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修行要有刻苦的精神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7-9-3 11:26     标题: 修行要有刻苦的精神

 
修行要有刻苦的精神,像以前高考,或者读书一样。要有挑灯夜战,这种精神,也要好的身体体能。所以修道要趁早。没有祖师是到了四五十岁后才开始修的。这时是心有余力不足。就是体力不行。人生最辉煌的,就是四十岁之前。过了四十岁,身体跟不上。

  修行要有刻苦精神。至少两点要刻苦,一点是学习,一点是背诵经典。宣化上人都要求他弟子要背诵《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华严经》比较困难,《楞严经》和《法华经》是有些可能。但确实不容易。梦参老和尚一百多岁了,每天早上起来都念《普贤行愿品》和《地藏经》。而且坚持早上四点多就起来。要有这个刻苦精神。出家人的成就,福报,智慧都是修出来的,就是刻苦修的。吃的苦比普通人多,所以他成就比普通人快。

  祖师大德走出来,都是相貌堂堂,就是福报大。怎么修,就是抓紧一切时间修。不闲聊,没应酬,那些浪费时间的活动通通都没有。就一心修,就这么修出来了。高僧大德都是刻苦出来的。以前人出家,条件艰苦,但生死心切。在丛林,拜经、参禅是经常的事情。一般根器差的,文化不高的,就是拜经。认识不了多少字,他就拜,拜《法华经》,一字一拜,也能拜出境界。因为心比较纯净嘛。

  你说现在法门各种各样,各种稀奇都有。也有人总看不起过去祖师修持的方法,都要搞个新的修法。其实祖师那一套修法是很实用的,像拜经来讲。我看拜经就是不容易的事情,业障重,拜不下去,心慌意乱的,也拜不下去。身体不好的,也拜不动。尤其是现在人偷懒,拜经是多辛苦的事情啊。但确实很容易成就的。

  所以要刻苦,以前人心无污染,一心向道时,精气神足,就修的上去。但现在人也有些很刻苦,只是都在世俗享受上刻苦了。年轻时把精气神耗费在世俗上,年老了,没力气了,你再修行,能修什么呢。渐渐鹤发龙颜,看看老态龙钟。又有什么好可乐的。

  所以生活上尽量简单起来。你就可以节约很多精气神了。现在人心动荡的厉害,六根很粗糙,心浮躁,沉不下来。也加剧人的精气神损耗了。精气神一损耗,想要打坐也盘腿不了。打坐也要精气神足,肾气不足,腿没有弹性,根本坐不住。降伏这个色身都不容易,何况说要降伏这个心。

  以前佛源老和尚在时,有个人,六十多岁要出家。老和尚就不给他剃度。年纪太大了。如果年纪轻一点,剃度在丛林里摸爬滚打几年,也好塑造了。年纪大了,在社会滚爬太久了,习气污染太重了,好像一个树都干枯了,就没有柔韧性了。

 修道要趁早。虽然我曾说过,太早成就不是好事,但一般人太晚了,就很难成就了。不要等到五六十岁再来修,很难啊。四十岁后能修上去的,都是上辈子善根深厚,几乎很厚实。像弘一大师,三十九岁出家。但弘一大师出家前,就文章,艺术,非常优秀,天资非常好的。你看他写的字,画的画,谱曲的水平就知道了。《三宝歌》就是弘一谱的曲。他没出家前就很优秀,达到《华严经》讲的富贵庄严境界。所以弘一大师一辈子修华严的。只是他治学严谨,在律宗贡献很大。其实他是向往华严的。

  所以修道要趁早,六祖惠能开悟也是二十多岁,虚云老和尚出家是十八岁,那些大德,能有一番成就的。道德好,文章好,影响力大的,都是很早就开始修的。要弘法,也不是容易事情,要有文字功底,也要有实证功夫。单单有实证功夫,但没有文字功底,那影响力也不大。

  像虚云老和尚在鸡足山收的弟子,具行法师,他实证功夫很好,证的火光三昧,但影响力不大。为什么,弘法弘法,最后还是要靠文字法来比较多。释迦佛一辈子讲法,讲四十九年,还不是靠文字传。但这文字也要有功底,就要练。

