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比丘尼八敬法》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8-7-19 15:38
标题:
《比丘尼八敬法》
——怡西法师2016年讲于美国新泽西
大众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别解脱经难得闻
经于无量俱胝劫
读诵受持亦如是
如说修行者更难
尊敬的愿广和尚尼、妙正法师、悟慈法师、弘静法师、妙正法师以及诸位仁者:
大家上午好!阿弥陀佛!
怡西奉超凡法师慈命,从今天开始,来跟大众共同学习《比丘尼八敬法》。
《比丘尼八敬法》是律法,所以今天一开始我们的开经偈跟平时大家熟悉的有所不同。今天的开经偈同样是四句,第一句即提到了[别解脱经]四个字。所谓的[别解脱经]即是指戒律。因为持戒,所以能够免除恶法而增长善法,因为持戒,就不会做恶,不会做恶就能解脱苦报,所以戒律也称为解脱。
律条是一条一条的,持一条就在这一条上得到解脱,持两条就在两条上得到解脱,所以叫做[别解脱]或是叫做[别别解脱],当然一切全持,则在所有方面都得到解脱。也称为[处处解脱],因为持戒,则身口意一切处都得以解脱。
今天主要是跟大家共同学习《比丘尼八敬法》,多部经律当中都提到过《八敬法》,不同的经律,提到《八敬法》的时候,文字略有不同,但是意思是基本相同的。我们今天就依《四分律比丘尼戒本》当中《八敬法》的文来略讲。
族姓女听!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八不可违法,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应违。
第一、虽百腊比丘尼,见初受戒比丘,应起迎礼拜问讯,请令坐。
第二、不得骂谤比丘。
第三、不得举比丘罪,说其过失,比丘得说尼过。
第四、与大僧中求受大戒。
第五、若犯僧残,应在二部僧中,半月行摩那埵。
第六、半月半月当从僧中求教授人。
第七、不得在无比丘处夏安居。
第八、安居竟,应诣比丘僧中求三事自恣见、闻、疑。
如此八事,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应违。彼云:顶戴奉行。
会正记云:佛成道十四年,姨母求出家,佛不许度,阿难为陈三请,佛令庆喜,传八敬向说,若能行者,听汝出家。
《南山大师行事钞》引《善见律》云:佛初不度女人出家,为减正法五百年,后为说此八敬法,令出家。依教行故,还得千年。今时不行,随处法灭。可见此法关系甚重。遵之则正法常存,违之则法灭在即,是故必当敬奉佛制,尊重赞叹,不可有违。
《狮子月佛本生经》云:
若有比丘尼 不修行八敬
此非释种女 犹如旃陀罗
若有比丘尼 放逸犯八重
当知是一切 天人中大贼
恒处阿鼻狱 经由十八隔
其余三恶道 为己园林处
百千无量劫 不闻三宝名
亦噉烧铁丸 寒冰抱铜柱
如是罪毕已 生于鸠鸽身
毒蛇与鼠狼 蜈蚣百足等
如是诸杂类 皆应经历中
好,以上是《四分律比丘尼戒本》当中八敬法的原文。
因在座的有出家众也有在家众,《八敬法》在南传国家是居士共同学习的功课,但是因为它毕竟是僧律,所以我们只简单解释律文,重点放在八敬法的起源和意义上面,避开在家众不能听闻的僧法部分。
[族姓女听!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八不可违法,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应违。]
[族姓女],指的就是出家女众。出家之后,都放弃了俗家的姓氏,共同以释为姓。释这个姓是佛的姓,非常尊贵。出家人被允许冠以释迦世尊的尊贵姓氏,所做所为当对得起这个姓氏。
[如来]、[无所着]、[等正觉]都是指佛,佛有十种名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我们简单来介绍一下。
一、如来。
[如]指[真如],真如的理体有[不动]的意思。《金刚经》上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他不来,也不去,所以叫[如来]。
又有一个解法,[如来者,乘如实之道,来成正觉。]再有[如者,不变;来者,随缘。]动静一如,互相无碍。本文中提到了[无所著],就是没有任何的执着。佛,如者,不变;来者,随缘。确实是没有自己任何执着。
二、应供。
佛应该受人天的供养,因为佛是九法界众生觉行圆满的导师。
三、正遍知。
就是指正知和遍知。
知道现前一念心能生万法叫做[正知]。又知道万法都不出现前一念心叫做[遍知]。正遍知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所谓[三际],是过去、现在、未来,这是从竖的方向说的;而 [十方]是从横的方向讲的。
四、明行足。
是福慧具足圆满的意思。[明]是智慧,[行]是福德。福德、智慧统统具足,具足是无缺之意。
五、善逝。
[善],善好之意,[逝],去往之意。[善逝],就是到好的地方去。
六、世间解。
世间、出世间一切道理,佛都完全了解。
七、无上士。
[无上]就是到顶了,没有在他上面的。菩萨还有最后一分的生相无明没有破,也就是说还有一分的法身没有显现,所以只能称为[等觉]。等觉又叫[有上士],因为菩萨上边还有佛。
佛是妙觉,到这个果位上就是最高的,叫[无上士]。本文当中提到的[等正觉]就是指佛无上正等正觉,已经到顶了,没有更高的。
八、调御丈夫。
[调],是调和,众生形形色色,甚至刚强难化,怎么调和呢?佛用慈悲善巧来教化,众生适合什么法门,佛就用什么法门去度他,带着他进来,进来之后,最后的目标都是圆成佛道。
假若自己不调和,却去责怪众生刚强难化,那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在《修行之路》当中讲了,凡夫的心就像刺猬,长满了刺,嗔恨是坚硬的伤害,贪爱是柔软的伤害,彼此之间都不能平等地看待,不能慈悲地对待,因为谁也不调和。
《地藏经》开头讲众生[刚强难化,十有一二,尚恶习在 ],这些刚强难化的众生是不是都是指别人呢?
佛为僧团制定[六和敬],就是为了调和大众,调和大众实际上是每个人调和自己融入大众,不是去调大众来配合自己。
《普贤菩萨行愿品》里面说的[恒顺众生],跟[六和敬]一个意思,我们用了两天的时间来讲《修行之路》,这个世界的一切如空花水月,不但空花水月,而且你也不是主人,你还只是个过客,有什么需要不调和?
