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阿弥陀佛到底在哪里?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7-12-13 19:57     标题: 阿弥陀佛到底在哪里?

       

  “到底有没有阿弥陀佛?如果有,阿弥陀佛到底在哪里?”曾经有一个刚入佛门的人这样问我。事实上,这个问题是很多念佛求生极乐净土的人并没有真正搞懂的问题,也是很多未入佛门的人感到疑惑的地方。所以,我愿意在这里简单地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应当说,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的人,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没有明白佛教里面所说的“佛”的真正含义。因此,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弄清楚佛法里面所说的“佛”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在佛教里面,真实意义上的“佛”不是指外境上存在的某个相好庄严的偶像,而是指去除了一切妄想执著而彻底觉悟了的心。对于一颗彻底觉悟了的心,心的本来面目——或者说心的本性,就会呈现出来,所以“佛”也可以说是心的本性或心的本来面目。

  我们的心是具有执著垢障的心,犹如明镜上的污垢将镜子的光明给障蔽住一样,这些执著垢障也障蔽了心的本性,所以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心的本性其实就是佛。佛经上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意思是说,众生和佛都是心,众生是具有执著垢障的心,而佛是去除了一切执著垢障的心。

  明白了“佛是心的本性”这个道理之后,对阿弥陀佛是否存在,或者在什么地方的疑问就会迎刃而解。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能知能觉、能思能虑、能苦能乐的心,这颗心每天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活动着,我们之所以活着,是因为这颗心在活动着,我们的身体所做的一切动作,嘴里所说的一切语言,都是在这颗心的驱使下才产生的。所以,对于我们自己能知能觉的心的存在,我们是不会有什么疑问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自心的存在。既然心的存在是没有疑问的,那么将心上面的执著垢障去除之后所显现的心的本性也必定是存在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如果我们将自心之上的执著去掉一点点之后,我们显然还会感到自心的存在,如果再去掉一点点,心还将是存在的。就这样,我们每去掉一点点心上面的执著,都可以保证心的存在。既然如此,彻底将心上面的执著去掉之后,显然心也是存在的。虽然我们目前还没有能够完全将心上面的执著全部去掉,也不知道完全去除执著之后,心的状态到底是怎样的,但凭借这样的逻辑推理,我们就可以断定彻底去掉执著之后的心——也即佛,是必定存在无疑的。

  理解了“心即是佛”的道理之后,对“阿弥陀佛是否存在”就不会产生任何怀疑。须知,无量无边的众生曾经依靠佛陀的教法彻底去除了心灵的障垢。在过去无量劫以前,法藏比丘依止世自在王如来及其教法,彻底去除了心灵的障垢,修行成佛——也就是人们现在常说的阿弥陀佛,其愿力所成的刹土称为“极乐世界”。《佛说阿弥陀经》上说,极乐世界在我们娑婆世界的西方,相距有“十万亿佛土”之遥,什么人如果对阿弥陀佛和西方净土生起信心,断除“五无间”和“谤法”这两种恶业,勤修往生极乐世界的“四因”——也即观想阿弥陀佛和西方圣境、积累资粮、发菩提心、发愿和回向往生极乐,则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必定会接引此人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此极乐世界后,在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加持下,此人会迅速证悟心的本性。

  事实上,可以将上面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称为“外义的净土”和“外义的阿弥陀佛”,而将我们本有的光明心性称为“内义的净土”和“内义的阿弥陀佛”。在净土宗的教言里,有“弥陀即自性”的说法。实际上,“自性弥陀”就是我们光明的心性,就是这里所说的内义阿弥陀佛。可以说,十方三世诸佛出现于世间,其唯一目的就是要让众生去除心垢、认识这个“自性弥陀”,回归自心本有的“内义净土”。犹如窗帘遮住我们的视线使我们看不到窗外的景色一样,我们内心存在的种种妄想执著的垢障使得我们无法见到存在于我们自己心中的内义阿弥陀佛和净土。虽然如此,从无始以来,内义的阿弥陀佛和净土就在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心中不离不毁地存在着,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或消失过。

