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第三十二卷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过黑鹰    时间: 2008-5-22 19:58     标题: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第三十二卷

观无量寿经疏


第三十二卷


二百六十二面,倒数第四行看经文,这是本经这个十六观最后的一观,这个第十六观里面也分成三段经文,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与下品下生,这个三大段经文,前面这个上辈三品是大心,大心也就是大乘,大乘心行善的凡夫,善有上中下三等不同,所以这个上辈有三种,中辈的三品,就是中品的三品,是小乘行善的凡夫,这个小乘持戒修善也有上中下三等不同,换一句话说,前面这个六品都是善人,都是善人往生的,今天这一段经文以下,这是下品三种往生,都是造作罪业的凡夫,造作罪业也有轻重不相同,这个罪业轻的就是下品上生,罪业重一点的呢,就是下品中生,极重罪业的就是下品下生,观经里面告诉我们这个事实,一切造作罪恶的众生,没有不能往生的,我们对于这一章经文要特别留意,因为我们自己很冷静的想一想,虽然说行善,我们依旧造了很多罪业,这个罪业有的是有心造的,有的是无心造的,不论有心无心,总而言之,我们所造的恶业要比我们的善行要来得多,要来得严重,换一句话说,前面所说的那些人,他纵然没有念佛求生净土,都不会堕恶道,这个下品三种人如果不能往生,是决定堕三恶道,这个是应当要知道的,所以我们自己过去生中,这一生当中,起心动念造的恶业太多,我们要仔细看看这一段经文里面,根据什么样的理论,什么方法修持决定得生,所以在整个观经里头,这一章对我们来讲,是极为重要的,我们看经文:

『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这是一个大段的开端,佛叫著当机,也是特别提醒我们的注意,『 下品上生者』,这个先把往生的品位给我们确定,这是下品上生的,那么那些人呢?『 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这个是或者是一些众生造作恶业的,造作恶业的众生,『 虽不诽谤方等经典』,方等经典指的是大乘经论,虽然他没有毁谤这大乘经论,没有造谤佛的罪业,『 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虽然没有毁谤三宝,但是这个人愚痴,为什么愚痴呢,他在这个世间作恶,聪明人决定不作恶,只有愚痴人才会造种种的恶业,造作恶业没有惭愧之心,渐愧是内呀,这个一般常人,说是做了亏心的事情这个心会不安,我们讲受良心的责备,心里不安,这种人造作罪业没有这个现象,他没有责心,没有后悔的这个念头,第二呢,一些人造作罪业的,怕舆论的制裁,别人对他的批评他听了也不在乎,恶业照样做,这个叫无有惭愧,就是我们俗话讲,这个人已经丧失了天良,换句话说,无恶不造,这是说这一类的这个造作的恶业,这个注解里面呢,希望同修们自己去看,我们再看经文:

『 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我们在平常啊,确确实实是无法体会这个佛经灭罪的功效,真正不可思议,大乘十二部经,这个十二部并不是讲的十二本,十二个部头不是这个意思,佛讲经的体裁分为十二种,譬如大家常常听到的,这个经文有长行,这个长行是一类,是一种偈颂,又是一种咒语,那就是第三种,像弥陀经无问自说呢,这又是一种,所以总共有十二种的方式,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论总不出这十二种方式,后人称为十二部经,也称为十二分教,这十二分教,跟此地所讲的十二部经完全相同,这个就是大乘一切经典,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大乘经灭罪的功德非常之大,他这个临命终才闻到佛法,才遇到善知识,临终的时候时间很短了,讲经来不及了只念经题,念经题就能灭千劫极重恶业,所以在日本,这日本宗教读到这些地方,这个经名字灭罪功德这么大,所以他们就念经题,在日本很流行这个南无妙法莲华经,一天到晚念南无妙法莲华经,那什么意思呢,就这意思是不是,这个经首名字它就能够灭罪,何况他读全部的经文,何况能够理解这经义,依教修行,那个功德就更大了,更不可思议了,临终才闻到。

