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克服学佛的九种迷惑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7-4-26 13:40     标题: 克服学佛的九种迷惑


1、有很多学佛者越学佛越贪恋外界的物质,此时你一定要敏锐地觉察到,自己的心已经被贪欲而迷惑,如果任其发展便与凡夫没有任何区别,一定要悬崖勒马反观自心,努力学习放下与舍得来对治贪欲。

2.有的人看了几本佛书,便断章取义,以偏概全,觉得自己已经领悟了佛陀的全部心法,认为既然万法皆空那么因果报应自然也是空,从此内心对因果报应产生轻视。此时你要立刻觉察,自心已经被无明所迷惑,如果任其发展将变成无记(不善与不恶)的凡人。你是否知道菩萨畏因的真正含义?这时应该反复阅读《因果经》来消除无明。

  3.很多人说我修的法是大乘法。他们开始抛弃磕头、布施、受戒、放生等有为法,岂不知你此时的心已经走向偏执,当修法缺少了方便的一面,就像展翅翱翔的雄鹰被折断了一根翅膀,再也无法保持平衡,还谈何圆满呢?所以一定要多修方便与慈悲来保持平衡。

  4、很多学佛人,将诸法的本性修成兔角一般的空,总是控制自己的念头,试图达到静的最佳状态。其实你的心已经执着迷乱了,因为断空和外道教没有任何区别。要知道诸法的自性是无灭、本性是无生,无灭和无生是不二。

  5.有些人总认为什么都是空,外面的世界和内心世界都没有就像虚空一样,那时你已经产生了偏见而滑落到外道。要知道外面的世界很明显而无相无形;而内心世界在空中自然存在,或在空性状况之中自然现显。

  6.很多学佛者越学佛越著相、越学佛越固执,而且还用鬼神和冤家债主来吓唬自己与他人,每天神经叨叨。心里总执着一切都是永恒与真,分别美丑善恶、执着佛和佛法。你是否知道你已经进人了邪见,因为你的见和外道的常见没有任何区别。要知道外面的世界和内心的世界时刻在不停地变动,它们犹如梦幻、如同泡影,既不能永恒也没有真实。

  7、有些修行人不愿接触外面的世界,他们远离外界的感受、离开有相法也包括慈悲与六度,一心追求无相与皆空。此时你的心已被空见所迷。这样易人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天,但照样没有脱离轮回。你是否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心的变化或现象,所以心中出现的现象是无法毁灭的。佛法讲无灭,我们应从无灭中自我解脱。

  8.有些修行人特别执着有性有相的现分,比如重视光明、神通、生起次第修炼本尊等,此时你的心已经着相而着了迷,这样很容易堕人欲界。要知道,修行时出现的感觉或现象,都要实修无相无形无性。

  9、有些人学佛注重念经、拜佛;有些人禅有些人修行注重观空,禅修入定,你是否知道此二者都被法执所迷,这样很容易走火入魔。有些人怕空,所以特意修练有相法,但是有相法又容易堕人色界。因此,我们在修行时要将方便和智慧合二为一,融人一体绝对不可分离。因为有相法的本性离不无相法。无相法的自性离不开有相法,显宗所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大圆满所讲"空即是明,明即是空,空明无二,空慧不二,悲空不二”才是真正的修行。在修习时所出现的明慧与光明,必须要实修无形无相没有实体。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生活中,时常会发生各种不幸,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家庭、情感、事业、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变故。很多人本来过得风平浪静,但只要发生一点挫折,甚至只是遇到一件不符合自我设定的事,整个人就崩溃了,患得患失,陷入极度的烦恼中。

  我们对人生充满期待,而我们期待的幸福,多半是建立在顺境之上。我们希望一切都按自己的设想进行,不愿接纳任何逆境,甚至根本就不具备接纳逆境的能力。但我们要知道,世界是无常变化的,顺境必然伴随着逆境。如果没有这样的认知,就会在顺境时忘乎所以,在逆境时倍受打击。

  反之,如果我们有接纳的能力,知道有生必然有灭,拥有必然伴随失去,就能坦然接受一切变化。非但不会因为失去什么受到打击,还会将一切逆境转化为成长的增上缘。

  事实上,逆境是相对而言的。就某件事来说,或许是影响事情顺利进展的阻碍;但对我们自身来说,往往是一种提醒,让我们检讨:自己还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够,为什么会招感这样的因缘?从而及时调整,不断完善,更从容地迎接人生挑战。

