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 (四)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8-6-7 12:50     标题: 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 (四)

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

 

(第四集)

 

2003/5/23  澳洲净宗学院 

 
  诸位同学,请看第一时法事。前面三称「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这已经跟诸位介绍了。下面这一大段就是诵经,诵《佛说阿弥陀经》。这也要把整个经文跟诸位做一个简略的介绍,因为是系念里面的法事,我们把《弥陀经》的玄义就省略掉了。但是它前面有经题,经题总得要说一说。

  这一部经本来的经名,在经典里头讲得很清楚,叫《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是这一部经原本的名称,这个名称是世尊为我们说出来的。从这个经题里面,我们能够看出这部经典的义趣。「称赞」有能称赞,有所称赞。能称赞的是「一切诸佛」,不是别人,真正不可思议;所称赞的就是「不可思议功德」。「功」就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德」就是「带业往生,顿超圆证」。我们在这个地方要略略的解释一下。一切诸佛,这是讲到十方三世,一尊佛都没有缺少。不是一尊佛赞叹、几尊佛赞叹,不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赞叹。另外一个意思,四十一位分证佛也赞叹,这是引申的意思,这个意思是真的,不是假的。

  法身菩萨他们观机的能力,智慧、德能、神通很接近如来。他接引一切众生,都有能力看到这个人的古往今生,看到他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为什麽能看到?因为见性的人时间空间没有了。空间没有了,没有远近;时间没有了,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纵然是过去久远劫之前也如同眼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这个人过去生生世世他曾经学过什麽,现在遇到了,教他修学的法门,跟他过去所修学的相应,他学起来很有兴趣,感到不困难,而且进步很快速。为什麽?阿赖耶识里头有种子。

  善知识教他这个法门的时候,会把他阿赖耶识里的习气种子引发出来,这是修行证果的人有这个能力,没有证果的这些大德就没有这个能力。如果他教学的时间长,接触的人多,他经验丰富。就像一般看相算命的,你晓得他一生看过多少人!看人看多了,也有相当分析的能力。但是这种观机的方法不能十分准确。真正有学问、有功夫的这些人,大概能够摸索六、七成,应当是可能的。他教导、建议你所修学的法门,果然认真努力学习,也会有成就。这是从他经验当中得来的。如果连经验都没有,那就难了。

  我们遇一个善知识不是容易事情,这个事情古人常讲师生之缘,师生有缘分也是可遇不可求!真的,俗话说你运气好,遇到了。有人一生想求善知识,求个好老师,一生都遇不到,没有缘分。而实在说,这个缘分真正的因素,是在你有真诚、好学,这是最重要的因素,真诚心、好学。知道、懂得尊师重道,具足信解行,证就不说了,至少具足能信、能解、能依教奉行。有这些条件,应当遇到真善知识是可能的。佛门里头常说「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就是感。自己本身具足这个条件,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说穿了,世出世间法总不出感应这个道理。

  这个经能称赞的是「一切诸佛」,所称赞的是「不思议功德」。功是什麽?「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不思议的功!看起来好简单!好简单里面有好深的道理。道理要不透彻,这个事情不可能称赞。一般人认为持名念佛,这是老太婆的事情,太容易了,这能成就吗?我学佛就遇到许许多多这样的人,批评净土、藐视净土,没有把净土看在眼里;认为这是佛法里头最低级的,程度最差的,没有法子教的,教你去念念阿弥陀佛吧!

  我们初学佛的时候也以为如此。我对於这个法门生起信心,是读《华严经》。《华严》大家称赞,这是佛法里头的根本法lun,是佛法里面的无上宝典,这是大家公认的,没有人不尊重的。《弥陀经》跟它比,那差太远了,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早年,三十多年前,我在台北讲《华严经》。那是民国六十年,今年民国九十二年,三十二年前。我一个星期讲三次,那个时候好像一次是讲一个半小时。两次讲《八十华严》,一次讲《四十华严》,八十、四十同时讲。讲到相当长一段时间,有一天心血来潮,想到文殊、普贤学什麽法门的?文殊菩萨最得意的弟子善财,他教善财学什麽法门?我起了这个疑问。查经!当然,在後面,还没有讲到!