『 智者复教合掌叉手。』,诸位要知道,前面教他念大乘经经名作用是灭罪,就是我们俗话讲, 帮助他消业障.....,这个智者就是前面讲的善知识,善知识有智慧,善知识瞭解正法,在这个生死关头的时候教导他,教他合掌叉手,叉手也是合掌的意思,不过没有像合掌那么样地端庄,端重这叫合掌,比较随便一点,放逸一点这个叫叉手,叉手没有合掌这样地庄严,比较随便一点,这都是表恭敬心。

『 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重罪。』,这个地方大家就明瞭了,所以古人常讲,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一切极重的罪业,所有经咒都消不了了,这一句佛号能够消除,所以念号是灭罪消业障最有效的方法,如果你要怀疑呢那就不行,那你是这个障碍呀,不能说是佛号没有效果,殊不知障碍在自己这一边,你疑惑对佛号不产生信心,那么你这一念这一句佛号,当然也没消业障,所消业障很有限,同修也许要问,我们怎样念这句佛号才达到真实消业障的效果呢,我们在大乘经,在净宗三经里面知道了这个事实,得到了这个消息,原来效果决定在信愿之有无,蕅益大师在要解上告诉我们,我们对于这一句佛号有坚定的信心,有真实的愿心,愿见弥陀,愿生极乐,随著你信愿力量的大小,消除你的罪障,你的信愿力量是无比的强大,你无始劫所造极重的罪业都消除了 ,如果对这个佛号没有信心,没有愿心,人家念我也跟著念,这样这一句佛号,这个消业障的效果,就很小了,就不大了,所以要问为什么别人念佛能消业障,我念佛念了很久了,念了多少年了业障也没消除,真正的原因还是在信愿,这个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这里讲的是除五十亿劫生死重罪。

『 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这一段是说明这一个造作轻罪之人,他造的罪不很重,造的是轻罪,往生的状况,这一段文里面,一共说了六桩事情,善导大师在注解里面说得很清楚,我们翻开注解,在二百六十四面最后一行,从当中看起,说明这个造恶的人,临终遇到善知识,知道这个法门立刻就欢喜接受了,假如他不能接受那也没有用处,在此地这个就是下三品,下三品都是造作罪业的,造作罪业的人能往生是非常希有,非常的难得,绝对不是偶然的,也决定没有侥幸的,所以这一点同修们要特别注意,否则的话怕读到了这个第十六观,生起了一个侥幸的心理,现在造罪不要紧,临命终时还来得及,你要存这个心理,那就大错特错,那就错了了,他难在那个地方呢,诸位要细细想想,真的,一万人当中难得一个人,第一个条件,这一个造恶的人,临终的时候头脑很清楚,不迷惑,不颠倒,这一个条件就相当不容易,这一个条件是必需要具足的,临终的时候人事不省了,遇到善知识没有用,你纵然劝他念佛,也不晓得他有没有听到,也不晓得他有没有跟著念,那全是个问号未知数,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问他一句,他答一句,答得很正确,没有错,要这么样的清楚,第二呢,在这个关头遇到一个念佛的善友,劝他念阿弥陀佛,劝他求生净土,这个也很难,在这一个关头上遇到一个念佛人,而且对念佛法门很明瞭,也得很有点功夫,很有信心,这才能教导他劝导他,第三个条件呢,他听了之后他马上就能够接受,因为他不能再思惟来不及啦,他快要死啦,所以听了之后立刻就能够信受,立刻就能够奉行,就这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中断一直念到断气,这个符合说净念相继,他真的相继,他没有中断嘛,要具足这三个条件才真的往生,可见这三个条件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困难,因此那么这些念佛人,那怎么会这三个条件都遇到呢,诸位要知道,他是过去生中,曾经修学这个法门很久,善根非常深厚,而是这一生当中迷惑了,造了罪业生前没有遇到善知识,所接触的都是恶知识,遇不到善缘,临命终时善根发现,遇到善友,凭著过去生中的福报,这一生当中临终时候心不颠倒,这才能成就,所以晓得这个真正不是侥幸,不是容易的事情,我们知道这个事实,绝不能存侥幸之心,应当认真努力断恶修善,我们断恶修善往生,品位不在下三品,最低限度也是中品下生,中品中生,我们到西方世界最少是这么一个品位,由此可知,九品确确实实都是凡夫,实在是因为这些凡夫,遇缘不同而有九品差别,这个说法,真正符合阿弥陀佛普度众生的意愿,阿弥陀佛的意思,他的愿望,所以我们遇到大乘的善知识,而我们的心量也大了,我们也晓得应该怎么修法,遇到小乘善知识,那修的是戒善,戒律清净,持戒清净,修的是戒善,证实了真的是遇缘不同,而有九品的差别,这一段文里面给我们讲了六桩事情:

