转;净宗的上上根人决定不退转,圆证三不退。六祖大师的上上根,只是证三不退,不是圆证三不退。所以说在一切法门里,确实无与伦比。
念佛法门殊胜,遇到念佛法门幸运。也是自己生生世世修学的善根福德累积成熟,不是偶然得来。你很幸运,你的运气好。不是这样的。是多生多劫善根、福德、因缘在这一生成熟,我们才遇到。
『一心为善』,「一心」就是决定没有二念。『正念现前』,这个「正念」是第一念。绝对正念,无上正念。就是念这句阿弥陀佛,一心一意去念佛,一心一意求生西方净土。改过最妙的方法,灭罪消业障极妙的方法,就是「无念」。无念是无妄念,不是无正念。正念要没有了,那就堕到无明了。所以是无妄念,妄念就是分别执著。这个功夫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但是在念佛人来讲,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
什麽是「正念现前」?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最真实的正念,无上的正念。要把它认清楚!这一生中唯一的一桩大事就是保持正念现前,希望自己不要落在邪思邪念上,念念都是阿弥陀佛,二六时中不间断。诸位果然能够从这个地方下手,三个月见效。你一天到晚保持著阿弥陀佛这一念,有这一念当然你的妄念就少了。妄念不可能没有,一定是有的。有,不要怕!阿弥陀佛这个念头占得多,妄念占得少,十个念头里我有六、七个是阿弥陀佛,有三、四个妄念,不在乎,没有关系。你不念阿弥陀佛,就全是妄念。念上三个月就有效果。阿弥陀佛之念多了,妄念少了,心自在了。心里安宁了,法喜现前了,这就是业障消除的现象。本来是忧郁烦恼,前途暗淡;现在欢喜,显得有智慧,生活有情趣,有信心,前途充满了光明;与从前不一样了。
要继续念上半年,效果更大,信心坚定。真正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三年是可以成就的。自古以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用三年功夫成就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有一类根性的人,说这个法门不能修,三年就死了,这不行。那还谈什麽呢?所以说真的,有许多人不敢修,不敢修的人贪恋六道,舍不得六道轮回。这就是眼光短浅,不知道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受用自在快乐,人间天上皆不能比,诸佛世界也不能比。这样好的地方不想去,还愿意在这里受苦受难,还有什麽话说!就不必讲了!
真正有志气、有眼光的人不能不晓得,我们一心一意,求净土,求见阿弥陀佛,才是究竟圆满的成就。自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永离一切分别执著。再没有一桩事情值得牵挂,值得留恋的。生活随缘而不攀缘。你说多自在!多快乐!自己真正成就了,这是世人想不到的,转烦恼为菩提,生死自在。不是我们寿命到了才往生,而是随意往生,想去就去;如果你觉得这世界上还需要住几年,也不妨多住几年。只有一个道理∶还有些人与我有缘,要我劝他们一同去,所以那时住在世间是来度众生。如果为自己,则早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留在此地,是为了帮助一切众生,为了宣扬这个法门,不妨多住几天。假如念佛法门有人继承,有人在这里继续宣扬,那我把担子交给他,我可以先去了,大事因缘让给他们去做。何等的自在!所以诸位要晓得,「三年成就往生」的是他没有法缘。没有法缘他就决定走,他决定不会在这地方多耽误一天。不能走那是没有法子,无可奈何,能走的人决定是走了。
