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华严经》十种魔、十种魔业、十种魔摄持、十种舍离魔业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7-12-7 16:29     标题: 《华严经》十种魔、十种魔业、十种魔摄持、十种舍离魔业

 
    01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

  02 恶心布施,瞋心持戒,舍恶性人,远懈怠者,轻慢乱意,讥嫌恶慧,是为魔业;

  (注: 布施却心怀着恶意或轻视; 虽持戒却不戒心,心怀瞋恨; 行菩萨道却舍弃恶性众生,不施救度; 远离懈怠的佛弟子,没有劝进; 轻视怠慢心意不坚定的佛弟子; 讥笑嫌恶愚笨的人)

  03 于甚深法心生悭吝,有堪化者而不为说,若得财利恭敬供养,虽非法器而强为说,是为魔业;

  (注: 甚深法指甚深般若波罗蜜即是第一空义或称实相义)

  04 不乐听闻诸波罗蜜,假使闻说而不修行,虽亦修行多生懈怠,以懈怠故,志意狭劣,不求无上大菩提法,是为魔业;

  05 远善知识,近恶知识,乐求二乘,不乐受生,志尚涅槃离欲寂静,是为魔业; (注: 喜欢求取声闻和缘觉两种小乘果 不喜欢投生到人道和恶道或十方世界去解救众生 志向在于小乘涅槃喜好离欲的寂静)

  06 于菩萨所起瞋恚心,恶眼视之,求其罪衅,说其过恶,断彼所有财利供养,是为魔业;

  07 诽谤正法不乐听闻,假使得闻便生毁呰,见人说法不生尊重,言自说是,余说悉非,是为魔业;

  08 乐学世论巧术文词,开阐二乘,隐覆深法,或以妙义授非其人,远离菩提住于邪道,是为魔业;

  09 已得解脱、已安隐者常乐亲近而供养之,未得解脱、未安隐者不肯亲近亦不教化,是为魔业;

  10 增长我慢,无有恭敬,于诸众生多行恼害,不求正法真实智慧,其心弊恶难可开悟,是为魔业。

  是为十。菩萨摩诃萨应速远离,勤求佛业。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所摄持。」

  何等为十?所谓:

  01 懈怠心,魔所摄持;

  02 志乐狭劣,魔所摄持;(注: 指 志在小乘或天道)

  03 于少行生足,魔所摄持;(注: 指修行以少为足例如沉溺于天道幅报和小乘果位)

  04 受一非余,魔所摄持;(注: 指只接受一种法门非斥其他法门即排斥并说其他法门的不是)

  05 不发大愿,魔所摄持;(注: 指不求无上菩提(即成佛) 和普渡一切众生)

  06 乐处寂灭,断除烦恼,魔所摄持;(注: 指 志在小乘涅槃)

  07 永断生死,魔所摄持;(注: 指 志在小乘涅槃 )

  08 舍菩萨行,魔所摄持;

  09 不化众生,魔所摄持;

  10 疑谤正法,魔所摄持。

  是为十。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

  何等为十?所谓:

  蕴魔,生诸取故;

  烦恼魔,恒杂染故;

  业魔,能障礙故;

  心魔,起高慢故;

  死魔,舍生处故;

  天魔,自憍纵故;

  善根魔,恒执取故;

  三昧魔,久耽味故;

  善知识魔,起着心故;

  菩提法智魔,不愿舍离故。

  是为十。菩萨摩诃萨应作方便,速求远离。

  烦恼魔,恒杂染故;

  业魔,能障礙故;

  心魔,起高慢故;

  死魔,舍生处故;

  天魔,自憍纵故;

  善根魔,恒执取故;

  三昧魔,久耽味故;

  善知识魔,起着心故;

  菩提法智魔,不愿舍离故。

  是为十。菩萨摩诃萨应作方便,速求远离。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舍离魔业。」

  何等为十?所谓:

  01 近善知识恭敬供养,舍离魔业;

  02 不自尊举,不自赞叹,舍离魔业;

  03 于佛深法信解不谤,舍离魔业;

  04 未曾忘失一切智心,舍离魔业;

  05 勤修妙行恒不放逸,舍离魔业;

  06 常求一切菩萨藏法,舍离魔业;

  07 恒演说法,心无疲倦,舍离魔业;