一些修行多年的老师父特别调柔,我们要多向他们学习。他们总是带着一张柔软慈悲的面孔,说着调和欢喜的语言。很盛大的法会,椅套颜色用什么好呢?拿着白色的去问他,他说好,换个颜色去问,他还说好。明知道师父是总是这样恒顺众生来赞叹,常常说好,可是师父说了好,大家就是很欢喜,尽力地去做事。
这样一来,大家都处于欢喜融洽当中,这种气氛感染到法会现场的每一位来宾。可能谁也没注意椅套颜色,就是感觉喜悦融洽。假若你们做什么,师父都说不好,你们心里一定是别扭的。心里别扭看哪都别扭,即使铺设黄金椅子给你坐,仍然如座针毡,管它什么黄金椅子。
居士来问师父:法会结束大家要各自回去了,想和师父照张相好不好?好。那在大殿门口院子里照好不好?好。中午过斋结束了照好不好?好。我们排好位置了就来请您过去好不好?好。师父说:如果想省时间去念佛,比起说:“不好,我不去”,反而说“好”是最省时间的。
有人给师父送营养保健品,反复叮嘱师父说:您要多吃。师父说:好好好。可是师父他老人家也没吃,回头都拿到大寮给大众吃了。虽然没吃补品,师父仍然红光满面,笑呵呵地成天念着阿弥陀佛。我常常想这或许就是经上说的[禅悦为食]。
有人可能想问:怎么会干什么都说好啊?一点原则都没有,是不是师父胡涂了?一点都不胡涂。弘法利生的事业思维敏捷,每天的功课毫不含糊,甚至当有人请教佛法教义或是佛经依据的时候,他能准确指出来出自哪部经典的哪一品。
调柔是修行,是智慧,也正是因为调柔,才有驾御的能力。
[调御丈夫]的[御],是驾御。怎么驾御呢?佛的威德、威严来摄受,令一切众生既恭敬、又畏惧;畏惧佛的威严,恭敬佛的尊德。[丈夫],就是大丈夫,有胸襟、有魄力、有担当的人,才能称为[大丈夫]。佛是调御一切众生的大丈夫,所以叫[调御丈夫]。
九、天人师。
佛是人道、天道众生共同的导师。
十、世尊。
世出世间最为尊贵者。
以上十种,都是佛的尊号。
那么[佛]这一个字,梵语具足叫做[佛陀耶],译为[觉者]。觉有三种,第一是自觉,第二是觉他,第三是觉满。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人。
通过这十种尊号,表达了佛陀是这样一个崇高圆满的导师,他所说的话,以本文来讲,佛说的是《八敬法》,他说的《八敬法》,当然应该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可违。这里所讲的[尽形寿],就是尽此生的身形、寿命,一生当中都不可违背
。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8-7-19 15:38
下面我们讲到八敬法的条文:
[第一、虽百腊比丘尼,见初受戒比丘,应起迎礼拜问讯,请令坐。]
[百腊]不同于[百岁]。[腊]是比丘或比丘尼受具足戒后,每年四月十六夏安居,至七月十五自恣,称为增长一岁,这样才能称为有一个[腊]。因此,一个具有[百腊]的比丘尼,或许她的年龄有120岁乃至更大。
[初受戒比丘],是指刚刚受过具足戒的比丘,刚受过具足戒的比丘,因为还没有经过夏安居,所以一个腊也没有。
即使比丘尼有这么高的百岁戒腊,见到刚刚受过具足戒的新戒比丘,也要起身相迎,恭敬的礼拜问讯,准备好座椅,拂拭干净,请比丘师父坐下。这都是表示恭敬的意思。
那么顺便提一句称呼的问题,比丘尼见到比丘,不论是比丘有没有夏腊,哪怕是前面提到的新受戒比丘,一个夏腊都没有的,也要称[师父],自己自称[弟子]。因为在佛的出家五众当中,比丘尼对于比丘来说相当于沙弥位次,跟比丘师父讲话,不能说[我怎么样,怎么样],应称[师父,弟子如何如何],从称呼上都要如法,恭敬。
比丘尼对比丘尚且称弟子,居士更是如此,对一切出家师父,受过大戒与否都要称弟子,哪怕只是一个小沙弥,也要自称[弟子],称对方为[师父],因为出家众是为[人天师表]者。这一点要很注意。
另外,一些居士提到出家师父的时候,直呼其名,比如直接称我为[怡西],或者有的居士听到其他师父称我为[怡西师],居士听到之后,你们也跟着称我为[怡西师],这都是不可以的。为什么呢?师位和弟子位是有别的,弟子位的不可以直呼师位的名号。
其他师父称我为[怡西师]的情况,那是僧团内部同辈之间的称呼,假如是小众,比如说尼众僧团里的沙弥尼,也不会称我为[怡西师],而是一定会称[怡西师父]或是[怡西法师],这是秩序,是戒律的规定。
当然对居士来说,不存在和任何一位出家师父平辈的情况,即使是没受大戒的出家人,也不适合被居士称为[某某师],而是要称[某某师父]。
这是以我的名字来举例说明称呼的情况,之所以要在这方面最先提到,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因为佛门最基础的课程《沙弥律仪威仪录要》当中,教如何称呼也是放在最先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既然我们是讲八种恭敬的法,那就要先从称呼上恭敬起来。
[第二、不得骂谤比丘。]
比丘尼不应辱骂和毁谤比丘。辱骂和毁谤都是严重的口业,对待其他人尚且是重罪,何况对比丘僧辱骂和毁谤。
[第三、不得举比丘罪,说其过失,比丘得说尼过。]
不可以举比丘的罪,说比丘的过失,比如说他破戒、破
见、破威仪了,这些都不行。为什么这样规定呢?第一个原因,比丘对比丘尼来说是属于上位,随便说上位的过失是不恭敬。第二、比丘、比丘尼不同法,佛制定了举罪的法,但是只能同法的举罪。也就是说比丘可以依佛所制的举罪的法,如法来举比丘的罪,同样,比丘尼也可以依佛所制的举罪的法,如法来举比丘尼的罪。但是不可以比丘尼把举罪法用到比丘身上,去举比丘的罪。
这是讲到正式的举罪。除了正式举罪之外,连说比丘的
过失都是不可以的。因为第一未必你看的过失就看得那么准,假如说的不是事实,就成了毁谤,更严重的是假若被你说的对方已经证了圣果,说圣人的过失,后果不堪想象。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济公和尚,现在大家都知道他是阿罗汉的圣人,当时的大众并不都知道。他们看到济公又吃鸡又喝酒,又爱开玩笑,就以自己的判断说他如何如何,说他有种种过失,这都是很严重的口业。我们只是凡夫,我们的境界未必能看明白圣人的所做所为,随便说其过失是不可以的。
但是比丘可以说尼众的过失,因为是上位对于下位了,比丘有教导比丘尼的责任,相当于老师教学生,是可以指出学生的过失的。
那么就有人要问了,假若我切切实实的看到这位比丘师
父确实是做得不对,是有过失的,又不让举罪,又不让说过失,我只能选择什么都不做,放任其继续吗?
