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学佛要先打好功底,功底不足难以长久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7-8 15:40     标题: 学佛要先打好功底,功底不足难以长久

 
修道人需要定,有定,就会喜欢安静。生命的智慧的开发都是在定中开发的。禅宗就特别注重修定。因戒而生定,因定发慧。要守好戒律,才有定。世间人的散乱总是太散乱,所以唱歌,喝酒,轰轰烈烈,吵吵闹闹,这都是没有定的。

  不管是修道人,包括世间的艺术家,作家,画家,音乐家,他要创造出作品时,就要定。乃至发明家。他能有灵感,灵感就是定。所以爱迪生讲,成功来自一百之五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的汗水,但百分之五的灵感更重要。这就是智慧更重要。

  如果要学佛,恢复安静的传统。我看很多搞慈善,宣传,各种活动轰轰烈烈。看起来一派喜庆。其实,这不是修道的真相。道德经说的,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包括各种名头,各种修行方法,尤其是后世人独创的。现在海内外就有很多个人独创的一套方法,自己来做教主。但你去看,会发现,历史以来,许多独创方法,绚烂过后,最后消失了。为什么? 因为太过绚烂了,只好消失。

  佛教要归于宁静的传统。回归到“诵经,禅坐,阅藏”的传统。让每个人身心都能归于宁静。而不是每个人身心都在激动之中,那是不长久的。所以禅宗的祖师才说,平常心是道。只有平常心,你才能走的远,走的久。

  很多人修法,一会儿找净土,一会儿找密宗,密宗找上师,还不止找一个。只要有名的,都是灌顶一下,修修法。以为法越多,就成功就越有保障。可见现在人贪心重,偷心也重。总喜欢找捷径。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邪师说法,就因为人有偷心,贪心感召的。韦驮菩萨的对联,其中一句,人无邪念,自降其心。这些邪师,搞很多世俗贪欲,男女色欲法的,都是因为人的邪念而感召。

  修行和练武一样。练武不练功,到头一场空。武是招数,包括你懂很多佛教道理,懂得辩论,或者机锋,或者以道理来说服人。但这属于招数。功是功底,功底是什么?从深入经藏来讲,就是你要背经,金刚经,法华经,普贤行愿品,地藏经,药师经,弥陀经,这些通通要背。这个是基本功。我看很多人上佛学班以后,就学会武,很会讲,没有功底。这很危险,到头一场空。

  老一辈的人要教弟子,都是先教功底。五堂功课要会,背经要会,还有各种法会,大悲忏,弥陀忏,放焰口,斋天等。这些仪轨也要会。唱赞,法器,都要会。这些都是功底。这些你都会了,智慧就开发了。所以以前人很少讲经,也是点到为止。为什么?你这些都会了,菩萨就很会加持你。现在很多在家的,这些都不会,就听一些禅宗,密宗的大道理。然后自以为把握了精髓,这就差很多了。

  如果要修行,不要急,先把功底打好。像念《法华经》,你慢慢念,就会开智慧,开智慧后,就懂得经文的意思了。很简单。还有《金刚经》尤其如此。这些智慧要靠自己开的,开了以后,就慢慢懂了。如果这智慧没有开,你听了很多道理,也是没有用啊。病苦一来,道理绝对是忘光了。

  修行功底要扎实,现在很多地方搞慈善,搞活动,很热闹。当然也很好。但不能忘记了修道的初衷,以及佛法的超越性。不要越来越让佛法世俗化,成为世俗人的生活点缀。而忘记了佛法神圣的部分,以及解脱的部分。

  像台湾人间佛教对佛法的弘扬确实有功劳,但也有许多的问题。就是佛法的神圣性,以及解脱的根本在慢慢的丢失。大家看到佛法,都以为佛法就是为了人活的更好,建设人间幸福。其实不全面。如果佛法为了建设人间幸福,释迦佛不要去出家,他当转轮圣王就好了。但他为什么要出家,就是要解脱。不要忘记解脱的根本。

