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浅谈曾国藩的戒色绝学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9-1 08:34     标题: 浅谈曾国藩的戒色绝学

 
这季是关于曾国藩的,很多戒色前辈都提到了曾国藩,曾国藩的修身之道的确很值得学习和借鉴,他“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有“千古完人”之美誉。曾国藩(1811-1872),汉族,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影响了好几代人,很多历史名人都对曾国藩推崇备至,民国军事家蒋方震在他的《国防论》中赞赏曾国藩是近代史上“一个军事天才家”,还说凡领军者都应该效法曾国藩。毛泽东曾经说:“吾于近人,独服曾国藩。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设使易以他人,岂能若是?”陈毅元帅也说过:“曾国藩用兵很有一套,在军事上很值得研究。”曾国藩的军事才华可见一斑。蒋介石也推崇曾国藩,蒋多次告诫他的子弟僚属:“应多看曾文正,胡林翼等书版及书礼”,他审订《曾胡治兵语录注释》时说:“曾氏已足为吾人之师资矣。”在黄浦军校,他以曾国藩的《爱民歌》训导学生,蒋说曾、左之所以能打败洪、杨,是因为他们的道德学问、精神与信心胜过敌人。

  1811年(嘉庆十六年),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1832年(道光十二年),曾国藩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1838年(道光十八年),曾国藩再次参加会试,终于中试,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自此,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在京十多年间,曾国藩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曾国藩出生并不显赫,祖辈皆务农,其父亲是一位落第秀才。曾国藩为什么能集众多辉煌于一身,取得巨大成就呢?在曾国藩遗留下来写给家人的书信及日记中,可以得出结论,他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关键就是在修身上有着不同凡响的造诣,而修身的根本在于修心,也就是说,曾国藩在修心方面的造诣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曾国藩可以说是一位“励志帝”,一生相当坎坷,在与太平军交战的十年中,曾国藩数次身陷绝境,也曾经跳水自杀过,幸好被部下救起。曾国藩从来不认为自己很聪明,他多次讲自己很驽钝。他考进士,考了三次,28岁才考上,可谓屡考屡败,屡败屡考,终于被他考上,这种韧性很值得我们学习,曾国藩是从失败中成长起来的,不管是考试还是打仗,他都失败过很多次,经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取得了最后的成功。年轻时期的曾国藩也和我们一样,有着诸多的缺点,但是曾国藩最大的优点就是有着极强的反省精神,懂得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曾国藩的脾气曾经也很火爆,刚到北京头几年与朋友吵过两次大架。第一次是与同乡、刑部主事郑小珊因一言不合,恶言相向,“肆口谩骂,忿戾不顾,几于忘身及亲”。另一次与同乡金藻起了口角,“大发忿不可遏,虽经友人理谕,犹复肆口谩骂,比时绝无忌惮。”这几句形象地描绘了曾国藩性格中暴烈冲动的一面,有人说年轻时期的曾国藩是“愤青”,说得也挺有道理。

  曾国藩也好色,曾国藩日记中多次记载,比如在朋友家看到主妇,“注视数次,大无礼”。在另一家“目屡邪视”,并且批评自己“直不是人,耻心丧尽,更问其他?”纵欲是戕身伐命的危险之举,曾国藩深知这一点,他说自己“明知体气羸弱,而不知节制,不孝莫此为大。”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初四,他为此大骂了自己一次。那一天他早起读了读书,没有所得,而“午初,人欲横炽,不复能制”,做了“不应该做”的事,遂骂自己“真禽兽矣!”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这是曾国藩的人生哲学,曾国藩对自己的要求是极为严格的,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到“制欲”,否则就会被心魔操控,耗泄掉宝贵肾精,身不由己。曾国藩这么要强的人,绝对不允许自己屡次犯这种错误。