假若真是想劝劝这位师父,可行的办法是在居士中寻找
一位大德优婆塞,男众居士。这位大德居士平日和比丘师父关系很要好,他所说的话是有份量的,或者寻找另一位公正、懂律法的比丘师父,请他们去劝。做为比丘尼和居士来说,你不要自己去说其过失。假若劝而不听,再三劝都不听,自有比丘僧团当中作僧法治罪,僧团不会放任不管。比丘尼和居士是没有权利去插手比丘僧团的事的。
更不可以抓住比丘有过失,就到处传播其过失。于中国
传统文化来说,人家有过失,即使我们知道了,都要替他隐藏而不是传播,更何况关系着僧团安定,关系着大众对于佛法信心的大事,更不可以轻易地说,轻易地传。
很多严重的过失是从不注意的地方引起的。就象坚固的
堤坝,有一处小小的蚊穴,时间久了就会瞬间崩塌,酿成大祸。
这一条同样是在规避口业的过失。我刚刚在扬州法海寺
讲过《十善业道经》,十条当中有四条都是口业方面的,口业的过失最容易犯,要很小心地防范。
第四、与大僧中求受大戒。
这是讲比丘尼受具足戒的法。比丘尼先在比丘尼僧中受
本法,然后至比丘僧中得戒体,所以说[与大僧中求受大戒]。
第五、若犯僧残,应在二部僧中,半月行摩那埵。
这是讲比丘尼忏二篇罪的法。[二部僧]是指比丘,比丘尼二部,如果比丘尼犯了二篇的重罪,同样需要比丘为其出罪。
第六、半月半月当从僧中求教授人。
比丘尼每半月诵戒前,必须差遣代表至比丘僧中顶礼比丘僧,求请教授。
第七、不得在无比丘处夏安居。
比丘尼选择安居的地点,附近应该有比丘居住,以便在佛法修行上遇到疑难时可以请问。因夏安居开始后无特殊事缘不可再随意走动,以防有疑事而无可咨问。但比丘、比丘尼不可居住在同一个大界内。
第八、安居竟,应诣比丘僧中求三事自恣见、闻、疑。
这是自恣法。比丘尼在安居结束前要差遣代表,至比丘僧中询问,看看比丘尼僧中是否有不如法的地方,以便忏悔。
[见]即眼睛见某人有犯戒的行为,[闻]即耳朵听见某人有犯戒的行为,如妄语、两舌等,不是指道听途说某人犯戒了。[疑]即发现某人有类似、疑似犯戒的行为,需要有一定的根据,不是指没有事实,内心生起的怀疑。需要具有见闻疑三根才能举罪,是佛教戒律中明确规定的要求。
[如此八事,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应违。彼云:顶戴奉行。]
上面所说的八件事,应当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可以违背。[彼云:顶戴奉行。]这里的[彼],最初指的是第一位比丘尼,佛的姨母。对于佛所要求的这八件事,第一位比丘尼说[顶戴奉行],意思是做为至高的教诫而恭敬执行。
此外,这个[彼],也可以指所有比丘尼,因为每一位受大戒成为比丘尼的人,都在佛前发过重誓,要顶戴奉行佛的教导,八敬法就是其中之一。
[会正记云:佛成道十四年,姨母求出家,佛不许度,阿难为陈三请,佛令庆喜,传八敬向说,若能行者,听汝出家。]
[《南山大师行事钞》引《善见律》云:佛初不度女人出家,为减正法五百年,后为说此八敬法,令出家。依教行故,还得千年。今时不行,随处法灭。可见此法关系甚重。遵之则正法常存,违之则法灭在即,是故必当敬奉佛制,尊重赞叹,不可有违。]
这是说女众得以出家的过程。佛的姨母想出家修行,但是佛不同意女人出家,因为女人出家会使正法提前五百年坏灭。但是姨母苦苦哀求,不但为自己哀求,也为所有女性哀求,希望佛能够允许苦难更多的女众出家修行。
阿难尊者不忍心见到姨母悲哀痛哭,也不忍心所有女性深陷苦难不见光明。于是他代替女众三次向佛请求,佛最后答应了。但是佛要求阿难去向女众说明八敬法,如果可以遵守,就允许女众出家。
为什么呢?因为尊重不违背八敬法,可以使正法延续,不尊重八敬,违背八敬,正法很快就坏灭。由于这个原因,必须对佛制的八敬法尊重奉行,尽形寿不应违背。
由此可知,女众有机会出家修行非常不容易,佛本来不允许,是因为姨母的哀求,阿难尊者的慈悲,佛才允许,当然佛是提出了鲜明条件下的允许,那就是八敬。没有其他条件,唯有八敬能不能尊重奉行这一个条件。假若这一条都废除,其实就等于从根本上不符合佛对女众出家弟子的要求,即使受了大戒,说到底也是根本上的不符合,所以这一条唯一的要求特别重要,超凡法师令我们学习是非常有必要,有智慧的。
《狮子月佛本生经》云:
若有比丘尼 不修行八敬
此非释种女 犹如旃陀罗
若有比丘尼 放逸犯八重
当知是一切 天人中大贼
恒处阿鼻狱 经由十八隔
其余三恶道 为己园林处
百千无量劫 不闻三宝名
亦噉烧铁丸 寒冰抱铜柱
如是罪毕已 生于鸠鸽身
毒蛇与鼠狼 蜈蚣百足等
如是诸杂类 皆应经历中
这是讲不修行八敬法所得的苦报,三恶道都要经历,而且百千无量劫。可见八敬法的重要之处,比丘尼都要如此地遵行八敬,何况居士?
佛制八敬法,关系着正法久住。若努力行持,佛法当得久住,若放逸废止,甚至诽谤为非佛所说,即离法灭不久了。
这也是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八敬法的原因,为护正法得以久住。
以上是简单略讲了八敬法的条文。因有居士在场,对僧法没有深入展开,不适宜居士听闻的没有讲,我们把共同学习的重点放在实行八敬法的重要意义上面。
八敬法处处提到要恭敬比丘,我们就先来讲一下比丘这两个字的含义。
「比丘,名义通含三义,一、怖魔。二、乞士。三、破恶。」
「比丘」是梵语,从因地上来讲,比丘这个名字含着三个意义:
一、「怖魔」。
「魔」,梵语叫「摩罗」,翻做中文叫「杀者」,它能杀害人的法身慧命。
比丘或者比丘尼,在登坛受戒的时候,地神、空神、天神都大叫:有一个人要脱离三界,成佛去了!魔王听到就生起恐怖,因为不但比丘一人脱离魔掌,将来他还会度许多众生也出离魔掌,不受魔的管辖。所以一个人成为比丘,
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使魔恐怖的事。《戒本疏》说「比丘」的第一个含义是怖魔,说明比丘本来的心志,这是就他的功行来说明的。
「魔」有四种:
(一)、「天魔」。
以欲法来缠缚众生,只要有欲念,有欲望,就不能清净,不能清净就不能出离,假若众生想要出离,他就会来破坏。
(二)、「阴魔」。
又称「五蕴魔」,因为五蕴诸法迁谢不停,不能够安住。
(三)、「烦恼魔」。
烦恼使令我们造作有漏的善恶诸业,烦恼就是「惑」,起惑就造业,使令我们受苦。
(四)、「死魔」。
修行还没有成就,无常一到来,却是呜呼哀哉了,使令我们的修行不能相续。[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还没成功就已经身死,这种遗憾、这种无奈,世间的英雄人物也只能落泪,没有办法。人的生命非常短暂,一期生命结束,即使生前有修行,随着业力流转,到下一期生命开始,前世的修行并不会完全延续下来,最多也只不过有些原来修行的习性影子罢了。这样假若没有当生成就的法门,想要躲过死魔,实在是太难了。
通途法门成佛难,难就难在进进退退,死魔一来,原来精进就打断,下一期生命不进则退。若没有净土当生成就一法,想要在进进退退当中成就,何止三大阿僧祇劫?