  我看很多人求财法,求各种好处,死后又求到极乐。实在感到担忧。很多人修密法,都为了增加欲望。这实在是很大的问题。所以看是繁荣的背后,却是一种很大的倒退。


佛法的认识论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揭示了人生宇宙的规律,其中对于“苦谛”的体认,可以说是佛法认识论的基石。对于人生是“苦”的分析和对于“苦”的原因的解释,在佛法修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是学修佛法、出离解脱的基本理论依据。随着现代佛教文化思潮和修行方式的多元化,尤其是禅学和禅修方法的广泛传播,“快乐”、“轻松”、“自在”、“解脱”等概念出现的频率不断增高,容易使人产生误解,甚至于浊世“乐不思蜀”。因此我感到对佛法“苦圣谛”有重新确认的必要。

  苦具有逼迫性,是众生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可以从身心两个方面来考察。心中的逼迫之苦专指我们精神的不愉快状态,如相爱的人不能相见,乃至永别;相互仇视的人却避不开,所谓“冤家路窄”;希望得到的总是难于满足。如此等等,从古至今,见之于现实或表现于文学作品的例子可以说不胜枚举。这些苦难大多由自身或社会环境造成,受苦的主体是不能自主的,而对于苦的感受却是实实在在的,逼迫性显而易见。身苦是由于内在的或外在的逼迫造成的身体或感官的不适,如饥寒交迫、疾病缠身乃至死亡等,佛法中概说为身苦。心苦又称为内苦,身苦又称为外苦。如扩展开来,还可分为四苦、八苦、无量诸苦,个体生命的生老病死为四苦,连同社会环境等造成的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加上五蕴炽盛苦,即为八苦。在八苦之中,前四苦是所有生命的共相,也就是说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生命都不能违背这一自然规律。其它生灵没有认知这种规律的能力,更没有能力改变、超越这一规律,只有人不但可以感受、认识到这一点,而且能想方设法超越这一规律。无论是用医学的方法,还是修道的方法,如果没有对于苦的体悟,可以说医学也无从发展,修道更无从谈起,出世的学说便失去理论依托。也就是说感受到苦的存在,才能谈得上出离。不断的体验苦迫,道念才会坚固,佛教才能保持其出世的品格。如其不然,佛教便会在世俗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湮没自己,出家修道会演化为一种生活方式,佛教会蜕变为一种文化现象,从而远离佛陀出家修道的本怀。后四苦精神因素多一些,而且随着近现代社会整体环境的改善,苦的逼迫性有所减弱,但决不会消失,在某些方面还可能表现得更为强烈,这是由生命的局限性决定的:一面是内心贪欲的无限膨胀,一面是物质的短缺;一面是生命的有限、渺小,一面是时空的广大、无垠。生命在这种满足又不满足中、有所能又有所不能中受着折磨和煎熬。生、老、病、死是欲界生命的共相,无能幸免,这是佛陀所体悟到的,也是他亲证的真理,所以称之为“谛”,意即真实不虚、不可改变。从这一原理出发,我们发现佛陀只是发现真实者,他并没有创造真理,即没有增加什么,也没有减少什么,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人生,即使我们不读佛经也能体认到生命的苦迫。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信佛的中老年人居多这一信仰现象。年青人并不是不苦,并不是感受不到苦的存在,对苦的感受有时甚至比老人们来得更强烈,只是由于他们旺盛的生命力和对未来强烈的希望与进取心,使得他们容易排遣和忘却痛苦。