诸位只要真的这样念法,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一心称念。三年决定成功。你看谛闲老和尚有一位徒弟,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他什麽都不懂。出家剃了头,老和尚不准他去受戒;他不认识字,也不要他去听经;甚至於不要他住寺院里。住庙里跟大家一块工作,他年岁大了恐怕他受不了。别人会欺侮他,他要不能忍耐,天天发脾气,就不好了。因此把他送到宁波乡下没有人住的小庙,让他一个人住。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这样念了三年,预知时至往生。他凭什麽本事?就是「一心为善,正念现前」。真正做到了老实念佛!不是平常人能够跟他相比的。他成功了,他只有往生。因为他没有能力去弘法利生,他不识字没有基础,他念佛成功就走了。他没有生病,没有痛苦,自己知道什麽时候走,而且站著走。走了以後还站了三天,等谛闲老和尚给他办後事。不简单,不容易。这是我们念佛人的榜样。你说这个法门不好,那一个法门能有这个样子给我们看呢!那一个法门临走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站著走,走了以後还站了三天,等人家替他办後事。这是我们真正的见证。
我教给诸位的方法,就是「一心念佛」。我们身体还在这个世间,不能没有生活,当然要工作;工作放下来就念佛。工作时专心去工作;工作一放下来,佛号马上就提起来。甚至於在工作时,只要不用思考,也可以念佛。或者是放录音带的佛号,工作时可以听佛号。若工作需用思考,就放下佛号专心思考;不用思考时工作也可以念,也可以听佛号。把念佛当作我们一生中第一桩大事,其馀的都是鸡毛蒜皮,不值得牵挂的。这就是从心地上改,从心地上忏罪,会修行的人一定是把根本抓住,从根本修。
如太阳当空。魍魉潜消。此精一之真传也。
「魍魉」就是妖魔鬼怪。光天化日之下,妖魔鬼怪不能出现。
『此精一之真传也』。我们讲改过自新,这是精华,是「精一」。「一」是纯一,「精」就是精纯。这是真传,诸佛如来确确实实有真传之宝,可惜很多人不相信。《弥陀经》、《无量寿经》是诸佛如来度众生成佛道的唯一真传,几个人相信!我们要晓得。
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
『枝枝而伐』就是一枝一条的砍下来,叶子一片片摘下来,这譬如从事上改。事上改的是枝枝叶叶,心上改的是连根拔除。所以要知道改过的诀窍,窍门在那里?我们要用什麽方法来改? 益大师的开示,诸位若能熟记,依教奉行,就是从心地上改。确实无量劫所有的罪过都改掉了,这一句阿弥陀佛将一切罪业全都改掉了。世出世间一切善法,一句阿弥陀佛都圆修了。一修一切修,一改一切改,就用这一句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大家要深信。有许多人怀疑,恐怕这个法门不太可靠,或者还有比这个更好的。我听了笑笑,跟他合掌念阿弥陀佛就好了,不可受他的动摇。
大抵最上者治心。当下清净。
从心上改,这是最上。『当下清净』,就是我刚才跟各位讲的,你果然能够一切放下,一句阿弥陀佛念下去,三个月、六个月,你的心就清净了,效果就现前了。纵然弘法学讲经,我也常勉励大家学讲一部经。你每天念一部经,读一部经,三、五个月心得到清净。若同时看很多经,三五年得不到清净心,没有用处。这个秘诀就是专精,知道的人也不多。
真正学佛,愈学心愈清净,愈学烦恼愈少,愈学无明愈薄,智慧愈长,容光焕发,身体健康。这才是功效!所以要牢牢记住莲池大师讲的∶「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我们办图书馆,书是给别人看的,不是给自己看的。大家要记住!为什麽要给他看那麽多书?因为他不相信。不相信,就给他去看。他要走广学的路,让他走;我们走专精的路,跟他不一样。他们改过从枝叶上改,从事上改;我们改过是从心地上改。从此处就看出,智慧不相同,见解不一样。
才动即觉。觉之即无。
这是讲从心上改的。「动」就是烦恼,就是业障。「动」是心动了,心里有念头,心里有妄想。才有妄想,才有念头,马上就知道。知道了即转成阿弥陀佛。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一动,不管你是欢喜,是厌恶,不管是善念,是恶念,只要念头才动,第二念就转为「阿弥陀佛」。真正修行人念六个字、四个字「阿弥陀佛」,都可以。妄念一动,第二念「阿弥陀佛」就是觉。觉而不迷。第一念迷,第二念觉,觉要快速。决定不能让迷继续增长,效果就大了。这是真正的开智慧。
如果你能坚持半年、一年,智慧开了,眼睛就放光,六根聪利,世出世间法一接触就通达、就明了。人家要看多少书,看多少资料,还要找多少世界的资讯,才能够判断,还未必能够判断正确。你什麽都不要,你一看就明了、就通达,决定正确、没有错误。这种本事世间人没有,这是佛菩萨的本能。佛教给我们求真实智慧!