所以凡是障碍我们修道的就称为「魔」,比丘有怖魔的意义,因为他能够遵照戒、定、慧三无漏学好好地修行,将来就能够出离三界。《五分律》上也说:「为解脱出家名为僧也」,为了解脱而出世俗家来修学圣道,叫做「僧」。
二、「乞士」。
比丘的第二个意义是乞士。「乞」就是乞求,「士」就是指比丘、比丘尼,上乞佛法,以资法身慧命,下乞资具,包括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来资助、养活我们色身的生命。托钵、粪扫衣、树下坐或是冢间坐,把资养生命的要求降到最低,只要养活色身以供修道就可以了。少欲知足。并不是东西用得少就很苦,实际上少欲少烦恼,多欲才多烦恼。
乞法是比丘修行的正因,乞食等等乃是修行的助缘,助缘当然也是需要的,因为果报之身,假如没有四事的供养,是难以进道的。
三、「破恶」。
也称为「破烦恼」。比丘修戒、定、慧三无漏学,必定将来能够破除烦恼的结使而成就圣果,这是以因对望圣果来说明的。
「怖魔、乞士、破恶」叫做比丘因中的三名,而「杀贼、应供、无生」叫做果地上的三名。
「杀贼」,烦恼就是贼,是障碍修道的魔,将见思烦恼都灭尽就是怖魔之果,因地是「怖魔」,果地就称作「杀贼」。
「应供」是指真正的福田,他的德行堪可众生供养,因地称为「乞士」,果地就称为「应供」。
「无生」指痛苦的果报永远灭亡,也就是「破恶」的结果。
出家众,无论比丘、比丘尼都代表着僧宝,我们常常讲三宝有殊胜的功德意义,那么究竟有哪些呢?
根据《四分律》,有四种的三宝:
一、「理体三宝」。
(一)、理体的佛宝
就是佛的五分法身。所谓戒法身、定法身、慧法身,解脱法身和解脱知见法身。
(二)、理体的法宝
就是灭理的无为。《行宗记》解释说:四谛法有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灭理的无为就是灭谛的涅盘,证得无为的法性。
(三)、理体的僧宝
声闻、学、无学的功德,叫做「僧宝」。
「声闻」的圣者,就是听闻佛的声教,依照佛的声教,如法修行而证得圣果的。
「学」就是初、二、三果。
「无学」就是四果阿罗汉。从初果以上,就同见真谛理,就可以称为「理和僧」,所以这里的「僧宝」,凡夫僧还称不上,必须初果以上的圣者,才叫做真正的「僧宝」。
「理体的三宝」局限圣人,「理体三宝」是常住的,通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
二、「化相三宝」。
佛宝:释迦牟尼佛。法宝:佛所演布的四谛等圣教。僧宝:佛坐下僧众。
[化相三宝]局限佛在世的时候,是属于现在的,因为是从佛出现世间来开始演说教法,教化引导众生。
三、「住持三宝」。
「住持佛宝」就是形象塔庙。「形象」就是佛的形象,如用纸绘画的,或者金银铜铁等等塑造的佛的形象。「塔庙」是指供佛的处所。
「住持法宝」就是记载三藏圣教的黄卷、赤牍。古时候的经书,不像现在装成一本书,古时候是卷起来一卷一卷的,所以称为「黄卷」。「牍」就是古代写字用的木片的。包括整个经、律、论三藏的圣教都是法宝的内涵,属于住持的法宝。
「僧宝」是戒法仪相。「戒法」是指依照戒法去受戒,得到戒体。「仪相」就是削发,然后披上染坏之衣,有这种出家威仪的相状。「戒法仪相」包括出家五众都在内。
住持三宝是在佛示现灭度之后的,像我们现在就是属于住持的三宝。
四、「一体的三宝」。
「佛宝」是始觉的观智。
「法宝」是本觉理体。
「僧宝」是始本不二。
「一体三宝」是属于常住的,是通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
前面第一种三宝,[理体的三宝],同样是是属于常住的,是通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它跟最后面第四种[一体的三宝]有什么不同?「理体的三宝」局限圣人,而「一体的三宝」通于凡夫僧。
或许大家一时没记清楚,没有关系,听的多了就会记住了。不论何种三宝都是殊胜无比的。
《四分律戒本疏行宗记》引《宝性论》:「有六义赞叹三宝」,《行宗记》是灵芝律师所作,解释《四分律戒本疏》的。《行宗记》引《宝性论》说,有六个意义来称扬赞叹三宝。
一、「希有义」。
[世宝贫穷众生不遇,三宝薄福众生不遇。]
世间的宝物,金银财宝种种,是贫穷的众生遇不到的,佛、法、僧三宝,薄福的众生也不能遇到。我们能够皈依三宝,又出家受戒,真是太殊胜了,福分真是太深厚了。
「希有义」,通于四种三宝,
理体三宝,只局限圣人,凡夫愚痴的众生也遇不到;
化相三宝,只局限于佛在世的那个时代,没有缘也是遇不到的。经中讲「舍卫国三亿」就是遇不到的情形,讲到舍卫国有九亿众生,但是在九亿当中,不见不闻的就有三亿这么多;
住持三宝,众生假如没有信仰之心,遇不到的;比如我们扬州法海寺在著名风景区瘦西湖当中,又不要门票,那游湖的千万游客当中,肯进来与住持三宝相遇的少之又少。
一体三宝连二乘圣者也不能遇,所以「希有义」通于四种三宝,都有希有的意义。
二、「离垢义」。
[世宝体无瑕秽,三宝觉离诸漏。]
世间的宝物,它的体性是没有瑕疵、垢秽的,是光明皎洁、没有欠缺的,而三宝是断绝、远离诸多有漏的诸法。
「离垢义」,唯独是就理体三宝来讲的。《归敬仪》里边说到:住持的三宝,它的体性是有为,也具足漏染;化相的三宝,它体性是无常,被生住异灭四相所牵;一体三宝,在迷的时候都是随着有所染污的。所以第二种「离垢义」,唯独局限在理体三宝。
三、「势力义」。
[世宝除贫去苦毒,三宝六通难思议。]
「苦毒」就是苦恼的意思,世间的宝物能够除去贫穷,除去痛苦。
「三宝六通难思议」,佛、法、僧三宝有六通,难可心思口议。「六通」:神足通、他心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漏尽通。六种都是光明、透彻,所以称为「通」,譬如「他心通」,具足他心通的圣者能够了知众生的心念,你想什么他都知道,要度化众生就容易了。「漏尽通」,就是将见思烦恼都断尽了。
「势力义」,唯独对着化相三宝来说的。
四、「庄严义」。
[世宝严身令好,三宝能严法身。]
世间的宝物能够庄严我们的身体,使令美好,而佛、法、僧三宝能够庄严我们的法身慧命。
「庄严义」,通于四种三宝。
五、「最胜义」。
[世宝诸物中胜,三宝诸有无上。]
世间的宝物是诸多财物当中最为殊胜的,佛、法、僧三宝是「诸有无上」。
三界可以分成「二十五有」:
欲界有「十四有」:
四恶趣、四洲、六欲天。
「四恶趣」: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
[四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这里把阿修罗道归于恶趣,是因为阿修罗虽有福报,可是嗔心未除,福报享尽就会堕于恶趣,因嗔心所招感而受大苦报。离恶趣仅一步之遥,所以还算不上善道。
总之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
色界有「七有」:
所谓[色],是指还有身体的障碍。生于此界的诸天人,远离饮食,男女的欲望,但还未脱离质碍之身。生于此界之众生,是依各自修习禅定之力而化生。
色界有七有:
[四禅天]有四个: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以及
初禅当中的大梵天属于色界,算五个,第四禅当中的净居天属于色界,再加上无想天,合起来有七个。
无色界有「四有」: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无色是指超越了物质的束缚,已经没有色身障碍所得到的自由状态。无色界没有物质现象,只剩下受、想、行、识四种生命特性。
无论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虽然修行不一样,受用不一样,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凡夫。
欲界有十四有,色界有七有,无色界有四有,合起来二十五有。
而佛法僧三宝是三界二十五有最高、最超上的,没有在它上头的,所以最为殊胜。「最胜义」也是通于四种三宝的。
六、「不改义」。
[世宝炼磨不变,三宝八法不动。]
世间的宝物炼磨不会变化,好像真金不怕火炼一样,而佛、法、僧三宝八风吹不动。
