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仁清法师:正法的知见,佛法修行的根本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9-8 15:40     标题: 仁清法师:正法的知见,佛法修行的根本


假如说任何宗派都完全一样,就没有宗派之别,任何教法都一样,就没有了脱和不了脱之说,佛法是了脱之法,这是佛教的伟大之处。对于世间法,无论怎么好,可以说,我们一个正信的佛教徒都不应去执着,人早晚有一死,真正修正法的人,死了以后,可能是往生。

  有很多法师说,“朝闻道夕死足矣”,早上我能得到正法,晚上死了我都不觉得可惜了。为啥呢?正法我得到了,种到我的八识田里了,早晚开显我的智慧,早晚我能成就。朝闻道夕死足矣,是说的正法的重要。正法、正知见、正确的修行方法,再加精进,你必然成就,这是深层含义。

  据说,释迦牟尼佛过去世行菩萨道时,为了求受一首偈语,天人化现,为考验他,让他割肉,可以,他愿意!那时他是国王,他的大臣、家人就劝他,“你是国王啊,你死了我们依靠谁呢?你不能这样,你为什么为了一首偈语而去丧身呢?”释迦牟尼佛说:“无始劫以来,我有多少次不明不白地丧失了性命?”不明不白,和咱们一样,只要你不修法,早晚要死嘛,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都是这样的。他就说了,“就让我为正法死一次吧。”佛有一世是这样的。佛为什么成佛啊?无始劫以来,我稀里糊涂地不知道丧失了多少次生命了。这一次就让我为了正法而死一次吧,为了正法连生命都不要了。

  记住,佛法的修行,第一条至关重要的根本,就是正见,正见就是正知见,也叫正法的知见。要远离一切邪见。

  东北有一个居士,我前一段时间去济南遇到他,原来的时候,他信观音菩萨,供着观音菩萨,并且是装藏的。后来他接触了一个修行外道的,这个修行外道的就劝他不要信佛了,“信我们这个吧。”因他不懂么,就说:“行,我信你们这个。”

  然后这个外道就说了:“信我们这个有一个前提,把观音菩萨像砸掉。”他一想不行啊,砸掉佛像他心里舍不得,然后外道就告诉他,要不然你就送出去,送出去他又舍不得,原来请的花了很多钱,然后又装了藏,里面还放上了铜钱,舍不得。

  送出就送出去吧,他把那铜钱又掏出来了,把观音菩萨瓷像送出去了,然后问我怎么办?我说“你这类似出佛身血”,破藏嘛。装那个藏你破藏了,开过光的嘛。

  昨天我们不是讲过了吗,“文ge”的时候,有一个人老是掏佛像当中的装藏,金银首饰。老是掏,有一天他到路旁的沟里大便的时候,不知道哪里来了一条狗,不是吃他的大便,是咬着他的肠子拖走了,拖出来,掏藏吗?这是果报现前,按佛经的原理来讲,此乃花报,果报在地狱。惨死是花报,果报是地狱。

  我们必须要有正知见,遇到这样的问题,首先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信佛说的话,如果你们遇到疑难问题,多诵经典,少听外人讲。我在给大家开示的时候,我也说,少听讲,多看经,多诵经,你们就知道经上讲的含义,你就知道到底佛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释迦牟尼佛说: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为什么呢?每一部不同的经典,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不同的内容,那都是佛说的话,都是真实的不虚的, 我们不看经了,也不听讲了,只能是闭门造车,然后遇到这样的邪师,一说就信了。

如果要看佛书,千万不要去商店买所谓学者写的佛书对佛教的看法探讨什么的,这是初学很危险的。一,学者根据自己的无明轮回我见思维写佛书。比如说季羡林,(声明:我对季老很尊重。)他写的《佛教十五题》,完全是按照考据学的姿态写,用唯物论的观念来写佛。把佛写成了凡夫。你看唯物论者,对鬼神都不相信,也不相信鬼神有神通,那怎么相信佛有神通呢。学者类的佛书,少看,不要看。学者都是以思维来看佛,用自己的心来度量佛。佛的境界,唯有佛才能究竟,怎么能凭着世俗人的脑袋就去衡量呢。

