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地藏经玄义(第四集)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8-6-3 10:55     标题: 地藏经玄义(第四集)

地藏经玄义


(第四集)


1998/12  新加坡净宗学会 


  请掀开经本,《地藏经科注》纶贯第一面,倒数第二行当中看起。我们将文念一段,对对地方。

  【是以地藏慈王,偏向幽冥界内,以同体慈悲,劫劫救援而未艾。释迦文佛,特昇忉利天中,报圣母恩德,谆谆付嘱以频申。令向佛法中,献少水少华,并脱幽途之苦。俾从大士前,能一瞻一礼,咸蒙胜地之欢。功莫京焉,义叵量矣。】

  到这里是一段。这一段是说本经的缘起,纶贯前面这个小序写得非常好,段落层次清清楚楚,从法界的根源一直讲到这部经的缘起。因为前面一段叙说六道的由来,六道是众生迷得深,造的业广,果报很苦。『是以』两个字,就是指这桩事情,正因为这个缘故,地藏菩萨发大慈悲心。这个地方称为『慈王』,这是对於慈悲称赞到极处,意思是说,诸佛菩萨慈悲,地藏菩萨比他们更慈悲,是慈悲中之王。何以见得?『偏向幽冥界内』,特别在罪苦众生这个地区,他去教化。『以同体慈悲,劫劫救援』,「劫劫」就是无量劫,永远没有止境的。这一点,诸位同修已经不是初学,我们一定要晓得,任何一尊诸佛如来、任何菩萨,到地狱去教化众生都称地藏菩萨,这个道理要懂,你才真正体会到「法门平等」,「万法一如」。如果在现前这个时代,任何佛菩萨到我们娑婆世界来作佛,名号都要叫释迦牟尼,不能用其他的名号。

  诸佛菩萨没有名号,名号是怎麽建立的?是因众生根性不同而建的。为什麽一切诸佛如来,在此时此处成佛要称作释迦牟尼?此时此处的众生,没有慈悲心,自私自利,不知道爱护众生,不晓得敬爱别人,所以名号要用释迦。「释迦」是能仁,能仁慈的待人接物,是这个意思;此时此处的众生心不清净,浊恶到了极处,所以用牟尼,「牟尼」意思是寂静。所以名号是因众生而建立,不是菩萨喜欢这个名号,没有这个意思。所以名号是度众生的,度此时此处众生。你就晓得任何人到地狱去教化众生,都称地藏菩萨,都是地藏菩萨的分身,如果我们发愿到地狱度众生,也是地藏分身。这在在处处显示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体,不但理上是一体,事上也是一体。大经常讲「迷悟」,诸佛菩萨悟,就是悟这个事情,一切凡夫迷,也是迷这个事情。这桩事情没有迷悟,理没有迷悟,事也没有迷悟,迷悟在人。我们对这个赞叹意思就明白了,这是特别的悲愿,不忍心看到众生苦,见到众生苦,就得想办法帮助他离苦得乐,所以地藏是「偏向幽冥界内」。

  我们要问,地藏菩萨在幽冥界内度化众生,人间来不来?「幽冥」指的是地狱道,其他道有没有?幽冥界内都这样慈悲,其他界内哪有不到的道理?就全都包括了。菩萨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时时刻刻在我们周边,我们是肉眼凡夫不认识,辜负佛菩萨的恩德,这是真的。从哪些地方能见到?如果从显着的佛菩萨的形像,你见到佛菩萨的形像,佛菩萨就在;你看到佛菩萨的经典,佛菩萨也在;你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一些人,别人劝你行善,又何尝不是佛菩萨示现?如果我们自己的机缘成熟,这就是经上所讲的「冥感冥应」。我们的机缘成熟,确实很多人自己不知道,如果不是机缘成熟,你怎麽会遇到殊胜的缘分?现在人讲「机会」,你怎麽会遇到这麽好的学佛机缘?从这些地方就知道,缘成熟了。而佛菩萨感应,实在讲是不可思议!往往感应是佛菩萨不思议威神加持,加持在一个人身上,给你说几句话,时间只有几分、几秒钟,而那几句话,说话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怎麽说出来的,那就是佛加持。这种情形,讲经的法师大德这个感触特别明显。