  仔细一查我就疑惑了,文殊、普贤都发愿求生净土。再仔细看看善财,善财在文殊会下得根本智,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在文殊会上。这就是禅宗里面所说的大彻大悟,教下所说的大开圆解,这个时候文殊菩萨教他出去参学,参学是成就後得智。《大般若经》上所说的,「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是根本智,无所不知是後得智。善财成就了根本智,老师教他去参学,这就是着名的五十三参。

  根本智跟後得智修学的方法完全不一样。根本智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不可以接触任何人,不可以接触任何一法,心要定下来!用甚深的禅定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恢复到真心本性,这见到性。见性以後,老师教学的方法一百八十度改变,教你怎麽样?什麽人都可以接触,什麽事都可以参与,不是一门深入了,广学多闻!所以,这时候我才真正明了四弘誓愿里面所讲的是什麽。「烦恼无尽誓愿断」是根本智,「法门无量誓愿学」那是後得智,无所不知,我这才明了。这不是跟定一个老师了,人人都是老师,事事物物都是学习的教材,所以才成就无所不知。

  我们看头一个善知识,这个非常重要!我们中国古人常说「先入为主」,第一个善知识比什麽都重要。仔细一看:吉祥云比丘。因为我讲《四十华严》,《四十华严》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品》的完整的本子,四十卷。吉祥云比丘!吉祥云比丘修什麽?念佛法门。他给善财讲了二十一种念佛法门,这二十一种把所有一切佛法统统包括了,没有一门不是念佛法门,妙不可言。

  这样我们还是得不到要领,我们再仔细观察他,他修的是哪一个念佛法门?仔细一看,看出来了。他修的是弥陀念佛法门,而且修的还是持名念佛,净土宗里面所说的「佛立三昧」;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也叫做「般舟三昧」,勇猛精进日夜不休息,夜以继日。般舟三昧一般修行的期间是三个月,三个月作为一个阶段,一期。三个月当中不能睡觉,所以叫佛立。可以站着,可以走动,最重要的是走动,不能坐下来,不能躺着,很辛苦!大概修这个法门,前面一个星期很苦,一个星期过了之後就正常了。这个关口突破,你就正常了。契入境界,则法喜充满!

  从前有修这个法门,现在人不行了。现在人根性不如前人,决心、毅力不如前人,身体不如前人,从前人身体好。实在说修行,古人常讲修行要趁年少,有精神、有体力,年岁大了不行。在一般讲四十岁以上困难,体力衰了,精神不够用。四十几岁修行是亡羊补牢,修比不修好。我们看古人的成就,都是年轻人。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二十四岁开悟的,五祖把衣钵传给他。昨天我给诸位介绍的中峰国师,二十五岁出家,二十七岁开悟的,都是很年轻。这真是大彻大悟,彻法源底。当然我们从传记里面看,这不是普通人,再来人!释迦牟尼佛为我们所示现的,三十岁开悟,成等正觉,证得佛果。成佛之後就开始做弘法利生的工作,我们以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教学,四十九年,一直到八十岁圆寂。

  这四十九年当中,释迦牟尼佛没有放过假,从来没有休息过。为什麽?这个事情是生死大事,不是普通的事情。了生死出三界,你怎麽能休假?一休假,功夫中断,就退转了。中国谚语所谓的是「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修道也不例外,只要你不进,马上就退了;永远要往前进,才能保住自己不退转。要能克服自己一切的烦恼习气,什麽力量能克服?这个我们在讲席里头说得很多,好学!换句话说,如何培养我们好学的这个意愿!好学意愿强,不会退转,好学意愿强容易契入境界。果然契入,法喜充满!