  一般老太婆,修净土法门,虽然烧出舍利,但也是影响力不大,可能你自己解脱了。但教化别人解脱的工作还没做。所以还不能算圆满。禅宗祖师很多,成就的非常多,但最有影响力的还是六祖。其实六祖之前的二祖慧可,他实证功夫比六祖还强。他活107岁,被砍头时,流出来的血都是白色的乳浆。六祖之后的马祖,他的实证功夫也不一般。但为什么单独六祖厉害。就是因为六祖有一本《坛经》。他讲的比较详细,比较大众化。比起达摩的血脉轮,还是四组道信的信心铭,都比较普及化。所以这也是文字般若的功夫。

  印光大师,不仅有证悟境界,而且文字般若也很了不得。他写的东西,文字,很耐读,他本来是学儒家出身的。文字功底好,所以他就写信,信就可以让人读,而且百读不厌。

  修道要趁早,人的精气神有限。现在太平盛世,大家经济物质都不错,就不要太刻意去追求了。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做文章,做学问,乃至修道,都要带一些贫。安贫的人才能乐道。证道歌说的,身上常穿百衲衣,心中却怀无价珍。我们要把这个珍宝挖掘出来,不要在物质上打转,那是很可怜的。

  可是不在物质上打转,却又多么不容易。所以要诵经,末法时代,众生六根很粗糙,总喜欢很粗糙的东西。念经就是让人的六根清净下来,你就不会爱外面花花绿绿的东西,就会回来找自己的宝藏了。初入佛门的人,多念《地藏经》,明白世界是很广阔的,不仅有人,畜生,还有看不见的天神,佛,菩萨,还有地狱和鬼。所以世界是很大方广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念念《法华经》。《法华经》让人六根清净,不了世间乐。就很容易找到真正的宝藏。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7-10-1 07:26

佛法所说的精进,是在智慧指导下,所解决的是我们的不良串习。所以它是有特定内涵的,不是世间所有努力都能称为精进。

  简而言之,精进就是断恶行善的努力,正如四正勤所说: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断灭,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我们所要止息的,是轮回以及和轮回相应的串习;所要成就的,是解脱以及和解脱相应的正念。怎样解决和轮回相应的串习,培养和解脱相应的正念?这就必须通过对《道次第》每一法的思维和实践来完成。

  我们需要知道,这一法义是要帮助我们形成什么观念,形成后又如何应用,这个过程离不开思维。一旦将法义落实于心行,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这一观念的重要性,无须太多努力,它都会持续不断地产生作用。我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凡是我们不觉得重要的事,即使有人提醒,也多半是心不在焉,过耳即忘。而那些我们觉得重要的事,不用特别想着,也会时时浮现心头,徘徊不去。比如明天要参加一个重要活动,晚上往往会辗转难眠,你告诉自己:睡吧,不要想了。能不能马上睡着?为什么做不到?因为你觉得这件事确实重要,确实还是放它不下。

  其实,修行就是要把这样的心理调动起来。真正调动起来后,就不用着急了。而在调动之前,必须如救头燃般精进努力。若能深刻意识到生命在轮回中的险境,意识到暇满人身蕴含的价值,自然就会全身心地认真对待。

  精进不是着相,着相的精进很容易出现问题。所以精进也要中道,不急不缓,就像弹琴一样,弦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

或有人言,定力越强福报越大。我想说你可能说反了,应该是福报越大定力越强。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是基础。

  修行为什么不得力?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人刻意戒色忍辱却总是戒不了忍不了?为什么有些人本来就不色不嗔,不需要刻意戒、刻意忍?

  一个连福报都没有的人,你相信他有境界吗?

  一个连福报都没有的人,你相信他有智慧吗?

  或有人言,戒色得福报。我要告诉你的是,有福报才能戒色!没有福报你就持不住戒!没有福报你怎么能持得住戒?

  修行先布施,布施得福报,有了福报才能持得住戒!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