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恭迎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出家日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6-11-19 10:54     标题: 恭迎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出家日


农历十月二十,

  恭迎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出家日!

  值此殊胜吉祥日子里,请大家共同吃素、放生、供灯、诵经、持咒、礼拜、传递善法等,回向法界众生远离痛苦,永具安乐因!祈愿世界和平,人民安乐,正法久住世间!

  文殊菩萨,旧称文殊师利。古译:妙德,妙首,普首,濡首,敬首。 大日经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意,师利或室利是德或吉祥之意,简称为文殊。

  文殊菩萨为佛陀释迦牟尼的左胁侍,与释迦牟尼、普贤菩萨合称为“华严三圣”。文殊菩萨智能、辩才第一,为众菩萨之首,是象征佛陀智能的菩萨,称“大智”。文殊菩萨又称法王子,为智慧之象征,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项,右手持金刚宝剑(表示智能之利),能斩群魔,断一切烦恼,左手持青莲花,花上有金刚般若经卷宝,象征所具无上智慧,坐骑为一狮子(表示智能威猛)。

  此外,亦有说文殊菩萨为诸佛菩萨之父母者。一般称文殊师利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佛之胁侍,分别表示佛智、佛慧之别德。所乘之狮子,象征其威猛,文殊菩萨是如来佛祖怙恃之一。

  据《文殊师利般涅盘经》载:文殊菩萨为印度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之子,生时屋宅化如莲花,由其母之右胁出生,身紫金色。出生即能言语,后诣诸仙人所求之出家法,因酬对者无,故至佛所出家学道,为左胁侍。

  具大慈心妙吉祥,三世觉母智难量;

  右持利剑烦恼断,左执青莲德相彰;

  孔雀神狮供乘驭,毒龙猛兽伏清凉;

  童形五髻知权现,本是如来欢喜藏。

  【文殊菩萨颂赞】

  印光大师赋诗颂扬文殊菩萨曰:

  文殊菩萨德难量,久成龙种上法王。

  因怜众生迷自性,特辅释迦振玄纲。

  为七佛师体莫测,作菩萨母用无方。

  常住寂光应众感,万川一月影咸彰。

  嗡ōng 阿a 若ro 巴ba 扎zha 呐na 地di

  【文殊菩萨心咒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所有罪障并消除,远离众苦归圆寂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文殊菩萨说该这样对待有恩于你的善知识

【经典原文】依善知识,事善知识,敬善知识。由善知识见一切智,于善知识,不生违逆。于善知识,心无谄诳。于善知识,心常随顺。于善知识,起慈母想,舍离一切无益法故。于善知识,起慈父想,出生一切诸善法故。——《华严经》

  【经文解释】这段经文为善财童子参学善知识时的思惟:我要怎样来依照善知识所教化的道理去修行?我要怎样来事奉善知识,来报答善知识的恩惠?

  我要恭敬善知识。我由善知识,而能得见一切的智慧。

  我于善知识的处所,不应该生违逆之心,或者欺骗善知识。

  我于善知识的处所受教,心里也不能谄媚善知识,不可以对他打妄语。

  我对于善知识,心里常随顺善知识的教化来修行。

  我对于善知识,应该生起慈母的思想,舍离一切无益处的恶法,而修行善法。

  我对于善知识,应该生起慈悲父亲的思想。能依靠善知识,而生出一切的善法。(度轮法师解)

  【经典介绍】《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6-11-19 10:57 编辑 ]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6-11-20 08:22

文殊菩萨,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文殊菩萨为七佛之师,诸佛之母,众菩萨之首,乃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他和释迦牟尼、普贤菩萨合称为“华严三圣”。文殊菩萨具足一切智慧,智能、辩才第一,右手持金刚宝剑,表示智能之利,能斩群魔,断一切烦恼,左手持青莲花,花上有金刚般若经卷宝,象征所具无上智慧,坐骑狮子表示智能威猛。文殊菩萨有十种无上大愿,若能依愿奉行,定能得到文殊菩萨慈悲护佑,恒求福慧圆满具足,福德不可思量!今天是文殊菩萨出家日,是佛教殊胜吉日,让我们共同诵经、持咒、供养、点灯、放生、布施、礼拜、吃素、传递等善法,功德亿倍于平常,祈愿众生离苦灭障,胜愿成就,福智具足,早证佛果!

