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维护佛教正信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7-3-26 17:31
标题:
维护佛教正信
有的人以为信佛能发财,结果信了佛以后并未发财,或者有的不但未发财反而还财运下降,于是就怪佛教不灵验,到处说佛教不好。我在网上不时看到这样的事情,生活也认识一些人学佛后的确现世运势一路走下坡路,所以现在就这个问题详细解答一下,以维护佛教正信,避免更多人再犯这种误解佛教、诽谤佛法的错误。
首先这个问题很多是出在当事人误信邪师、错解佛教,那么这是不能怪在真正的佛教头上。当今时代是佛教的“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真正懂佛教的明师很少。很多邪师宣扬佛教最终目的无非就是为自利,获得钱财、美色、权势等,那人若是信了这样的人,越信越被害。佛经中就预言了末法时代有这样的邪师“令人家财无故耗散”。那么对这种错信了邪师而导致自身利益受损的人,我只能说:学佛是件大事,要找真懂佛教的人学习。
也有很多人说他们“邪师”是严重了,但这些人本身不真懂佛教,很多时候是“人云亦云、以盲引盲”地宣扬佛教,在宣扬佛教中说了很多大话,自己没有“佛智”,却想以“先以欲勾牵,再令入佛智”的手段引人信佛。结果人家的欲是被你勾牵出来了,佛智却没得,反而回头诽谤佛法。
其实“先以欲勾牵,再令入佛智”的手段并不好用,用得不好反而后患无穷。诚实地告诉别人信佛的各方面利害关系,让人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前提下自己做选择,才是正确的做法。当然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这需要导师本身是全面了解佛法的。
有的人信佛信得很虔诚,学佛学得也很努力,但因为从一开始的方向就错了,所谓南辕北辙,在错误的方向上越努力,反而越倒霉。
我就认识一个人,原先和丈夫一起有家几千万的大公司,利润很好,自己有别墅,日子过得很顺,但在学佛后的几年中做生意被骗公司巨额亏损、然后竟然动错脑子去借高利贷,现在债台高筑,房子被债主收了,还欠好几百万债都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还清。
这人之前向菩萨求姻缘,是求成功了,嫁了个有钱老公。但信佛虽然有佛教的菩萨帮,却也有佛教的敌人妖魔鬼怪害啊!那么这个人虽然嫁了个有钱老公,结果她的老公被人故意害破产,然后还被人骗了去借高利贷,一家人处境艰难,虽然在努力的求菩萨帮忙,到底菩萨帮忙和妖魔鬼怪害,最终哪个影响力大呢?要论力量,肯定是佛菩萨大,但现在是佛教的末法时代,现在这个人间是典型的佛消魔长,魔族势力兴盛。大家可以看看世界十大富豪,或者十大最有权势的人,有几个是佛教徒?或者就说中国好了,中国十大富豪,或十大最有权势的人,有几个是佛教徒?或者就算名义上是佛教徒,到底是否真懂佛教、真持佛教戒律?魔王居于欲界顶天,是欲界最强大的天神,基本上可以这么说:凡是不戒淫还有淫欲的人就是魔王眷属,所以你要在人间这个淫欲较盛的世界去和魔王斗很难赢,而魔王要害你很容易,因为这人间魔王的眷属太多了。
在这女人的这个事情中,求姻缘这种淫欲方面的事情,本来也不适合求佛菩萨,佛菩萨是要人戒淫的,说不定恰恰正是魔王帮她达成了这种淫欲方面的成功目标,然后她就去感恩菩萨,那魔王必定大不高兴,害她老公破产、向她们家放高利贷的可能就是魔王在人间的眷属。所以我对一般学佛人有一个忠告:学佛先学会老老实实做人,不要去和魔王斗。别说一般信佛人,再过几千年整个佛教都会被魔王眷属毁掉,佛已预见到了,劝魔王不听,也无可奈何。
还有个人,原先有百万资产,做生意兼炒股日子过得还不错。学了佛之后一路走霉运,做生意生意失败,炒股买啥啥亏,就算原先一只股票一路在涨,只要他一买就跌,弄得都被人笑,戏称为股市的“指标”,现在百万资产所剩无几,原先租住的大房子不得不换了个小房子。这人比前面那女人情况要稍微好点,但他可能也还是要继续贫穷下去,为什么?
