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佛说受戒居士要远离这4种恶人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8-7-25 20:48     标题: 佛说受戒居士要远离这4种恶人


   【经典介绍】

  《优婆塞戒经》,七卷。北凉·昙无谶译。又称《善生经》、《优婆塞戒本》。系佛为善生说大乘优婆塞戒(在家戒),并围绕此展开,说明布施等六度波罗蜜。全经内容分集会、发菩提心、悲、解脱等二十八品。其中,“受戒品”为本经的重心,现今居士所受的在家菩萨戒即出自此品。

  【经典原文】

  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四恶人常应离之。一者,乐说他过;二者,乐说邪见;三者,口软心恶;四者,少作多说。——《优婆塞戒经》

  【佛经解释】

  优婆塞就是“居士”的意思,这里说说,作为居士,应该远离4种恶人:

  一者,乐说他人过的人。要远离,不要跟他说话。

  二者,乐说邪见。尽说一些别人的坏话,一些小道消息,取笑别人,这些话就是邪见。特别是说一些诽谤善人,诽谤佛法的事情。

  三者,口软心恶。口说得好,但是心里非常恶毒,这样的人要远离。

  四者,就是做得少,说得多。做不点儿事,夸夸其谈,还讲得头头是道,与实际所做的行为根本就不相应。这四种人在佛经里称为恶人,我们应该远离。

  这四种恶人只能带来不吉祥,远离了,我们就可以得到吉祥。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8-7-25 20:48

非佛弟子与佛弟子修善有何差别?

  我们看到很多非佛教徒,也会做一些慈善事业,他们也修善,我们佛弟子也修善,这两个有什么差别呢?

  有些人说:“所有的宗教都是一样,都是劝人断恶修善。”其实,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

  从暂时离苦得乐的角度来说,佛弟子是等同外道。就是说一般的非佛弟子,也经常做一些慈善事业,当他们大悲心发动起来的时候,到偏远的地方做很多关心弱势团体的善事。他们也会因为这些善业而生天,我们佛弟子因为持戒、修善也生天,但是最后的因缘却是不一样。

  如果你是一个非佛弟子,生天之后,当你的善业享尽时,你的罪业就现前,善、恶是“强者先牵”。所以一个人升到天上享福,问题是下来之后很容易直接堕到三恶道去,因为你享受得太厉害,所有的善业都被你花光了,恶业变成是最大的势力。恶业一发动出来,就堕到三恶道去了。

  所以古代大德,如果不愿往生到净土去,往往就发愿转世当人,他要把善业保存起来。非佛教徒升到天上去,当他福报享尽,一点资粮都没有,内心当中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就跟刚开始的起点完全一样,还是活在烦恼障、业障、报障痛苦当中。

  但是佛弟子修善的时候,因为有戒体的摄持,暂时升到天上,等他从天上下来之后,会遇到三宝住世,继续发挥他增上的功能——断恶修善。就算把善业都花光了,内心那种“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的功能,还是没有改变。所以只有佛法才有资格称为“乘”,“乘”就是能够到达彼岸。外道修善,虽然这个善业能够得到安乐的果报,但是不能称为“波罗蜜”,不能称为“乘”,因为没有解脱烦恼的力量,没有解脱业力的力量,解脱老病死的力量。

  所以,我们从心性迷悟的角度来观察,唯有“持戒”能够改变我们的烦恼障、业障和报障。

  虽然说“持戒”可以暂时生天,但这不是佛陀制戒的本意!诸位从律藏可以看得出来,佛陀特别强调一个观念:佛陀不是为了人天福报而制戒的。虽然持戒的因缘,暂时可得到人天福报,但这不是佛陀制戒的真实意。佛陀制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令众生趣入圣道。

  就好像一个小孩子生病,你要他吃药,他怕苦,宁可抱病过活。那这个医生很聪明,你不吃药,他把药包在巧克力里面,“诶,现在不吃药,吃巧克力,行吧?”巧克力吃下去的时候,也把药也吃下去。