  苦为出离之本,因此佛教将八苦譬喻为良师。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改造活动大多和离苦求乐有关。离苦首先要知苦,知苦就是认识苦的根源。这正如良医治病,必先会诊,以确定病情,然后对症下药。一个人如果感到了苦的存在,最有用的办法可能就是省察造成苦迫的原因。造成苦迫的原因往往不是单一的,这在佛法中称之为“集”。从因果看四圣谛,四圣谛的顺序应是集、苦、道、灭。集是苦的原因;苦是贪瞋痴等众因所集之果,同时又是修道的原因;道是方法、道路之义,又是烦恼寂灭之因;寂灭是修道的果,即烦恼寂灭之意。无论是一个或多个原因造成的苦迫,我们都要冷静客观地省察其原因,以寻求解决的方法。佛法认为个体生命如同一条河流,苦的感受可能是上游污染所致,也可能是当下的认识和行为所致。上游污染所造之业,不是凡夫当下的力量所能拔除的,只有藉助于修道获得的正定与智慧才能彻底拔除,即所谓“定业不可转”。如果暂且不论往昔所造诸业造成的苦迫,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他们觉察不到也不相信“业力”的作用,仅就现世而言,佛法对于苦的透析,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有了苦迫,不少人下意识的行为就是到寺庙里去,并以种种方式求助于神明。由于对于苦的原因不明,只能得到一时的慰藉,而不能拔除。我一直认为,信仰不是商品交易,我们不能和佛做生意,没有钱花应当勤奋工作,没有工作应该到劳务市场去,有了病应该到医院去,只是不要走错了门、认错了人、拜错了神。只有认识了苦,并用合适的方法去拔除苦根,才有可能离苦得乐。在佛法中,戒定慧三学和八正道等都是拔苦的方法。佛陀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他给世人多少慷慨的承诺,而在于他帮助世人认识苦难,并教给我们解除苦难的方法。佛陀是良医,佛法是药方。





  苦是道心之基。人间的生活是五欲的生活,五欲的生活在给人以感官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以痛苦。佛法将人的感受分为三种,所谓乐受、舍受、苦受,但终究是苦。《成实论》中解释说:这三种受之所以以苦相摄,是由于乐受易逝,没有自性;舍受虽为不苦不乐的感受,但也是无常的,由缘起的法则所规定;苦受当下是苦。所以佛法认为“诸受是苦”。世间的权力、金钱、爱情等等,无一能超出这一范围。有人说在生活中只要知足就可以常乐,其实这种苦的感受不是仅由个体的差异造成,或由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是由缘起的有为法的性质所决定的,所以佛法指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修道者的出离解脱,是一种背尘合觉的行为,正是建立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的。可是大多数人都没有面对苦难的信心和勇气,尽量去回避这一事实。痛苦使人思考,苦难使人成熟,烦恼催生菩提。从生命界的三大法则我们也不难看出知苦而出离的合理性:一、贪生怕死。从灵长类的动物到蠕动的昆虫,自觉不自觉地都有求生的本能。将一只甲虫放在盆中,它们总是不停地向外爬,直到精疲力尽为止。二、避祸趋福。在山崩海啸、森林大火等自然灾害面前,不仅人类急速远离,所有的动物都尽可能地仓惶出逃。三、离苦得乐。这一法则在人类的生活与生存中是随处运用的。冬天取暖,夏天制冷,不一而足。修道就是在确认诸受是苦这一事实的前提下,借助各种方法尽力淡化五欲,直至断除,以出离世间之苦,证涅槃之乐。

  苦圣谛有着确定的内涵和外延,但决不能任意地夸大、演绎甚至曲解。外道和邪教就经常利用佛法中的“苦圣谛”,演绎成“劫难说”、“灾变说”和“末世说”来恐吓众生,敛财害命。在佛教界也有人以“末法论”为由,导众生入邪见,在认识上以偏概全、本末倒置;在修行上以权代实,使不少信仰者在知见上产生偏执,远离中道。世界有其自身成住坏空的规律,但从成、住到坏、空,要经历漫长的时期。人间虽不时有天灾人祸发生,却不能说是神佛的惩诫或昭示。佛陀曾经说过,佛法要经历正法、像法、末法三个时期,恰好证明如来化世也遵循缘起的法则,决无例外,而住持佛法的人对佛法的兴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佛教自传入中国后,为适应环境,随时调整自己、因机施教,在化导众生方面作出了有效的探索,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应时契机的法门。纵观这些明确的理念、方便的法门,我们还是需要指出:佛教哲学是关于苦难的哲学,这是由缘起的法则所确立的,表现为对苦、空、无常、无我的体证。整个修行的过程,无疑是以戒为师、自我磨练、自我斗争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样是漫长而充满艰辛的。如果没把信心建立在因苦迫而出离的观念上,纵使我们把修行说得如何轻松快乐,也是浮光掠影;把体验说得如何美妙诱人,也是不切实际的。众生是病人,生病无疑是痛苦的;戒定慧三学是良药,治病也不是轻松的。在僧团中生活,不但要对世间的苦迫有真实的体悟,也有责任告诫亲近佛法的人世间缘起的道理、人生是苦的事实。只有这样才能劝发菩提心,破除贪恋和执着,自觉修行,迈向解脱。