「八风」是世间人所爱所憎的八种法,一般来说是指毁、誉、盛、衰、称、讥、苦、乐。《智度论》说「八风」是衰、利、毁、誉、称、讥、苦、乐。
文字稍有不同,意思是相同的,它能够煽动人心,所以称为「风」。
[八风]有「四违四顺」的情形,四种乖违众生心意的,四种随顺众生心意的。假如众生的心有所主,能够安住在正法上,不被爱憎的烦恼迷惑扰乱,就是「八风吹不动」。
「毁」是毁谤。
「誉」是赞誉。
「盛」是获得利益的事情,比如《智论论》里面就直接称为「利」。
「衰」是损减,就是丧失利益的事。譬如世俗人都想升官发财,官位没有了,财物也耗尽了,就「衰」了。
「称」是称道,也是赞美,赞成的意思。
「讥」是讥嫌,说过失的意思。
「苦」是逼迫义,会逼迫、恼害身心。
「乐」是欢悦的意思,能适悦身心。
八风吹不动的情形属于「不改义」,唯独局限理体三宝,才能做到真正的「八风吹不动」。
「比丘有五德」,比丘有五种德行,比丘尼一样也有这五种德行。
一、「体性柔软」。
比丘的体性柔软,比喻出家能够折伏身体诸多的粗犷。出家之后,身业上表现出的种种威仪,非常殊胜,非常庄严,不会很粗暴的样子,是很和雅,安详自在的。遇到灾变的时候,往往也不丧失应有的威仪轨则,行住坐卧都有一定的规矩法则。
二、「引蔓旁布」。
好像植物生长一直往四边扩展,像藤、草之类。「喻出家传法度人,连绵不绝」,比喻出家能够流传佛法,尤其是使用戒法来度人出家,使令佛陀正法、僧种连绵不绝。
三、「馨香远闻」。
馨美的香气,遥远传布。「戒德芬馥,为众所闻」,出家之后,能够如法地学戒、持戒,就有戒德,比喻戒德之香非常「芬馥」,就是非常浓厚的芬芳,被大众所嗅闻。
四、「能疗疼痛」。
疼痛是因为受到了伤害,受到了什么伤害呢?受到了烦恼的伤害。比喻出家能够断烦恼的伤害,因为烦恼毒害我们的身心,丧失法身慧命,出家之后,因戒而生定,因定而开慧,因慧而断烦恼,将毒害身心的烦恼都灭除得干干净净。
五、「不背日光」。
比喻出家就常常向着佛日。譬如在家有种种世俗的染污,而出了家住在寺庙,天天都跟三宝住在一起,所以天天都向着佛日,也就是比喻佛的智慧光明,时时刻刻加被我们,依照佛法来修学,时时刻刻能获得佛的大智慧。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8-7-19 15:41 编辑
]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8-7-19 15:39
大众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别解脱经难得闻
经于无量俱胝劫
读诵受持亦如是
如说修行者更难
尊敬的愿广和尚尼、妙正法师、悟慈法师、弘静法师、妙正法师以及诸位仁者:
大家好!阿弥陀佛!
前面给大家介绍了,比丘尼得以出家的因由,是佛的姨母摩诃波舍波提求出家,佛陀起初不听许,阿难尊者三次替女众请求,佛才听许,但是让阿难尊者向姨母说明八敬法,能尊守就听许出家。当然姨母发誓尽形寿奉行八敬,于是从姨母开始,女众才有机会得以出家修行。
接下来,我们就从制订背景、产生过程、形成因缘等三个方面作一个简要地梳理,使大众了解在二千多年前的古印度,八敬法是世尊慈悲、智慧与大雄力的体现,是佛教的平等精神,八敬法的出现,挑战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成为提高女性宗教地位的起点。
当然它还是女性得以出家修行的根本戒法,是女众成为比丘尼的前提条件。
通过对八敬法的学习,体会佛陀制订八敬法的悲怀,由此树立对于八敬法的正确认识。
一、八敬法的制订背景
八敬法,又称作八敬戒、八重法、八尊重法、八尊师
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违法、八不可过法,单称八敬。即比丘尼尊重恭敬比丘之八种法,如来成道后十四年所制。
世尊制订八敬法的背景,需要从社会背景、宗教背景二个方面来探究。
(一)、社会背景。
古印度也经历过由母系社会转向父系社会的发展过
程。
在吠陀时代,女性还与普通男子地位相当。
在黎俱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500——1000年),大体上还是一夫一妻制,说明女性还有一定地位。
至夜柔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000——500年),女性地位下降,将女子与“不信、污浊”这类的词连在一起的语言很多,不过女性还可偕同丈夫一起或是单独主持祭祀之礼。
至经书时代(约公元前500——250年),女性地位更趋低落。女性附属于男子,不能独立,公认一夫多妻制,种姓地位越高,妇女权利越低。妻子对丈夫有绝对服从的义务。
佛教经典当中也记载了一些内容,可以窥见古印度时代女性生活状况。
1、 古印度女子在法律上没有财产继承权。
如《长阿含经》卷七《弊宿经》上说:有一位梵志年老去世,留有二妻,大妻有子成年,小妻有娠,大妻之子对小母言:[所有财宝,尽应与我,汝无分也。时小母言:汝为小待,须我分娠。若生男者,应有财分;若生女者,汝自嫁娶,当得财物。]
意思是说小的妻子没有继承权,而如果她生下的是女孩,同样没有继承权。
2、古印度女子在人格上没有独立自主权。
如《妙法莲华经》上说:[勤行布施,心无吝惜,象、马、七珍、国城、妻子、奴婢、仆从、头、目、髓、脑、身、肉、手足,不惜躯命。]
就是当布施的时候,女子是可以被当做所布施之物给予他人的,自己并没有独立自主权。
(二)、宗教背景。
1、外道和佛教内部都有不利于女众出家的消极因素。
基于当时的社会认识,古印度的诸大教派都没有女人出家修行的先例,甚至“天衣派”祼体外道将女人完全排除于救赎的可能性之外。
在佛教内部也存在一些不利于女众出家的消极因素。在当时的社会中,男尊女卑的思想非常严重。如果允许女众出家,那就会给佛教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毗尼母经》中记载了一大堆话,因时间关系,就不念原文,大体上的意思是说:
如果女众不出家,诸檀越将无比的恭敬供养比丘僧,如果女众不出家,比丘僧的威德过于日月,外道根本不敢正眼看一眼比丘僧们。如果女众不出家,佛之正法应住千年,由于女从出家,今减五百年等等。所以当时要开创允许女众出家的先例,佛教要面对多么大的社会压力。
宗教背景的第二点是:
2、佛教要考虑内部的学修关系。
佛教是绝对禁止出家众男女爱欲的,如果女众出家,如何解决男女二众清净相处问题?僧团当时过着托钵乞食、游行弘法的生活,如果女众出家,根据女性体质较弱的生理特点、以及当时的印度社会安全状况,如何消除女众日常游行生活中的困扰与危险?另外当时的僧团教育工作已经由诸大长老承担,长老们当然都是比丘的身份,如果女众出家,又该如何解决女众的教育问题?对于这些实际问题,应该说佛陀都作了深刻的思考,所以世尊在制定八敬法前以比喻来申明意义:
《中本起经》说:[佛告阿难,假使女人,欲作沙门者,有八敬之法,不得逾越,当以尽寿,学而行之;譬如防水,善治堤塘,勿漏而已,其能如是者,可入我律戒。]
《毗尼母经》说:[所以为女人制八敬者,如人欲渡水先造桥船,后时虽有大水必能得渡。八敬法亦如是,怖后时坏正法故为其制耳。]
这二种比喻例子不同,但义理无别。都一致说明了佛陀制定八敬法的根本思想——防坏正法。
通过以上从社会和宗教二个方面来说明八敬法的制订背景,可以看到:八敬法的形成,是立足于女众当时的实际状况的,但是也要看到,着眼佛教永远的“正法久住”的慧命问题,对治女性习气,促使尼众断惑证真才是更深层次的制订背景。
二、八敬法的产生过程
八敬法的产生过程前面已经跟诸位有说明过。八敬法是怎样产生的呢?这个问题在诸家经律中就有说明,例如:
《大爱道比丘尼经》、《中阿含经》、《中本起经》、《毗尼母经》、《四分律》、《五分律》、《僧祇律》、《根本说一切有部律》等经律当中均有记载。
各家经律的记载大同小异,从整体情节上说,都是如前所述:大爱道等女众先前多次要求出家、佛陀都没有允许、后来阿难以女人可证四果之理及大爱道养育之恩来代为请求,佛陀始制订八敬法,同意女众在守持此法的前提下出家。也就是说,女众是依八敬法而出家的,八敬法是女众出家的根本法。
三、八敬法的形成因缘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八敬法,在历史上是怎样形成的?