  事实上,外义的阿弥陀佛也是内义阿弥陀佛在外境上的大悲幻现,外义的净土即是众生认识内义净土、证悟心的本性的殊胜“跳板”,是诸佛菩萨引导众生回归心性的极其殊胜的方便。知道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就会明白,往生外义净土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更方便快捷地认识内义的阿弥陀佛和净土。所以,“念佛求生净土”实际上是去除内心妄想执著的一种极其殊胜的方便,或者说“念佛求生净土”实际上就是去除内心妄想执著的另外一种说法。例如,当我们乘船从上海去往普陀山时,一方面可以说我们离上海越来越远了,一方面也可以说离普陀山越来越近了。同样,当我们将具有种种妄想执著习气的“迷乱心”转化成没有妄想执著习气的“觉悟心”时,这个过程既可以说是去除妄想执著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使自心趋向觉悟的过程。

  如果将众多佛教修心的法门进行归纳,则其本质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破”的方法,一种是“立”的方法。所谓“破”的方法,就是告诉我们,内心的妄想执著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认识之后,直接将内心的妄想执著破除;所谓“立”的方法,就是直接告诉我们破除妄想执著之后的样子是怎样的,然后让我们直接模仿这个样子。

  念佛求生净土实际上就是一种“立”的方法。三界慈父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当我们将内心的种种贪嗔烦恼和导致贪嗔烦恼的妄想执著完全或者部分去除之后,相好庄严的阿弥陀佛和极其清净美好的极乐净土就会在我们内心显现出来。所以,当我们充满信心地念诵阿弥陀佛的佛号,并将相好庄严的阿弥陀佛和极其清净美好的极乐净土观想在自己面前时,这实际上就是让我们自己的心直接模仿断除了妄想执著之后的模样。实际上,见到内义阿弥陀佛和极乐净土是登地以上菩萨的内证境界,对于一个凡夫来说,如果坚持让自己的心这样模仿,内心的妄想执著就会越来越轻,并一定会往生到外义刹土,最终具备登地菩萨的境界,证悟心的本性,彻底断除妄想执著。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又说“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所以,对于一个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来说,一方面要深信内义的阿弥陀佛就存在于我们内心深处,一方面需要知道,要认识并见到内义的阿弥陀佛,我们应当发愿首先往生外义的西方净土见到外义的阿弥陀佛。因为任何往生到外义净土的人在阿弥陀佛的加持下,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证悟心的本性,见到内义的阿弥陀佛和庄严的报身刹土。

  所以,我们应当时时刻刻充满信心地将阿弥陀佛的庄严身相及西方净土的清净美好观想在自己面前,一边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或心咒,一边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如果能够这样,我们不仅可以有效净化内心,使得自心渐渐远离一切贪嗔烦恼和妄想执著,而且在临命终时甚至活着的时候,一定可以现见外义的阿弥陀佛并往生外义净土。一旦我们能够往生到外义净土时,我们就可以毫无困难地见到心的本性——内义的阿弥陀佛和西方净土!

  摘自《放生心语》(明如居士 著)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7-12-15 12:16

 佛教把一切的世界分为两类,一类是净土,另一类是秽土。

  ‘净土’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从来未在其他学说或宗教里提起过,它是专指诸佛清净平等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也可以称之为‘绝对世界’,因为在这样的世界里,样样都‘绝’了‘相对’,例如:只有善没有恶、只有美没有丑、只有快乐没有痛苦、只有光明没有黑暗……等等。

  ‘秽土’则是未断烦恼、未了生死的凡夫所住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也可以称之为‘相对世界’,因为在这样的世界里,样样都相对、矛盾,例如:有生就有死、有男就有女、有是就有非、有善就有恶……等等。

  根据这个分类,我们不想可知,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当然是净土、是绝对世界;而我们现在所住所生活的世界,肯定是秽土、是相对世界了。

  我们现在所住所生活的世界,佛经称之为‘娑婆世界’,是一个充满缺陷和痛苦的地方。

  证诸事实,的确如此:

  地理方面:有崎岖难行的高山深谷,也有风波险恶的江河大海,不时都有山崩、地震、海啸和陆沉的现象发生。

  气候方面:晴雨无定,寒暖不一,有时天晴久了,就造成五谷不生、饿殍遍野的旱灾;雨水多了,又造成山洪暴发、江河决堤的水灾。

  生物界方面:动植物都不庄严,都有与生俱来的生老病死。还要面对种种意外灾祸的发生,诸如瘟疫、车祸、沉船、空难、水灾、火灾、风灾等等,简直忧患重重,不一而足。

  身寿方面:众生的身体皆由四大(地水火风)合成,四大不调即生病,四大分散即死亡;寿命则人生七十古来稀,有者甚至未见天日,一出娘胎即夭折,一命呜呼了。

  心智方面:生活在娑婆世界的众生,人人都有见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和思惑(贪、嗔、痴、慢、疑),所以不能出离三界,也很难悟道证果。

  人事方面:人与人之间,互相猜疑、妒嫉、仇恨、斗争、残杀,甚至发生世界大战等等。

  这些都还只是粗显的,更大的人间浩劫,乃是劫末所起的‘小三灾’和‘大三灾’。

  根据佛经说,我们所住的世界,在每一小劫中,都会发生一次‘小三灾’。一小劫,是人寿由最初的八万四千岁算起,每过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再由十岁,每过百年增一岁,增至原来的八万四千岁,这样合一减一增的时间,为一小劫,以数学方式来计算,一小劫等于(84000—10)×100×2=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八千年。

  当每一小劫的人寿减至三十岁时,即有饥馑灾,七年不雨,草木不生,人类因饥饿而死亡无数;当人寿减至二十岁时,即有瘟疫灾,人类又因病死亡过半;人寿减至十岁时,即有刀兵灾,这时一草一木,都变成了杀人的凶器,触之即死,加上人类自己又互相仇恨、残杀,一直到人类所剩无几为止。

  若问为什么会有‘小三灾’?那都是世人多行不义,常造十恶所召致的恶果,真是恶有恶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人类经过小三灾的打击,所存无几,因此感到惊惶,开始舍恶向善,断恶行善,于是人寿也开始百年增一地渐渐增长。至于为什么每一小劫都有一次人心恶则寿命减、人心善则寿命增的周期性的盛衰回转?这大概就是‘诸行无常’、‘物极必反’的道理吧。

  今天,人类的寿命,是处于百年减一的减劫过程中,不信您看,释迦佛住世时,人类平均的寿命为一百岁,佛入灭至今才二五四四年(但根据中国的历史记载,佛诞生于周昭王二十四年,涅槃于周穆王五十三年,迄今已三○二六年),现在世界人类平均的寿命只有七十岁左右,比起佛世来,已减少约三十岁了。接下来人寿将会愈来愈短,虽说现代医药发达,医疗技术进步,但由于人心越来越险恶,以致许多前所未闻的、且又无药可治的奇瘟怪疫纷纷冒现,相继向人类袭击,单单一个‘爱滋病’,就搞到医药界一时束手无策,这就是佛教所强调的‘神通不敌因果’的正面教材,世人于此应有所醒悟才是。

  人寿越来越短,显示距离发生小三灾的时日,已愈来愈近了,未来的人类,将会面对人间三大浩劫,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呀!

  至于‘大三灾’,是世界进入坏劫时所发生的火、水、风三灾。据佛经说,每一世界,都要经过成、住、坏、空四个中劫,每一中劫又各有二十个小劫的时间,等于三亿三千五百九十六万年。所谓‘成’,即世界由众缘集合而组成;‘住’即众生安住,有动植物,有国境,有历史;‘坏’即开始毁坏,初十九小劫,坏一切动植物,后一小劫,坏众生依之而住的国土世界;‘空’即坏尽后,一切俱成虚空。世界就是这样不停的成住坏空,周而复始。科学家已证实,宇宙中的每一星球,在其一生中均进行著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但他们还算不出每一世界的寿命有多少长,佛教却说合成住坏空四个中劫,为一大劫,等于十三亿四千三百八十四万年,这也就是每一世界由成至毁的年数。