『 一明命延不久』,是在他将要断气之前不久的这个时候,这个时候遇到善知识,『 二明忽遇往生善知识』,这个善知识,一定要劝他念阿弥陀佛,要劝他求生净土,这是非常重要的开示,说实在话这个大乘经首题名字念不念没关系,你看念大乘经,经题消的罪业是千劫重罪,千劫重罪,那念佛号呢,消五十亿劫生死之罪,这极重的罪业呀,没有劝他念大乘经题,就直接劝他念阿弥陀佛,那消的罪业岂不是更多了吗,何必要先念经题,然后再念佛呢,没有那么多时间,他来不及啦,佛在此地是说这个大乘经题呀,做一个比较,才知道这个佛号功德不可思议,所以一定要劝这个要劝人求生净土。『 第三明善人为赞众经』,这个是唱经题,就是赞叹大乘经。

这个第四段,是说他听了经灭罪,这个听经题灭罪的功德,智者,这个是鸠摩罗什大师,这个大师真的是非常聪明,非常有智慧,他翻译弥陀经就用阿弥陀佛作经题,这很不可思议,其实弥陀经的经题不是佛的名号,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经题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个才是它的经题呀,可见得罗什大师用阿弥陀佛的名号来作经题,这个经题也消跟这个经上讲的,消五十亿劫生死之罪,那跟普通的经题不一样,普通经题念,南无妙法莲华经,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那灭罪的效果,就是千劫生死之罪,唯独阿弥陀佛的名号灭罪不可思议,这是古德用佛号来作经题,有他很深的意思,那么在人临终的时候,实实在在讲,跟他说法愈简单愈好,愈扼要愈好,不能讲得太长,不能说得太多,那个时候统统都来不及了,真是简要详明,说得清楚,说得明白简单扼要,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无比的殊胜,他听了佛号就能够灭五十亿劫生死重罪,这个地方讲五百万劫,我们是以经为准,以经为准,这个注解有的时候抄写错误,有的时候说漏了的,这是可能的一定要以经为准,下面大师假设一个问答,显示这一段最重要的意思。

『 问曰,何故闻经十二部,但除罪千劫,称佛一声,即除罪五百万劫者,何意也。』,确实有不少人读到这一段文,会产生这个疑问,疑如果不把它断掉,都会造成行门功夫上的障碍,这个障碍如果严重,会障碍到往生,障碍到往生那个不严重,也可能教你生到边地,实在讲,边地也不错,我们也不能把边地看轻,边地祇不过是生到那边,五百年不能见佛,闻法而已,那个五百年是我们人间的五百年,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无量寿,五百年也算不了什么,是不是,这个我们要知道。

『 答曰,造罪之人障重。』,这是真的,他的业障比别人重,『 加以死苦来逼。』,业障虽然重怕死呀,这个在病重的关头,眼看就要死啦,这怕死,为了怕死,这时要听到佛法的时候,他的心就格外的专心专注,『 善人虽说多经,□受之心浮散。』,善知识虽然讲这个经,讲那个经,这个时候他的心是散乱的,听不进去呀,尤其是说多了他抓不到重点,因此他这个除罪的力量就少!