综观八敬法的形成因缘,有一个从“原始佛制”到“部派结集”、从“佛教制度”到“学处戒条”的变化。
一、首先八敬法是“原始佛制”,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
理由有两个:
(一)、第一条依据是反证。
在原始佛教时期,以大迦叶尊者为代表的长老们是不会擅自制定女众律法的,这可从大迦叶尊者在佛陀入灭后、结集经典时对待戒律的态度上说明问题:尊者说:“若佛先所不制,今不应制;佛先所制,今不应却;应随佛所制而学”。
也就证明这不是佛入灭后制的,而是当年佛制的,结集时才被大迦叶尊者为首的长老们保留下来。
(二)、第二条依据是从正面来说。
以《大爱道比丘尼经》为例,此经是记述摩诃夫人出家、
受戒及尼众相关修行之事的最早经典,有着举足轻重的权威性。此经中所记载的八敬法也是最有代表性和象征意义的。若以此经中的八敬法为源头来看其它经典中的八敬法内容,可以说是如出一辙、大同小异。
而《大爱道比丘尼经》中的八敬法,字里行间透露着佛陀爱护二众弟子、着眼佛教大局的慈悲与智慧,显现出世尊制定八敬法的旨趣,那就是——女众尊敬男众,男众教导女众,对治女众习性,维护佛教清净。
二、其次是“部派结集”,在这个过程中也包含着从“规制”到“戒条”的变化。
这个结论可从以上所引证的各种经典、诸家戒律以及尼众戒本中所记载的八敬法的相同与不同的特点上得出。
除此之外,印顺法师在《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中也明
确指出:[八敬法的成立早在部派分立以前,在佛教主流(长老上座们)的主持影响下完成,成为全佛教界所公认。]
因此说,《八敬法》的制订之源还在佛陀那里,其产生基础是由当时的社会现实环境、佛教长远的正法住世思想和有利于尼众成就的解脱道法所决定。
在此前提下,才有上座比丘长老们遵循佛制结集整理,从“僧伽规制”到“尼众学处”的进一步完成。
由于各个部派所处境缘的差异,所以才会出现各部戒律《八敬法》条文以及犯戒罪相的不同。不过这些有限的差别并不能改变《八敬法》是佛制的事实,以及它在佛教中的珍贵地位。
当然,古老的《八敬法》还在考虑现代佛弟子的佛法智慧与律法思想,愿我们能够体会佛陀的大愿悲怀,正确对待八敬法。
上面说了这么多,从背景到产生过程到形成因缘,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八敬法是佛戒
上面已经说明了。
二、佛陀是根据女众的特点来制戒的。
那么女众有什么特点?
(一)、女众的报体较为孱弱。
(二)、意志力较为薄弱,遇事容易退失道心。
(三)、更容易受情绪影响,情执较为严重。
(四)、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
佛陀是根据女众的特点来制定戒律的,同时也是根据女众的特点来定佛弟子众的位次。
佛弟子众的位次是怎么排的呢? 首先是出家五众。
(一)、出家五众
男众方面有比丘、沙弥二众。
女众方面有比丘尼、式叉摩那尼、沙弥尼三众。
合称出家五众。
(二)、在家二众
优婆塞、优婆夷,也就是在家的男居士和女居士。
七众弟子以比丘为首。
所以佛戒严格的规定弟子们的位次是基于平等,而非不平等。佛以慈悲给予女众平等出家修行的机会,同时又以智慧根据女众的特点来制戒,帮助女众修行成就。
由以上的学习,我们得出结论:八敬法是佛戒。既然是佛戒,应如何对待佛戒呢?
关于如何对待佛戒的问题,我们约化教和制教两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约化教来说明:
那么什么是化教?
化教通于道俗,专门开演信解之门,能够生起对三宝的信仰,是了解佛法的门户,像十善法、五停心观等都属于化教。简单说是出家、在家都能学的法。
从化教这方面来讲,可以分别从小乘经、小乘论、大乘经、大乘论当中找到佛陀的教言,来做为如何对待佛戒的最好回答:
一、小乘经
《般泥洹经》:[明佛垂灭度,世间无师,阿难启请,佛言:比丘若能奉戒者,是汝大师,若我在世,无异此也。]
「般」是入的意思,「泥洹」是涅盘的意思。佛陀示现入涅盘的经典,叫做《般泥洹经》,也叫《般涅盘经》。
「垂」是将要的意思。其实佛陀是不灭度的,灭度是示现的,这个世间的有缘众生度尽了,他又示现到其它世界去度化众生,所以他成佛之后,永不灭度。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有一些必须要佛示现入灭才能得度,佛陀常常在世,众生就感觉不稀奇、不可贵,没有难遭遇想,佛陀示现入灭,这一些众生感觉世间没有导师了,再不努力怎么可以?
