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第十九卷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8-5-22 20:07     标题: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第十九卷

观无量寿经


第十九卷


请掀开经本,一百七十九面,第四行最后一个字看起,第四行『 言八十随形好者,佛相既现,众好皆随也,此正明如来教诸想者,具足观也。』,这个三十二相是大相,这个八十种好是微细相,说三十二相又说八十随形好,正是大师在此地为我们说明的,佛教给我们观想,此观想一定是非常的圆满,这个具足就是圆满的意思,每一个部位都观想到,既是如今所说,佛像还是以世尊在我们世间所现的丈六金身,以这个相来作标准,如果要是依西方世界来说,绝对不是我们凡夫心力能够达的到的,所以这个圆满具足的观想,就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就相当微细了。

下面『 是心作佛者,依自信心缘相如作也,言是心是佛者,心能想佛,依想佛身而现,即是心佛也。』,这个两句话,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可以说是整个佛法修学的原理,是佛法修行证果理论的根基,就在这两句,净土往生不退成佛,也是这个道理,所以这两句话非常非常重要,也可以说千经万论,也就是这两句话的详细说明,这个是心是佛,大乘经上常讲,法尔如是,这个法尔如是,就是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佛不用自然这个字样,不用这个术语,用法尔比用自然还要真切,自然,自然而然,这个法尔的意思,本来如是,他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所以楞严经上跟我们说,非因缘非自然,也就是此地是的意思,这个是心是佛是的意思,确确实实是离开了因缘自然,因为因缘自然都是世间一类众生的执著,有些外道执著这一切万法是自然而有的,佛用因缘来破自然,真正说确实像许多大经上讲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说不出的,不但说不出也不能够想像,这一落在想像,落在意识里面了,就不是事实的真相了,就不是他的本来面目了。

那么我们要问,有没有伤害本来面目呢?有没有改变本来面目呢?没有,确确实实没有,所有一切改变伤害都是自己,离开自己之外毫不相干,希望诸位一定要细心体会这一个事实,由此可知,法界原本就是一真,此地是心是佛这个佛字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尤其不能把他看作,凡夫修行成佛了,那要是看作一尊佛,这个意思就看窄小了,就看偏差了,为什么呢,又落在思维想像,又落在分别执著之中,这个佛是什么,佛就是心,心就是佛,心就是法界,佛也是法界,换一句话说,他确确实实是尽虚空遍法界万事万物的一个代名词,通常我们讲的代名词用法,法是从相上说的,是从所觉上说的,所觉的是法,能觉是佛,能所不二,由此可知,佛跟法是一不是二,这个三宝里面还有一个僧,僧是什么呢,僧是圆融,僧是和谐,是这个意思,由此可知,宇宙之间任何一法,从一法到一切法,都具足佛法僧三个意思,小自微尘,这个经上常讲,依报微尘,正报毛端,都圆满具足能觉所觉,圆融和谐的意思,都具足,三宝具足,所以这个是真正是事实真相,这个是心作佛呢,作就是契入这个境界,换一句话说,我们要亲证这个境界,要入这一个境界,像华严经里讲的入法界,在华严叫入,在此地叫作,这个作就是入,我们世俗人讲修行证果,那个证都是同样的意思,如何亲证,如何契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性德,是心作佛是修德,所以现在就看我们要作什么了,净土经典里面,他最殊胜的,最特别的是直捷了当教我们作佛,连菩萨都不作了,声闻缘觉就更不必说了,直接教我们作佛,而且还以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给我们作一个榜样,依照这个模样来塑造自己,这是净宗的殊胜,净宗的特别,我们想作佛,要怎么个作法呢,阿弥陀佛就是榜样就是模样,照这个样子作就行了,阿弥陀佛不在我们身边,我们如何去模仿呢,阿弥陀佛的经典在我们的手中,我们依照经典里面所说的去作就行了,说的最详细的,最圆满的就是无量寿经,十六观经跟阿弥陀经,是无量寿经重要的补充教材,所以我们依据这个三经,若再加上往生论,天亲菩萨所作的,这个就不难作佛了。