『 由心散故,除罪稍轻。』,佛的名号,名号简单,名号很短,特别在这个时候,真的六字不如四字,四个字就更短,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南无两个字都不要,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执持名号,名号就四个字,南无是恭敬的意思,是皈依的意思,这个时候这些客气话都可以免掉,莲池大师在晚年念佛呢,就念四个字,有人问他,这记载在竹窗随笔,有记载,竹窗随笔是他老人家自己的笔记 ,有人曾经问他,问他怎样教别人念佛,他说我教别人念佛,念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人家就问他,你老人家自己怎么念呢,他说我自己念四个字,“阿弥陀佛”,念四个字,这人家就奇怪了,为什么你教别人念六个字,自己念四个字呢,莲池大师就说了,我这一生决定要求生净土,这客气话就不要说了,我教别人呢,别人未必真心求生净土,那加一个皈依加个恭敬,这个好,恭敬阿弥陀佛,礼拜阿弥陀佛,皈依阿弥陀佛,南无有这么多意思在里头,跟阿弥陀佛结个善缘嘛,这一生不能往生呢,等待来生多生多劫以后,再发了真实心还能够得生,由此可知,如果坚定信心,决定在这一生求生,那就像莲池大师一样,四个字就好啦,就不必六个字啦,决定求生,所以你看这个名号是愈简单愈容易。

『 又佛名是一,即能摄散以住心。』,确确实实它这个功能,是把散乱的心归一了,这就达到一心不乱,有这个效果,尤其是在临命终的时候,生死关头这个时候的心,比平常人的心要恳切太多了,不是一般人能够相比的,所以他听到佛名,他就能收心,这个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没有了,这就摄心。

『 复教令正念称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由此可知,在这里我们得一个结论,灭罪多少全在这个能灭的心,是专还是散,如果是真诚专念,那个灭罪的效果就大了,如果有怀疑散乱,那个灭罪的力量就小了,这个我们在这里得到这么一个结论,所以这一段文非常重要,我们念佛人不能够不明瞭,下面经文是说,临终时佛来迎接的场面,请看经文,我们把这段文念下去,这善导大师讲解非常的精彩,文在二百六十三面第二行,我们接著念。

『 尔时彼佛,彼佛是阿弥陀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这是三圣化身来迎接,诸位要知道化佛跟真佛无二无别,『 至行者前』,到这个往生的人前面赞叹他,善男子汝以称佛名故,因为你念佛求愿往生,你现在一切罪灭了,『 我来迎汝』,这个地方还有意思,我们留在底下再来解释,『 作是语己』,就是讲完这个话,这个人就见到化佛光明,佛光遍满其室,他这个房间里面一片光明,见到之后生欢喜心,这就命终了,这是跟佛走了,走了这就叫命终,对我们这个世界上来讲他命终了,在他呢跟佛走了,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我们看这段文,这一段里头讲到了六桩事情,善导大师的开示,在二百六十五面最后一行:

『 即有其六。』,有六桩事情,第一桩说明,就是这个人正在念佛的时候,阿弥陀佛就派遣化佛来迎接他,“化众应声来现,这是说明感应道交非常快速,我们这个世界一举一动,起心动念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不要怀疑,十方世界念佛人那么多,佛恐怕把我忘掉了,把我看漏掉了,这事情不就麻烦了吗,其实佛没有把你看漏掉没有忘掉,是你自己怀疑,这怀疑能不能去呢,还是能去,生到疑城,生到边地,那这个麻烦就大了,所以对于佛的智慧德能要有绝定的信心,十方无量无边世界,无量无边众生同时往生,佛与观音势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也没有搞错,来接引的时候一个也没漏掉,我们对于这个事实要肯定,要有坚定的信心,我们才能够真正得到往生的大利益,这个是感应不可思议。

