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倪海厦:手臂藏着一个穴,专治结节、肌瘤、囊肿和包块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25-2-10 13:10     标题: 倪海厦:手臂藏着一个穴,专治结节、肌瘤、囊肿和包块

手臂藏着一个穴,专治结节、肌瘤、囊肿和包块

倪海厦


人体内隐藏着众多穴位,诸如足三里这样的养生要穴,我们常常用来进行保健灸,因此对它们颇为熟悉。

然而,还有许多穴位,我们平日里鲜少触及,乍一听闻便觉陌生,往往轻视它们的重要性。其实,在这些穴位中,不乏一些“隐世高手”。

举例来说,温溜穴便是穴位界中的一位“隐藏大师”。


温溜穴,专治妇科寒症之痛


温溜穴,归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坐落于前臂,具体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中点向下约一横指的位置。

“温”寓意温暖,“溜”则指流动,“温溜”二字合起来,便如同温暖的河流。穴位的命名并非随意,凡带有“阳”或“温”的穴位,皆具备升阳散寒的功效。因此,温溜穴在治疗寒症方面颇有建树。

中医有云:“阴经郄穴治血疾,阳经郄穴治痛疾。”温溜穴作为手阳明大肠经的郄穴,尤其擅长治疗因寒而起的痛症。

妇科病中,寒症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如肌瘤、囊肿、包块等,皆可通过艾灸温溜穴来辅助治疗。以子宫肌瘤为例,寒湿侵袭体内,形成肌瘤,此时需艾灸以补充阳气、化解阴邪。在艾灸八髎、关元、会阴等盆腔周边穴位的同时,加上温溜穴的温化作用,治疗效果将显著提升。

常纪庆曾言:温溜穴如同中药中的甘草,具有倍增药效之功;又好比菜肴中的生姜,能温暖全身。无论身体何处经络受寒凝滞堵塞,皆可通过针灸温溜穴来温化流通。

在治疗寒痛之症时,我们采用针灸疗法,旨在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气化阴邪。在这些情况下,加灸温溜穴可使疗效倍增。

值得一提的是,癌症在中医看来亦属寒症范畴。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到“阴实则死”,其中的“阴实”便指的是癌症,“实”即指体内长有异物。温溜穴便是一个专治癌症包块的穴位。对于顽固性的肌瘤和囊肿,同样建议艾灸此穴。

除了妇科包块外,其他因寒引起的痛症也可通过针灸治疗。例如,头痛时可灸列缺穴配温溜穴,以温通头上经脉;腹胀冷痛时则可灸足三里穴配温溜穴,以暖化肚腹。



温溜穴,还可治淋巴结节与头面疮痈


温溜穴在治疗寒痛之症方面有着显著效果,但这仅仅是它功力的一半而已。

中医素有“温溜主瘰疬”之说,瘰疬即我们常说的颈淋巴结结核。

瘰疬的成因多由三焦、肝、胆等经风热气毒蕴结而成,肝肾两经气血亏损、虚火内动所致。临床上通常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多因外感风热、内蕴痰毒而发;慢性则多因气郁、虚伤所致。

无论急性还是慢性,皆与“热”“火”有关。此时艾灸温溜穴或许会让人产生疑惑:温溜穴不是温阳穴位吗?灸之岂非火上浇油?

这其实是对温溜穴理解不够深入的缘故。无论从“温”还是“溜”来解释,温溜穴都具备双向调节的作用。温,介于寒与热之间,过寒过热皆可调和;溜,代表水,水是流动的、清凉的,可以退热。艾灸可加速“水”的流动,让所有的阳热随水流走。

温溜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大肠经经过颈脖、连接咽喉。因此,出现颈部淋巴结结核时,说明大肠经存在郁热。艾灸温溜穴便是给大肠经泻热的最直接方法。


那么,温溜穴为何能治疗疮痈肿毒呢?


以“路怒族”为例,当交通堵塞时,车辆聚集无法前行,人们便会心生不满、长按喇叭、别车甚至引发纷争。疮痈的形成亦是如此,乃气血经络堵塞所致,导致局部气血不和、争斗不休。而整个头面部布满了阳明经,温溜穴正对本经的疾病阳热,可助其迅速泻掉。因此,对于口角生疮、脂肪粒、青春痘、痤疮等头面部的疮痈肿毒,艾灸温溜穴的治疗效果尤为迅速。

注:以上为健康科普内容,如有此类症状需要调理的,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辨证指导下应用,切勿去擅自服用,以免耽误病情!




                                                                                                



图片附件: 0.jpg (2025-2-10 13:10, 15.8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
http://jixiangyun.com/bbs/attachment.php?aid=49552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