因为作为修佛来讲,最重要的是戒淫,修佛真正要有所成就,就是要彻底戒淫的。所谓“富贵学道难”,为了戒淫,你哪怕本身有亿万财富也要舍弃掉,然后才能专心学道。宣化上人就劝人“不要求钱,求钱是乞丐行为”,这个话当然有待商榷,因为像工作挣钱,或者做正当生意赚钱,当然也不能说是下贱的“乞丐行为”,没钱的话倒是只能做乞丐,但总之就是这个意思。作为从像宣化上人这样的菩萨、高僧角度来讲,你信佛、安贫、戒淫、修行,才是最佳的学佛道路。那么这个人恰恰正是宣化上人的信众,所以我看他真的不得不出家戒淫修行。
一般世间善人的行为标准是自利利人,或者在损人的前提条件下利己,那么我们一般认为这是善的,或至少不认为这是恶的。但在大乘中,只要自利就是恶,唯有利他才是善。我曾经和一个佛教居士讨论是非善恶的终极标准,那个人就是这么对我说的:“对于大乘人来讲:自利就是恶,利益他人就是善”。
我当时听了很就不跟他辩下去了。因为既然我们是在讨论“是非善恶的终极标准”,那么当然就是一个对于每个众生来说普遍适用的标准,而不应存在一个“对于xx人来讲”的先决条件。因为如果要有一个“对于xx人来讲”的先决条件,那么希 特 勒完全可以定个标准说:“对于犹太人来讲,只要活着就是罪恶”,然后很“正义”地把犹太人全部杀光了;当然犹太人也可以定个标准:希 特 勒那种人才该死,然后就是无休止的战争了。那么这个话题我这儿先不多讨论,至少这样的话已经很明显的说明:行大乘就是要认为自利,利益他人才是善的。
宣化上人的“六大宗旨”是“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在前面已经有了条“不自私”情况下,还要加上个“不自利”,就是说:你哪怕是在不损人的条件下自利,或者是自利利人,只要有自我利益的执着,就是恶。
我们再来看看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例子。当年乔达摩?悉达多还是太子时想出家,其父希望他继承王位做个伟大的人间帝王,悉达多太子当然很想满足其父亲的愿望,但他问其父这样能不能“不老、不病、不死”,那他父亲当然说这是做不到的,悉达多太子为了达到“不老、不病、不死”的永恒境界,拒绝其父要他继承王位的要求,入雪山苦修,才成的佛。成佛后从外面人看来是一辈子以乞食为生,过的很难说是一种常人概念的富豪生活。而佛的家族则现世倒了血霉,因为一个“种姓歧视”性质的事情获罪另一个国家的国王“琉璃王”,被琉璃王给灭族了。如果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当时选择了求现世福利,继承王位,做一位伟大帝王,那么释迦王族可能不但不会被别国灭族,反而可能会征服很多其他国家,估计统一印度是绰绰有余的。当然乔达摩?悉达多太子这么选择仍然是有他的道理的,因为这才能成佛,得到大智慧神力,并能进入永恒的涅槃境界。
真正了解佛法的人就会明白:佛教首先主要是出世间法,求的是成阿罗汉、成佛得涅槃,或者命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等后世利益。虽然大乘菩萨入世不离世间众生,但这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凡夫不能以此为借口随便模仿。否则就是东施效颦,求发财、或者求好姻缘,或者各种现世目标的成功等,本来就并不是佛教的主要内容。有的时候情况还恰恰相反:为了追求涅槃、或往生极乐等后世利益,有时的确是要现世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往往就是现世福乐的减少。但这个后世利益远大于现世利益,所以总的来说还是合算的。
比如学佛要素食、或者戒淫等等。宣化上人曾经说过“你吃斋,是活着吃亏;不吃斋,是死后吃亏。”这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达摩祖师《悟性论》的最后一句也把话说得很明白了:“……若未悟此大理者,即须早求人天之善,无令两失。”若未悟佛教出世间法的大理,那还不如早求人天之善,以免两样都得不到。现在很多人学佛的情况还真被达摩祖师说中了:既未悟佛法,又不得人天善利,结果两失。
所以这儿就给对佛教感兴趣的、接触了些佛教将信将疑的、已经信佛但还没有太明白佛理的读者一个简明的指导:你就去看达摩祖师的《悟性论》,如果能看懂,了悟佛理,那就好好依照经文修行,否则,“早求人天之善,无令两失。”
那么如何求人天之善呢?人天之善主要是“十善”,欲求健康长寿要不杀生,素食、多放生;欲求发财要不偷盗,慷慨好施;欲求婚姻美满要不邪淫;还有要孝养父母、奉侍师长等。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7-3-26 17:33 编辑
]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7-3-27 15:02
有些学佛学道的朋友常常问念什么经、什么咒可以消灾免难、驱邪避鬼,还有的师兄经常抱怨自己这也不顺那也倒霉,其实他们都错了!原来生病和破财,本身都是在消业障!学佛,首先你就要信因果、要忏悔、要持戒才能够消灾;要祈福,祈福,你就要布施、要慈悲,所以佛教里面要达到这个果,我们要制造这个因才可以,才能够圆满。
天下其实没有事,有事都因为自己心中不平而起。所以,遇到坏事,都能做消业想,那坏事也是好事。一切都观清净,保持清净心;心地清净了,一切都变了。如果心不清净,一切都会变成你的障碍。你的心也跟随它变,它让你的心不清净了,这不就是障碍吗?心不清净的时候,你就活得累;心清净了,你活得就轻松。重要的是这颗心!