第二说明三圣的化身,跟念佛人见了面之后,赞叹他念佛的功德。

第三点说明,『 所闻化赞』,化是化佛,化菩萨赞叹这个人,但述称佛之功,我来迎汝,前面善知识跟他讲的那些大乘经,跟他讲那些开示,我们现在临终的时候,跟他讲开示,讲一点呢,这个化佛来迎,没有提开示的事情,那个讲开示没提,『 不论闻经之事』,没有说这个事情,这个意思要紧,『 然望佛愿意者』,在这个地方我们望,佛的愿,佛的意思,佛的愿,佛的意思到底在那里呢,『 唯劝正念称名』,这点意思重要,由此可知,人在临命终时,劝他念佛重过将大乘经义开导重过,我们遇到这个情况的时候,就晓得不必讲开示,希望他多念几声佛号,讲开示虽然能灭罪灭得少,这个念佛的时候,句句都能灭五十亿劫生死重罪,你岂不是帮了他大忙吗,何必在这个时候耽误他时间呢,所以这一段文重要,我们在这里真正了解佛的意思,佛的这个愿望就是叫你念这个名号,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所以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疾是快速!

『 不同杂散之业,如此经及诸部中,处处广叹,劝令称名,将为要益也,应知。』,这个要是重要,益是利益,最重要的利益我们要晓得,佛在三经上,在所有大乘经上,专讲念佛往生功德的是这个净土三经,在讲一切经中附带赞叹念佛往生利益的,那就太多太多了,总有几百种经之多,这个是佛在讲经的时候常常在赞叹,这个就是讲,处处广叹,劝令持名,劝我们念佛,可见得念佛是真的重要,是最重要的利益。

第四点是说明,『 既蒙化众告及』,这个化众就是化佛,化菩萨三圣的化身,把这个重要的修学方法,殊胜的功德利益告诉他,他就见到光明□照了,就见到光明了,那病人躺在床上佛光一照,好像房子都没有了,这个墙宇也没有了,像在空中一样,佛光一照的时候,所有一切的障碍都没有了,这个人本来有病,这个病也没有了,本来有业障,业障也没有了,在这个地方,诸位同修要特别记住,罪障的样子是什么,怎么晓得那个业障消除了,我们学佛的人都知道,业障好重要求著消业障,那个地方有拜忏的,拜拜梁皇,拜拜水忏,拜拜大悲忏业障就消掉了,拜了之后回来看看,业障是不是真消了呢,实在说,什么是业障不晓得,拜完之后到底有没有消,也不知道,这样糊里糊涂懵懵懂懂的学佛,那很难成就,所以一定要知道业障是什么,业障从哪里来的,佛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业障的来源,业障的根本,出现品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由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嘛,跟佛完全一样嘛,智慧也一样,德能也一样没有差别,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一句话把那业障的根说出来了,业障是什么呢,妄想执著,这个就叫业障,妄想辗转辗转的就变成了所知障,这称障碍,执著辗转辗转就变成了烦恼障,所以业障就是妄想烦恼,那我们消业障,我们就拜个忏,拜回来之后,烦恼是不是就没有了呢,妄想也没有了,那很有效恭禧你呀,你业障真的消除了,如果拜完之后照样打妄想,还是烦恼重重,你业障没消掉,这一个临命终念佛人,他的业障为什么消除这么得快呢,因为他要救命,他的这个心情跟我们的心情不一样,他著急要赶快,所以他的心专,他的心一,一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接著念下去,这一句这个阿弥陀佛,确确实实没有妄想,没有执著,他是真的把业障消除掉了,一直把佛念来感应道交,他真的业障消除了佛来了,这佛光一照一加持,这功力稳固稳定了,所以功力稳定了就是烦恼,妄想不再起现行,这是佛力加持,虽然有烦恼有妄想,有业障不起作用伏住了,自己的信念伏住了,佛的光明,威神加持帮他伏住了,这样才往生的呀,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念佛不能不专,念经不能不诚,真诚的去念,当我们念这部经的时候,像我们平常念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从头到尾念一遍大概要一个小时,念快的人可以念半个小时,不要念太快,念一个小时好,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这一个小时中不起妄想,不起烦恼,你这一部经就是真的消了业障,天天念常常念,那个妄想自然少,烦恼自然也少了,这就是你业障消除的现象,你自己会觉得,觉得什么,心地很快乐,我们现在一般讲的压力,压力少了,减少了,没有了身心很轻快,这个头脑很清楚,从前做事都是糊里糊涂的,现在很明白很清楚,这个就是业障消除的现象,智慧增长的现象,从前听话,听人家讲话不晓得什么意思,现在一听就知道,这都是业障消除的现象,从前人家讲好话听不进去,坏话一听就懂是不是,现在呢,现在听好话能听得懂,能听得进去,这都是业障消除的现象,所以你要不把它搞清楚搞明白,盲修瞎练那就很难了,那要成就就相当不容易,这个是我们一定要晓得的,这个念阿弥陀佛,念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我这些年讲了很多遍,常常告诉大家无量寿经,是大乘经典里的第一经,经题能灭千亿罪,千劫罪,无量寿经的经题跟其他经题不一样,为什么呢,无量寿经上的经题有阿弥陀佛名号在呀,那有些同修要问,现在这个无量寿经的经题是,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这里头没有阿弥陀佛,这个里头阿弥陀佛说了两次,无量寿是阿弥陀佛,无量寿佛清净平等觉是阿弥陀佛的别号,所以这个题目念一遍呢,就念了两声阿弥陀佛,你才晓得这个经首的题目跟其他大乘经的题目,经首题目那不能一概而论,这个灭罪的功德不可思议,这个是我们为什么要劝大家去念,去读诵,所以这是在行门当中,特别是在现代,现代这个社会,受持这部经的效果是非常的快速,非常有效,那么再看底下第五。