  过去谛闲老法师讲《圆觉经》,那个时候有江味农居士、蒋维乔居士,这都是民国初年在家学佛杰出的人物。这些人听经,一面听一面写笔记,把老和尚讲的东西记下来,有好几个人,记下来交给江味农居士整理,以後就出版一本《圆觉经亲闻记》。你们看那个序文,他们整理出来之後送给谛闲老法师看,谛闲老法师看了,这好!这是我讲的吗?他自己都不晓得。这是什麽原因?在讲台上佛力加持,他说出来自己都不晓得,这真的一点不假。我跟大家讲的话也都是真实话,我上台讲经这麽多年,我讲的真的不知道,讲完之後你问我讲什麽?不晓得。讲经之前我没有准备,我不知道怎麽说出来的,这是非常明显的佛力加持。我们在讲台上两个小时,决不是两个小时从头到尾都加持,不可能有这个现象,在当中几分钟的加持,顶多不过十几分钟的加持,时间都不长。所以大众听了欢喜,不是我有能力,是大家机缘成熟,佛力加持。每一个讲经说法的人,都有这个经验。我们才晓得,日常生活当中碰到,我们在关键的时候、困难的时候,遇到人给我们讲几句话,我们听了豁然贯通,这是佛力加持。你不相信,再问,你怎麽会讲出这话?他也不晓得。

  所以才知道,诸佛如来常在我们周边,慈悲到了极处。他们是「同体慈悲」,我们哪里晓得同体?我们只知道自己,贡高我慢,总是把自己看得比别人高。尤其是出家人,从前人说方袍大袖一穿,「方袍大袖」指海青,就比人高一等。高到哪里去?高到三途恶道去。这不是德高,是你造的业高。诸位要晓得,贪瞋痴慢是根本烦恼,瞧不起别人,你增长烦恼。出家人,别人尊重那是他的事情,我们在佛经看到,特别是在《华严经》,《华严经》是根本法lun,你们看五十三位善知识是诸佛如来的化身,各个谦虚,尊重别人。清凉大师在科判里面,科题是「谦己推人」,谦虚自己,推重别人。这是教我们,这麽多善知识,每一个人都是这样表现,让我们有深刻的印象,自己要谦虚。我们读《释迦方志》、《释迦谱》,这是古人给释迦牟尼佛写的传记,在《大藏经》里面。你看释迦牟尼佛的为人,对於一个微贱的贫民,世尊对他都很尊重,不敢轻慢,遇到人家有困难,立刻起来就帮助他。老太太眼睛花了,穿针穿不上,释迦牟尼佛看到,立刻接着帮她穿针,哪有轻慢人的道理?学佛愈学脾气愈大,愈学脾气愈怪,愈学愈傲慢,错了!那是往地狱去。

  我们要留意,看看佛菩萨的行谊,佛菩萨的生活,佛菩萨的处事待人接物,诸佛菩萨教化众生「大用无方」,所以一定要有智慧,没有智慧学不得。佛菩萨的智慧,佛菩萨的造作,完全是高度智慧的表现,决定是让众生得利益。我们没有智慧,学人家那个样子,学得不像,做出来之後让众生误会,让众生生烦恼,这就错了!你仔细看经典,佛菩萨应付众生、应付社会,多麽灵活、多麽活泼,在在处处令人欢喜。开放,开放得叫人欢喜;保守,保守得叫人欢喜;什麽时候开放,什麽时候保守,他知道观机。我们今天很糟糕,对於开放的人,我们保守,让他讨厌;对於保守的人,我们开放,也让他不耐烦。人家用得是恰到好处,我们用错了,我们不会用。为什麽不会用?没有智慧,只晓得学那个模样,不知道那个模样该在什麽地方表演,表演错了地方,这真正谈何容易!

  当我们智慧没有开怎麽办?只有跟着老师。古人亲近善知识,有亲近很多年不离开,这是什麽原因?还没有学到这个本事。学到这个本事之後才能出师,这是我们在古德里面看到,有人亲近善知识,几个月就离开了,他学会了;有人二、三年离开,有人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都不离开。不离开有两种人:一种还没有学到,一种已经学到。为了报老师之恩,感谢老师,不愿意离开老师,依旧亲近老师,这是表演知恩报恩;另外一个意思,帮助新来的同学,以学长的身分来带领新来的同学。

  我们总要细心,才真正能够学到东西。细心是一桩事情,真诚、清净、慈悲是骨干,一定要有真诚、清净、慈悲心。慈悲心是爱心,我们现在讲的护念、爱护、关怀、照顾,这都是慈悲,这是从真心里面流出来。我们今天最大的麻烦,是不知道一切众生跟自己是同体。如果知道一切众生跟自己同体,什麽问题都解决了,这世界上还有什麽战争?人为的灾害一定断绝了。因为不知道一切众生跟自己是同体,所以才发生许多的矛盾。发生误会,发生冲突全是错误的,这就是迷惑颠倒,就是佛经讲的「痴迷」。

