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菩提心的善根会一直不断地产生,用之不尽,且越享用越增长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7-8-5 12:42
标题:
菩提心的善根会一直不断地产生,用之不尽,且越享用越增长
在听闻佛法时,很重要的就是要正确地来听闻,这时候要避免三种器皿般的过失,就是三种听法的逆缘,同时还要具备六种想的顺缘来听闻。譬如佛陀在经典当中,不断提醒弟子:“汝今谛听,极善思惟,善思念之。”这都是要告诉听法者,要断除像三种容器般的过错。
一、覆器:首先第一个「谛听」,也就是说要好好听闻。这里的「好好听闻」,意思是对法有兴趣、有热诚、欢喜的来听闻,这样的心态,帮助我们消除如同覆器(容器倒过来)一般的过错。听闻佛法时要有强烈的渴求之心,就是要像一个非常饥饿的人,非常渴求食物般地来听闻。
二、垢器:第二个「极善思惟」,意思是能够正确地明辨取舍,由此断除了垢器(容器污秽)的过失。
三、漏器:最后一个是「善思念之」,意思是不轻忽、浪费跟随上师所听闻到的法教,随时忆持那些教言,念兹在兹,这样可以避免「漏器」(器皿底部有破洞)的过失。
以上就是三种器皿般的过失。我再详细解说一次,首先「覆器」是形容像倒过来的容器。这里说倒过来的容器的意思,就是水啊、各种饮料都无法倒进去一样。如果一个人坐在这样一个法会的现场,但是没有专注听闻的话,就像倒过来的容器,一点法甘露都无法进入心里。这里讲的不是传法者的过错,而是听闻者弟子们要注意的部分。
「漏器」是形容像容器有破洞时的过错。有破洞的容器,无论添加任何东西,是一滴也无法留住。所以很多人在听法时,身体在现场,也很专注地在听,但是却没有试着记住这些教法,这样的情况就会变成全部的内容都忘掉了。因此之后想要去修持时,会发现一点也想不起来。这个也是我们要避免的一种过失。
第三种是「垢器」或有毒的容器一般的过失。一个容器如果是肮脏的、有毒的话,这时任何放进去的东西,也都会被染污而不能食用。像很多人身体在这个法会现场听闻,同时也很专注地听,也能忆持,或甚至也跟别人分享,但如果我们带着三毒烦恼,总之是一颗不清净的心,负面的心态来听闻的话,不仅对于自心没有帮助,甚至会伤害到自他,这是我们要注意的。所以第三种听闻佛法,就是要有一个清静的动机,避免像是容器被有毒的东西染污一般的过患。
透过了解了以上几种比喻,还有所要阐述的意义之后,就知道听法的时候会有这三种过失,要将它断除。
接着,就要想如何来对治它,这是很重要的。对治的方法如下:
一、以专注对治「覆器」的过患:这时候对治的方法,就是要专注地听闻,耳朵仔细地听,心也不散乱。
二、以忆持对治「漏器」的过患:这时候不仅是要专注,而且试着去记住、忆持这样的教法。
许多外国人,无论东方或西方的弟子们都会有这样的习惯,就是说法者一说完后,马上就记录在笔记本上,我觉得这非常好。但光是写下来、记在本子上还不够,这里所谓「忆持」的重点是,你的每一笔、每一划在记录时,你的心也要将这每一字、每一句的口诀或法义,都写到心里面去,你要真正忆持它,才是重要的。
否则写在纸上,也不是天天都带着笔记本在身边,尤其当你遇到危急的情况时,你没法说:“等一下,让我拿出来看一看,再看怎么办。” 是没有这样的时间的。大家能够记下来是件好事,但同时心也要能够忆持它,让这个法入心,那么当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需要做取舍决定的情况时,才能用得上。
三、以好动机对治「垢器」或「毒器」的过患:意思是要避免自己带着贪心、瞋心或愚痴的心去听闻佛法。
以上我们了解了闻法时的三种违缘是什么,也知道了对治的方法。相对来说,第一个比较容易去对治,第二个稍微难一些,第三个就更难了。总之,我们知道之后,就去思维它,并且尽力去断除这样的过失。虽然很难一开始就马上断除这三种过失,但是就随自己的力量,尽力去试着断除。