  《论语》头一句话非常有味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这一快乐把什麽都忘掉了,什麽样艰难辛苦统统忘掉。不亦乐乎,乐什麽?乐在学。我们出家同学、学佛的同学乐在道,「道」的味道比「学」更浓。你学佛、研教,还没有生起欢喜心,你没有入门。你要对於经教,学习经教的人对这个生起欢喜心了,你才能入门。这个乐趣、这种欢喜是世间所有一切法不能比,这个境界才相应。

  这是我们头一个看到,吉祥云比丘行般舟三昧,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那麽样的精进。善财头一个参访他,这不是先入为主吗?然後他再参访其他的善知识,每个善知识修学的法门都不同,他都去参学。我们再看最後,第五十三位善知识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我这才恍然大悟!你看一开头第一个念佛法门,最後一个念佛求生净土,我明白了。善财童子修的是什麽法门?彻始彻终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不可思议功德。

  我从这个地方明了的,这没人给我讲。我在《华严》里面把这个疑惑断掉了,死心蹋地念佛。真的不容易,《弥陀经》上讲的难信之法,真难!我学佛十几年对净土才生信心,才晓得这个经题的意思,「称赞不可思议功德」,才有一点体会。这是感谢善财、文殊、普贤菩萨。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带业往生,顿超圆证」,这一句话重要。带业往生,生的品位并不是说很低。即使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顿超圆证。这在前面跟诸位报告过,我们读《观无量寿佛经》,这世尊讲的。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在西方极乐世界顶多十二劫,花开见佛,悟无生。这个生什麽?生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就是地上菩萨。

  一般法门,世尊在大乘教里面说得很多,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是圆教初住,从这一天起,成就需要经历三大阿僧只劫。诸位要把这个听清楚,三大阿僧只劫!第一个阿僧只劫修三十个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个位次,第一个阿僧只劫。第二个阿僧只劫修七个位次,初地到七地。第三个阿僧只劫修三个位次,八地、九地、十地。所以,三大阿僧只劫修满,真正你证得什麽果位?法云地的菩萨。距离究竟果位很近很近,他所证的是寂灭忍;法云地是下品寂灭忍,等觉是中品寂灭忍,妙觉是上品寂灭忍。

  这是讲三大阿僧只劫是从圆教初住到法云地菩萨,四十个位次要修三大阿僧只劫。在西方极乐世界下下品往生的人,带业,到花开见佛,记住後头有个「悟无生」,这一句话重要。「悟无生」是什麽?无生法忍是七地菩萨证的。你就想想,西方极乐世界这十二劫的时间,其他的菩萨修行要两个阿僧只劫;两个阿僧只劫在西方极乐世界只要十二劫,不能比!西方世界修行太快了!

  我们想想,为什麽他成就这麽快速?佛经上的术语,他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快速提昇。如果照我们世间一般人来讲,他沾阿弥陀佛的光!为什麽?阿弥陀佛的学生,这还得了吗!你看看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对阿弥陀佛的赞叹,那个赞叹是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的赞叹,赞叹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所以,一切诸佛,佛虽然都是平等,地位真的是平等,智慧平等、德相平等,平等当中这一尊佛特别被一切诸佛尊敬。没有佛不尊重阿弥陀佛的,没有佛不敬仰阿弥陀佛的。阿弥陀佛的学生光沾到了,无论去亲近哪一尊佛:阿弥陀佛的学生,特别好好的招待。真难得!

  弥陀真的是加持他,虽然烦恼习气没有断,他就有能力参访十方一切如来。经上讲的不多,说是他参访十方十万亿佛,这个说法有用意的,用意是什麽?西方极乐世界跟我们娑婆世界相去十万亿佛刹。意思就说明你到极乐世界去,你回到这个世界来很容易,你每天都能回来,想回来就回来,用意在此地,有这个能力。参访诸佛,当然你听佛说法开智慧,不是普通法师,诸佛如来亲自跟你讲经说法。你去,当然你供佛,供佛是修福报。所以你去参访佛,福慧双修,天天参访,这还得了!所以,他修行证果只需要十二劫就成功。你们一般在诸佛刹土里面修行,需要两个阿僧只劫,在西方极乐世界十二劫就成了。