一般人分别心都很重,这是好,这是坏的;发财是好,破财是坏;健康是好,生病是坏。我们的大脑一直在搞对立,然后就有了取舍,这就是痛苦开始了。念经拜佛,都是为了往好的方向跑,这个对不对呢?也是对的,但不究竟。
有好就有坏,人有健康时,总难免会生病。所以,好坏的观念不要太强。比如生病一定是坏事吗?不一定的,你能做消业障想。生病,破财,都是消业障的方式。人都不生病,就不会珍惜健康;人都不破财,就不会珍惜福报。所以,境界没有好坏,就看你能不能用。
如果你没有智慧用,好境界也变成坏境界。有人身体健康,就拼命造杀盗淫,结果身体就垮掉了。有钱了,不懂得用,浪费的多,造恶业也更多。没有智慧,这些外在的好事都变成生命的坏事。
但修行人要把每个境界都当成好境界。生病了,你当做消业障,病往往好得快。要是怨天尤人,病就反而就加重。所以一切都要当做消业障想,这也是不容易的,除非他人格很健康。
人业障一来,歪念就来了,就喜欢把责任推给别人,这样子只会越来越痛苦,这时就需要祖师大德的一棒喝。佛教讲的要无争,遇到坏事,不要去推脱,去找其他原因。你不要以为大脑的聪明能解决,跟你讲,解决不了,因为那是业力在影响。
现在科技一直在发展,人的疾病却也越来越强悍,为什么?业力。人造了恶业,就有更恶的众生来惩罚,这就是疾病,或者是癌症等奇怪的病。你要怎么办?只有忏悔。
修行要念念回光返照,确实也不容易,尤其是能做消业想,更是不容易。德林老和尚在高旻寺,谁要是不听话,他就棒喝谁。不管男女一律出坡,干粗活,抬钢筋水泥。有的人累到趴下,也是消业障。
不经历风雨不能见彩虹,不经过磨难不会成功。遇到一种障碍,能提高一个层次,遇到一种违缘,能增加一种智慧,这都是好事,不要遇见一点点障碍就退缩。只要你好好地学、好好地修,一切都会好的,一切都会过去的。只要你认识它了,不执着它,从心里放下它,它就不会伤害你。你有高的见解与智慧能对治是最好的,如果没有这些,你就祈祷上师三宝。
诚心祈祷上师三宝,相信上师三宝的功德,你一定会顺利度过这些障碍,这也是一种正知正见。人只要有一念争辩,不管是赢是输,业障都到你身边。所以修行人,是非不争辩,不为自己争取好处,否则这些都是业障。随缘消旧业,切莫造新秧。
佛法难闻。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佛说四十二章经》
什么是善根?
有些人天生就淳朴善良,乐善好施,与人为善,这是与过去生中善业的熏修有很大关系。有些人天生邪恶,喜欢坑蒙拐骗之类等,这一类人,在过去生中也多是常行恶事,而有了这种习气的存在。
这些是从善恶心的角度来看一个人是否有善根。还有就是从出离心,利他菩提心来观察,看看这个人学习佛法,是否有出离三界之心?是否有为利众生愿成佛的菩提心。这样就能看出这个人的善根深浅来。
人没智慧,可以慢慢学习开智慧,如果没有善根,就会被自我所束缚,被贪嗔痴慢疑牵缠,就会对大乘解脱之法缺乏信心。
而缺乏善根的人,就拿学《地藏经》来说,刚开始他会觉着很稀奇,学习不到几天,就会又跟人家跑了,听说画符念咒更能还债消业障,就去画符画小房子叠金元宝去了。还有人听说清明的时候给祖先烧地藏纸、地藏咒比念《地藏经》更有力量。说好听一点,这叫对经典没有信心,说不好听一点,就是没善根。
现在网络太发达,还是讲圆融一点,否则会得罪人,只能对道友们这样讲,画符念咒烧纸钱都是人的观念,不是佛的本意。现在有很多人就是这样的,转心不转,思想不转,行善不行,整天叠金元宝,整天烧什么纸钱,烧什么灵丹,还这个债还那个债。诸位道友,相信祖师大德那句话,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空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这才叫还债。那有烧一点纸钱,烧一点衣服,就叫还债,那样还要修行吗?
