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不要把世间的欲望加在佛菩萨身上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7-4-21 13:22     标题: 不要把世间的欲望加在佛菩萨身上

 
我们不要老是把世间的欲望加在佛菩萨身上。如果你一开始就想用烧一柱高香、点一个蜡烛、供一点儿水果的方法来贿赂佛菩萨,那你就错了。佛菩萨在接受你“贿赂”之前,贪婪已经把你的心全部贿赂完了,你身上只留下嫉妒和傲慢,贪婪已经把其他好的部分给遮住了。

  “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是在藏区没人想过或敢讲出口的话,但在内地经常会听到,意思是有所求的时候――求子、求财、求情、求消灾解厄,才会想起寺庙;没事时,根本想不起来,这完全就是做交易的心态。

  寺院应该是净化心灵的地方,每个人来到这里,都希望让杂乱、起伏不断的心浪,稍微沉淀平静一下,可以有一个用心观察自己内在世界的机会,看看我们真正的潜意识里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如果能好好看清楚,就能更了解自己,也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心。

  佛像,佛经等等只是佛法在我们面前象征性地显现。佛陀真正的内在思想,并不只是各种材质的佛像那么简单,而是历经了两千多年,一直都有无数人心甘情愿地追随,它不会因为外在环境的限制或人为的恶意破坏,而有所改变或被摧毁。

  放下一切外缘,用心听讲,所讲的法不要忘记,用心记着,去感受它,去实践所讲的理论。照这样去做,所讲的佛法才可以有所领受。

  有的人把听到的法记是记住了,记得很清楚,可他没有用来观察自己的身、口、意,没有用来检查自己的心行,却是用来作为观察别人是否精进的标准,常常来分析师兄弟乃至自己的上师。这样失去正知与正念地学法,不但对自己毫无用处,还会造成很多的恶业。

 有人说"世界宗教在信仰方面的共同特点是它们把世俗生活作为虚幻的和暂时的生活,而把天国的生活作为永恒的生活,不对一切世俗的现实生活做出任何实际的解决",还说"宗教否定人对客观世界的创造能力"等。这离佛教的教义和实际情况相差太远了!

  首先,佛教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道德和智慧素质低下,因而身心苦恼不能自拔的人们,以及这样的人群组成的苦难深重的病态社会的问题。这从佛教教义的宗旨"四谛"上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四谛"是苦、集、灭、道。

  "苦谛"指的是人的身心遭受的苦恼; "集谛"指的是苦难根源的总合,苦难的原因;"灭谛"指的是离苦得乐状态,"灭"指苦及苦根如火熄灭; "道谛"指的是使人身心解脱苦难的方法。在佛经中把受苦的众生比作"病人",说"苦"是病态,"集"是病源,"道"是医治方法,"灭"是恢复健康状态。

  佛教认为:世人有各种各样的苦,但总的根源只有一条,即品德和智慧素质低下,作茧自缚,不能清醒自觉。这样的人群组成的人间社会也将是一个病态社会。解决这样的人生和社会问题,要从提高人的品德和智慧入手。治愚、治贪、治自私,提高人的理智和自觉的道德,实现如寂天在《入菩萨行论》中所说"地狱变成天堂,人们互相残杀的刀枪,变成朋友相赠的鲜花。"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不是靠神佛的加持,而是要靠教化,即实施道德智慧教育。佛陀就说过:"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我的悟心也无法直接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脱。"这种针对社会和人生的问题进行教育、培养和提高人们道德素质和智慧的宗教,怎能说"不对现实生活作任何实际解决"呢?