  第二,把佛法看的很简单。好像佛法,就是教授过好人,做好事,说好话的方法。佛法的特质,是解脱。做好人好事,哪个宗教都在教,ji 督教天主教,乃至台湾一贯道,甚至儒教都这么教。那佛法的价值呢。为什么称为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呢。所以不要把佛法看成是人法,佛法讲的是十法界,包括四圣六凡,人只是十法界中的人道法界而已,不能代表佛法的全部。

  还有流行的有专门弘扬上座部声闻法的,讲四圣谛的,本来是没有错,但像空海法师执着自己的知见立知,他有写书,就提到了说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后来创造出来的太阳信仰之类。这个观念,也会害死人。这也是诽谤大乘。(我也没有要诽谤法师的意思)。我只是说,法上选择,要小心。有时候,乱看书的人,业障没消,看不懂,自以为懂了,结果会害了自己。不要把佛法当成学问来研究。那怎么样最保险,不管了,先背诵经典,把《法华经》、《地藏经》、早晚课,背下来,很多佛法的东西自然就懂了。尤其是《法华经》,这里特别重点提一提。这个是保险的方法。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6-9-20 11:47

仁清法师:学佛不怕千年不悟,就怕一时着魔

问:师父,对于一个初学的人来讲,修学的法门是什么?修行的方法是什么?

  答:对一个初学者来讲,最主要的是佛教正知见的树立。刚才我讲了,正确知见的树立,只要你有相对正确的知见,邪师讲法你也不被忽悠,不被蛊惑,这是一点。第二,只要你树立正确知见,就是三年五年你不修,你也不愧是一个佛弟子。那么第五年也好,第六年也好,第七年也好,再一起修,你还是在正道上。

  禅宗有一句话,不怕千年不悟,就怕一时着魔。千年不悟,只要我知见正,方法正,我坐一千年,一千零一年,我早晚会得。为什么呢?因为我修的是正法,在正确理念指导下的正确修行方法,怎么能不得正果呢?

邪见是十恶业中问题最大的一个。

  《佛藏经》中讲:“十不善中邪见罪重。何以故。世尊。邪见者垢常着心。心不清净。”严格说来我们平素的执著妄想均是从我见、人见出发。都非正见。普通人想要解脱修行,都要放弃不正确的见解,遵循世尊的教导,哪怕是开始依然有人我是非,但是只要坚持不懈,定有脱离轮回的一天。就如经典所言“一切凡夫都无正见,但有随顺正见。得柔顺忍。”如果连世尊的教导都不能尊从奉行,那么修行难以有所成就。

  每个人的因缘不同,有人生来就能了达佛法大意,正见灼然。有人则理念不正、被种种邪说纠缠。这是什么原因所致,而我们又怎么能够种下正见之因,获得佛法之益呢?

  世尊为我们详细讲述了其中的原由: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邪智报。

  一者不能咨问智慧沙门婆罗门。

  有这么十种原因能够导致邪智的果报。这十种原因导致的是邪见、理念错误、执著于不正确的道理的果报。第一个原因就是不能请教有智慧的善知识。学习佛法一定会有疑问。这是肯定的。很少有人能够完全没有怀疑、困惑、不解。当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寻找这个答案。询问能够解答疑惑的善知识。这一点十分重要。没有疑惑、解惑的过程,难以拥有正见智慧。

  所以学习佛法不要怕提问,有疑问一定要想方设法搞清楚。搞明白。不能被一些模能两可的答案所迷惑,更不要被他人的名气、地位所影响,也不要理会,这个问题你不明白、搞不懂之类的回答所搪塞。一定问到底,追究到底。你这个答案哪里来的,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经典中是怎么讲的,道理如何。一句话,学佛多多问为什么。

  如果有人说学习佛法,只许你听、只给你灌输什么道理,却不能解决你的疑惑,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一定要慎重对待!