  之所以提曾国藩,就是因为曾国藩一开始也是修养不佳,缺点很多,但是后来他改了,他把愤青的能量转化到学习圣贤教育、活出圣贤教诲上面来了,本来那股暴烈冲动的能量是很可怕的,很可能导致自毁,但是他这么一转化,就变成了推动他成功的强劲动力。曾国藩深知戒色的重要性,孔子讲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的第一戒就是戒色,戒色也就是戒邪淫,儒释道都是要求戒邪淫的,有的人会说佛教要求戒邪淫,其实不然,圣贤教育都要求戒除邪淫,不仅中国的传统文化,即使国外圣人也是如此要求的,国外的某些经典甚至对性的禁忌和规范更严格、更系统。圣人深谙戒邪淫的重要性,在这一点上,古今中外的圣贤教育都是高度一致的,肾精能量是不能随便耗泄的,因为肾精关乎一个人的智力、精神、容貌气质、身心健康各个方面,必须懂得珍惜这股能量。

  【曾三戒,君子无戒不立】

  曾国藩早年有“三大戒”,即“戒多言、戒忿怒、戒忮求”。多言必失,所以要戒;之前曾国藩脾气火爆,这样不仅伤身,而且还很容易得罪人,曾国藩深知“惩忿窒欲”的道理,所以忿怒要戒;忮求是嫉害贪求的意思,这在官场是一大忌讳,是必须要戒除的。除了这三戒,曾国藩还戒烟、戒色,应该叫“曾五戒”才是。因为抽烟太滥,曾国藩受到了师长的训斥。曾国藩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知道抽烟有百害而无一益,于是决心戒烟。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他还将自己原来的名字“子城”改为“涤生”,并发誓从此悔过自新,重新做人。在日记中他这样解释“涤生”二字,“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关于戒烟,他对其弟说:“自戒潮烟以来,心神彷徨几若无主。遏欲之难,类如此矣!不挟破釜沉舟之势,讵有济哉?”戒烟和戒色有相通之处,但戒色的难度更大一些,毕竟烟是身外之物,而色是在身上的,是根深蒂固的一种欲望。曾国藩拜理学大师唐鉴为师,在唐鉴的指导下,他痛改往日恶习,坚持每天写日记反省,并养成慎独和静坐的习惯。曾国藩针对自己的不良习惯痛下功夫,绝不姑息苟且,不管是戒烟还是戒色都取得了成功。君子无戒不立,有了戒,能量就守住了,底气也会随之而来,心地也会变得光明磊落,一派正大光明的气象,气宇轩昂,气度非凡。

  【曾国藩的修心功夫】

  语录一,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曾国藩带兵打仗厉害,但他却没说攻城拔寨的人是大勇,反而他说“克去私意”才是大勇。克去私意其实就是在修心,就是在断念,能够断念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勇!戒色的核心就是观心断念,一定要在起心动念上修,戒色是内心的战斗,是正念觉察与邪念的斗争,外在的战场可以看得到硝烟,但是内心的战场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从这个角度来讲,戒者是真正的孤胆英雄!就像一个人干掉一支庞大的军队一样,如一人与万人敌,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必须镇得住心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戒色猛将!要戒出大将之风,念来即斩,来多少杀多少,在邪念的尸山上屹立不倒!

  语录二,去好色之私

  曾国藩的《治心经》:“所知在好德,而所私在好色,不能去好色之私,则不能不欺其好德之知矣。”好色从某种角度来讲,也可以说是一种自私,好色会导致伤身败德,一个人沉迷于se 情,必将影响他的道德修为。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好色是人性的弱点,一个人要想有一番作为,必须懂得“去好色之私。”很多官员都因为色关过不去而最终落马,一个人如果开始邪淫了,报应必将是惨烈的,天道祸淫福善,这是规律,和规律对着干,下场可想而知。每个人都知道电的厉害,所以不会去摸电门,其实邪淫就像高压线一样,犯邪淫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刚开始也许看不出来,但时间长了迟早会出事。很多人在症状爆发时都会被吓到,之前沉迷撸管时完全没料到会这样。曾国藩《治心经》的第一句:“治心之道,先去其毒,阳恶曰忿,阴恶曰欲。”人都是有欲望的,本来欲望无好无坏,但如果控制不住欲望,那就会导致zai 难性的后果,就像洪水一样把人吞没。

