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初学佛者必须要知道的是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7-11-5 08:09     标题: 初学佛者必须要知道的是什么?

 

要知道由闻思修修心的方法和次第,对此获得定解之后,不会认为闻思和实修没有关系。我们应当静下心从长计议,一点一滴逐渐积累闻思,下十五年到二十年的工夫,将思想观念彻底转为佛法的观念,面对任何人事物以及轮回、人生的现象,都能用佛法来看待,以佛法思惟,以佛法指导自己的身语意,从而走上觉悟之道。

  如此,面对轮回时,不缘则已,一缘就是不净、就是苦、就是假相,如是自然会退掉耽著轮回的心;面对众生时,自然就能生起慈悲菩提心、利他心;修持六度时,自然就能自在趋入,修持到位,而且自然发起大乘弘愿;面对境界现前时,都能了知是因缘生,没有自性,打我、骂我、赞我、毁我,没有任何可执著之处,能所双亡,或者,思惟这些都是缘起法,不必欢喜不必忧。而且,无论讲什么、修什么、念什么,很容易就契入,就像丹青妙手画技纯熟时,随手画来,惟妙惟肖。

  所以,贵在纯熟,对佛法要学得滚瓜烂熟,日里夜里、醒时梦时,心心念念往法上如理作意,朝也念法、暮也念法,心自然就转成佛法的体性,从文字的教法修成了心中的证法。

  这样,见色闻声、待人处事、穿衣吃饭,都可以在心上用功,统统可以转为道用。就在一个心上运用一切佛法,譬如到一个城市,可以观无常、观苦、观无我、观多体、观缘起、观净土,可以修菩提心、发愿等。可以将佛法完全融入生活,一切都变成修法。

  如此才会明白,阿底峡尊者传来的道次第具有一切佛语现为教授的特点。若能沿此道深入下去,即可显露更深层次的佛法,如同抽丝剥茧,最终显露万法实相,了达佛法的密意。如此自然就知道佛法都是引导众生成佛的方便,根本没有相违之处,而且全都可以融会于一个心上,头头是道,念念可修。

  能修的天地非常广阔。暇满、业果、无常、恶趣苦、皈依、苦集、十二缘起、忏悔、慈悲喜舍、菩提心、六度四摄等,都是在心上起修。对这一套得到定解之后,修行方法不必要问别人,自己心知肚明,不会再有任何怀疑。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辨中边论释》中告诉我们,圣法的一切修行相或行为相,可以归摄在十种法行中。十种法行就是书写、供养、施他、听闻、披读、受持、开演、讽诵、思惟、修习。这十种当中含摄了一切有关圣法的修行,因而称为十法行。我们行持十法行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获得无量福德聚。因为圣法是出生一切利乐的源泉,并且是超出三有的正道,与之相关的一切作业都具有极大意义。因此下至书写、听闻一个偈颂,功德也胜过一切世间善根。

  此“十法行”就是闻思修的广说,而闻思修是我们入佛门乃至成佛为止最重要的所作,也是我们应日夜投入唯一的所作。所谓资粮道的菩萨,主要精力都要用在听闻和思惟圣法上。在此基础上“加功用行”,就趣入加行道。由此便知,自己目前应当在何处着手努力。

  最后,愿大家一入道就认准方向,顺利进入闻思修的正轨。

什么是学佛修行?认错改错就是学佛修行。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去改善它,这就是成就的过程。在你日常为人处世的过程中,遇到对境时,这样做了吗?认错了吗?改错了吗?如果没有,就没有学佛,没有修行,这叫纸上谈兵。

  你知道书上是这样写的,嘴上也会说,但是都没有用。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炼自己,锻炼自己,最后才可以成佛。否则即使打座时间再长、念咒数目再多、诵经再流利、佛理讲的再滔滔不绝,也没有用,都不可能成佛。

  很多凡夫都习惯于推卸责任、不承认错误,这是为什么呢?觉得自己没有错误,错误都是他人的;觉得自己没有责任,责任都是对方的……这是我执我爱的一种反应,有我执我慢,就有这些烦恼、习气,若不去对治,很难做到承认错误,承担责任。

  为什么很多人没有做到?就因为有我执我爱,有自私自利,遇到对境时,自然就认为自己没有错,自然就会推卸责任。那怎么办?就要去对治!当我执我爱、自私自利减少了,不正确的行为也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弱。

  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要对治这些不好的习气,要从根本入手,对治我执我爱,对治自私自利。对治的方法,就是菩提心——发世俗菩提心(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修胜义菩提心(空性智慧)。

  我执我爱的根本是无明。去了解诸法的究竟实相,了知无我空性的道理,当有这样的觉知、觉悟和智慧,自然就会对治无明。觉悟和智慧,与无明互绝相违,在同一个相续中,这两种心理状态不会同时存在。了知了诸法的究竟实相,就能去除无明,一旦证悟人无我、法无我,则我执法执自然消除。这些抽薪止沸的方法,皆来自佛法的教义。

 诸佛唯一的愿望、唯一的事业是什么?就是能利益这些众生。

  在世间,现世的父母是我们最近的亲人、最有恩德的人,哪有比他们还亲的人?哪有比他们对我们更有恩的人?但是,当我们自己找到了一个所爱的人,跟对方结婚后,这个时候爱人可能就是最近的亲人了,父母就是其次的。若再跟对方生个“债主”,那对方就不行了,这个“债主”肯定是最近、最亲的人了,爱人可能是第二位,父母能排到第三位,这就相当不错了。有的人还要把朋友等排在前面,父母又得往后排了,可能是第四位、第五位……

  其实,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父母都应该是最近、最亲的人。对我们来说,他们也是最有恩德的人,是我们首位要报答、报恩的人。无论你身边有多少人,无论有什么样的人,父母都应该是第一位的。在世间,这是一个正常人、好人应该做的事。

  佛把所有的众生视为自己最近、最亲的人,不仅做到了人规,还做到了佛规:第一,他知道应该把父母视为最近、最亲的人,这是做人的规则;第二,在这个基础上,他知道所有的众生都曾经做过自己的父母,和现世的父母一样有生育之恩、养育之恩,他能平等地对待所有的父母,把所有的父母都视为最近、最亲的众生,对一切众生平等对待。这就是佛!有平等就有佛,没有平等就没有佛。分别是凡夫,平等是佛。

  所以,佛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利益众生,这是佛唯一的事业。 

选自智圆法师《谈谈闻思修》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