五是说明,『 五明既蒙光照,报命寻终。』,这个佛光一照他就跟佛走了,活著往生,这一点大家要记住要明瞭,往生决定是活著往生的而不是死了往生的,是往生之后这个身体不要了,丢掉了,我们看这个身体,他死了,其实人家没有死走了,身体不要了,这个才是事实真相。

所以底下第六,『 六明乘华从佛生宝池中』,他跟著三圣的化身,自己坐在莲华之中,跟著佛到西方极乐世界呀,去安住在七宝池中里面,这是说明他往生的状况,我们再看下面经文,经七七日,莲花乃敷,这个文在二百六十三面,倒数第五行第三个字,七七日是四十九天,这个时间也是指我们这个地方的时间,不是极乐世界的时间,由此可知,很快呀,这时间不长很短,莲花就开了。

『 当华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这一段这个善导大师也给我们说明了,这有五点意思,第一个,华开之后,观音势至这两位大菩萨,放光到他的面前为他讲经说法,这个甚深十二部经是指大乘经论,不定指那一部经,是给他说大乘经,到底给说什么经论呢,佛说经定是契机契理,一定是非常契合,这一个人过去世中,生生世世所修的,因为他这一生当中没有接触佛法,他在临命终时遇到善友才听说这几个经题嘛,甚至于连经题都没有听到,他懂得什么佛法呢,但是如果不是过去生中深厚的善根,他决定遇不到这个缘,遇到这个缘也不会发心,不会动心的,那个没有用处,一定与他说相应的经论,一听就欢喜,像我们现在遇到许许多多大乘经,这都在一个缘字,有的经我们一听好喜欢,有的经听得就听得格格不入,就不喜欢,这个就是这个法门与你有没有缘份,这个法要有缘,法要有缘了人还要缘,你这个讲经的人,这个人讲的经我很喜欢听,那个人讲经讲一样的,甚至于讲得比他还好,他就是不喜欢听,这是人要有缘,观音势至他为什么没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为什么不给他讲经说法,观音势至给他讲经,观音菩萨这个缘比阿弥陀佛还深,你看看我们这个很多人,不学佛的人不知道有阿弥陀佛,但是没有不知道有观世音菩萨的,是不是,观世音菩萨的知名度,超过阿弥陀佛,所以跟观音菩萨的缘特别深,观音菩萨来跟他说法,说与他相应的法,那么他一听欢喜开解发无上道心,这个菩提心这个时候才发,在大经上我们读到,三辈往生,上辈中辈下辈统统都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个三辈九品没有一个例外的,这个地方说这个时候真正才发的菩提心,他才懂得什么叫菩提心,他往生的时候呢,他只是发一念求生净土的这个念头,从前我们不晓得这个念头也叫做菩提心,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给我们说出来,这一念就叫做无上菩提心,虽然它不是真正无上菩提心,因为一到西方极乐世界呢,这个观音势至一给他讲经说法,他菩提心马上就发出来了,可见得这个一念求生净土,一念愿见阿弥陀佛就是等于无上菩提心一样,所以到那个地方一定发,『 经十小劫』,这个十小劫也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时间,具百法明门,具是具足,这百法明就是对于一切法通达明了,『 