  文殊、普贤是华藏世界的等觉菩萨,为什麽也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里面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成就,比在华藏世界成就快。华藏世界需要用一个阿僧只劫,到极乐世界可能只要一两天就成功,当然要去。第二个意思,做给我们看的,带头!我们在菩萨众里面,对文殊菩萨景仰、崇拜。这一听说文殊、普贤都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我还有什麽话讲,我当然跟在後面走!你从这些地方才真正体会「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带业往生,顿超圆证」,这就是赞叹里面的「不可思议功德」。

  这个经「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一切诸佛所护的,一切诸佛所念的。「护」是护法!这个念佛法门是一切诸佛度众生的第一DA法,这个不可思议,第一DA法!一切诸佛赞叹,一切诸佛宣扬,一切诸佛都为一切众生介绍。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为一切众生无论讲什麽经,众生不管根性同不同,不同的时候,有很多经是不讲的,但是净土三经一定讲。为什麽?因为它适合一切根性,这是诸佛必说的经典,也就是一定要把这个法门介绍给一切众生。众生如果善根成熟,能信、能愿、能行,他这一生就成就了,满佛度众生的大愿。

  所以这个「护」,诸位看第二条「一切诸佛所护」,这是化他,「弘护如来慧命」。所念,所念是自行,「圆证无上菩提」。文殊、普贤不就是做出榜样给我们看!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这四大菩萨久远劫都成佛了,现在在释迦会上是倒驾慈航,古佛再来。以菩萨身分出现,为我们做示范、做榜样,他们都念佛,都念阿弥陀佛。在华严会上都发愿往生。所以一切诸佛所护、所念不二;念就是护,护就是念。护而不念,念而不护,不行!这不是护法,也不是念佛。护法一定念佛,念佛一定护法。这是原本的经题。

  鸠摩罗什大师翻这部经,他把这个题目换了,换成《佛说阿弥陀经》。我这底下简单注解,「深契本经宗旨」,为什麽?这个经就是劝我们念阿弥陀佛,罗什大师乾脆就用「阿弥陀佛」做经题,好,这个经题妙极了。从罗什拟定这个经题,就知道他慈悲心重,度众生的心切。

  「佛说」,「说」,畅悦所怀。这个「说」古时候也念悦。你们读《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个「说」是说,後来才有竖心边的悦。古时候的字少,「说」跟「悦」是一个字,但是念的时候是两个音,两个意思。悦是从内心里面的欢喜,不是从外面的。外面的,遇到很多朋友很快乐的时候叫乐。「悦」,可能一个人都没有,你自己就感觉很快乐,从内心里面发出来的喜悦称为悦。

  「畅悦所怀」,一切众生,「怀」就是他的愿望,他的愿望是什麽?愿望是一切众生快快成佛,这是诸佛如来最欢喜的事情。现在众生成佛的机缘熟了,熟了,你跟他说这个法门,他能信、他能解、他能行,这是众生成熟了,机缘成熟,善根成熟了,「为说此法,令一切众生一生究竟成就故」。不要等来生,这一生他只要一往生,往生就等於成佛,很快成佛。我们不往生则已,往生绝对不是下三品。为什麽?下三品罪业很重,我们没有造那麽重的罪业。我们一般人往生的时候大概都在中三品,不在下三品。中三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花开见佛」,大概是三、四劫,不要十二劫,应该是三劫、四劫、五劫就成佛了,你说这多快!好,现在时间到了。


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

 

(第四集)


  诸位同学,请接着看经题「阿弥陀」这个名号,名号全是梵语音译,翻成中国的意思,「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所以就中国意思来讲是「无量」的意思,这是极乐世界导师的德号,「彼土导师德号,表此法实无量觉也」。「佛」翻作「觉」,所以「阿弥陀佛」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无量觉」。这个名号义理、境界都说不尽,没有边际。无量是讲的自性,自性本具的智慧无量,本具的德能无量,本具的相好无量。宇宙之间一切无量的无量总不出这三大类,这个三大类包括尽了,这是自性,自性的德号。所以中峰国师在开示里面讲,「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你们想想看他这个话说的对不对?完全正确。