再有就是念佛、诵经与念咒那个更好的问题,诸位道友,一句话,只要是佛说的,都好,还有一句话,看你自己的根性。如果你跟这个修持法门没有因缘,对你来说并不当机,或者说你的根性根本就不具备选择其中一个法门来修,聪明一点,就放弃,从基础开始。如果按照佛说的,当然最简单就是念佛念菩萨名号,其次才是诵经。
你看佛在《地藏经》上说的:“未来世中,若天若人,随业报应,落在恶趣,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萨名,一句一偈大乘经典,是诸众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你看这段,把念佛摆在第一,再来念经,没有说念咒,没有说念其他的。当然这个念,大家要知道,身心相应叫做念,并不是说口在念,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就这个道理。
当然佛说的咒也非常有威力,比如《楞严咒》、《大悲咒》,还有地藏菩萨从诸佛哪里传承过来的《地藏长咒》等,但是诸位道友,持咒的要求比诵经念佛要高多了,有很多咒并不适合在家人受持。要持咒最起码五辛酒肉得断,要把口业护好,因为咒语多半都是降魔度鬼的,如果你自己戒律不精严,口业不好,执着于咒语,没把魔鬼降伏了,反而被魔鬼接引了。
现在有些学佛的人,你直接给他提出问题,他很不高兴,如果有人说他一脸的佛相,说他是大菩萨,他有大善根,就高兴地不得了。所以多少祖师大德都说一句话,众生听骗不听劝,学佛一分钱不需要花,只要转化自己的内心、观念和知见,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还搞那些乱七八糟的干什么。所以希望诸位道友只记住一句话,跟着佛走。
要懂得,我们人要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起于一切助佛道。
就是说,我们所要拥有的实际上主要是智慧,一定要有智慧和一切善良的东西,因为当你拥有智慧和善良的时候,起于就是开始,师父把这句话反过来给你们讲,就是什么样的事情才能帮助你成佛道呢?
首先要有智慧,然后要有善良,不要等到众生受苦了,要求解决时,这个时候,他才来求佛、拜佛、学佛,那已经晚了。
所以,菩萨告诉众生的一切妙法、善法、佛法,实际上就是为了帮助众生来对治自己的不善、无知和没有智慧;菩萨跟你们讲再多的妙法、善法、佛法,实际上就是要让你们能够拥有智慧、拥有善良。
一个人没有善良,他是学不好佛的;一个很厉害的人,他也是学不好佛的;一个没有智慧的人,他根本不能开悟,他是进不了佛门的
。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7-3-28 21:30
有的过失,我们一辈子也没有机会认识到。事实上,很多过失来源于不正确的知见。
有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对我好的人,我就对他好;对我不好的,我将以牙还牙。”那么他把人分成了两类,“对我好的”和“对我不好的”。遇到”对我好的” 就幸福,遇到“对我不好的”就痛苦。这样就不可能远离痛苦,因为不能决定别人怎么对待自己。痛苦的根源在他的意识里面,或者说在他的错误观念里面。
幸福是深层次的快乐。一个人口渴了,喝到一杯水,他觉得快乐。一个人三天滴水未进,喝到一杯水,他会感到幸福。稍纵即逝的快乐,不叫幸福。为什么物质的发展使人的幸福感逐渐降低,因为这种快乐是表层的。
科技让我们幸福了吗?空调驱走炎热,也带来空调病。交通工具让我们行动迅捷,也让我们瞬间失去生命。技术从来都存在不足,人们却常常忽视这一点。所以,人的能力不足可以谅解,道德的缺憾就让人惋惜。过分追求外在物质令环境恶化,向内省察,改正过失却是没有危害的。掌握改变命运的力量,才是幸福。
损害别人,可以得到幸福吗?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佛说:“纵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果规律是说,事物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也如同“蝴蝶效应”,一个微小的误差可以导致巨大的后果,一个小过失可能引起一场大zai 难。
社会上有许多公益组织,越来越多的人踊跃加入,他们从利益别人的行为中感受到了快乐。利益他人能突破自我意识的局限,拓展对生命意义的认知,这是忙于自利的人体验不到的幸福。
一个人的生命轨迹,看他追求什么。追求错误的,一生就南辕北辙;追求无常变化的,一生就曲折反复并且徒劳无功。拿历史的眼光看待自己,我们是不是应该停下来审视当下。《佛说佛名经》中说:“有两种健儿:一者自不作罪,二者作已能悔。”前者一般凡夫做不到,后者要有良心发现,人人可行。
能改过,生命才有向上的动力。虽然幸福是个相对的概念,只要常求己过,答案自在我心。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8-6-20 15:24
福报很差的人,我建议大家去拜地藏菩萨。因为地藏菩萨有几个启示。