  语录三,善观己者观心

  观心这两个字的力量太大了,修行的最核心就是观心,曾国藩当然深知观心的重要性。我的戒色文章一直在强调观心断念,当你向内看了,你就真正入门了,否则戒来戒去,都不知道观察自己的内心,那就等于是门外汉。观即观察、觉察,觉察本身就具有消灭念头的功能,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念起即觉”,念头刚起来时你就要马上觉察到,否则等念头起势了,再觉察,这时候已经晚了。娴熟于观心的戒者,在念头刚起来时就能消灭之,而不懂观心的人,肯定会跟着念头跑,他们会认同念头为自己,这种跟着念头跑其实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念头一起,就跟着跑,自己一点也做不得主,当你开始观心了,你就开启了更高的意识层面,你成了一个观察者,你可以看着念头,你可以使之消失。刚开始练习观心,很多戒友都感觉到念头势能的强大,那股力量起来后,会把你拖入一个漩涡,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生出来,很难停下来。当继续练习观心,就会发现念头的力量开始减弱了,因为你发展了自己的觉察力,慢慢地,就能做到在念头生起的一刹那,就立刻消灭之。印光大师云:“非将死字挂在额颅上,决难令妄想投降,妄想既不能投降,则妄想成主,本心成奴,是以多少出格英豪,被妄想驱逐于三恶道中,永无出期,可不哀哉!”印光大师所说的妄想,其范围更广,但道理都是一样的,一开始戒,就要有破釜沉舟之决心与勇气,这是你死我活的战斗!曾国藩:“知此事万非疲软人所能胜,须是刚猛,用血战功夫,断不可弱。”曾国藩把打仗的狠劲用在了修心上来,其效果绝对是突飞猛进的。血战功夫这四个字极为给力,唯有立志坚定,行动才能斩钉截铁,必须要有刚烈威猛之作风,以血战到底的气概来与心魔作斗争!要拿出拼命的架势来戒,往死里戒,戒到死,死磕到底,死硬不破!气势上必须要盖过心魔。

  语录四:唯灭动心,不灭照心;但凝空心,不凝住心。

  这是曾国藩日记里的16个字,出自《洞玄灵宝定观经》,被曾国藩引用在日记里了。这其实就是在讲修心的功夫,“唯灭动心”,很好理解,当念头动起来了,要立刻灭除,不能被念头附体,不能被念头奴役,否则就会导致身不由己而破戒。“不灭照心”,照即观,观即觉察,就是要一直保持对内心的觉察,这个觉察的功夫不能中断。“但凝空心”,就是要保持内心的清净无染,空心也就是清净心,也就是印光大师所说的本心。“不凝住心”,就是不要住在念头和外在的事物上,和佛家所讲的不执著、不住著是一个意思,因为你一有住著,内心就不清净了,就无法保持在空位。这16个字的含义,看似简单,实则非常深奥。有的戒友可能会说,念头不能动,那岂不是不能学习和工作了,变成了木头和石头了?这16个字不是让你变成无思想的木头人,而是让你学会做念头的主人,该起念头学习和工作时,就用念头,用完了再回到空位,空位就像你的家,就像你的大本营一样,而念头只是工具,用到时就用,很多人不是在用念头,而是成了念头的奴隶,就像一个人无法驯服野马,结果被野马带着疯跑,做不得主。在学习和工作时,你可以有意识地回到空位,因为当你什么也不想时,灵感往往会自动冒出来。这16个字大家要好好思考和体会,意思很深。曾国藩在修心方面很有体悟,他能位极人臣,的确是修为所致。

  语录五:欲心一萌,当思礼义以胜之。

  曾国藩:“防身当若御虏,一跌则全军败没。爱身当如处子,一失则万事瓦裂。”曾国藩形容得很好,如果被心魔攻破了,就像全军覆没一样,心魔冲进城内,烧杀抢掠,为所欲为,然后留下满目疮痍,扬长而去。当邪念初萌时,就要立刻对治,曾国藩这里给出的方法就是思维对治,通过思维礼义廉耻来对治邪念。断念有好几种方式,觉察断念是一种,也就是念起即觉,觉之即无;思维对治也是一种,白骨观不净观都属思维对治;念佛号也是一种,邪念一起,马上念佛号,一句“阿弥陀佛”,犹如金刚王宝剑,瞬间斩断邪念;还有转移注意力也算一种,只不过相对比较初级,转移注意力不如前三种来得直接。前三种我用得比较多,转移注意力我作为辅助,断念需要一个精进练习的过程,就像练习出刀一样,必须快如闪电,手起刀落。