  佛在《四十二章经》中说“富贵学道难”,难就难在富贵的人往往沉溺于五欲生活的享乐之中,不容易感受到人生的苦迫,很少发起出离心。应当认识到随着社会的现代化,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苦的层面在由外向内转变。即心苦的感受在增加,身苦的感受在减少,但苦的性质却是永恒的。有人对于发达国家信佛人数比例居高不下充满困惑,原因在于他们想当然地认为,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就可以因享受生活而快乐。

  有人以为有了高学历就可以生活得更好更快乐,所以家长们从小就对孩子们施加过重压力,不曾想造成高分低能、以自我为中心,人格偏差带给自己和家人痛苦和拖累;有人以为爱情会给自己带来幸福,不曾想苦苦追求,得到的却是同床异梦、内战不息;有人以为金钱可以给人带来幸福,宁舍身命,不舍金钱,不曾想竟使自己妻离子散,甚至身首分离;有人以为做官就可以光宗耀祖、予取予夺,不曾想圈套陷井不期而至。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以法眼观之,种种欲求终归是苦的原因,就在于“诸行无常”的法则。无常就是不永恒,把不永恒的东西当成永恒目标去追求,品尝到的必然是苦果。

  佛陀向我们揭示“苦圣谛”的道理,不仅仅是说相对于“乐”的“苦”的感受,而是揭示了“无常”、“苦”、“空”的诸法实相。也可以说是从不同的层面注释了人生宇宙缘起的法则。大乘佛教在劝发菩提心时,不主张修行者仅以得到人天福报为目的,其原因就在于耽溺于人天五欲的享乐生活能障碍解脱道。而人世间的苦痛越是逼迫,所发的出离心也越强烈,行持也越切实。

  苦是菩提之根。菩提心的含义是向上以种种方法求证佛道,向下以种种方便化导众生。求证菩提,是出离沉溺六道之苦;下化众生,是不忍眼见众生受无量诸苦。同情心、怜悯心是人与人之间对于苦境的相互体恤,有了这种体恤,人的爱心得到增上,人与人之间有了沟通和理解。“同病相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生活中苦的经验不但丰富了我们的内心体验,而且使我们认识世界,学会和他人相处。趋向于个人解脱的小乘圣人,因厌离世间的生老病死之苦,发心在泉边林下自修以证圣道。由此可以看出小乘圣人的个人解脱,也是以“诸受皆苦”为认识依据的,并凭借各种方法而达到解脱的目的。菩萨发心求证菩提,虽然不同于小乘,但首先是基于“三界如火宅无处安身”的认识,并由此出发体恤众生之苦,以种种方便,不辞劳苦地化度众生。妙湛法师生前所说的“勿忘世上苦人多”的格言被广为传诵,正是因为这句极其平常的话,表达了菩萨行者的情怀。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知苦、观苦、离苦,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讲,是个人解脱的思想基础,是菩萨行者实践慈悲无我的理论依据。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诸多的快捷与方便,为修道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我们的身心会不会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世界里迷失、迟钝、麻木?我们会不会在不知不觉中由出世而转为入世?就象一株春藤,会不会因为枝蔓太多而遮掩了根本?我们会不会被他人和自己编织的理论之网网住?对佛法中四圣谛的重新确认是有必要的。

  作者:妙华
 业障:是指累世以来所亏欠别人的因果业报,于今世随缘显现报应,如果累世无所亏欠别人则今生必过的快乐自在。而魔考人人皆有可能发生(在凡尘不管是佛菩萨或神圣高真或高僧大德之弘法度众普化苍生,其皆需面对魔考与无常),魔障:是指修行、度众或生活过程中的种种障碍、困扰、诱惑、打击等,也就是恶灵(魔)或奉旨考道之神圣,扰乱修行者、领导者或常人的现象。

  考道之神圣或魔灵、业灵大都有玉旨或冥旨,在考道或讨报时一般神佛是无力助你的,除非你能皈依单一寺庙(若皈依多家会有魔障),且不退转的虔诚效劳奉献修行,久之才能去除魔障,否则唯有己身精进不懈、忍辱、定志、广行功德善事、守戒、无欲无求的修行及修法,如此以功德及戒德加上本身修法之法力才好去除魔(业)灵,