  二者显说恶法。

  这个十分明白。公开宣扬恶法、恶业者会得到邪智的果报。将来再会不自觉地执持不正确的见解,从而造作更多的恶业。现代社会这样的事情非常多,媒体也发达,什么东西能够吸引人的眼球就发什么。杀、盗、淫、妄无所不谈,婚外恋、杀生食肉、窃国利己已见怪不怪。甚至自诩佛弟子,还宣扬食肉邪淫者更是如此。这样的人将来会有邪智邪见的果报。

  三者不能受持修习正法

  不能够学习奉行世尊教导的正法。世尊的教导在经典中详尽记录着。种种法门均是正法,戒定慧三学,均是正法。圆满无漏。学习佛法只要依教奉行。不过说的容易,作起来并不那么容易。我们总还是有人我是非的观念。总还是有些事情做不到。总还是有些地方心不甘、情不愿地无法如实履行。这就是邪见的因。最常见的就是,佛法中某件事情我们还做不到,久而久之,我们就会编造各种理由、各种原因来让其合理化。这是非常明显的。

  四者赞非定法。以为定法。

  佛法中有三法印。其中有一条:一切行无常。任何事物都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所以《金刚经》讲:“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在佛法不要把本来并非永恒不变的事情,当作一定的、永恒的、不变的,甚至宣传这个道理。这是不可以的。不符合三法印的教导。

  五者吝法不说。

  这个是说,你本来知道、了解佛法正见、经典的教导是怎么回事,人家来问却不讲。觉得这是自己的东西、费了多少劲才得来的。怎么能轻易告诉你呢?这是吝法。当做法布施的时候不做。这样的果报也是邪智。

  六者亲近邪智。

  亲近那些持有不正确的见解之人、宣扬邪见之人。很多朋友学佛,就误打误撞会走到这里。原因是他不知道学习佛法该和谁学。学习佛法要和释迦牟尼佛学习。要以释迦牟尼佛的教导为准。结果他亲近邪智,被邪说迷惑。以为学佛就是和这个人学、释迦牟尼佛的话可以放在一边。明明他说的和世尊的教导大相径庭,也不认为这是错的。这个路就走偏了。

  学习佛法要避免亲近邪智,最要紧的办法,是自己学习了解在世尊的教导中,哪些是不正确的见解、哪些是邪见。对于持有邪见的人,经典中多处明确提出要远离,不得亲近供养,否则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比如经典中讲,决不可以障碍他人学习任何一乘佛法,哪怕是障碍他人学习几句偈颂都不可以。那么你要是看到有人告诉你,佛法分为三六九等,你学某个法就可以,其他的不要学,那个不入流。甚至《法华经》都是不入流。那完了。这样的邪见已经属于诽谤正法,往生都根本不可能。

  七者远离正智。

  这一点和上面的一样。学习佛法亲近善知识。怎么才能算是善知识呢?至少他所讲的要符合世尊的教导才算是善知识。世尊在《阿含经》中讲过,无论谁,什么人来宣扬佛法,一定要以世尊的经典来衡量一下,他说的道理是否是佛法的道理。那么现在呢,有不少人学习佛法不是去找善知识,而是靠名气、靠气派。他说的什么,不去依照经典进行对照,直接照单全收。末法时期能够一下子遇上善知识的机率毕竟不多,这种做法就容易导致远离正智。远离正见。因为我们的出发点错了。

  八者赞叹邪见。

  这一条和前面两条有连带关系。我们如果分不清什么是正智、什么是正见、什么是善知识、什么是恶知识。再被不正确的见解蒙蔽,那么很容易就把邪见当作佛法,甚至还大加赞叹。那么果报自然就是邪智的果报。离正见越来越远。

  九者弃舍正见。

  放弃佛法正见,同样是邪智的因。佛法中的道理,你本来知道、了解。最后又放弃了。不相信了。平时还象那么回事,遇到事情,佛法教导一抛脑后。比如有了什么灾祸、困苦,平素听的道理全都忘了,求神巫卜、杀生害命,完全忘了什么是正见、什么是邪见。这样的问题我们也常常见到。这就属于舍弃正见。还有的更加严重,舍弃佛法中最根本的三皈依法。宣扬外道邪见。这个已经是完全背离佛法教导。将来的果报将是邪智牵缠,难以脱离轮回六道苦海。

  当然每个人的表现不同,舍弃正见还有其他的很多形式。这需要我们平时多多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思想。看看是否是再背离世尊的教导。

  十者见痴恶人。轻贱毁呰。以是十业。得邪智报。

  见到邪见、行恶业之人,看不起、藐视的现象我们也经常出现。尤其是一学习佛法立即看这个不顺眼、那个不顺眼。这个要下地狱、那个将来是畜生。这个轻蔑、看不起、指责的口气就出来了。甚至自己家里人也这样的。这本身是不好的因。即便是恶行、邪见之人,我们同样平等看待。不可以轻视。一样尊重才好。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正智报