  《论语·季氏》:“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中国是礼仪之邦,但近些年来道德急剧滑坡,礼仪之邦已渐行渐远,时代呼唤正能量,时代也需要圣贤教育的再次启蒙。“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两千七百年前振兴齐国,成就伟业的一代英才管仲的千古名言,孔子也专门讲到:“不学礼,无以立。”当你思维礼义廉耻的道理时,你就会觉得邪淫这种事情是万万不能做的。荀子:“礼者,人道之极也。”《晏子春秋》:“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禽兽可以在马路上交配,因为它们不懂得礼义廉耻,它们完全没有概念,而人如果不懂得礼义廉耻,那就不仅仅是禽兽了,可以说是连禽兽都不如了,《礼记》:“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一个人懂得礼义廉耻了,他就会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心里也会很安定,如果不懂得礼义廉耻,那么很可能就会乱来,乱来的结果必然会导致身心健康的危机。邪淫伤身败德,这种事情为君子所不齿,是应该力戒的!孔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我们要懂得用礼来约束自己。《四十二章经》:“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邪淫的念头和礼义廉耻是相违背的,很多人见到女人就意淫,不仅意淫同学,还意淫老师,甚至还意淫家人,完全丧失礼义廉耻了,胸中没有半点正气,基本就是半兽人了,每天活着就想着如何宣泄自己的兽欲,彻底沦为了下半身动物,邪淫是一种退化,让人退化成禽兽不如的东西,很多人也知道这样不好,但克制不住,曾国藩给出了对治的方法,那就是思维礼义廉耻,我们要做正人君子,不要做邪淫畜生。

  【内断于心,自为主持】

  曾国藩:“内持定见而六辔在手。”心中具备坚定的信念,且对关键问题有着正确的看法,这样方能稳健而不动摇,就像手握六辔一样很好地驾驭住车马的行驶,非常稳当。曾国藩是一位极爱读书之人,很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他曾说过,读书有多方面好处:一是能树立正确信仰(人生观、价值观);二是能“自卫其生”,意思是能让人学到生存技巧、本领;三是能保养身体。曾国藩自己更是无一日不读书,终生手不释卷,直到临死前一天还在写日记、读书。曾国藩:“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22岁考中秀才,随后参加过两次会考都落榜。在第二次落榜之后,他取道南下,准备游历天下增长见识,实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宏愿。到南京时,身无分文,于是在一位朋友那里借了银子100两。然而,他却用100两银子买了一部《二十三史》,当时一个七品县官一年俸禄才是40两银子左右,可见曾国藩对读书的钟爱。曾国藩发愤攻读一年,这部二十三史全部阅读完毕,此后便形成了每天评点史书十页的习惯,一生从未间断,一部二十三史烂熟于心。在其随后身居高位时,他更是每日坚持不懈学习诸子百家,并在家信中时常告诫兄弟及儿子,要求他们每天都要读书学习。戒色方面,我一直在强调学习提高觉悟,觉悟降伏心魔,戒色神力来源于学习,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让觉悟不断提升,越悟越深,进入真正精深化境的层次,到时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就会产生定见,定见这两个字的威力非同小可,不少戒友戒到一定程度就会自动破戒,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对于某些问题的看法存在思想误区,缺少定见,心里总是在犹疑不定,心魔就是利用他们觉悟上的缺陷而进行的针对性的怂恿。所以,如果缺少定见,那就很容易被心魔攻破,心中真正有了定见,就不会动摇了,因为定见犹如定海神针一般,有了定见就十分稳当。