得入初地』,这是真实证到初地的果位了,『 是名下品上生者』,这个底下还有一段是经文,我们的本子漏掉了,丽本是高丽本,就是我们现在讲的高丽大藏经,在这一段后面还有十八个字,得闻佛名法名及闻僧名闻三宝名即得往生,这十八个字,这个高丽大藏经上有,我们这个中文大藏经里面现在没有这个十八个字,但是这个地方有个小注说,这十八个字应该是有,为什么呢,善导大师注解里头有这十八个字,可见得唐朝那个时候本子有,我们中国经典传到韩国是那个时候传去的,可能是后来我们这个抄写的,抄到是名下品下生者底下就忘掉了,把这几个字漏掉了。,这个也未可知,这个一段几句话,诸位翻开二百六十七第三行,第三行这个一开端:

是名下品上生者,这一句是总结,你看这个善导大师注解底下看还有九,可见得高丽本,这十八个字确确实实是经文。『 九从得闻佛名已下』,这底下善导大师讲的,『 重举行者之益。』,重覆再举出来念佛往生的利益,『 非但念佛独得往生,法僧通念亦得去也。』,这一句话非常非常重要,我们在很多地方有遇到同修来问我,这个我念观音菩萨念成习惯,念阿弥陀佛念得不习惯,我念观音菩萨能不能往生,这里证明,观音菩萨是僧,念佛得生,念僧也得生,所以你念观音菩萨求往生,能能够得生,所以有家人,尤其是家里的老人,他一生念观世音菩萨念很多,你不要教他改,要改念阿弥陀佛,他念几句阿弥陀佛,又念观音菩萨,结果他心都念乱了慌张了,到底观音菩萨跟阿弥陀佛哪一个好呢,反而把他那个一心搅乱了,把他功夫破坏了这个是很大的错误,他念观音菩萨就劝他一句观音菩萨念到底,不要改,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对了,我们在经上都有根据,你念大势至菩萨你就一心一意念大势至菩萨,决定得生,念到心清净一样消业障,一样往生极乐世界,这念僧,这个法是经典,我没有念佛,我也没有念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我每天念无量寿经能不能生呢,得生,我每天念阿弥陀经能不能生呢,能生,我每天念金刚经能不能生呢,能生,回向求生净土统统都能生,你念地藏经也能生,所以我在南部遇到这个专修地藏法门的念地藏经,念地藏菩萨名号能不能得生呢,能生,发愿回向求生净土,我们在大经这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最后一段看到,经文上有说明,修学一切大乘法门,回向求生净土统统得生,在此地又得到一个证明,念佛念法,念僧都能得生,这一点很重要,所以我们遇到修其他法门修得很久了,不要劝他改变,一定把这道理讲得清楚,讲得明白使他更有信心,心里有定能够生欢喜心知道,我这样修法也能往生,临命终时佛与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同样都来迎接,所以以这个读经,念诸佛菩萨名号的功德求生净土,这个就一定不错,那么这个是下品上生章,那么后面呢,同修机会不能放过,这个后面比前面重要,因为我们都是造作罪业的人,这是后面比前面重要。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