  其次,佛教的追求目标不是死后进入天堂。佛教所说的与"地狱"相对的"天堂",并不是无苦的理想世界,是指轻苦性的欲界天或色界天。生在这样的天界,仍然有烦恼,仍然是造业的结果。业尽下堕,无一例外。这样的天界仍在"五毒"困扰的"三界"之中——这是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一大特点。

  如果天堂是指西方极乐世界,那也和其他宗教的天堂有不同之处。所谓"净土"指的是"五毒"暂时清净之义。"暂时"表示并未根除,因为往生净土并不等于解脱,只是修佛路上的中间站,是去“留学”,而不是去享福。

  至于所谓"他们把世俗生活作为虚幻的和暂时的生活,而把天国的生活作为永恒的生活"的说法,不符合佛教的教理。佛教所说的"虚幻"是指"无独立自性和非永恒性"的现象世界,并非把一切视为海市蜃楼,虚无缥缈。

  《入中论》中明确指出:世事分真实和假相两种,人在精神心理正常的情况下感知之物是真,如雪是白的;精神错乱或产生错觉的条件下感知之物是假,如胆溢症患者见雪为黄 se之类。

  佛教讲"世事如幻",其目的是为了世人头脑清醒,不要执著于财色名位,使自己不能自拔,甚至贪婪,失去理智,丧失人性。如果不是那样,把一切视为"虚幻不实"之物,那就把自己的存在和善恶因果的真实性都否定了,还有什么信仰可言?佛教是非常理智的宗教,决不会自相矛盾到如此可笑的地步。

  再次,所谓"宗教否定人对客观世界的创造能力"的说法,对佛教而言更是不符合实际。佛教是人本主义的宗教,把人的作用始终放在第一位,认为"佛是净化觉悟了的人,人是污染未净、未觉悟的佛"(《佛心论》)。佛家的一切行为都"立足当世,着眼未来"。不立足当世,就是脱离个人和现世的实际;若不着眼未来,就是缺乏理想。

  佛教不承认"上帝创世",主张"业创世",就是充分肯定人的作用,因为"业"指的就是人们的思想行为。善恶行为的报应,有来世报应,也有现世报应。"大善大恶,现验现报",说的就是人们的思想行为引起的后果。知因果规律,避免恶果,争取善果,就是佛教教育的一个目的。

  人有选择和创造自己生活道路的能力和充分发挥自己知识能力的条件,所以佛经中说"人身难得" 、"人身是宝"。密法中还说:欲界天人生活条件优越而耽溺声色,色界天人沉醉于禅之快乐,所以修德修慧的条件远不如人,身具六因的人身才有成佛的最优越的条件。

  佛教本来就是以人为本、育人成佛之道,佛教产生于人间,服务人间,立足于生活。

 真正的修行者心里不能有爱和恨,但是在表面上可以有爱,可以有恨。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戏,无论上班工作还是日常生活,我们都是演员,都在演戏,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不能糊涂。

  佛演戏,凡夫也在演戏。但是佛知道自己正在演戏,他不会把这一切当真,所以他不会计较,不会烦恼、痛苦。而凡夫不知道自己正在演戏,将这一切都当真了,所以心里总是有爱恨、计较、烦恼,佛和凡夫仅仅是这个区别。

  成佛后,并不是永远在一个地方,佛有度化众生的事。佛是因慈悲心而转轮回,是自由的,所以他没有烦恼和痛苦;众生是因贪心而转轮回,是不自由的,所以有烦恼和痛苦。这就是佛和凡夫的区别。

  人的一生如梦如幻,没有实体,没有真相。我们都是演员,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每时每刻都正在演戏,但是我们要认认真真地把这个戏演下去,演戏的过程中不能糊涂,否则就有烦恼和痛苦。演员演戏时,有爱的表情,也有恨的表情,但是他们知道自己正在演戏,所以心里没有真正的爱和恨,也没有烦恼、压力和痛苦。

  了脱生死是什么意思?了脱生死是了脱生死的苦。佛也有生死,但是他不受生和死的苦。凡夫没有智慧,执着了就受这个苦。佛涅槃了,上师圆寂了,这是形容他没有苦。虽然他死了,但是没有死苦。我们死的时候有很多痛苦,因为我们不明白什么叫死,死的时候也是特别无奈、糊涂,于是放不下这个、放不下那个,牵挂这个、牵挂那个,折磨自己,特别烦恼痛苦。