  【君子不重则不威】

  《论语》里有“君子不重则不威”之说,观人先取威仪,如虎下山,百兽自惊。如鹰升腾,狐兔自战,不怒而威,正气凛然。曾国藩讲“稳重从容,可当大事”,曾国藩最大的特点就是“行步极厚重,言语迟缓”。曾国藩之重源于祖父,他给儿子写信说,说他曾经仔细观察,“祖父仪表绝人,全在一重字。”在军事上,“带兵之人,一定要是智深勇沉,文经武纬之才”。邪淫会让一个人显得轻浮,这种轻浮不仅表现在言语方面,而且还体现在身体上,泄精之后脚底无根,走路也显得轻浮不稳重,相信很多戒友都深有体会,特别是在连续泄精后,两条腿就软掉了,走路发飘,在这种状态下进行体育运动,很容易就会骨折受伤。曾国藩:“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 懦弱无刚 ’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倔强有刚强不屈之意,曾国藩讲的倔强,并不是任性和不听话,也不是蛮干,而是一种男人的血性,一种奋斗的精神。曾国藩:“立身之道,内刚外柔。”做人要刚柔并济,刚是内心坚定的原则和立场,柔是外在谦卑柔和的待人处事之道,刚有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气势,柔有水滴石穿的韧性与坚持。过刚易折,太柔显弱,所以刚柔之间要把握好分寸。曾国藩还说:“促迫褊窄,浅率浮躁,非有德之气象,只观其气象,便知涵养之浅深。”“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将来或终有成就。”“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千古有道自得之士,不外一谦字。”曾国藩的这几句话,显示了他在这方面的深刻认识,我们一方面要戒邪淫,另外就是要多学习圣贤教育,不断提升自己的涵养与精神境界,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与威仪。

  【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

  曾国藩深谙相术,他很会识人,著有《冰鉴》一书。《冰鉴》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在手 yin前,很多人真可谓器宇轩昂,朝气蓬勃,但是在沉迷手 yin几年后,慢慢就颓败下来了,那种光明正大的气场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猥琐颓废的感觉。当一个人外在的形象气质下降后,他的功名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邪淫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运势,一个男人可以不帅,但一定要有精气神,这点至关重要。很多戒友都反馈沉迷手 yin后,胆子变小了,志气也没了,肾精耗损到一定程度,就会莫名其妙地害怕,因为肾主恐,中医讲到肾水充则肝血足而胆壮,肾水虚则肝血不足而胆弱易恐。曾国藩自己也承认,“有用之岁月,半消磨于妻子”,并且认识到“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他深知肾精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以及气质精神的密切关系,所以他狠下决心来戒色,消磨这两个字非常准确,英雄就怕美色磨,即使婚后的性生活也是要保持节制,古代养生家特别强调婚后寡欲,如果症状缠身了,应该先禁欲一段时间,等身体恢复了再节制性生活。曾国藩特别强调“事业看精神“,而泄精最伤一个人的精神,精神萎靡了,脑力下降了,很多事情就做不好了,而且大家发现没有,泄精后人会变懒,喜欢拖延,做事缺乏长性,总是处于心浮气躁的状态,这和肾精丢失有着直接的关系。一分精神一分事业,十分精神十分事业。还有两句话叫“一分精神一分财,人不精神财不来。”曾国藩也说过“富贵看精神”,一个人如果整天无精打采,垂头丧气,眉宇间充满邪气和戾气,大家看到这种人,都会感觉不舒服。人有三宝“精、气、神”,如果你精神饱满,斗志昂扬,这种气场也会影响到别人,大家都会愿意和你交往,因为从你身上他们能感觉到一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慎独则心安】

  关于慎独的问题,我在第103季专门讲到过,康熙皇帝曾将“慎独”概括为“暗室不欺”,并告诫子孙:“《大学》、《中庸》俱以慎独为训。”林则徐在居所悬挂一幅醒目的中堂,上书“慎独”二字,以警醒、勉励自己。曾国藩《诫子书》:“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圣贤教育极为重视慎独,因为独处时最容易犯错,很多人都是在独处时破戒的,道德修养应该达到这种境界,即在无人监督、无人知道的情况下,还是表里如一,在独处时应该高度自律,如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不敢轻举妄动。曾国藩:“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独处时应该开启“橙色警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要给心魔可乘之机,不要让心魔得逞,心魔就喜欢在你独处时入侵,所以独处即实战,必须很小心才是。