  当每一世界进入‘坏’劫时,首先来临的是大火灾,是时天上同时出现七个太阳,以焚烧此世界,下自无间地狱,上至色界初禅三天,一切都烧成灰烬;接著而来的是大水灾,下自无间地狱,上至色界二禅三天,皆为大水所浸;最后到来的是大风灾,下至无间地狱,上至色界三禅三天,一切物质都被大风吹散破坏,直至世界灰飞烟灭无形无相而后已。

  若又问为什么会有火水风三灾?根据因果,世人内有贪心,外有水灾;内有嗔心,外有火灾;内有痴心,外有风灾。由此可见,水火风三灾,乃众生共业之所召感,心生则境生,心有种种不同,故境亦种种不同,然境的性质,必似其心,这也正是佛教所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若妄心不起,则根身不生,世界亦不现矣。

  我们的世界,现在正处于‘住’劫中,是于住中劫的二十小劫中之第九小劫,再过十一小劫,即要开始坏灭了。聪明的人,最好赶紧念佛,求生西方,当‘小三灾’或‘大三灾’来临时,我们已在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这才是避开人间浩劫的上上之策啊!

  我们的世界,因有种种的缺陷和痛苦,所以佛经才称之为‘娑婆世界’。‘娑婆’华译为‘堪忍’,即是不堪忍受的痛苦,我们都甘心地忍受了。为什么大家都堪能忍受呢?因为大家都如古人所说:久处鲍鱼之肆,不闻其臭。

  佛经又称我们的世界为‘五浊恶世’,‘浊’是‘污染’的意思,‘恶’是‘恶劣’的意思,合起来说,就是它受污染的程度已达到非常恶劣和严重的地步了。

  五浊者,一、劫浊,即时代受污染;二、见浊,即世人的见解受污染;三、烦恼浊,即世人的思想受污染;四、众生浊,即人性受污染;五、命浊,即生命或生活受污染。

  放眼世间,的确样样皆受污染,而且有愈来愈严重之势。尤其今日,随著科学发达,科技日新月异,为了获得丰裕的物质生活,人人都向‘钱’看,都以物质财富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因此人心亦随之都变得更贪欲、嗔恚、愚痴,人性也愈来愈趋向自私、冷漠、扭曲。人人身犯杀、盗、淫;口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犯贪、嗔、痴。所以,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十恶充满的社会,乱象丛生。

  在生活环境方面,同样的随著科技的进步,人类有能力使高山低头、河流改道、森林变秃地,加上工业迅速发展,废气、废水、废料日愈严重,现在已搞到空气污染、食物污染、地球升温、水源枯竭、沙漠扩大、物种减少,连臭氧层也破了洞,埃尔尼诺现象、拉妮娜现象接踵而至,世界到处都是乌烟瘴气!科学家已发出警告,如果这种污染的现象不获改善,再过五十年,地球将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了!

  佛教说‘五浊’中之‘劫浊’(时代受污染),乃因后面之四浊(包括世人之见解、思想、人心、人性)受污染所促成,不知道科学家、教育家们对今日将陷世界于万劫不复之境的污染,已找出它的根源了吗?

  娑婆世界,名符其实,样样皆苦,生活在娑婆世界的众生,不但生活环境的‘依报’充满了缺陷和痛苦,其‘正报’身心,也一样充满了缺陷和痛苦。佛经便说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

  何谓‘三苦’?

  1、苦苦。世人既有生死之身,已经够苦,加上众苦逼迫,简直苦上加苦,故谓之苦苦。

  2、坏苦。那是每当偶尔出现的快乐失去时,所产生的痛苦。

  3、行苦。那是诸行无常、不停变化、不得安定的痛苦。

  何谓‘八苦’?