  痴迷众生多,迷得很深,迷得很重,迷得很广,诸佛菩萨很有耐心的去帮助他们。最主要是帮助他觉悟,其他的帮助都是属於枝叶、皮毛,帮助他觉悟,那是根本,他一觉悟就成佛,就超凡入圣。悟什麽?悟同体。世出世间一切法,情与无情同一个法性,法性是体,能现能变,虚空法界依正庄严是所现所变,所现所变虽然不同,体是相同的,称「同体大悲,同体大慈」。慈是与乐,悲是拔苦,也就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离苦得乐这桩事情要怎麽做?就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他的痴迷破了,苦就没有了,他真正觉悟「同体」,乐就现前。这个乐就是佛经讲的「大自在」,我们这部经一开端,世尊放光里面「大圆满」、「大自在」,那是真乐。很可惜的众生迷得深,几个人一闻佛法就觉悟?不能说没有,但是太少了!

  从前方东美先生告诉我,他说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个惠能?惠能以前没听说一个,惠能以後也没有听说有一个,那是听一次就觉悟了。他是在卖柴,听人家念《金刚经》,就那麽短的时间,他一听他就破迷开悟,这个希有!我刚学佛方老师就劝我,惠能法师是学不到的。以後我亲近章嘉大师、李老师也告诉我,不能学,我们决定学不到;因为我最初接触的经典是《坛经》,就特别喜欢。方先生劝我学法相,李老师劝我学净土,劝我读《印光大师文钞》,他们说的的确是有道理。可是在那个时期,我对於般若,对於宗门这些典籍语录,我还是有浓厚的兴趣。这就是说,所谓是「一闻千悟」的这种人是少数,太少太少了,大多数的人是中下根性。自己一定要晓得自己的根性,要接受善知识的诱导,我们跟着他走,随顺他的引导,我们会走出一条光明的大道。这样的人已经就很难找,已经很不容易,这是做学生的态度,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对老师有信心。《华严经》说:「信为道元功德母」,信心是你将来证道的根源,是修积一切功德之母。母是能生,能生一切真实功德,这是信心。

  如果我们对於善知识没有信心,你就不必跟他学,为什麽?浪费光阴。这个善知识纵然是佛菩萨再来,你跟他没用处,你学不到东西。如果这个知识,没有什麽学问,也没有什麽德行,如果你对他充满了信心,他讲一、两句好话,你真听懂接受了,反而你一生受用无穷。信心重要,你成功失败的关键,就在对老师有没有信心。所以不是我们心目当中最佩服的、最敬仰的、最羡慕的,这个老师你不要跟他,你跟他真的是浪费精神与时间,这非常可惜!所以我们选择善友要很慎重,固然有人跟我们介绍,我们自己还要仔细观察,然後亲近才得大利。

  你真正想学,善知识没有不肯教的,这是说真话,方老师、李老师闲谈当中都说得很多。一个真正有智慧、有学问的人,他一生最大的期望就是有传人。他传给谁?这样的学生可遇不可求。李老师告诉我,自古以来传人不容易得,他说学生找老师难,老师找学生更难,到哪里去找?这都得靠缘分。我们在古籍里面看到,代代相传,一脉相承传下来,真正能传法的人记载的不多。还有许许多多善知识,一生遇不到传人,他走了,那也就完了,这个太多太多了。所以遇到真正肯接受的人,哪有不全心全力照顾?比照顾自己儿女还要亲切十倍都不止。这是什麽?法身慧命的寄托,比我们世间人传宗接代看重得太多。传宗接代是你一家的家族,而这个传承是续佛慧命,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他怎麽不重视?但是学生到哪里去找?找不到。

  我早年在世界各地方弘法,做得很辛苦,为什麽?只有一个人,没有助手。所以在那一段时间,我每年都会回台湾一趟,我回去一定去看李老师。我一定会劝请,请他多培养几个学生,让我们在外面弘法有同学、有伴侣、有助手。他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我大概说了十几次,最後一次他听到就说:「你替我找学生」,从此以後我再不敢说了,我想想,我找不到学生,真找不到。在这个时代,找一个百分之百服从听话的学生,没有,而阳奉阴违的学生很多。李老师在台中讲经说法三十八年,亲自听他讲经说法,最保守的估计也超过五、六十万人。我在台中的时候,那个时候他讲经十年,听众已经达二十万人。这里面有没有学生?经常跟随他,接受他教导学习讲经的也有几十个人,这几十个人真正能传他的,找不到。现在在台中有周家麟居士和徐醒民居士两个人,他们年岁都大了。周家麟居士大概也有七十六、七岁,徐醒民居士今年也七十一岁了。底下还有没有传人?难说了,所以很不容易!

