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孔子教育思想的实践者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8-1-29 11:16     标题: 孔子教育思想的实践者

孔子教育思想的实践者



-----访日本江户川学园取手中学校长高桥键弥

作者:《参考消息》驻东京记者 何德功



早就听说在日本有这样一所学校,用孔子的《论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而且成绩斐然,这就是位于茨城县的江户川学园取手中学。

孔子的思想在日本源远流长。在江户时代,儒家文化长期作为「官学」,占据显赫地位,明治唯心以后,日本虽然脱亚入欧,但儒家文化的影响还随处可见。取手中学就是以孔子的《论语》作为学校德育教材的。

学 会 做 人



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日子,我以极其关切的心情踏访了江户川学园取手中学。一进校门,可以看到办公楼上方的横幅上写着孔子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遇到的学生虽然不知我是何许人也,但都向我这个远方的朋友点头微笑,致以问候,让人感到非常亲切,也有一种「不亦乐乎」的感觉。

校长高桥键弥先生热情地向我介绍了自己用《论语》进行德育教育的情况。他说,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用《论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先学会做人。他认为,人有三个要素,即知识、情操和意志。情操包括同情心、亲切、为美好事物感动的丰富内心世界,意志是不畏困难的忍耐和坚韧。有美好的情操和坚强的意志,人的知识可以从无到有,最终成为栋梁之才,否则知识再多都可能成为社会的废人。

他认为,现在日本中学教育的弊端是太重视学生的分数,忽略了关于如何做人的教育。他说,《论语》就是让学生一入校就掌握做人的道理。在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每周两节课,学习期一年。

克 己 复 礼



在讲孔子的「克己复礼」时,他讲到人有着漫长的进化史,受到丰富文明的哺育,是万物的灵长,因此能够克制欲望。克制欲望就要从我坐起,从现在做起,在学校不准染发,不准谈漫画,不准使用手机。染发追求时髦,会让学生心有旁骛,不能安心学习;学生谈漫画会把很多精力用在漫画上,影响成绩的提高;手机中毒,过分关注于电子信息,分散精力,更重要的是用手机与社会上的人联系,经不住诱huo会走上歧途。为了消除懒惰,学生和老师从学校到车站25分钟的路程必须步行,既锻练身体,也磨练意志。

说到「复礼」,他认为就是要讲礼貌,不仅学生之间讲礼貌,称呼别人也必须带「君」,学生要尊敬老师,言必称「先生」,而且出入学校要鞠躬,当然,学校没有生命,不会还礼,但鞠躬是表示自己有礼仪,而且对学校鞠躬大有深意,早上鞠躬,要想到「今天一定要努力」,放学时鞠躬,「要想到今天一天过得如何」,有「吾日三省吾身」的意味。

入学第一课,高桥先生必讲孔子思想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他认为,从入学这一天起,同学们就是相互切磋琢磨的朋友,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他认为,青少年时代每个人都有很大潜力,发掘这种潜力就要切磋琢磨,大家都是金刚石,不经过打磨不会成钻石,不切磋琢磨,无论怎样珍贵的金刚石,最终都会像石子一样被人遗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自己、遵守纪律最为重要。切磋琢磨时,每人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如果有「君子」风范,不会因不同意见而伤和气。

终 身 受 益



听了校长的课以后,一位学生写道:「我过去不知道切磋琢磨的意思,听过校长的话恍然大悟,我想让自己这块金刚石发光,像先生所讲,一个人能力有限,最重要的是和朋友一起切磋琢磨,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在这所中学,学生之间没有欺负人的现象,大家都以礼相待,从校长的监测器显示屏上,可以看到自习的学生三三两两坐在一起讨论,切磋琢磨。

校长讲课时,学生要记笔记,要求一字不落地记下来,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集中力、思考力,记不下来的地方先空下来,下课后对笔记,互相切磋琢磨,记下来笔记交给校长检查。学完《论语》,每人要写3000字左右的随感,装订成册,初中生的随感叫《13岁的决心》,高中生的随感叫《16岁的决心》,这是全校最宝贵的财富,现在这所中学的随感集摞起来有1米多高。由于德育课培养了学生的情操和意志,因而学生们学习也很勤奋,在每年升学考试中,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高桥先生说,孔子思想已有2500年的历史,江户川学园取手中学才有短短25年历史。今后孔子的思想教育在这所学校还会继续下去,直到永远。


默想:这位可敬的日本校长,深谙中国儒家思想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


意义。更可贵的是他还将此思想落实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在「克己复礼、尊师重道」的精神感召下,该校的学生从我做起克制欲望、安心学习、尊敬老师、敬重学校。对比该校的学生,我们不能不承认乏少这种教育的一些中国学生,有些贪恋网吧、有些陷于不正常的早恋而不能自拔……更可怕的是,他们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在家不敬父母、在校不敬老师,对父母和老师的教导,置若罔闻。令父母和老师哀叹不止,现代的孩子不好教啊!

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训诲下,该校的学子以礼相待,切磋互助,共同提高。对比他们,我们的一些学生,从小就被过分强调竞争的环境所熏染,被自私自利的不良习气所染污,进而过分强化自我,与同学相处不能团结互助,甚至怀有敌意。惊人的「马加爵」事件,已为我们重重地敲响了警钟。

这巨大的反差,究其原因,是我们疏忽了古代圣贤的教育。可怜这些失去德教滋养的孩子,他们自己要为自身种种偏差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其危害也必会波及到家庭和整个社会。身为中国人,面对这些失教的孩子,我们怎样面对古圣先贤立教化民的苦心和厚爱?

唯有恢复并落实古圣先贤的伦理道德教育,方能扭转现有的乱象,才是我们教育化民的真正主旨所在。且愿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包括家长),都能达成此共识,从我们身边的孩子教起,在每个家庭和学校教育中落实德教,就是真正的造福于后代和社会。您同意吗?

本文选自《参考消息》2004年7月29日同名文章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