第一,地藏菩萨度的都是五浊恶世的众生。业障越重的,地藏菩萨就越要度他。所以地藏菩萨度化的对象,比一般的菩萨都要多得多。就像大地一样,承载一切。所有的东西。一个地方土地比较肥沃,就是腐败的树叶比较多,树叶里头的虫子、蚂蚁等也比较多,甚至大便也比较多,这地方就草木茂盛,而且可以长出苍天大树。
所以大家不要去排斥这些业障。一个土壤如果干净得像沙子,连草都长不出来,那怎么有苍天大树。又怎么有福报呢。对不对。所以从这点大家要去思维。
第二个,福报小的人,不要舍弃小的培养福报的行为。很多人福报小就是不愿意做小善,不知道以小善积累大善。所以包括可以去寺院扫地,做卫生,别人不做的脏的累的活。你通通去做,你慢慢福报就来了。不要觉得,这个事情太小了,老太婆做的,我要做大事。很多人眼高手低,往往福报就很小。
第三个,就是不要嫌弃,不要嫌弃任何工作,每一份工作都能培养到福报。你看现在社会,赚钱最实在的,是体力活,就是以前被人嫌弃的,但这些工作最能培养福报。所以不要嫌弃小的活。
有的人读经后,就说,我读经功德大于做事,然后只读经,不做事。其实读经能开发智慧,但福报还是要身体力行地去做,慢慢的福报就来了。像出家,到庙里都是先做苦力活,烧火、煮饭,服务大众,培养福报来的。要放下自己的身价,不要以为我懂得多,我学佛多年,不愿意做小事情。这也是贡高我慢引起的。
我们不要嫌弃任何一个道场,它的存在,都有它的功德。能找出道场的功德,才是自己要修行的地方。
同时要度人,就是要为众生救苦救难,不舍弃任何众生。为什么讲佛门广大,广大就是让我们谦卑,不舍弃任何众生。
福报都在浊气中求,观音菩萨的救苦救难,也是到红尘中去救苦救难的。任何一个行业。只要发心正确,都能利益到一方的百姓。不仅发心正确,还要做正确的事情,都能培养到福报。
以前有个故事,讲有个房子经常出狐仙闹事,后来请了一个算命先生去住,住了以后狐仙就走了。房子主人就问算命先生,我听狐仙说你道德高尚,狐仙就走了。你到底是修什么行呢。算命的人说,积累阴德,我也没有,可能凭着我小小的相术,常常劝人行善积德,看到命苦的,劝人多布施穷人,看到多病的,劝人戒杀放生。看到婚姻问题的,劝他身心端正不邪淫。也许就因为嘴巴的劝化,积了小小阴德吧。
可见任何行业,只要懂因果,都能积累阴德。甚至可以劝你周围的朋友亲人,念经吃素,去佛教圣地朝拜祈福等。就是地藏菩萨讲的,要广设方便来度人,慢慢地,就有福报了。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8-6-20 15:25
时值末法,法弱魔强,很多清净的教法未被传习,比如修本尊一事上,很多人的修持不建立在戒律和菩提心的基础上,只是精进地修法、念诵,杂以三毒。
所感召的决不会是出世之果报,仅得少少人天福报,有的可能还堕恶道。
如普通人再精进,恐怕也念不了几个亿,但是念诵几个亿忿怒本尊心咒,没有以菩提心摄持而成为魔王,侵害众生的,在藏地略有耳闻。
以是之故,修行当返璞归真,回到根本的核心上,什么是最重要的,但得本,不愁末,把握了这个根本,就不会迷失。
在谈菩提心之前,先谈谈地藏经中,世尊所开示的地藏菩萨前世的故事。
在地藏经中,世尊说到了地藏菩萨的前身:婆罗门女、国王、光目女,世尊举的案例都不是随意,而有深意,有密意。
婆罗门女为了度堕入地狱的母亲,变卖家宅,供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感得如来显圣,告知念诵日夜念诵圣号。
婆罗门女善根深厚,念诵一日一夜,进入禅定到了地狱,救度母亲。如果她没入定,不会到达地狱。
又经云:
乃往过去无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说劫,尔时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命六万劫。
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一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其邻国内所有人民,多造众恶。
二王计议,广设方便。一王发愿,早成佛道,当度是辈,令使无余。一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
佛告定自在王菩萨:一王发愿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来是。一王发愿永度罪苦众生,未愿成佛者,即地藏菩萨是。
两位国王,发愿度化罪苦众生,一位发愿早成佛,一位发愿先度后成佛。最后两人皆修证成就,一位是圆满的薄伽梵一切智成就如来,一位是我们熟悉的地藏菩萨。
又关于光目女的故事。
光目女的母亲,因为生前喜欢吃鱼鳖之类的海鲜,“唯好食噉鱼鳖之属。所食鱼鳖,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噉,计其命数,千万复倍。”
以这个极重的恶业,堕入地狱,罗汉教给她的方法是,至诚念诵清净莲华目如来名号,加上塑画佛像,以此功德,超度母亲。
光目女这么做之后,晚上就出现了验相,梦见如须弥山,放大光明的金色佛身,告诉她,你的母亲不久生于你家。
以功德力故,光目女母是再生人,记得前世,未满三天就会说话,告知蒙女儿的福力,才能受生。但生下来却是下贱人,又短寿,寿命只有13岁,死后又堕于恶道。
光目女问说,既是我的母亲,应该知道所犯的罪业,因为造什么罪,才堕于恶道?