  我们要发心,什麽人发心续佛慧命,佛菩萨必定加持他,必定把他当宝贝看待。为什麽?太希有了。你要发心弘法利生,首先要把分别执着舍掉,这是感应里面第一个条件。你有分别执着,佛菩萨想帮助也帮不上,那是障碍,障碍不在佛那边,在我们自己本身这边。你要把「我」舍掉,把「私」舍掉,起心动念,念念希求正法久住,念念希求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个心就相应。你能发这样的真心,就得诸佛菩萨的感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这几句话说明,诸佛菩萨没有离开我们,只是我们自己有严重的障碍,抗拒了佛的慈悲,使佛力对我们加持不上。这个抗拒就是妄想、分别、执着,特别是执着,就是我执,严重的执着我与我所。我,任何人不能侵犯,我所有的,任何人也不能侵犯,这个事情麻烦了。要破除我执一定要从事相下手,我所有的任何人都可以拿去,都可以享受,你的心量就开了,就不执着了。我享受跟他享受有什麽两样?我跟他是同体,所以你这麽一想开,每个人把我的拿去时,我都很快乐、很自在。先破我所,然後才能破我执,从我所有的先舍。佛法菩萨法门,第一是布施,「布施」就是你要舍,你能放下。你样样都能舍得,样样都可以与一切众生共享,不独享也不欢喜独享,这是我们要学习,真正讲修行,第一个就要修这个。

  佛接触众生是有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四悉檀」、「四摄法」。四悉檀是什麽意思?悉檀是梵华合译,「悉」是普遍,「檀」是布施,悉檀就是遍施,无条件的遍施。第一条是「世界悉檀」,它是什麽意思?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我们能不能做到?四摄法里第一条布施,施舍能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这个太重要了!重要在哪里?破我们坚固的执着,坚固就是悭贪,破悭贪。我们一切都能施,外财能施,内财也能施。佛经讲「内财」,指的是耳目心髓,指我们这个身体都能布施。可是你听话要会听,你不要听到佛说耳目心髓都可以施,好了,我就布施器官,我就捐赠掉了。你把你全身的器官统统布施掉,这不是遍施,你只布施几个人,你哪里是遍施?你要想到「遍施」是什麽意思?要用我的眼帮助一切众生看,一切众生没看清楚,我看清楚了,我这个眼就是布施一切众生;我用耳帮助一切众生听,一切众生没听清楚,我听清楚了,这叫遍施。换句话说,这个身活在这个世间为谁?不是为自己,为一切众生,我这个身就全布施了。你每一天穿衣吃饭都是布施,为什麽照顾这个身体?为了照顾一切众生,佛说话真正的意思在此地。

  你们看经文没看懂,我看懂了,我布施,你们听没听清楚,我听清楚了,我在转告你们。不是为我活的,也不是为我家族传宗接代活的,我们是为正法住世,是为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破迷开悟而活着,这样你就全布施了,内财、外财统统施了,这才叫遍施。你有一点自私自利,有一点分别执着就错了,就又迷了,又回头了。特别是初学的阶段,进进退退,一会儿开放,一会儿收缩,这是正常现象,这不奇怪。我们今天如是,我们想到诸佛菩萨在因地,又何尝不是如是!一念觉就开了,一念迷就收缩了,这一生当中能够有一、两次开放就很难得了,从来不肯开放,居然开放个一、两次就很希有,希望开的次数愈多愈好,时间愈长愈好,要在这上面下功夫。我们决定不为自己,佛所讲的这个话,我们就听懂了。世间再聪明的人,再有智慧的人,如果自私自利不肯放下,诸佛如来当面给他讲经说法,他也听不进去,他也听不懂。所以我们要接受佛法,先要把心理的障碍去除,然後才不辜负诸佛菩萨永恒无间的在照顾我们,这是「劫劫救援而未艾」。地藏菩萨是代表一切诸佛如来。

  再说到本会,『释迦文佛,特昇忉利天中,报圣母恩德』。《地藏经》讲经的因缘很特别,是世尊在他四十九年教化因缘将要结束圆满的时候,最後一次升忉利天,所以这个法会是在忉利天宫开的。为什麽?他的母亲在忉利天宫,这个法会是特别为报母恩而开的。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降生之後不久,在世间人眼光上来说,他母亲过世,这个小孩命苦,才出生妈妈就没有了,命苦,多可怜!这是世间人的眼光。哪里晓得他母亲生了一个成佛的儿子,福报太大了,世间的福报小她不能住,她要找大福报的地方去享受,所以她生忉利天享天福去了,我们世间人看不到。佛法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佛法彻始彻终无非是完成孝道而已,从什麽地方看?世尊在《观无量寿佛经》教给我们净业三福。第一句「孝养父母」,第二句「奉事师长」,末後佛告诉我们,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说得这麽清楚、这麽明白,佛法是建立在孝亲尊师的基础上,孝亲是第一。