  若有欲求则便有助缘,魔业之灵较能以缘助业而牵绊你,若无欲求则无助缘其较无法以缘助业而使你牵绊受报,而修行境界愈高时可能受的干扰会愈多愈大,愈会被练就成佛身,愈会被练就你心性的解脱及念头之存正,魔大都会利用你的心性、你的念头、你的贪念、邪念、妄念、你的贪瞋痴慢疑等来干扰你,如你能去除了那些(习性)而心常保正念、净念(念佛持咒之念)乃至无念时就不会受干扰了,因此在面对魔障时要慈悲勇敢与对,勿逃避勿害怕以加速早成佛身。

  魔障可彰显真道之可贵,考验修行者道心之坚固及提升行者境界,助其训练自心为如如不动之金刚不坏身,不受一切内在无明烦恼杂念妄想等事及外在一切称讥毁誉顺逆等诸境诸事物所动所扰,并借此了结各人业障消除宿业,也可使常人在逆境中能看破人生无常而顿悟修行。

  凡可爱、可贪、可畏、可憎之人物或境界现前皆算是魔,尤其色受想行识五阴内魔力量最大最为厉害,只要心有所缘、有所念、有所求,就容易由内魔引来外魔,因此日常中、静坐中、梦境中对一切好坏幻境皆要不动心不随境转,若心妄动需赶快将意念转到呼吸上止念或持唸佛号经咒打手印断魔境以免引外魔入身。对魔境需不惧、不着、不受、不贪、不闻、不听、不引、不厌恶、不欢喜、不生气、不怕死、心不为所动;

  与魔斗争要心怀慈悲谦虚、守中道(以平常心对待接受一切,无对立的两端)、莫忘忍辱心及坚强的意志力忍耐到最后才能成功。业障魔障其业力常会使人思考欠缺周详判事常错误,更会使人个性变坏、心情变差、心念变恶、身心懒散俱疲、认贼为友、耗财损福、身心受病磨苦磨,也会使人因缘生变、人事不合、婚姻分裂、家庭破散、事业毁坏,尤其自身常贪欲迷惑行为疏忽者更易造成如上种种之业报必需注意,但若能平时即多念佛持经咒行善布施早积功德精进修持回向己之累世今生一切业障,并行事常居中庸之道量力而为,心常住清净喜悦,则必可少受业磨之苦。

  一般而言有业障者必有魔障,而有魔障者却不一定有业障,因魔障有的是发心利益众生弘法度众,上天派神佛来考道磨其心志鍊其智慧心性毅力增益其所不能,看其是否真发心不怕难的在实行愿力所起,或为众生承担因果所引发的现象,以及无形界的神灵或有形界的高灵为己利弱肉强食相互间的排挤报复所造成对你的障道而产生,

  如你自认修持很好已无业障但为何却还有魔障那就是上天(佛菩萨神圣)为提升你的境界及智慧之考道,若遇此绝不可惧怕逃避退缩反更应加紧用功修行多念佛持经咒禅定修法回向,要更精进向前冲刺迈进,只要是合真理正义公理对的事及利益众生的好事就要坚持恒行绝不可放弃,

  要有不达目标决不死心的恒心毅力才不会被考倒退志了,能如此坚心不退,而行则将来必成就高智慧高果位,而永断生死解脱轮回,尤其若遇别人发菩提心在做弘法利他助人的事时,要发心拥护千万不可毁谤阻碍,以免承担别人的因果又使自身得到魔障阻碍道程前途,此不管是出家人或在家居士乃至大法师,只要有人犯此必会有魔障上身而影响自心之清净,及其他种种不顺甚至退失道心。敬请注意。

  总之不管你做何事(好事、坏事)只要是做时,心有烦恼不安痛苦,不能清净喜悦自在,则就有魔障,所以凡事所行或利众,皆宜以中道处之,不思善不思恶不急不缓,无执着为之,心常住清净喜悦开朗,才是究竟解脱之道,当你能看开看透放下一切,无欲无求无执能有所为有所不为(众善奉行诸恶无作),而随缘任运自然时就无魔障了而一切的障碍也即消失。