  其实知道了了什么是邪智的因,能够避免就可以转化为正智的因。经典里讲:如实知邪见即为正见。知道什么是错误的,本身就是正见。我们知道了邪智的因,反过来自然就是正智的因。

  一者善能咨问智慧沙门婆罗门。

  对于佛法道理,善于请教、勤于钻研、认真探究,决不马虎草率。这是学习佛法的正确态度。有疑问一定要追究清楚。多问几个为什么。

  二者显说善法。三者闻持正法。

  听闻、宣讲佛教正见。决不宣扬邪见恶行。

  四者见说定法。叹言善哉。

  五者乐说正法。

  六者亲近正智人。

  七者摄护正法。

  听闻世尊大乘佛法、如实境界,称颂赞叹。尤其是遇到人家读诵、宣讲《法华经》《圆觉经》《楞严经》这样的经典,千万不要口出不逊。“念这个干啥、老实念佛!”完了,就这一句话,诽谤正法、障人修学全齐了。看看《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中对于障碍他人学习任何一乘佛法,哪怕是一句偈颂的后果是什么?谓依声闻乘所说正法或依缘觉乘所说正法或依大乘所说正法诽谤遮止障蔽隐没下至一颂。当知是名谤正法者……………..是故于此三乘正法。应普信敬勿生谤毁障蔽隐没若有谤毁障蔽隐没三乘正法下至一颂。决定当堕无间地狱。这个现象现在不少。

  对于人家修学佛法,只要是世尊教导的正见、正法,尤其是大乘了义经典,最好的态度就是赞叹。

  当然更不用说自己宣说佛法了,正见是最根本的标准。同时也要亲近正见人。护持正法。谁讲述宣扬正法,那么就帮助他。

  八者勤修多闻。

  学习佛法千万不要听一些人的蛊惑,说你就听我的,其他人讲的不要听。学习佛法要多闻。多闻和修行并驾齐驱。《未曾有因缘经》讲:敛心不放逸,多闻成智慧。多闻是智慧的基础。没有多闻,将来正智正见就缺少了重要的一个因。

  九者远离邪见。

  这个很重要。对于邪见、邪智之人一定远离。危害非常大。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对此做过十分明确的开示:谤毁三乘随一法者不应共住下至一宿。不应亲近咨禀听法。若诸有情随于三乘毁谤一乘。或复亲近谤三乘人咨禀听受。由此因缘皆定当堕无间地狱受大苦恼难有出期。对于佛法中任何一部分毁谤、阻碍他人修学的,这样的人就是和其共宿一天都不可以。亲近这样的人会被熏染而导致地狱过恶。就如经典所讲:善男子。如人死尸膖胀烂臭。诸来见者皆为臭熏。随所触近烂臭死尸。或与交玩随被臭秽之所熏染。总是和死尸接触就会有臭气的。

  当然这是属于严重的邪见。邪见有很多种,不过无论如何,一贯坚持宣扬邪见者,四众弟子是不该与其交往、亲近的。不该听闻其讲法,不可供养护持。

  十者见痴恶人。不生轻贱。以是十业。得正智报。

  对于持有邪见,多做恶行之人。我们应该秉承平等的态度。不要觉得自己已经高人一等了。人人本具佛性,高低贵贱都是因为我们的妄想分出来的。能够平等待人也是正见之因。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10-11 09:53

有人说:“你只有到我这儿来才能行。”“请问你那是什么地儿?”佛说修法能成就,念佛能往生,佛没说上哪去就行。佛说:“我的弟子离我千里以外,只要持我佛戒,修我正法,如我在跟前一样,早晚成就。”如果你就是在我的跟前,不持戒、不修法,那有什么用啊?是法指导人成就,人自己成就,修行么。而不是哪个地方叫你成就,也不是哪个人叫你成就。

  比如说我们听闻了这堂课以后,树立起正知见来了,有人可以把它狭义地讲,是师父让我成就的,实际上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只是我们讲了佛法的含义,是你自己修法而得到的成就。