已经转世为婢子的母亲答说,因为杀害和毁骂之罪业,如果不蒙女儿你修福,还未能脱离恶道。
光目问言:地狱罪报,其事云何?
婢子答言:罪苦之事,不忍称说,百千岁中,卒白难竟。
光目闻已,啼泪号泣而白空界:愿我之母,永脱地狱,毕十三岁,更无重罪,及历恶道。
十方诸佛慈哀愍我,听我为母所发广大誓愿。若得我母永离三途及斯下贱,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
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
发誓愿已,具闻清净莲华目如来而告之曰:光目,汝大慈愍,善能为母发如是大愿。
吾观汝母十三岁毕,舍此报已,生为梵志,寿年百岁。过是报后,当生无忧国土,寿命不可计劫。后成佛果,广度人天,数如恒河沙。
佛告定自在王:尔时罗汉福度光目者,即无尽意菩萨是。光目母者,即解脱菩萨是。光目女者,即地藏菩萨是。过去久远劫中,如是慈愍,发恒河沙愿,广度众生。
为什么佛会特别从地藏菩萨的累生累世轮转中选出这么几段?因为这几段是地藏菩萨累劫以来的转折点,历劫为凡夫,自从那段经历之后,翻开了新的一页,新的篇章。
这崭新的起点,就是发起殊胜的菩提心,从此开始走向了成佛的菩提大道。生生世世的轮回转世,因为真正发起菩提心而发生了根本、本质上的转折,生命发生了质的飞跃。
国王一,因:早成佛道,当度是辈,令使无余。果:一切智成就如来。
国王二,因: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果:地藏菩萨。
光目女,因: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果:地藏菩萨。
《大日经》云: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
修证成为菩萨、成就佛果,犹如大树之花果,而大树之根部就是菩提心。而当有的人忽略了这树根,只是大量精进地修行,还夹杂着我慢、嗔怒、害人等心念时,导向的是邪魔外道。
在阿底峡尊者的传记中,谈到:
“又问凡诸女人什物,尊者曾未手受,如是持律精严,故身具戒香,遥至即闻也。尊者深以慈悲润泽身心,菩提心、增上心,清净坚固,六度四摄,是其常法。
于诸弟子,亦唯以菩提心教授而教授之,故徒众依菩提心得成就及神通者,不可胜数。”
尊者持戒极其精严,身具戒香,远远就能闻到。尊者经常教导弟子们修菩提心,弟子们因为修菩提心而成就的,开显神通的,不计其数。
“曾有弟子住止迦摩罗尸罗寺,时诸僧众,皆受施请,唯余彼年少苾刍在寺。
有一近事,欲请彼供养,见彼苾刍于窗户中,东观西望,见无余人,遂以神足胜空,往北俱卢,取衣满钵而回。
彼居士见之,欲告尊者未果,明年又见如前,告尊者知。尊者遂问其事?