我们要讲究卫生。佛是特别讲卫生的。以前古代的印度也不是特别讲究卫生,但是释迦牟尼佛是特别讲卫生的,出家人有很多戒律,里面很多都和卫生有关,特别要讲卫生。现在有些人认为自己是学佛人、修行人,不用讲这些,吃的也不好,穿的也破破烂烂的,自己觉得自己是个瑜伽士、很有修行的人似的,到处瞎跑,今天跑这个寺院,明天跑那个寺院,自认为在做功德,自认为在修行。家不像个家,人不像个人,就像藏地一句谚语所说的“一个人看到,让一百个人伤心。”不应该这样修行。

  佛说过,自己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佛当时在印度恒河边上跟五比丘一起苦修,后来佛发现,这样修行是绝对不行的,不能成就。然后,佛就离开了五比丘,在路上也得到了一些食物,享用了这些食物后,之前特别疲劳的身体也得以恢复,然后来到印度金刚座下安住,最后成道了。

  佛第一转法 lun时,主要眷属是五比丘。当时五比丘到佛跟前并不是来求法的,而是来辩论、比神通的。他们认为自己的修持方法是对的,而佛离开了他们以后受用了别人的供养,身体恢复了,他们认为这是不对的。所以,他们来跟佛陀辩论,还想与佛陀比神通,所以才有了现在所谓的“神变日”,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五是神变日,佛陀当时通过各种神通降伏了各种外道,包括五比丘。

  所以,我们不能堕入两边,生活既不能太奢侈,也不能太艰苦,要保持中道。我们应该吃好、穿好,让自己干净利索,把家里也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这也是一种表法。同时,对自己的修行、自己的内心也有很大的帮助。如果你堕入简陋和疲惫这个边,对自己的修行没有帮助,也会对成就造成障碍。

  我们在修行时要保持中道。作为修行人,不能跟社会上的某些人一样生活得太奢侈;但是也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尤其是在家修行人,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家庭,照顾好家人,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也是必须要做的,这叫了缘了债,最后才能了脱生死。这些对自己的修行有帮助,也是一种表法。你家里干净利索,自己也干净利索,别人看到了会生起欢喜心,甚至会对佛法生起信心。若是家不像个家,人不像个人,甚至到了家破人亡的地步,社会上的人看到了,谁还敢学佛啊?

  我们作为修行人,尤其作为大乘佛子,要好好表法,要让更多的众生接触佛法,得到佛法真正的利益。我在前面也讲过,好好表法,就是让大家生起欢喜心,让大家生起信心。

  即使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解手,也不能随便。草原上是没有厕所的,但是藏地的人也不会随便解手,肯定会找一些已经被破坏的地方,或是生长不好的杂草丛生之处解手。你们都是城市人,更应该讲卫生,更应该讲文明。

  这里主要强调的是要注意自己的威仪,让众生生欢喜心,不要让众生生烦恼、生邪见。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7-5-17 16:51

在克服自己的虚荣心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虚荣心到底是什么,然后要观察自己有没有这个虚荣心,而后要认识虚荣心的危害,最后要知道如何克服自己虚荣心的方法。

  第一、人们总是喜欢站在高处,可是有时自己没有能力站在高处,为了自己的自尊心,应用虚假的方式来保护自尊心的心态,这就是虚荣心。

  一般虚荣心来自于贪心,就是对别人表扬或赞美的渴求,比如希望别人赞美自身的外表、学识、作为、地位、财产或成就等。但我们要知道虚荣心和傲慢心不一样,一般傲慢心是自己有能力站在高处,然后心里产生自大的心态;虚荣心是自己喜欢美好,但没有这个能力,用虚假的方式来假装自己的完美,就是妄自尊大的心态。

  虚荣心是人类一种普通的心态,无论古今中外,无论男女老少,或贫穷富贵,从皇宫里的皇帝到马路旁边要饭之间人人皆有虚荣心,因为虚荣心是一种扭曲的自尊心,我们每个人都有扭曲的仇恨、扭曲的爱心与贪婪心等,由扭曲的心态与自尊心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情感,这种情感是人人皆有的。