有一些同修,退休之后闲来无事,遇到我给我说,感到生活很无聊,没事作很无聊,在我观察,他眼前的福报,那是多生多劫修来的,我们想都想不想到,他有他不会用,他不知道拿这个时间去作佛,他在那里无聊空过了,你说多可惜,这个作佛从那里作起呢,从读经作起,我们今天没时间,有些人有时间的一天到晚没事,也没人找他,正好读经,一天读十部,读廿部读卅部,你说这个缘多殊胜,这个机会到那里去找,他有,他不会用,把这个光阴浪费掉了真正可惜,一个人的衣食不愁,万缘放下正是作佛的时候,全心全力修学,我们看古来大德,那个修行的样子,快则三年,晚则五年他就成功了,三五年就成功了,如果把这个光阴浪费掉了,那实在太可惜了,俗话常讲,人在福中不知福,我对这个深深有感,衣食不愁,身心一切放下,在那里作无聊,你想想看,这不就是人在福中不知福,所以这一段经文,这个两行非常非常重要,念佛成佛的道理就在此地,为什么教先念经,不教你先念佛呢,念经实在讲收心,这个心里头妄想太多,一句佛号不得力,所以要读经,读经的目的是在收心,是在断惑,我们所有疑惑,这个经典读多了慢慢开悟疑惑就断了,断疑生信,你的信愿才会恳切,信愿才有力量,然后这一句佛号就得力了,那才叫真实的功夫,所以这个是为什么叫你们先读经,读经就是要把妄念读掉,疑惑读掉,一切分别执著给读掉,然后就紧紧抓住一句佛号,那就成功了。

下面说『 离此心外,更无异佛者也。』,这就是明白的显示给我们,心跟佛是一,不是二,三宝是一体三宝,不是有三个东西,是一桩事情『 言诸佛正遍知者,此明诸佛得圆满无障碍智,作意不作意,常能遍知法界之心。』,这个心是个双关语,可以说是佛的心,因为他的心是遍法界,也可以解释这个心是法界一切众生心,所以这个字是只关语,两种解释都正确,佛心能知,众生心是佛所知,能所不二,没有证得圆满无障碍智,他要想知道世间一切事,他要作意,譬如我们在地藏经,地藏经大家念的很多,你看婆罗门女光目女遇到阿罗汉,问他母亲现在在什么地方,阿罗汉一定要先入定,入定就作意,他入定在定中,他才能见到,他要不入定你问他他也不知道,这就是阿罗汉没有得圆满的无障碍智,他还有障碍,一定要入定才能知道,不入定就不知道,佛与大菩萨们,得的是无障碍智,尤其佛是圆满无障碍智,不需要作意,不需要作意常能遍知,众生有感,佛就有应,什么叫感呢,我们起心动念就是感,佛就有应,我们动一个成佛的念头,佛就帮助我们成佛,我们动一个作菩萨的念头,佛就成就我们作菩萨,你要动一个变饿鬼,变畜生,变地狱的念头,佛也很慈悲,立刻也成就你,这是真的,佛为什么是,佛没有心,佛没有念头,所以这个地方的佛是说,我刚才所讲的是法界的本体,是法界的真理,由此可知,这个十法界里面,一切苦乐因果的差别,确确实实是在自己不在别人,我说的这些话,诸位听了也许觉得很奇怪,其实我讲句句都是真实话,佛在大经上常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个一切众生,包括地狱众生,所以我们念佛感得佛来感应,念菩萨,菩萨来感应,念妖魔鬼怪,妖魔鬼怪也就来了都念来了,妖魔鬼怪也是佛,他的本性是佛,只是一个迷惑颠倒之佛而已,那怎么不是佛,地狱众生也是佛,这一些事实真相,我们一定要明瞭,现在关键就是在我们怎么个想法,关键在此地,可不能乱想,可不能胡想,可不能想错了,诸佛如来教我们想佛,这就对了。