  1、生苦。在胎如处牢狱,出胎如钻穴隙,嫩肤一遇空气,痛如刀割,所以初生的婴儿,无不呱呱大哭一场。

  2、老苦。人的身体发育到了顶点,即是老化的开始。这时生理退化,渐渐眼花耳聋,气虚体弱,动作迟钝,步履蹒跚。

  3、病苦。人体由地(固体)、水(液体)、火(温度)、风(气体)四大元素所组成,四大不调时,就会生病,缠绵床第,呻吟不已。

  4、死苦。死之苦比生之苦更剧烈,人将欲死,四大分散,痛如五马分尸,实非笔墨所能形容。

  5、爱别离苦。生离已凄怆,死别更断肠,以及好景凋逝,财产毁于一旦,凡此种种,都常使世人泪满襟。

  6、怨憎会苦。恶的眷属来败家,或时常与仇人见面,都是难以言喻的痛苦。

  7、求不得苦。求名求利,以及所谋不遂,皆令人百般无奈、迷茫、失望,浩叹造化弄人。

  8、五阴炽盛苦。五阴又名五蕴,即色受想行识。它的作用炽盛,把人的真性盖覆了,使人迷惑颠倒,妄生分别执著,造作诸业,故人死之后,复须再生。

  何谓‘无量诸苦’?

  人人除了上面所说之三苦、八苦之外,尚有来自人事方面的无礼、侮辱、诽谤、污蔑、漫骂、冤枉、加害等等,并有来自自然界的日晒、风吹、雨打、饥渴、寒热等等。

  总之,我们的‘依正’二报,皆恶劣不堪。尽管如此,我们毋须绝望,此地不好住,自有好住处,身心虽然苦,自有脱苦之妙方,佛不是跟我们介绍过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吗?只要我们依教奉行,一心念佛,必能在此生中,了生死、离轮回、出三界、生净土、成佛道。极乐世界可以九品往生,我们即使生于下下品,也能够:

  但受身心安泰之乐,而无苦苦;

  但受依正庄严之乐,而无坏苦;

  但受三昧寂定之乐,而无行苦;

  有莲花化生之乐,而无胎狱之生苦;

  有相好光明之乐,而无衰坏之老苦;

  有自在康宁之乐,而无病痛之病苦;

  有寿命无量之乐,而无四大分散之死苦;

  有海会相聚之乐,而无与所爱别离之苦;

  有上善俱会之乐,而无怨憎相会之苦;

  有所欲如意之乐,而无有求不得之苦;

  有五蕴皆空之乐,而无五阴炽盛之苦。

  像这样人生的三苦、八苦、无量诸苦全都没有了,那才是真正的、彻底的解脱人生痛苦之道啊!

  摆在世人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继续因惑(愚痴迷惑)造业,因业受苦,依旧留在三界六道之中轮回受苦,永无出期;另一条则是赶紧修行佛法,断惑证真,背尘合觉,方法最好是念佛求生西方,蒙佛来迎,往生极乐,永享妙乐!

  然而,希冀佛来接引,往生极乐,必须下定决心,一心念佛,才有成功的希望。

  清时名士郑板桥,有一首寓意深刻和传诵千古的咏松诗如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们今天的身是业报身,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也是充满天灾人祸的娑婆世界,正如诗中的松树,立根原在高山上之破岩中。松树因能咬定青山不放松,故能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傲然屹立于天地间;同样的,我们若能牢牢抓紧弥陀圣号不放松,一句佛号念到底,也能够不为邪魔外道所惑,不为五欲六尘所迷,进而由充满缺陷痛苦的娑婆世界,往生到只有快乐没有痛苦的极乐世界;从众生生死往来的秽土相对世界,进入于诸佛菩萨美妙的净土绝对世界,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啊!