  【猛火煮,慢火温】

  曾国藩:“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又说:“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开始要猛火煮,因为刚开始的时候往往热情高涨,冲劲十足,所以宜提起全力,猛火痛烧一段,待到热情有所下降后,就要学会慢火温了。有的戒友刚开始初心猛烈,干劲冲天,然而过了三个月热情就消退了,提不起劲了,这时候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可中断,用慢火一点点炖,用习惯战胜戒色厌倦期,只有具备恒心的人方能成功。我很强调做戒色笔记,其实我更强调复习戒色笔记,因为复习是一个深入吸收消化的过程,仅仅记一遍笔记,很难彻底吸收消化,必须几十遍乃至几百遍地复习、复习、再复习,这样才能吸收到真正的“神髓”部分。有的戒友可能会问,是不是只能在开始的时候猛火煮,这个是不一定的,猛火煮也可以是周期循环的,就像跑步一样,刚开始跑快点,然后中途跑慢些,到了冲刺阶段,又可以猛冲。莲花生大士曾经讲到:“要像燃起大火般精进。”古德曾开示“如救头燃!”大家想象一下自己的头发烧起来了,这时候你一定会拼命去扑灭,我们要用强劲的动力去戒色,就像打仗时鼓足士气一样,当士气低落了,自己要学会调整。我现在就是猛火煮和慢火温交替进行,状态好的时候就猛火煮,状态差的时候就慢火温,我发现戒色的状态和球员一样,有时候状态神勇,火力全开,有时则比较低迷,恍如梦游,自己一定要学会调整。最近看NBA勇士队的比赛,大家会发现勇士队也会有低迷惨败的时候,但是他们有着极其强悍的调整能力,往往在下一场就会迎来很强的反弹和爆发。有的戒友一到戒色厌倦期,他就越戒越差了,就是自己不懂得调整,一定要多激励自己,要学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中了中断魔!中断一天,就可能中断几周乃至几个月,到时就很难找回良好的戒色状态了。曾国藩的文章多次强调恒心,欲求长进,必须要有恒心,如绳锯木断般的恒心与耐心。

  【坚忍功夫】

  至于坚忍功夫,曾国藩可谓修炼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他说:“第一贵在忍辱耐烦。”“好汉打脱牙和血吞。”又提及“岳州之败,靖港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不管是考试还是打仗,曾国藩都失败过多次,但他并没有灰心丧气,反而越挫越勇,越挫越奋,堪称励志楷模。曾国藩极为崇尚坚忍实干,不仅在得意时埋头苦干,而且是在失意时也绝不气馁,他在安慰其弟曾国荃连吃两次败仗的信中说:“另起炉灶,重开世界,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费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徒然自馁也。” 曾国藩的逆商极高,逆商(Adversity Quotient,简称AQ)全称逆境商数,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真正的成功人士,也许智商并不是很高,就像曾国藩虽然不够聪明,但他踏实勤勉,遭遇挫折时,能够强势崛起,打开局面,冲破罗网。梁启超评曾国藩:“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身在拂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如斯而已,如斯而已。”“莫与京者”,就是没有比他更大的了。梁启超对曾国藩的评价相当之高,从30岁前的平庸到30岁后的脱胎换骨,曾国藩的一生就是一个励志传奇和一部逆袭大片,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从圣贤教育中汲取了超强的营养与能量,曾国藩是真正懂得修心的人,而且他的修心功夫已然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曾国藩不是以智取胜,而是重剑无锋,大巧若拙,看上去很钝拙,其实实力异常雄厚,内在的修养极深。曾国藩说过一句话很经典,那就是“天道忌巧”,这里的巧是投机取巧,而不是真正的大巧,真正的大巧是抱朴守拙,守住本分。清代傅山提出:“宁拙毋巧”。韩非子则说:“巧诈不如拙诚。” 老子说:“养成大拙方为巧,学到如愚始见奇。”养拙守拙是一门很高深的修养,曾国藩在这方面可谓集大成者。