  很多人为了没有意义的美好和理想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和自由。比较愚笨的人一般为了毫无价值的东西,或虚妄的追求而发展美好的愿望,就过分地表现出来自己的虚荣心。我们要知道,其实,虚荣心就是表现为可悲的,不道德的,不成熟的一种心态和行为。

  产生虚荣心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缺乏真理的思维方式,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

  二,家庭和周围人的影响,父母和周围人的虚荣心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我们身上。虚荣心主要有六个表现:

  (1)把自己的名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2)取悦他人,以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肯定;

  (3) 过分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4)对挫折的知觉敏感性高,承受能力低;

  (5)为了满足虚荣心而编织谎言;

  (6)虚荣心过强会引起嫉妒、郁闷、多虑、怀疑等不良的心态和形式。

  第二、我们要观察自己有没有比一般人更强烈的自尊心,可是自信的心力却不够,因此向外表现自己是个强大的人;自己有没有对某些事物过于敏感,过于追求、过于执着;你是否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然后自我表现强大;如果你得不到别人的赞美与评价,自己就会有一种失落感,因此自卑,不愿意见别人;你不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够达成愿望,希望通过快捷的方式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你是否盲目攀比,好大喜功;你自己有没有强烈的嫉妒;你自己有没有不择手段,努力使自己比别人强,比较过之后,在与别人的差距中获得快乐与满足的心态;你有没有当你条件有限,无法使自己比别人强时,就会在与别人的差距中感受折磨与痛苦;你有没有这样的想法,自己很漂亮,或很帅,又聪明又能干,学识、地位都不一般,一定会有人帮助我,爱我,关心我,自己不是一般的普通人这样的心态;你是否非常在乎自己的面子,是个死也要面子的人。这样观察之后我们就要面对虚荣心。

  第三、我们要面对虚荣心之前,首先要知道虚荣心的危害。虚荣心强的人,其实活得很累,因为,他们是生活在极度的自尊和极度的自卑之间,没有自由自在的中间地带。“死要面子活受罪”,这是句传统老话,就是说虚荣心的心理和行为。

  虚荣心本身不是恶行,而且很难说有虚荣心的人就都是恶人,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虚荣心强烈的人很容易变成坏人。但有了虚荣心不能说他就是个坏人,因为,虚荣心有好的一面,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取向,这种虚荣心不能算恶习;虚荣心也有其不好的一面,那是一种错误的,扭曲的价值观,这种虚荣心是恶行。

  男人的虚荣心是为了表现自己比别人强,有本事,就瞎吹牛,比如说,现在大城市的男人都爱瞎吹牛,说自己有路子买官,结果别人托到他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不能,只好把所有事情都推到别人的身上,弄得自己狼狈不堪。这是典型的虚荣表现,它所带来的痛苦和麻烦都是自找的。女人的虚荣心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美,超出自身承受能力地去买高档服装、化妆品、首饰等奢侈品,为了过上表面奢华、虚荣的生活,不惜傍大款、卖身,她们失去的是自由、独立和持久的心灵快乐。父母的虚荣心是为了面子,把孩子当成工具,为了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要求孩子为父母争面子,于是,一味地要求、强迫孩子,不尊重孩子,这也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摧残,孩子也反而看不起父母,父母和儿女之间容易产生矛盾。虚荣心严重的人,比生命还重视自己的面子,总是依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生存,一旦他人中有一点否定自己的成分存在,便认为失去了自尊,就受不了,严重的话走进极端的路。虚荣心本身是人的一种心理缺陷,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对人的危害是极大的。而且虚荣心太强烈容易给自己造成困扰,对自己以后的发展也很不利,更没有自在快乐的空间。