发心弘经,最要真诚、清净、慈悲,不必还要找参考资料来研究怎麽讲法。不要落到第六意识,也许错解了如来真实意。我说过很多次,经典是没有意思的。我们在这里想经中意思,三世佛皆喊冤枉。所以只要老老实实去念,不要求意思。没有解释,没有讲法,老老实实念,会把心念清净了,自性里的智慧就能现出来。人家要来问经义,你跟他讲,讲出来的是「无量义」。不求意思,无量义都显示出来了。「无量义」是你自性里的智慧显现,所以展开经本,深讲、浅讲、短讲、长讲,自会恰到好处。讲完了之後人家问你,「你讲些什麽?」真的不晓得,真的不知道。为什麽呢?你不问,什麽意思都没有;一问,即生起来了。生起无量义是「他受用」,没有意思是「自受用」。「自受用」就是清净心,一念不生。唯有一句阿弥陀佛。讲经说法是他受用,不是自受用。所以,讲出去之後何必还要记住。我讲些什麽,不知道,心才乾净!
永远保持清净心。清净就是「觉」;染污是「动」,心动就染污了。换句话说,你心里有念就是染污,无念就是本觉。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始觉合本觉,念佛法门确实不可思议!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念都是始觉合本觉,这是真正修行!
所以经只要念《无量寿经》,念《阿弥陀经》就可以了。《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两种都念也行,念一种也行。其他的实在没有必要了!为了要讲经,要利益别人,可以念《无量寿经》的注解,念《弥陀经》的注解,《阿弥陀经疏钞》,《阿弥陀经要解》。《疏钞》尚有《演义》,非常圆满,正是 益大师所赞叹的,博大精深!念《弥陀经疏钞演义》就等於念了一部《大藏经》,因为莲池大师引经据典,遍及世出世法,实在是非常丰富。 益大师的《要解》有圆瑛法师的《讲义》,宝静法师的《亲闻记》。弘扬净宗,依这四本注解就够了。《无量寿经注解》是黄念祖老居士写的。这四种你把它念通了,不但是所有净土经论全通了,连这一部《大藏经》也通达了,无论那一宗那一派没有一样不通。不能搞多,搞多了心决定杂,心杂乱自然不生智慧。所以诸位发心弘扬净宗的话,这四本书就够了,多一样都不要看。不要说我看得少,我没有材料讲。没有材料少讲一点,何必一定要充数呢?愈少愈精,愈精愈妙
,不浪费听众的时间。若搜集好多材料,凑起来像大拼盘,吃了什麽味道也不是,浪费自己的精神,也耽误别人的时间,这是过失!
未能然。须明理以遣之。又未能然。须随事以禁之。以上事而兼行下功。未为失策。执下而昧上。则拙矣。
假使我们做不到最上的治心,那就不得已而求其次。『须明理以遣之』,遇事时冷静地想它的理,通情达理以後,人心自然就平息了,妄念就会减少,忿怒可以化除。
『又未能然』,这对初学的人讲。初学的人对理也搞不通,怎麽办?就在事上加以禁止。寻枝折叶,一条一条来对治。不对治会出麻烦,造成更重的罪业,招来更苦的果报。对初学的人,要求他严守戒律,因为他还不能明理,戒律的精神就是「防非止过」。
『以上事而兼行下功,未为失策』。已经得清净心,已经明理的人,他在事相上,都能受持,这是最好的。确实自行化他,心地清净了,又做了一个榜样给初学的人看,所以说是未为失策。
『执下而昧上,则拙矣』。有一些人死在戒律条文里,执著在事上修学,不能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这是愚昧笨拙之人。
其实戒律是活的。持戒清净要明理,更要求的是清净心。持戒的目的在得定,定就是清净心。要是执著在事上修,则不能得定。天天分别事相,执著事相,怎能得定。离开分别、执著才能得定。定还是手段,所以执著在定,还是不行,还是开不了智慧。
二乘人执著在定。佛在《楞严》里讲阿罗汉的境界,阿罗汉所证的是「九次第定」-偏真涅盘的境界「内守悠闲」。「守」就是执著,放不下,守著悠闲的境界。「犹为法尘分别影事」。他还是分别执著「灭法尘」。譬如讲断烦恼,小乘人完全从「事」上断,有时亦兼「理」;而非从「心」上断。所以断见思烦恼,需要天上人间七次往来,经上讲其难如断四十里瀑流。四十里瀑布,一下挡住叫它不流,你看多麽难!从「事」上去修就这麽困难,此是前面讲的寻枝折叶。
要把树砍掉。怎麽砍法呢?先把叶子一片一片摘下来,再把枝条一条一条砍掉,慢慢再去挖根。这种事情多麻烦,树是除掉了没错,费的功夫太大了!聪明人只要把树根挖掉,树叶自然就枯掉了,何必枝枝叶叶去断?所以聪明人是从根本上拔除,愚人是从枝叶上去折伐。这是比喻改过应从心上改。