『 但能作想,这个作想是想佛,即从汝心想而现,似如生也。』,似是好像,现就是生的意思,所以说一切法从心想生,从我们自己的心想生,要明白这个道理,可见得佛法里面确确实实没有迷信,句句话给你讲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统是心想生的,下面说『 或有行者,将此一门之义,作唯识法身之观。』,有没有这种人呢?有,确实有这样的人,把这一段经文当作法相唯识来看,华严经确实是属于法相宗六经之一,这个法相唯识宗,他所依据的是有六部经十一部论,华严经是六经之一『 或作自性清净佛性观者。』,也有人把他看作性宗的看法,前面是相宗看法,后面这是性宗的看法『 其意甚错,绝无少分相似也。』,这个是善导大师对他的批评,为什么这两家的看法,大师不同意,我们想到为什么他不同意,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这里讲的是事实真相,如果看作法相或是看作法性都偏了,有没有法相的理论在里面,有也有法性的理论,统统都有,绝定不能执著,一执著就错了,所以这个地方只能够体会不能言传,这个我们要把事情说出来还非常非常不得已,大家千万不能听错,一定要像马鸣菩萨起信论里面所讲的,我们怎么听呢,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那这个意思你就真正体会到了,稍稍有一点执著就错了,所以性相两宗都没有离名字相,没有离心缘相,他错在这个地方,其意甚错,无少分相似也,著相而求就错了,与这个真相就有很大的差别『 既言想像假立三十二相者,真如法界身,岂有相而可缘,有身而可取也,然法身无色,绝于眼对,更无类可方,故取虚空以喻法身之体也。』,这一些说法,惟恐我们在这个里头又落在分别执著上,这就错了。

心是心作,我们把那个佛舍掉免得大家误会,又去执著一个佛字,我们只说四个字,心作心是,心作心是,就是尽虚空遍法界的真相,我们讲宇宙人生的真相,心作心是,能真正离开言语名字心缘,这一句话真实义恍然大悟,你就亲眼见到了,这个亲见呢,那就是禅宗里面是明心见性,我们今天为什么见不了性呢,说一个心作又执著在心作上,说一个心是又执著在心是上,心是什么呢,里面问题多多了,心作什么呢,这个也作的也太多了,这就是我们没有办法开悟,没有办法见性,大师这一段的这个开导,主要就是劝我们离一切相,所以他说为什么相宗性宗看法都错了,就是没有离开分别执著,真如本性,清净无为,但是他不碍现象,这个道理楞严里面讲的很多讲的很透彻,不碍诸相法为,这个就是,诸相就指十法界依正庄严,这一些诸相,相有体空,相是有,体是空的,所以他没有障碍,性相不相妨碍,就是华严经上讲的理事无碍,事是说的相,理是说的性,相是相有体无,所以相跟相也没有妨碍,这叫事事无碍,这是真的,但是我们现在,是事跟理有妨碍,事跟事妨碍更大,这些妨碍从那来的呢,这妨碍从分别执著来的,本来没有妨碍变成有妨碍了,你要把这个妨碍的原因找到,所以性相两宗修行证果都难,都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够作的到的。

下面这一段开示就非常重要了『 又今此观门,他加一个等,等就是十六观,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离念也。』,这个就是净宗的方便了,指方确指西方,立相是建立形相,这个十六观,西方极乐世界依报正报,这个相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换一句话说,就是要叫你去著相,住心而取境,这个住心,用现在话讲专心,一心,你一心一意你就取这个境界,换句话,你就想这个境界,想阿弥陀佛,想西方极乐世界,你就去想去,总而言之,他不说这个无相离念,不说这个,这个是性宗里面常说的,特别是禅宗,那就不是中下根性人能入的了门的『 如来悬知』,悬是预知,如来早晓得『 末代罪浊凡夫』,末代就是末法的时代,我们现在正处在末法时代,起心动念都在造罪业,浊是污染,心地精神思想见解种种污染『 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以这样殊胜的一个方法,立相专心教你去想阿弥陀佛,专心教你去想极乐世界,你还作不到『 何况离相而求事者』,教你离念离相那就更不可能了,更是办不到了,这一段说出诸佛菩萨对于末法,这个罪浊凡夫,帮助他们一生圆成佛道的苦心,我们生在这个环境,也觉悟了,想摆脱生死轮回,想在一生当中成就圆满无障碍的智慧,诸位晓得我这样说法,大家听了容易懂,听了也欢喜,这句话就是这一生当中想成佛,想成佛有很多人听不明白,我为什么要成佛,成佛有什么好处,他问题就来了,如果我们换一下成就圆满无障碍的智慧,他一听就懂了,这个我也要,他听了也欢喜,他觉得他需要,说成佛他觉得我现在还不需要成佛,他不知道成佛就是成就圆满无障碍的智慧,有了这个智慧才能解决一切问题,自己问题解决了,也能够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所以知道这个真正的事实才会下定决心,那我非要成就不可。