  梦参老和尚:你见到文殊菩萨了吗?

  智敏上师:文殊菩萨为什么要高举宝剑?

  海涛法师:五台山四处寻找文殊菩萨开智慧

  传喜法师:告诉你怎样才可以见到文殊菩萨

  妙祥法师:五台山文殊菩萨“迎一千,送八百”

  如瑞法师:文殊菩萨的智慧有普世价值

  文殊菩萨又称法王子,为智慧之象征,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项,右手持金刚宝剑(表示智能之利),能斩群魔,断一切烦恼,左手持青莲花,花上有金刚般若经卷宝,象征所具无上智慧,坐骑为一狮子(表示智能威猛)。文殊菩萨是大智慧的象征,能开发智慧,提高悟性,尤其能帮助小孩学业有成、官人福禄双增、商人增财增福。

  过去久远劫有龙种上如来,于南方平等世界成无上正等觉,寿四百四十万岁而入涅盘,彼佛即今之文殊师利法王子。或谓其为实在人物,如文殊师利般涅槃经谓,此菩萨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生时屋宅化如莲花,由其母之右胁出生,后至释迦牟尼佛所出家学道。此外,亦有说文殊菩萨为诸佛菩萨之父母者。一般称文殊师利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佛之胁侍,分别表示佛智、佛慧之别德。所乘之狮子,象征其威猛。文殊菩萨是如来佛祖怙恃之一。

  梦参老和尚:你见到文殊菩萨了吗?

  咱们见佛很不容易。不说见佛了,咱们在五台山,在文殊菩萨道场,你见到文殊菩萨了吗?文殊菩萨就在这山里住,咱们就没见到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也没入涅槃呀!就在五台山住。没有缘!业深,罪业很深,就是障缘。善缘很浅,什么善缘呢?没有能见文殊菩萨这个缘。

  这些菩萨现在每天一万菩萨绕清凉,就绕那黛螺顶,绕这清凉山,你见到了吗?不但文殊菩萨没见到,一万菩萨绕清凉,这一万菩萨你也没见到。为什么?这就叫业。业障,业障,你所做的业跟诸佛菩萨障,中间有个障碍见不着。等你把这障碍消失了,你就知道了。文殊只此是,何处觅弥陀。你不求见。等你不求见了,不求见了佛常现前。你愈不见,佛愈现前。愈见,愈见不到。

  文殊菩萨天天在五台山到处转,你看见了吗?你能看见放羊的那个老头,或放牛的老头,你给他磕个头,“文殊师利菩萨”!我可见到你了,那老头是文殊师利菩萨。但是很多大德到五台山,看见放牛的或者放羊的一个老头要来接他了,说你找文殊菩萨,就跟他说一段话,这个就是文殊师利菩萨。信吗?当你业销的时候,一切诸佛境界都现。

  智敏上师:文殊菩萨为什么要高举宝剑?

  我们看到文殊菩萨的塑像,他右手拿着宝剑,很多佛像也拿着剑,这个宝剑在我们世间上是杀人的,菩萨还杀人呀?不会的!那拿宝剑干什么呢?这是形象的表示智慧,这个宝剑是代表智慧的,智慧能够断烦恼,所以形象化地把这个智慧用宝剑来表示。

  那么为什么手要举起来呢?就是要提高警惕,不断地正知正念,顾自己的念头,有一个妄念,烦恼一起来了,马上宝剑就砍下去。就像边防部队的枪、炮一样的,时时瞄准在那里的,一发现有敌人的,有紧急就马上要开的。我们修行要提高警惕,时时刻刻要精进、不懈怠、不放逸,就是指这个。烦恼起来的时候,马上就断下去。

  我也是经常碰到一些居士来问:“我本来在做事情什么的,心理很平静,感觉不到有什么烦恼,静坐了之后,各种各样的,奇奇怪怪的念头都会出来,这是什么原因呢?”