我们很难把上师说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记在心里,这是很困难的。就算你只记住一两个文义,但你心中想:“虽然我只能记住这一两个句子或法义,但当我面临死亡的时候,我要能够记起来而作修持。” 如果你能这样想的话,这个利益也是非常的大。
尤其每一次当你要开始听法之前,都要先提起一个有力的心念,告诉自己:“我今天要好好听闻教法,而且在这座法当中,我要试着去记住当中的重点。”所以你随时都要保持正念跟觉知去观察,这是很重要的。然后在每天听完一座法之后,不要马上就想散乱地去跟别人讲话,你应该静下来,不断地回想一下这位上师在这堂课中到底讲了些什么内容,试着去回忆它。如果你发现哪一段好像不太清楚或者忘了,这时你可以再问其它人,就会了解第一天原来讲了些什么。接着,第二天又会听到新的内容,同样也在课程结束之后,好好回忆今天讲了什么。总之,这样第一天、第二天慢慢地不断训练,你就会养成忆持的习惯,会发现自己很容易就记起教法的内容了。
以妙树之喻说明果不穷尽而增上:
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
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
世间上的随福德分善根、小乘的随解脱分善根就像芭蕉树一样,生完一次果后就会枯干,没有再生果的机会,但大乘菩提心的善根就像天界或劫初时的如意树一样,果实会一直不断地产生,用之不尽,且越享用越增长。
现在很多人的修行就是为了获得人天福报,比如修四禅、四无色界,为健康而修药师佛,为往生极乐世界获得快乐而念阿弥陀佛,为了调节身心而坐禅等等。我去南方的时候,有一位居士语重心长地对我讲:“你要多修禅定啊,这对你的身体很好。禅定能调节四大,你在坐禅的时候什么都不要想,这样的话,身体的四大也在坐禅,如此一来,它们就不劳累了,你的病自然而然就会好了。”给我传授了很多殊胜的教言。这种为健康而修禅定,实际上属于随福德分善根,只能获得一点人天福报。就像每次佛教节日的时候,汉地大大小小寺院里有许多烧香拜佛的人,若有机会偷听他们的发愿,就会发现为来世、为度化众生而发愿的人很少,大多数都是为了“让我事业成功”、“找到一个好对象”……这些都是随福德分,用完以后就没有了。但不管怎么样,三宝的加持力是无欺的,只要因缘具足、自己心很诚的话,也会赐给你所求的。
还有一种善根,是声闻、缘觉欲求自己永脱轮回获得寂灭的善根,这叫做随解脱分善根。此善根同样也有穷尽,一旦获得了阿罗汉果,就再也没有了,若想趋入菩萨道获得佛果,必须又要重新积累资粮。
这两种善根此处用芭蕉树作比喻。关于芭蕉树,有不同的说法,有些注释说它生过一次果就枯干了。但据我观察,现在的芭蕉树并不是这样,它每年都可以生果,最后可能到一定年限才不能生果。尤其是广东、海南一带,有些芭蕉树的果可以吃,跟香蕉树没多大差别,只不过品种略有不同。以前上师如意宝去印度时,他老人家经常拿着香蕉说这是芭蕉树的果,也问过很多印度人“芭蕉树的果是不是生一次就没有了”,他们说“可能不是”。尽管这种树的特点跟很多讲义中说的不同,但我想它的意思可能是,该生的果生完以后就会穷尽,不会再产生了,比如说芭蕉树最多能活几百年,几百年之后就不会再生果了。也许是从这个角度来讲的。
但菩提心的善根并不是这样,它就像如意树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我们获得佛果之前,善根永远不会耗尽。《弥勒请问经》中云:“弥勒,譬如,流入大海之所有水经数劫亦不尽,弥勒,如是为发心所摄之善法直至成就无上正等菩提之间不会耗尽;弥勒,又譬如,肥沃土壤可令任何种子茁壮成长,如是以菩提心所摄之善根亦将不断增上。”