  08 归依十方一切诸佛,起救护想,舍离魔业;

  09 信受忆念一切诸佛,神力加持,舍离魔业;

  10 与一切菩萨同种善根,平等无二,舍离魔业。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能出离一切魔道。

  ——《华严经 离世间品》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7-12-27 13:01

相信自己就是佛

  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识的。一般来说,我们所谓的修行都是礼忏、念经、念佛,或者上早、晚课。其实这样的修行是不够的,我们往往忽略了现前的境界,在佛堂拜佛的时候,忽略了禅室外头的事情。在我们拜忏或打木鱼、敲引磬的时候,会影响到别人;而你并没考虑到别人,就只看到自己在修行。这样的修行会有障碍,对你的利益不大,也不会对他人生起什么好的影响。

  在修行的时候,所有外边的、现前的一切现象,跟我们修的法应该是很有关系的,如果不把修法和日常生活充份结合起来,那么我们修法的成就也不会太大,对我们的帮助也很小。

  这个涵义就是说,不论你拜忏也好,念佛也好,修禅定也好,一定要跟你现前的现实生活,以及工作结合在一起,这样来修法,成就也容易大一点。也就是把我们的心念跟所修的法结合在一起,如果我们的修行跟日常的生活、工作成了两条并行线,分别的进行,互不相干,这两者你都会做不好。修行和生活不是两条线,应该是一条线,要使你的心跟现实生活,结合成一体,这样的修行,对你的帮助是很大的。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一天到晚起心动念,如果你不能够把佛法跟你现在所做的工作、所面对的生活结合在一起,用教义上所说的话,就是你的心不能转变客观和现实的环境,不能把佛法运用到现实环境当中,所以修行所起的作用不太大。

  我们经常说信心、信佛,你有没有信心?你有没有信佛?这两个涵义是一体的。信佛即是信心,信心就是信佛,但是我们常把心跟佛分开了,分开了理解力就不强。我们经常说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要相信自己的心,你们有没有信心?我们一般说:你有没有信心?好像是指信佛,并不是如此,而是说信你自己的心。

  我们讲述《华严经》的时候,就跟大家说:“你要相信自己就是毘卢遮那佛,要这样你学《华严经》,才能学得进去。”意思就是说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要相信自己就是阿弥陀佛,“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这不是一句话,而是你在做的时候能够跟心结合在一起,这叫有信心;如果你没有这个信心,成不了佛,也不是真实的信佛,信佛就是指信你自己的心。

  佛的涵义,学佛的人都知道。佛的印度原话是“佛陀耶”,“佛陀耶”中译为直觉的觉,明白的明,我们的觉心是明白的,是觉悟的,但因为受多生累劫的薰习,薰习妄缘迷惑了我们本有的佛性、本有的佛心,好像朦胧阴影,受了垢缘;一旦这些迷惑消失了,恢复你原来的清净心,也就是在《楞严经》上所说的“妙明真心”,那就对了。

  因此你在修行的时候,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心。这个心在每一天的生活当中,不论是在你工作当中所面对的事物,都不要离开现前的一念心。学佛法就要用佛法来指导我们的生活,让佛法跟生活成为一条线,而不是成为两条并行线,如果成为两条并行线的话,修行起来就很困难,也不容易成就。

  当大家念经或者拜忏的时候,心总不能够跟法、佛融合在一起。我跟很多道友谈过,当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你是不是观想自己就是阿弥陀佛,当你念地藏菩萨的时候,你就成为地藏菩萨的化身,你有没有做这样的观想?你念观世音菩萨的时候,你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我不是随随便便说说,《地藏经》第一品当中那些来聚会的大众,都是受了地藏菩藏教化,从六道出来,乃至于成佛、成菩萨,都是地藏菩萨的化身。因为你的心跟佛的心已经结合在一起了,当你念地藏菩萨的时候,你就是地藏菩萨的化身,念阿弥陀佛,你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这个问题在你修行当中是最主要的问题,可不是小问题。你要是以这个心来拟定你一天所做的事,以佛心来指导你的一切,那么你所做的都是佛事,也就是你的心、跟佛的心、跟佛的事业是分不开的,当这样做的时候,你并没有求利益的心,也没有求福报的心,也没有求加持的心,为什么?因为这一切都是自心所具有的,以自心来加持自心,这是从心上来说。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