  无始以来,我们烦恼的种子很多,在平时,你心里的妄念很多,把它盖住了,显不出它的形象来。当你心静下来了,这些东西都钻出来了,就像一个显微镜一样的,你去近距离的观察它,它就出现了。这些怪东西,你自己看到也可怕。他还说:“我从来没有这个念头的,一坐下去,这些怪念头,微细的念头都出来了。”

  这些时候正是用功的时候,你观察这个念头的好处,这些念头如果随它去增长,或者是发展到最后,行动的话,那将来的果报是地狱、饿鬼、畜生,很可怕。正是用功的时候了,他不出来你还找它不到,他出来了正好把他抓住,消灭他。你就要有消灭他的办法,通常,刚开始修行的人不是那么容易的,要了解一个空谈何容易。(节选智敏上师《心经讲记-第三讲》)

  海涛法师:五台山四处寻找文殊菩萨开智慧

  唐朝法云法师,是雁门赵氏之子,他天性淳朴、老实善良,对于他人加给他的讥毁或者赞誉都看得很淡。

  可是到了上学的年龄,他却呆头呆脑的,好像很迟钝的样子,记性也不太好,在他十二岁那年,他的父母索性就把他送到五台山华严寺礼拜净觉禅师为师。

  出家之后每天担柴挑水的过日子,一点也不怕辛劳,到了他三十六岁那一年,他还是不能诵经作日课,大家看他这么愚蠢,都讥笑他笨得像头「牛」。有一天他忽然想通:「我的资质是那么的愚蠢,像这样子下去,长年累月的活在世间又有什么意思!」

  那时天气冷得澈骨,天空飘着大雪,他就赤着脚走在雪地上一面向着五台山月向顶礼朝拜,一心持念文殊师利大士的圣号,发愿祈求菩萨能开他的心眼,像这样子,日复一日地边拜边行,天气严寒也不知道要添衣御寒,肚子饿了也忘了要吃东西,内心不知有自己的身体,外在不知有他物的境界,全心全意地只求能够见到大士。

  一路上只要遇到人,就问:

  「请问文殊大士住在那儿?」

  当然他询问所得的答案,都是令他失望的,因为谁也不能确知大圣文殊师利菩萨的去向。走遍了五台五峰,还是见不到大圣,后来他来到了一间寺院,请求布施一点食物充饥,吃饱了求见菩萨的意志更加坚强,简直到了如痴如迷的地步。

  他再度来到了东台,见到有位老人家正以火取暖,就恭敬地向前问道:

  「请问这位大德!文殊菩萨究竟驻锡在什么地方?您可清楚?」

  老人回答说:「你问他的去向作什么?」

  法云说:「我生性愚钝,想求他开启我的光明智慧。」

  老人就说:

  「哈哈,文殊吗?那个瘦小颓唐、笨拙得要命的家伙啊--你还是不见他的好!」

  法云见他这么说,想来这个老人乃是一个疯颠狂妄之徒,才会胡言乱语的,就失望地向北台山走了。

  到达北台以后,看到先前所见的疯老人竟然拥雪寂坐在那里,心中就生出希有之想,认为那老人可能就是真正的文殊大士了吧!就趋向前顶礼,因为一路太疲倦,加上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就倒在地上,口中吐出一口口的鲜血,迷迷糊糊的好像是在梦中,但见那老人对他说:

  「你在过去生时曾经是个法师,只因贪图他人的名闻利养,又吝于法施的缘故,所以坠入牛身,受愚昧无知之报,来偿还过去积欠下来的的宿世债务,但是因为过去曾经是法师在佛力加持之下,报尽之后今生又得恢复人身,且出家为僧,而由于悭法的余习,这就是使你无法诵经作课的原因啊!」

  说完老人就用一柄铁如意钩,钩出他的心脏,他一点也不知疼痛。

  「你自己看看,这像什么?」

  真是可怕!就像牛的心脏一样,老人将取出的的牛心在天井里面洗涤干净了,然后再把他安好,并大喝一声:「好了,起来吧!」

  他迷蒙之间,突然惊醒,身上一点都不觉得痛,也没有什么不适,只不过是遍体出汗罢了。再去找老人,却怎么找也找不到了。

  这时天空忽然飘来朵朵祥云,软风吹着衣襟,抬头往天边望去,看到有一道圆光像镜子那般清明,就在那清明的圆光里面,见到先前那位老人端坐在莲花之上,一转眼间,就隐没不见了。