  






  一般魔障有

  〈一〉宿冤魔:即业障,乃累世今生对别人之亏欠所造成的冤欠业债,此可由恳祷忏悔求三宝佛力加被并发愿利众而解之。

  〈二〉外惑魔:即人障,乃别人对我们的迷惑扰乱使我们无法定心所起,此须谦卑宽忍养德以对。

  〈三〉烦恼魔:即事障,乃见事见境而心生烦恼,此可参禅观空治之。

  〈四〉所知魔:即理障,乃未知言知,未证言证,于此宜谨言以真诚之心人法不执以对。

  〈五〉邪见魔:即执障,乃执着一切邪见自障道理,此宜守中道不执好坏善恶有无以治之。

  〈六〉妄想魔:即自障,乃对一切的好坏得失成就产生种种妄念杂想而障心性自性,此宜放松放空心念不乱想治之。

  〈七〉口业魔:即狂障,论事说非讥毁他人而自失正念,此宜俭言养德修心存善念治之。

  〈八〉病苦魔:即苦障,乃饮食起居生活行事不善不规律不调,及个性不圆融,而引起诸病苦,使身心不安,此需一切所行所食皆合时宜及中道治之。

  〈九〉昏沉魔:即睡障,乃愚痴懈怠贪食贪睡昏沈,慧性真心暗昧精神不清,对此宜发心精进用功学佛使真心开朗以对。

  〈十〉天魔:即外在一切外灵魔灵之障,乃将修成正果入圣者,为外灵邪魔所迷惑障乱,心生贪爱取舍,而受魔诱所产生,此宜正心不乱,不为一切境而生心所着,要常保正定心如如不动治之。

  〈十一〉悲魔:即心障,乃慈悲过度心太软弱不能自控而产生事事伤心哀叹不已,此需调整心态使心多充满光明面对一切人事物皆和善,有信心恒心毅力与中道,并行事积极有活力朝气治之,毕竟修行是活泼而进取的,不是死硬不通的,要了解诸佛菩萨圣贤的真正心性内涵不为名相所制,才能成为真正自由自在的真人也才能自我解脱断轮回;须知慈悲要有智慧助人要有判断力才不会落入愚痴,凡是对我们修行利众有阻碍之事皆需和善强力坚忍(圆融)排除(去),不可心软弱哀怨才不会因小失大阻碍自己与众生之解脱,对于贫困弱小可尽心尽力助其离苦得乐,但不必事事为其哀叹伤心不已以免反损自己。

  此外,修行者心想修身正己时,亦会有大怖之事接踵而来令其生颓退之心,此时不可懈怠反应更坚定信心而行,又行者若有仪相,自矜亦会有秽魔来乱其威仪伤其自尊,行者应权变通达,不可太过执于外相之表才是,如果行者行事得意自以为高明,亦会有欺心邪魔来侵袭使其泄气脸上无光,应凡事皆谦虚以对为佳,

  又行者若为了表现其修行有的刻意显示出礼仪周详行为严谨,便会招来乱礼邪魔观其松懈之时,群而攻之让其原形毕露,故修行求乎适当的礼仪不必用意修饰,要有舒怡之心自然表露温文悠雅之体态即可,又行者若为了修行故做神秘之状自认为天机不可泄露便是违反自然修持的原则,

  在别人眼中会被视为反常、异端而不敢亲近,此时亦会有好秘之邪魔来侵扰使其为秘密所着而无法脱离其臼,须知修行是很自然很平常的在修善积德利人,并行伦理道德之实践及修身养性,淡欲去妄炼心性之事而不是很神秘很秘密的在行事。

