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修行归根到底是要利益众生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6-11-15 15:43     标题: 修行归根到底是要利益众生


心生,种种法生。妄想、执著越重,痛苦麻烦就越多;正念、智慧越多,快乐自在就越多。愿即本心,内心所想就是发愿。

  我们心里的拧巴,正是我执的表现。我们内心的我执,如果不是经过种种境界去消融、破除,随着自己懂得的道理越多,就会越来越坚固,那就走到了修行的反面。

  众生的“我执”根深蒂固,与一切起心动念、感受、情绪水乳交融,使善法也因此杂染,犹如美食杂毒。譬如“爱”,混合了我执就会有分别、有对立、有贪着,故带来痛苦甚至转变为仇恨,佛法的究竟目的就是要帮助众生破除我执、法执。但这极其微细,非般若智慧不能为,故须长久修持。

  人的情绪是无常的,不必苦思答案,也不要执著。每一个触动我们的离别,都是在告诉我们“无常”的道理,更要策励自己珍惜时光、精进修行。内心有贪恋,舍不得、放不下,就是执著。如果不能超越这种恩爱、贪恋,就会被缚在轮回之中。

  我们生命没有力量,生活没有乐趣,都是因为缺乏愿力。要有耐心去等待合适的因缘,不是忽然一下子把道理甩给他。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自己的德行,让家人对自己生起敬佩与信任。

  想去改变别人是很难的,改变自己也不容易,但我们只有通过改变自己、成长自己,才能不在境界面前痛苦,未来才有可能帮助到别人。一切都从自己开始,否则看外境、他人,总会有许多问题,自己又无能为力,那到哪里都会很苦。

  在生活小事中,多训练自己“待人着想”“换位思考”,话出口之前先缓一缓,慢慢培养慈悲心。对的、善的就要坚持,“宁与智者共苦,不与愚者同乐”。另一方面,内心勿怀激愤,坚持善的是为了改变恶的,对于有烦恼的人要发愿去帮助,出发点是善而不是恨。我们容易因为“己之是他之非”而产生对立情绪,是被嗔心主导,令善心也夹杂了恶念,这一步也是要超越的。

  我们对自己观功念恩的本领很强,能够覆蔽自己的缺点;而对他人观过念怨的本领很强,能够覆蔽他人的优点,由此造成的状况就是觉得自己没什么可改变的,都挺好,而别人则或多或少都有问题,再优秀的人也不过如此。要刻意、长期去训练和改变自己的心,直面自己的过失,欣赏他人的长处,向内用功。

  嫉妒别人并不能帮助自己得到想要的东西,反而会让自己越走越远。如果自己不甘心,那就去努力,着眼于提升自己才是出路,否则人就会走入痛苦的死胡同。内修自己的心,外修师法友环境。自己这一方面,要发大愿、严持戒律、广行善法;同时要与师法友团队结善缘、造重业、共业。生命的走向,是由业决定的。

  学习佛法,不是要把自己身边的事情都用佛法去解释——这样往往会落入“心外求法”的误区,而是要用佛法来指导自己的身语意才是对的。

  修行归根到底是要利益众生,不是为了自我保护而选择退避。自己力量不及之处,可以寻求僧团的力量帮助。学佛修行重在增长慈悲智慧、降伏烦恼习气,不要执著于神秘现象,多皈依、祈求、忆念三宝。

  佛菩萨“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悲智双运自在游行于轮回,与跟凡夫由于业力所缚而在轮回中的状态截然不同。

 念佛重恩故,发菩提心。

  云何念佛重恩?

  怎么来念佛重恩呢?下面就是教给你忆念的一种方法。你就按照这样如理思维,就完全可以生起报佛恩的一种心。

  谓我释迦如来,最初发心,为我等故,行菩萨道,经无量劫,备受诸苦。

  释迦如来在久远劫前最初发无上的菩提心,就是为了我们的缘故。由此修行六度四摄的菩萨道,经过无量劫,在这个期间,什么样的苦都受遍了。

  从这一句思维,我们受佛恩有多久呢?应该一直追溯到佛因地发菩提心的第一刹那。那个时候,佛心中是为了法界一切有情而发了无上的菩提心,当然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佛发愿度化的对象。

  从此以后,佛念念观照我们,凡是有一点一滴的善根都回向我们。就是其中回向的每一分善根都对我们有恩德,何况在长劫当中一直不断地回向,恩德更是不可思议。

  我们打个比方来讲,比如我们大家现在学了大乘的深广的甘露法,自己也有一点体会,有善根的都回向一切有情,这是初发心的一点回向。那你可以想想,从最初发心到圆满成就正觉之间,佛为我们回向了多少的善根呢?这样需要思维。