  【“诚敬”里面的大奥秘、大玄机】

  曾国藩:“一念不生谓之诚。”“诚”是儒家传统文化中反复强调的一个字。《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中庸》里还有四个字给我印象很深刻,那就是“至诚如神”。说到诚,大家脑子里可能会跳出诸如诚实、忠诚、真诚、诚信、诚恳、坦诚、虔诚、热诚、赤诚等词语,这些词语的意思大家都很容易理解,但诚还有更深层的含义,王阳明云:“诚是心之本体。”我们的本体也就是纯粹的觉知,本体又叫本心、本觉、心性、本性、真心、法身、佛性等等,本体有无数个名字,但都是同体异名。曾国藩:“有所谓一阳初动,万物资始者,庶可谓之静极,可谓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也。”静极为至静之境,心之本体即在此境之中。当你处于纯粹的觉知时,你的内心是绝对寂静的,没有任何念头,当你起念头了,念头来来去去,而纯粹的觉知则作为大背景而始终存在。《当下的力量》的作者托利还写过一本书《Stillness Speaks》(寂静之音),里面讲到:“寂静是你的本质。什么是寂静?你内在的空间或意识。”纯粹的觉知(Pure Consciousness)有时也翻作“纯意识”,它是内在无限的空间,具有觉察的能力。虚云老和尚云:“但能放下万缘,善恶都莫思,一念不生,即真心现前,此心一时现前,时时现前,永远现前,不为尘劳污染,即我是现成之佛。”曾国藩应该已经领悟到了本体,只是他没有完全说破,黄念祖老居士有一段开示:“孔子说:‘ 无为也,无思也,寂而不动,感而遂通。’孔子是圣人,说的就是卦,还不是人的本性?!”圣贤教育有很多一脉相承的地方,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直指本心,就看你是否能够直下承当了。

  印光大师云:“印光实有人所不得而己所独得之诀,不妨由汝之请,以普为天下之诸佛子告。其诀唯何,曰诚,曰恭敬。此语举世咸知,此道举世咸昧。印光由罪业深重,企消除罪业,以报佛恩。每寻求古德之修持懿范。由是而知诚与恭敬,实为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极妙秘诀。”印光大师又开示:“有一秘诀,剀切相告:竭诚尽敬,妙妙妙妙!”所谓敬就是恭敬、敬畏,表现在内心就是不存邪念,表现在外就是持身端庄厚重而有威仪,对人很有礼貌很恭敬。古德云:“一切罪从忏悔灭,一切福从恭敬生。” 曾国藩的敬字功夫十分了得,《诫子书》第二条:“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则身强之强健,又何疑乎?”其中“庄敬日强,安肆日偷”的意思为:庄重恭敬,就会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如果肆意妄为,就会一天比一天衰败下去,“偷”这个字用得很好,就像财富被偷掉一般,所以一个人千万不能肆意妄为,特别不能犯邪淫,邪淫就是大不敬,邪淫就是在肆意妄为,完全就是在自掘坟墓。不管是诚还是敬,如果能做到极致,都会自然契入纯粹的觉知,所以印光大师把“竭诚尽敬”作为极妙秘诀来告知后学。诚敬既是为人处世的基础,也是领悟宇宙真理的一把金钥匙,我们应该像曾国藩一样,好好在诚敬这两个字上下功夫。

  【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曾国藩的这八个字非常给力,《易经》鼎卦云:“君子以正位凝命。”正其言,正其行,正其思,三门皆正,则成正位也。戒色修善,诸恶莫作,就是在正位,邪淫就是在邪位,正位方可凝命,凝有凝聚能量之意,反之“邪位耗命”,邪淫会导致能量的不断耗损,最后必然会导致zai 难性的后果。当你正能量起来后,你会发现自己的眉宇之间会凝聚着一股强大的正气,非常纯正威严,戒到一定程度,这股正气自然会在脸上出现,你的神情和气质也会变得充满正能量,举手投足间也会表现出正气的风范。《颐》卦:“养正则吉也。”《大壮》卦:“贞吉”(坚守正道而获得吉祥。)不断培养浩然正气,即可获得吉祥、吉利,如果沉迷于邪淫,必然会招致恶报,养正则吉,狂撸为灾。坚守正道才能获得正能量的加持,坚守正道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吉祥如意。只有在正位,才是吉利的,如果处在邪位,必然是凶险的,危机四伏。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青铜器,非常厚重,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重875公斤,可以说重量非常惊人。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镇国之宝,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而在我的理解里,鼎就象征着一个人的正气,当一个人的浩然正气培养起来后,就会有身如鼎镇的感觉。只有彻底告别了邪淫的生活,才能重新找回自己的正气,正气聚集即可凝聚生命的能量,让自己进入更高的境界。肾气充足之人,精力特别旺盛,而且体力充沛、头脑清晰,做事效率高而有条理,行动力极强,事业非常容易成功。人如果贪色纵欲,就会造成肾气外泄,肾气不足就会导致精神不振、脑力减退、腰膝酸软、体虚乏力、头晕耳鸣、抵抗力下降等。肾气一旦亏损,则五脏六腑、精神气血都会受到很大影响,从而致使百病丛生。曾国藩深知戒色的重要性,他说:“一国有一国之气,一家有一家之气,一身有一身之气,元气者,生气也。能养生气,则日趋于盛矣。”还说:“养生之事,莫大于惩忿窒欲。”只有在正位了,才能把自己的能量发挥到最大,只有在正位了,能量才能守得住,否则邪淫耗精,到最后身心俱废,别说干事业,就连正常生活都成了问题。我们必须戒除邪淫,凝九鼎之正气,镇八极之乾坤!