  又其他之考尚有色欲关、恩爱关、荣贵关、财利关、穷困关、色身(人身)关、傲气关、嫉妒关、暴躁关、嗔恨关、人我(益己亏人)关、懒惰关、才智(不惑)关、诡诈关、猜议(是否嫉妒猜疑)关、悬虚(是否凡事能脚踏实地)关、生死(是否贪生怕死)关、自满关、畏难(是否不畏艰苦困难)关、懦弱关、轻慢关、不久(是否能持久修行)关、暴弃(是否自暴自弃)关、高大(是否自高自大)关、财积(是否清白)关、妆饰(是否能常保平常心)关、赌博关、阴恶(是否暗中使诈)关、贪酒关、不信(是否不勤奋或无信用)关、速效(是否心存侥幸)关、粗心关、虚度关、退志关、夸扬关、幻景(幻想)关、耻辱(是否能忍辱)关、因果(是否明理)关、书魔(是否会执着)关、着空(是否执着空无)关、执相(是否执着外相)关、炉火(禅定)关等等,以上种种关考乃修行者所皆需面对,

  须知三界内之众生,都是佛魔同体同心的,只要能看开放下无执,无求,有所为,有所不为(众善奉行诸恶莫作)用功精进恒行,使一切清净自在无碍,则不难了脱生死,得证果位希圣希贤成仙做佛,倘修行者对身心一切的贪瞋痴慢疑等诸毒,及心念不戒不修不守不止之而让其不断的增长持续不停,将来恐会使自心自身堕入真实幻心魔与真实法界魔而于临,终堕入魔界成为魔民,

  此需注意,除非临终时能念佛持咒,保持正念,仰仗佛力咒力,方能超脱而往生净土或善道,而行者平时若能常行善,多念佛持经咒,发愿往生净土,并修心养性持戒精进,则此障即可消失。

  魔主要攻击的目标对象:其主要目标是做善事救世的人,宣扬神理和宗教有关的人及政治家、思想家、企业家等有领导力的人,尤其以宗教家(修行者)最多。对象是运低者、体弱者、常夜生活者、喜住暗处(潮湿)者、八字较低者、有恶习恶念者、奸诈巧言好辩者、常批评造口业者、爱好表现者、太执着者、贪爱纵欲者、邪见者、自私者、愚痴不明理无主见者、邪悟傲慢自大者、烦躁不安者、心神不定者、做恶者、疑心重者、脾气火暴无明者、耀武扬威者、灰心丧志忧郁自卑者、嫉妒心重者、忘恩负义者、贪求无厌者(喜求回馈者)、喜求神通者(需知tong 灵者在接受无形界之一切讯息告知时,你要用智慧去分辨其好坏其所说的是否合天理伦理道德,若合才可去相信接受并实行,不可一昧的不分好坏即去做,否则恐被无形界乱牵引而入邪魔道,尤其tong 灵者若心术不正,好勇斗狠,喜好名利财色,无慈悲之心,不守伦理道德,则最容易被无形界之灵神,乱牵着走,而走歪走邪走偏背离正道不自知,此必需注意,

  需知一个行者,必须以慈悲心、道德心、行度一切,利众一切,勿伤一切才不会入邪魔之道。)、游手好闲懈怠者、业障较重者、妄念太多阴气重者、爱虚荣享受贪名利者、执空(不信因果)肆无忌惮者。

  愿以此功德,普及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魔考,任何修行者都躲不过!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7-10 08:36

在修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情况,不可避免的出现顺缘或逆缘。一般情况下,顺缘能够帮助我们进步,为我们的修行提供便利的条件;而违缘、逆境则会给自己的修行带来很多麻烦,阻碍自己修行,甚至使自己退失道心。

  但是也会有在顺缘、顺境退失道心的时候。很多人进入佛门是因为感受到了世间的不顺,自己的境遇很可怜,身心有痛苦,在经历困苦的境遇后更能体会到人生的无常,便寄托于上师三宝,对佛法有了信心。

  这个世间很苦,有很多苦难,能够激发自己的出离心和求解脱心。我们看高僧传记,有些高僧就是因为经受了人生的痛苦,从而进入佛门、出家修行,经过刻苦的闻、思、修而成为一代高僧。就拿近代的一些高僧来说,在汉地,像大家很熟悉的弘一法师、能海上师、清定上师等等,都出生在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大家都知道那时正处于战争年代,人们的生活很悲惨,今日不知明日事,随时都有可能会死亡。生存没有保障,身体上还要承受因疾病和战争带来的伤害,正是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很多人转向追求精神上的支撑和解脱,入了佛门。