有一些修行人,甚至一些出家人,常常说我不想成佛,说我们求生西方的人小乘,骂我们是小乘,说我们是自了汉,说我们没有慈悲心逃避现实,他要怎么样,他不要成佛,他来生还要在世间作DA法师去讲经说法去度众生,不成佛就不要圆满的无障碍的智慧,换句话,处处还有障碍,这处处有障碍既不能解决自己问题,是当然也误导众生,这真正是不明事实真相,所思所论似是而非,这一生当中如果不求往生,换句话说,修学任何一个法门,想出三界不容易,出不了三界必定是随业流转,你自己作不了主,随著你一生,随著你过去生生世世所造的业报,你去受报,你那能作主,真正想自己作得了主宰,只有一条路求生净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自己真的作得了主宰了,要想回到这个世界上来帮助别人,确实是倒驾慈航乘愿再来,他到这个世间来不是为业力流转,是他乘愿再来的,这个是既解决自己问题同时又能真正帮助别人,这是一条正路,所以这一段这个开导,也是黄念祖老居士在这个,无量寿经注解里面引用多次。

我们再往下面看好了,这个底下一段,是解释观佛,这个经文在一百七十五面,倒数第四行,我把经文念一遍,知道这个善导大师给我们讲的是那一段,倒数第四行最后一句开始『 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想彼佛者,先当想像。』,这是解释这一段,这是教给我们这个观想,观想的方法,这里说的很清楚,我们把这个文念一遍,一百八十面倒数第二行,从这个第四这段念起『 从是故应当下,至三佛陀已来。』,就是刚才我们念的这一段『 正明如前所益』,益是利益『 专住必成,展转相教。』,这个两句是善导大师在本经里面,苦口婆心的再再劝我们,专住必成,你专心依这个方法修行必定成就,我们自己成就了,一定要把这个法门去劝导别人,就辗转互相的去传播,我们自己得的这个好处,要把这个好处教别人,劝观彼佛也,劝导大众观阿弥陀佛,那这个观想的方法在下面,我们接著读下去。

这个第五个小段『 从想彼佛者,牒前生后,言先当想像者,定所观境。』,想从那里想起呢,从佛像想起,接著看这个第六『 从闭目开目下,至如观掌中已来。』,这一段经『 正明辩观成相』,这个教给我们观想佛像的方法,观想佛像,睁著眼睛这个佛像在眼前,眼睛闭下来这个佛像还在眼前,观像的方法最好我们自己选择,或者是雕塑的佛像,或者是彩画的佛像,要画的庄严,这个像我们见到生欢喜心,时时刻刻不要离开,在从前就相当困难,除非自己画,自己不会画的就很困难,现在容易,家里供的佛像照成照片装在口袋,随时都可以看不会忘记,科技发达对我们修行带来很多的便利,我们现在佛堂里供的佛像都印了很多,诸位同修都可以拿到家里去,摆在佛堂看到这个佛像,回家还看到这个佛像,我们现在讲,我们这个头脑里头只有这一尊佛像,常常想起这尊佛像,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这是张开眼睛,闭著眼睛的时候佛像都能够现前,一定要这样子的观。