「明佛垂灭度」,说明佛将要示现灭度。「世间无师」,世间就没有伟大的导师。「阿难祈请」,阿难尊者祈请佛陀,但是他晚了一步,魔王波旬已经先请佛入灭了。阿难尊者知道之后,非常悲哀苦恼,三次请求世尊住寿一劫,但是佛陀已经答应了魔王波旬,佛陀绝对不打妄语的,答应人家的事,一定要实现。阿难尊者没办法,因此忧愁苦恼,佛陀为他宣说了偈颂:「我所说诸法,即是汝等师。又云,汝等勤精进,如我在无异」,我所说的一切诸法,就是汝等伟大的导师。又说:汝等要精进,精者不杂,修道必须要不间杂、不掺杂,进者不间断、不退转,汝等勤精进,如同我在世间没有两样。上文引自《行事钞》。
《佛遗教经》说:[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如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在我示现入灭之后,应当要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就是戒,功德高超殊胜叫做「尊」,利益宏深叫做「重」,保护爱惜,不使令丧失叫做「珍」,谨慎奉行而不高慢叫做「敬」。
「如闇遇明,如贫人得宝」,就好像在暗夜里遇到光明的照耀,我们过去都是生存在无明的长夜当中,佛宣说戒法等等,如同大光明的宝灯,所有的无明暗夜就大放光明。也如同「贫人得宝」,贫穷之人获得宝物。
「当知此则是汝大师」,应当了知,这就是汝等伟大的导师。我们能够依照戒法好好奉行,就是伟大导师在我们身边。
诸多经典都说到,佛临灭的时候,阿难请问四桩事:
第一问:「依何而住?」,佛陀回答:「令依四念处而住」。
第二问:「以谁为师?」,佛陀回答:「以戒为师」。
第三问:「经首要安什么样的言语?」,佛陀回答:「如是我闻等等」。
第四问:「制罚恶性的比丘有什么办法?」,佛陀回答:「令默摈置之」。大家都不跟他讲话就是「默摈」,不跟他讲话,他就感觉不好意思了,就要改变自己的行为,不然还能够生存吗?所以就用默摈之法来制罚恶性的比丘。
四分律藏《说戒犍度》,卷三十五:
[波罗提木叉者,戒也。自摄持威仪、住处、行根、面首、集众善法,三昧成就。]
波罗提木叉就是戒,比丘、比丘尼必须要好好摄持自己的威仪,谨慎守护六根,在遇境逢缘的时候一心正念,安在我们所修的法门上,不可以随便的虚妄分别,不虚妄分别,就不会进一步对尘境有所染着,对尘境不染着,就不会造业,不会受苦。
所以六根遇境逢缘的时候要摄护威仪,行住坐卧、大小便溺、举止投足、穿衣吃饭种种时节都要常尔一心,念除诸盖,这就是摄持威仪。
自己威仪庄严,就能够感动人跟我们出家,佛世就有这种情形,像马胜比丘威仪非常庄严,外道看到了受感动跟他出家,我们亦复如是。庄严跟漂亮是不同的,一个威仪庄严的人,带着摄受人心的力量。
佛的威仪到底有多庄严?灭度百年后,有一位优波鞠多尊者被称为无相好佛。他所度的夫妻二人共同成就四果阿罗的数不清有多少。总之每度一对夫妻成就四果,就放一根筹到山洞里,单个成就四果的不算,成就四果以下的也不算,夫妻共同成就四果的就放一根筹。什么叫筹呢?就是一根像筷子一样的小木棒,是当时用来计数的工具。放筹的那个山洞已经都放满了筹,说明他度的夫妻二人共同成就四果的不计其数。
优波鞠多尊者长的非常庄严,威仪又非常好,又度人无数,只是没有佛的三十二相,因此人们称他“无相好佛”。尊者很想知道他的威仪行止和佛相差有多远,于是他就找到了一位年老的比丘尼,这位比丘尼已经一百多岁了,她年轻的时候曾经亲眼见过佛。
尊者到了比丘尼的地处,轻轻推开房门,走进屋内。向比丘尼说出了他想知道的问题,比丘尼说:当年,六群比丘也曾经来到我的地处,他们推开房门的时候,门后油瓶里的油没有洒出来一滴。
原来比丘尼提前在门后放了一只装满油的油瓶,尊者进来的时候,推门的动作虽然很轻很稳,但油还是少少洒出来一些。
比丘尼对尊者说的话什么意思呢?六群比丘是当年佛的僧团里最调皮捣蛋,戒律威仪都属于比较差的。他们的威仪都比尊者还要好,何况僧团里那些戒律威仪好的比丘僧呢?
这时候,比丘尼又接着对尊者说:我无法形容佛的威仪,当年我还是个小女孩的人,佛带着僧团到我的村子里托钵乞食,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佛陀。见到佛的时候,就好像是太阳的光辉照耀着我,我不自觉的就跪在佛陀面前,从那一刻起,我从佛出家,成长为一名比丘尼。
这是佛灭度百年后,有关佛当年威仪行止的一段描述。
假如我们佛弟子们的威仪非常庄严,俗人看到就会受感动,怎么有这么威仪庄严的人呢?坐有坐相,卧有卧相,行有行相,立有立相,太庄严了,坐下来绝对不会随便翘起二郎腿,脚随便摇动,吃饭不随便讲话,讲话不要多,如果你知道这个世界凡所有相皆是虚枉,有那么多话需要讲吗?假如说平时有一个人,对着灯泡讲话,灯亮了是因为有电流,知道原因了没什么奇怪的,无话可说,但是这个人一见灯亮了就讲个不停,灯灭了也讲个不停,总之不停地对着灯泡讲话,你一定怀疑他是不是精神方面出了什么问题。就那么简单一个有电就亮的事,讲什么呢?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这样,全都是幻影,一个泡泡起来了,一个泡泡又破灭,你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泡泡,起来了也必然灭掉。
一切都是业力因果的显现,缘生缘灭,没什么话要说。
即使有话不得不说,也不要大声,扰动别人的清净,修行人理应寂静,而且待人处事要谦虚、恭敬,讲话柔软,不粗暴。
一个修行人,就好象轻轻的一阵风,安静的,舒服的经过你的身边,或许你根本没注意到,但是这一阵风确实经过你身边了,它的经过已经实际上对你造成了影响,至少你喜欢这样轻柔的一阵风,让你感到很舒服。
什么是修养?让你身边的人都感觉到舒服就是修养。这是从心中发出来的影响力。不仅是对身边的人,就连小动物都喜欢待在你身边。我以前讲过《佛子行三十七颂》,里面谈到修行者在草原上,小动物围绕着他跑来跑去,一点也不害怕,甚至还有凶猛的狼之类的动物也变得温顺,和其他小动物一起欢快地待在修行者身边,万物和谐的画面在这位修行者身边是常态。
假如你也喜欢万物都跟你亲近,就要自己摄持威仪。
说戒法是[住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总要有一个住的地方,鸟兽必须有鸟巢洞窟,出家人亦复如是,好好持戒就是安稳的住处。
戒法也是「行根」,修行的根本。
戒法也是「面首」,看一个人庄严不庄严,主要看他的脸面,戒法就像我们的脸面一样。
戒法能够聚集众多的善法,因为好好持戒的关系,因戒而生定,使三昧正定可以成就。
接下来我们看小乘论当中的有关内容:
小乘论
《成实》云:[道品楼观,以戒为柱,禅定心城,以戒为郭,入善人众,要佩戒印,是故特须尊重于戒。]
《成实论》是小乘的一部很重要的论典,它跟《俱舍论》有同等地位。《成实论》属于空宗,《俱舍论》属于有宗,空有相对,同为小乘两部很要紧的论典,就如同大乘《瑜伽师地论》和《大智度论》一样。
「如《成实》云」,如同《成实论》说,这里举出三个比喻:
一、「道品楼观,以戒为柱」。
「柱」比喻依持。三十七道品的楼观必须以戒法做为支柱、依持。
二、「禅定心城,以戒为郭」。
「郭」是外城,比喻防御。坐禅想要入定,往往有烦恼贼作祟,使令我们的心定不下来,戒法就好像外城,有外城戒法的守护,烦恼贼侵犯不进来,心才容易得定。
三、「入善人众,要佩戒印」。
说戒羯磨当中,必须戒法清净的僧众才可以参与,否则不能参加诵戒羯磨,所以入善人之众,必须要佩戴戒印。
《智度论》说:「三十七品,无所不涉」,无量的道品含摄在其中,我们不要小看三十七道品,它是通于大乘的,大小乘都要共同学习。
下面,我们看大乘经当中的有关内容:
大乘经
《华严》云:[具足受持威仪教法,行六和敬,善御大众,心无忧悔,去来今佛所说正法,不违其教,能令三宝不断,法得久住。]
能够具足受持威仪的教法,对于轻的威仪,重的戒法,都能够轻重等持。
再行六和合,互相恭敬。「六和合」是见和同解、利合同均、戒和同守、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
六和敬是一个团体保持长久稳定和活力的方法。不仅是指出家众的团体,在家众的团体也是一样的,包括社会上任何一个社团。我们这里提到[僧团],任何一个六和敬的四人以上的团体都可以称为僧团,不一定只有出家人才能称僧团。这样做,能令僧宝不断绝,正法得以久住。
六和敬对于一个团体的稳定团结发展非常重要,我们简单把六和敬跟大家作个介绍。
(一)、见和同解。
佛弟子们都应以佛的知见为知见,不应有邪魔外道的知见。依照佛三乘的圣道,依照戒定慧三无漏学来修习,因戒生定,因定开慧,乃至因慧断烦恼,一直成就无上佛道。所以我们知见要正确,不可以掺杂世俗的知见,还有邪魔外道的知见,那就不能得到解脱,要共同以佛的知见为知见。
(二)、利和同均。
僧团获得的利益,大家都能够共同享受,平均来受用四事的供养。过去古德,譬如有人送方丈和尚一粒核桃,他舍不得自己吃了,就舍出来给大众僧共同吃。只有一粒怎么分配?他想出一个办法,请人把核桃打碎,然后加一点糖水,做一大锅,一人一碗大家都吃到了,这个才「利和同均」,另外轮僧次,也是「利和同均」的例子。
(三)、戒和同守。
我们都根据《四分律》,受了比丘二百五十条戒,或是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假如其他部律就不同于这个条数了,凡是年满二十岁,无论年纪比较大的,或者比较轻的,都共同遵守二百五十条戒。在家居士同受五戒的,同受八关的,都是一样的,没有对谁轻一点,对谁重一点,大家持得皎如冰霜、尘点不染就是「戒和同守」。
(四)、身和同住。
我们共同住在一个僧团里边,行动要一致。
(五)、口和无诤。
对出家众来说,如法的僧事不出口反对,叫做「口和无诤」。
无论出家在家,在团体中共同策励道业,所讲的都是道业的事,不讲人我是非,根本就无我,你为谁争吵?又有什么事非要讲呢?凡夫众生执着有我才会争吵,才会讲事非人我的事,修行人不如此。
(六)、意和同悦。
比丘或是比丘尼,对于如法的僧事,即使因为自己生病或是因为要照顾病人,或者因为要办理重要的三宝事不能参加,要按请假制度来执行。表示我的心意非常欢喜,赞同如法的僧事,但是因为我没办法来参加,所以就跟僧团告假,这个叫做「意和同悦」。
不论出家在家,跟大家的内心保持一致,对如法的事,欢喜赞同,叫做[意和同悦]。
能够这样做,大家守住六和,互相恭敬,互相尊重,一定非常和合,非常安乐,非常清净,叫做「行六和敬」。
后边两句「善御大众」、「心无忧悔」说明他能够摄众,因为所行的都必定依于戒法,所以内心就没有忧愁后悔。
[去来今佛所说正法,不违其教,能令三宝不断,法得久住。]
「去」是过去,「来」是未来,「今」是现在,也就是三世诸佛所说的正法。我们都「不违其教」,奉行、随顺,没有乖违,能够使令三宝不断绝,正法得以久住在世间,永远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
《月灯三昧》云:[虽有色族及多闻,若无戒智犹禽兽,虽处卑下少闻见,能持净戒名胜士。]
「虽有色族及多闻,若无戒智犹禽兽」,上半首偈说明俗贵道贱的情形,俗人认为高贵的,我们出家人却认为是卑贱的。「色族」,身体长得庄严,有美色,而且出生于高贵的种姓,又广博多闻,这是世俗人认为高贵的。然而我们出家人是以戒智为贵,能够好好持戒是有智慧的人,以这个做为高贵。
世俗的「色族」,假如没有守持戒法的智慧,那就跟禽兽没有两样了。
「虽处卑下少闻见,能净持戒名胜士」,下半首偈说明俗轻道重的情形,俗人所轻视的,却是道人所尊重的。虽然处在卑下的地位,「卑」是他的形体很丑陋,「下」是他的种姓很卑贱,而且少闻少见,没有广博多闻。但是他能够清净持戒,这是人中最为尊贵的,叫做「胜士」,很殊胜的人,因为「色族」是世俗人崇重虚妄之法,而持戒的智慧,乃是出世间真正的道法,所以世俗的色族多闻,不能跟出世的正道----戒智来相比。
《涅盘》云:[欲见佛性证大涅盘,必须深心修持净戒,若持是经而毁净戒,是魔眷属,非我弟子,我亦不听受持是经。]
《涅盘》就是《涅盘经》。
「欲见佛性,证大涅盘」,想要照见佛性,就是证得大菩提、大般涅盘的二妙转果,也就是唯识所说的所转得的情形。
所转得的情形分两种:
一、「所显得」。
就是大涅盘。大涅盘又分为四种:
(一)、本来自性清净涅盘。
(二)、有余依涅盘。
(三)、无余依涅盘。
(四)、无住处涅盘。
二、「所生得」。
就是大菩提。大菩提也就是四智的心品:
(一)、大圆镜智。
(二)、平等性智。
(三)、妙观察智。
(四)、成所作智。
想要得到二妙转果,「必须深心修持净戒」,「深心」就是深信之心,深信不疑,不会被其他人所转,深信不疑,好好修持清净戒法,就能够证得二妙转果,证得大菩提,证得大涅盘,这就是我们的正知正见,所以持戒不光是人天的果报而已,我们是为了成佛的。
「若持是经,而毁净戒,是魔眷属」,假若执持《大般涅盘经》,然而却毁破佛陀所制清净的戒法,那么他就变成魔王的眷属了。「非我弟子」,就不是我真正的弟子。「我」指佛陀。
「我亦不听受持是经」,我也不听许他来受持《大般涅盘经》。
众生的佛性被种种烦恼所掺杂,必须靠着戒定慧三无漏学,好好地修行,来对治烦恼,逐渐能够达到无上佛果的地位。想要断除烦恼,首先必须止息有漏的诸业,止息有漏诸业,最有效的没有超过戒律。
《华严》偈言:[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坚持于净戒,则是如来所赞叹。]
《华严经》的偈颂说:「戒是无上菩提本」,戒法是成就无上佛果菩提的根本,不仅仅是人天果报而已。想要成就无上菩提,就「应当具足持净戒」,「具足」是轻重等持,不是仅仅持重戒,对于轻戒就随便放逸、懈怠,这样不叫「具足」。「若能坚持于净戒,则是如来所赞叹」,假若能够坚固执持佛陀所制的净戒,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共同称扬、赞叹的对象了。
今天时间到了,下次接着讲大乘论中的有关内容。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