顾发愿改过。明须良朋提醒。幽须鬼神证明。一心忏悔。昼夜不懈。经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验。
我们要发耻心(知耻)、畏心、勇猛精进心。这三心是改过的「亲因缘」。还得加上「增上缘」。就是要有好的同参道友提醒我们,在外面帮助一把,这是明的增上缘。因为已有一念善心,一念真心想改过自新,诸佛菩萨欢喜,一切善神恭敬赞叹,所以冥冥当中会有佛菩萨保佑,龙天善神拥护。可见得一念善心确实有不可思议的感应。因缘具足,就要真正在事上去修改。
『一心忏悔,昼夜不懈』。如果一懈怠又造罪恶了,决定不能懈怠!所以念佛堂最好的是佛号昼夜都不断。古大德祖师的念佛道场,分四个人为一班,轮班念佛,所以佛号不间断。四个人在佛门称「一众」,晚上轮班,白天大众依仪规一起念。
现前我们虽然没有殊胜的因缘,可是可以利用录音带,跟著录音带念,也跟大众一样。佛号声音不要太大,太大会吵到别人,自己能清楚听到就好,晚上睡觉都开著。有时作梦也听到,梦中也念佛了。就是古人讲的,你在睡觉时听到打鼓,作梦时在打雷,就是这个道理。睡觉时听到念佛,好像在佛堂跟大众打佛七念佛一样,这样子好!
『经一七』。打佛七,不如找几位志同道合的莲友,找个清净地方打佛七,在自己家里好好的念七天七夜。佛七是晚上都不能中断的;不是说白天念,晚上不念,这不叫佛七。实在讲,一开始念不要念七天,七天一般人受不了。念一天一夜,二十四小时,念个几次,觉得很受用,再念两天两夜、三天三夜,渐渐地把时间延长。所以真正修行,能在一个星期念三天三夜,每一个星期念一次;或者做不到的话,则每星期念一次,一天一夜;功德就很殊胜,非常受用。
书上主要讲的就是改造命运,有求必应。我们想求一个道场,求一个修学环境,应该也是求得到的。这样的功夫能坚持到一月、二月、三月,就有了效验。
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
以下举几则明显效验的例子。如过去总是闷闷不乐,现在心开意解。快乐了,这就是有效验。
『或觉智慧顿开』。过去好像糊里糊涂的,现在觉得聪明了,不糊涂了。
『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冗沓」是很繁杂不容易解决的事务。现在遇到了事情,很容易就把它解决了。别人觉得很麻烦,他很容易就解决了。我们现前同修当中就有。把事情接过来,人家觉得很麻烦,他也没操什麽心就摆平了。
或遇冤仇而回嗔作喜。
「此大福德大智慧之相。」过去有跟你过不去,对你很不满意的人-冤家对头,现在他对你印象好了,态度转变了。这都是自己修学的功德,潜移默化而有感动。仁者无敌,这是福德智慧之相。
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过消罪灭之象也。
「黑物」是染污、业障。从前恶梦很多,而且梦得乱七八糟,现在这些现象没有了。纵然有梦,也是清清楚楚,就像白天遇事一样。这是好事!『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学佛的人,梦见佛菩萨讲经说法,教导修行。是好事情!『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过消罪灭之象也』。这些无论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或是在梦中的感应,都是业障渐渐消除,福祉渐渐显现出来了。
然不得执此自高。画而不进。
「高」就是傲慢。业障才消,若生骄慢则又堕落了,决定不可以贡高我慢。『画而不进』,「画」是画界限。到此为止就满足,那你以後永远不会再进步了。应当要不断再用功,更求进步。永远没有止境,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还是天天求进步。怎麽可以知足?在物质、精神生活上,我们应当知足。进德修业,断烦恼求智慧,永远不能知足,要勇猛精进。
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
这是中国的一位大贤人。春秋时卫国大夫蘧伯玉,二十岁很年轻,他就觉悟了,就知道自己的过失,发愿改过自新。