弟子答曰:实尔。问以何力?答是菩提心力。尊者喜曰:实也,任比何法,唯菩提心功德最大云云。”
一个年少的比丘,因为修菩提心的功德,而开显了神足通,飞到北俱芦洲化缘再回来。阿底峡尊者开示说,确实如此,相对于其他任何法,唯菩提心的功德最大。
“尊者又有一弟子,任其如何修行,终不成就。尊者告曰:可修慈悲及菩提心。彼依教修,立得悉地(菩提地中说菩提心功德,悉皆同此)。”
尊者有一个弟子,任他怎么修行,终不能成就,就是怎么修都难以证得悉地。尊者授予秘诀:修慈悲心和菩提心,弟子迅速证得悉地。
可见,修菩提心,是证得悉地成就的一大秘诀。
“又有一修明王法者,口目皆圆,成忿怒相,人若视之,被视者即死。尊者教修慈悲及菩提心,后视之不至死。尊者临赴藏时,谓口目渐复原也。”
又有一个修明王法的,即修忿怒本尊,与本尊外应,脸部呈忿怒相,而心性未相应,被他看到的皆死。是为舍本逐末之修持,故尊者教授他修慈悲心和菩提心,后来口耳复原。
假如对忿怒本尊的修持,没有建立清净正见,没有菩提心,修了多会陷入力量崇拜之中,如自己可以降妖伏魔,摧毁仇敌,很威风,由此我慢甚大,渐与魔道相应。
以前我遇到的一位密宗师父,他的观点是先修寂静本尊,不能怀有嗔恨心来修忿怒本尊,把握不好容易出问题。
“尊者至藏后,专教后学修菩提心,曰若无菩提心,虽听闻多法,思择修习,生次、满次、中观、念诵等,悉皆无益;菩提未摄持之善行,及防害菩提心之善行,悉属魔业。
菩提未摄持之一切身语善行,多为无明缘生诸行,多属集谛云云(此数语似稍宽泛,但若将菩提心之因果眷属摄入其中,言亦无过。或约障碍成佛者为魔业,凡非能证无住涅槃法,皆非大乘道谛为言,亦无过失)。”
阿底峡尊者说,如果没有菩提心,即使听闻很多法,本尊的生圆次第、中观、念诵等,悉皆无益。
“种敦仁波卿等诸大善知识,皆依尊者之菩提心教授修行,见多本尊,证广大神境,获得诸品成就。至今藏中修菩提心法,悉依尊者传承为主也。”
阿底峡尊者的上首弟子——仲敦巴尊者,乃是观世音菩萨的真实化身,在世时就显现观世音菩萨的种种甚深境界。仲敦巴尊者等大善知识,都是因为如法修菩提心次第,亲见本尊,证得广大的神通境界,获得诸品悉地。
“见本尊之功德者,尊者所见诸佛菩萨不可量计,曾依如来百字教授,见十方佛,其常现身者,则有建立三三昧耶王、圣观自在、圣救度母、圣不动尊、胜乐轮、喜金刚之六。
尊者在印度时,每念三昧耶王满千遍时,定一现身,至藏之后,每日一现(是尊者自述)。
圣观自在及度母,随念即现,凡有所为,悉为记别。不动尊者亦然。其余二尊,为尊者密部之本尊,现身亦为常事。尊者神通事迹甚繁,传中亦遍布,故不特录也。”
阿底峡尊者成就,所见诸佛菩萨不计其数,观世音菩萨和绿度母菩萨,随念儿现,凡有所为,就给予尊者授记。
“后时尊者至藏时,凡称金洲大师之名,或闻人言,必合掌顶上,以四句颂赞,后方称名。余人请曰:余师之名不尔者何耶?师长之德有差降乎?
尊者曰:我诸师长,悉是成就之人,德无差降,然我此少分善心(指菩提心)唯依大师恩泽获得,恩有别也。”
虽然阿底峡尊者的上师很多,但尊者每次听到金洲大师的名号,就双手合顶上,表示对自己恩师的崇敬之心。
尊者说,我的诸位上师,都是成就之人,德无高下,只是教授我菩提心修法的是金洲大师,所以恩德极大。
从阿底峡尊者传下来的菩提心修法,总共有两种:
1、修习七种因果的窍诀。
2、出自寂天菩萨《入行论》中自他相换的修法。
七种因果教授,是由佛陀传给弥勒菩萨,再传无著菩萨,后传至金洲大师。自他相换教授,是由佛陀传给文殊菩萨,再传寂天菩萨,最后传至金洲大师。
阿底峡尊者在金洲大师前求得此二教授,再传到西藏。
当年在印度,尊者是位大善巧的班智达,对显密教法都圆融精通。为何要不远万里去印尼金洲岛依止金洲大师,求受菩提心的教授呢?
一次,尊者在绕菩提迦耶金刚座的大佛塔时,心想:修什么法才能快速成佛?