  一般人,只知求名求利;有智慧的人,求生西方。您呢?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8-5-12 19:27

般若为导净土为归

◎袁树森

众所周知,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宣明般若用了二十二年,而讲华严时、小乘时、方等时、法华涅槃时,四个阶段共用二十七年,由此可知般若经典的重要。而通读了大部经典后,才彻底明白,就是其他四个阶段,重点还是讲的般若。

“般若”一词,是属无恰当词汇而不翻译的。她的梵文原意是“大智慧”,不是世间的一般智慧。大到什么程度?她是告诉我们“诸法实相”。“诸法实相”是什么意思?“诸法”就是我们人生和宇宙间的一切真相,包括六道三界轮回的过程,“实相”就是佛不加一点夸张和修饰,实话实说地告诉了我们。这么重要的内容,不论大小乘各宗各派,都应该高度重视,认真学习。

佛对这个真相,是从两方面告诉我们的。一方面是讲我们的人生和人所依赖的生存环境,这并不光讲地球,三界六道的真相全部告诉了我们,那就是无常、苦、无我、不净,且轮回。

另一方面,佛讲了一真法界的真相,也就是如来果地上的境况,这自然也是般若的范围。如来果地上的境况是怎样的呢?佛在《大般涅槃经》中用了四个字告诉了我们,那就是“常、乐、我、净”,和我们凡夫的境界正相反。

我们光看看“无常、苦、无我、不净”的凡夫境界吧,《金刚经》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大般若经中,佛反反复复地给我们讲解这种缘生缘灭的真相,真可谓苦口婆心。

这种缘生缘灭无常的程度,绝不是世间人所能感觉的那样,觉得人生过得很快,“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佛讲的无常之快,是“瞬间生灭的连续相。”一个念头刚一生,紧跟着这个念头就灭了。这个生与灭就全结束了。而这个念头从生到灭都是假的,是妄想。这才是无常的真相,也就是“缘生缘灭”的真相。这么快的生灭相究竟是苦是乐呢?世人不觉,追逐五欲六尘,以为是乐的,充满幻想和诗意。佛告诉我们,这假的、妄想的生灭相是苦不堪言的,由于世间人追逐五欲六尘,所以贪嗔癡越来越重,下场是一世不如一世,多在三途受苦。而众生执着这以假为真,以幻为实的境界城,以为有“我”所以在六道,多在三途生死流转,无有停歇。佛告诉我们这是元我流转,这真是太冤枉了。

说到不净,落入三途,受苦不尽,哪里有净可言?就是人道,也是不净的。人身是四大合和而成,现代科学叫细胞,佛说是小虫,名词不同,实质却完全相同。表面看好象挺讲卫生,挺干净。其实五脏六腑是没有办法洗干净的。说得再深一点,学佛前能思维的妄心妄念头也是不净的。天道好一点,但有无明,还是要往下堕。

一般的学佛人,般若学到这一半就结束了。其实般若还有另一半内容,那就是一真法界的真相,这自然也是般若的范围。《道行般若经》中就详细地介绍了一真法界的境况和《华严经》中的“华藏世界”,《无量寿经》中的“西方极乐世界”无二无别。可见般若经典中的真空和妙有不二。

一真法界是“常、乐、我、净”。不但寿命无量,一切境界都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她是常。一真法界,不管是微风轻拂,还是洗浴,都是那么的快乐,这里的快乐可不是世间人所能理解的乐,那是心地清净到一定程度后才有的真乐。由于寿命无量,无有轮回,住不退转,所以是真我。一真法界是莲华化身,那才是真净。

所以古大德们常说,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家的富贵。现今在社会上,佛教还蒙受着不白之冤,不少人都认为佛教只讲看破放下,不知道看破放下后,心地清净后的真乐。所以一般人提到佛教,总是会说:“学佛是堕入空门”。这实在是错之千里了!殊不知不学佛才会往下堕落,学佛恰恰是一步步往上升。佛家讲的空,是真空,真空不空,真空和妙有是一回事,真空就是妙有,六道轮回才是苦海无边,学佛是离苦得乐,这一点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清楚,然后要厂泛地为那些不明真相的人做细致的解释。