  我们凡夫好乐眼前的安乐,这个无上菩提的境界太高了,没有什么意乐。但是你说持戒,能得名闻利养,乃至死后得生天上。因为这样的鼓励,大家愿意持戒。当他持戒的时候,确实可以得到安乐的果报,因为持戒是断恶修善,但这不是佛陀的本意。

  佛陀制戒的目的,是在你内心当中成就一种“返妄归真、防非止恶”的功能,这才是佛陀制戒的本意。所以即使你把善业给消耗掉了,佛陀所授予的那个善根,已经栽培在你的心中。这就是我们今天这么辛苦来这个地方受戒的理由,就是为了纳受戒体。

  我们讲浅一点,不要讲“成佛之道”那么遥远的道路,我们以临命终来说明。每个人都要面临死亡,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只要有生就必定要死亡,我们迟早要离开这个人世间,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当我们死亡时,马上要面临一个新的生命——来生。

  《瑜伽师地论》上说,一个人面临死亡时,有两种力量在引导我们:第一种是业力,随业往生。就是你这个人从来不修行,你内心当中平常就是放纵自己,高兴的时候就高兴,生气的时候就生气,完全跟着感觉走,一般人是这种境界。这种人临命终时,就看他这一生当中,他的善业、恶业哪一个势力强,强者先牵。这种人临命终时,通常是进入昏睡的状态,因为他没有修行,所以他的正念很快就退失,取而代之的就是第八识的业力现前。如果他是一个大善、大恶的人,很快就投胎了。如果这个人善、恶各一半,那他投胎的时间会晚一点,不决定。总之,我们一般人是随业往生,由业力来引导我们下一期的生命。

  第二种人是修行人,是由念力来引导生命,又叫做“随念往生”。特别是净土宗的人,强调随念往生。就是说我们曾经造了罪业,当然我们应该要忏悔改过,重点是你平常在内心当中,已经栽培一种清净的念力。不要说净土宗的信愿持名(这是一种念力),就是持戒也是一样,你经常忆念你的戒体。

  因此当你受完戒之后,你不是就放着不管,要经常忆念你的戒体:不行,我不能再做这件事情!我已经在佛前、三师面前发愿,我要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我是有戒法摄持的佛弟子,怎能做这种事情呢?你经常一次一次在心中加强戒体的力量,临命终时你就跟一般人不一样了。

  一个没有戒体的人,他内心完全作不了主,随业往生。我们今天受了戒之后,经常保持念兹在兹,使令这个戒体的力量,从最初的种子,慢慢地增长广大,到临终时,正念现前——断恶、修善、度众生的愿力,这个念力就会引导着你,帮助你解脱业力的障碍,往生到净土去,或者往生到善处去。换句话说,你受过戒,你临终时,你的“念力”会现前引导你;没有修行的人,他的内心当中不可能有念力,当然就任由业力去引导生命,这个地方是有差别的。

  有修行的人跟没有修行的人,差别在哪里呢?

  诸位可以看看老和尚,老和尚就很明显地与众不同。你看一般的老人,当他的身体都老化了,白发苍苍,满面的皱纹,他的眼神呆滞无光,他一生的心光外泄得太厉害了,整天就是向外攀缘,心随境转,把一生的念力耗损掉了,所以眼神就没有光明。诸位去看看大修行者,像最近我看到忏公师父,他坐在轮椅上,你看他的眼神——不得了!目光如炬。我们一个人,什么地方都可以欺骗人,眼睛无法骗人,那是一种经过长时间栽培的正念力。所以你看老和尚的特色,你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不一样。他的身体可能败坏了,这个色法是没有办法作主的,佛陀也示现老病死,佛陀也会老,脸上也会出现皱纹,但是佛陀不老、病、死的心有正念力。

  所以,我们今天成就戒体,就是要在你这一念的无明妄想当中,先把第一个善种子种下去,也就是在你的“成佛之道”先跨出第一步!这第一步跨出去之后,你慢慢就会产生清净的动力!

  摘自:《受戒须知》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