  自从这次经历以后,法云法师以前持诵过的一切经论,都记忆得清清楚楚,好像以前就背得滚瓜烂熟似的。从此以后终身行道布施,说法度人,好像救火救急般的热切。

  有一次,礼绕阿育王塔,到了三更时分,见到白光如水,从北台山一直连接到鹫峰,中间现出天阁,有灿烂的宝光辉映着,这天阁的匾额上提着「善住」两个字,他知道这就是他归宿的地方。

  当时是开元二十三年的春天,他告别了大众,就这样安然示寂了。

  选自《海涛法师讲故事》

  传喜法师:告诉你怎样才可以见到文殊菩萨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愿力所化现的净土。古往今来,朝五台想亲见文殊大士者无数,得见菩萨者少。

  五台山塔院寺大藏经阁正中门顶上至今挂一木匾,上书清乾隆帝御笔绝句一首:“两塔今惟一尚存,既成必坏有名言。如寻舍利及丝发,未识文殊与世尊。”

  两塔,指的是塔院寺释迦佛舍利塔(大白塔)和文殊发塔。但是乾隆皇帝到塔院寺时,大白塔巍然屹立,发塔已经看不到了。所以他说:“两塔今惟一尚存,既成必坏有名言。”此处的名言是指《华严经》中“宝塔毕竟化为尘”,再美的塔,终有一天也会破败,变成尘埃。这世间的一切皆是“既成必坏”,从山河大地、富贵钱财,到个人的身心健康、名誉地位,皆是成而必坏,刹那间转头空。

  “若寻舍利及丝发,未识文殊与世尊。”如果来到五台山,还以相来见的话,想看到释迦佛的舍利、文殊菩萨头发的话,那么此人既看不到文殊菩萨,也看不到世尊。

  譬如日轮,普照世间,净水器中,影无不现。太阳映现水中,只要容器中有水,太阳就会映现其中;容器打破了,太阳的影子就不见了,实际上太阳没有来去,只是容器破了。这是比喻我们众生,不具法器,执象而求,咫尺千里,不具法器就看不到文殊菩萨。

  虽然来到五台山,要把山石树木都当成文殊菩萨一样恭敬。但我们内心清楚这些都是假有、是幻有、是名字有、是名言的有,诸法无自性,无自性空。慢慢地若能超越有形的山石树木,不以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如果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当下就见到文殊菩萨了。

  文殊发塔(资料图)

  妙祥法师:五台山文殊菩萨“迎一千,送八百”

  到五台山去,我们都知道,文殊菩萨“迎一千,送八百”。就是说你到五台山去拜文殊菩萨,一千里地之内,文殊菩萨都保佑你,你有什么愿望都能满足。等你走的时候,能送出你八百里地以外,这是一种传说。在这个问题上,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奇怪的事情,究竟是不是文殊菩萨满愿,我不清楚,但是我把它说出来,你们大家可以看一看。

  九五年,我行脚从五台山往东北走的时候,从碧山寺出发,后来就爬到北台。翻过东台,往北台走,这个路走一走就不知道往哪儿走了,因为翻山嘛。听说这地方有一个华严寺,我想到那儿去,晚上住一宿,当时也挺晚了,但究竟往哪儿走就不知道了,因为没有问路的地方,也没有人。我和另外一个师父爬到半山腰,下也下不来,上也上不去,究竟往哪个方向走不知道了。

  那时候我就想:文殊菩萨在哪儿呢?告诉告诉我,是不是?我好知道往哪儿走啊!晚上在休息地方的前面就有一个大石头,如果在大石头跟前避风呢,有点太冷,要是睡着了能从山上滚下来——还是个坡,所以说不理想。正连想带休息的时候,就听山头有人唱歌,紧着唱歌就下来了,下来时拿个筐,是一个男的。

  我寻思他能从另外一个道走,不能奔我们去,没想到这人直接就奔我那儿去了。走到我们跟前,他说他捡蘑菇,可那筐里一个蘑菇也没有。然后就坐着唠嗑,我就问他:“听说这块儿有个华严寺,在哪儿?”他说:“你再往上爬不远,也就是能有五十来步,就这么远,你爬过那上面就是华严寺。”