我们明白了上面般若的义理,才会真正生出一心求生净土的心来。特别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十方佛国净土都好,但没有凡圣同居土,换句话说,有因才有果,你得修到法身大士,才能随意往生十方佛国净土。而要修到等着菩萨的品位,谈何容易!唯有西方极乐世界,不需断惑证真,只要伏惑即可往生。这当然也是有因有果,不是找便宜。阿弥陀佛大愿为因,往生为果,所以是二力法门。一经往生,虽是凡夫,住不退转,圆成佛道。阿弥陀佛真慈悲无尽呵!所以古大德说:“闻到净土法门,是千百劫来稀有难逢之一日”。

有的佛弟子总觉得求生净土太容易,又怀疑凡夫求生净土,怎么就成为菩萨了呢?佛在《道行般若经》中“阿惟越致品”里明确指示:“阿惟越致菩萨闻佛说净土,即发愿求生”。这是什么意思?这明明是在告诉我们,求生净土的佛弟子不但是菩萨,而且是阿惟越致菩萨。

明理后,没有不求生净土的。求生净土当以持戒念佛为正行,以断恶修善为辅行。所以学佛并不仅仅是修善,做善是报国家、父母、众生之恩,是为了使地球的众生能过上太平祥和的生活。佛法确定能使地球的众生过上好生活。依报随着正报转,若人人深信因果,转恶为善,虽然根性还没有转到求生净土,也必有好报。地球上自然就会刀兵不起,和平美满。但佛弟子一定要明白,佛的本意是要我们知佛之见,入佛之见,证佛之见,要想尽快成佛,只有求生净土。这才不违佛之教诲。

最后做偈一首:

人生如梦,梦中皆苦;欲求出离,求生净土。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8-8-10 17:32

 记得第一次在一本书里看到这句话:“在业力的推动下,没有人是故意的。智者悲悯有情,凡夫互相指责”,当时没办法不让自己停留在这句话上细细地体味,就好像品尝一杯沁人心脾的清茶,享受之极啊。这是何等的智慧与慈悲,才能告知我们这样一个深邃、透彻的人生真相啊。

  的确,我们就是整天生活在这些是是非非中,生活在你错我对的计较中,生活在对老天如此不公的抱怨中——虽然我们念佛了,可我们毕竟还是愚痴的凡夫,没办法像佛菩萨那样做到“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所以还是无法完全摆脱这些琐事带来的烦恼。好在念佛后,能够及时反观自己的内心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及时找到对治的办法。“没有人是故意的”,这句话就恰恰成了一剂良药。

  比如,爱人喜欢抱怨、挑剔——哦,原来他不是故意的,他好可怜啊,被业力牵着走,每天看到的都是狭窄的地方,难怪心不敞亮啊;

  孩子不听话——可怜的孩子,他是带着过去世的冤仇来到我们家的,而且还不懂人生的真理,所以才一意孤行啊。如果我们越是指责他,仇恨就越大,除非我们老实念佛,与孩子的业力纠缠才会慢慢化解,不然就是被牵扯着,生活在怨恨之中;

  同事看我不顺眼——哎,没办法,他是被业力牵着呢,他不是故意和我这样啊,可能他身后站着一个无形众生,正在指手画脚呢;

  朋友借钱不还——没办法,谁让我过去世欠了他的钱呢,这一世还要让人家上门来讨,真是辛苦他了。

  有一次过节,一个非常有钱的近亲来家里,也没说给孩子一点钱,心里刚想咋这样呢,之后马上明白了,哈哈,那是人家过去世没欠咱的,还啥啊。

  有一位莲友劝另一位丈夫有婚外情的师兄说:“你不要恨他啊,他也不想被人恨,被人怨啊,他是被业力牵着走,没办法的,他不是故意非要气你啊。”因为知道了这句话,明白了这个道理,还有什么事不能原谅对方呢?他很可怜,他被业力牵着走,身不由己啊。

  那么我们自己呢?自认为都做得很好,可是在别人眼里我们也是被指责的对象,因为我们同样是被业力牵着走,所以也就同样是来讨债、报怨的,所以也会经常生气、骂人、发脾气,想控制也管不住自己,怎么办?