  有些人学佛时积攒了一些福报,有了利于修行的顺缘,本该更加努力修行才对。但在生活有了富足、境遇顺利时,就又贪图和迷恋现世的享受,反而不愿像从前那样精进修行了。

  通常遇到违缘、逆境,会影响自己的修行,但是如果我们会调整、会修,就会把逆缘转化为增上缘。修行路上一定会有违缘和障碍,而且当自己修行越好、越精进、进步越大时,魔障也越大。

  逆缘有多种情形,有时是身体出现了病痛,不得不中断修行;有时自己的生活中遇到了事情,让我们不得不去处理,打断了我们修行;有的是自己福报不足,没有具足、成熟的修行条件,无法修行;还有一种就是遇到他人制造的障碍,阻止了我们修行。针对不同的情况需要分别应对,身体出现病痛,不严重影响修行时,就继续努力,如果严重就休息、调整身体;如果发生了让我们不得不去处理的事情,那么就先处理事情,然后再修行;如果修行的条件不成熟,就积攒福报,准备条件,等待时机;而对于其他人制造的麻烦,就修忍辱,抱着“你是对的,我是错的”的心态面对,绝不能和别人争斗,争个是非对错。如果我们还存在我是对的、我没有错的心,就永远脱离不了轮回,永远会陷入轮回中对与错的二元对立里。对于来磨我们的人,我们对他说;“谢谢你帮我消除业障,你是我的恩师!你是我的恩人!感谢你,你是菩萨。”

  修行的道路,困难重重,需要恒心 、决心和毅力。在逆缘出现的时候,我们要心存正见:感激所遇到的一切障碍、一切违缘,这些违缘和障碍正好消除了我们的业障,帮助我们进步,这样逆缘就变成了增上缘。

  所以在顺境面前不要懈怠,不要贪恋安逸、享受,一定要激励自己更加精进和努力,珍惜修行的条件;而在逆境面前,更要坚定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增强修行的决心和毅力,变逆缘为增上缘,在一切境遇面前不退失道心,坚定修行!


 人的一生总是有苦有乐、有喜有悲,会遇到让我们喜欢的、与我们投缘的人,也会遇到让我们讨厌、总找我们麻烦的人;会遇到让我们高兴的、欢喜的事情,也会遇到让我们担忧的,恐惧的事情。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希望能够天天遇到投缘的人、开心的事,不希望遇到我们不喜欢的人,害怕会发生让我们担忧的事情。如果遇到了就会让我们很烦恼、很痛苦。而生活有的时候就是事与愿违,越是有冤仇的人,越是能够相遇,这就是佛法中所说的八苦之一,怨憎会。

  现在人的家庭常常出现各种问题,离婚率也特别高,夫妻两人总是吵闹,彼此不会谦让和忍耐,就好像是前世的冤家,今生在一起再结冤仇,彼此的怨恨更深,这样来世继续会纠缠。

  而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体验到不好的事情,如疾病、衰老,有的人还会遇到突发的事故,或是使自己生活发生很大的变故,这是佛法中的无常。

  对于“无常”这个词,我们每个人都会懂,但对于不好的事情,我们真的很不愿意接受。当不得不接受的时候,心里也是非常痛苦,即便我们也知道让自己痛苦是不必要的,也改变不了事实的存在,但心里依旧仍感苦恼。

  我们学佛后需要打开自己的心,无论人生的酸甜苦乐、悲欢离合,都要平等而坦然地接受,能够平静地接受人生中的不好事情的时候,才是我们心力的增强。如何面对人生当中突如其来的变故?需要我们平时的心里就做出相应的准备,如果平时心里没有准备,突然的变故就会轻而易举地打垮我们。

  用什么样的心理去准备?用“无常”观,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看着四季变化,思维着世事变迁,这就是无常。晚上临睡前,想想一天当中,发生了很多事,历历在目,又仿佛如同梦幻一般,也是无常。当我们能够深入体悟“人生无常”的时候,就会珍惜自己的时间,把精力投入到佛法的修持上,我们的心也会开放起来,可以接受以前惧怕不敢面对的事情,每天所遇到的一切境遇也都在提升自己的修行。

  当我们的心越来越开放的时候,烦恼随之减少,我们的心会越来越平静和自在,直到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接受的,也没有什么事情让我们烦恼的,我们的心会得到深层的平静。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