  最后总结:

  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大脑研究和行为实验室主任麦克林(PaulMacLean )提出了“三合一脑”(Triune brain)理论。此理论根据演化阶段,分成爬虫脑(Reptilian brain )、哺乳脑和皮质脑,把前两个脑(最古老的爬虫脑和哺乳脑)合在一起,并称其为潜意识。人的爬虫脑非常古老,和所有爬虫类的大脑在本质上并无二致,爬虫脑的特点就是冲动、贪婪、自私,天生就渴望更多的交配权和更多的性放纵。人类既有爬虫脑,又兼具内在的灵性,如果你根据爬虫脑来生活,那就会堕落为禽兽,很多人在邪淫后都会感觉自己像畜生一样,做出来的事情甚至连畜生都不如。国外“爬虫脑”这个概念很好,和我们讲的心魔类似,“爬虫脑”就像安装在我们头脑中的一个木马程序,我们的目标就是战胜并清除这个木马程序,否则只能活在禽兽的层面,圣贤超越了爬虫脑,他们提升了自己的灵性。

  从“禽兽”到“圣贤”,曾国藩战胜了自己的“爬虫脑”,曾国藩在很多方面值得后人学习,但也存在一定的争议,比如说他杀人太多,有“曾剃头”之称,然而战时杀人,乱世重典,有迫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很多历史人物都是有功有过。曾国藩曾对儿子曾纪泽说:“我这辈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造孽,我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仗的人了。”作为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后人对其的评价也经历了大起大落,从建国后的大肆贬低到如今渐渐回归理性客观,大家发现曾国藩在修身和做人方面的确有很高的造诣,这点是不容否认的,的确有很多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曾国藩受到推崇也理所当然。曾国藩跟虚云老和尚是亲戚,曾国藩也是信佛之人,在云南拜过师父。曾国藩的老师很多,既有理学大师,还有佛门的师父,的确受到了高人的指点,否则也不可能达到如此的高度。

  古德云:“断欲有十种利,一,身心清净,毫无所污;二,正念常存,异诸禽兽;三,气足精满,寒暑不侵;四,面目光华,举足轻便;五,俯仰天地,无惭愧色;六,省药饵费,可周贫乏;七,屏绝邪缘,胸无牵恋;八,读书作字,俱有精采;九,脾胃强健,能消饮食;十,本地风光,自有真乐。”戒色是人生一项很重要的历练,色关不过,心魔不斩,人生真的会危机四伏,曾国藩的逆袭和戒色是分不开的,戒色给了他极大的能量来奋斗自己的事业。在婚前是应该禁欲的,婚前放纵的危害实在太大了,很多人已经未婚先废了,而且随着脑力和精力的下降,学业和事业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婚前潜龙勿用,婚后正淫则要做到节制,曾国藩在戒色修身方面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他的一句“真禽兽矣”,可谓振聋发聩,人与禽兽之间的距离真的很短,一念之差就可能沦为禽兽,曾国藩骂自己禽兽也是为了最大程度地警醒自己。他曾经说过:“财与色之地须当远避,近则有污。”贪财贪色对一个人的心灵污染是极为严重的,内心的污染多了,本有的真乐就尝不到了,只有当心灵净化后,才能再次尝到本有的真乐。学习曾国藩的文章,给了我很多启示,特别是在戒色这方面,感觉更亲切一些,在戒色方面,曾国藩是绝对坦诚的,因为他的好色,感觉他是性情中人,因为他的戒色,感觉到他内心的强大。作为戒者的曾国藩,是我最看重,也是最佩服的,最后以曾国藩的“惟正己可以化人”来作为此篇的结束,与大家共勉!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