  唯有念佛一法,坚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借用佛光来斩断缠缚在身上的业力绳索,让自己逃出被控制的魔掌,走向那条通往极乐世界的大道,永远脱离这苦难的轮回。

 问:请师父慈悲开示回入娑婆度有情是什么相状?我们那个时候还有颠倒妄想吗?

  师父答:我们到了极乐世界我们是为了成就圣道,一般来说,你初地以后就可以回入娑婆了,那么当然初地还有微细的妄想,在唯识学上说: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就是初地菩萨他还有俱生的微细的妄想,当然他本身的调伏力,就是说,他调伏力够,所以,妄想对他来说,已经不能形成干扰,有跟没有一样。也就是说,你从极乐世界回来以后,你不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你叫做不退转。我们讲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你该受业报的你还得受,但是你在受业报的时候,你不会受这个果报,快乐痛苦的果报的影响,你该做什么做什么,因为你心中那个道法的力量很强,妄想已经处在你的控制当中,完全在你的掌控当中,你在受这个果报就像游戏人间一样,是有受跟没受一样。别人看他还是有受,但是他自己觉得他根本就不受,他自己觉得不受。这个地方是不一样,这个妄想是在控制当中。

  问:那么极乐世界要到,最高修到什么果位元,才需要回到娑婆?

  答:那就看人,如果你悲心很重,不忍众生苦,不愿圣教衰,我刚刚讲过回入娑婆,初地就可以回来,如果你不着急,可以修到等觉菩萨。但是初地离开极乐世界在四十八愿说,有些人离开极乐世界,他没有回入娑婆,他转到十方世界去亲近十方诸佛,继续学佛法的也是有。

  基本上正常情况你到了极乐世界,应该从凡夫到初地,这一段是不会离开,但初地以后就各奔前程,有些人继续在极乐世界待着,有些就转到其他佛国去,到药师佛国,到各式各样的佛国去了,就看你因地所发动的愿,那么游戏神通广学无量法门的三昧,这是第一种,这种一般来说智增上,比较理智型的,他会先充实自己,所以他离开极乐世界,他没有到凡夫的世界来,他先到他方的佛国去,继续充实。

  那么第二种人他离开极乐世界他会赶快回到娑婆世界,在娑婆世界里面历练,但是这个时候他已经不一样。他是初地,他内心有道力了,他心中有光明了,他不像我们业障凡夫,我们现在完全被烦恼障报障,冲击着,我们是处于被动状态,他那个时候生命在他的掌控当中,所以说什么时候回入娑婆看你的发愿,但是极乐世界他提供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它让我们避开从凡夫到了生死这一块,这一块是最危险的,这一块是整个成佛之道里面凶险最多,障碍最大,刺激最大,最容易退转的时候,这一块就是从生死凡夫到了分段生死这一块。我们选择在极乐世界完成是正确的,因为你这一段迈过去,你后面就海阔天空了。

  就像佛陀在经典上譬喻说,说你这个船要离开陆地,刚开始很辛苦,因为它有地心引力把你吸回来,你要用力的划划划,等到你离开陆地很久了以后,你根本就不用划了,你把风帆拿上去,自动的往前走,你只要方向控制得好轻松的往前走,它不可能再退回来了,因为它已经离开了地心引力,我们感谢阿弥陀佛的慈悲,因为他让我们逃过了生死凡夫到分段生死这一块,这一块的风,这一块的生死大海,风浪最大,鲨鱼最多就是这一块。很多人过不去这一段的分段生死的大海。这一段是凶险最严重的大海,所有的船到这里几乎全部沉没,你这一块分段生死的黑海过去以后,后面的大海轻松愉快,你要到哪里都可以。

  所以到极乐世界是避开这一块,就是分段生死,这一块是最麻烦,内忧外患,你内心的烦恼干扰你,外在的业力,老病死也干扰你,你过去的怨亲债主也不放过你,真的内忧外患,而我们善根薄弱,所以面对这么多问题真的是很难,所以说,往生极乐世界,不一定表示你就一定要在极乐世界成佛,但是起码阿弥陀佛帮我们远离了分段生死这一段,这个是很重要的。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