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多谢师父没有说破,否则哪有后来大悟!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24-6-20 10:40     标题: 多谢师父没有说破,否则哪有后来大悟!

多谢师父没有说破,否则哪有后来大悟!

南怀瑾先生


初唐时期,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弟子、荷泽神会禅师,就直接提出“知之一字,众妙之门”。这是肯定地说,“知”,就是入德之门。“知”,便是明道悟道的最基本的作用。无知的,就如木头石块,与道无关了!

以现代人来说,一个人,如果变成了植物人,他的些许反应,算是有知无知呢?或只是生理的反射而已呢?可以说,这还是一个存有争辩问题。人如死了,这灵知之性,究竟还存在不存在?这也还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即便不谈这些问题,这一“知”,就是人性生命的第一因吗?荷泽所说“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以及王阳明的“良知”、“良能”之说的“知性”,完全对吗?

这个问题,在中唐、晚唐时期,当禅宗正在光芒四射的时代,早已有禅师们对“知之一字,众妙之门”提出无言的反应。最有名的如禅宗公案记载,有一位香严禅师,跟沩山大师参学很久了,沩山禅师却对他说,你问一答十,问十答百,这些都是你的聪明伶俐,意解识想。对于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时,你试说一句看?沩山这样一逼,弄得他茫然不知所云。他便自叹说,画饼不可充饥。请求沩山为他说破。沩山说,假如我告诉你,你以后一定会骂我,我说的是我的,始终与你无干。

香严禅师听了,就把平常所看经书文字烧了,很愤恨地说:这一生决定不学佛法了,只做一个到处云游,混饭吃的和尚算了,免得自己劳役心神。因此,就向沩山拜辞,哭着走了。有一次,到了南阳,住在慧忠国师过去住过的寺院里,他很喜欢这个地方。一天,他起来铲草,碰到一块瓦块,随手一抛,瓦块打到竹子,啪的一声响,他就忽然开悟明白了!立刻回到住处,洗好澡,点上香,向沩山住的方向叩拜说:老和尚,你真是大慈悲,恩逾父母。如果你当时为我说破,我哪里有今天的事啊!因此他就写了一首偈语说:


一击忘所知

更不假修持

动容扬古路

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

声色外威仪

诸方达道者

咸言上上机


沩山知道了便说:这个小子,总算彻底明白了!

这就说明忘其所知,才可近于入道之门了!……



再如道家的庄子,便用一个“寓言”故事说:南海有个大帝,名字叫倏。北海有个大帝,名字叫忽。中央有个大帝,名字叫浑沌。

有一天,南北两个大帝在浑沌那里碰头。浑沌对他们太好了。这南北两个大帝一商量,我们怎样还报浑沌的恩德呢?会议结果,认为人人面上都有七窍,所以能够看,能够听,能够吃,能够呼吸,只有浑沌没有这样的功用,太可惜了!开罢!我们有志一同,同心协力为他开窍。于是,每天为他打一个洞,到了第七天,七窍开了,浑沌也就死了!这真变成因福得祸,报德以怨了!

我们引用佛、道两家的一些故事,说明他们都同样认为,“知”并不是心性道体无上妙法。“知”不是道的本体。换言之,“知”不是“能”。“知”是由一个能知的“所”生起的一个最初作用而已。


——南怀瑾先生《原本大学微言》



                                                                                                



图片附件: 1.jpg (2024-6-20 10:40, 63.7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4
http://jixiangyun.com/bbs/attachment.php?aid=48099



图片附件: 640 (3).jpg (2024-6-20 10:40, 26.7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4
http://jixiangyun.com/bbs/attachment.php?aid=48100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