  世间人,说老实话,天天打妄想,迷失了自性,满脑袋里面求什麽?求钱财!他不知道阿弥陀里头有无量的财富,这个财富包括在相好里头,相好是属於福报。世间人有一等人,一生拼命努力在学艺,就是学一种能力,学一种技术。殊不知自性的本能具足无量无边的才艺,什麽都会,而且什麽技术、才艺都是圆满的,都是究竟的,我们今天讲顶尖!世间人不能比,九法界也不能跟他相比。他不向自性里头求,他到心外去求,心外求法,你这一生能够学到多少?太有限了。所以你真正懂得「阿弥陀」名号里面的含义,你不知不觉就被他摄受了;我们现在话说被人家吸引了,佛法里头说摄受一切众生。

  经题末後一个字「经」,经是中文,古印度称为「修多罗」,翻成中国意思,从前翻作「契经」。「契」是上契诸佛所证之理,下契众生可度之机,这是佛教经典里面所含的意思,所以称契经。第二个讲法是「又具(具是具足)贯摄常法」。这是一般法师讲经最常用的,用这四个字来解释「经」字,这个「经」字的意思。

  贯是贯穿。这一部经文不论长短,它的章法结构、思想体系非常严整。从什麽地方看?你看佛法里头有科判,科判就是研究章法结构,它有次第,有条不紊。文章做到极处,你不能加一个字,加一个字什麽?多余的,没有必要。不能少一个字,少一个字它断掉了,连不起来。文章做到这个地步,这是一流文章,佛经如是。

  在中国古人文章里头,好文章确实亦如是。最普遍的,大家喜欢读诵的《古文观止》,这是中国两千多年来着名的好文章里面精挑细选,选了三百多篇。这是中国文学的代表作,篇篇是好文章,可以用佛经科判的方法去分析,真的条理、层次分明,能用科判判出来。你再看看现在人写的文章,写的这些书,报纸杂志上的文章,你用科判一判,判不下去。你从这个地方就了解,文章到底好与不好,标准在哪里?标准在「贯」这个字,是不是从头到尾完全是贯穿的,科判贯穿的。

  你看看《华严经》,《华严经》的科判、表解一大本!你看《华严经》是这麽大的经,它有条理、有层次,一点都不乱。佛经里面最大的经是《大般若经》,《大般若经》总共有六百卷,有没有科判?有!科判有几十册。我过去见过,也是用表解画出来的,真正了不起,古人所做的功夫。所以诸位同学学讲经,学讲经最重要的你要会做科判。一部经你拿到手上,你能够从头到尾,就是用表解,把它的章法、结构、体系统统排出来,你这部经通了,通达。在文字上、章法结构上通达了,义理你也应该明白,你就不会讲错。

  早年我们在台中学经教,李老师常常告诉我们,科判这一门学问不能不懂。开始怎麽学法?开始学别人的。我学科判是在忏云法师的茅蓬里头。忏云法师(我在茅蓬里面住五个半月)他交给我三本书,《阿弥陀经疏钞》,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要解》,蕅益大师的;《阿弥陀经圆中钞》,幽溪大师的,都是《阿弥陀经》三个在历史上权威的注解。

  《疏钞》注解里头有科判,大师他都分好了,但是他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这样子排。当然,古书念得很熟没有问题,你头脑很清楚。现代人就有困难!所以忏云法师教我把它画成表解。表解怎麽画法?他把弘一大师,弘一大师有许许多多的注疏,他都用表解画出来,他说你就照这个方式,照这个方式把这三种注解用表画起来。这个表画出来之後,我欢喜得不得了,为什麽?这经的意思一看统统清楚、统统明白。以後到台中跟李老师学,这管用!在李老师跟他学经教的那几年,我自己做了几部科判,非常可惜这麽多年搬家,到处搬的时候,我这些东西都丢了。

  我最长的一部经,那个科判是用毛笔写的,好像写了有四十多张十行纸,《未曾有因缘经》,《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两卷。我那个科判做得很细,几乎每一句都把它分出来了,分成层次好像分了二十多层。「干支」,天干、地支合起来二十二个字,再不够的,我们用阿拉伯字,用英文字母,我记得好像我排这个科排了有二十多层的层次,要学。科判是解释经的,所以你会看科判,你会写科判,自己会编科判,这经你就通了,大义你都明了。疏,疏钞是解释义理的,是解释经里头某一段、某几句,解释义理的。解释全经的是科判。