因此,有了菩提心的摄持,我们的善根应该多多益善,它不是用完后就灭尽了,不然的话,圆满资粮需要不断重新造善业,这会非常困难。无论积累任何善根,哪怕是念一句观音心咒,也都应以菩提心来摄持,若能如此,这个善根直至成佛之前都是不会耗尽的。所以,菩提心的功德不可思议,很多高僧大德特别重视它,原因也在这里。〖没有被菩提心摄持的其他所有善根如同芭蕉树一般生果以后自然穷尽,而菩提心的妙树恒常都会生长果实,非但不会穷尽,反而会蒸蒸日上。〗
〖《宝箧经》中云:“文殊,各种树以四大摄持而增长。文殊,如是善根若以菩提心摄持、回向佛果,则日益增长。〗不管什么样的树,依靠地、水、火、风四大的助缘才能不断增长,同样,不管什么样的善根,若能首先以菩提心摄持,中间无缘行持,最后作回向,善根永远也不会耗尽,这一点相当重要,所有高僧大德反复强调三殊胜的原因就在于此。我们讲经说法也好,做其他任何善事也好,首先应尽量改变自己的念头,要想“我这次做事情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众生”;在中间行持的时候,尽量以正知正念来摄持;最后将做这件事的功德全部回向众生,如果能这样,那我们的所作所为都可以变成菩提的因。
以前我也讲过,藏地有一位嘎秋la ma,他在五、六十年代时,遭受红卫兵的批斗。每次他上台挨批时,都发愿“我今天为了一切众生而修忍辱波罗蜜多”;中间时红卫兵打他、骂他,他就一直对他们发悲心;批斗结束后,他默默回向:以我今天所修忍辱的功德,愿凡与我结缘的所有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佛果。这样了不起的行为,的确令人非常随喜。我们很多人不要说别人打自己,就连平时行持善法时,也想不起要为众生发愿,到了中间的时候,心不能专注,最后也是迷迷糊糊地作回向。但真正的高僧大德,就算遇到了极恶劣的环境,也会如理如法地行持善法,将所作的善根全部回向给众生。
所以,不管是在家人工作,还是出家人修行,在遇到种种不悦意的对境时,一定要想:为了众生,我今天要……比如要跟某个脾气不好的道友说两句话,首先自己在家里发一个菩提心,然后在交谈的过程中,尽量把正知正念守护好,最后将今天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若能这样,那就是最好的了。
所谓佛法,不只听到,还要看到,要有直接体验,就像释迦牟尼佛成道前,出王城四门看到的生老病死苦和修行寂静之乐,那就是悉达多王子直接体验到的“法”,那种对生命本质的直接体验,对修行历程是相当重要的。
至于在生活里怎么修呢?修行就在你的工作里,就看你用不用。
当你设计或贩卖一样东西时,可以带着「布施之心」,让它的品质更好一点。布施,不一定要真的给一样东西,带着善意努力工作,本身就是对社会的布施,这是真正的菩萨行,真正的布施。
就像佛陀圆满了布施波罗蜜,但世间还有那么多贫困的人,他到底给了什么?佛陀给了他的未来,他的证悟是未来众生无尽的资粮。未来无量,众生也无量,岂不刚刚好?
所以我们每天早上一起来,要忆持皈依戒,思维诸佛菩萨的功德,发愿“今天的一切身语意,都要利他,不伤害任何众生”,这就开始了「美好的修行的一天」。
有工作的人,要发愿我们的工作带给别人快乐,帮助别人,让办法、让质量提高,这就是工作里的修行和布施。
有孩子的人,努力把孩子教养成慈悲利他的人,这样养孩子本身就是一项修行。
有伴侣的人,扩大对伴侣的感情,就成为对众生的爱和慈悲,真正的慈悲,是有感染力的,会自然影响伴侣,当一个太太非常慈悲,他先生即使只是到花园里浇水,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觉得很温馨呢。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