底下这就是为我们细说『 即有其四,一明身四威仪,眼之开合,见一金像,似现目前,常作此想。』,为什么教你常常这样想,常常想佛像,如果你要不想佛像,你就会胡思乱想,你不想佛像你一定起贪瞋痴慢,胡思乱想是无明,贪瞋痴慢是烦恼,由此可知,常常想佛像是破二障,这个利益就大了,尤其在我们烦恼妄念起来了,这个时候马上把念头转到佛像上,立刻就能够把这个烦恼妄想,把他降伏住了,把他控制住了,这叫功夫得力了,这个功夫得力,什么叫得力,把妄想赶跑,把烦恼伏住了,这就是力,由此可知常常想,就像军队一样,这是练兵操演,妄念烦恼一起来立刻就念佛,就观想就伏住了这叫打仗,禅家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起是什么,念起是烦恼,妄想现前这个不怕,这是这正常现象,无始劫的习气嘛,他要不现前那你就成佛了,你也用不著去观想,你是凡夫他当然会现前,现前不怕一现前立刻功夫用上,马上就结束了消除了,这个就对了,这叫真正修行,所以能够想到这个佛像虽然不很清楚,相似,先想的是相似像。

第二,明既能观像,像即须有坐处。』,你观像,像一定有坐处,如果是站著像,那佛也站在莲花上,他也有个站的处所『 即想前华座,想像在上而坐。』,你观想佛是站著的像,坐著的像都可以,像我们现在供的这尊佛像就是坐著像,原先我们供的那一尊佛像是站著的像,无论是站著是坐著都在莲花上面,所以这叫想花座,观想花座,观想花座帮助我们,这个意志的集中,心不散乱,想这个,初观想的时候不要想很大想小,为什么呢?小容易,心容易集中,不需要想很大的像,我们没那么大的心量,观不出来,想小尊的像,像我们想的时候一寸两寸、三寸想这个像,这个容易集中,整个精神容易集中,然后慢慢再把这个像扩大,想莲花也是如此先想小的,这个经上也是这样教给我们,容易成就三昧,换一句话说,我们中国人常讲的功夫成片,容易叫功夫成片,从功夫成片往上提升就是一心不乱,所以都要有方法。

第三『 明想见像坐已,心眼即开。』,这个心渐渐定了,这个心眼是智慧,智慧开了,智慧从那里开,从清净心里头开的,你心里面妄想少烦恼少了,所以烦恼轻智慧长,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智慧开了。

第四『 明心眼既开,即见金像及彼极乐诸庄严事,地上虚空了然无碍。』,可见得这个像要清清楚楚,西方世界这种非常复杂庄严的环境,都真正显在眼前是要智慧开了才见到,就像禅家所讲的明心见性,见性之后这个渐渐就现前了,如果那一天我们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状况,就像我们睁开眼睛看眼前事相这样的清楚,那你心里明白了,见性了..., 如果不是见性,你看的那个像是相似的,是含含糊糊的并不很清楚,是这个境界,如果看的跟睁眼看眼前这么样清楚,那是见性,这个是性德现前,所以人见不见性不需要问人,自己清楚自己明瞭,经读多了就晓得这个境界,经典的作用,在我们初学是我们修学的依据,到我们修学真正成就了,经典的功能是给我们作证明,如果我们的境界,跟经上讲的一样没有错,那我们就知道这个境界,跟诸佛如来所证的无二无别,他就给我们作印证用。

『 又观像住心之法一如前说』,前面善导大师都曾经说过,观像住心修学原理不能忘记,要专要精,最忌讳的是怀疑夹杂间断,这三样,有一样就不能成功,决定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那成就就很快。

下面教给我们观法,这个观是相当的微细,从顶一直下去,从佛的无见顶相,这是从像上面往下面观『 面、眉、毫相。』,毫相是白毫就是两个眉毛当中,这白毫『 眼鼻口耳,咽项肩臂手指。』,咽是咽喉,项是颈子,肩膀手臂手指『 又抽心向上,想胸腹脐阴,胫膝。』,这是往下面想,往下面观,一直观到脚掌,脚掌这个千轮是脚掌,这是教给我们从上往下观,这叫顺观,反过来我们从下面观到上面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次第,不能一会儿想头一下想脚,这个不可以,那个就错了,所以一定是次第观,次第观就对了。