  释迦牟尼佛孝养父母,虽然我们没有看到释迦牟尼佛养父母之身,在物质上对父母的供养,特别是对母亲。可是你要晓得,做儿女的成就大德行,成就大学问,他的父母无论在哪一道,受到一切天神、鬼神的尊敬供养,就是他的供养。想想这个,不可思议,别人照顾怎麽是你的供养?别人为什麽照顾?别人尊敬你的学问、德行,尊敬你的功德、成就,道理在此地。这是从事上论,从体上讲「同体」,那就更不必说,而真正认识同体的人少,着事相的人毕竟是多。这是从事上说,如果从理上讲就更圆满,一切诸佛菩萨都照顾,这才真正是圆满的孝养父母。所以你只要养父母之志,对於养父母的身,养父母的心,由诸佛菩萨、天龙鬼神那些人去做,你只要养父母之志。

  「父母之志」是什麽?中国人常讲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那是父母的志。你要是真正作龙作凤,佛门讲作龙作凤就是作佛、作菩萨,你真正作佛、作菩萨,这是菩萨之母,佛之母,谁不尊敬、谁不奉侍?所以孝养里面养身、养心、养志,志最重要。然後我们才晓得,世尊是如何尽孝,我们世间人哪里懂得?

  你要稍稍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在世间一定要成就自己的智慧、学问、德行,你为社会一切大众所尊敬、所推崇,你的父母就光荣。你父母走到任何场合,在现在人讲都有面子,都有许多人尊敬、关怀与照顾,这是从浅显的地方来讲。从深处讲,世间人不懂,你真的是作佛、作菩萨、作祖师,就有天地鬼神来供养、来照顾。这个事情诸位在现前,你有没有见到?洪恭兰老居士献地给我们做弥陀村,居然感得玉皇大帝派两个人来照顾他,这是大家亲眼看见的。哪一天我找洪老居士,他请你们大家吃饭,他也正要请我吃饭,他当面跟你们说,他说的是真的不是假的。他说他决定不是作梦,清清楚楚两个人站在床前面,他将要睡觉的时候,两个人长得非常端正,天人相貌比我们人好,我们人比不上天人,人怎麽化妆也比不上。他问他们两位从哪里来?两个人也不说,只劝他要忍耐。我们晓得洪老居士一生性情很急,跟李木源居士一样,速度很快,办事情说做就做,非常豪爽,性情急躁。劝他要忍耐,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忍耐,接着跟他讲两句话,「来也空空,去也空空」,他听懂了。最後他们才告诉他,玉皇大帝派他们两个人来保护他。你看看,一念善心你要想帮助别人,鬼神、天神就来保护你,感应这麽快,这是我们眼前见到的。

  所以诸位真正发心护持佛法,哪有佛菩萨不加佑的道理?洪居士遇到忉利天主派天神来护卫,我们就明了,将来弥陀村念佛往生成佛的人一定很多;否则的话,他没有这麽大的福报,也没有这麽明显的感应。这是新加坡之福,世间到处传zai 难都要来临,这个地方我们看到,忉利天派天人来保护洪居士,我们就晓得,诸佛菩萨、天龙善神必定保佑这个地区。这个地区有正法,这个地区有修行人,这个地区有很多人将来往生不退成佛,这地方是福地!世界上还有其他地区很好,但缘不足,这个地方因缘具足。我仔细的想,此地至少有十大菩萨在这地方护持这个道场,护持这个地区,所以做事情这麽顺利。昨天下午李木源居士告诉我,杨厝港那边的学校,校方答应迁走,很顺利。我们佛学院的立案,还有弥陀村的建筑很快都会批准,主管的部长听到很欢喜,这是佛力加持,龙天护助,感应不可思议。

  我们自己身临其境,亲眼看到,亲耳所闻,难道还不相信?现在我们最重要的是对自己要有信心,要发心续佛慧命,要发心弘法利生,舍己为人,你得到诸佛护念,你得到龙天善神保佑。一切诸法决不要放在心里,为什麽?我们既然将这个身心奉献给三宝,一切就由佛菩萨照顾。章嘉大师教给我,「你的一生都是佛菩萨照顾你」,我们还要操什麽心?建再大、再殊胜的道场,要就送给你,我再换个地方,佛菩萨又给我建了。你可怜,你没有佛菩萨建,你没有人帮助你,我有,所以你要我就给你,我到哪个地方佛菩萨都会给我建道场。