  为了能早日成佛救度我们,佛从最初发心开始,就精进修行菩萨道,单单是一个布施度,就曾经以不可说不可说的身命行持布施。为了求得佛法教化我们,佛曾经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像这样为了利益我们,佛在无量劫以来行持过种种难行苦行。如果我们再广大地展开来,佛持过多少戒,修过多少安忍,有过多少精进,入过多少三摩地,求证过多少智慧,确确实实是以海为墨也写不尽的。是这样有不可思议、无量无边的恩德。

  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我堕地狱,佛复悲痛,欲代我苦,而我业重,不能救拔。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种善根,世世生生,随逐于我,心无暂舍。

  意思就是自己应该这样努力地想:在我颠倒造恶业的时候,佛以大慈大悲心怜愍我,而且用各种各样的善巧方便来教化我,但是我愚痴不知道信受,佛的教言不能纳受在心里面。在我堕落地狱的时候,佛也没有嫌弃我,仍然悲痛,想代我受一切的痛苦,但是我的业障实在太重了,连佛也不能救拔我。我在人道的时候,佛以种种的方便,让我种下善根,佛生生世世一直跟着我,没有一念舍离过。

  很多事情,我们不思维就会不知道,又不感念佛的恩德。

  佛不是一般的人,佛有千百亿的化身,有任运无间的功德事业,而我们又是轮回了无量世。自从和佛结过缘之后,佛一刹那也没有舍离过我们。在漫长的轮回当中,有时候佛化现成身边的人来帮助我们,有时候佛在梦中显现让我们生信心,有时候在自己生恶念的时候忽然良心发现,这也是佛的加持。而且在做畜生的时候,佛也化成牛马来度我们。

  佛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就连此时此刻,虽然佛不在面前现化身,但是佛的愿力光明一直在做加持。在漫长的时间里面,佛对我们做过无数的救度。在得度的因缘到来的时候,佛没有一刹那延误。佛能对我们做的加持和帮助,佛都完全做过了。

  我们再想想,比如世间的母亲深爱孩子,母亲没有一时不为孩子着想。佛的慈悲一定无数倍超过世间的母亲,经典上也说:佛的大慈心无著无碍,恒时出生而任运自成,增上充溢,遍满一切世间,遍入一切有情之心。这样就可以肯定,佛在生生世世当中没有一刹那不观照我们的,以无上的大慈大悲心一直加持我们、观照我们,这不是佛的大恩大德吗?平常一个人能这样观照,都会感念他的恩情,何况是佛的护念呢,为什么不知道佛有深恩呢?是这样需要如理地思维。

  佛在累世以来,使用了一切可以使用的方便,在我们的心识田当中种下善根。佛希望以这些善根让我们开智慧花、结菩提果,这种关怀和期望不知超过世间父母多少倍。应该这样来忆念佛陀的种种不可思议的恩德。

  佛初出世,我尚沈沦,今得人身,佛已灭度。何罪而生末法?何福而预出家?何障而不见金身?何幸而躬逢舍利?

  在2500多年前,佛陀最初出现在世间,在那时候我还在沉沦。今世我得到了人身,佛已经灭度。是什么罪业让我转生在末法时代呢?然后又是以什么福德而在佛的教法当中出家呢?以什么业障不见释迦佛的金身?又是何等幸运能亲身遇到佛的舍利呢?这是思维佛恩之后,引起自悲、自庆的一种心理。

  古德有一颂这样说:“佛出世时我沉沦,我得人身佛灭度,懊恼此生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这也是忆念佛而悲感的一种善心。

  我们自己要自庆,怎么自庆呢?就是要这样想:我们名字叫做“释子”,我们穿的就是释迦佛加持过的法衣,现的就是佛的清净幢相,受的就是佛制定的戒律,念诵的就是佛的经典,如理思维的就是佛陀的圣教法义,顶礼的就是佛像,持念的就是佛的心咒和名号,观想的就是佛的相好,忆念的就是佛的功德,弘扬的就是佛陀的教法,求证的都是佛的功德,所走的就是佛因地曾经走过的菩提道路。行遍天下,受人供养,连袈裟的一小片也受到天人的恭敬。这是什么因缘、这是何等福分。佛和我们是小小的因缘吗?佛对我们没有大恩大德吗?这一切就是偶然发生的吗?(需要这样思维观察。这样就会明白,人天一切的恭敬,或者离苦得乐,增长福报、清净业障,方方面面观察,我们和佛有很大的因缘,都是佛的大恩大德加持下才成就的。包括高僧大德、传乘上师,一切佛教徒在心相续当中产生的一切戒定慧所摄的功德,或者弘扬佛法来利益众生的一切一切的根本的来源,全都靠释迦佛而成就的。所以,必须要仔细地观察、深深地思维佛陀的恩德是不可思议的,无量无边的。)

  如是思惟,向使不种善根,何以得闻佛法?不闻佛法,焉知常受佛恩?此恩此德,丘山难喻。

  按照这样思维,假使过去不种善根,怎么能听闻到佛法呢?假使不听闻佛法,又怎么知道常常蒙受佛恩呢?佛的这种恩德,就是以高山也难以比喻。(意思就是说,佛陀的恩德比山还高、比大海还深、比虚空还大。)