  比如说你是个病人,多年的病治不好,我知道哪里有个名医,那个名医正好治你这个病,我给你介绍过去了。名医给你看出来了,你这个病啊,我给你开个方子吧,回去怎么吃药。确实给你看出病来了,药方也给你开出来了,药也给你包上了。如果你回家不吃药,还是个白费。

  如果我领你过去,见了名医,诊出病来,开上药,你把药拿齐了,回去就按医生的说法做了,病好了。那么是我让你好的吗?不是,我仅仅是一种助缘;是医生让你好的吗?当然有医生的功德;是药让你好的吗?药严格的讲也是一种助缘;是你,你如理如法地做了,你自己治了你自己的病,究竟意义上讲是这样的,佛法也是这样的。

  我已经讲过多次了,佛在《法句经》上说,“我为汝说解脱法,当知解脱随自转。”虽然佛陀说了很多让众生了脱的法,可是真正现在了脱的有多少人?真正现在学佛的有多少人?这个差别有多大?这个差别不是法在差别,而是人自己在差别。

  所以,你说万法归一,就算万法零一个法,再归一,也是归到了脱之法,这是佛弟子的一种目标。所以不管是谁,你听到他说:“只有我说的对,只有我这里好,只有我能让你了脱。”这个人必然是在邪说,“只有我给你助念,你才能上品上生。”好了,你给我助念一下,我现在就愿意上品上生……

  大家看看《观无量寿佛经》,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才能上品上生?这种人临终的时候见的什么?谁来接他?往生以后多长时间?看到什么?然后马上证什么果?这叫上品上生,这是佛说的话。我们不通过读诵经典,不通过法师介绍经书,我们能知道什么?经书是佛说的话,佛是我们的依怙。

  佛法僧三宝是一体的,我们归皈三宝是仰仗三宝的力量,在三宝的加持和接引下,我们证果,我们了脱。一切要从佛经中体悟才是最正确的。

问:师父,经常听说,佛讲法有了义与不了义之说,是何意?

  答:大恩佛陀讲经说法49年,所说佛法以大乘的观点大概分为三个时段,称为“三转法 lun”。初转法 lun讲了有别于外道的“诸法实有”,即“苦、集、灭、道”四圣谛等。二转法 lun讲了“诸法空无自性”的大般若经等。三转法 lun主要以三性说明诸法的存在与不存在的如来藏,如《解深密经》等。

  对于这所有的经典,不同的宗派有着不同的认识:唯识宗把经文能“如言而取的究竟之谈”,称为“了义经”,把还需要做解释、引申的权巧之文,称为“不了义经”。

  中观自续派认为:除了“如言而取”外,同时是“讲空性的”才是了义经。

  中观应成派则认为:只要是讲“空性”的就是了义经。

  天台宗把大藏经称为“权实教典”,就是说的“权巧的方便说”不究竟的“不了义经”和“圆实的本怀义”究竟的“了义经”。

  由上可知:“了义与不了义”,可以简单地认为是“究竟与不究竟”,可分为:1、了义经与不了义经:A、讲有情众生(情世界)都能成佛的经典,如《妙法莲花经》等。B、讲无情众生(器世界)都具空性的经典,如《大般若经》等。否则为不了义经。

  2、了义修法与不了义修法:A、修六度万行或真言乘直取佛果的为了义修法。B、仅修人天福报或仅修四圣谛、十二因缘者为不了义修法。

  3、了义行果和不了义行果:A、究竟的佛果为了义行果。B、人天的福报以及二乘的阿罗汉或辟支佛等为不了义行果。4、了义行人与不了义行人:A、发“为利有情而成佛”的菩提心而志求佛果者为了义行人。B、只发心自利的自了汉或只求人天福报者为不了义行人。

  可见,了义与不了义有着很多的内涵。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指导我们的正确修行。比如有人发的不了义的心,去修了义的净土法门,是非常可惜的!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10-16 20:01

出家人吃饭要做五观,五观堂就是斋堂。为什么要吃饭呢?我们要有这种认识,吃饭不是贪图享乐,不是贪图食品的味道和颜色,而是“为疗形枯当受此食”。“为疗形枯”是什么意思?假如我不吃饭我就死了,我的身体就枯萎了,我得用饭来养着这躯壳。干什么呢?养着他修行,养着他为大众服务。