  佛法这一套学问传到中国来之後,儒家有章句之学,实在讲章句之学,有人说可能是从佛法科判里面学得来的。我们知道中国的拼音确实是从华严字母学来的,因为梵文是拼音的。这是说佛经对中国文学方面的影响,给中国许多文学家带来了很多启示,使他们有所发明。贯这个字,贯穿,这是好的文章做到了。後面这三个就做不到。

  「摄」,摄是什麽?摄受,这不太好懂。我们用通俗话的话来说,它有吸引力,非常强烈的吸引力,吸住了你,叫你对它欲罢不能。这个我也懂。我在念小学的时候,我记得我小学四年级就开始看中国的旧小说,章回小说。章回小说里头最着名的,像《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这一类的,章回小说,我从四年级开始看。很有吸引力!看到晚上都不想睡觉。一遍看了还想看第二遍。我到初中一年级这个四年,把中国古时候这种章回小说统统看完,我的国文根基是看小说得来的。

  这里面好的,真正好的,确实古人的评价没有错,四大部。这个四大部就是《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这个四大部最少看四遍,从头到尾看四遍,最多的看了十几遍,从头到尾看十几遍。看熟了,以後那个速度很快。它有这麽强烈的摄受的力量,但是怎麽样?顶多大概十五遍,十五遍看了之後不想看了,摄受力量就到此为止,再不想看。

  古人的经典有摄受力,你看「四书」从小时候念的,念「四书」,在私塾里面大概都是十岁左右的儿童去念「四书」。念到老还念得津津有味,这个摄受是文学作品里面的四大部比不上它。四大部的摄受力,充其量不会超过二十遍,你这一部书从头到尾看二十遍,二十遍以後我相信你不会再看,你够了。但是这一部「四书」百读不厌。佛法摄受力量那是真大,这是经上告诉我们,从初发心到如来地,生生世世,这个时间要以阿僧只劫来计算,永远都不厌。摄!它有这个力量在。

  「常」是说这里面所讲的道理是真理,永恒的,决定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这是世间典籍做不到的,世间这些典籍,就是圣人的东西,它都局限在一个地区、一段时间之内,这东西有效。我们看中国古老的东西,在现代的时候,有很多真的没有效果,时效失掉。真正圣贤的着作,中国古圣先贤着作,它的精神确实也是超时间、超空间的。它里面所讲的一些原则,有些在现在的这个时代要修订,不合现代这个时代。

  佛法不然,佛法是永恒不变的,真正不可思议,超越时间,超越空间。我在早年初学佛的时候,对佛法非常羡慕、爱好,但是还是有疑惑,最大的一个疑惑是戒律,章嘉大师看出来了。我为什麽对它疑惑?我说佛经里面讲的道理,好,真的值得赞叹,非常欢喜。但是戒律,戒律是生活规范!生活规范我们知道中国跟外国不一样,今人跟古人不一样,这个东西我们看看,了解古时候那一种生活方式、典章制度,这个可以,现在不能用!这个观念变成了一种什麽?很坚固的执着。

  我学佛,不能学做古人!哪有这种道理,今人不做去做古人?还得做外国古人,佛是印度人,我们在做印度的古人,这成什麽话?怎麽讲也讲不通。所以我对戒律就很冷淡,对经论的兴趣很浓厚。那个时候跟章嘉大师每个星期一定见一次面,常常听他好像是有意无意都会提醒我一句,「戒律很重要」。所以他老人家往生之後,我在他的火化炉的旁边,他那个火化炉是单独做的,只给他一个人用的。我在那里搭了个帐蓬,住了三天。三天三夜我在想,我跟老师三年,他教了我些什麽东西?没有想到,这一想最深刻的印象就这一句「戒律很重要」。