  由上面对佛恩的如理思维,就会引起下面的正知见,所以继续说到:

  自非发广大心,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纵使粉身碎骨,岂能酬答?是为发菩提心第一因缘也。

  要不是发广大菩提心,行菩萨道,尽心尽力建立佛法、救度众生,纵然粉身碎骨,又怎么能报答佛恩呢?这样以佛恩为缘,念恩为因,可以引发菩提心。所以说,念佛重恩是发菩提心的第一个因缘。

  这里说到“发广大心”:就是发佛所发的心。“行菩萨道”:就是行佛所行的事,就是行持佛因地中所行的佛事。佛的愿望无非就是建立佛法,救度众生。而我们身为佛子,要护持佛的法业,没有佛法的地方要设法弘扬;有佛法的地方要尽心尽力护持。对于苦难的众生,尽自己的能力做帮助,哪怕在众生的相续当中播下一个善根种子,也有责任去做。这样“建立佛法、救度众生”才是善体佛的心愿,让佛彻底欢喜。

  那我们想一下:自己所得到的所有佛法和利益,追溯它的根源,一定都是来自本师释迦牟尼佛。佛对我们有这样深重的恩德,如果不发佛心、不行佛事,怎么能报得到佛恩呢?单单是物质上来供养,不发菩提心、不行菩萨道,众生不度、佛法不修持、不弘扬、不建立,怎么能契合佛的本怀而报佛的恩德呢?所以说作为佛弟子要报佛恩,一定要发大心。不然,我们辜负多少佛的恩德,有什么脸面面对释迦佛呢?

  在《华严经》当中说:“假使顶戴经尘劫,身为床座遍大千,若不说法度众生,毕竟不能报佛恩。”意思就是说,假如在微尘数的那么多个大劫当中以自己的头顶戴佛陀,把身体遍满三千大千的世界给佛做床座,如果你不说法救度众生,也毕竟报答不了佛陀的恩德。同样在《楞严经》当中阿难尊者发愿说:“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意思就是说,从此以后,把我的菩提心奉献给微尘数的世界,这才叫做报佛恩。)所以我们就知道,忆念佛陀的种种的恩德来发菩提心,这就是发菩提心的第一个因缘。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6-11-22 09:22

       

  说到修行,实在需要我们慢慢地用心去体会。我刚出家的时候,总希望天天都不要离开老法师,尤其看到她年龄那么大了,就想一旦离开她一天,就会有很多损失。但后来慢慢发现,老法师告诉了我很多,而真正的修行还得自己去用的。与其说需要别人的培养,更不如说需要别人给自己指导,而依此自己好好来培养自己。

  怎样来培养自己呢?

  我们每天都要给自己一个检验,当遇到困难的时候,看看我的毅力如何;当和别人交谈的时候,要学会从谈话当中去听能启发自己智慧的言语;而自己给别人讲话的时候,就考虑我所说的要能够利益对方,否则不说;从与人谈话当中,来培养自己的智慧;和别人相处的时候,就要观察自己的心量如何,能不能原谅包容对方,能不能看到对方那些我没有的优点,然后向他学习……总之,自己培养自己是很重要的。

  所以,当我们遇到了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自己来解决,而不是动不动就找师父,找别人帮忙。这样通过自己不断地培养自己,久而久之,你会变得很睿智。因为面临各种各样事情的时候,你都能够检测自己的心,检测自己的行是否正确。

  为什么古大德教导我们要以戒为行,因为戒其实是来改变我们的心的,也可以说是来改变我们的生命状态的。所以我们学戒,不是单单地知道应该做是,不应该做是。而是应该做到——不应该做的坚决不做了,应该做的很好地去做。如果只是认为我要学习,这还不是修行,就很吃亏了。

  不过认识自己、培养自己一定需要一个过程。希望大家能思维一下怎样来培养自己。比如说,我们出家人一般都是早起,难免有时候会磕睡。当早晨一打板的时候,如果没有警觉力,会因睡重而听不见板声,所以佛让我们念明相。即使身体不好,到时候也要强打精神坐起来,打打坐,或者做点其他的。如果只是随着自己的惰性,觉得我身体不好需要休息,有时候反而会越睡越糟糕。

  佛说过这样一首偈:乐睡又贪吃,转侧则长眠,犹如猪无厌,愚者错为人。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只是吃了睡,睡了吃,不想精进办道,这种生活本来是猪的生活,可惜错为人了。

  因此,作为一个修道人,一定要自己给自己一番检验,一番培养,也许会有一番醒悟。进步需要我们彼此鼓励,谢谢大家每天在给我力量,给我鼓励。我也把自己的一点经验告诉大家,希望能给大家作个参考。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