这时,小佛像站起来问大佛像:“若欲速疾成佛,应修何法?”大佛像说:“应修菩提心。”尊者听后生起了定解,原来成就佛道最重要的是菩提心。
于是,尊者到处询问何处有真正教授菩提心的传承者,当他打听到真正的持有者是金洲大师之后,就历尽千辛万苦去求法。共在金洲大师身边修习菩提心十二年。
既然成佛这最为究竟最难之事,可通过菩提心而修得,世人所求的种种成就悉地,修菩提心亦必快速成就。
现在,简单来介绍阿底峡尊者所传承下来的菩提心之七重因果修法,他的无数弟子,因为这么修而获得了成就,亲见了本尊,了脱生死。
七重因果的修法,即分七个步骤,环环相扣:知母、念恩、报恩、大慈、大悲、增上意乐、希求菩提心。
1、修知母:首先确立一个知见,无始以来,轮回六道中的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母亲。故在密宗常称为如母有情。
一只蚂蚁、一只飞鸟、一个路边的乞丐,无始以来,必然做过我们的母亲,所以虽然看似陌生,实则乃是亲人。只是因缘流转,现在成了陌路人。
2、修念恩:既然一切有情皆曾做过自己的母亲,当建立了这个知见,很多嗔恨、分别就逐渐消泯,然后升起报恩之心。
所谓念恩,这一步要缘现世的母亲起修,就是要从思维你的妈妈对你的恩德开始。从怀胎到抚养自己长大,母亲付出的心血难以计量。通过如此的忆念观修,而知母亲之恩德。
从现世的母亲开始,再扩展至亲友、陌生人、仇敌、一切众生等,都升起念恩之心,他们无始以来做过自己的母亲,现在通过一步步观修心怀感恩。
读到这里,和我前文说到的,地藏经中,世尊两次提到地藏菩萨的前世救度母亲,含有甚深之密意。地藏菩萨是从救度自己的母亲开始,然后进一步深化,发愿救度一切的如母有情。
当光目女知道有无数的众生向自己的母亲一般受苦之时,她突破了自我的局限,发起了救度一切有情的菩提心,以菩提心的功德,母亲迅速得到超度,而她也迅速趋向解脱之道。
所以,地藏经谈到的很多事相,其实在显理,义理甚丰,会读,读得懂,自然会契入佛心,得到最大的利益。
平常在修地藏经的时候,可以把自己带入光目女的角色中,读到光目女发愿的文字时,自己也要这样的发愿,把她的愿当作自己的愿。
一刹那间,你就与光目女、地藏菩萨的发心一致,速灭无量罪业,增益不可思议之功德。
3、修报恩。现世的母亲对自己恩德如此之重,而一切轮回中的有情都做过自己的母亲,因为轮回转世而忘记了。知道了这点,就要发起报答亲生母亲和一切如母有情之恩德的心。
4、修大慈:“慈能与乐”。有了大慈心才愿意给众生快乐,所以修大慈很重要。就是给予痛苦的众生与安乐,我经常写的,勿忘世上苦人多。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修慈中慈所缘者,谓不具足安乐有情。行相者,谓念云何令遇安乐,惟愿令其得安乐,我应令其遇诸安乐。”
修慈的所缘是不具足安乐的有情,不但发愿让他们得到安乐,还要给他们安乐。
光目女见到母亲之苦,恶道众生之苦,所以发愿要给予他们安乐,度化他们解脱。
《三摩地王经》云:
“遍于无量俱胝刹,尽其无量众供养。
以此长供诸胜士,不及慈心一分数。
你遍于诸刹土,以无量妙供供养诸圣者,却不如修慈心的功德之一分。修慈的次第论说:“先于亲修,次于中庸,次于怨修,其次遍于一切有情如此修习。”
修慈先从亲人开始,如父母,再拓展到关系一般的人,陌生人,再到你讨厌的人、仇敌,最后遍及一切有情。
5、修大悲。世人常称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悲就是不忍众生苦,要拔出众生的痛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云:“悲所缘者,由其三苦如其所应,苦恼有情。行相者,谓念云何令离此苦,愿其捨离。修习次第先于亲友,次于中者,次于怨修,若于怨处如同亲友,心平等转,渐于十方有情而修习之。”
先从亲人的苦患开始修,愿他们离苦,再到亲友、陌生人、仇敌,令心平等,最后遍及一切有情,令离忧苦。
6、修增上意乐:即承担的心,将慈悲转化为行动,发愿荷担一切有情,将救度一切有情作为自己的责任,承担一切众生之苦,度化他们离苦得乐。这一步就是生起一种救度众生的责任心。
7、希求菩提之心:这一步是为了一切众生而解脱而愿成佛,为了度化一切如母有情,你愿意成佛,证得究竟的佛果。
这七步的每一步都可以细分为一个修法,经常串习观修,心性会逐渐转变,获得广大的功德。
现在分享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论科颂》中的发菩提心部分,这也是五台山塔院寺的日课,你可以在做功课之前,念诵观修一遍或者几遍,功德之大,不可称说。
因为阿底峡尊者的弟子,任怎么修法都不成就,加修了菩提心立证悉地。他的很多弟子,也因为修菩提心的七重因果教授而亲见了本尊,获得了成就。
且不说证悉地,你哪怕每天缘念一遍,也会增进与本尊的一分相应。因为你的发心和诸佛菩萨在同一个频道上。
我记得上次见到秋竹仁波切的开示,大意思是说到,修任何法若不发菩提心,都不超过世间范畴。
确实如此,君不见,民间有些人常念诵佛菩萨咒语,但是最后却与非人鬼神相应,生起鬼神通,而不是和佛菩萨相应,为何?发心与佛菩萨不相应故。
若是日修菩提心,可保证不走偏,同时获得十方一切诸佛菩萨的加持。华严经上说,发菩提心者可以得到十方一切诸佛的加持护念,堪受三界之供养。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