  第四、我们如何克服虚荣心?每个人都会有爱慕虚荣的心理,只是程度不同,有的人处处都有虚荣心的表现,有的人是在无伤大雅的前提下才会有。能发现自己有这个习惯就已经很好了,可是有的人没发现,也不承认,觉得自己所作所为都是对的,而且非常在乎别人说他,他就更不愿意改变,继续错下去,这种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见不到黄河不死心的迷惑执著之人;有些有虚荣心的人,随着世事变迁,一切坏的习惯都会慢慢改掉的,这种人算是有悟性之人。

  我们想克服虚荣心必须要分清自尊心和虚荣心的界限,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明确地辨认自己的真实性和假装性;分清诚实和虚假的区别。人有自尊心是好人与好心,比如,为了自己漂亮而打扮自己,女孩常常去照镜子,没有什么错误;可是自尊心容易陷进虚荣心,那就变成坏人与坏心,一个女孩为了别人赞美自己漂亮,她常常去照镜子,那多累啊!因此,我们必须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不要做一个虚假的人。因此,我们必须要克服虚荣心,培养真诚心。

  怎样克服虚荣心呢?我们可以通过四种方法去克服:

  (1)以平常心态对待学习、生活和工作,你会有一种平和感与幸福感; (2) 我们以谦虚和真诚心对待朋友和他人,你会有一种荣幸感和自在感;

  (3)我们要敢于暴露自己的不足,不足暴露出来后,我们通过忏悔和改正的心态去面对,你会有一种安全感和快乐感;

  (4)追求真实的我爱,我们应该尊重自己的人格,行为,道德,我们绝对不能做被别人看不起的卑鄙的事情,我们要用真才实学来充实自己,用真诚待人来完善自己,用学作真人来展示自己,用美好品德来尊重自己。不要为了追求一种暂时的、表面的、虚假的名利。

  甚至虚荣心强的人,完全失去了从行为的价值来评价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他们通过虚假的方式来取得周围人的赞赏和羡慕。

  因此,通过虚假的方式来取得周围人的赞赏和羡慕。如果你要想让自己活得快乐、轻松,自在的话,必须要从心里认清虚荣心的实质,努力摆脱和远离它,你才能放松自己,你才能获得自由与快乐的空间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8-10-30 20:49

济群法师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

  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近佛教,其实这是对佛教的误解。从世俗意义上说,进取心是好事;从佛教角度看,进取心同样被肯定。任何一个真正学佛的人,首先要建立一种崇高的目标,然后为实现目标不断努力。佛弟子在修行时都要发菩提心,正如四弘誓愿所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而每个菩萨在因地修行时,都曾经发过大愿,并为实现这些伟大愿望而精进不懈。进取与执著是什么关系呢?进取代表着人们有某种上进心,有某种向上的追求,比如学业、事业等。但我们在追求过程中,必然会介入自我,贴上我的标签,觉得我在追求。成就了,我很光彩;万一失败,就觉得我没面子。因为对我、对成就的执著和过分在乎,就会产生忧虑和焦躁。另外,我们对追求的事也会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而那些在乎的事,重要性就被夸大了,一旦不能成功,会很痛苦。我们也会执著自己的经验方法,以为这才是通往成就的最佳模式,从而变得自以为是,不能采纳他人意见。甚至在做事中,因为固执己见,产生对立冲突,使人活得很累。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这种执著也具有某些促进作用。

  佛法的修行,是要我们进取而不执著。《金刚经》的名言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是没有执著;而生其心,是有进取心。经中讲到菩萨要灭度无量无边众生,所谓“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是说菩萨要帮助一切众生解除烦恼,从轮回中觉醒,但心中不能执著于众生相,也不能觉得我在度众生,所谓“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如果菩萨也像我们凡人一样,把所做的事看得很实在,觉得我在做事,我在度众生,就不是合格的菩萨了。

  但执著是凡人的习性,有进取心必然会伴随执著,有执著就会造成痛苦。想要进取而不为所累,就必须要有空性的智慧,认识到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惟有这样,才能超越对现象的执著,心无所住,在积极进取的同时不失自在。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