  当一切逆境都不能干扰我们,当所有不幸都被我们接纳并转化,还有什么能阻碍幸福的步伐呢?所以说,接纳不幸才是人生幸福的首要保障。

 众生这个词简单说是众多的因缘和合而生,所以叫做众生;复杂点说那就是众法生相,而众处受生了。众多因缘和合这是包括了无情众生和有情众生,有人常常说蔬菜也有感知啊,电击蔬菜也会表现出焦虑痛苦害怕等等,所以吃蔬菜也是杀生!我们是否也听过这样的言论呢?一切众生不论有情无情都有见闻觉知性,就像一个石头也有见闻觉知,佩戴珠宝玉石为什么有人能戴的光润,有的人戴完干巴巴的?这不是石头的见闻觉知产生的反馈吗?同样各种物品良好的使用、保养、维护,使用寿命也会延长的,这也是见闻觉知的反馈使然。

  植物也是这样,只是比石头反应更快一点。比如在一个藤蔓边挂一块肉,藤蔓会很努力的够向这块肉,不是因为植物贪吃,而是因为这个地方有更多他需要生长的营养,这是植物的本性。一般来说植物有两个本性,根部的趋水性,上部的趋光性,其实也都是为了更好地生存罢了。能更多的吸收营养物质,成长本体,这是植物本有的,不是因为有情绪心里影响使然。

  而有情众生就不同了,内心里的这个情绪很多,最为普遍的就是贪生怕死、不想受苦、喜欢享受。对一个动物施加伤害,动物的悲恸我们看得到,感受得到他们的那个贪生怕死的心和人是一样的,天人也是这样,饿鬼也是这样。所以有同修说念佛啊超度啊,发现自己贪生怕死,就算活的很不好也还是贪生怕死,这是普遍的有情众生的正常情绪,没什么不对的。

  这就引到复杂点的众生上了,众法生相,众处受生,因为这些情绪的影响贪生怕死,于是就会贪恋生、厌恶死,为此造作了种种业行,如此行必然招感如此果报。死亡对一切众生而言都是必然面对的,无情众生可以坦然面对死亡,有情众生就不坦然了,就很忐忑了。学佛的一大课题就是如何面对必然来临的死亡。于是佛讲宇宙世界存在了成住坏空,四个中劫一圈这个世界就生灭一次;讲物质有成住异灭;讲生命有生老病死。大的世界如此,万物如此,生命也必然如此。就算我们再难面对,也要面对;再不想面对,也要面对。微观中佛讲生灭;实相中佛讲乍现乍灭,相续不断。这些内容从大到小的排列,哪一个能是真正恒常不灭的呢?当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就必然要思维我这个身相、这个能思维的意识又当如何呢?最后也必然要面临如此的局面,再做无意义的抗争也是无法抵抗四大元素的分崩离析。

  于是就众处受生,这个地方死了,跑到其他地方投生,生来死去没完没了。就算已经死了千万次了,还是莫名其妙的惧怕死亡,这是否有点奇怪呢?佛教被誉为生命的终极安慰,各个生命阶段这种安慰都在,不只是临终安慰那么点范围。随后我要问了,各位同修:我们是否得到了这种安慰?是否当下生命阶段,就得到了来自佛法的安慰了呢?比如今天去办事情,很不顺利,来来回回跑了很多趟,如何安慰啊?如何调适我们的心境去面对这些呢?

  临终安慰这是不能错过的,但临终前的日子如何获得对应阶段的安慰呢?说安慰是从自我角度的受用出发的,是说我获得了安慰;换个角度,我们在这个事情里得到了来自佛法的帮助了没?佛法如何帮助我面临这样的事情呢?

  有很多的案例,或者禅宗的公案,或者很多禅语妙言,都在试图解决当下的问题,其实莫过于看透两字罢了。在哪个角度来看?看的结果如何?看明白了,就不会那么计较了,对不对?哪一个是你的,父母、孩子、夫妻、眷属,哪一个是你的呢?房子、车子、钱财、物品,哪一个又是你的呢?连这个身都不归自己管啊,连这个心都管不明白呢,哪一个是我们能拿捏把握的?细细算来,没一个是啊,所以学佛就发现这种终极安慰了。我们以现在狭小的状态无法触碰的部分,佛教给了我们方法去触碰。你想延长寿命吗?想不受苦难吗?想不遭受厄逆吗?想财富自然吗?想所求随意吗?想出入神护吗?过去可能没能力去触碰,现在学佛了你可以去触碰,乃至给我们方法去获得这些。所以学佛了才能真正的延伸出生命的质量,可以提升生命质量,而不再是无法捉摸无法拿捏的只能承受了。所以学佛啦,知道念佛求生极乐了,明白还有一个不被摒弃的希望,能抓住不放你就是聪明人,你就是有大智慧的人,因为你能得大解脱;而那些以为自己很聪明,却对佛法不屑一顾的人,如何得解脱啊?这是你我的生死大事。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