  这我想不通!我真的对这个事情不重视,很疏忽,被他看出来了。他这一提醒我,所以他要是不走,我这个事情不会反省,不会发觉。他一走了之後,我这一反省发觉了,我说这里头一定有道理。这才翻翻戒律来看看,在这个里面忽然想通了。中国讲礼,儒家讲礼,它是世间法。世间法,所谓三代之礼乐不同,夏、商、周不一样。往後历代,礼乐都有兴革,都有修订的,都有重新制作的。就好像近代的法律一样,连国家的宪法,隔个若干年都要重新修订一次。不修订怎麽?不修订就不合现前大家生活需要,所以法律常常修订。

  我们成立一个小机构,我在台北成立一个佛陀教育基金会,我们有章程、有办事细则。章程、办事细则,尤其是办事细则,每半年我们检讨一次,修订;章程每一年要检讨一次,常常修订。所以,我们佛陀教育基金会的办事细则、章程是非常健全。为什麽?修订过十几次,从经验当中学会的,做得非常完整。这个东西是世间法,所以随时随地要修正。所以想到,佛法是出世间法,它不是世间法,我从这个地方想通了。戒律是世出世间的分水岭,它不是世间法。你要想超越世间,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十法界,戒律管用。

  戒律是诸佛菩萨他们累劫修行的典范,是出六道轮回的典范,是出十法界的典范,不是我们平常生活典范,因此它那个不能改。特别是五戒,你说五戒能改吗?不杀生,你能说错吗?不偷盗、在家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不能改!改不得。它这几条原则性的大戒,确确实实超越空间、超越时间,你怎麽能改?这个法是常法,「常」。

  「法」是法则,我们今天讲原理原则。所以「常」跟「法」在世间里头找不到的,佛法独有,它是永恒的;世间怎麽变它也不变。这是通常一般讲经都用这四个字来解释「经」的含义。底下一句说「诸多妙义,如华严疏说」。《华严疏钞》里面,清凉大师解释经这一个字,他用十种方式来解释。「贯摄常法」是四种,他用了十种。解释这个字解释得最详细、最透彻的,无过於《华严疏钞》。我们在讲《华严经》前面也曾经说过,这是很久之前的事情。将来可能还要讲一遍,在哪里?《四十华严》。我们开讲《四十华严》,还是要讲经题跟玄义,所以还有一次详细介绍的机会。

  这是把《佛说阿弥陀经》的经题跟诸位介绍出来了。下面这是经文,我们现在看这个经文。经文里头第一段,从: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盘陀伽。难陀。阿难陀。罗睺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少/兔]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到这里是一段。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在这一段,这一段文,蕅益大师序分判到这个地方。莲池、蕅益、幽溪他们所判的段落不一样,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我们今天跟诸位介绍,我是用从前我讲《弥陀要解研习报告》,我自己编了一个讲义,趁这个机会跟诸位同学我们再温习一遍。

  这一段我标了个小标题,「经序的启示」。这个里头第一解释名义,名词术语的意思。『如是』,标信顺。『我闻』,标师承。『一时』,标机感。『佛』,标教主。『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标处所。『舍利弗』以下到『诸天大众俱』,这一段是标听众。这就是佛经前面「六种成就」,真的就像现在人开会的会议记录。记上时间、地点,出席哪些人,主席是什麽人,会议记录前头都有这个例子。佛经也是的,为了取信於後世,这个经决定不是伪造的,确确实实是释迦牟尼佛说的。

  经前面第一句加上一个「如是我闻」,因为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老人家教学完全是用言说,没有用文字,跟中国的孔子一样。孔子的书,实在讲是孔老夫子过世之後,学生把老师平常的教诲记录下来,大家在一起编成的。释迦牟尼佛这一生讲经说法,讲得太多了,佛灭度之後,多闻第一的学生,记忆力最好的学生『阿难尊者』。阿难在所有同学当中记性最好,听一遍永远能记住,这也是天才,不是一般人能够办得到的。