  我们在此地常听李居士说,我们後台老板是阿弥陀佛。今天在这个时期,建这麽大的道场,筹这麽多的资金,谈何容易!今天哪一个道场在这里化缘募捐,已不像从前,从前还能化到一些,现在经济衰退,货币贬值,房地产天天下降。我听人家说,明年春天比今年还要降低,大家的生活愈来愈艰难,哪里有钱捐出来?我们今天筹集这样大笔的资金真不容易,别人没有信心,李居士靠阿弥陀佛。这话讲得对,为什麽?不为自己,是为阿弥陀佛接引念佛往生的大众,这个事情确实是佛的事情,我们不过是发心来办事而已,所以诸佛菩萨、龙天善神就格外照顾。这是三宝的恩德,我们尽心尽力去做就是报恩。

  世尊教导我们,做出榜样给我们看,最後绝不忘恩。忉利天召集这个法会是报恩大会,诸位想想是不是?这是佛法的基本法,所以与会大众无比的希有,比《华严经》还殊胜。华严会上我们所看到的,尽虚空、遍法界来集会的是法身大士,而这个法会,我们所看到是诸佛如来,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无量无边诸佛统统来集会。我们展开经卷,看到这个场面跟《华严经》有什麽两样?无二无别。《华严经》被人尊称是「一乘圆教」,这部经又何尝不是一乘圆教?我们仔细观察确实是华严境界,不过在华严境界里面「偏向幽冥」,不是像《华严经》展现那麽样的清净平等,一律平等,这里偏重幽冥。换句话说,特别偏向苦难的众生,这是示现给我们看,提醒我们,尤其在现代的社会,苦难的众生太多了。

  中国大陆这次的水灾,我们是尽全心全力来做这个救助的工作。实在讲,我们做这个工作真正是自不量力,我没想到,李木源居士也没想到,我们已经尽心尽力了。对於长江这一带我们捐了钱,捐了三次,由中国大使馆转交,三次总数字差不多达八十万,尽了我们全部力量。北方传个消息给我,那一边zai 难很苦,松花江、嫩江流域,大庆整个被淹没,尤其是冬天快要到了,要求十万套棉衣、棉裤,我就一口答应,也不晓得十万套要多少钱。告诉李木源,李木源说好,我们送十万套,他也糊里糊涂答应了。我们托中国大使馆代办,他把价钱估价告诉我,一套是人民币一百块,十万套合成新加坡币二百万。我呆了,我不知道李木源做何感想,这钱从哪里来?我们正在头痛的时候,居然就有个菩萨发心把钱送来了,一次解决,不可思议!不但我们做了这个事情,他送的钱还有多余。又听说,界平法师从北京回来带了录像带给我,录像带里北京那些同修要求我,灾区的学校被洪水冲毁掉了,希望我能建立几个学校。我就动这个念头,又有人发心送钱来,我估计一下,可以建十个中学、二十个小学。所以我立刻通知那边,我们建十个中学,中学叫慈光中学,小学叫孝廉小学;我们建十个中学,二十个小学。我们此地一动念头,佛菩萨就帮助,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我们救灾的工作做得非常有效果,我委托辽宁本溪崔玉晶居士替我办。前天他打电话来告诉我,现在送棉衣这些情形,他说那边生活非常苦,没有东西吃。我告诉他送粮食,北方他们现在农村里主食大概是玉米,现在玉米不贵,人民币一斤四毛钱,我告诉他尽量送。我给他的数量是一百万斤,尽量送,送玉米、送面粉过年,而且每一个人还送一百块人民币。他做得太好了!只要你发真诚心,不能有一丝毫自私自利,三宝护佑,不可思议。崔居士在灾区走了五个县,自己也累病了,告诉我在灾区住的小旅馆,一天是人民币十块钱,我们就能想到他在那边的表现,生活也跟灾民一样,他受到人尊敬。他教人念阿弥陀佛,送人家钱,一百块钱念十声阿弥陀佛,送一袋面粉给你,念十声阿弥陀佛,送一件棉衣也念十声阿弥陀佛,他说要度十万人念佛,很不可思议!

