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七处征心、八还辩见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8-8-26 20:23     标题: 七处征心、八还辩见

       

  【七处征心】

  ﹝出楞严经﹞

  七处征心者,佛于楞严会上,征诘阿难心目所在之处也。此由阿难遭摩登伽之幻术。佛敕文殊,将咒往护,提奖阿难,归来佛所。佛问其发心出家之始,阿难以见佛胜相而答。佛遂征其心目所在,阿难答以目在外,而心在内。及佛征其心不在内,又计之在外。如是展转穷逐征诘,至于无所著处。使其妄心无所依止。盖由阿难不知妙净明心,遍一切处,无在无不在,而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以为心相。佛欲破其妄想缘心,显其妙净明体,故有七处征心之说也。(梵语阿难,华言庆喜。梵语摩登伽,华言本性。文殊,梵语具云文殊师利,华言妙德。)

  [一、在内],在内者,谓阿难因佛征问心目所在,阿难答云:心居身内,目在于外。佛遂问云:汝心若在身内,则应先见身中心肝脾胃等物,然后能见外境。若不先见身中之物,汝心岂在身内。故云: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二、在外],在外者,谓阿难被佛征心非内,则又计之于外,故以灯光譬之。谓众生心在身外,不见身中。如灯光在室外不能照于室内也。佛又问云:汝心若在身外,则身心两异,各不相知。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故云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三、潜根],潜根者,谓阿难被佛征心非外,则又计为潜伏根里。(根,谓眼根。)故以琉璃笼眼为喻,谓眼合于心,如琉璃笼于眼上,若眼见物时,心即随能分别,无有障碍。如琉璃合眼,不碍于见物也。佛乃责其法喻不齐,汝若以琉璃喻眼,则眼亦可见眼,若可见,即同于境矣。眼若同境,则心境各异。岂可云心潜伏根内,随即分别耶?故云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无有是处。

  [四、在闇内],在闇内者,谓阿难被佛征诘心不在根里。则又计云:诸众生身腑藏在中,窍穴居外。如我今者,开眼见明,为见外。闭眼见暗,为见内。佛乃问其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与眼对否?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若不对者,云何成见。故云: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五、随所合处],随所合处者,谓阿难被佛征诘,不在暗内,则又计之。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佛乃问云:汝言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心若有体,则汝以手自挃其身,汝心必能知觉。此知觉心为复内出,为从外来。若于内出,则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既非内外,则无出入,出入既无,体性何有?若无有体,谁为随合。故云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无有是处。

  [六、在中间],在中间者,谓阿难被佛征诘,心非随所合处而有。则又计心在于根尘中间。佛又问云: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于根尘,为不兼于根尘,若兼于根尘,则根有知而尘无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若不兼者,不属根尘,即无体性,中何有相。故云当在中间,无有是处。(成敌两立者,谓根与尘而成敌对,有知与无知而成两立也。)

  [七、无著],无著者,谓阿难被佛征诘,心不在中间。则又计之,一切无著,名之为心。佛又问云:汝言不著名为心者,如世间虚空水陆飞行,一切物象,汝心不着。此等物象,为有为无。若言无者,则同龟毛兔角,云何更有不着之物,而言不着。若言有者,物在则心亦在,云何无著。故云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八还辩见】

  ﹝出楞严经﹞

  还者,复也。辩者,分别也。见,即能见之性也。八还辩见者,以所见八种可还之境,而辩能见之性不可还也。此由阿难不知尘有生灭,见无动摇,而妄认缘尘、随尘分别,故如来以心、境二法,辩其真妄。言心则曰:今当示汝无所还地;言境则曰:吾今各还本所因处。此显所见之境可还,而能见之性不可还也。遂以八种变化之相以辩之。(梵语阿难,华言庆喜。)

  [一、明还日轮],经云: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曜,而言还者,谓此讲堂,日出则明,无日则暗,是则明因于日,故复还于日也。然明是所见之尘境,非能见之性也。以尘境则有生灭,见性元无生灭。是故所见之明则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者,则不明时无复见其暗矣。故曰明还日轮。

  [二、暗还黑月],经云:中夜黑月,云雾晦冥,则复昏暗,而言还者,以由白月则明,黑月便暗;是则暗因黑月,故复还于黑月也。当知所见之暗则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者,则不暗时无复见其明矣。故曰暗还黑月。

  [三、通还户牖],经云:户牖之隙,则复见通,而言还者,以有户牖则见通,若无户牖则不见通。是则通属户牖,故复还于户牖也。当知所见之通则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则不通处无复见其壅矣。故曰通还户牖。(隙者,户牖之空处也。)

  [四、壅还墙宇],经云:墙宇之间,则复观壅。而言还者,以有墙宇则见壅,若无墙宇则不见壅,是则壅属墙宇,故复还于墙宇也。乃知所见之壅则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者,则无壅处不复见其通矣。故曰壅还墙宇。