  年轻人学佛嘛,应该是一种很大的福报,我发现很多年轻人,很早就得闻佛法了。可是一闻到佛法马上就进入了一种怪圈:什么也不干了,就等往生呢。从20岁那年就攥着拳,等着佛来接他。如果我们社会上都这样的话,这个佛法成了什么呢?佛法是伟大的,我希望我们不要误信了邪师的说教而败坏了佛教的形象。

  展开一点,就是有的人打着佛教的旗号,宣讲自己的东西,实际上也是邪师。比如有人说,“你成了佛了,如果一不小心的话就会堕落的。”听说过这句话吗?你成佛了一不小心会堕落的,这就是邪师。

  佛是圆融的、无碍的、成就的、究竟的、圆满的,当我们证得佛果了,一不小心还堕落,请问:我们修个什么意思呢?最后修成佛了,一不小心又回来了,又堕落了,那跟六道轮回的众生有什么两样呢?成了佛了再堕落,那还有圣者法界吗?那还是六道轮回吗?那不叫十道轮回了吗?他这种说教,就把整个佛教的理念推FAN了,实际上是把整个佛教的理念都诽谤了。

  所以有很多附佛外道,我们要注意观察,注意分辨。怎么去分辨?记住一个非常安全的方法,就是用佛经去对照,拿着原经文去对照,才能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释迦牟尼佛要求我们多亲近善知识,多听闻经法,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哪怕就是这句“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怎么来的?也是经上来的。经是谁说的?是佛说的。我们不听佛说的,听有人说,那就不好说了。

  假如说你没有那个能力,也没有那个因缘读诵经典,那就不要求你了,你只要发愿求生西方,念阿弥陀佛就够了。如果你有那个爱好,并且是长期有自己固定的功课,我劝你继续坚持。

  读诵经典,能产生出世间的功德;读诵经典,能明理。比如,三皈五戒,如果不通过受三皈五戒的这个仪轨,不通过听三皈五戒这个解释,你能知道三皈五戒是什么吗?

  有的人说,我只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西方极乐世界什么样知道不?“俺师父说了,很好!”你师父听谁说的?还是佛说的。佛在哪里说的?经上说的。离开经,修行只能说很危险。

  根据你的情况,你愿意诵经,别人要阻挡你,别人的罪过是很大的。你要听他们的阻挡了,你的道力是不坚定的,道心不坚,正念不明啊!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7-1-8 15:22


    ●诽谤佛菩萨,诽谤大乘佛经,诽谤修行法师大德,这些诽谤就是会种下万劫不复的因。

  ●分别皆是幻,幻能真嘛,真非真,一切语言道断是为真。

  ●佛法无话可讲,悟的是言外之意,觉的是喻中真理。

  ●佛法灵验的程度,是在人的真心、诚心、直心的程度。深一分,得一分;浅一分,减一分。

  ●佛法包含哲学,又超越哲学。所以,告诉我们悟思,是无法得到真谛的,要实践才能进入,明理很重要,但需要实践配合。

  ●佛法很易懂,甚易行,可懂者少,行者更少。凡夫见祂诽而谤之,圣人见祂亲而誉之,菩萨见祂非烧身无以为报……

  ●佛法无边!不要有攀比心,做好自己的事,修好自己的法门!就是大成的人。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7-3-14 12:30

问:经常听到说念佛能当生成就,密法即身成就,修行最终能 成佛,那成佛和成就到底有何不同?

  答:成就和成佛不一样。成佛是究竟成就,是所有大乘佛教行人的最终归宿。而成就,不同宗派,在不同的次第上,有不同的标准和标示。

  那么成就和成佛到底是什么差别呢?简单列举:比如:1、作为我们发了菩提心的大乘菩萨道的行者来讲,如果他以概念心(理论)证得诸法空性,那他就是大乘加行道成就;如果无分别地亲证诸法空性,那他就是初地菩萨道的成就……如果证得不动地了,他就八地菩萨的成就……

  声闻乘和缘觉乘也都有不同次第的不同成就……

  2、净土宗的成就,因为净土的经典包括净土的高僧大德他的主要理念是:具足信愿行,念佛求往生西方净土,最后因缘成熟的时候,在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现在其前,把行人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虽然西方有九品的不同,但能够往生西方,净土法门成就了。