  我这才知道,正走在一个十字路口上,他这一说,我挺高兴,我想这可能是文殊菩萨来指点了。我刚想到这块儿,他从兜里就掏出什么呢?掏出烟,又抽上烟了。我一看,这不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怎么能抽烟呢,是不是?后来他点根烟,紧着抽、紧着连唱带哼地就走了。

  所以说,在五台山有很多这种吉祥的事情。后来我也就顺着他讲的往上走,果然不假,走到不远就碰到华严寺。华严寺一个人也没有,就几间破房子,那泥土抹了可能有一年二年了,但土还是湿的,全是水——因为五台山海拔三千多米,都非常潮湿。门口也放着一尊文殊菩萨,就是用石头堆的文殊菩萨,后来我们就进行礼拜和供养。

  遇到的究竟是不是文殊菩萨我不清楚,但是有一点可以证明,在五台山,当你有困难的时候,会遇难呈祥,会变为吉祥。所以吉祥对我们来讲,是我们在家修行和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

  如瑞法师:文殊菩萨的智慧有普世价值

  文殊菩萨的智慧,有普世的价值。不管做哪行哪业,人们都需要智慧。只不过文殊菩萨的智慧前面加了一个妙字,就是要区别于普通的世间智慧。想要让人生变的有意义、有价值,就要了解文殊菩萨告诉我们的“妙智慧”。

  我昨天去参加一个会议,很多人来问我,我做企业,或者做医生,或者种地,难道也需要文殊菩萨的妙智慧吗?我肯定地告诉大家,需要!

  我常常告诉大家,在早晨要发愿,发愿得到文殊菩萨的加持,给予我们智慧和力量。真正的妙上智慧,就是让我们能正确地看待宇宙、看待人生,因此,每个人都需要有这样的智慧。

  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人生说起来长,实际也很短暂,七八十年、一百年,我们怎么样来对待?如果再深入一点说,有生就有死。什么时候死,我们没办法知道和把握,但我们拥有的现在,是可以把握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让自己当下的每一念、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成为妙智慧的显现。

  同学们有这样的善根、福德因缘来参加夏令营,我很为大家高兴。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间,不单单要探讨今生,也要探讨,妈妈未生我之前,到底有没有一个我?今生结束以后,还会不会有一个延续的我?

  如果只是这一辈子,我相信怎么样都可以过得去。如果我告诉你,未来还有一个你的话,你准备怎么样来度过今生?佛法里里面,就有这些答案。

  我的学佛经历就是从特别想知道有没有未来开始的。如果有未来,我一定会珍惜现在,积极为未来作准备。如果没有未来,我何必活得那么累?我何必要找那么多麻烦事情去做?

  因为我知道有未来,知道生命不能逃避,所以我必须找到生命的方向,必须知道现在怎样做,将来才能真正为自己带来快乐和自在。文殊菩萨的智慧,就是让我们更快乐地生活在这个世间的。这样的智慧,难道大家不想得到吗?一个人要获得真正的快乐和自在,就要了解宇宙和人生的真相。

  大家来这里参加妙吉祥文化夏令营。什么叫文化?用文殊菩萨的智慧来教化就是文化,因为这个世界需要和谐,人类需要信心和力量。文殊菩萨的智慧就是给予我们智慧和力量的。

  夏令营,也给大家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可以让我们认识这么多同学和朋友,共同探讨未来,我真为你们高兴!

  来到这里,一个房间可能要住10多位同学。这样的环境需要我们去适应。当我们有很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高尚的节操时,当我们想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时,就必须培养我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其实,很多人住在一个房间,每个人的思想都会对我们有启示。我们要像蜜蜂一样,学会采众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学会放下自我,学会谦下,学会尊重别人,我相信通过这次夏令营,同学们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克服自己也是一种智慧,帮助自己去除躁动、热恼也需要智慧。什么是智慧?梁漱溟先生说,平静的心就是智慧。在佛法里,用戒律来约束我们的行为和语言,就是智慧。

  刚才有同学说,想做真实的自我。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了解,怎么做真实的自我?文殊菩萨妙上的智慧,可以满足我们每一位同学的愿。只要你有问题,只要你有想法,文殊菩萨的智慧,一定可以给你启迪,给你答案。最后送给大家四句话:

  十方结缘清凉境

  同心同愿一路行

  弘扬文殊妙智慧

  播撒慈爱利群生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