  我们今天做这些事情,我跟李居士充满了信心,只要念念如法,只要行行相应,我们後台真的是阿弥陀佛与诸佛菩萨支撑着。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告诉我,「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当你求,没有感应的时候,是自己有障碍。什麽障碍?你有私心这个障碍,大公无私就没有障碍。所以我对老师的恩德念念不忘,一生信守,受用无穷。我在此地也给诸位做见证,李木源居士又何尝不是?十年前大病不死,都是我们现世最有力的证明。每一位众生,只要如理如法的修学,你就能够得自在圆满。

  世尊最後教导我们报恩,在忉利天宫召集「报圣母恩德」大会。从报母恩要想到,我们天天念的回向偈中「上报四重恩」,这个四重念四重,意思都讲得通。第一、「报父母养育之恩」;第二、「报老师教导之恩」,佛是我们老师,报佛恩是报师恩,佛是代表老师;第三、「报国家之恩」,在古时候是帝王,在现代讲,现在民主叫政府,政府这些领导人尽心尽力维护国家的安定繁荣,我们深受恩德要知道;第四、「报众生恩」,我们生活在世间,一切所需都是依靠大众互相的依存,人决定不能够独立生存。我们吃的粮食是农夫耕种的,我们穿的衣服是工人制造的,真的是一饮一啄都是来自广大群众,所以一切众生对我们都有恩德。我们不知道报恩还要伤害,这个罪业就太大太大!你仔细的思惟、冷静的观察,一切众生给我们都有很大的恩德,乃至於动物、植物、矿物,现在讲地球的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我们住在这个地方才能得到幸福,所以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就是不知道恩德。

  知恩才会报恩,不知恩的人,你要跟他讲报恩,他怎麽会听得进去?不但听不进去,他还说你头脑有问题,你邪知邪见,你的思惟想像不合逻辑,他还要加这些言语给你。他不知道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体,他知道是一体,才会知道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这些众生包括有情众生、无情众生,他们跟自己都是一体,与自己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所以真正知道恩的人,知道深恩大德的人,是诸佛菩萨,凡夫哪里会知道?凡夫所知道的是眼前几个人而已,这个人对我很好,我感激他,他想不到与众生是一体。所以此地报圣母恩德,里面的意思涵盖四重恩,涵盖一切众生,这些对於我们都有恩德。

  『谆谆付嘱以频申』,这是经里面所说的。世尊非常恳切嘱咐地藏菩萨,要负起救度苦难众生的使命,我们可以在这部经看到世尊一再嘱咐地藏菩萨。地藏菩萨代表的就是「孝亲尊师」,一个人真正能做到孝亲尊师,决定不堕恶道。真正孝亲尊师的人不会做坏事,为什麽?他要做坏事情,他就会想到我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所以不但不敢做坏事,连坏的念头都不敢想。因为他念父母的恩德,他爱父母,他爱老师,如果有一个恶念就辜负父母和老师。所以为什麽世尊灭度之前,把度化众生的事情交给地藏,不交给别的菩萨?地藏表「根本」,观音表「慈悲」,文殊表「智慧」,慈悲智慧都是从这个根生的,这是付嘱地藏的深义,我们要能够体会得到。

  将来我们佛学院办起来,很好,有儿童班。昨天我听忍师告诉我,现在报名的小朋友已经超过一百二十人,我们有儿童班,将来有预科班、正科班、研究班。儿童班教什麽?教学的宗旨就是教孝亲尊师,常常讲孝顺的故事。最近我印了两部书,一部是《中华故事》,这是民国初年中华书局编辑的,现在大概都找不到了,早就绝版,我把这些老书再印一万套。还有一部书是古代帝王教化众生的故事,里面都是讲忠孝节义,教导你处事待人接物的基本原理原则。这些故事附带有插图,将来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把这个图放大,图上没有彩色,让小朋友去彩色加深他的印象。老师讲了以後,再让小朋友覆讲,每个小朋友来比赛,印象就深刻了。这是地藏法门,这就是世尊在这部经里面谆谆嘱咐的意思,我们学了要把它做到,弥补现代教学之不足。我们这个教学要用现代的话来说,是伦理道德的教育,这不是科技的教育,所以在教学方式上跟那些教育当然有所不同。我们希望将来能够收到很好的成果,这个成果也要求佛菩萨加持。

  下面这是事相,事相也是表法。『令向佛法中,献少水少华』。什麽是「佛法」?广义的说是破迷开悟,对於宇宙人生真相彻底觉悟之法叫佛法。现在在此地我们把这个说法缩到最小,「孝亲尊师」就是佛法,要从小朋友教起。孝亲尊师是佛法里的基本法,我们要明了,佛法的修学要从孝道开始,所以佛法传到中国,能够在中国生根茁壮、开花结果,反而远胜於印度。这是什麽道理?因为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着重在伦理孝道,这个基础太好,非常适合於佛法的需求,所以佛法到中国来之後,把孝亲尊师发扬光大。确实在古代,印度这些高僧大德也是四面八方弘扬,结果其他的地方也都是昙花一现,以後就没有了。但唯独在中国生根,这是中国自古以来重视伦理、重视孝道、重视师道,这才能生根。