后面讲『 逆顺住心,不久必得成也。』,这就是刚才跟大家同修说的,他的原理就是叫我们的心集中在佛像上,细心再观察,使我们的妄念烦恼不生,十六观是用这个方法,我们现在这个修行,不采取这个方法,这个方法的确是很微细,我们现在采取的,我教给同修读大乘无量寿经,我教大家是用读经的方法,效果完全相同,你看那个无量寿经在现在人来讲,分量是恰到好处,不太长也不太短,你念一遍,如果出声的念,出声纵然念的很快,大概也需要一个小时,你这一天当中一个小时不打妄想,不起烦恼,就用这种方法修行,如果你能念两遍三遍就更好,你念的遍数愈多愈好,当然读经也跟这上观像一样,这个次第不能够颠倒,一定要按顺序,如果是工作很繁忙,一天确确实实连一部经的时间都没有,读一部经的时间都没有,我们早晨选择无量寿经的第六品四十八愿,念这一品经,晚上我们在晚课选择第三十二到三十七,六品就念这个两段,这两段是全经的精华,全经最重要的部份,再有时间再读其他的经文,这样也好,现在我们将这个两段排在我们课诵本里面,课诵本现在还没印出来,印出来之后对于在家同修早晚课诵会有很大的方便,这是我们选的无量寿经,教下多半用读经的方法,宗门用参究的方法,这个十六观是用观佛像的方法,观想的方法,方法不一样,目的完全相同,总而言之都是修觉正净。

下面一段说『 又佛身及华座宝地等,必须上下通观,然十三观中,此宝地宝华金像等观最要,若欲教人,即教此法,但此一法成者,余观即自然了也。』,这就是一成一切成,不但是观想能成就,读经能成就,甚至是一句佛号都能圆满成就,我们在过去,现代往生传里面看到很多,一生就受持一句阿弥陀佛,他也能成就,天台智者大师曾经说,住一心修者乃不可思议三观,十六观之总体,一部经的妙宗,就在这一段经文,由此可知这一段经文,实实在在是十六观的中心。

下面教我们观观音势至这两位菩萨,我们看这个经文,在一百七十六面,前面经文我就不念了省掉了,看第三行,第三行从第三个字看起『 见此事已』,这个见此事,就是见到西方极乐世界佛像以及依报的庄严,见到之后『 复当更作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这个前面讲的佛坐著的这个莲华,菩萨坐著的莲华跟佛的莲华一样,这个大小光色都一样,等无有异『 复作一大莲华在佛右边。』,这是讲佛像的左右,在佛的右边『 想一观世音菩萨像』,观世音菩萨像『 坐左华座,亦作金色,如前无异,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这就是佛像观成之后,再观阿弥陀佛左右两大菩萨,观音菩萨在右,大势至菩萨在左『 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诸宝树。』,这是佛放光,菩萨也放光,佛菩萨放金色光明,照著这个光,照著宝树,底下这一段经文,是非常非常的要紧,西方三圣教化众生,动静一定是不分开的,这是表三法三妙圆融『 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诸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

许许多多人心里面都怀疑,西方世界那么大,往生的人那么多,我们到西方世界那有机会见到阿弥陀佛呢,不要说别的,像我们台北市人口并不算多,地方并不算大,几个人天天能跟总统见见面谈谈话呢,这样一想的时候,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口,比我们这个世界不晓得多多少倍,没办法计算,阿弥陀佛,观音大势至菩萨应接不暇,我们什么时候有机会跟他见一次面,这个疑问总是难免,读这一段经文解决了,原来佛菩萨无量无边的化身,每一个人面前都有一个化身,化身跟真身完全一样,换句话说,天天见面,时时见面,时时刻刻都不离开,这不可思议。

我们今天科学虽然进步,电视能够摆在我们面前,但只有我们看他,他看不到我们,他给我们讲话,我们也不能问他,这总是很遗憾的事,这西方世界不然,化身跟真身完全一样,也就是说,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要怀疑,一到那里就见阿弥陀佛,就见观音势至,人人平等个个都有缘份,这一段经文,非常非常重要,这才真正满佛普度众生的大愿,也满众生念念希望见佛求法的愿望,统统都圆满,这是西方世界不思议的功德庄严。