  我在做学生的时代,我的能力是什麽?是博闻强记。我听一遍可以能够记得百分之九十五,我有这个能力,所以叫我覆讲,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不困难。但是我跟阿难比就差远了,阿难一生不会忘记,我顶多一个星期,一个星期以後就忘了一大半,一个月之後就不行了。最有效果的时候是一个星期之内,这叫强记。做学生有好处,什麽好处?考试,应付考试轻而易举。但是也有坏处,坏处是不念书。应付考试太简单了,考前给我十分钟,我把这个书温习一遍,肯定及格,这有把握。所以把所有的时间拿去干什麽?看小说去了。所以四年时间把中国的小说,差不多有一两百部全部都看了。看的速度也快,确实也都能记得住。

  阿难尊者担负起覆讲的责任,我跟诸位说了,我的覆讲不可以超过一个星期,我能讲得跟老师差不多。我不加自己的意思,老师怎麽讲我怎麽讲,一个星期之内没有问题,至少能够讲到九成五,就是百分之九十五,我有这个能力。另外,我有很好的理解的能力,有悟性,这是学经教不能少的条件。阿难厉害,你看看佛说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前讲的他都能记住,这个了不起,不能不叫人五体投地。他上台覆讲,把佛当年怎麽说的,老老实实的说出来,不能加一句,少几句在我想是有可能;就他记忆力里头的,这记忆力很强!

  经过同学们的审查、认可,听众是哪些人?五百大阿罗汉,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他们来听,听听看阿难有没有讲错,没讲错,只要有一个人提出疑问,这一段就删掉。五百个人每一个人都同意,就通过,记录下来,这样成为经典。所以前面加上这个「如是我闻」。

  「如是」,就是释迦牟尼佛当年就这样讲的。「我」是阿难尊者自称,我亲自听佛所说,不是传闻。在这个里面我们懂得,释迦牟尼佛成佛二十年之後阿难才出家。阿难是释迦牟尼佛成道那一天出生的,阿难二十岁出家,这二十年当中佛讲了不少经。你看照释迦牟尼佛讲经记录上来看,佛示现成道之後,在鹿野苑度五比丘,开始讲经。讲小乘,讲「阿含」,讲了十二年。阿含十二年,阿含讲完讲「方等」,方等八年,二十年;换句话说,阿含、方等阿难没有听过。阿难亲自开始听释迦牟尼佛讲经,是听什麽?「般若」。般若二十二年,「法华涅盘」八年,三十年。阿难是听後面这三十年,前面二十年没听过,那他怎麽样集结?

  这个经典里头有个故事,我们要了解。释迦牟尼佛度阿难出家,阿难提了条件,他喜欢经教:佛从前所说的那些经,你要重复给我说一遍。释迦牟尼佛答应他了,所以那二十年就是阿含跟方等,他没有听过的,释迦牟尼佛重复给他讲一遍。换句话说,世尊四十九年讲经教学,听得最完整的,等於一堂课没有缺的,阿难尊者。所以他是传佛法的人,我们应当相信。

  另外还有一说,阿难是大权示现,来帮助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的,哪有不通达的道理!这也能讲得通,这是从理上讲的,前面是从事上讲,理事都讲得通。所以佛教他将来集结经典,第一句用「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什麽地方」,这一段文是释迦牟尼佛教给阿难的。

  升座讲经得佛力加持,阿难一升座覆讲,底下的人观众,看阿难得佛的加持就跟佛一样,所以有人就怀疑:是不是释迦牟尼佛又来了?有的说:不是,阿难成佛了!阿难一说「如是我闻」,大家这个疑惑就没有了:阿难尊者是覆讲!

  『一时』,为什麽不记载年月日,说「一时」?一时是真的讲,记载年月日,年月日是假的。为什麽?当时印度没有统一,每个国家的年月日都不一样。这种事情在中国有,不相同。到现在,在这个世界上大家一般是用阳历,我们叫公元。现在中国政府也用公元,但是在台湾用民国,民国今年九十二年,公元两千零三年,不一样。在日本,日本的年号是平成,又不一样。这个世间回教的历法也不相同。就这麽个地球上,到现在历法还不统一,你要记载年月日时的时候,很麻烦,不好查!

  何况时间是个抽象概念,「一时」是真的,师资道合,机缘成熟,这个叫一时。「一时」跟经的「契经」的意思相应,机感相应,时节因缘成熟,这个时候讲才能产生效果。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