  净土法门往上极乐世界以后,有一个下品下生,是在荷花里包着,包多长时间呢?十二大劫。十二大劫是多长的一个时段呢?劫数本来是一个不可数的数,经上对劫数有不同的比喻,根据经典上描述的劫数推算,十二大劫大概是161亿万年,劫有很多比喻,芥子劫、磐石劫、末劫、四城劫等等这些。

  这161亿万年根据下品下生的人来讲,都是在荷花里包着,我们不用担心,也饿不着,也渴不着他,就像是他在皇宫里游玩一样,他出不来,他也不想出来,他就是那种认识,他就是那种环境,里边什么都有,应有尽有,非常享福为什么呢?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化现。但是这十二大劫花不开,花不开是什么意思呢?不见佛,不闻法,不睹僧,等因缘。因为不见佛,不闻法,不睹僧。

  如果是上品上生则是花不合,就是行人临终的时候,经典上讲是弹指倾,一弹指,或者如壮士挥臂顷,或者是回头倾,一扭头就这么短的时间马上就到西方了,实际上是一种化现,因缘成熟的时候,一下子就化现了,他认为来到西方了,也可以说他去了西方了,实际上西方极乐世界在那里化现了。上品上生的人临走的时候,他看到阿弥陀佛托着紫莲台,他自己一下子化现到阿弥陀佛手中的紫莲台上,一下子就到了西方了,花是不合的。去了以后一听到风吹铃响,铃动或者是树叶子发出的声音,都是法音,马上证不退地,就是我们说的第八地。所以从经上的描述来讲,不是说到那边马上就是佛了,西方极乐世界差距很大,无论怎样,对净土的行人来讲,他临终的时候能往生西方净土,这就是他们的成就。

  3、禅宗的成就:禅宗古大德在明心见性以后再悟后起修为宗旨,参禅,参自性,自性本无相。证空性。当他证空性的时候,很多禅宗的行人就认为成就了。《坛经》说:“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所以,对禅宗行者来讲,只要他能够证空性了,就是他们的成就。

  4、密乘:无上密法生起次第的观修,本尊生起的时候,你的本尊观如果非常清楚,非常坚固,能坚固到三小时,这个时候是生起次第的粗观坚固成就;如果说你能够保任六昼夜不失本尊观和佛慢,称为生起次第粗观成就。 到圆满次第亲证空性的时候是处于义光明和净幻身阶位,亲证空性的那一刹那属于净幻身成就。就是金刚不坏身成就。

  如果当我们这个心和外境,包括我们所证所修空性融为一体,没有距离感了,没有二元对立的时候,就会证得悲智双运的真俗二谛圆融成就,这才是真正的圆满成就,就是所说的成佛。也就是究竟成就。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7-4-5 15:40

问:末法时代众生,以障深慧浅为主要特征,不知一门究竟怎样讲?是指关于耳根圆通一门呢?还是佛法一门?或是相比外道典籍而言,准确答案应该是什么?别的经咒还需要读诵吗?

  仁清法师:我非常赞同一门深入,但我坚决反对:什么也不懂就一门深入下去。古代高僧大德在一门深入之前都是广学多闻。通过广学多闻树立了自己的正确知见,掌握了自己的修行法门,然后一门深入下去。一门深入是他自己的修行方式,但是在一门深入下去的过程当中,还是多读诵经典。假如不是这样,请问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念阿弥陀佛?为什么求生西方?这个我们能知道吗?我们现在知道了,为什么知道了,还是经上告诉咱们的。如果上来就不读经,上来就光念佛,一门深入下去了,那么你怎样祈求?怎样有动力?怎样生发那种法喜呢?所以当我们没有正确知见的时候就开始一门深入,那是非常危险的。

  我的修行原则是:我有自己的功课,功课掌握住每天都做,剩下的就是看经。我能保证自已不迷失。我用佛教的经典来指导修行,等于还是佛来亲自指导我。

  为什么我多看经,就是因为我还是想让很多提问题的人也明白,从我口里明白佛说了什么。我敢说咱们探讨的这些问题、原理都是从经典上来的。为什么呢?长期的积累我要看经。不看经,张开嘴那是我自己的东西。如果看经,我叙述的是佛的含义。怎么才能达到这个效果呢?那就是多看经。如果一个多看经的人,你用邪门外道的理念去忽悠他,忽悠不动。