『 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你见到佛菩萨之后,同时你一定见到了依报庄严,一定接触到六尘说法,水流水流放光,水流会说法,不仅是音声微妙『 及诸宝树』,前面所说的,宝树的庄严你也见到了『 凫雁鸳鸯,皆说妙法』这是众鸟,这些都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不是真的畜生,那个地方没有畜生道,说实在话,人天二道也都没有,一般人说的没有三恶道,有人天二道,那个说法是方便说,真实说,那个地方是一真法界,下下品往生,生到西方极乐是皆作菩萨,这我们在大经里读到很多,生到西方世界皆作菩萨,他没有说,这个下三品往生不是菩萨,他没有这个说法,没有这个说法,这平等的法界嘛,不但皆作菩萨,而且皆作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是通名,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统统叫普贤菩萨,因为他们皆修普贤大士之德,佛在华严上说,菩萨不修普贤行不能圆成佛道,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统统修的是普贤行,换句话说就是像五十一个位次,十信位的普贤菩萨,十住普贤菩萨,十回向普贤菩萨,十地普贤菩萨,就是这个意思,统统是普贤的法界,所以真正不可思议。

『 出定入定,恒闻妙法。』,入定,当然这个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瞭瞭,出定这个境界也不失掉,也清清楚楚听到,也彷彿见到,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所以念兹在兹,这个心里面真的有佛,真的有西方极乐世界,这就古德讲的有净土,他真的有了,有,那有不生的道理,心里真有净土决定往生。『 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这是给我们辨别邪正,修多罗是经,你所观想见到的这个境界,一定要跟经上所讲的完全相合,那这个没有错,你是正观,如果跟经典上所讲的不合,那就是妄想,那就是邪观,因此在修行之前,经要不熟不行,经要不熟,一定打妄想,一定要很熟,你这个观才不会观错,就是观像,我们造一尊佛像,对于佛像每一个部位,我们心里清清楚楚,记的很仔细,一点也不会错乱,你这个观想才有帮助,否则的话观想,观成与这个佛像,一定不相应,而佛像的造法,现代有一些艺术家,我就曾经见到造佛像的,他们觉的古人造的这个佛像,不像人的样子,人耳朵那有那么长,拖到这儿,头发那有那么卷的,这都不像,所以他们现在这个艺术家,要作成一个人的样子,这个想法就错误,古人这个造像,依据造像度量经,这个大藏经里有一部叫造像度量经,是佛说的,是要把佛这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给造出来,叫人见到佛像,见到果报,想到我怎样修因,所以佛像是表法的,不能造出一个美男子的像,那就错了,所以一定要懂的他表法的意义,要跟佛在经典上讲的相应相合,这个才对,如果与经典讲的不合,那你所造的这个像不是佛像,这是我们要知道,从前造像跟现在人造像不一样,造像虽然是高度的艺术,在当时真的有高僧大德,在旁边指导,甚至于许许多多佛像,是出家人造的,这是真正内行,真正懂得教义,与经教一定相合,如果不合,这是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见极乐世界,是为像想,名第八观,这一句是总结这一观的名称,这一观叫像观。

『 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这末后一句,是讲观想的利益,这些利益所说都是真实的,前面讲的灭罪,灭这个生死之罪,都说多少大劫,这个地方是无量劫,可见得越往后面,这个灭罪的功效越是超过前面,所以前清慈云灌顶大师说,所有一切罪业,这个罪业一切经法都不能够消灭的,都灭不了的,还有一个方法,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第十六观,最后一个,越往后面去,这灭罪的效果越殊胜越大,大家轻视了念佛这个法门,轻视这一句阿弥陀佛,这是大错特错,所以他虽然念,他效果不彰,为什么呢,信心不足,如果真正明瞭事实真相,这一句阿弥陀佛的效果,确实是不可思议『 能灭一切罪』,好今天讲到此地。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