『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这就证明前面一句话,「不得执此自高,画而不进」,蘧伯玉做到了。年年月月不断的在反省,不断的在改过,二十一岁觉得二十岁虽然改,还有太多的过失。
『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这是年年改,月月改,天天改。
『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蘧伯玉这段公案,是讲古人改过这样的认真,有这样的恒心、毅力,证实他的忍辱精进功夫,足为後人效法。
吾辈身为凡流。过恶猬集。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见其有过者。心粗而眼翳也。
了凡告诉他的儿子,看看古人,再回过头来想想自己。我们是凡夫,凡夫的过、恶太多了。「猬」是刺猬,是一种动物,全身都长著刺。若遇野兽侵害它时,它的刺完全竖起来,保卫自己。「猬集」,比喻我们过恶之多。
『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见其有过者』。想想今天,想想昨天,想想去年,想想过去,好像没有什麽大错。没有做个什麽错事,这是什麽原因呢?
『心粗而眼翳也』,我们的心太粗;我们的眼睛有翳,看不到自己的过失。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就不会改过。就永远不会有自拔出头的日子。所以莲池大师教初学的人,用「功过格」来检点自己的过失,发现自己的过失很多,才真正害怕了。但是改的方法,必定要从心上改。心上改为主,事上改为辅助,正助双修。理事兼修。
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
我们学佛,实在得到一点利益,不但业障重看得出来,小小业障也能看得出来。不仅是对别人,自己小小业障也能觉察到。
『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心」是心思,「神」是精神。就是精神提不起来,做事情或者读书,记忆力丧失了,很容易忘事。年轻人忘事居然跟老年人一样,这是业障!老年人真正有修行的,八十、九十还一样不会忘事。
『或无事而常烦恼』。没有事就想事,这是业障。过去已经过去了,你想它做什麽?明天还没到,想也是妄想。有的人很会想,想过去、想未来,一天到晚在想,叫无事生事,这个是业障。
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
「赧然」是不好意思。见到正人君子不好意思,心里有愧疚。心地正大光明,见什麽人也不会有这种态度。「消沮」是精神颓丧,就是精神提不起来,委靡而不能够振作。
『或闻正论而不乐』。不喜欢佛法的道理和孔孟的教诫。清朝在早先,宫廷里面都念《无量寿经》,後来慈禧太后听了就不舒服,把念《无量寿经》废除了。大概听到五恶、五痛、五烧,不是味道,这就是业障现前!
『或施惠而人反怨』。你好心对待别人,送别人礼物,人家不但不感谢,还怨恨你。
『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妄言」这是大的业障。「妄言失志」就是精神分裂,胡言乱语,辞不达意。业障相当严重了,『皆作孽之相也』。
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
有这些现象,就要认真忏悔,要奋发把旧习气革除,不能再因循 且。如果不改过,不自新,前途就没有了。所以一发现有这些现象,立刻就要回头,回头是岸,不可自己误了自己一生。
真正把自己的毛病习气革除了,才可以接受教诲,修善积德。如果不是真正的法器,教他是没有用处的。特别是在教学、传法,一定要传给有条件的人,佛门称为「法器」。过失少,心地清净,勇於改过,有智慧的人,才是法器。若是一身毛病,如果你传授法给他,将来造业更重。他要不得法,他害人少,造业也小;他要是多学了一些,本事大了,能力强了,坏事做得更多,做得更重。那老师就看错人了!所以传法要认识人,非其人不传,这不叫「吝法」。如果是个法器,你不肯传,叫做「失人」。不是法器不能传,是法器一定要传给他。
下面是「积善之方」。积善之前先改过,使自己有能力具备接受DA法的条件。先培养资格,然後才接受DA法。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