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修行人
不能得成无上菩提,皆由不知二种根本
虚云老和尚
少小离尘别故乡,天涯云水路茫茫。
百年嵗月垂垂老,几度沧桑得得忘。
但教群迷登觉岸,敢辞微命入炉汤。
众生无尽愿无尽,水月光中又一场!
—— 虚云老和尚《辞世诗》
民国三十二年一月十七日,在重庆慈云寺开示
侍者惟因笔录
方才有几位询问《楞严经》意旨,玆乘大众在此机缘,略说概要。
此经原有百卷,而此土所译,只有十卷。初四卷示见道,第五、第六卷示修行,第八第九卷渐次证果,最后并说阴魔妄想。
阿难尊者为众生示现询问,而佛首明诸法所生,惟心所现。因阿难尊者见佛三十二相,如紫金光聚,心生爱乐,佛问其将何所见?
阿难尊者白佛言:“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佛问:“心目何在?”阿难尊者白佛言:“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见(现)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佛告:心不在内、不在外、亦不在中间。若一切无著,亦无是处。
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皆由不知二种根本:
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
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应知诸法所生,惟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而一切众生不成菩萨,皆由客尘烦恼所误。
色声香味触法为色尘,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是为十二处;加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为十八界;另,地水火风为四大,再加空大、见大、识大为七大,合为二十五数,由二十五位圣贤分别自陈宿因、入道途径。
至于六道轮回,淫为其本;三界流转,爱为之基。阿难尊者为众生示现,历劫修行,几难免摩登伽之难,所以示罪障之中,淫为首要。因淫损体,遂杀生补养,而盗妄等恶,亦随之而生。
阿难尊者见了如来三十二相,如紫金光聚,对摩登伽之美色,而不爱乐。男子见了女子,或可观想自己亦作女子;女子见了男子,或可观想自己亦作男子,以杜妄想。
自己终日思想,确可转移心境。譬如我从前幼时,在家垂辫发,衣俗衣,终日所触、所想无非俗事,晚上作梦,无非姻亲眷属,种种俗事;后来出家所作所思,不出佛事,晚上作梦,亦不外念佛等等。
至葱蒜五辛,不可进食,未免助长欲念。所谓除其助因,修其正性,更加精勤增进,自能渐次成就。
更须自己勤奋,不可依赖家人。阿难尊者以王子佛弟,舍其富贵,出家从佛,希望佛一援手,即得超登果位,讵知仍须自己修悟,不能假借!
不过吾人如能发心勤修勿怠,则由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以至十地,亦自得步步进益,以达等觉妙觉。
而三界七趣,无非幻妄所现,原本不出一心。即一切诸佛之妙明觉性,亦不出一心。是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香严童子可说即是我鼻,憍梵菩萨可说即是我舌。
二十五位圣贤因地,虽有不同,修悟并无优劣,不过现在时机,发心初学,似以第二十四之大势至菩萨,及第二十五之观世音菩萨,二种用功方法,或更相宜。观世音菩萨于阿弥陀佛退位时,补佛位;而大势至菩萨,则候观世音菩萨退位时,补佛位。
大势至菩萨以念佛圆通,吾人学习,应念阿弥陀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因“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至于观世音菩萨,则“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上合十方诸佛同一慈力,下合六道众生同一悲仰”。
若遇男子乐持五戒,则于彼前现男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女子五戒自居,则于彼前现女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如是或现天人、或现声闻、缘觉以至佛身,所谓三十二应,以及十四无畏,四不思议,经无量劫,度无量众生,众生无尽,悲愿无尽。诸位善体斯意可也。
《于蒲漂旅店,遇唐猷生赴任腾冲,年二十一岁,吾乡人也,夜话叙别》
寂寂滇南道,何缘遇故知。
羡君为宦早,愧我学禅迟。
煮茗联新句,挑灯话旧诗。
一窗风月好,重聚又何时?
转自虚云佛学社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