  [五、缘还分别],经云:分别之处则复见缘,而言还者,谓有分别所对之处,则有所缘之相,若无所对五尘之境,则无缘相而可分别。是则缘属分别,故复还于分别也。当知所缘分别之相可还,而能分别之性不可还也。若能分别之性亦可还者,则不缘境时,无复知其无分别矣。故曰缘还分别。(缘者,系也。谓心缘系色、声、香、味、触之五尘也。所对之处,即五尘之境也。)

  [六、顽虚还空],顽者,无知也。顽虚者,谓无形相,顽然无有知觉也。经云:顽虚之中,遍是空性,而言还者,谓无形相之碍,则遍是虚空,若有形相则不见其虚矣。是则顽虚即空,故复还于空也。当知所见之虚则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者,则不虚时无复见其形相矣。故曰顽虚还空。

  [七、郁[土*孛]还尘],郁者,滞也。[土*孛]者,气盛貌。经云:郁[土*孛]之象则纡昏尘,而言还者,以有尘象则见郁[土*孛],无尘则不见其昏滞。是则郁[土*孛]属于尘象,故复还于尘象也。当知所见郁[土*孛]之象则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者,则无尘时不复见其清明矣。故曰郁[土*孛]还尘。(纡者,萦也。)

  [八、清明还霁],经云:澄霁敛氛,又观清净,而言还者,以澄霁则见清净,昏暗则不能见其明净矣。是则清明属霁,故复还于霁也。当知所见清明之象可还,而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者,则不明时无复见其昏暗矣。故曰清明还霁。

  《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8-8-27 15:07

获得神通是很多人修行人梦寐以求的事,但是不能去贪求。《楞严经》有这样的例子,有人就可以张嘴说一些偈子,有人自己连经文都没见过,就可以张嘴哗啦哗啦地诵出来了,这个就是贪求契合佛菩萨的境界了,一得到这样的能力就开始高兴了:啊,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啊,没有过这样殊胜的境遇啊!这样的境界绝大多数修行人都希望拥有,但是到了魔的前面,还没张嘴说话就得到了这个能力,这来之太容易了。

  这其实是陷阱,是大坑,是被魔化的节奏!就如鱼饵和被钓的鱼一样的关系,如果鱼不为鱼饵所动,怎么可能被钓被吃?所以佛教导我们随缘了缘、不着相、不动心念,一个自己贪求的心念招来对应的拐骗业境,很容易入魔道。

  现实生活中就见过很多这样的人,一听到有人有了怎样的神通了得,就一股脑儿地去追着跑。这就有贪在其中了,就想着某一天,谁能给自己智慧。比如说,生病了,想着神通的人摸一摸,发发功,病就好了,而不愿自己老实修行,更不可能看得上消业培福这种需要付出努力的行做了。

  人间天老师讲《楞严经》时曾说过,如果什么都没做,就来了一个大礼包,不修行就想一下开悟,根本没有这样的事情,连佛都不念一下,佛就给你些个什么功能,这无异于天方夜谭!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也不会有不去修持就能成就的捷径。种地尚且还要付出劳动辛苦耕耘期望收获,何况修持佛法出轮回?绝对不是一天两天就做得到的。

  学习佛法首先就是要真信因果,然后承认因果,不抵抗因果,一切都在因果之中。可是我们世人的习气就是对抗因果,认假当真。有时即使明知所遇的人和事都是往昔身口意造作下的果,可就不愿意去认帐。

  就拿我自己来说,最开始接触气功治病,好神奇啊,生病了找气功大师找到病灶,发发功就可以治好病,多轻松自在。我父亲的好朋友是某气功老师,功力算是很高的了,可她并没有治好她丈夫的顽疾,最多只能做到缓解,而她自己也很早就去世了,我对此疑惑了很久。跟着老师学习因果后终于明白,很多疾病都跟宿世业力有关,都是有因才有果,要从根本上治好病,只有踏踏实实地消业。

  之前以为学佛了就该一切顺利,遇到挫折就开始怀疑佛法,开始怨天尤人,这些都是没有真信因果了,如果再任由自己的心念乱跑,只会召感更艰难的处境。这两年来跟随人间天老师学习,渐渐开始转变心念,努力学习在生活的诸多事情中,以平等观、慈悲观、忍辱观、因果观来帮助自己平复心念;同时坚持《地藏经》,坚持小回向和普门超度。虽然做得不够好,待提升的地方很多,但生活中的逆缘慢慢减少,顺缘逐渐增多,周围的一切人和事都变得顺利起来。

  佛菩萨在世间的所有表法都是为了唤醒我们沉睡的心,只是我们恶习业重,很难迷途知返,阿弥陀佛慈怜我们,才有了净土法门,但我们还是磕磕绊绊迷迷糊糊行走其中。所以我愿珍惜此生与佛结缘的日子,深信因果,消业培福,控制心念让此生成为自已最后一生,命终往生极乐世界,永脱轮回!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