  所以安全可靠有保证的修行法门是:抓住你自己爱好的那一个法门和与你有缘的那一种内容长期地熏修,但在修行过程当中一定多看经书。我不但多看经书,我还好记笔记。不读诵经典的话你知道布施有哪些含义?布施有什么功德?布施有哪些事相?怎样才是真正的布施?不读诵经典的话,你能主动去放生吗?不读诵经典、不听讲的话你能给佛上炷香吗?所以如果是不读诵经典就一门深入的话,是非常危险的。

  我对一门深入的人非常赞叹!一般在我的理解当中,所有一门深入下去的人,都已经了不起了。可能有一些修行很高的人,已经可以不看经了。不看经书的人还有一类,哪一类呢?就是快死了,快完了。医生说:“你愿意吃点啥就吃点啥吧。”他儿子也说:“妈,你的存折到底放在哪了?”这个时候你可以不看经了,念阿弥陀佛就行了,因为已经快差不多了么。

  修行的过程不怎么简单,佛教的修行方法,佛教的正确理念,你就是经常读诵经典,也很难去疏理。不见得一读诵经典,一接触佛法,马上你就是了不起的人了,马上就圆满了,很难。

 年轻人谈恋爱,朋友一介绍,哎呀,坠入情网了。就算是月亮也给她摘,太阳也给她捞,宝马也给她买上了,别墅也给她买上了,然后山盟海誓,天鹅湖(东营的一个大型人造湖)枯了我们都不分开,结果天鹅湖还没灌满呢,他俩第二天离婚去了,是不是?山盟海誓的时候是亲人么,两人打仗,闹,开始闹离婚的时候,就是冤家对头吧。所以冤亲是不定的。

  佛教当中的理念是冤亲不定,怎么去认识呢?不是所有的冤亲债主,一定是你的敌人,也不是你所有的亲朋好友,一定是你的亲人。事相上可以是父子,但从道理上和结果上那就很难说了。

  传说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频婆娑罗国王,他的儿子——阿阇世为了争夺王位,就把自己的父亲关到七重监狱里,最后将其饿死,杀父夺命了。你说他是亲人还是冤家呢?所以冤亲是不定的。

  阿阇世小的时候,手上长了疮,流脓了。频婆娑罗国王理完了朝政,回到后宫以后就抱起他,怕他的儿子疼,就把儿子的这个手啊,含到自己嘴里,吸他的脓。一个国王做到这样是一种父爱啊,那么这个行为是什么呢?亲人,父子的情缘。当他的儿子把他爹关起来饿死他的时候,那不就叫冤亲债主么?

  再有,冤亲债主是泛指一切,冤:是冤家对头;亲:是亲属;债:债主。它包括了一切。从佛学理念上来讲,众生无始劫以来互为父母,互为父母是一个列举。也可以这样说,众生互为妻子儿女,互为亲朋好友,互为冤亲债主,看哪个因缘先成熟。

  你看,释迦牟尼佛生在王宫,他的一个亲人叫提婆达多,从亲属关系上来讲他是一家人,应该是亲人,堂弟嘛。从他的所做所为上来讲,他又是非常明显的冤家对头,提婆达多一是佛的亲人,第二是佛的徒弟,最后提婆达多要害佛。从师徒关系上来讲是亲人,从堂弟来讲是亲人,从谋害佛的角度来讲是冤家对头,所以说冤亲是不定的。

  当我们发心为众生服务的时候,你就是众生的亲人,众生的依怙。当我们放弃众生,不愿为众生服务了,或者是我想自己舒服,我不管你们的利益了,乃至破坏别人的幸福,那你就是众生的冤家对头。个体没有变,身份没有变,我还是那样,长得那样。我发心为大家服务了,那就是大家的亲人嘛, 我发心放弃大家了,我自己去图安逸了,可以说,那就不存在这种关系了。如果说我想骗大家,忽悠大家,那马上就是大家的冤家对头。就这么简单。这个人并没变,念头一变,地位身份就变了。

  所以,佛教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是冤亲不定。以后我们无论遇到什么违缘,都不要轻易地这样想。哎呀,是不是哪个冤亲债主怎么样了?这样非常容易执着,当你执着的时候,这个心胸很难开阔起来,修行也很难提高起来。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