  此地「令向佛法中」,我们要懂得这一句话的意义,在现实生活里面,令向佛中是令向孝亲尊师中。「献少水少华」是表敬意,这是供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一个是礼敬,第二是称赞,第三是供养。表示自己的敬意要有行动,不能只是口说,口里说得再好没有行动表现,这不是真的,真的是决定有行动表现。行动就是奉献身心,「水」是表心,「华」是表身。水代表清净心、平等心、觉悟的心,《无量寿经》讲的「清净、平等、觉」,用水来做代表。觉是怎麽表?表水平照,照就是觉,水在乾净、平静的时候像一面镜子一样,外面东西都照在里头,这表觉。它没有污染表清净,没有波动表平等。我们学佛看到这里献少水,就每天供一杯水就行了,错了!这是你不懂意思。水要不要供?要供,意思是教我们看到水,我们的心就要清净、平等、觉,表里一如,这才叫做真供养;只有形式,心不相应,那不是真供养。

  「华」表六度,身要行六度。我们一天生活从早到晚对人对事对物,是不是完全合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个标准?供华是表这个意思。「华」表因,菩萨修六度之因,才证菩提涅盘之果。我们供果,「果」是象徵菩提涅盘;我们供花,花是提醒我们心行要与六度相应。布施是放下,我们放下没有?持戒是守法,我们有没有做违法的事情?忍辱是耐心,无论大小事要忍耐。精进是一门深入,精是讲一门,进是进步。我们在《华严经》看到,每一位菩萨修一门,就从一门契入法界。在世间法里面,你要想事业有成就,你要经营一种才会成就,在这个世间固然有很多大企业家,他经营的事业很多,你仔细观察,他的企业能维持多久?有不少经营几年倒闭了,能够保持到他一生的不多,保持到第二代的就更希有了。这是什麽原因?经营东西太多,精力、时间分散了,照顾不到才出问题。如果你是一门,全部精神着重在一点,一个方向去发展,成功的机率就大,不容易失败。自己的事业,你选择继承人,要使你的继承人对你这个事业有兴趣,知道这个事业的功德利益,这个利益不仅是自己的,也一定要考量社会的利益。在家菩萨从事工商业,是为社会大众服务,不是为自己营利,这个人是觉悟的人,这个人就是菩萨。

  我们现在见到东北崔玉晶居士是标准的菩萨,展开大乘经来看,他完全符合。他是为国为民,他也是虔诚的佛教徒,依照佛的教诲,他真的落实了。他所赚取的利润为社会大众共享,这个了不起!他有没有改善自己的生活?没有,我们称他是菩萨,就在这一点。他不是自己发大财就改善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生活很清苦,比我们还苦,我们吃得比他好,穿得比他好,生活环境受用比他好。他的财富比我们多得太多太多,他为什麽不享受?没有时间享受,也没有头脑去享受,天天想的是大家的享受。他只看到别人,没有看到自己,实际上他自己很快乐,他没有妄想分别执着。

  他经营那麽大的工厂,员工四、五千人,他过的生活跟员工一样,所以员工爱戴他,拥护这个老板。他的利益全体大家共享,再有多余的分给社会,这不是菩萨,那什麽才叫菩萨?他跟我讲:「自己累出病了,还在继续不断工作,他住一个小旅馆,一晚上人民币十块钱。」我们听了不能不佩服,不能不五体投地,别人做不到,他能做得到。上一次我在香港讲经,他到香港看我,我们给他订一个普通旅馆,距离我们住的地方比较近。他一再抱怨住的地方太好了,花这麽多钱,告诉我随便在哪个地方打个地铺就可以了。你们想想看,他说的话是真话,不是假话。下一次到香港来,我就打地铺招待他,满他的愿。我们要真正认清楚,人家是真菩萨,行菩萨道,而我们是口里说说而已,没有落实,还天天讲求享受,不肯舍弃享受。他已经是放得乾乾净净,真正做到自在随缘,我们今天攀缘不自在,他真正做到自在随缘了。此地「献少水少华」的意思,你要懂得。

  『并脱幽途之苦』。你想想看,你懂得这个意思,是不是就脱离三恶道的苦报?你就是不求往生,也决定不堕三恶道,来生得大福报。可是要记住!就怕一享福就糊涂了,就又迷了,最怕的是这个。享福不糊涂的人,亿万人当中难得找到一个,享福不糊涂不容易!所以为了这个原因决定要求生净土,才能保证我们不至於堕落。如果不求往生,享福难免不糊涂,一糊涂造罪业就堕落。尤其是福报大的,福报大造的罪业大,造的罪业重。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